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狼联盟2020届高三一诊模拟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西北狼联盟2020届高三一诊模拟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西北狼联盟2019—2020学年度高2020级一诊模拟 文综试题 考试说明 ‎1.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试题总分:300分 ‎3.试卷页数:共13页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坦言“吾从周”,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实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周道”。但是他在教育上却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学术下移。这一现象 A. 是战国儒学发展的产物 B. 体现了孔子毕生对社会平等的追求 C. 是当时社会转型的反映 D. 体现了崛起中的士阶层的政治诉求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指的是学生不分贵贱贫富等级,适应了下层民众接受教育的要求,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反映的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C选项符合题意;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A选项与材料的时间不符合,排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强调等级秩序,B选项排除;有教无类是政治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与士的阶层崛起无必然关系,D选项排除。‎ ‎2.魏晋以来僧尼享受免税赋徭役。北朝周武帝为统一北方,采取“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规定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第三,最终开展灭佛运动。北周武帝的做法 A. 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 B. 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 C. 增强了儒学的影响力 D. 推动了租调制的出现 ‎【答案】A ‎【解析】‎ - 14 -‎ ‎【详解】根据材料灭佛后僧尼一部分充实军队,一部分成为向政府交税服役的农户,可知增加了军队人数和国家税收,巩固政权基础,故A项符合题意;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与材料没有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汉武帝以来,儒学一直是正统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北周之前就出现了租调制,时间不符,D项不符合题意。‎ ‎3.黄河古称”河”“河水”。《诗经》中曾描述其水“清且涟猗”,战国时河水已经浑浊。“黄河”一词出现于汉代,但是直到唐宋时期才被广泛使用。黄河名称的变化 A. 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 B. 体现环保意识的增强 C. 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 D. 表明水利观念的更新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水土流失,黄河水变得浑浊,故黄河名称的变化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黄河名称的变化无法体现人们的环保意识是否增强,也不能反映出水利观念的更新,排除B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与黄河名称的变化无关,排除C。‎ ‎4.清朝将全国划分为十八省,共设八位总督。总督偏重于总制军事,包括领兵权、指挥权和军粮筹措权等。其中有六位总督兼管两到三个省;除甘陕总督外,其他总督须与抚循地方、考察官吏、提督军务的巡抚同驻一城。清朝推行“督抚同城”的主要目的是 A. 明确地方行政区划 B.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 强化相互牵制监督 D. 简化地方行政层级 ‎【答案】C ‎【解析】‎ ‎【详解】总督偏重于总制军事,包括领兵权、指挥权和军粮筹措权等,总督须与抚循地方、考察官吏、提督军务的巡抚同驻一城,有利于强化二者的相互牵制监督,故C正确;材料信息与明确地方行政区划、简化地方行政层级无关,排除AD;材料主要强调“督抚同城”相互牵制的作用,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总督须与抚循地方、考察官吏、提督军务的巡抚同驻一城”,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 14 -‎ ‎5.荣氏企业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发展,第一次是在1915年的抵制日货运动中,第二次是在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发生之后的1919-1921年,第三次是在经历了1922-1924年的萧条之后,在1925五卅运动的推动下,企业经营再次好转。这反应了 A. 民族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B. 列强侵略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C.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充满艰辛 D. 民族企业家践行实业救国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荣氏企业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发展,都是在民族主义运动的推动下出现的,说明民族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故A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列强侵略”,排除B;材料说明荣氏企业的三次大规模的发展,无法体现“充满艰辛”,排除C;材料信息与“实业救国思想”无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第一次是在1915年的抵制日货运动中,第二次是在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发生之后的1919-1921年,第三次是在经历了1922-1924年的萧条之后,在1925五卅运动的推动下”,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6.毛泽东指出:孙中山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叫我们反抗帝国主义,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民权主义叫我们反抗军阀,使中国人民自立于统治地位。民生主义叫我们反抗大商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革命的三民主义 A. 成为了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 B. 全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C. 推动国民革命的最终的胜利 D. 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 民族主义叫我们反抗帝国主义……民权主义叫我们反抗军阀……民生主义叫我们反抗大商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可以看出,革命的三民主义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在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方面的任务是什么,故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故A项错误;“全面反映”这一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国民革命以失败告终,故C项错误。‎ - 14 -‎ ‎7.1937年9月6日,根据国共两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协议,中国共产党将陕甘苏区改名为陕甘宁边区,并成立了边区政府,它是一个边区的自治性地方政府,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一个直辖行政区域;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对材料完整准确的理解是:‎ A. 是为了推动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B. 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参与抗战 C. 是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 是为了发动根据地工农群众抗日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国共两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协议”“陕甘宁边区……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一个直辖行政区域” “三三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国内的主要任务是抗战,中共的这些调整都是为抗战服务的,都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参与抗战,故B项理解正确;从材料时间来看,第二次国共合作已经实现,故A项错误;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革命时期的内容,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发动根据地工农群众抗日只是材料的部分解读,理解并不完整准确,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并判断出此时国内的主要任务是抗战。‎ ‎8.下表是中国历年出生人口统计(部分),对表格信息准确的解读是 ‎1949‎ 年 ‎1957‎ 年 ‎1961‎ 年 ‎1964‎ 年 ‎1980‎ 年 ‎1998‎ 年 ‎2009‎ 年 ‎2016‎ 年 ‎2018‎ 年 ‎2019‎ 年 ‎1275‎ 万 ‎2138‎ 万 ‎949万 ‎2721‎ 万 ‎1776‎ 万 ‎1934‎ 万 ‎1587‎ 万 ‎1786‎ 万 ‎1523‎ 万 ‎1016‎ 万 说明:2019年统计数据截至11月17日1016万,全年预计1100万 A. 出生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成正相关的 B. 出生人口变化是随机波动毫无规律的 C. 人口政策是出生人口变化的决定因素 D. 近年生育率下降与生育观念变化有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从2016年-2019‎ - 14 -‎ 年以来,我国生育率有所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与近年来年轻人对生育的观念有所改观有关,年轻的一代不想太早生育,由此影响到国家的生育率,故D项解读正确;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而出生人口却下降,因此“成正相关”这一表述错误,排除A项;“随机波动毫无规律”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人口政策会影响人口的出生,但并非是决定性的,而是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故C项错误。‎ ‎9.雅典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因为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但由于它是为适应特定具体的情势而制定的,因此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这说明(  )‎ A. 雅典公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B. 权力运行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C. 城邦公民主导了民主政治 D. 陪审法庭已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可知,雅典陪审法庭对公民大会权力的制约,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故选B;由材料“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但……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可知,雅典公民的利益并不会高于一切,也是受到法律制约的,排除A;仔细研读材料信息可知,雅典民主政治是有法律准则的,并不是由公民主导的,排除C;雅典最高权力机构自始至终都是公民大会,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分析解答。‎ ‎10.如图是18世纪初世界部分城市劳动力价格与能原价格的比值示意图。例如:英国城市纽卡斯尔工人工资较高,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故比值较高。‎ - 14 -‎ 据此可以做出的合理推断是 A. 工业革命推高英国工人工资水平 B. 较低比值显示生产成本低廉 C. 清朝前期中国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D. 较高比值利于推动技术革新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劳动力价格与能原价格的比值越高,说明工人工资较高,能源价格低廉,越有利于推动技术革新,故D正确;1765年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时间不符合18世纪初,排除A;较低比值说明工人工资较低,能源价格高,不能说明生产成本低廉,排除B;C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11.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18年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苏俄 A. 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 B.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始终不高 C. 制定经济政策存在随意性倾向 D. 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是为了供应前线,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征收粮食税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建立集体农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以农业政策的调整是苏俄(联)依据国家战略需要进行的政策调整,故A正确;1921年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B错误;“国内战争时期”“1921年”“1927年”苏俄(联)面临着不同的国情,根据国情调整农业政策,不是随意的,C错误;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是为了供应前线,建立集体农庄时苏联重点发展的是重工业,忽视农业发展,故“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的表述错误,排除D。‎ - 14 -‎ ‎12.据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准备从2019年1月28日开始就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展开调查。这是中国第二次请求WTO就此事进行调查。彭博社称,上月中国提出申请,但被美国否决。由于WTO规则禁止成员第二次阻止争端调查,此次调查可能会推进。可见 A. 调解中美争端也是WTO的基本职能 B. WTO有助于消除成员之间贸易壁垒 C. 发展中国家可用WTO规则维护权益 D. 美国各项政策阻碍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调解贸易争端是WTO 的重要职能之一,WTO 通过一系列规范推进世界贸易自由化,许多规则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的利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好 WTO 的规则维护自身权益,故 C 项符合题意;WTO不仅仅是为中美而存在,故不能认为调解中美争端是其基本职能,A项不符合题意;WTO有助于消除成员之间贸易壁垒,但本题没提到最终结果,B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故D不符合题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13.生态环境的治理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请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一些最原始的,也是最基础的保护自然的思想,比如:由“网开三面”……“屠钓之禁”……。秦以后,……其思想核心就是“天人合一”,根据“天人合一”产生的春夏不执行死刑的制度,更是延续到了清朝末年。到了隋唐时期,“不杀生”的理念对当时的环境立法和资源保护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基本上来说,人口的增加对环境的破坏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不是起主要作用,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层面的提高才是决定环保效果如何的主要判定标准。同时,环境立法以及环境保护机构的完善和确立都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不可偏废。‎ ‎———冯文娟《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思想与立法》‎ 材料二 终于使1858年作为“大恶臭”年而留在了英国人的历史记忆之中。……英国在 1 9 世纪奉行自由放任主义,人们在社会经济事务中偏爱地方管理,对中央权威比较反感。……使得河流污染这类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难以解决。……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政府下决心全面治理泰晤士河。……政府通过立法,先后制定了《河流法》(1951, 1961)、《水资源法》(1963)、《水法》(1973)、《污染控制法》(1974)等。这一时期,英国水资源经历了从地方分散管理到流域统一管理的历史演变。……更为关键的是,泰晤士河管理局有专门的研究部门,20%的雇员从事研究工作,可以研究和随时处置种种紧急问题。在河水治理的过程中,管理局积极发展和协调与各个部门以及公众的合作关系。……污水处理厂还对市民进行积极的宣传工作.……如今,泰晤士河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流经首都城市的水质最好的河流。‎ - 14 -‎ ‎———梅雪芹《“泰晤士老爹”的落魄与新生》‎ 材料三 进一步明确了到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的“美丽中国”建设蓝图: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 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特别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的环保思想,并指出秦朝到清朝环保理念受到什么思想的影响?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影响环保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泰晤士河变成“大恶臭”原因,并归纳治理泰晤士河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时代生态环境建设的特点。‎ ‎【答案】(1)先秦的环保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或反对对资源的过度索取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受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影响;“不杀生”受佛教的影响核心因素: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层面的提高 ‎(2)原因:工业革命导致的污染;自由放任的思想导致地方分散管理措施:政府通过立法治理;统一管理;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协调与部门和公众的关系;注重对市民进行宣传教育 ‎(3)特点:有明确时间表和战略目标;五位一体;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或以为人民谋福祉为目标);上升到党的使命宗旨的政治高度 ‎【解析】‎ ‎【详解】(1)先秦的环保思想:根据材料“网开三面”……“屠钓之禁”等信息可知,其体现的是对资源不能过度开发的理念,从而可概括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或反对对资源的过度索取的思想。影响:根据材料“秦以后,……其思想核心就是“天人合一”,根据“天人合一”产生的春夏不执行死刑的制度”等信息可得出“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受儒家思想和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影响;根据““不杀生”的理念对当时的环境立法和资源保护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并结合所学可知,“不杀生”是佛教倡导的理念 因此与佛教的影响有关。核心因素:根据材料“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层面的提高才是决定环保效果如何的主要判定标准。”可得出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层面的提高 - 14 -‎ ‎(2)原因:根据材料时间1858年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工业革命导致的污染;根据“英国在 1 9 世纪奉行自由放任主义,人们在社会经济事务中偏爱地方管理,对中央权威比较反感”得出是自由放任的思想导致地方分散管理。措施:根据材料“政府通过立法,先后制定了《河流法》(1951, 1961)、《水资源法》(1963)、《水法》”得出政府通过立法治理;根据“英国水资源经历了从地方分散管理到流域统一管理的历史演变得出”统一管理;根据“更为关键的是,泰晤士河管理局有专门的研究部门”得出加强科学研究;根据“管理局积极发展和协调与各个部门以及公众的合作关系”得出加强协调与部门和公众的关系;根据“污水处理厂还对市民进行积极的宣传工作”得出注重对市民进行宣传教育 ‎(3)特点:根据材料“进一步明确了到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的“美丽中国”建设蓝图”可得出有明确的时间表和战略目标;根据材料“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可得出是五位一体;根据材料“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得出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或以为人民谋福祉为目标);根据材料“习近平特别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得出上升到党的使命宗旨的政治高度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创刊于1923年的美国《时代周刊》,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自创刊始,每期选择当时有世界性影响的典型人物作为封面,并配以简短和富有特色的介绍。下表为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部分中国人的相关信息。‎ 时间 封面人物 主题词 介绍 ‎1924年 吴佩孚 吴将军 中国的最强者 军事天才,精通文化、科学和文学;刻苦学习英文,说话柔和,手段强硬 ‎1927年 蒋介石 蒋介石将军 在孙(Sun)陨落之后升起 征服者 ‎1949年 毛泽东 民主统一 毛泽东把中国划入了国际共产主义集团的版面,对西方而言,这是一件无法估计的灾难 - 14 -‎ ‎1971年 周恩来 周恩来 中国人来了 ‎——据李辉《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等 美国《时代周刊》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但它遵选的封面人物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某些动向。从材料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时期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中国由动荡走向安定。辛亥革命后,中国逐渐陷入北洋军阀统治之下,以段祺瑞、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为代表的军阀相互混战,政局动荡、民不聊生。1927年,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基本击溃了北洋军阀势力;1928年底,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但这种“统一”并没有带来中国政局的安定。1949年,新中国成立,近代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得以完全改变,中华民族实现了真正的独立,开启了民族复兴的崭新时代。‎ 近代中国由动荡走向安定,既是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产物,更是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体现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深层动向。‎ 其他论题 ‎(1)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 ‎(2)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3)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 ‎(4)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确立观点:中国由动荡走向安定。然后结合所学史实进行阐述,北洋军阀统治之下,以吴佩孚等为代表的军阀相互混战,政局动荡;北伐战争取基本击溃了北洋军阀势力,但中国政局依然动荡;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崭新时代。最后,进行总结提升,说明近代中国由动荡走向安定,既是中国民族主义发展的产物,更是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 - 14 -‎ ‎ 1948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吸取苏联的经验,颁布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对企业职工的医疗、养老、生育保险方面都做了细致的安排,有统一的待遇标准并进行统一管理。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为195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全国统一的保险条例颁布之前,东北共有79.6万名职工参加了该保险。1982年,东北部分城市开始试行合同制工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86年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借鉴了东北地区的改革成果,决定实行劳动合同制,合同工的养老保险实行社会化统筹,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同时探索替代公费医疗的改革办法,这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重大变化。‎ ‎——摘编自邵汉明等《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建设》‎ ‎(1)根据材料,概括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的影响。‎ ‎【答案】(1)政府颁布相关政策,统一管理;覆盖面较广;影响较大;探索走在全国前列;社会保障建设制度与时俱进;前期借鉴了苏联经验。‎ ‎(2)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全国性改革积累经验。‎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1948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吸取苏联的经验,颁布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可知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前期借鉴了苏联经验;依据材料“《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对企业职工的医疗、养老、生育保险方面都做了细致的安排,有统一的待遇标准并进行统一管理。”可知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由政府颁布相关政策,统一管理,并且覆盖面较广;依据材料“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为195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可知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影响较大,走在了全国前列,并为国家企业社会保障建设提供了借鉴;依据材料“1982年,东北部分城市开始试行合同制工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知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根据现实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2)依据材料“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为195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1986年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借鉴了东北地区的改革成果”可知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为全国性改革积累经验;结合社会保障政治建立的意义相关所学可知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也为全国性改革积累经验,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 14 -‎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地及后方劳动力出现匮乏情况。在北洋政府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后,英法两国要求中国向欧洲派遣华工。北洋政府认为,参战华工可以获得协约国所支付的工资,中国政府还可以获得日后胜利国的种种权利。蔡元培等有识之士也大力提倡华工赴欧。一战争期间,中国派遣至英法的华工约有14万人之多。华工们一到欧洲,就立即被划拨到各处,他们不仅在重工企业、港口码头等地从事最艰苦、最繁重的劳动,而且还身处战争前线,负责挖战壕、救伤兵、送给养甚至直接参战,有近2万人死于战火或疾病。一战结束后约11万参战华工回到祖国,他们成为西学及实业知识的宣传者,有的还转变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有1万余华工留在法国工作、生活。‎ ‎——摘编自王平贞等《一战百年:华工赴欧启示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华工赴欧参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工赴欧参战的影响。‎ ‎【答案】(1)一战使欧洲国家劳动力匮乏;英法等协约国要求:北洋政府希望与华工赴欧的方式改善国际地位;有识之士大力提倡;华工希望借此改善生活。‎ ‎(2)帮助协约国取得战争的胜利;促进中欧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国改善国际地位。‎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欧洲战地及后方劳动力出现匮乏情况。”、“在北洋政府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后,英法两国要求中国向欧洲派遣华工。”、“北洋政府认为……中国政府还可以获得日后胜利国的种种权利。”、“蔡元培等有识之士也大力提倡华工赴欧。”、“参战华工可以获得协约国所支付的工资”结合所学从欧洲劳动力短缺、英法两国的要求、北洋政府的需求、有识之士的推动及参战华工自身的利益需求等方面分析作答。‎ ‎(2)依据材料 “北洋政府认为……中国政府还可以获得日后胜利国的种种权利。”、“他们不仅在重工企业、港口码头等地从事最艰苦、最繁重的劳动,而且还身处战争前线,负责挖战壕、救伤兵、送给养甚至直接参战,有近2万人死于战火或疾病。”、“他们成为西学及实业知识的宣传者,有的还转变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结合所学从对战争胜利的贡献、促进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战后的国际地位的改善等方面分析作答。‎ ‎17.材料 ‎ - 14 -‎ ‎ 屈原从古代典籍中熟知祖先忠君爱国的感人事迹,在这些爱国精神的浸淫下逐渐形成了他强烈的爱国意识。其作品《橘颂》热情歌颂橘树的品格,实际上是他扎根于故国泥土之中、志向如一、永不变节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这种思想一直贯串了他的一生。屈原的作品也常常对人民的颠沛流离生活的同情,为祖国的命运心碎胆裂,同时也流淌着他同情百姓苦难的眼泪,震响着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强烈呐喊。屈原诗篇中的前王都是统一中国的大一统的政治领袖。当时的政治思想家们都毫无例外地主张中国统一,为了给他们这一政治理想寻找根据,他们找出了各族的共同祖先。屈原作品中所涉及的神话人物为南北初民文化系统中所共存。屈原忠于楚王,明知忠言直谏不会有好处,但他热爱祖国,即便是遭受多少痛苦也要说出来。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国君的缘故。‎ ‎——摘编自余志慧《屈原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屈原爱国思想的体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屈原爱国思想形成原因。‎ ‎【答案】(1)体现:热爱故土;关心民众疾苦,同情民众;渴望国家统一;忠于国君等。‎ ‎(2)原因:古圣先贤的影响;思想界爱国氛围浓厚;自身的优秀品质;战乱和动荡带来巨大破坏等。‎ ‎【解析】‎ ‎【详解】(1)根据“是他扎根于故国泥土之中、志向如一、永不变节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常常对人民的颠沛流离生活的同情,为祖国的命运心碎胆裂,同时也流淌着他同情百姓苦难的眼泪”等内容可知屈原的爱国思想主要体现在热爱故土、关心民众疾苦、同情民众、渴望国家统一和忠于国君等方面。‎ ‎(2)根据“屈原从古代典籍中熟知祖先忠君爱国的感人事迹,在这些爱国精神的浸淫下逐渐形成了他强烈的爱国意识”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屈原爱国思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古圣先贤的影响、思想界浓厚的爱国氛围、自身的优秀品质和战乱动荡带来巨大破坏等。‎ - 14 -‎ ‎ ‎ - 14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