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十)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业】
课时检测(十)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据1844年英国官方统计,当时全英死亡率约1∶46(即平均每46人中有1人死亡);新兴城市曼彻斯特的死亡率是1∶32.72,不包括郊区则是1∶30.75;利物浦的死亡率是1∶31.90,不包括郊区则是1∶29.90。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 A.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条件 B.与英国长期的黑奴贸易有关 C.根源于当时英国的政治体制 D.是不适当的医疗政策导致的结果 解析:选A 据题干信息可知,新兴工业城市的死亡率高出了全英死亡率很多,说明英国的工业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工人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冲击,造成工人的不满,引起工人运动的发生,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条件,故A项正确。 2.恩格斯在1883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说:“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恩格斯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 ) A.建立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 B.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C.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标志 D.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解析:选B 据材料“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可知强调马克思主义是逐渐发展变化的,故B项正确。 3.马克思通过大量文献和资料,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些成果和结论都写进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这些研究成果( ) A.揭示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问题 B.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理论学说 C.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D.论述了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特征 解析:选A 《共产党宣言》“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反映出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社会问题,故A项正确。 4.(2019·邯郸一模)巴黎公社委员会在开会的时候,实行临时推选“会议主席”的做法,每个委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职权发号施令。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 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B.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缺乏稳固有力的领导核心 D.推行充分的民主政治 解析:选C 材料强调的是巴黎公社政权的局限性而非性质,故A项错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由材料“每个委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职权发号施令”可知巴黎公社缺乏统一的领导,随意性较强,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巴黎公社的局限性而非进步性,故D项错误。 5.2016年11月,法国国民议会在巴黎公社145周年纪念之际,依据《宪法》通过了“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的第907决议,认为这是一次“尽历史责任”的“庄严行动”。这样评价的依据是( ) A.巴黎公社采取了限制资产阶级的革命措施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C.巴黎公社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肯定 D.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解析:选C 现代法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权,不可能肯定巴黎公社采取的限制资产阶级的革命措施,故A项错误;肯定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与现代法国国体相违背,故B项错误;当代法国认可巴黎公社的“尽历史责任”指的是巴黎公社抵抗外国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故C项正确;肯定巴黎公社丰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法国国体相违背,故D项错误。 6.(2019·江西五市八校联考)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先后经历了十月党、立宪民主党、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领导下的民主改革,但他们根本没有改变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无法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这表明( ) A.二月革命未完成革命任务 B.俄国当时的民主宪政比较活跃 C.俄国的资产阶级软弱无能 D.布尔什维克是人民的必然选择 解析:选D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已经完成革命任务,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二月革命后的民主改革没有满足人民对于和平与土地的迫切要求,与民主宪政的活跃无关,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推断,民主改革无法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是资产阶级软弱无能导致的,故C项错误;民主改革没有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人民必然选择布尔什维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其迫切愿望,故D项正确。 7.(2019·德州期中)1917年夏秋,布尔什维克针对工人、卫戍部队以及前线战士进行宣传,要求和平、土地、面包以及“一切权力归苏维埃”,这使得大批新成员加入布尔什维克,在一个又一个的苏维埃选举中获得多数。这反映出当时布尔什维克( ) A.基本上掌握了临时政府权力 B.坚持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C.初步确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D.推动了革命形势向前发展 解析:选D 掌握临时政府权力的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布尔什维克,故排除A项;布尔什维克在七月事件以后放弃了和平夺取政权的方式,故排除B项;根据题意可知,当时社会主义革命还没有成功,也就没有确立起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故排除C项;根据“大批新成员加入布尔什维克,在一个又一个的苏维埃选举中获得多数”可知当时布尔什维克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8.(2019·兰州高三实战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的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二中“迫使一切民族”改变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在中国的表现。(10分) 解析:第(1)问,材料一“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得出工业革命导致西方国家对落后地区的原料的掠夺和市场的占领,结合所学从传统手工业技术自身发展的技术落后,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西方的工业制品具有价格优势等方面分析。第(2)问,从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过程进行总结,主要表现在经济上洋务运动,政治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上新文化运动。 答案:(1)传统手工业技术相对落后;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商品销售的市场扩大,民族工业产品有其局限性;商品原料来自世界各地,民族工业技术不足;大量外来商品冲击,民族工业商品失去竞争力;民族手工商品价格高,工业产品价格低。 (2)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建立;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