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学案

专题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高考预测: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仍是高考的重点。突出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学生描述和解释事物、论证和探讨的能力。从命题角度看,通过某一经济现象考查某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古今贯通,将历史某一时期的经济现象与我国当代经济发展做纵向比较,中外关联,特别与国际际背景联系。‎ 考点一: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 高考真题回顾:‎ ‎1. (2018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8) 8. 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 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53年”,A项是“一五计划”的结果,B项只是漫画的表面信息,C项中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1年底。1953年在苏联的支持下我国开始了以重工业为核心的“一五计划”。本题正确答案是D项。‎ ‎2.( 2018年全国Ⅱ卷文综历史8) 8. 下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A. 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 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 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发展 D. 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答案】B ‎【解析】漫画中一位老奶奶用尺量布做衣服,小孙女在一旁翻看书本陪着老奶奶;两位女勘探队员肩上扛着工作用的长尺和三脚架等工具向这边走来。此画以小孙女的口气,用了这样的副标题:“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奶奶的尺”与“阿姨的尺”这两种不同性质和用途的“尺”,反映了新老两代妇女的不同社会地位和作用,讴歌了新中国女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故选B;工业化是用机器生产的形式,而材料中奶奶的用尺子做新衣属于手工劳动,故A排除;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与题干中的“1956年”不符,故排除C;题干信息没有体现城市还是乡村,更没有城乡之间的对比,故D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 ‎3.(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2)图2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 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答案】C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1950年拖拉机成为农村的农业生产工具。人民公社化开始于1958年,故A错误;农业机械化在农村普及是改革开放后的成就,故B错误;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是在1953年以后,故D错误;拖拉机成为农业生产工具,这预示着机器将取代人力成为农业的生产方式,故C正确。‎ ‎4.(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3)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答案】D ‎【解析】迄今,我国尚未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故A项表述错误;图片中未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故排除B项;C项的表述与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的现状不符,故排除;图片中“一五”计划期间工人们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展重工业建设的场景体现了工人投身于大规模工业建设的热情。故选D。‎ ‎5.(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一五计划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实现工业化,因此住宅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全部拖后。这是时代特点,要联系具体历史事实来分析。‎ ‎6.(2015·课标全国Ⅰ,31)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答案】A ‎ ‎【解析】图表+史识类试题。注意题干及图标显示的是“增长速度”而不是“总量”,“加速度”与“速度”不是一回事儿。由1上升到2,叫增长200%;由100增长到120叫增长20%。“小明童鞋是我班进步空间最大哦”——其实老师的意思是?C项用来形容1958,不用来形容“一五计划”(1953—1957)。‎ ‎7.(2015·福建文综,18)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在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答案】A ‎ ‎【解析】本题是数据图表题,解题时注意图中数据的变化,并结合变化的时间点分析问题。“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图中曲线显示:在1956年初,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3年到1956年底,前期农业总产值高,后期工业总产值高,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完成是在“1957年底”,农业总产值降低,工业总产值大幅提升,故C项错误。1958年,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使工业总产值大幅提升,而农业发展受到严重破坏,出现背离状态,故D项正确。‎ ‎8.(2014·课标全国Ⅰ,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B ‎ ‎【解析】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旨在考查学生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目中的“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为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和资金来源,故本题应选B项;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不符,故排除;C、D两项开始于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晚于题目的时间“‘一五’计划期间”,故排除。‎ ‎9.(2014·课标全国Ⅱ,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建国初期的所有制变革,即“三大改造”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据时间1953年可以排除B项,根据“农村粮食收购”,可以排除D项;A项则主要是指1952年土地革命的作用;故正确选项为C。‎ ‎10.(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 ‎ 材料二 ‎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与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 ‎【答案】(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析】本大题第(1)问的第一小问和第(2)问的第二小问均是通过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进行解答,属于概括类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比如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雍正年间的矿业政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两层意思进行概括归纳。同样,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也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分层概括后,从每一层次归纳出的信息来回答。‎ ‎1.如表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几个经济数据的统计表。该表统计数据表明 项目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私营工业平均每人劳动生产率(元)‎ ‎4357‎ ‎5928‎ ‎6801‎ ‎7848‎ ‎7222‎ ‎6878‎ 私营工业平均每人劳动生产率指数 ‎100‎ ‎136‎ ‎156‎ ‎180‎ ‎166‎ ‎158‎ 公私合营工业平均每人劳动生产率(元)‎ ‎4257‎ ‎6553‎ ‎9297‎ ‎10880‎ ‎13401‎ ‎13358‎ 公私合营工业平均每人劳动生产率指数 ‎100‎ ‎154‎ ‎218‎ ‎255‎ ‎315‎ ‎314‎ ‎——据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下册》制表 A.我国开展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已完成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 C.生产关系改造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D.建国初期重工业的经济基础极为薄弱 ‎【答案】C ‎【解析】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公私合营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指数都明显增加,反映出当时三大改造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故C正确;我国开展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指的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但与题意不符,故A排除;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建国初期就已出现,但不符合题意,故B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重工业基础薄弱”,故D排除。‎ ‎2.下图为建国初期沿海与内地工业增长速度变化示意图(定基指数:以1950年为100)。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工业增长主要来自重工业领域 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C.国民经济建设按比例协调发展 D.工业建设布局逐步趋向均衡 ‎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建设。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建国初期内地与沿海工业都获得一定程度的增长,并且内地工业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沿海工业的增长速度,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呈现沿海多、内地少的不均衡特点,所以建国初期的沿海与内地工业增长速度变化情况反映出工业建设布局逐渐趋向均衡,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发展速度的变化,并未体现重工业的发展情况;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材料只是体现建国初期工业发展的情况,并未体现农业、轻工业等其他国民经济生产部门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此时期国民经济建设按比例协调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建国初期的工业建设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并非按比例协调发展。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新中国建国初期,一些干部明显地歧视私营工商业,公私兼顾变成了“只公不私”。为此,党的文件指出“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工作上、待遇上则又应该一视同仁”。这一政策 A.加快了国家工业化步伐 B.促进了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D.适应了经济体制变化的要求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一些干部明显地歧视私营工商业”“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工作上、待遇上则又应该一视同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材料中要求对待“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一视同仁”恰好说明了当时急需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1953-1956年)的完成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与“新中国建国初期”需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不符,排除;B项,材料是对待“国营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农业无关,也不能使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排除;D项,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与材料中的时间“新中国建国初期”,排除。‎ ‎4.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后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工业部)成立;1956年,从重工业部中分离出兵工总局,组建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1963年,从二机部中又分离出三机部(航空工业)五机部(兵器工业)。这表明 A.工业优先战略方针确立 B.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强化 D.科技革命引领工业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为适应建国后工业化特别是国防工业建设的需要,政府通过细化工业部门管理以加强国家对工业建设的行政指导作用,故C项符合题意。A项,工业优先战略方针在一五计划中提出,重工业部在1949年已建立,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科技革命对工业发展的作用,排除。‎ ‎5.1962年,中共中央制定“农村十六条”,规定“恢复社员的自留地,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副业担手工业的生产,开放农村集市贸易。”这一规定 A.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 B.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C.意在改变土地性质 D.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政策失误,导致出现1959——1962年的三年经济困难,为了恢复农业生产,中共中央出台了“农村十六条”,A选项符合题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B选项排除。三大改造之后,中国土地制度属于公有制,C选项排除。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6.从1957年到197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从704亿元升至4237亿元,增长了5.15倍,而同期的城镇职工年均工资却从624元下降为615元,实际工资则下降了13.8%。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下滑 B.“文革”的破坏 C.国家政策影响 D.国际局势动荡 ‎【答案】C ‎【解析】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单一公有制并采取了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的高积累战略。为把有限的资源尽可能投入到生产领域,政府对非生产性投资进行压缩,并在城市实施低工资、低消费的政策,故C项正确。经济发展下不是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A错误;“文革”的破坏只是其中的一个时间段,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此时属于美苏争霸时期,国际局势不是影响材料中主要原因,D错误。‎ ‎7.1956年,一汽总装线装配出第-辆卡车,毛泽东给新车起了个名字叫“解放”;1958年,根据中国的民族特色改制成了一辆高级轿车,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给轿车命名为“红旗”,毛泽东欣然题字。这反映了 A.社会建设急于求成倾向 B.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 C.工业化的基础得以巩固 D.计划经济下的政治色彩 ‎【答案】D ‎【解析】“解放”“红旗”体现出政治色彩,1956年中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故D正确;社会建设急于求成倾向是1958年,排除A;材料并不能说明优先发展重工业,B错误;材料也没有直接说明工业化的基础得以巩固,C错误。‎ ‎8.1961年9月29日,毛泽东在给中央政治局常委及有关同志的信中写道:“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过去过了六年之久的糊涂日子(自1956年高级社成立时起),第七年应该醒过来了吧。”材料表明 A.毛泽东认识到调整人民公社政策的必要性 B.党中央决定彻底解决人民公社的根本矛盾 C.我国已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毛泽东认识到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的必要性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问题。材料“我们过去过了六年之久的糊涂日子(一九五六年,高级社成立时起),第七年应该醒过来了吧”,可知毛泽东表达了要调整人民公社的要求,故选A;人民公社的根本问题是“左”倾错误,材料只是经济的局部调整,故B排除;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故C排除;对人民公社的调整属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没有涉及国民经济结构,故D错误。‎ ‎9.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提高粮食、油料、生猪、禽蛋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将社员自留地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由5%提高到7%,20年不变。这表明 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成分改变 B.国家工业化建设迅速发展 C.国家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发生转变 D.农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答案】C ‎【解析】经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了,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工业化的信息,排除B;由于1958年错误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1959年到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为此,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1958年以来的“多快好省”、盲目求快的经济建设方针,故选C;当时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D。‎ ‎10.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内容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7项人口登记制度,并且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这一举措 A.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B.稳定了国民经济的基本结构 C.有利于粮食短缺问题的解决 D.标志着户籍制度开始法律化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国家严格控制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因素。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刚开始,还没有出现粮食短缺问题,排除C项;D项中的“开始法律化”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汉经济发展历史悠久。建国初期,武汉曾是国家工业建设的重点城市。‎ 材料一 明末汉口市面:“汉镇士民,不事田业,惟贸易是视,商船四集,货物纷华,风景颇称繁庶。”崇祯四年(1631年)一目击者过水口溯汉江而上,所见“郡城之东为汉口……两岸居民不啻若九牛一毛(指两岸居民多),而万舰千艘,有如鞭者,如革履者,如箕斗者;萸尾络绎,被岸几里许……时余舟逆流排挤而上,尽费撑持”。‎ ‎——摘编自范植清<明清时期武汉港的商业和水上运输》‎ 材料二 张之洞督鄂期间,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从1890年到1909年,先后创办了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湖北缫丝局、湖北制麻局、湖北纺纱官局、武昌制革厂、白沙洲造纸厂、湖北毡呢厂、湖北官砖厂、湖北针钉厂等近代企业,总资本约1130万银两,占同期全国新建官办与官商合办企业的24%,为全国之冠。据统计,至1911年,武汉有大型的官办、民办企业28家,资本额达124万元,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第二位。‎ ‎——摘编自廖建夏《武汉近代经济地位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材料三 1953年,新中国效仿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武汉在这一时期的重点工业任务是快速发展机械工业、冶金工业和纺织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将武汉一个百废待兴的商业城市转变成了产能较大的内陆重工业基地。在这5年中,国家为武汉市工业领域投资5.41亿元,占全部投资的35.4%,新建、扩建工厂160多个,其中新建企业32个,已全部或部分投入生产的29个,1957年全市工业部产值12.69亿元,是1952年的2.9倍,是1949年的4.6倍。‎ ‎——摘编自张凯《历史文化视域下的武汉重工业遗产探究(1890-196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汉口经济发展的特色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武汉工业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期间武汉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近现代武汉工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1)特色:以商业贸易为主;是重要的贸易中心。‎ 成因:汉口位于长江沿岸,交通便利;当地及周边地区工商业经济发展的促进。‎ ‎(2)特点:官办企业发展较快;近代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近代工业发展处于全国前列。‎ ‎(3)原因:“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武汉原有工业基础较好;国家对武汉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武汉有发展重工业的资源条件。‎ 影响:加速了武汉城市化的进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工业的发展。‎ ‎【解析】‎ ‎(1)特色,根据材料一“汉镇士民,不事田业,惟贸易是视,商船四集,货物纷华,风景颇称繁庶”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商贸为主、贸易中心等方面分析明末汉口经济发展的特色。成因,结合所学知识从位置交通、工商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其成因。‎ ‎(2)特点,根据材料二“张之洞督鄂期间,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为全国之冠……武汉有大型的官办、民办企业28家……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第二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官办企业、轻工业、全国的地位等方面概括晚清时期武汉工业发展的特点。‎ ‎(3)原因,根据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武汉在这一时期的重点工业任务是快速发展机械工业、冶金工业和纺织工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一五”计划、武汉工业基础、投资建设、资源条件等方面说明“一五”计划期间武汉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影响,结合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将武汉一个百废待兴的商业城市转变成了产能较大的内陆重工业基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武汉城市化、中国工业面貌、全国工业发展等方面分析近现代武汉工业发展的影响。‎ ‎:‎ ‎1.社队企业是由人民公社和生产队兴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后,社队企业大规模出现。1965年至1976年期间,其产值由5.3亿元增长到1239亿元。到改革开放前,社队企业发展到152万个,总产值达到493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4.3%。这一现象 A.阻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展 B.说明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优越性 C.是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 D.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队企业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制企业,其出现和发展壮大,为农村经济改革时期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D正确;社队企业的性质是集体所有制企业,这并不会阻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展,故A排除;社队企业的发展壮大并不是人民公社体制优越性的后果,人民公社化属于“左”错误,故B排除;社队企业出现于人民公社化时期,不是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故C排除。‎ ‎2.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提出:“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的实质是 A.反思中共八大所确定的国内主要矛盾 B.促进经济综合平衡发展 C.纠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D.缓解产能严重过剩现象 ‎【答案】C ‎【解析】材料“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反映了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的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大跃进等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严重问题,故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纠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故C正确;中共八大所确定的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符合当时中国国情,不需要反思,故A错误;“促进经济综合平衡发展”也属于中共八大,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缓解产能严重过剩现象,而是说明对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的纠正,故D错误。‎ ‎3.下表为1953-1955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沿海和内地投资比例统计表。该表反映出在“一五”计划建设时期我国政府 ‎★沿海与内地的比重相加,不等于100,因为少数单位的部分投资不按地区划分。‎ A.力图扭转工业布局不均衡的局面 B.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C.投资向经济欠发达民族地区倾斜 D.实行沿海带动内地的战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建设。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近代我国民族工业布局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内地工业发展较落后,工业布局不均衡,1953-1955年我国在内地的投资比例较高,表明这一时期我国力图扭转工业布局不均衡的局面,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一五”计划建设时期我国政府在沿海和内地的投资比例不同,并未体现轻重工业的行业分布;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建设投资向内地倾斜,但内地不能等同于经济欠发达民族地区;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建设投资向内地倾斜,并未体现沿海带动内地的战略。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4.下面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工业产值高于农业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农业出现最低点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灾害的影响 C.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是因为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D.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是因为“八字”方针的实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农业和工业发展趋于平衡,故D项正确;工业产值高于农业主要是“大跃进”时期的结果,故A项排除;农业出现最低点的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故B项排除;1962年农业产值增加是“八字方针”调整的结果,故C项排除。‎ ‎5.“一五”计划期间,国家财政中来自国外的贷款,只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2.7%。在苏联帮助设计和装备的项目中,仍有20%至30%的设计工作量和30%至50%的机器设备由我国自己负担。这体现了“一五”计划期间 A.国家的财政税收较为充裕 B.国家主要从农业部门获取资金 C.政府仍坚持和强调自力更生 D.苏联对中国的援助相当有限 ‎【答案】C ‎【解析】材料“来自国外的贷款,只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2.7%”“20%至30%的设计工作量和30%至50%的机器设备由我国自己负担”表明“一五”计划期间,中国仍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充裕”;B项是苏联经济建设中的做法,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有限。故D排除。‎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都是“末富居多,本富尽少”,单纯种田很难发家致富。在晚明农村,那些经营地主或富裕农民,更懂得这种经营之道。他们一方面开商行、典当、贩盐、开矿、航海、捕鱼,大逐工商之利,不断增殖商业资本。另一方面,以“种田利最薄”,雇工种田,“收支两抵”“无利可图”,甚至“亏本折利”,得不偿失。因此,多种田不如多治地,于是大量“改粮他种”,把商业资本引入商业性农业生产领域,进行的是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由于他们的生产规模比较大,用工多,不可能尽是自己参加劳动,必然要雇工。这样当然也有助于加快农村的人口流动。‎ ‎——摘编自万明《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 材料二 自1902年清朝正式批准山西巡抚岑春煊关于开垦蒙地的奏请起,禁垦蒙地的政策被迫放弃,“走西口”也成为北方各省百姓光明正大的选择。1904年之后,“闯关东”的人们摆脱了政治的束缚。民国政府继承了清末鼓励移民实边的政策,推出一系列招垦及鼓励移民的法规条例。1937年,国民政府从南京迁都重庆,在实际上引导了一场全国性的战略大转移。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经济困境中开始了国民经济与国防事业的恢复与建设。实行计划经济,最大限度地调动与掌控有限的资源成为经济建设成功的关键,中央政府往往采取全国统筹安排的方式对人口问题进行处理,政治主导性的特征极为突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现代中国发展经济的最大优势与最大资本,因此,最有效地调整劳动力资源,就成为1949年以后影响中国经济建构与布局变化的极为关键的一环。新时期我国人口迁移显示出十分突出的空间特征。时至20世纪的最后5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规模急剧扩张,达到3398.12万人,年平均规模大约为679.6万人,形成了研究者所称的“井喷现象”,奏响了新时期人口迁移浪潮的最强音。‎ ‎——摘编自葛剑雄等《20世纪中国移民史的阶段性特征》‎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明农村人口流动加快的因素,并简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与晚明相比,20世纪中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并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1)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观念的变化;市镇经济的繁荣;雇工经济的兴起;一定的资本意识。历史影响: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2)特点:与政治体制变迁和国家安全方面密切相关,如清政府出台相应措施鼓励移民实边,从国防上考虑到防备外敌侵扰边疆;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影响下,政府组织人口西迁。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国防工业化建设需要进行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关,如清末内地农民为生计“走西口”“闯关东”;抗战期间,大量沿海工厂内迁;20世纪50年代,出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政府组织人口迁移。影响:一方面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是对城乡发展、环境资源以及人口分布现状的严峻挑战,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 ‎【解析】‎ ‎(1)因素:根据材料信息“大逐工商之利,不断增殖商业资本”“商品生产”“雇工”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即可。‎ 影响:根据材料信息“有助于加快农村的人口流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组织答案。‎ ‎(2)特点:根据材料信息“清朝正式批准”“民国政府……推出……法规条例”“国民政府”“政治主导性的特征极为突出”“调整劳动力资源”等并结合第(1)问的答案和所学知识概括。‎ 影响:根据材料信息“空间特征”“省际人口迁移规模急剧扩张”“井喷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考点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高考真题回顾 ‎1.(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1)‎ 表2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表2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中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从表中可以看出,1988年相对于1982年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的变化为:农业企业数量减少,其他行业企业均大量增加。这一变化说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故A项正确。城乡一体化是指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走向全面协调发展的历程,题干中并没有涉及这一内容,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是在21世纪初,与表中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由材料表格数据只能看出工业企业数量明显增加,但并不能看出工业结构是否合理,故D项错误。‎ ‎2.(2018·海南高考·13)20世纪50~9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由粮店按规定标准定期供应粮油。城镇间人口迁移和农业人口进城都要办理“粮油关系”。2001年国家正式取消这一做法,其目的是(  )‎ A.消除城乡区域差别 B.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D.开启农产品商品化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可得出计划经济控制“粮油关系”,因此取消“粮油关系”目的是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这与消除城乡区域差别无关,故A项错误;取消“粮油关系”的目的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无关,故B项错误;取消“粮油关系”的目的是在粮油供给和消费关系方面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正确;取消“粮油关系”的目的与开启农产品商品化无关,故D项错误。‎ ‎3.(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3)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 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反映的外贸垄断体制,产品质量低,出口亏损等现象的出现,主要与当时中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导致难以扩大出口创汇。因此,对应的建议应是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故B项正确。股份制改革是在1992年之后才实行的,排除A项;中国1986年才提出“复关”,排除C项;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此时已经设立,排除D项。‎ ‎4.(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答案】A 本题考查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关键句:“1980年与1975年相比”。题干材料主要说明1980年相对于1975年粮食产量获得了大幅度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使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的结果,故A项正确。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初期,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并没有明显的改变,故B项错误。1980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只是刚刚起步,并没有完成,故C项错误。1985年,国家决定取消农副产品统购统销政策,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统购统销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故D项错误。‎ ‎5.(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25)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展国企改革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创是在安徽和四川,故A项错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故C项错误;国企改革是在1984年开始,故D项错误;1980年全国人大批准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经济特区,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6.(2018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1) 11. 中国共产党分别于1956、1969、1982、1992年召开第八、九、十二、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下表是对这四次大会政治报告中出现的前10个高频词的次数统计。其中与党的十二大相对应的一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将经济与建设作为党的工作中心,90年代以来,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十四大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从数字上看,C选项对应十四大,B选项对应十二大。‎ ‎7.(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8)据图8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 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 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 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三大改造”进行于1953年至1956年,A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于1953—1957年,B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单一的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这大大促进了市场的活力,C正确。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D错误。‎ ‎8.(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题干材料肯定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并结合1990年的时代特征: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必然要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可知C项正确。题干材料包含计划与市场两层信息,而国家干预经济只涉及计划,故A项具有片面性。题干材料没有反映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故排除B项。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目的,在于说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故D项不是报告的主旨,故排除。‎ ‎9.(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3)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B.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建设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时空意识是新课标高考命题的核心素养之一,准确的时空意识是考生的基本历史素养。本题是时间信息是“1992年”,由此时间可排除BCD三项,准确定位答案为A项。 10.(2017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3)(20分)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材料二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材料三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4分)‎ (3) 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4分)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4分)‎ ‎【答案】(1)参照西方法律编纂(2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4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2分)。‎ ‎(2)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分)。‎ ‎(3)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4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4分)‎ ‎【解析】1. (1)本题考查考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可以看出《大清民律草案》编纂时参考了西方法律。结合所学,“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主要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和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等方面进行思考。结合材料中给出的时间1910年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统治,自然使得其法典不能施行。‎ ‎(2)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中断的原因主要是“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的干扰,“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结合所学可知,在新中国初期,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后的法制建设。结合材料,在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时,我国开始第三次起草民法典;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加快起草民法典,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结合所学,中国民法典发展的特点是民法典的完善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结合所学,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主要在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方面。‎ ‎1.下表是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城乡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统计表。‎ 对表中数据变化,正确的解释是 A.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打破 B.理论突破推动改革深入发展 C.个体企业逐渐占据主体地位 D.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 ‎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的飞速增长和发展的现象,说明的是公有制经济比例下降,其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深入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打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A选项排除。中国始终是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C选项排除。材料不能体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D选项排除。‎ ‎2.下图是我国1952—2002年国民收入变化图。其中,国民收入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开展经济体制改革 C.推行科教兴国战略 D.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答案】B ‎【解析】由图表可知,国民收入在1982年后迅速增长,主要是与经济体制改革有关,故B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与题意不符,故A排除;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与题意不符,故C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点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后,与题意不符,故D排除。‎ ‎3.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在所有制和分配上,社会主义社会并不要求纯而又纯、绝对公平,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逐步突破传统经济制度的束缚 C.缩小了全民所有制经济规模 D.开始承认了非公有制的合法性 ‎【答案】B ‎【解析】材料“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的所有制和分配体制进行反思,并认识到应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逐步突破了传统经济制度的束缚,故B项正确。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故A项错误;强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等于缩小公有制规模,故C项错误;1997年十五大开始承认了非公有制的合法性,故D项排除。‎ ‎4.1980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说明 A.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国家开始关注民生幸福 C.物资短缺问题已经解决 D.国家经济管理体制松动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敞开供应猪肉”“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可知此时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商品可以买卖,故D正确;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1984年,故A错误;材料与国家关注民生幸福无关,故B错误;材料不能反映物资短缺问题,故C错误。‎ ‎5.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说,国有企业是头“猪”,喂它多少吃多少;大集体企业是只“鸡”,撒一点米,没吃饱它自己还会去找吃的;乡镇企业是只“麻雀”,完全是靠自己去找吃的。这说明 A.乡镇企业创业艰难但充满活力 B.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 C.大集体企业是改革的前进方向 D.所有制变革是大势所趋 ‎【答案】A ‎【解析】材料描述了“国有企业”只会等着“喂”而不主动“去找吃的”,大集体企业“没吃饱”“自己还会去找吃的”,乡镇企业则“完全是靠自己去找吃的”,这反映了国有企业“吃不饱”却不自己想办法,缺乏活力,而乡镇企业则像积极觅食的“麻雀”一样充满了活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是增强企业活力。故答案为A项。BC项,材料涉及的主要是“原海盐衬衫总厂”即乡镇企业,不是强调国有企业、大集体企业,排除;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改变所有制,所有制仍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排除。‎ ‎6.从1981年8月起,湖北在1520家预算内工业企业中实行了以基数加增长利润留成、全额利润留成、超计划利润留成、盈亏包干等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这些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A.有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B.使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丧失 C.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启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答案】A ‎【解析】“从1981年8月起,湖北在1520家预算内工业企业中实行了以基数加增长利润留成、全额利润留成、超计划利润留成、盈亏包干等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表明这些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故A正确; 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并未丧失,故B错误;我国是1992年十四大才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排除D。‎ ‎7.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等人提出了“诱致性制度变迁”原理。该原理强调,个人或利益集团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而自发组织实施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但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有强制性制度变迁作为补充。该原理较为适合解释我国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推广 C.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置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兴起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下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旧的农业耕作模式,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经营的新型农业耕作模式,由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故D项正确。A项,三大改造由政府主导进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人民公社体制无法体现“自发组织实施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排除。D项,改革开放,设立经济特区由政府支持实施,不符合自下而上的特征,排除。‎ ‎8.“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東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下列不属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践这一观点的是 A.21世纪初,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放弃计划经济手段 C.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邓小平“南方谈话”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答案】B ‎【解析】20世纪90年代虽然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仍然没有彻底废除计划经济的模式,此时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存时期,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属于资源配置模式,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区别,为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提出奠定基础,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1世纪初,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A、C和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9.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完善 ‎【答案】D ‎【解析】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情况表”可以分析出,1978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连年攀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完善,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不断增加,故D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故A项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故B项排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2001年,故C项排除。‎ ‎10.下表为(2000-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表》。它反映出该时段 ‎①中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呈上升趋势 ‎②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的增速呈现负增长 ‎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产生的积极影响 ‎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下中国外贸成就喜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依据图示信息可知,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增速一直是正值,所以出口总额呈上升趋势,故①项正确;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的增速一直是正值,并未呈现负增长,故②项错误;201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故③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当前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尚未建立,故④项错误。因此①③项正确。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排除BCD项。‎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 儒家伦理是一个包含着丰富内涵的复杂体系。儒家伦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复杂的。一方面,二者由于异质相互冲突,这在价值观念、精神倾向、理性方式、约来机制上都是如此。另一方面,二者又存在着一些同构契合的因素。儒家的某些思想,可以通融于市场法则之中,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儒家伦理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市场价值形成一种异质互补关系,如义与利、和与争、群与己、人与物等,这对于促进市场经济以至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的完善和发展同样不可忽视。‎ ‎——摘编自唐凯麟《冲突、契合、互补优化》‎ 根据材料,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1 ‎ 论题: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是根本对立的。‎ 论证:传统儒学强调“重义轻利”、先义后利,不利于重视牟利的商业活动;儒家强调社会等级秩序,不利于建立在平等关系上的商品交換活动;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限制了追求、积累财富的意愿;儒学重视德治,轻视法治,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儒家重视个人修养和道德建设,轻视工艺制造和逻辑演绎,不利于工业发展和商业意识。‎ 示例2 ‎ 论题: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是相契合的。‎ 论证:儒家的互助交往思想、规范有序意识、自强自律精神、诚信为本原则等,可以通容于市场法则之中,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儒家伦理在一定条件下与市场价值形成一种异质互补关系,如义与利、和与争、群与己、人与物等,这对于促进市场经济以至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的完善和发展不可忽视;儒家强调以民为本,主张轻徭薄赋,有利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儒家黄宗義曾强调“工商皆本”,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有利于商业活动。 ‎ ‎【解析】‎ 本题以儒家伦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所拟论题要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论据要准确,史实引用要合理,要围绕论题;论证要充分,逻辑要严密,表达要清楚。(示例)论题: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是相契合的。论据:儒家思想,可以通融于市场法则之中,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儒家伦理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市场价值形成一种异质互补关系,如儒家的义利观、强调以民为本、主张轻徭薄赋、黄宗義曾强调“工商皆本”等思想都有利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1.1987-1988年,乡镇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农村小企业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农民称之为“‘四个轮子’一起转,大家奋力奔小康”。与此同时,乡镇、村级集体办的较大企业出现了“迎头赶上”的新趋势,其数量日渐增多。这 A.实现了农村的工业化 B.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C.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 D.促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乡办企业的大量出现主要和经济体制改革有关,盘活了经济发展的活力,C选项符合题意。1987-1988年实现了农村的工业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选项排除。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试点开始,D选项排除。‎ ‎2.1979年深圳市常住人口约31.41万人,1988年约120.14万人,2012年约1054.74万人。深圳常住人口的增长 A.适应了外向型经济需要 B.源于人口出生率的提高 C.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升级 D.加速了社会老龄化进程 ‎【答案】A ‎【解析】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一座现代化城市。从材料中人口数据的变化来看,说明深圳常住人口的增长适应了外向型经济的需要。故答案为A项。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没有史实依据,B排除;人口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化、社会老龄化进程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D项。‎ ‎3.下表为(2000-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表》。它反映出该时段 ‎①中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呈上升趋势 ‎②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的增速呈现负增长 ‎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产生的积极影响 ‎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下中国外贸成就喜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依据图示信息可知,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增速一直是正值,所以出口总额呈上升趋势,故①项正确;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的增速一直是正值,并未呈现负增长,故②项错误;201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故③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当前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尚未建立,故④项错误。因此①③项正确。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排除BCD项。‎ ‎4.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在所有制和分配上,社会主义社会并不要求纯而又纯、绝对公平,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逐步突破传统经济制度的束缚 C.缩小了全民所有制经济规模 D.开始承认了非公有制的合法性 ‎【答案】B ‎【解析】材料“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的所有制和分配体制进行反思,并认识到应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逐步突破了传统经济制度的束缚,故B项正确。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故A项错误;强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等于缩小公有制规模,故C项错误;1997年十五大开始承认了非公有制的合法性,故D项排除。‎ ‎5.从1981年8月起,湖北在1520家预算内工业企业中实行了以基数加增长利润留成、全额利润留成、超计划利润留成、盈亏包干等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这些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A.有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B.使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丧失 C.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启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答案】A ‎【解析】“从1981年8月起,湖北在1520家预算内工业企业中实行了以基数加增长利润留成、全额利润留成、超计划利润留成、盈亏包干等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表明这些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故A正确; 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并未丧失,故B错误;我国是1992年十四大才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排除D。‎ ‎6.1984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延长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同时允许承包土地的有偿转让。这一举措 A.改变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性质 B.使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C.利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共中央延长土地承包期,还允许承包土地的有偿转让,这可以使农民最大限度地从土地承包和转让中获得收益,有利于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故D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所述现象并不能改变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排除。B项,在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出之时,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就已分离,故排除。C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现于21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 ‎7.邓小平在1979年指出:“社会主义以计划经济为主,但也结合市场经济,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表明 A.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有了质的突破 B.计划经济必须以市场经济为依托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础是市场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确立 ‎【答案】A ‎【解析】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这一认识打破了传统认识。故答案为A项。B项,该项所论述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错误,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排除;D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于21世纪初初步确立,排除。‎ ‎8.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1980年中央文件允许少数地区包产到户,1982年承认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到1983年底,94.5%的农户实行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农村改革在短期内取得全国性突破,主要得益于 A.20世纪60年代初的试验 B.农民的自发探索 C.农村改革使增产效果显著 D.中央的大力推行 ‎【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与20世纪60年代初的试验的关系,排除A;材料主要反映国家对农村改革的政策不断调整,没有涉及农民的自发探索,排除B;材料反映农村改革使增产的效果显著,并获得国家支持和政策的跟进,从而使农村改革在短期内取得全国性突破,故选C;材料反映中央对农村改革的逐步推进,排除D。‎ ‎9.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经历了几个阶段。1979年至1987年为第一阶段,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放权让利,扩大国企自主权;1987年至1992年为第二阶段,核心内容是实行国企承包制;从1992年起,国企进入第三个阶段,即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市场取向是国企改革方向 B.国企改革未突破原有体制 C.经济体制改革从城市开始 D.国企改革进程已基本完成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放权让利,扩大国企自主权…国企承包制…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可知我国国企改革以市场为导向,故A项正确。B项,根据题意可知,国企改革开始突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早从农村开始,排除。D项,我国国企改革任重而道远,故基本完成的说法错误,故排除。‎ ‎10.下图为《深圳特区报》某年2月20日到3月6日连续发表的八篇评论,史称“猴年八评”。这一系列评论的背景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B.中共中央决定在深圳建经济特区 C.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猴年八评”都是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此时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故C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故A项错误;1980年中共中央批准在深圳建经济特区,故B项错误;1992年9月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故D项错误。‎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合理的人口政策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材料一 两汉之际、东汉末年的农民战争以及此后的割据战争造成3000多万人口损失;隋末农民战争后,人口由5000万下降到1500万;明末战乱造成4000万人口损失;新政权确立和逐渐巩固后,人口又出现回升和发展。据西汉元始二年数据显示,北方人口在中国占比可能超过71%,唐宋之际南方人口首次超过北方。12世纪初,南方人口占比已达到63%。‎ ‎——摘编自豆建春《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在资本积累和技术革新上,人民政府付出了极大努力,但是人均意义上的变化远不如总量成绩那样耀眼。从1954年到1978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8倍,但是人均可分配到的粮食基本上维持在1954年的水平上。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成为一项基本国策。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2010年间,中国人口平均增长率为0.57%,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10年,0~14岁人口所占比重由33.59%减至16.60%;中国人口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流动人口规模继续膨胀,出生性别比持续失衡。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据王秀《新中国生育政策演变研究》等文章整理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就业人口数量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就业人口数量提高1%可以使得经济增长水平提高约1.49个百分点……失去孩子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如果有两个孩子,当疾病或意外事故夺走了儿女的生命的时候,其产生的后果要比独生子女家庭小。‎ ‎——根据王会宗《“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可行性的实证分析》等文章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中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并指出我国人口政策的相应调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面放开二胎”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答案】(1)特点:人口增损随政治周期而出现大的波动;南北方人口的增长呈现明显不均衡性。‎ 主要原因:王朝末年的战争造成时局动荡,民众流离失所;战争结束后,多数新政权又都能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北方战乱相对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2)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显著提高;人口增长过快;男女比例失衡。‎ 政策调整:从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到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3)影响:可以凸显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减少失独家庭的痛苦,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人口结构的调整。‎ ‎【解析】‎ ‎(1)第一小问,从材料可知,由于农民战争或战乱,人口下降,“新政权确立和逐渐巩固后,人口又出现回升和发展”,可见人口的增损随政治周期而出现大的波动;第二小问,从农民起义的角度,新政府休养生息的角度,社会是否安定的角度来分析人口增损的原因。‎ ‎(2)第一小问,从材料“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8倍,但是人均可分配到的粮食基本上维持在1954年的水平上”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显著提高;从材料“流动人口规模继续膨胀,出生性别比持续失衡”获取的信息是人口增长快,性别比例失衡。第二小问,从材料“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可以看出政策调整。‎ ‎(3)从材料“就业人口数量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增长。“如果有两个孩子,当疾病或意外事故夺走了儿女的生命的时候,其产生的后果要比独生子女家庭小”说明“全面放开二胎”可以减少失独家庭的痛苦,有利于社会稳定;另外可以从人口结构上缓解性别比例的失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