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习近平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说:“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下列史书的著述宗旨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 A. 《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 《汉书》——包举一代,宣扬汉德 C. 《后汉书》——贵义德,抑势利,进处士,黜奸雄 D. 《资治通鉴》——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研究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A的意思是用这部著作探究自然和人类社会,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B指的是弘扬汉朝的伦理道德,C指的是宣扬和重视义德,罢免小人。因为它们都未涉及到借鉴历史,故皆错误。而D符合习近平的意思,故本题选D。 2.对研究商朝历史而言,以下属于直接材料的是 A. 甲骨文、《史记》 B. 甲骨文、殷墟遗址 C. 《封神演义》、青铜器 D. 《史记》、殷墟遗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限定词“直接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甲骨文和殷墟遗址是一手资料,属于研究商朝历史的直接材料,选项B正确;《史记》不属于一手史料,因此不能作为直接材料,排除A、D;《封神演义》属于小说,不能作为直接材料,排除C。 3. “‘商朝的外服’主要是指一些慑于商王武力强大而服属于商王的时叛时服的异族邦;而在西周,(诸侯国)则成为周王朝在边疆有力的‘屏藩’。”由此可见,与商朝相比,西周王朝 A. 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 B. 强化了异族管理地方局面 C. 避免了地方权势的膨胀 D. 能有效控制王畿以外地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商朝内外服之间没有建立隶属关系”可以看出当时商朝没有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周朝则通过分封制实现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所以本题答案选D项,A、B、C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4.据《春秋·公羊传》记载,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此记载说明 A. 统治者生活奢侈腐化 B. 青铜制造业比较落后 C. 尊卑有序的政治特征 D. 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宗法礼乐制度,天子与诸侯间存在明确的等级尊卑秩序,故C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反映了西周君臣的等级划分,并非强调统治者生活腐化,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西周青铜业制造发达,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区域间经济发展失衡现象,排除。 5.“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 青铜兵器 B. 铁制农具 C. 皇帝宝座 D. 祖先牌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所以,和都有自己的含义。“宗”字,结合所学,与祖宗、宗法制、宗庙等相关联,体现出对祖先的尊重,因此代表宫室屋宇,表示宫室屋宇中的祖先牌位,D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选项错误,排除。 6.北宫錡向孟子请教西周的爵位等级与俸禄制度。孟子回答说详情已不可知,因为诸侯担心妨碍自身而将这方面的典籍销毁了,自己也只是听说过一些大概情况。这说明,当时( ) A. 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B. 思想文化领域因循守旧 C. 儒家思想并未受到重视 D. 中央集权思想开始出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提到,诸侯因担心妨碍自身而将西周的爵位等级与俸禄制度的典籍销毁了,而这些典籍都是分封宗法制的体现,这说明诸侯有意突破宗法分封制度的限制,进一步说明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诸侯敢于销毁传统典籍,说明他们有意突破传统不愿意因循守旧,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虽提到孟子,但并没有提到孟子的思想主张,也没有提到统治者对孟子的态度,所以无法看出当时儒家思想是否受到重视,C项不符合题意;中央集权思想是法家韩非子提出来的,他比孟子生活的时间要晚,D项不符合题意。 7.战国时期,某诸侯国变法改革,实力逐渐增强,后来相继攻灭其他各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观察如图,该诸侯国位于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某诸侯国变法改革,实力逐渐增强,后来相继攻灭其他各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可知,这一诸侯国是秦国,其地理位置在今天的陕西一带,选项D正确;选项A是楚国区域,排除;选项B是齐国区域,排除;选项C是燕国区域,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通过解读题干得出这一国家是秦国。 8.《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秦始皇 A. 忠于职守,政务缠身 B. 大权独揽,控制朝政 C. 皇帝至尊,君临天下 D. 忧国忧民,勤于政事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大事小事皆决于上”可以看出皇权高度集中,独揽朝政,这是皇帝制度的本质特征。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皇帝大权独揽,而不是强调皇权独尊,故C项错误。D项只是表面现象,排除。 9.传统观点认为,秦二世而亡缘于暴政。后来有研究者认为秦朝社会变革力度远超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帝王、群卿乃至庶人都处于恐惧之中而又没有合理的消解渠道是压倒秦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又有学者提出,秦朝制度抑制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没有得到中原以及关东人士的认同,遭反抗以至亡国。据此可知,关于秦二世而亡的认识 A.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B.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解释 C.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D. 缺少对古代其他王朝的观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对秦朝灭亡的原因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了多种观点,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研究视角不同,比如秦亡于暴政是从阶级史观角度得出结论,而秦朝抑制多元文化发扎导致灭亡是从文化史观出发,因此选项C正确;A选项表述不符合实际,排除;选项B表述绝对,排除;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10.《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 分封之制 B. 郡县之制 C. 郡国并行 D. 行省制度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白它讲述的内容,这段话其实是王夫之的《封建论》中的一部分,意思是关于封建和郡县之争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前一句主要是论述“封建”,也就是分封制。与分封制相对应的就是封建社会的郡县制,是说郡县制度实行了两千年也没有人能更改,因此空白处最恰当的就是郡县之制,因此选择B选项。 点睛:古文中出现的“封建”往往都指的是分封制,因为它的本意是封邦建国,因此是西周分封制的代表。而封建代表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在近代以后的事情,因此不要被干扰。在古代对封建和郡县研究比较多的是柳宗元,王安石和王夫之。这三个人都写过相关的作品,经常被引用。 11.“幽州”是古代地名,在某一时期幽州负责管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据此判断“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 秦 B. 汉 C. 宋 D. 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既有郡县,又有诸侯国,说明当时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汉朝实行的制度,选项B正确;秦朝实行的是郡县制,排除A;宋代、元代均未出现诸侯国,因此选项C、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从题干中解读出当时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然后结合所学解答即可。 12.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 封国势力对朝廷构成威胁 B. 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C. 节度使发展成为割据势力 D. 地方行省拥有经济和军事大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方镇”是指藩镇,材料描述的现象是唐末至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节度使在藩镇中的权力非常大;A项是西汉初年的王国问题;B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D项是元代行省制度。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制度 13.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自宋太祖易以文臣牧民,而后天下渐得苏息,历代因之,皆享国久长,民不思乱。”这句话着重强调宋代 A. 文臣治国政策的重要性 B. 地方设置通判的必然性 C. 加强中央集权的局限性 D. 完善三省体制的进步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易以文臣牧民”信息可知,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宋太祖文官治国的重要性,并未涉及地方通判的设置;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加强中央集权的局限性;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宋代对地方控制的加强,与中央的三省体制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4.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根据学者钱穆的说法,元朝政府所设的“行中书省”意为“行动的中书省”,从名称解释看,“行省”是 A. 皇帝的秘书机构 B. 中央的派出机构 C. 地方的自治机构 D. 朝廷的朝贡藩属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为中书省,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行中书省”作为“行动的中书省”,是指行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故答案为B项。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排除A项;行省不具有自治性质,排除C项;行省是元朝统治下的地方行政机构,不是朝贡藩属国,排除D项。 15.汉代的三公九卿设在宫外,这些官员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皇帝便将处理机要事务的责任转移到内廷,逐渐形成中朝。据此可知,设置中朝有利于 A. 提高行政效率 B. 制约丞相权力 C. 加强中央集权 D. 监察三公九卿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代中外朝制度。依据材料“汉代的三公九卿设在宫外,这些官员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可知,中朝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中朝可以制约丞相的权力,但材料并未体现;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汉代加强君权的措施,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选项错误,中朝没有监督三公九卿的权力。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6.对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B. 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 C. 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 D. 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都是宰相,通过分割宰相权力实现加强皇权的目的,选项D正确;三省六部之下,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统辖六部。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项A、B、C排除。 17.北宋至和二年,知谏院范镇指出,如能使“中书、枢密院通知兵民财力大计,与三司量其出入,制为国用”,则天下民力“庶几稍宽”。材料反映出范镇已认识到 A. 中央各部门权责不明 B. 强化皇权不符合潮流 C. 应继续弱化武将权力 D. 分割相权出现的弊端 【答案】D 【解析】 范镇主张是让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之间可以协调一致,共理国事,则可以减少民力,这是对当时实行二府三司制的弊端的一种反思,故选D;AB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C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 18.“□□省,宰相之府,所以临百司、统万机、定谋画、出政令,佐天子以安天下者也……□□,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处的文字应该是 A. 中书 B. 尚书 C. 门下 D. 内阁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的“宰相之府,所以临百司、统万机、定谋画、出政令,”“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 可知相权超过了三省六部制下的三省,相权得到加强,应该是元朝时期的中书省,选择A 项,排除B、C,明朝已经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排除D。 19.明代内阁 A. 监督六部行政事务 B. 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C. 独立处理行政事务 D.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明代的内阁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内侍机构,选项D正确;内阁不具备监察权,排除A;内阁是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不能直接管理地方行政,排除B;内阁不是法定一级中央行政机构,不能独立处理政务,排除C。 【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内阁的职能和属性。 20.《板垣记略》载:“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材料说明清初 A.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 内阁决策国家政务 C. 简化处理政务的手续 D. 皇权受到一定牵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清初,沿用明制,设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军国大事交议政王大臣会议裁决,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的牵制,故D项正确。清雍正时,设军机处,标志专制皇权空前强化,达到顶峰,A错误。内阁参与决策没有决策权,B错误。材料显然是增加政务处理程序,C错误。 21.如图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特点。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B. 中枢行政部门的地位逐渐下降 C. 君主专制统治呈现强化趋势 D. 皇权与相权矛盾得以最终解决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反映的是三公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这一制度变迁体现的是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选项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官制的变化,选项A与题无关,排除;中枢行政部门的地位并未下降,只是对相权的削弱,排除B;明朝废丞相,彻底解决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排除D。 22.《通志》载:“汉郡国每岁贡士,皆拜为郎。分居三署,储才待诏,无有常职。”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九品中正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贡士”拜为“郎”,储才待诏,可知汉朝实行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B项正确。世官制是指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排除A。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制,排除C。九品中正制是以家世门第的高低作为选官标准,排除D。所以选B 点睛:关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汉郡国每岁贡士”即可知道是察举制。 23. 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 征辟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可以分析得出此时门第高低把持了政治仕途,有才华的人士因为出身低微,不能受到重用。这种制度是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AB项是在汉朝实行的选官制度,D项是在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 考点:古代选官制度 点评: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举制最为重要,需要掌握。除此之外,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等也需要了解。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保证官僚机构廉洁高效的监察谏议制度等也需要掌握。 24.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 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 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 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 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科举制冲击到了贵族特权,而不是完全否定,所以A不正确,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不是皇权,所以B不正确,科举制以考试成绩的好坏录取,重视的是知识和才能,而不是品德,所以D不正确,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科举制 25.宋代明确“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该措施 A. 开始建立古代监察制度 B. 形成了严密反腐机制 C. 杜绝了官吏的横征暴敛 D. 便利了约束权力的滥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对官员的约束采取了一刀切的监督手段,这种方式便利了约束权力的滥用,选项D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秦朝就出现了监察机构,排除;材料只是一项制度,并不能反映出整个制度体制,排除B;选项C表述绝对,排除。 26.“梭伦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梭伦改革摧毁“权威的根基”的主要措施是 A. 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B. 实行一系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C. 以财产作为政治权利分配的标准 D. 以“四百人会议”作为常设机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梭伦以财产作为政治权利分配的标准,打击了氏族贵族,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建立,选项C正确;“解负令”惠及的群体是沦为债务奴隶的平民,并不能摧毁权威的根基,排除A;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城邦的发展,但是不能摧毁“权威的根基”,排除B;“四百人会议”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参政积极性,,削弱长老议事会的权威,但是不能摧毁“权威的根基”,排除D。 27.在古代雅典,因为控辩双方的言辞差别,陪审法庭会判处无辜的人有罪;也会因恻隐之心或辩护人的雄辩而把事实上的有罪之人释放。这说明 A. 辩词在法庭具有决定作用 B. 陪审法庭的辩论忽视事实 C. 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 D. 公民的法律专业素养缺失 【答案】C 【解析】 古代雅典程序上看上去是公正的,但“判处无辜的人有罪”等字眼足以证明结果是非常不公正的,即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陪审法庭的辩论也是重视事实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公民的法律专业素养也不缺失,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8.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 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 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 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 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是一种直接民主制,雅典民主的局限主要是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和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雅典民主制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直接民主,故A项排除;BC项是D项的具体表现,排除。 29.罗马人大约在公元前450年开始了成文法的传统,《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意味着 A. 主要司法程序有法可依 B. 罗马法已发展到完备阶段 C. 公民可以解释法律条文 D. 罗马法已适用于帝国全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得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量刑、审判等司法程序有法可依,选项A正确;《查士丁尼法典》标志罗马法的完备,排除B;《十二铜表法》颁布后,法律解释权依然在贵族手中,平民不可以解释法律,排除C;《十二铜表法》颁布时,罗马处于共和国时期,排除D。 30. 罗马“公民与臣民之间的差别从此消失,除奴隶外的自由民,已取得了私人的平等地位”。该现象主要得益于 A. 公民法的制定 B.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C. 万民法的推行 D. 《十二铜表法》颁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公民与臣民之间的差别从此消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世纪时,兴盛奴隶主和罗马奴隶主逐渐融合,兴盛居民和罗马公民的界限逐渐消失,罗马法成为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万民法,故C正确;ABD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31.《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这表明该法律 A. 意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 主要是维护平民的利益 C. 以调节经济纠纷为主要内容 D. 有保护私有财产的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可知,《十二铜表法》注重保护私有财产,选项D正确;材料涉及的群体并未明确是奴隶主或者平民,因此无法得出法律维护奴隶主利益的结论,排除A、B;材料并未体现出经济纠纷,排除C。 32.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内阁首相由全体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B. 议会下院多数党通过内阁实际控制政权 C. 18世纪以后英国国王不再出席内阁会议 D. 内阁成员实行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 【答案】A 【解析】 【详解】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直接担任,不需要选举,选项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英国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直接担任首相,组建内阁,而内阁和首相对议会负责,因此议会下院多数党掌握实际行政控制权,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所学可知,18世纪以后,由于国王对英语和英国国情不熟悉,逐渐形成了国王不再出席内阁会议的惯例,为责任内阁制形成创造了条件,选项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所学可知,内阁成员实行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选项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33.“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听秘书朗读完后,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标志英国 A. 国王行政权丧失 B. 开始进入法制社会 C. 责任内阁制形成 D. 议会主权地位强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可知,这是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后国王的宣誓,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议会主权地位的强化,选项D正确;国王行政权的丧失是在责任内阁制形成后,而非《权利法案》颁布后,排除A;选项B中的“开始”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721年,《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排除C。 34.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A.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 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 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 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明确总统选举受到最高法院的监督与制约,这是权力制约和平稳机制的作用(三权分立),而不是司法权高于行政权;立法权归国会,故B、C两项不符合题意。同时,材料突出的是总统人选在选票上发生了争议,而不是体现选民意愿,故D项也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必修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 35.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A. 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 不具有普适性 C.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具有借鉴意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可以看出托克维尔认为,美国联邦宪法不适用于其他国家,故B项正确;AC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的意思与材料意思相反,故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36. 1875年宪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人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右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左派则把它视为妥协的共和国,需要改善。这说明 A. 左派的宪政主张没有实现 B. 人们对于参政制宪的热情不高 C. 温和的右派主张君主专制 D. 1875年宪法是激烈斗争的产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知识点。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1875年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斗争和妥协的产物,共和派和帝制派都没有彻底实现自己的要求,因此D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根据“左派则把它视为妥协的共和国,需要改善”,据此排除A;材料中未提到广大人们的态度问题,排除B;“在温和的右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即可排除C。故选D。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法国1875年宪法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37.1871年,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颁布了宪法,德意志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最能从政治上反映国家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A. 内阁的建立 B. 议会的产生 C. 国家的统一 D. 联邦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资本主义在政治上典型表现是代议制,而议会是代议制的主要机构。故B项正确;德国内阁是有宰相组阁,宰相由皇帝任命,体现出专制主义色彩,故A项错误;国家统一体现不出资本主义性质,故C项错误;联邦的形成属于管理体制的模式,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38. 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 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 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 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 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近代德国宰相由皇帝任命,权力受制于皇帝,但宰相对皇帝任命的内阁拥有控制权。 39.1871年4月,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与当时的英国相比,德国确立的政体特点不包括 A. 国家元首掌握国家大权 B. 内阁领袖去留由元首决定 C. 民选议会掌握立法实权 D. 具有浓厚的军事专制色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德意志1871年宪法规定,德皇是国家元首并掌握国家大权;宰相由皇帝任命并组织,宰相对皇帝负责;该政体明显体现了军事封建专制色彩;议会由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组成,帝国议会由民选产生,不用有实权,联邦议会拥有立法权,故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其它三项均符合历史史实。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德国君主立宪制特点 40.从英国《权利法案》到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德意志帝国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 反封建性 B. 普选制 C. 渐进性 D. 法制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英、美、德、法四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均颁布了宪法或类似宪法的文件以巩固革命或改革的成果,捍卫资产阶级的统治和既得利益,因此这能体现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过程中的法制化特征,故选D。A、B、C三项也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过程中的重要特点,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工业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保守主义的政治”的特征。指出恩格斯所言的“斗争”所指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材料二 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当前的邦联不足以维持联邦》 (2)结合美国建国初期的史实,说明材料中“建筑物”指代的内容和“结构上的基本错误”的表现,并说明美国正“基本错误”的措施及其在政治上的意义。 【答案】(1)特征: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贵族控制议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 事件: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 意义:扩大了工商业资产阶级政治权利;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议会制度的完善)。 (2)“建筑物”:邦联体制。 “基本错误”: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 纠正:制订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 意义: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解析】 【详解】(1)特征: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在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后,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根据材料“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可知,在19世纪30年代以前,贵族控制议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 事件:根据材料“工业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并所学知识可知,工业资产阶级的斗争事件指的是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 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地位上升,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政策,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从英国政治制度发展角度看,1832年的议会改革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议会制度的完善)。 (2)“建筑物”:根据材料“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当前的邦联不足以维持联邦》”可知,汉密尔顿所谓的建筑物指的是邦联体制。 “基本错误”:根据所学可知,邦联体制下,中央政府权力有限,因此这里的“基本错误”指的是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 纠正:根据所学可知,美国纠正邦联制错误的方式是通过制订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 意义:根据题干限定“政治上的意义”并结合所学可知,联邦制下,中央政府有较强的权力,能够有力地维护美国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