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新高考一轮人民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优化提升学案
专题优化提升 一、理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演变过程、趋势、本质 2.历史影响 (1)积极方面 ①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②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2)消极方面 ①经济上,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 ②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④从总体上不利于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 二、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同一时期英国的政治制度的比较 比较项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英国的政治制度 政体形式 封建君主专制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权力中心 君主有无上的权力,君主意志即国家法律,臣民必须绝对服从 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 政府机构 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没有决策权,对皇帝负责 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是国家的决策中心之一 历史影响 君主专制强化,成为历史发展的障碍,是中国落后的政治根源 防止专制独裁,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客观公正 看待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 内涵阐释 1.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它指的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也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 2.唯物史观的主要理论有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3)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4)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典题例证 (2019课标Ⅱ)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答案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能够建造大型水利工程,主要是因为经过商鞅变法,强化了中央集权,国家可以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型工程建设,即国家组织能力强大,故选D项。战国后期,公田制度逐渐瓦解,故A项与史实不符;B项中的“普及”表述不当,排除;交通运输网络通畅有利于大型工程建设,但并非支撑大型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 [素养分析]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为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战国后期的秦国已初步建立了集权统治,这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这可以调动人力、物力来建设大型工程,因此才会出现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 方法点拨 1.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梳理中外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或历史发展进程。如利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创新: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竞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垄断组织间的自由竞争加剧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罗斯福新政。利用阶级斗争理论分析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不同思想流派(人物)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法家——新兴地主阶级;孔子、道家——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墨家——小生产者、社会下层;孟子、荀子——地主阶级。利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宋元明清时期经济对思想文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出现并逐渐壮大——市民文学、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思想出现等。 2.熟悉并掌握重要的唯物史观理论观点。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阶级斗争理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方法,如主客观两方面、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全面与片面的观点等。 3.注意防止出现看待历史问题的偏差:(1)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主宰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英雄史观;(2)任意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没有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的进程;(3)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某一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犯了片面论或以偏概全的错误等。 素养引领·情境命题 1.(2019 陕西宝鸡一模)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主要分布在七个地区:其一为周王朝都城所在的渭水流域;其二为黄河汾水流域;其三为洛阳、开封、安阳三角地带;其四为成周的近畿;其五为鲁南、苏北、豫、皖一带;其六为豫南、鄂北一带;其七为鄂南、湘、赣至浙江。这说明西周分封的着眼点是( ) A.控制农业生产区 B.加强对东方的控制 C.强化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防止地方离心力 1.答案 A 结合材料中七个区域的位置,联系教材中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可知西周诸侯国主要分布在渭水流域、黄河汾水流域及洛阳、开封、安阳等地,这些地区都是当时的主要农业生产区,所以西周分封的着眼点是控制农业生产区,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2.(2019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检)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这说明了( ) A.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 B.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 C.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 D.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 2.答案 D 据材料“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可知,周天子按上天意志主宰天下,即“君权神授”;据材料“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可知,周王室衰微后,诸侯争霸,但无法获得为周天子所掌握的“天命”。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即权力来自自己的功德而非天命,这改变了原有的权力逻辑,故D项正确。材料“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与周天子相比,是淡化“君权神授”的“天命”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故A、C两项可排除。题干材料中只是说秦始皇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并不是说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故B项错误。 3.元朝初年,政府废除科举制。1313年,政府恢复科举制,采用蒙、汉分开考试,最终录取忽都答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为进士,蒙、汉各半。这反映了( ) A.政府对科举考试内容进行创新 B.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 C.实行蒙汉平等的民族团结政策 D.科举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答案 D 题干中没有涉及科举考试内容,故A项错误;蒙、汉分开考试不能体现民族交融,故B项错误;科举制从废除到恢复不能反映蒙汉平等团结,故C项错误;元朝从废除到恢复科举说明科举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故D项正确。 4.(2019天津耀华中学模拟)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 B.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 C.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 D.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 4.答案 C “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表明,军机处的设立使皇权进一步强化,内阁尚有制可循,而军机处设立后完全听命于皇帝,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C项符合题意。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不能统领六部百司,与宰相是不一样的,故A项错误。B项并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材料并没有说明内阁与军机处是公开还是秘密,故排除。材料强调军机处设立所带来的变化与影响,并没有突出内阁,故D项错误。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0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南朝刘宋时期,乡邑百姓出身的沈庆之官至侍中,都督南兖、徐、兖三州军事;贫苦出身的戴法兴成了宋孝武帝的南台侍御史兼中书通事舍人,专管朝廷内务;萧齐也任用寒人掌机要。这反映出南朝时( ) 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世家大族逐渐退出政治舞台 C.门阀政治受到冲击 D.中枢机构运作机制发生改变 1.答案 C 材料表明南朝时百姓、寒门出身的人也可以担任重要官职,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受到了冲击,故选C项;材料中未涉及君权对相权的削弱,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为以门第为依据的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势力仍然比较强大,并无逐渐退出政治舞台的趋势,排除B项;材料中主要强调几人出身,并未涉及中枢机构的运作体制变化,排除D项。 2.(2019河北石家庄二中高三全仿真模拟)下表为北宋初期有关曲宴(宫廷赐宴的一种)的部分记载。这些信息反映出( ) 时期 太祖朝 太宗朝 曲宴 记载 建隆二年,“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 太平兴国九年,太宗“诏宰相、近臣赏花于后苑” 乾德二年,“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 雍熙二年,“诏辅臣、翰林、枢密直学士宴于后苑” 开宝九年,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辞行前“宴于长春殿” 淳化三年,太宗率近臣和馆阁学士登秘阁“观书”,“赐从臣及直馆阁官饮”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边患问题已经解决 C.崇文局面逐渐形成 D.文官政治日益完善 2.答案 C 据材料由太祖朝赐宴刺史、统军、大将、侍卫马军都指挥使等武将到太宗朝宴请宰相、翰林近臣、馆阁学士等文官可知,崇文局面逐渐形成,C项正确;据材料宫廷赐宴的人员,不能说明君主专制不断强化,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边患问题,B项错误;材料只是宫廷赐宴,没有涉及文官政治日益完善,D项错误。 3.《甲骨文合集》记载: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的征兆。不久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12 个奴隶。这反映出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神权高于王权 B.国王没有实现集权 C.宗法制成为主导 D.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3.答案 D 材料无法体现出神权高于王权,故A项错误;国王是否实现集权与材料主旨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与宗法制无关,故C项错误;商王占卜问政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故D项正确。 4.(2019辽南协作校一模)《周礼》规定:“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燕(注:燕同宴)之礼,亲四方之宾客。”这说明西周的礼仪制度( ) A.具有区分贵族等级的功能 B.秉持稳定社会秩序的宗旨 C.强调生活良俗的教育 D.注重仁爱心地的培养 4.答案 B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亲宗族兄弟”“亲四方之宾客”可知西周借助礼乐制度来凝聚宗族,维护社会秩序,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5.公元前892年周懿王死后,其叔姬辟方趁内忧外患、形势混乱之际即位,是为周孝王。但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是为周夷王。这反映出当时( ) A.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B.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 C.诸侯可操纵王室事务 D.宗法意识已日趋淡漠 5.答案 B 据材料“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表明诸侯仍然承认周天子的共主地位,分封制并没有遭到严重破坏,故A项错误;材料中周孝王姬辟方属于小宗,王位回到周懿王的太子姬燮手里表明回归嫡长子继承,体现了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表明姬燮继位是出于宗法的影响而不是诸侯操纵,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一致拥戴”说明宗法意识还有较强的效力,故D项错误。 6.《汉书》中记载:“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这说明( ) A.察举制有较大弊端 B.汉代对官吏行为进行立法约束 C.汉书记载有失公正 D.秦朝的连坐法在汉代得以延续 6.答案 B 材料中“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都是在讲对官吏行为的一种约束,故B项正确。 7.687年,有人告发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690—705年在位)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审查此事。“本立宣敕(皇帝的诏令)示祎之”,祎之辩驳道:“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王本立回报武则天,刘祎之即被赐死于家。据此推断( ) A.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位高权重 B.敕书出台有悖于规制 C.唐代建立一套独特的法律体系 D.三省六部体制名存实亡 7.答案 B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唐朝时期敕书的出台应该是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再到尚书省执行,而材料中显然敕书没有经过中书省和门下省,所以其出台悖于规制,故B项正确。 8.(2019 新疆适测一)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命百官“议立三省、定内外官”,后决定实行一省制,废除了唐宋以来的三省并立制,只设中书省,使之成为“外取信于行省,内责成于六部”的中枢机构。与唐宋相比,元代中书省的设立( ) A.标志着集权政治的日趋强化 B.反映出明君贤相的理想愿景 C.表达了精简机构的政治诉求 D.有利于中央机构的不断完善 8.答案 A 由材料“实行一省制,废除了唐宋以来的三省并立制,只设中书省,使之成为‘外取信于行省,内责成于六部’的中枢机构”可知中书省成为上承天子、下总百司的最高行政机关,最高统治者通过控制中书省以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集权政治的加强而非君臣关系的和谐,排除B项;中书省的设立意在加强集权而非精简机构,排除C项;“废除 了唐宋以来的三省并立制,只设中书省”易导致丞相权力过大,从而不利于中央机构的发展完善,排除D项。 9.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 ) A.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 B.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保障了蒙古贵族的统治特权 D.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 9.答案 B 根据材料中“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可知,这一规划和设置打破了依据山河等自然因素划分行政区的做法,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元代设置行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极大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C项所述材料未涉及;行省制度是元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新,目的是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故D项错误。 10.(2019宁夏银川一中二模)有学者指出:“由于人的种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与支配,封建统治机器运行机制的外在体现,有时是比较准确的,有时则大打折扣,有时甚至基本没有体现,从而从一个重要角度反映了封建王朝的盛衰兴亡。”材料说明封建统治机器运行机制( ) A.常常受到人为因素干扰 B.实际效果背离设计初衷 C.具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 D.是王朝盛衰的根本原因 10.答案 C “由于人的种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与支配,封建统治机器运行机制的外在体现,有时是比较准确的,有时则大打折扣”说明人为因素对封建统治机器运行机制的影响是双重的,并非单纯“干扰”,故A项错误;从“有时是比较准确的,有时则大打折扣”可以看出其实际效果并非都背离设计初衷,故B项错误;由“有时是比较准确的,有时则大打折扣,有时甚至基本没有体现”可得出运行结果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故C项正确;“从而从一个重要角度反映了封建王朝的盛衰兴亡”,不是说封建统治机器运行机制是王朝盛衰的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11.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 11.答案 A 根据材料可知从秦汉到明清,地方的行政机构变化较大,极不稳定,说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为维护统治,不断对地方机构进行调整,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地方高层行政区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其数量的增多,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没有体现出地方权力的不断扩大,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趋势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而不是中央与地方分权趋向合理化,故D项错误。 12.(2019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一模)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见言谏制度( ) A.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 B.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 C.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 D.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 12.答案 C 君主专制制度下,言谏制度并不能有效制约皇权,故A项错误;言谏制度是封建专制制度自我调整、自我补救、自我充实提高的一种制度,并未受西方思想影响,故B项错误;由材料“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知,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言谏制度衰减,其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故C项正确;由材料“言谏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可知言谏制度的适用对象是封建帝王,而非百官,故D项错误。 名师点拨 注意把握言谏制度的实质。它不能从根本上制约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在纠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也发挥过积极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37分) 13.阅读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皇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图1、图2分别是秦朝的三公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图1 图2 材料三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与前朝相比,政治制度方面的“变”与“不变”,并分析“变”与“不变”的成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相比秦朝的三公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在制度方面有何创新。请从权力的运作角度对这一创新加以评价。(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其观点,并结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与发展的基本史实论证这一观点。(4分) 13.答案 (1)不变:最高统治者仍世袭。 变: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不变”的成因:受宗法血缘关系的影响。 “变”的成因:政治形势由分裂到统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法家思想地位的上升;分封制的弊端。 (2)创新: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互为补充,相互牵制。 评价:通过分权,防止大臣专权以加强君权;有利于完善管理体制,减少君主决策的失误,提高办事效率。 (3)观点: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不变,但不同时期政治制度应不断发展创新。 论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创立以来其本原精神不变,即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加强皇权,抑制相权;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制度,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汉朝的内外朝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道、州、县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和路、州、县制;元朝的行省制;明朝的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和省、道、府、县四级制。 14.(2019辽宁抚顺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之际,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它们来稳固统治。唐宋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制造了一个拥有特权却居于乡间的士绅阶层。宋代以后,在大举将地方神明纳入国家祀典的同时,随着识字率的激增和文化的相对普及,中央的秩序、教化逐步延伸到基层。吕大钧首创“吕氏乡约”,后由王守仁发扬光大;朱熹等理学家则开始将宗族制度庶民化。迨至明后期,里甲制度崩坏,就由乡约、保甲承担了村落治安职能。清代的里甲、保甲、乡地、宗族、包税人则承担了催征赋税的职能,基层自治功能被明清时期勃兴的宗族等各种社会组织分担。 ——摘编自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等 材料二 传统英国乡村治理,其实质是以庄园为核心的生产活动的安排问题和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调节问题。贵族阶级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将部分司法和行政权转移到庄园中,以庄园法庭为载体,有效地维护着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庄园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历史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英国土地私有产权的形成,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和 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英国政治变迁具有精英斗争的特征;庄园制度也衍生出了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 ——摘编自朱可心《庄园制传统与英国乡村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唐宋至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英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做法,并分析其影响。(13分) 14.答案 (1)特点:由官方主导向官绅结合发展;士绅发挥较大作用;中央的权力逐步延伸到乡村;儒家伦理不断渗入乡村治理;宗法色彩明显;基层自治分工明确;等。 原因: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科举制的推行;文化、教育的发展;儒学的发展;宗法观念的影响;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等。 (2)主要做法:以庄园为核心,安排庄园的生产活动;处理好庄园内部的社会关系;贵族将部分司法和行政权转移到庄园。 影响: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得英国近代政治具有精英政治的特征;使得英国形成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为近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