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山东省泰安市肥城一中2020届高三3月在线检测试题(解析版)
肥城一中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验收模拟测试二 历史科试题 2020.03.14—03.15 一、选择题 1.在《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记载中,周朝时期,只有诸侯“同母之弟”才称“弟”,异母弟则称之为“公子”。这主要是为了 A. 体现礼乐教化 B. 强化宗法观念 C. 维护母系权威 D. 突出分封差别 【答案】B 【解析】 “同母之弟”称之为“弟”,异母弟则称之为“公子”,显然是为了区分血缘关系的亲疏,以此强化宗法观念,故选B。制定礼乐制度的目的也在于以此强化宗法关系,故A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周朝时期社会已是父系氏族社会,强调母系血缘关系的目的不在维护母系权威,而是为了强调血缘亲疏,排除C;仅从称呼上看,无法得知分封的差别,且突出分封的差别目的也在于强化宗法观念,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要区分好主次,但凡涉及“主要的”“根本的”等设问的,都要如此。 2.西周建立后,前代商王朝与“四土”方国间“莫敢不来王”的归附臣属关系,变为了地方诸侯“莫不事王”的政治关系。这一变化表明,周代 A. 结束了商代地方分权制度 B. 加强了对地方的政治控制 C. 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新模式 D. 消除了地方分权割据隐患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来王”到“事王”的变化,反映了周代由商代臣属关系变为君臣间的隶属关系,这是对地方诸侯管理加强的结果,说明周代对地方的政治控制加强。故答案为B项。A项,周代分封制下对地方仍是分权管理,地方分权制度并没有结束,排除;C项,周代还没有形成中央集权,更不会开创中央集权新模式,排除;D项,周代分封制虽加强了对地方控制,但由于分权体制的存在,地方分权割据隐患是很大的,而不是消除,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3.据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津关令》记载,汉初在帝国东西部之间设有关、津,并利用其间的山河险阻构筑了一道自南向北的要塞。汉朝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防范诸侯王的叛乱 B. 抵御匈奴人的侵扰 C. 推行官营商业政策 D. 有效掌控人口资源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的郡国并行制容易带来诸侯势力坐大的问题,故为了防范诸侯王的叛乱,帝国不仅在东西部之间设有关、津,而且利用其间的山河险阻构筑了一道自南向北要塞,由此将帝国的疆域分为区别对待的“关中核心区”、“关外直辖地”和“关外王国”,以之为依托,层层实施朝廷的地域控制,故选A。“关、津”设立于帝国内部,解决的主要是内部问题,而非外部边患问题,排除B;材料中构筑的是“要塞”,其主要功能绝非在经济层面,故C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有效掌控人口资源的方式是进行人口普查,而非设立“关、津”,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过程需要特别注意材料中的空间信息。 4.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 A. 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 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 C. 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 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 【答案】B 【解析】 《春秋》中的事例、长孙无忌用的经、义均体现了儒学理念,而这些事例、经、义却具有和法律等同的效力,反映的本质问题只能是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故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仁政思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儒家思想的影响分析解答。 5.唐代作坊和行会更加发展,已经出现了专门的佣作坊。按日计工资的称“日佣人”,按月计工资的称“月作人”,还有论件或包工的。据《太平广记奚乐山》记载:“上都通化门长店,多是车工之所居,募人集车,轮辕辐毂,皆有定价。”这反映了 A. 政府对手工业管理失控 B. 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 私营手工业迅速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唐代作坊和行会更加发展,已经出现了专门的佣作坊……还有论件或包工的”可以看出随着作坊和行会的发展,雇佣人数增多,手工业者比较自由,表明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答案为D;材料体现的手工业雇佣情况,没有体现政府对手工业管理的失控,A错误;商业市镇崛起是在明清时期,B错误;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是封建社会严守的经济政策,C错误。 6.公元828年,士子刘蕢在制举对策中说:“今威柄凌夷,藩臣跋扈……称兵者以逐恶为义,则政刑不由乎天子,攻伐必自于诸侯,此海内之所以将乱也。”这反映了该时期的科举考试 A. 士族占据优势 B. 关注现实问题 C. 引起武将抱怨 D. 削弱藩镇势力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今威柄凌夷,藩臣跋扈……此海内之所以将乱也”可知,该时期的科举考试比较解决现实问题,故选B。仅从“士子刘蕢”一人,无从得知士族是否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排除A;尽管从内容上看,士子刘蕢的对策会引起武将的抱怨,但材料并未涉及武将对科举考试的态度,排除C ;材料仅是士子刘蕢针对藩镇割据问题的评议,无法得知其是否会影响到朝廷政策的实施,故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科举制,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取出材料中的因果关联。 7.明朝规定:“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每月取利不得过三分,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利。”清朝也规定:每月取利,不得过三分。而在民间,月利息经常达到3%至9%,甚至更高。这说明当时 A. 白银货币程度提高 B. 私人资本严重缺乏 C. 信贷典当十分活跃 D. 民间白银流通不畅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农户从事农业生产而获得的收入具有鲜明的季节性,且可能会经常性地面临入不敷出的困境,但由于私人资本严重缺乏,农户难以从市场机构中获得公允的贷款,因此尽管政府对民间借贷行为有着严格的限制,但“月利息经常达到3%至9%”,B项符合题意。材料仅说明了民间借贷行为的频繁,但并未涉及货币的流通状况,无法得出AD两项结论,排除;C项仅是材料的表面信息,并非最佳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将材料中对放债、典当的行为的种种限制和民间高额的月利息进行对比才可做出正确推断。 8.阅读下面的《清代后期财税收入结构变化表》。导致清代后期财税收入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单位:银万两 年份 岁入总额 农业税 工商杂税 其他 1849 4250 3281 969 0 1885 7709 3071 3923 715 1894 8130 3150 3584 1396 1903 10106 3461 6629 1600 1909 26321 4396 15888 4446 其他包括捐纳、公债、杂项收入等。 A. 政府对农民巧取豪夺 B. 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C.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D. 传统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答案】C 【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知,从1849年到1909年清代后期的财税收入中工商杂税的比重不断攀升,并逐步占据主导优势,这说明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社会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动,故选C。农业税整体变动并不大,不能体现政府对农民的巧取豪夺,排除A;材料并未体现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互动关系,故无法得出日益卷入世界市场的结论,排除B;自然经济的解体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之一,故D项不是最佳选项,排除。 9.明清时期通俗小说蓬勃发展,据如图可知 A. 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主要方式 B. 明清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特点 C. 小说是明清文学传播的主要载体 D. 市民阶层阅读小说侧重于曲艺传播 【答案】B 【解析】 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直接读者通过阅读小说文本来接受小说内容,其获取文本的方式主要有购买、转借及租赁;间接读者则依靠听书、看戏等途径,间接接受通俗小说的内容;直接读者与间接读者又分别确立了明清通俗小说两种基本的传播方式;版籍传播与曲艺传播;故可知明清通俗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直接阅读和间接阅读的比较,故无法推断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小说是明清文学传播的主要载体,而是强调明清通俗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排除C ;市民阶层阅读小说有版籍传播和曲艺传播,无法确定是侧重于曲艺传播,D错误。 10.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年中国的奋斗》中指出:“企业资本来自私人资金,出资入股商人被排斥在经营之外,经营权则掌握在官府指定的官员或没有股金的个人手中。”对材料中“企业”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B. 客观上有利于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 C. 深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启发 D. 反映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信息“企业资本来自私人资金,出资入股商人被排斥在经营之外,经营权则掌握在官府指定的官员或没有股金的个人手中”可知,这一“企业”体现了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官督商办”的特点,这些民用企业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故选B项,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潮出现于甲午战后,故排除C项;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故排除D项。 11.有学者认为1917年到1921年中国人“改信马克思主义既涉及信仰者对中国现实的认识,也涉及其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同时又与其对学说的理解相关。”对“中国现实的认识”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鼓舞 B. 亟需对中国的国民性进行改造 C. 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近代中国和俄国基本国情相同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最大的一个社会现实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而改信马克思主义正是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并积极寻求改变的必然结果,故选C。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而改信马克思主义在1917年就已开始,故A项并非对“中国现实的认识”的准确理解,排除;亟需对中国的国民性进行改造指的是在1915年就已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且B项即使成立,它也是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推演的结果,故排除;近代中国和俄国基本国情并不相同,毕竟俄国拥有独立的主权,排除D。 12.如图为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布的《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宣言》。该文件的政治主张最有可能是 A. 打倒一切帝国主义,打倒一切军阀 B. 停止内战,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C. 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实施全面抗战 D. 组织中国统一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国民党投降帝国主义的罪恶,指出日本要变东北为其殖民地,号召东北人民奋起抵抗,赶走日本侵略者,故“打倒一切帝国主义,打倒一切军阀”的主张是最有可能的,A项符合题意。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在二战爆发之后的主张,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C项主张提出于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主张是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之后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13. “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A. 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 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 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 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抗日战争中全民族抗战。从材料“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从南到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起来,故C项是正确的。“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而国民革命主要在南方发展,故A项不符合题意;“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社会状况,当时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故B项不符合题意;“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状况,当时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故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4.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提出:除苏联与新民主国家在未正式建交前可做“非正式的外交来往”外,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都“一概不予承认”和不忙于建立外交及经贸关系。这表明当时 A. 新中国实施“一边倒”的外交 B. 以社会制度来决定外交对象 C. 按照平等原则处理对外关系 D. 外交方针带有明显革命思维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都‘一概不予承认’和不忙于建立外交及经贸关系”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带有片面的绝对性,这说明外交方针带有明显的革命思维,习惯性地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列为潜在的敌人,故选D。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提出于1949年6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材料中说对新民主国家在未正式建交前可做“非正式的外交来往”,而对新民主国家并未明确说其社会制度,故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都“一概不予承认”的做法虽然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总结的产物,但这一棍子打死的做法显然与平等原则并不匹配,排除C。 15.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A. 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C. 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D. 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的“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国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说明美国制造“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的图谋。台湾方面的回应体现台湾当局反对美国的政策,坚持“一个中国”,故答案为C项。A项与材料相悖,排除;B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16.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主要考察学生有效获取图片信息的能力。中国近现代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大部分发生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比如一五计划期间很多分布在东北地区,结合图片的信息,可以判断出B图反映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A项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沿海,没有体现东北地区,不符合材料要求;C项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也不符合材料要求;D项分布比较均匀,东中西都有,也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历史·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特征 17.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但美德作为知识具有特殊性,美德的知识即是对人的理念的知识,就是人的自我认识,只有超越具体感官经验对自己的生命进行整体的内在反省,到灵魂深处去洞察自己的自然本性才能获得美德关照。可见,苏格拉底 A. 鼓励人们发现自我追求个性解放 B. 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 C. 试图建立一种理性主义道德哲学 D. 继承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美德观念 【答案】C 【解析】 根据“只有超越具体感官经验对自己的生命进行整体的内在反省,到灵魂深处去洞察自己的自然本性才能获得美德关照”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美德的知识来源于理性的反省,而非外部世界和主观感觉,把哲学引向理性的道路,故C正确。材料强调美德知识的来源,而非追求个性解放,排除A。材料强调美德的知识来源于理性的反省,而不是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排除B。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苏格拉底重视道德,说苏格拉底继承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美德观念表述错误,排除D。 【点睛】苏格拉底力求从思维的角度把握人,主张到“心灵世界”中去探求真理。在他与人讨论“什么是美德”时,苏格拉底引导人们脱离智者所铺设的感觉主义的相对论路轨,坚持理性的指引,追求知识的确定性,他认为“对于美德”,“不论它们有多少种,而且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 18.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众多新建立的“蛮族王国”以及东部的拜占庭帝国争相以“罗马”真身自居。这主要是因为 A. 各族崇尚罗马帝国的武力 B. 与教会争夺罗马城的需要 C. 万民法促进各族身份认同 D. 利用罗马名号扩大影响力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民,有效地梳理了帝国境内的社会矛盾,促进了各族人民对罗马帝国的身份认同,故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众多新建立的“蛮族王国”以及东部的拜占庭帝国才会争相以“罗马”真身自居,C项符合题意。武力的影响范围始终有限,不如法律来的久远,且当时罗马帝国的武力早已不如当年,A项中崇尚一说也无从谈起,排除;西罗马灭亡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建立的“蛮族王国”与教会的关系是密切合作的,而非相互夺权,排除B;以“罗马”真身自居,确实存在利用罗马名号扩大影响力的目的,但这并非主要原因,毕竟内心的身份认同是利用名号的前提,D项并非最佳选项,排除。 19.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民主政体是动乱和争论的图景,同个人安全或财产权不相容……共和政体就不同了,它能保证我们正在寻求的矫正工作。”这表明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A. 摒弃代议制民主政治 B. 强调权力的制约平衡 C. 倡导联邦制中央集权 D. 维护有产者群体利益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民主政体是动乱和争论的图景,同个人安全或财产权不相容”可知,麦迪逊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以此来维护个人安全或财产权,即维护有产者群体利益,故选D。材料中的麦迪逊只是认为要用共和制来弥补民主政体所带来的弊端,而非否定民主政治,A项既曲解了材料,也并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并未描述权力的运行机制问题,故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材料中麦迪逊论述的是单纯实行民主政体的弊端,并未提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民主政体是动乱和争论的图景,同个人安全或财产权不相容”,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切记要严格依托材料规定情境进行合理推论。 20.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和法国皇帝路易十六(1774-1792年在位)在公开演讲常引用“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应当平等”“君主应当为其人民服务”等口号,统治者此举意在 A. 倡议建立“理性王国” B. 缓和矛盾维护统治 C. 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D. 反对天主教会权威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可知两位欧洲君主生活的时代是18世纪,而当时处于启蒙运动时期,启蒙运动巨大的影响使君主能采取开明的政策,演讲时使用“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应当平等”“君主应当为其人民服务”等口号,说明统治者目的是要拉近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以达到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目的,答案为B;但从两句口号并不能表示统治者要建立理性王国,A错误;材料无法反映宣传自由平等思想和反对天主教会,排除CD。 21. 据统计,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俄大工业中所占比例不超过5%,在小工业中达到75%;私人企业在苏俄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为:缝纫工业为70%,制鞋工业为70%,食品加工业为34%,皮革工业为27%。材料表明苏俄私人企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 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 B. 改变苏俄资产阶级构成 C. 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国家资本主义高度发达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中“私人企业在苏俄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可知,私人企业生产的产品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发展可以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故选A。材料涉及的是“私人企业在苏俄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分析,而非阶级构成分析,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私人企业在苏俄大工业中所占比例不超过5%,这说明苏俄并未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从5%的比重数据中可知,苏俄的国家资本主义并不发达,排除D。 22.1947年印度独立后,其经济体制曾长期表现为一种“混合性”,即公营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混合,以及计划经济与自由经济的混合。这表明印度 A. 政府力图协调各方利益 B. 实行对外国资本国有化 C. 发展新型社会主义道路 D. 努力探索本国发展模式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独立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发展本国的经济,维护民族独立,材料中的“混合性”就是其不停地借鉴他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而努力探索出本国的发展模式的典型例证,故选D。材料中的这种“混合性”是借鉴他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果,而非协调各方利益的结果,排除A;外资企业国有化是指东道国为了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对外资企业予以强行收买、征用甚至没收,使企业为东道国政府或民族私人资本所有,材料中印度的措施无法体现这一点,排除B;独立后的印度是资本主义国家,并未走新型社会主义道路,排除C。 23.1973年9月,第四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经济宣言》。《经济宣言》单列出“发展中世界的经济情况”条款,并指出“各国人民要有从一切形式的外国统治下解放自己、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决心,推动国际社会详细制定各项旨在建立一种新型国际经济关系的政策”。这表明不结盟运动已认识到 A. 发展中国家联合政治斗争的力量 B. 民族独立对国内经济发展的意义 C.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D. 国际经济秩序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信息“单列出发展中世界的经济情况’条款”“推动国际社会详细制定各项旨在建立一种新型国际经济关系的政策”可知,不结盟运动已开始了对世界经济形势的评估工作,并已要求改变现存国际经济秩序,为积极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故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建立新的国际秩序,而不是发展中国家联合政治斗争的力量,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发展中世界的经济情况”“推动国际社会详细制定各项旨在建立一种新型国际经济关系的政策”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问题,不是民族独立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不结盟运动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性,没有体现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 24.2019年6月,之所以《纽约时报》、《经济学家》、《金融时报》、《卫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刊文,批评美国政府滥用关税“大棒”,升级贸易摩擦,是因为美国政府这一行为 A. 阻碍了西欧国家加快联合进程 B. 破坏了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秩序 C. 违背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规则 D. 错失了当今国际经济发展新形势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2019年6月,之所以《纽约时报》、《经济学家》、《金融时报》、《卫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刊文,批评美国政府滥用关税‘大棒’,升级贸易摩擦”可知,材料强调美国政府滥用关税“大棒”,升级贸易摩擦,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宗旨和原则,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刊文,批评美国政府滥用关税“大棒”,阻碍国际贸易发展,与西欧联系能否加强无关,A错误;关贸总协定在1995年被世贸组织所代替,C错误;美国制造地贸易摩擦阻碍了当今国际经济发展,D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初承袭的是晚唐五代藩镇一郡一县的政区统辖模式,藩镇之长官节度使是事实上的高层政区首脑。太祖立国之初,即罢诸强藩典中央之兵,次则集天下精兵于京师,以削弱藩镇之力量。太宗时所有统县政区都直属中央。取消高层政区的后果,是中央难以因地制宜地处理数以百计的统县政区的行政事务,中央政策在地方之执行又缺乏有效监督。此后,转运使成为高层地方行政组织。 ——摘编自余蔚《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 材料二 大明政权建立之初,地方上承袭了元代的行中书省制度。明初承袭了元代行省权大且集中的基本特点,“举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朱元璋认为这无疑会对其新王朝构.成潜在的威胁,便把元代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即以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地方政务,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狱政,都指挥使司掌地方军权。但其不可克服的缺陷也日益凸显:地方最高权力向三司分流,从而使地方明显缺乏自己的政治“中枢”,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效力,并且过于分权与钳制也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督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监察官的面目出现,并在实际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迅速成为地方政权的最高中枢,弥补了这一“真空”,并凌驾于“三司”之上,总领一省、数省的军政、民政,从而日益走向封疆大吏。 ——摘编自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明后来调整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同原因,并请说明宋、明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答案】原因:政府行政效率亟待提高。 特点:统治者在加强中央集权与提高行政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点;总的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因地制宜制定制度。不断强化对地方的监督。 【解析】 原因:根据材料一“中央难以因地制宜地处理数以百计的统县政区的行政事务,中央政策在地方之执行又缺乏有效监督。此后,转运使成为高层地方行政组织。”、材料二“地方最高权力向三司分流,从而使地方明显缺乏自己的政治‘中枢’,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效力……督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监察官的面目出现”并联系史实可知原因是提高行政效率。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明两朝地方政治的演变主要从统治者在加强中央集权与提高行政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点、总的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因地制宜制定制度、不断强化对地方的监督进行分析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6.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甲: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漫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 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 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炽,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 (2)根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 (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②加以阐述。 【答案】(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侧 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取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3)材料丙。 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对其他史料印证。 (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 上述史实表面,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材料的处理能力。《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反映了古代封建统治者特别是明清时期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从反面印证古代礼教对妇女的压制”这一角度答题。可以和其他史料对比运用,从而更能说明20世纪初妇女解放的情况。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在作答时要注意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比如:从材料乙中“因为等级觉慧和鸣凤不能在一起”“另外鸣凤被老爷赐婚,无奈选择自杀”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纲常礼教对妇女的束缚仍然很严重。材料丙中李淑欣则毅然反对包办婚姻,追求个人自由幸福,可以看出新时期妇女的解放,从而反映结论①。 (3)考查的是学生对史料价值的认识。史料价值就是历史材料(一般地说,以文字材料为主,也包括实物史料)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体现史料价值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材料的真实可信程度;;材料的具体、丰富程度以及它反映的历史现象的重要程度;材料的独到性及其稀见程度。在这几个方面因素中,材料的真实可信程度是最重要的。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带有艺术加工成分。材料丙则出自《大公报》的新闻报道,相对真实,史料价值更高。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从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政治上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观念;经济上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等方面的变化展开论述,注意一定紧紧围绕“社会进步是妇女解放的重要前提”这一观点来论证,所谈内容必须回归到对妇女解放的影响上来。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的发展·古代妇女地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现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进展不应该仅仅被视为欧洲的成就。更恰当地说,它们乃是世界发展过程的产物,而世界发展过程的空间焦点以前长期在东方徘徊,当时才开始向西方移动。真正关键的问题与其说是促成工业革命的“独特的”西方特征或因素是什么,不如说是为什么和如何发生了这种从东向西的转移。这种转移的原因应该在“东方的衰弱”和“西方的兴起”这两个方面来寻找。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等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观点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评分说明:本题实行按层次给分的原则,下面列出三个等级的赋分及主要标准,供阅卷教师参考。评卷要做到体现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和保护学生的多样思维相结合,重点考查学生对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特点、趋势和推动力量的综合把握,论证要明晰,要有宽度和深度,史中见识。无论赞成材料中的观点还是反对材料中的观点,只要符合题意,阐释充分,持论有据,均同等给分。 论证(提炼材料主题,提出个人观点) 一等 ①紧扣材料主题,观点明确;②精准引用史实,进行深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 ①能够结合材料主题,观点较明确;②正确引用史实,评论较好;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 ①偏离材料主题,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或史实不符合要求;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示例一:工业革命是“全球化”的产物。 工业革命出现以前,欧洲通过“地理大发现”扩大了对世界的认知,开辟了通往东方的商业通道,世界各地的联系开始日益紧密。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以及正当贸易的扩展,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近代的社会转型,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政治基础。同时,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和日益频繁的东西方贸易,也为欧洲商品提供了潜在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材料产地,这也成为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在当时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趋势下,东西方都为工业革命的出现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因而,工业革命是“全球化”的产物。 示例二:“东方的衰弱”和“西方的兴起”共同促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出现以前,东方国家政治上处于封建专制的统治之下,经济上自然经济占据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和科学技术发展缓慢,逐渐丧失了世界领先地位。东方的衰弱给西方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印度等部分东方国家甚至在西方殖民入侵之下逐渐丧失了政治经济独立,日益沦为西方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西方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工业技术的发展,西方开始逐渐超过东方。综上所述,“东方的衰弱”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资本、原料产地和市场等要素,“西方的兴起”则提供了政治保障和技术积累,两者共同促成了工业革命 【解析】 首先,从材料中截取出带有结论性的语句使其成为立论的观点。如可从材料“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进展不应该仅仅被视为欧洲的成就……它们乃是世界发展过程的产物”可归纳出观点“工业革命是‘全球化’的产物”。 其次,依据观点罗列相关史实并阐释清楚其中缘由。如在论证工业革命是“全球化”的产物时,结合所学可从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掠夺与扩张等史实入手论证全球化是如何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所需的市场、政治、劳动力等条件的。 最后,总结回应观点,再次点题。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7年美国作家约翰·史坦贝克出版小说《人鼠之间》。小说梗祝如下: 20世纪30年代,乔治和菜尼,结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乡村游荡打短工。乔治是个机灵的小个子,菜尼则正相反,孔武有力却智力低下,经常无意中闯祸,靠乔治帮他解围,乔治是菜尼自觉自愿的监护人。两个人相依相伴,怀着一个梦想,挣够一笔钱买下一个小小的田庄,自耕自种、自给自足,不再为别人打工奔劳。菜尼喜欢摸柔软、毛茸茸的东西,但他手重不知深浅,到手的老鼠、狗崽最终都被他的大手玩死了,他向往着在未来的田庄里乔几个兔子,兔子毕竟大一些应该不至于太娇弱一玩就死掉。 他们在某农场做季节工,休息期间菜尼让乔治给他讲关于“土地、房子、苜蓿地和兔子”的故事,这就是他们苦难生活中的梦想与渴望。由于菜尼误杀农场主的儿媳受到追捕,陷入绝境,乔治为了让其兔受屈辱,无奈之下一边讲述着他们的“土地、房子、苜蓿地和兔子”的梦想,一边扣动了手枪扳机,菜尼在对梦想的陶醉中离开冷皓无情的人世,意味着他们生追求的梦想破灭。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情节:乔治和莱尼共同的土地梦想的破灭。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遭遇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概述和评价:20世纪30年代美国股市崩溃,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全国大范围失业,人们陷入贫困,劳资危机加剧,企业主和工人陷入严重对立,城市农村发生声势浩大的劳资冲突,屡屡发生罢工运动。农民的土地被富人和资本家夺取,农民成为无家可归的人,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找新的家园。 概述和评价:《人鼠之间》是一部沉重而蕴意深刻的中篇小说,它讲述了乔治等流动农场工人追逐土地梦想却最终希望落空的经历。小说旨在呈现岀在阶级性的压迫和残酷的资本剥削下,在贫富极其悬殊的美国社会,普通劳动者之间真挚而单纯的友谊,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劳动者的生活及命运都很悲惨,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能是一枕黄粱美梦,最后以悲剧收尾。 【解析】 第一小问“情节”,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乔治和莱尼,结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乡村游荡打短工……他们的‘土地、房子、苜蓿地和兔子’的梦想,……意味着他们一生追求的梦想破灭”,从而得岀乔治和莱尼共同的土地梦想的破灭。 第二小问“历史现象”,抓住材料中时间“20世纪30年代”和材料中信息——结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乡村游荡打短工,并联系所学知识,得出这一情节反映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遭遇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第三小问“概述和评价”,我们可以从经济危机的背景、特点、影响方面来予以分析,从而得出: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危机以及资本的作用下,农民丧失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无家可归的人,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加州寻找新的家园,他们经历了失地之苦、迁徙之苦,到加州以后又经历压榨之苦。生存、家园成为他们追求的梦想。土地是一个借代,在资本主义社会强加给他们的生存条件下,这种梦想注定要灰飞烟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