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包头四中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 ‎1.“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开始被取代是在(  )‎ A. 商代 B. 春秋战国 C. 西周 D. 西汉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春初砍山,……乘热下种”可知这是原始的刀耕火种,结合所学可知这一耕作方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被铁犁牛耕取代,B项正确;商代和西周时期,是刀耕火种时期,AC两项不符合“被取代”的要求;西汉时期铁犁牛耕已经得到推广,D项不符合“开始”被取代,错误。‎ ‎2.宋朝初年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明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主要是因为宋朝的土地政策 A. 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B. 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D. 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宋初采取不抑制土地兼并,到宋真宗时人口增加,土地开辟很多,百姓康乐,说明这种土地政策在一定时间内解放了生产力,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A项正确。不抑兼并的政策,不会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错误;材料中因为不抑兼并,而“百姓康乐,户口庶,田野日辟”,C 项所说与材料不符。“百姓康乐,户口庶,田野日辟”的现象,不能说明农民赋税负担有所减轻,D项错误。‎ ‎【点睛】宋朝“不抑兼并”政策,促进了租佃关系的发展。‎ ‎3.中国古代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据此可知,古代农耕经济 A. 形式多样 B. 自给自足 C. 精耕细作 D. 个体经营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可知,材料体现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正确;A、B、D都与材料无关,排除。‎ ‎4.宋代张孝作有诗写道:“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转此人法轮、救汝早岁苦。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诗中描述的生产工具 A. 体现了农业的基本模式 B. 形成了完备的灌溉体系 C. 推动了水田农业的发展 D. 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转此人法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可知是依靠水力进行灌溉的筒车,这种工具推动了农田水力发展,C正确。农业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不符合题意,A错误。筒车的灌溉并不是完备的灌溉体系,B错误。灌溉并不能改变农村的产业机构,仍然是农业为主,D错误。‎ ‎5.《四民月令》描述了东汉时期一个地主庄园一年中农业生产的安排。其中有大量关于“籴”“粜”等买卖谷物的记载,以及三月可“买布”,八月买“韦履,以备冬寒,十一月。买白犬”以供祭祀之用等内容。这反映出在东汉时期 A. 商业活动是自然经济的重要补充 B. 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已逐步松弛 C. 庄园经济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D. 物物交换是商品交易的主要形式 ‎【答案】A ‎【解析】‎ ‎“买卖谷物的记载”“买布”“供祭祀之用”的信息说明商业活动的内容大多与农业生产有关,故A项正确;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在东汉时期逐渐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描述的不是庄园经济,故C项错误;此时并不是物物交换形式,故D项错误。‎ ‎6.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都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瓷窑近千座。上述现象反映当时手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 形成区域性经济分工 B.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手工业生产分布不均匀 D.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太湖地区主要是农业,苏州震泽镇是丝绸业为主,松江是棉纺织业,景德镇是瓷器,这些都是按照地域形成的经济分工,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是雇佣关系,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区域经济信息,不是手工业分布不均,故C项错误;材料属于手工业发展信息,不是商品进繁荣,故D项错误。‎ ‎7.下表中数据变化反映出当时 ‎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 年代 案件总数 长工案件 短工案件 雍正 ‎1721〜1740‎ ‎40‎ ‎19‎ ‎21‎ 乾隆 ‎1741-1760‎ ‎81‎ ‎37‎ ‎44‎ ‎1761〜1780‎ ‎93‎ ‎43‎ ‎50‎ ‎1781〜1800‎ ‎131‎ ‎48‎ ‎83‎ 嘉庆 ‎1801〜1820‎ ‎283‎ ‎107‎ ‎176‎ A. 刑部职能得以强化 B.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C. 雇工维权意识增强 D. 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雇工是劳务输出者,数量增加能够反映人地矛盾突出,更多人农民变成了自由劳动力,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刑部的职能强化,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到案件的多少,并没有反映出雇工的维权意识问题,排除C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 ‎8.据季如迅《中国手工业简史》中记载,宋代官府手工业作坊:“群工屯营,……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告以知。”此组织管理模式 A. 保证了政府对市场垄断 B. 强化了工匠的生产责任 C. 有利于生产技术的创新 D. 阻碍了民间手工业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意思是把事情告诉他,把功劳给他看,把能力摆出来,共同提高。这里显然说明宋代官府手工业作坊做法有利于生产技术的创新,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是手工业技术创新,不是手工业销售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技术传承问题,不是生产责任的强化,故B项错误;材料措施出现于官营手工业中,故D项错误。‎ ‎9.“它(利用水力)加大了风量,提高了风压,增强了风力在炉中的穿透能力。……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能力。足够大的鼓风能力,足够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材料中所说的“它”出现在 A. 宋朝 B. 汉朝 C. 秦朝 D. 战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它(利用水力)加大了风量”“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可知,它指的是水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排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故选B。根据所学可知,ACD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它(利用水力)加大了风量”“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由此可推断出它是一种利用水力来炼铁的一种工具,结合所学知其是水力鼓风装置后即可做出解答。‎ ‎10.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这种变化 A. 与政府空前强化专制集权相悖 B. 体现出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 容易导致传统手工技艺的失传 D. 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材料信息是:明清的轮班匠从定期服役到纳银代役再到完全废除匠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自由劳动力,从而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与政府空前强化专制集权相悖,故A项错误;材料是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体现不出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轮班匠是民营手工业者,不是官营手工业者,故C项错误。‎ ‎11.《燕翼诒谋录》记载:“东京相国寺乃瓦市(指临时设立的集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由此可知,宋代东京 A.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B. 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C. 城市治安出现了混乱 D. 政府重视商业税征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北宋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可见东京商业繁荣,东京是北宋都城,是北宋的政治中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职能逐渐增强,符合题意,故B正确。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城市治安出现混乱材料没有体现,故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府重视商业税收。故D错误。‎ ‎12.据统计,明清江南棉纺织业市镇有52个,丝织市镇有25个,米粮专业市镇13个;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陶瓷业市镇有25个,造纸业市镇有20个,纺织丝市镇44个。这说明 A.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B. 地区性分工日益明显 C. 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 D. 传统农业进一步衰落 ‎【答案】B ‎【解析】‎ 材料“棉纺织业市镇,蚕桑与丝织市镇,米粮专业市镇,陶瓷业市镇,造纸业市镇一化三改以及纺织丝市镇”的信息说明地区性农商品分工较为明确,故B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产生,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古代政府是重农抑商政策,不鼓励发展商品经济,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农业发展专业化趋势,并不能说明传统农业的衰落,故D项错误。‎ ‎13.史载,宋朝“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此种情形反映了当时 A. 坊市界限未被打破 B. 宋朝已放弃抑商政策 C. 政府放宽市场管理 D. 政府不再征收商业税 ‎【答案】C ‎【解析】‎ ‎【详解】“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每日凌晨”“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说明商业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政府对于市的管理不再像过去那么严格,故C项正确;北宋时期坊市界限已经被打破,故A项错误;宋代一直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北宋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商业税,故D项错误。‎ 点睛:古代城市发展 ‎14.明朝后期和清代,银两和铜钱都是合法货币,但白银可自行铸造,在使用时受形状、成色、衡器影响很大,结果银、钱比值未按官方规定保持稳定,长期处于大幅度波动之中。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 A. 扰乱了国内市场的秩序 B. 打击了商人的不法贸易 C. 冲击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D.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答案】A ‎【解析】‎ 银、钱比值未按官方规定保持稳定,长期处于大幅度波动之中,说明当时由于白银自行铸造带来了银钱与铜钱流通过程中的不稳定,这就扰乱了国内市场的秩序,故选A;题干只是说到了货币不稳定,所以不可能起到打击商人不法贸易的作用,故排除B;题干与民本思想无关,故排除C。‎ ‎15.明中后期,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 A. 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 重农抑商政策日渐废弛 C. 倭寇之患平息,政府放松海禁 D. 整体经济仍领先世界 ‎【答案】C ‎【解析】‎ ‎“行销日本”“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说明中日贸易的正常进行,主要是明朝后期倭寇之患平息,政府放松海禁,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明日本从中国进口商品,并没有比较中日贸易是否处于优势,故A项错误;古代封建政府一直力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信息,故D项错误。‎ ‎16.据文献记载,英国选择福州作为通商口岸,“意在武夷山茶”,但开放近9年,福州港茶叶外销量仍然极低。直到1853年,福州的茶叶贸易才开始兴盛,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与上海、武汉合称为中国三大出口茶市,并长期居第一。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机器制茶业兴起 B. 海关关税的降低 C. 国内政局的变动 D. 国际茶市的扩大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50.60年代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开始发展到长江流域,破坏了当时的经济发展,让福州的茶叶贸易得以兴盛,故C项正确。当时的茶叶制造属于手工生产,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海关关税降低的信息,而是强调国内政局的变动影响了茶叶对外贸易,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际茶市的扩大的信息,而是强调国内政局的变动影响了茶叶对外贸易,D项错误。‎ ‎17.19世纪末期,苏州地区商店里经常能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玻璃等洋货,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但是洋布进口量尚未超过全年销用棉布量的4%,穷苦的城乡居民都穿土布。这反映了该地区 A. 居民消费能力普遍提高 B.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C. 自然经济的固守与抵抗 D. 完全被卷入世界市场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洋布进口量尚未超过全年销用棉布量的13.4%‎ ‎,穷苦的城乡居民都穿土布”反映了洋布在中国的滞销,结合所学可知,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御作用,以及一般中国民众生活贫困、消费能力低,故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民族工业的状况,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国被完全卷入世界市场,故D项错误。‎ ‎【点睛】“洋布进口量尚未超过全年销用棉布量的13.4%,穷苦的城乡居民都穿土布”是关键信息。‎ ‎18.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 B.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 C.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D. 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 ‎【答案】C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大量掠夺中国的原材料,侵占中国市场,冲击了中国自给自足 的小农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农业不断走向商业化,故C正确。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下开始逐步解体,其主体地位也趋于崩溃,故A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且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恶劣并不能解释“商业性农业”得到发展这种现象,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仍然坚持重农抑商的传统,不重视“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 ‎19.19世纪,华商以个人名义附股于外商企业和官督商办企业者十分普遍,资本累计在4000万两以上;19世纪末开始,华商附股外人和官督商办企业的情况明显减少。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A. 逐渐卷人资本主义市场 B. 传统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 民间实业救国思潮促进 D.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答案】D ‎【解析】‎ ‎“华商以个人名义附股于外商企业和官督商办企业者”主要躲避政府对于商业的压制,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放纵对民间办厂限制,导致“华商附股外人和官督商办企业的情况明显减少”,故D项正确;卷人资本主义市场是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传统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也是开始于鸦片战争之后,故B项错误;民间实业救国思潮促进是导致19世纪末办厂增加的原因,故C项错误。‎ ‎20.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据此可以看出 A. 洋务企业已经完全脱离政府控制 B. 民间筹资成为洋务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C. 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D. 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可知洋务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选项D正确;选项A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中新建立的公司不属于洋务企业,因此选项B排除;材料中体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并未凸显出这是第一个发展高潮,选项C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各种经济因素之间关联性的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受到洋务运动的影响。‎ ‎21.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对这一谕令理解不准确的是 A.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其目是扩大税源,缓解财政危机 C. 表明清政府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 为缓解统治危机,被迫作出政策调整 ‎【答案】C ‎【解析】‎ ‎【详解】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故A项正确;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故B项和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中“酌度办法具奏”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显然重视商业发展,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22.甲午战后,在“实业教国”思潮的推动下,清末状元张謇等投身于近代民族工业,从而使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实业教国”思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 清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 C. 国人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D.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甲午战后”和所学知识,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刺激一部分开明人士积极主张发展民族工业,挽救民族危机,即“实业救国”思潮出现,故A正确。根据题干“甲午战后”和所学知识,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刺激一部分开明人土积极主张发展民族工业,挽救民族危机,清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不是“实业救国”思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国人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是“实业救国”思潮出现的影响,而不是主要原因,故C错误。“实业救国”思潮体现救亡图存的主题,和民族危机加深有关,和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无直接联系,故D错误。‎ ‎23.据统计,1840-1894年西方列强在华企业共计88个,资本总额近2800万元;而在1895-1913年间,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的企业计136家,资本总额10315.3万元。其中规模较大的英国开平煤矿,1911年资本已达1159.4万元,1913年更增至2063万元。这表明 A. 列强进一步加大资本输出力度 B.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 英国的资本总额超过其他列强 D. 列强投资方向主要在矿产领域 ‎【答案】A ‎【解析】‎ 从甲午战争之后,列强在中国投资企业逐年上升,可见列强进一步加大资本输出力度,A正确;B项主要是针对国内民族企业;C中英国资本没有比较数值;D中矿产领域不符合事实。‎ ‎24.1915年,荣宗敬在上海郊外开建申新纱厂。第二年投产开工时上海的棉纱价格大涨,从每件90余两狂涨到200两;开工后的三年里,赢利从开办当年的2.06万元增加到2万元,3年增长10余倍。有关申新纱厂连续盈利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欧洲列强陷入一战需求猛增 B.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 列强争相资本输出瓦解自然经济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以看出,申新纱厂连续盈利的三年正好是一战期间。一战时期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导致市场上需求猛增。故答案为A项。B、D项属于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排除;C项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排除。‎ 点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25.“七七”事变以后,国民政府进行汉阳钢铁厂、大渡口钢铁厂的迁建工作并扶持民办、官商合办的钢铁企业共达200余个,初步形成了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钢铁工业网,钢的产量占全国的48%。由此可见,抗战时期 A.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B. 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C. 工业布局得以调整 D. 西南成为军工重心 ‎【答案】C ‎【解析】‎ 根据“七七”事变以后、“初步形成了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钢铁工业网”可知,抗战时期使西南地区的工业得到发展,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工业布局,故C正确;在抗战时期的战争环境下中国经济不可能快速发展,A错误;抗战时期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西南成为军工重心,D错误。‎ ‎26.据有关统计,1912年至1921年的10年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764家(不含金融业),资本总额近28540万元,与1911年前相比,企业总数增加1倍左右,资本总额增加了近2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实行“新政”鼓励工商业发展 B. 一战期间美日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民族资本家开始确立实业救国的思想 D. 中华民国的建立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材料数据显示民族资本义的资本在1912-1921年间有所增长,这一时期正是由于中华民国的成立,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法令,故D项正确。清政府已经灭亡,故A项错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美国日本借机加紧侵略中国,故B项错误。实业救国的思想开始确立的时间是在甲午战争后,故排除C项。‎ ‎27.下表为日本全面侵华前,中国矿业发展的情况(单位:万吨),造成这种状況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煤 铁矿 生铁 ‎1935‎ ‎36,091,747‎ ‎3,331,817‎ ‎787,061‎ ‎1936‎ ‎39,902,985‎ ‎3,359,830‎ ‎809,996‎ ‎1937‎ ‎37,230,469‎ ‎3,919,691‎ ‎958,686‎ A. 近代中国矿业开采技术的领先 B.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图表看出,1935-1937年我国煤、铁矿和生铁的产量都大致呈增长趋势,结合所学,1935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A 项“矿业开采技术的领先”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时间不符合题意,故B项排除;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同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时间不符合题意,故C项排除。‎ ‎【点睛】由1935、1936、1937年判断出是抗战前十年,结合所学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分析解答。‎ ‎28.1922年中华国货维持会在其编选的《劝用国货》中记述:“江西夏布好,蒙古羔羊毛。浙绸苏缎亮又牢,瓷器景德窑。薛针锦绣巧,豫鲁府绸超,雨前龙井滋味好。”1928年上海市教育局《爱用国货歌》中记述:“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这些记述主要意在( )‎ A. 引导国人创办近代工业 B. 强调国货质量优于洋货 C. 倡导使用国货抵制洋货 D. 发展振兴传统手工业 ‎【答案】C ‎【解析】‎ 题干中的材料来自《劝用国货》、《爱用国货歌》,其中的内容是说到了各种国货的好处与优点,所以其主要意图应该是提倡使用国货和抵制洋货,故选C;A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由于题干中没有提到国货与洋货的比较,所以也不能得出B的结论,故排除ABD。‎ ‎29.关于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日本的财产,荣德生在1945年的《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中写道:“没收的大批敌伪产业,原皆我国人民血汗,被敌攫取……但日本纱厂接收后,全部改为国营。”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 B. 国民党应把接收的财产归还人民 C. 官僚资本出现恶性膨胀 D. 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陷入绝境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反映了日本控制的原本属于私人企业的民族工业,国民政府乘抗战胜利之机,将这些企业接收后并没有归还私人,而是归为了国营企业,这说明国民政府在借接收之机扩充资本。故答案为A项。B项,把国民党接受的财产归还人民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国民政府的资本不等于官僚资本,排除;D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民族工矿企业走向崩溃,且与史实不符,排除。‎ ‎【点睛】‎ 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30.鸦片战争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现象说明了 A. 实现民族独立时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B.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先天不足 C. 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 思想解放是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答案】A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指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实业不能救国”,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只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才能实现富国梦,所以正确答案是A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先天不足”是指缺少原始积累,在欧风美雨中产生,直接发展起近代经济,但实业救国是在19世纪末开始的,B项不符合题意;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C项与史实不符;只有国家独立了,才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保障和前提,有了“实业救国”的思潮,在之后的半个世纪,中国并没有在旧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富强,D项错误。‎ 二、材料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明代以前已形成“南稻北麦”的生产格局。到明代,麦类作物在南方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稻麦轮作制普遍得到应用;水稻在北方的种植区业渐有扩大,北直隶地区开垦了更多的稻田。宋代以来江浙地区是全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人称“苏湖熟,天下足”。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由于江浙地区“改良他种”,江南地区的粮食供应反而要仰仗于湖广地区,又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明中后期从海外引进玉米和甘薯。这两种农作物产量高,耐旱抗寒,在比较贫瘠的山地、旱地和滨海沙地都能生长,不与小麦、水稻和桑麻争地。玉米到明末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山区特别是汉水流域山区重要的粮食作物。甘薯在万历年间传入广东、福建,很块就在闽广和长江流域广泛种植。明末,甘薯种植在淞沪一带获得成功,并推广到京津地区。‎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代粮食作物生产呈现出的新变化,说明上述变化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答案】(1)新变化:稻麦等农作物品种不断推广;南方稻麦轮作制普遍应用;主要产粮区域发生转移;外来高产农作物广泛引种。影响:农业经济的区域化趋势加强;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或者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兴盛);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缓解了粮食供应压力;使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革命变化。‎ ‎(2)特点:农村经济地域发展不平衡;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农民对市场的依赖程度加深。成因: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东部遭受冲击更为严重,中国新生产方式发展的冲击 ‎【解析】‎ ‎【详解】(1)变化:由材料一“我国明代以前已经形成‘南稻北麦’的生产格局。到明代,麦类作物在南方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稻麦轮作制普遍得到应用;‎ 水稻在北方的种植区也渐有扩大,北直隶地区开垦了更多的稻田,宋代以来江浙地区是全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人称‘苏湖熟,天下足’。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由于江浙地区“改良他种’,江南地区的粮食供应而要仰仗于湖广地区,又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可知,作物品种改良推广,主要产量区域发生转移;从材料“明中后期从海外引进了玉米和甘薯。这两种农作物产量高”可得出外来高产农作物广泛引种。影响:从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回答,农产品的增多促进商品化程度提高,同时由于南北生产的不均衡,导致长途贩运,还有土地资源开发,粮食的南北交流促进饮食结构的变化等。‎ ‎(2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表格信息从“农村经济地域发展不平衡、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农民对市场的依赖程度加深分析回答。第二小问,从中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以及中国新生产方式发展的冲击等角度思考回答。‎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月30日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该决定‎2016年10月1日生效,这标志着人民币将成为第五大国际货币,也将成为第一个被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 材料一 中国货币发展图样 材料二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开始实行法币改革。法币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集中钞票发行权。(二)国内“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再行使现金,凡银钱行号、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币生银等类者,应即兑换法币使用”。(三)废除银本位制,白银收归国有。(四)规定法币不能兑现(银)。但可在指定金融机关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英美等主要国家对于法币改革采取支持的态度。而日本侵略分子叫嚷:英美对中国法币改革的支持,已经以“有害于日本的方式”加强了中国的力量。‎ ‎——摘自姚会元《“法币”及其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货币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改革的主要意义。‎ ‎【答案】(1)趋势: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从形状杂乱到形状规范;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从金属货币到纸币;从手工铸造到机器制造。‎ ‎(2)意义: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进步,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方便了商品交换,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刺激了经济的发展);防止白银外流,稳定了中国金融市场;打击了日本的经济侵略计划。‎ ‎【解析】‎ ‎【详解】(1)观察分析材料一中提供的货币图样的发展变化,从中国货币的产生方式、形状、发行机构、货币的原材料以及制造工艺等方面归纳概括即可。‎ ‎(2)依据材料二,由“集中钞票发行权”结合所学概括出:统一了全国的货币;由“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再行使现金,凡银钱行号、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币生银等类者,应即兑换法币使用”结合所学概括出:方便了商品交换,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刺激了经济的发展);由“废除银本位制,白银收归国有”结合所学概括出:防止白银外流,稳定了中国金融市场;由“法币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日本侵略分子叫嚷:……已经以‘有害于日本的方式’加强了中国的力量”结合所学概括出:打击了日本的经济侵略计划。‎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