-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训练2民族精神_祖国认同作业
训练2 民族精神·祖国认同 1.(“超级全能生”2019届联考,24)《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开篇: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天子正式任命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司马光认为这是真正礼崩乐坏的开端,是周室衰落的关键,“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司马光此举意在( ) A.对周天子的分封表示不满 B.强调坚持传统秩序的重要性 C.说明维护纲常伦理的必要 D.承认“三家分晋”的合法性 答案 B 解析 司马光批评周天子的行为有悖礼制,正是强调坚持传统秩序的重要性,故选B项;A项只是对材料的简单反映,并未深层次分析,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三纲五常等纲常伦理,排除C项;司马光认为“三家分晋”是礼崩乐坏的开端,是周室衰落的关键,和D项表述的意思相左,排除D项。 2.(洛阳市2019届一模)魏晋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君主的种种奇异之处,都能在华夏历史上帝王圣贤的“奇异库”中找到,这些神异行为或现象原本是华夏帝王们专属的符号。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 A.民族认同感有所增强 B.门阀士族政治强化 C.君权神授理论系统化 D.夷夏观念日益固化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这些神异行为或现象原本是华夏帝王们专属的符号”可知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的民族融合与民族认同有所增强,故选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门阀士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认同而非君权神授,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夷夏观念的弱化,排除D项。 3.隋朝统一后编定了《切韵》,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融合南北朝官音形成长安官音,又称“汉音”“秦音”。这一做法( ) A.形成了最早的官方语言 B.促进了地区交融与文化认同 C.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强化了北方的政治中心地位 答案 B 解析 材料“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融合南北朝官音形成长安官音,又称‘汉 音’‘秦音’”,表明“长安官音”是在融合了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和南北朝官音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做法促进了地区交融与文化认同,故B项正确。 4.(广安、眉山、内江、遂宁市2019届一模)《清实录》载:“礼部奏,请准先儒江苏昆山顾炎武、湖南衡阳王夫之、浙江余姚黄宗羲、从祀先师孔子庙廷。从之。”这表明清政府( ) A.肯定了晚明思潮的进步性 B.推行了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 C.放弃了“尊满抑汉”的国策 D.继承了中华文明正统历史观 答案 D 解析 明清进步思想虽然有反传统、反专制的主张,但仍是传统儒学范畴,故清政府允许其入祀孔庙是继承中华文明正统史观的体现,故选D项。 5.(郴州市2019届一模)下表是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对照表,两次战争的结果出现巨大反差,其根本因素是( ) 时间 国力 装备 中国军队损失 日占区 中国政治和社会状况 结果 甲午战争 9个月 中国稍优 相当 海军几乎全军覆没;陆军10—20万人。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国家统一;某些地区民间出现反清活动 战败 抗日战争 14年 悬殊 悬殊 原有空军几乎拼光;海军全军覆没;陆军牺牲、失踪约400万人 大半个中国 由分裂到统一;同仇敌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完全胜利 A.经济实力 B.民族意识 C.政府领导 D.国际援助 答案 B 解析 材料甲午战争期间“某些地区民间出现反清活动”,而抗日战争时期“同仇敌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族意识的觉醒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因素,故选B项;甲午战争期间中国国力稍优,但最终战败,排除A项;两场战争都是政府领导的,排除C项;材料两场战争都没有涉及到国际援助,排除D项。 6.(开封2019届定位考试)1868年在上海租界内,由上海租界工部局创办了“公家花园”,最初由于出现公园内攀折花木的事情,禁止华人入内,后经过斗争,到1928年废除了这一不合理的规定。这反映出( ) A.国人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 B.国民公共道德意识的提高 C.西方平等思想的宣传取得成效 D.近代社会民主程度的发达 答案 A 解析 从题干信息“禁止华人入内,后经过斗争,到1928年废除了这一不合理的规定”可以看出近代中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故选A项。 7.(揭阳市2019届期末,28)甲午战争以后,从“商业救国”思潮发展而来的“实业救国”呼声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辛亥革命后,“非实业不足以立国”“实业救国”一时成为社会的最强音。这反映出( ) A.社会对政府改善民生的期盼 B.民众对发展民族工业的信心 C.发展近代实业环境不断恶化 D.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的主题 答案 D 解析 通过题干中的“非实业不足以立国”“实业救国”,可知这些口号中的“国”即国家,说明在近代社会中,救亡图存是其主题,故选D项;题干中的“非实业不足以立国”“实业救国”口号,着重点在于“救国”,而不是改善民生,排除A项;通过题干可知,民众希望发展实业来实现“救国”,并没有涉及对民族工业的信心,排除B项;题干没有提及发展近代实业的环境问题,排除C项。 8.(广东省2019届百校联考,29)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以忠君、尊孔、读经为中心的教育政策,废除了清朝学部颁布的教科书和含有封建专制内容的民间教科书。南京临时政府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政权的群众基础 B.塑造新的意识形态 C.提高国民的思想觉悟 D.应对尊孔复古逆流 答案 B 解析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提倡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与封建思想以及忠君的儒家思想是相背离的,临时政府这一举措,更重要的是塑造新的意识形态,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民众参与政权,无法得出扩大政权的群众基础的结论,排除A项;提高思想觉悟与废除旧有教育政策、教科书的关系不大,排除C项;尊孔复古逆流在袁世凯称帝时期流传最盛,排除D项。 9.在古希腊人心目中,酒神狄奥尼索斯象征着协调、融合和统一。梭伦改革前后,酒神的形象大量地出现在瓶画等艺术作品上。在雅典民主政体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城邦对狄奥尼索斯崇拜活动进行了细致的管理。这一现象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过程的突出特点是( ) A.以宗教活动为纽带 B.建立在不断妥协的基础之上 C.以文化认同为基础 D.通过城邦的公共活动来促进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酒神狄奥尼索斯象征着协调、融合和统一”“酒神的形象大量地出现在瓶画等艺术作品上”“城邦对狄奥尼索斯崇拜活动进行了细致的管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过程中注重以文化认同为基础,C正确;材料所述并非是宗教画,A不正确;B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公共活动的相关信息,D不正确。 10.(2019·乌鲁木齐二模)约翰·亚当斯于1766年1月在《波士顿报》上发表文章写道:“如果有哪个年幼的国家值得爱护,那就是美利坚;如果有哪群人民应当得到荣誉和幸福,那就是它的居民。”作者的观点反映了( ) A.美利坚民族对国家的认同 B.国家源于社会契约的认识 C.要求脱离英国独立的主张 D.捍卫新生国家利益的意识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约翰·亚当斯的言论,在这一时期,美利坚的民族意识已经觉醒,对自身很快将要建立的新兴国家充满了信心,故A项正确。 11.1883年,在俾斯麦的主持下,国会通过的《疾病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不考虑缴费者的身份、民族、地位、性别。这一规定( ) A.打破了容克地主对权力的垄断 B.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C.消除了工人运动对社会的威胁 D.加强了帝国议会的行政监督权 答案 B 解析 社会保险不考虑缴费者的身份、民族、地位、性别,这属于社会福利领域,这并不能说明权力的垄断被打破,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社会福利的全民性,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故B正确;社会保险并不能消除工人运动对社会的威胁,故C错误;社会保险的普遍性与帝国议会的行政监督权无关,故D错误。 12.(2019·滨州一模)1985年,欧盟委员会制定了盟歌和盟旗。盟歌采用欧洲人熟悉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盟旗以蔚蓝为底色,中间由12颗金星环绕成一个圆,“12代表圣经中的12使徒、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圆形排列代表了联盟”。这反映了欧盟委员会( ) A.采取宗教措施促进欧洲联合 B.努力构建欧洲文化认同 C.借用古罗马法宣扬法制精神 D.试图兼顾欧洲各国利益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图案的含义“12代表圣经中的12使徒、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圆形排列代表了联盟”不能说是采取宗教措施,故A项错误;“圣经”“《十二铜表法》”是欧洲文化的代表,因此说明构建文化认同,故B项正确;C项与“12代表圣经中的12使徒、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欧洲的合作,并未涉及欧洲各国利益问题,故D项错误。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国际迁移流形成集中于沿海地区,国际迁移的流向主要从闽粵两省流向诸迁入国。 时间 流向 流量(万人) 分布(%) 1801—1850年 东南亚地区 20 62.5 古巴 1.7 5.6 秘鲁 1 3.1 澳大利亚 1 3.1 美国 1.8 5.6 其他 6.5 20.4 1851—1875年 菲律宾 4.5 3.6 马来半岛 35 27.7 东印度群岛 25 19.8 古巴 13.5 10.6 秘鲁 11 8.6 澳大利亚 5.5 4.3 美国 16 12.7 加拿大 3 2.3 其他 12.5 10.4 1876—1900年 菲律宾 2 2.4 马来半岛 36 44.4 东印度群岛 38 46.8 美国 1.2 1.5 澳大利亚 0.8 1 加拿大 0.4 0.5 其他 2.6 3.4 ——摘编自朱国宏《近代中国大规模的国际迁移:1840—1949》 材料二 辛亥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推动南洋华侨对中国的向心力。1928年,新马华侨为声援国内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济南惨案”而发动反日运动,这次运动深入到普通的中下层华侨群体。中下层华侨移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朝一日衣锦还乡,在家国存亡之际,其对宗亲、家乡的关注,就更容易升华为对中国国家的认同。当地政府对华侨法律身份、政治权力的限制和经济上的排华活动,使得华侨难以认同当地政权。日本对南洋的经济扩张使南洋华侨、华商感到切肤之痛,而抵制日货成为反日运动最为频繁使用的武器。中国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后,国内政权统一,解决了华侨社会对政权认同的困惑,大大减少南洋社会各种派别之间的争斗。 ——摘编自庄国土《从民族主义到爱国主义:1911—1941年间南洋华侨对中国认同的变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国国际移民流向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1—1941年间南洋华侨“中国认同”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 (1)特点:流向分布范围广,遍及亚、美和大洋洲;不同时期流向不同地区人口规模差异很大;侧重性明显,东南亚地区一直是中国移民的主要迁入地。 原因:国内局势动荡;人口压力增大;西方入侵,通商口岸开放;闽粤地区具有海外移民的传统;闽粤与东南亚地理位置相近;东南亚和美洲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2)趋势:由对家乡认同到对中国国家的认同;向中下层华侨扩展;深受中国社会政局影响。 影响:增强南洋华侨群体的凝聚力;提高了华侨对祖国的向心力;华侨为抗日战争胜利、祖国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加深了华侨与土著群体的隔阂(容易引起当地政权的忌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