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历史试题 ‎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有学者认为,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身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思维特征。这种自然崇拜反映的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甲骨卜辞( )‎ A.反映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真实状况 B.促进了自然与人的和谐 C.影响了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 D.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 ‎2.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3.西周时期的大学既是施教之所,又是议政之地,其教学内容以礼乐与射御为主。这反映了西周大学的教育目的是(  )‎ A.提高民众素质                                     B.培养执政能力 C.传播儒家思想                                     D.选拔有才之人 ‎4.至春秋时期,家臣制进一步发展完善。异姓家臣的任用冲击了世卿世禄制,家臣的选任逐渐突出贤能的重要性,家臣的职能由管理卿大夫家事扩展到执掌国家政权,家臣权力上升且家臣身份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家臣制变化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利于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B.强化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推动了宗法制的发展完善                 D.社会阶层固化趋势逐步增强 ‎5.《礼记·王制》载:“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又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这些规定(  )‎ A.保障了西周贵族特权的延续             ‎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             D.明确了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6.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民”仪式,即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授民”仪式后,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这一“授民”制度(  )‎ A.标志西周大一统政权的建立 B.体现西周政权的宗法制特征 C.清除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 D.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 ‎7.《战国策》载,秦赵临战,平原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不可与战”。材料反映了(  )‎ A.铁犁牛耕发端于秦国                         B.牛耕在战国时期普遍使用 C.赵国推崇墨家非攻理念                     D.先进生产力促进国力强盛 ‎8.《吕氏春秋》说:“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材料反映了古代农业(  )‎ A.注重农业时令   B.尊重自然规律    ‎ C.重视历法指导   D.强调精耕细作 ‎9.传统观点认为,铁器的使用是在西周末期。战国时的《禹贡》和战国初至西汉初年成书的《山海经》都记载,禹时已经开始使用铁器。《山海经》指出:“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这说明(  )‎ A.古代书籍记载的内容基本没有价值 B.《禹贡》《山海经》的记载有待考证 C.夏商时铁器已经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D.战国时期仍然是我国古代的青铜时代 ‎10.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曾下令,孕妇临产时官府派医生看护,生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三孩派给乳母,一胎生两孩供给口粮。这一人口政策反映了(  )‎ A.两性地位日趋平等的现实                 B.诸侯重视农业,富国强兵的要求 C.儒家“仁政”思想逐渐被接受         D.诸侯注重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发展 ‎11.《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 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  )‎ A.表明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         B.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 C.说明手工商业在家族之间传承         D.反映了家庭手工业居从属地位 ‎12.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将刑书条文刻铸在铁鼎上,公之于众,史称“铸刑鼎”。孔子对此批评说:“晋其亡乎!”孔子认为,将治理民众的刑法铸于鼎上,混淆了贵贱尊卑的等级。“贵贱无序,何以为国?”这反映了(  )‎ A.“刑鼎”体现青铜器冶铸技术的进步 B.孔子反对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 C.“贵贱无序”会危及到君主专制统治 D.孔子力图维护传统的等级秩序 ‎13.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进行了长期的“德刑”之争和“礼法”之争,而最终在战国终世之际,法家的“刑法”思想占居了治国理念的主导地位。这一结果(  )‎ A.顺应了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             B.促进了古代法律体系的成熟 C.反映了法治观念已深入人心             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 ‎14.下图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图》,对该图解读最合理的是(  ) ‎ A.文化地域性导致这一时期政治分裂 B.中原文化一直领先于其他地域文化 C.地理阻隔导致文化圈之间相互隔绝 D.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 ‎15.《韩非子》一方面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另一方面又主张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这反映出,《韩非子》(  )‎ A.深受荀子人性论的影响                     ‎ B.主张统治阶级实施“仁政”‎ C.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D.意在加强和维护君主权力 ‎16.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  )‎ A.打倒封建阶级                                     B.加速社会流动 C.推动士阶层兴起                                 D.保障社会平等 ‎17.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拓展疆土:如秦人征服巴蜀,开发西南;燕人北击东胡,开辟辽东和辽西;赵人“胡服骑射”,将势力推进到阴山。各诸侯国的疆域变化(  )‎ A.拓展了华夏文明的空间 B.巩固了周王室势力范围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体现了尊王攘夷的策略 ‎18.西周实行“采诗观风”制度,设有专职采诗官负责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该制度有利于(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推动文化传承 C.巩固宗法制度 D.避免官员贪腐 ‎19.近年来,修族谱、立宗祠、祭祖宗、寻亲会祖,甚至宗族械斗在农村蔓延开来,各种家族组织不断涌现。在当前的一些地方,农村社区文化的宗族色彩日益浓厚,利用祭祀祖先、唱族戏、婚丧嫁娶等礼仪、风俗将村民族人联结起来。这表明 A.宗法制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B.宗法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C.封建迷信思想在某些地区愈演愈烈 D.宗族势力及宗法观念的影响仍存在 ‎20.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范蠡、白圭、桑弘羊等用阴阳五行推算年景丰歉的循环规律,都以2年或3年为周期。这种循环论没有科学依据,但是有一定的事实和经验依据。其主要依据是(  )‎ A.小农脆弱的程度                                ‎ ‎ B.农业休耕的制度 C.占卜决事的经验                                 D.天人感应的学说 ‎21.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这一制度有利于(  )‎ A.推广精耕细作   B.推动社会转型   ‎ C.抑制土地兼并   D.改变地租形式 ‎22.孟子主张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后来又直接提出了“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的观点。孟子的这些观点(  )‎ A.阐释了“仁政”思想的基本内容 B.使儒学成为秦汉时期治国的指导思想 C.强调不分亲疏贵贱的儒家仁义观 D.有利于统治者利用仁义观念巩固统治 ‎23.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引起巨大轰动。下列文物可能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是(  )‎ ‎24.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谴责“以百姓为刍狗”为“不仁”,警告统治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一思想主张可以说明老子(  )‎ A.希望统治者要顾及民众的力量 B.主张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 C.努力追求君民平等的理想社会 D.是最早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家 ‎25.《礼记•乐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表明礼乐制度(  )‎ A.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 B.利于分封制的确立和完善 C. 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 D.导致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0分)‎ ‎26.春秋战国是我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 材料一 战国时期,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此时的“士”已与出身无关,他们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战国以前的士受“六艺”教育,文武并重,如射、御都带有军事训练性质,而战国时期的士基本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是比较单纯的文士。这些文士已经脱离了分封制和等级制的束缚,能够自由流动。……很多国家出现了“布衣卿相”,国君礼贤下士,并不计较出身。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他们奔走于各国,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队。‎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变化及其影响。(12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异同,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1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由于血缘宗族社会是中国数千年传统社会的基本形态,其中孕育生长的传统价值观念,便成为引导这一社会形态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换言之,正是血缘宗族社会的内在需求,为以伦理道德为特色的传统价值观提供了存在的合理依据,而作为中华元典的“六经”,正是传统价值观的承载者。它们共同塑造了中国“连续性”形态的文明。‎ ‎——姜广辉.程晓峰《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形成的原因——从西周的宗法制度谈起》‎ 请运用相关历史知识,对材料中中国文明“连续性”形态的成因进行探讨。(说明:可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修改补充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4分)‎ 材料 韩国灭掉郑国后,韩昭侯重用申不害为丞相主持改革。申不害主张以法治国,他认为,国君治国的主要方法就是“明法察令”。他整顿官吏队伍,“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建立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他向韩昭侯建议整肃军兵,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为实现富国强兵,他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也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在战国时代,韩国冶铸业是比较发达的。当时就有“天下之宝剑韩为众”“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说法。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整理自赵蓓《变法图强的申不害“法”“术”治国方略》‎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申不害改革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申不害改革。(6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是:甲骨卜辞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由此可知甲骨卜辞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故D项正确;甲骨卜辞能够反映我国早期社会的一些状况,但未必真实,故A项说法错误;甲骨卜辞反映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体现不出自然与人的和谐,故B项说法错误;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项显然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 ‎2.【答案】D【解析】由材料“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可知,宗法制为维系政权服务,故选D。材料重在强调制定“大宗小宗之法”的原因,而非强调大宗与小宗的血缘关系,A项片面反映材料内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诸侯的庶子可分封为卿大夫,仍有相应的政治权利,B项说法错误,排除;天子分封的对象包含王室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政权显然未被一家一姓所掌控,C项说法错误,排除。‎ ‎3.【答案】B 【解析】“礼乐”指礼法、乐舞;“射御”指射箭、驾车,而大学教育为贵族子弟所享有,由此可知西周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德有仪、能征善战的统治者,故选B项;西周“学在官府”,大学教育为贵族子弟所享有,不可能提高民众素质,排除A项;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创,排除C项;西周贵族不用选拔,实行“世卿世禄制”,排除D项。‎ ‎4.【答案】A 【解析】“家臣的选任逐渐突出贤能的重要性,家臣的职能由管理卿大夫家事扩展到执掌国家政权”从长远来看,家臣的作用到国家官僚的作用均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故选A项;“异姓家臣的任用”不能体现“家国一体”的强化,排除B项;“异姓家臣的任用冲击了世卿世禄制”实质上冲击了宗法制度,排除C项;“异姓家臣的任用冲击了世卿世禄制,家臣的选任逐渐突出贤能的重要性”突破了世卿世禄造成的社会等级固化,排除D项。‎ ‎5.【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与分封制配套的礼乐制度,体现了分封下严格的等级制度,没有体现贵族垄断权力,故A项错误;分封不利于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错误;礼乐制度体现了严格的等级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只是强调诸侯权利义务,故D项错误。‎ ‎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 ‎ 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可知周天子分封人民给诸侯,且臣民依旧与周天子保持着臣民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维护西周的统治,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并没有形成大一统的政权,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以血缘为纽带,故B项错误。C项“清除了”使用错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故排除。‎ ‎7.【答案】D 【解析】材料“秦以牛田”只是说明秦国使用牛耕而不是发端于秦国,故A项错误;材料“秦以牛田……不可与战”表明秦国使用牛耕国力高于其他国,由此说明使用牛耕并不普遍,故B项错误;材料“不可与战”表明不战的原因是不能胜利而不是墨家理念,故C项错误;材料“秦以牛田……不可与战”说明使用牛耕的秦国国力强盛使赵国畏惧,故D项正确。‎ ‎8.【答案】D 【解析】据材料“‘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可知反映了古代农业注重农业时令、尊重自然规律、重视历法指导,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表现,ABC项片面;强调精耕细作符合题意合题意,故D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古代书籍记载的内容基本没有价值说法绝对,故A项错误;《禹贡》《山海经》的记载有待考证,都是后人记载,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夏商时铁器已经开始用于农业生产,故C项错误;依据所学,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并将其逐渐推广,故D项错误。‎ ‎10.【答案】B 【解析】两性地位平等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妇女的地位明显下降,两性日趋平等的现实与史实不符,材料也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据材料越国的人口政策是为了增加人口总量,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实现富国强兵,故B项正确;“仁政”思想在战国时期没有被接受,因为它不适应诸侯争霸的需要,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材料中呈现的工商业,不涉及官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材料中工商业传承,呈现传于子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中“工之子”“工匠之子”是传于儿子,不体现在家族间传承,故C项错误;手工业技术传承不体现哪种手工业经营方式,故D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材料中在论述“刑鼎”铸成后,孔子对它的看法,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混淆了贵贱尊卑的等级”可知,孔子对“刑鼎”批判点在于混淆了等级秩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混淆了贵贱尊卑的等级”“晋其亡乎”可知,这些只是孔子个人的一些看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治理民众的刑法铸于鼎上,混淆了贵贱尊卑的等级”‎ 可知,孔子认为鼎是权力的象征,刻有管理民众的的法律,混乱了等级秩序,所以才有“何以为国”的感叹,故D项正确。‎ ‎13.【答案】A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百家争鸣,儒家倡导的“礼治”无法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最终法家“刑法”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是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决定的,故选A项;法家的思想本质上仍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无法促进法律体系的成熟,排除B项;法家的“刑法”是指法律条文、严刑峻法,“法治观念提升”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法家顺应了大一统的历史潮流,“社会矛盾激化”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14.【答案】D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图可以看出各种文化圈相互重合,相互融合,文化具有多样性,他们都是中国古代先秦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故选D项;这个时期文化相互影响,并不会造成政治分裂,排除A项;材料没有进行比较,不能体现中原文化领先其他文化,排除B项;各文化圈相互之间存在重合部分,并不是完全隔绝,排除C项。‎ ‎15.【答案】D 【解析】据材料“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可知韩非子主张恩威并施以加强对民众的统治,故选D项;材料“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并不等同于荀子的“人之性恶”,排除A项;材料主张“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并非“仁政”,排除B项;材料“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是加强统治之术,与小农经济发展无关,另外据材料“主张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但不能得出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 ‎16.【答案】B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官吏和百姓的地位贵贱不应该长久保持不变,有能力的就举荐为官,没有能力的就让免官为民,墨子的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加速社会流动,打倒封建阶级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推动士阶层兴起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保障社会平等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17.【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扩展疆土,这有利于扩展华夏文明的空间,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相关内容可知,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侵蚀周王室直接管辖土地使得周王室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小;C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相关内容可知,战国时期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尊王攘夷的策略;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8.【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在西周的“采诗观风”制度下采诗官收集民间歌谣,同时了解民间舆论民情,这有利于古代诗篇的流传和采集,也有利于统治者了解民情,更好地治理,B选项符合题意。西周尚未实现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该制度和巩固宗法制度无关,故C项错误。该制度不能避免官员贪腐,故D项错误。‎ ‎19.【答案】D【解析】 “修族谱、立宗祠、祭祖宗、寻亲会祖”与宗法制有关,“利用祭祀祖先、唱族戏、婚丧嫁娶等礼仪、风俗将村民族人联结起来”说明宗族势力的影响依然存在,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宗法制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作用,故A项错误;B中的“普遍认同”说法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宗法制的影响,并不是封建迷信思想,故C项错误。‎ ‎20.【答案】B 【解析】小农脆弱的程度与2年或3年的周期循环论没有任何关联,故A项错误;2年或3年的周期循环的事实和经验依据是当时农业上实行的休耕制度,故B项正确;占卜决事的经验与年景丰歉的循环规律没有任何关联,故C项错误;天人感应学说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与年景丰歉的循环规律没有任何关联,故D项错误。‎ ‎21.【答案】B 【解析】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比较粗糙,材料中的奴隶生产依然属于粗放式的集体生产,故A项错误;材料阐述了授田制下君主将土地直接分给农民和军功贵族,改变了分封制和井田制下各诸侯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由贵族组织农民在井田上劳作,先公田后私田的传统,加强了君主权力,削弱了贵族的权力,有利于军功地主和自耕农的形成,推动了社会的转型,故B项正确;材料中把土地赏给有军功的贵族,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会导致土地兼并,故C项错误;地租是地主与佃农之间的经济关系,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22.【答案】D 【解析】“仁政”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民贵君轻是其仁政学说的核心,材料并未涉及,故A项错误;秦朝时焚书坑儒,儒学没有成为指导思想,其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父子君臣亲疏贵贱的等级秩序,故C项错误;据材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并结合儒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父子君臣的秩序和仁义观念,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 ‎23.【答案】A 【解析】司母辛鼎"辛"是妇好死后的庙号,出土于妇好墓,故A项正确;半两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半两钱为全国统一的铸币,与商朝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右丞相是古代官职,自汉至金有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从字体判断是小篆(秦朝),时间与商朝不符,故C项错误;双镰铁范是冶铁业发展的产物,出现在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 ‎24.【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警告统治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可知老子意识到了百姓的力量,谴责“以百姓为刍狗”为“不仁”,要求统治者爱民,故A项正确。老子是春秋末年奴隶主贵族的代表者,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民本思想而非追求“君民平等”,故C项错误。老子是最早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家,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25.【答案】C【解析】材料中意思是说乐可以促使无怨恨,礼制可以导致不争,礼义可以促使贵贱等级观念的淡化,乐文同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故C项正确;材料中说礼乐制度促进社会和谐作用,但不是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故A项错误;材料不是说明礼乐制度对于分封制维护作用,故B项错误;官僚政治是战国时期萌芽出现,此时仍按照分封制实行统治,故D项错误。‎ ‎26.(1) 变化:身份标志由低级贵族转变为知识分子;由文武并重到以文为主;由受制度束缚到自由流动;政治参与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任答3点6分)‎ 影响: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促使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推动各国变法改革;有利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推动春秋战国的社会转型。(任答3点6分)‎ ‎(2) 相同点:保留了血缘社会。(2分)‎ 不同点: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权到集权(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任答2点4分)‎ 原因: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农业生产力大规模发展;争霸战争和改革的推动;百家争鸣的推动。(3点6分)‎ ‎【解析】(1)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变化主要突出和出身无关、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士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队等方面内容。影响要从推动社会转型、文化教育、推动变法等方面分析。‎ ‎(2)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得出相同点是都保留了血缘社会;根据材料一中“转向了地缘社会”得出转向地缘社会;根据材料一中“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得出由贵族政治发展到官僚政治,由西周时期的分权发展到集权。第二小问,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27.示例一:‎ 观点:宗法观念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形态。(2分)‎ 论证:在中华文明早期,西周的社会政治制度就是通过血缘纽带建立起来的,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从而保证了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春秋以后,西周的宗法制趋于解体,但此后形成血缘宗族社会形态,作为传统价值观的主要载体一直延续至今。(4分)而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是以儒家建立起来的道德体系为主体的。这个体系以“仁”为最高理念,包含了孝、忠、恕、礼、义等许多道德概念和范畴,以宗族社会为载体,又强化了血缘人伦关系,从而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有序发展,成为整个民族认同、接纳并践行的价值观念。(4分)‎ 总结:血缘宗族社会和儒家传统价值观念,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体之两面,共同促成了一种“连续性”形态的文明。(2分)‎ 示例二:‎ 观点: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的形成,除了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长期统一的局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2分)‎ 论证:从秦朝开始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保持了中国政治上的长期统一,对中华文明的保存和延续有明显的好处。首先,它使中国具有一个十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在这个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即可以有效地抵御外来民族的侵略,同时又可以抵御大型自然灾害的冲击,并有效地防止地方分裂。其次,它导致了中国的货币、度量衡、文字的统一,这些都是一个文明能够延续久远的重要载体。最后,政治上的统一保证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完整记载。历朝历代都设有专门的史官编写前朝及本朝的历史,大型史学巨著更是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8分)‎ 总结:中国政治上的统一,中央政府的强大才是令中华文明得以完整地延续的重要原因。(2分)‎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依据材料可知,本题要探讨的问题是:中华文明为何能稳定延续。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对材料的血缘宗族进行论证,也可以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选取一个或多个因素对材料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从答题规范性上来说,小论文题观点要开门见山地明确提出,论证过程要史论结合,史实与观点要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切忌简单罗列史实,结尾对观点进行总结升华。‎ ‎28(1)内容:以法治国;整顿吏治,对官吏加强考核;整顿军队,加强训练;鼓励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每点2分,共8分)‎ ‎(2)提高了行政效率;增强了军队战斗力;发展生产,增加了百姓收入;限制贵族特权,加强了君主专制。(任答3点6分)‎ ‎【解析】‎ ‎(1)根据“主张以法治国……”可以得出为以法治国;“建立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可以得出整顿吏治,加强考核;“……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可以得出整顿军队,加强训练;“……也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可以得出鼓励农业和手工业发展。‎ ‎(2)根据改革中以法治国,可以得出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根据“建立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可以得出提高行政效率;根据“……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可以得出增强了军队力量;根据“……也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可以得出农业发展,百姓安居乐业;从“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可以得出限制了贵族特权,增强了君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