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春秋时期随着农户分散经营的生产关系慢慢固定下来,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这一进步使得“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促使这一时期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 维持国家财政 B. 小农经济出现 C. 私田大量开垦 D. 耕作技术提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可知描述的是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的出现。根据所学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应用,生产力的发展,故本题选D项。A、B、C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土地私有制度。‎ ‎2.下图是汉代画像石。这反映了 A. 井田制度下的集体劳作 B. 小农经济生产劳作状态 C. 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贫困 D. 汉初经济恢复较为迅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画像砖展现了农民挑水、耕犁、播种等土地耕作的繁忙景象,反映了小农土地生产劳作的状态,故B项正确。A项,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故排除。C项,图片信息无法体现土地兼并现象,故排除。D项,土地耕作的繁忙景象不能直接得出汉代经济水平,故排除。‎ ‎3.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 A. 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 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C. 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 D. 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灌溉工具。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戽(汲)水”“高垄”分析可知诗中描述的是田地里农业灌溉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故B项正确。A、D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根据材料“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可知该工具需要依靠人力,而筒车则是依靠水力,排除C项。故本题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灌溉工具 ‎4.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演变。下列各对应关系符合此结论的是 A. 铁犁牛耕——私田出现 B. 王室衰微——井田瓦解 C. 小农经济——封建制度 D. 刀耕火种——分封礼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小农经济属于经济基础,由于小农经济的确立,随之中国确立了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属于上层建筑。故答案为C项。A项不含上层建筑,铁犁牛耕属于生产力范畴和私田属于经济基础范畴,排除;B项,王室衰微属于政治范畴,不是经济基础,排除;D项,分封礼乐对应的是石器锄耕,排除。‎ ‎5.李成贵在《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中写道:“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小农们”成为“最重要的变量”的原因是 A. 人口数量较大 B. 地域分布广泛 C. 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D. 封建土地所有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人口数量大、地域分布广,是小农的特点,但与题干“影响统治”没有直接关系,故A.B项错误;因为他们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所以直接影响统治,故C项正确;小农不一定是封建土地所有者,封建土地制度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国家土地所有、自耕农土地所有,而占主导地位的并不是农民土地所有制,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小农经济 ‎ ‎【名师点睛】小农经济对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固以及思想观念等都有一定的影响,高考对小农经济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小农经济的内容、特点以及影响上,还会涉及到三农问题上,所以这也是复习的重点内容。本题主要考查小农经济的积极性,包括:①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②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③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④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⑤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 众人集体生产 B. 官府募民耕作 C. 田庄规模生产 D. 封建政府佃农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均田制下,政府把土地按户或人口分给农民使用,农民向政府交税,这样农民就成为封建政府佃农,故D项正确;A项是奴隶社会井田制下的奴隶劳动方式,排除; B项是屯田制下的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排除;C项是土地兼并下田庄的生产模式,排除。‎ ‎7.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朝代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宋元 称谓 臣、人、众、野人 夫、仆 田客、部曲 佃客、庄客、农户 A. 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 B. 自给自足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 C. 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 D. 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发达的古代农业。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时期,在井田制下实行集体耕作,农民称“众”;秦汉时期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维护个体小农经济,称农民为“夫”;魏晋时期,地主豪强大庄园经营模式下的农民称“田客、部曲”;宋元时期,租佃关系盛行,农民称“佃客”,因此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导致了农民称谓的变化,故A项正确;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表格中农民的称谓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赋役制度改革体现的是农民承担的服役标准,与称谓无关,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农民的经济地位一直较低,故D项错误。‎ ‎8.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 A. 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 B. 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 C. 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 D. 经济重心南移,租佃关系发展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北方人口南迁,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改进,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故C项正确。A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南方的农业发展,而不是南方的商业,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租佃关系,故D项错误。‎ ‎9.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变化的数据。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的政策因素是 时期 耕地面积 人口 明初 ‎8.5亿亩 ‎6600余万 清前期 ‎10亿亩 ‎4.1亿 A. 大量耕地开垦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B. 摊丁入亩政策使百姓不再隐瞒人口 C. 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D. 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实行摊丁入亩政策,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使百姓不再隐瞒人口,故人口比明初增加,故B项正确;大量耕地开垦不属于政策因素,故A项错误;一条鞭法是明朝的政策,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无法解释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的原因,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题干设问词“政策因素”,学生应该正确理解“政策”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摊丁入亩政策的作用出发,据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0. 明洪武28年规定,凡洪武27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征税)”“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这些措施( )‎ A. 导致了土地兼并加剧 B. 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 加重了生态环境压力 D. 增加了农民的税赋负担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正确认知历史事物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等,表明新垦田地不收税,而鼓励垦荒易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故选C。题干中没有显示土地兼并,排除A。题干中没有涉及农产品与市场的联系,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提及降低赋税的问题,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明朝土地政策。‎ ‎11.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 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攻木”、“ 攻金”、“攻皮”、“设色”、“刮摩”、“抟埴”,说明官营手工业中各个部门分工非常明确,充分体现了生产专业化的特点,故本题选C项。‎ ‎【考点定位】必修二·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12.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助于 A.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 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D. 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放宽盐铁官营的经济政策,有利于盐铁相关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经济政策的变化与土地的集中无直接关联,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国家对手工业和商业的政策,与小农经济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材料中盐铁官营的经济政策的松动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无关,故D项错误。‎ 点睛:材料“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是解题的关键。‎ ‎13. 2013年7月10日人民网:“5000年中华文明绘就了一条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 A. 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 B. 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 C. 粉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D. 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 ‎【答案】C ‎【解析】‎ 活字印刷是北宋时期;粉彩瓷是清朝时期,唐朝时期看不到,故C正确,符合题意;A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B是唐朝时期出现;D是汉代出现。‎ ‎14.“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 A. 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 B. 民营手工业与官营争夺市场激烈 C. 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 D. 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物勒工名”“本是官营手工业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可知,“有些匠人或私营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在产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或将“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而并非假冒官营产品,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争夺,排除B项;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而材料的时间是“宋代”,排除D项。‎ ‎15.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A. 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 手工业技术传承保守封闭 C. 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 手工业技术传承迅猛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记载的是“亳州”只有“两家能织”出“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的轻纱,所以他们两家“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目的是防止自己的技术外传,说明家庭手工业技术具有保守封闭性。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手工业技术的推广,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亳州在全国丝织业领域中的地位,排除;D项,材料说的是通过联姻保证技术的传承,没有涉及家庭内部的传承,而且也不能体现“迅猛发展”,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16.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经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了(  )‎ A. 官营手工业已经衰落 B. 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C. 民营手工业开始发展 D. 小农经济已经破产 ‎【答案】B ‎【解析】‎ 材料并未涉及官营手工业的状态,故A错误;“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反映了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从事商品生产,故B正确;农户属于家庭手工业,不是民营手工业,故C错误;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并未破产,故D错误。故选B。‎ ‎17.‎ ‎ 资料记载元月十五日,京城中几个主要佛寺竞相举办法会,吸引人群;大街上百姓提灯游行,争奇斗艳,四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可能发生于( )‎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清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市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只有经过皇帝的诏书才能自由上街;联系中国馆古代城市的发展史实可知,宋代后政府就不在严格限制了,所以材料中现象出现在唐代或者以前。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城市 点评: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建设产生的影响:①影响着人口迁移的流向。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规模扩大。②伴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城市逐渐由北方内陆向南方、东南沿海一带发展。③影响着城市布局的变化。从曹魏开始,在城市建设中有了明确的规划,城市的中轴线出现,城市的主体——宫城在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左右对称,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城市设计理想。‎ ‎18.《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 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 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C. 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 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主要讲述坊市制度的变化,与社会治安好转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以及“京都街鼓今尚废”说明政府对商业的管理放松,坊市制度已经崩溃已经崩溃,故B项正确;“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的原因是因为宋朝时由于坊市制度崩溃而废除了街鼓,而不是因为读书人埋首功名利禄,故C项错误;宋代比唐代城市的管理相对宽松,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坊市制度 ‎19.宋代文献中,大量出现虚市、亥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虚、舍、圈、集、场等词语。这反映出当时 A. 农村商业发展 B. 城市类型繁多 C. 农业生产地位下降 D. 市场管理有待规范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大量出现虚市、亥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虚、舍、圈、集、场”说明宋代农村商业的发展。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中“虚市、亥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虚、舍、圈、集、场”属于农村集市,与城市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的地位问题,排除;D项,材料没有提到市场管理,排除。‎ ‎20.秦朝“半两”钱,汉代“五铢”钱,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此后历代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 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B. 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 C. 土地兼并逐渐加剧 D. 税收政策转向以征收货币为主 ‎【答案】B ‎【解析】‎ 唐以前货币主要是以重量计算,唐以后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不再按照重量计算,该措施为以后代行货币的纸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故B正确;该举措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故A错误;商业发展与土地兼并没有直接关系,故C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征收赋税的信息,故D错误。‎ ‎21.隋唐时期,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邸店、柜坊、飞钱等,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 主要服务于对外贸易需要 B. 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 C. 为储存金银财物提供服务 D. 为兑换钱币服务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邸店是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柜坊专为富商大贾、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物;飞钱又称便换,他们的出现使各地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故答案为B项。A项,邸店、柜坊、飞钱主要用于国内的区域贸易,不是对外贸易需要,排除;C项,为储存金银财物提供服务是柜坊的作用,与邸店、飞钱不符,排除;D项,为兑换钱币服务是柜坊和飞钱的作用,与邸店不符,排除。‎ ‎【点睛】解答比较型选择题的基本方法有:‎ a.排除法,找准比较角度,从同中找异或从异中求同,逐个“肯定”或“否定”。‎ b.正误判断法,注意各备选项表述的正误,再结合“选项”进行比较和鉴别,得出正确答案。很多情况下是两种方法同时并用。‎ ‎22.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手工工场主和雇主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A. 汉代江南地区 B. 唐代关中地区 C. 宋代太湖地区 D. 明代苏杭地区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可以看出,“手工工场主和雇主”占到职业人口总数的30%,表明此地已经出现了以雇佣工人为特征的手工工场,并且此种现象在当地较为普遍,所以该表格实际反映的是明代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现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后期江南部分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答案为D项。ABC项,汉代江南地区经济状况是人烟稀少;耕作技术落后;商品交换不发达,开发较晚,和古代的北方山东、山西经济区比很落后;唐代关中地区经济衰落,人口流失严重,唐以后关中地区没能再成为政治中心;宋代随着经济重心南移,两宋时期是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跃居全国前列的关键时期。但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在明中期之后。综上所述,此三项都与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史实不符,排除。‎ ‎【点睛】数据图表作为考查考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一种载体,是表达信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趋势的一种重要形式。做此类题需注意:‎ a.防止孤立考查数据,要将整个数据串联起来进行整体的、宏观的综合分析。‎ b.发掘和利用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每一个数据都对应着相应的一个时间,时间能提示我们相对应的时代背景。‎ ‎23.明朝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 工商业发展造成农业衰退 B. 工商业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变动 C. 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 无业游民增加促成工商业发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说明明代农业从业人口减少,农民中有许多人改为从事工商业生产和发展,明代社会人员的结构成分也因此发生很大变化,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明代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朝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动 ‎24.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集客馆、试馆与商馆于一身。其中广东会馆的数量约有45所,绝大部分是由广州府和潮州府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县所建立。明清时期推动会馆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北京是商业中心 B. 繁忙的海外商运 C. 交通运输的便捷 D. 区域商帮的出现 ‎【答案】D ‎【解析】‎ 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会馆的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故选D。‎ 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这一题把握会馆和商帮的概念即可做对。‎ ‎25.明清时期,在浙江杭嘉湖地区,普遍出现了改田治地(田一般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地种植经济作物)的现象。下表是明朝后期到清康熙二十年前后田地面积升降的变化情况,对表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 ‎ ‎ 杭州府 ‎ 湖州府 ‎ 嘉兴府 ‎ 田减少量 ‎ ‎31顷 ‎ ‎79顷 ‎ ‎1354顷 ‎ 地增加量 ‎ ‎184顷 ‎ ‎28顷 ‎ ‎1560顷 ‎ A. 地的增加说明农业商品化发展较快 B. 田少地多说明当时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改田治地体现了“重农”思想加强 D. 田的减少反映了传统性农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田减少,地增加,植粮食作物的减少,种植经济作物的增加,反映了农业生产摆脱了自给自足的状况,开始进入市场流通,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故A正确;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错误;田、地只是生产的农作物不同,都属于农业范畴,无法体现“重农”思想加强,排除C;D与材料信息相悖。‎ ‎26.吕思勉先生说:“假使魏晋以后,在商业上,有运巴蜀之粟,以给关中的必要,木牛流马自然会大量制造,成为社会上的交通用具的。不然,谁会保存它?”他意在说明 A. 科技发展由商业需求决定 B. 巴蜀与关中地区经贸联系松弛 C. 社会需求促进工艺的发展 D. 动荡的社会环境阻碍商业发展 ‎【答案】C ‎【解析】‎ ‎“在商业上,有运巴蜀之粟,以给关中的必要,木牛流马自然会大量制造”说明社会需求促进交通工具(木牛流马)技术进步,故C正确;ABD不符材料的主旨,排除。‎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在商业上,有运巴蜀之粟,以给关中的必要,木牛流马自然会大量制造”即可。‎ ‎27.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在)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以下能够为这一论断提供依据的是 A. 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 B. 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 C. 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 D.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分析的是“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只有A项符合题干要求。地主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影响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发展的因素”。故选A。B项是政府的政策不是商人的动机;C项是阻碍商业发展的因素不是商人的动机;D项不利于商业的发展但不是商人的动机。‎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古代商业·阻碍因素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有:①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②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③清政府固守“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打击压制工商业者;④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政策;⑤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 ‎28.阅读下表,对表中数据解释合理的是 ‎ ‎ ‎——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A. 中国封建经济仍在发展 B. 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交流 C. 工业经济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D. 中国开始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表格数据分析可知,中国1820-1830年间无论是GDP还是制造业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故答案为A项。B项,新航路开辟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从材料数据不能得出工业经济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的结论,排除;D项,中国开始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29. 明朝曾有官员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寇与商都是日本人 B. 海禁的积极作用明显 C. 海禁加剧了寇患 D. 应当加强海禁政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题干可知,海禁政策松时,寇就会变成商人;海禁政策严格时,商人变成寇。可见海禁加剧了寇患 取决于政策,道出了海禁政策的消极作用,应当解除海禁,所以C正确,B不符合题意,排除;D不符合题意排除。A表述错误,排除。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海禁政策 ‎30.乾隆以后,一些经营地主和富农,或利用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别人的土地,大规模的用无田农民从事各种经济作物或粮食的生产,获取利润。这些地主和富农与他们雇佣的农民“同桌同吃,无主仆名分”。这最能表明(  )‎ A. 当时农村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 B. 明清时期农业取得长足进步发展 C. 在清中期以后开始出现货币地租 D. 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农业发展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经济政策。材料主旨是一些地主、富农雇佣无田农民种地,获取利润,二者没有人身依附关系,而是雇佣劳动关系,故A项正确;B、C两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材料未体现国家调整经济政策,故D项错误。‎ 点睛: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重要标志就是自由雇佣关系的出现,题干中“用无田农民从事各种经济作物或粮食的生产”“同桌同吃,无主仆名分”,体现了雇佣关系。‎ 第二部分材料解析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 ‎ 农田租佃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长期以来,佃农对地主大多表现为直接的人身隶属关系。宋代“不立田制",土地交易空前频繁,土地所有者与租佃者间的关系逐步演变为土地所有者、二地主(即租地转包者)和租佃者间的关系。尽管存在主仆名份,但政府承认主户和客户(有的是佃户)“皆齐民"。当时法律规定主佃双方要履行官版契约,佃户不能在租佃期离开佃种土地,如期限满则可离开。明代,租佃契约通常都写明不许将田地“转佃他人'、“私相授受"。清代永佃制盛行,地主将土地所有权分割成田底与田面,并将土地经营权以田面权形式转让与佃农。从此,地主对于田底,佃农对于田面别享有占有、收益和处置转让的权利。‎ ‎——据赵冈《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与地权分配》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中期以后推行税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租佃制的变化。‎ ‎(3)从宋至清租佃制度长期存续,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该制度的积极作用。‎ ‎【答案】(1)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崩溃,租庸调制无法实行;贫富两极分化(原有赋役标准不公平);户口不实,国家财政收入无法保障。‎ ‎(2)变化:租佃关系普遍化;租佃关系复杂化(出现二地主现象);租佃者人身依附关系减弱(佃农法律地位提高);租佃契约关系发展,法律保障规范化。‎ ‎(3)作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适应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进一步减弱人身依附关系;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解析】‎ ‎【详解】(1)由材料中“土地兼并加剧,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得出:土地兼并严重,国家财政紧张;由材料中“家累千金者……家无置锥者”得出:贫富两极分化;由材料中“百姓举家逃亡”得出:户口不实,国家财政收入无法保障。‎ ‎(2)依据材料中“土地所有者与租佃者间的关系逐步演变为土地所有者、二地主(即租地转包者)和租佃者间的关系”得出:租佃关系复杂化;依据材料中“尽管存在主仆名份,但政府承认主户和客户(有的是佃户)‘皆齐民’。当时法律规定主佃双方要履行官版契约,佃户不能在租佃期离开佃种土地,如期限满则可离开”得出:租佃者人身依附关系减弱(佃农法律地位提高);依据材料中“租佃契约通常都写明不许将田地转佃他人、私相授受”“清代永佃制盛行,地主将土地所有权分割成田底与田面,并将土地经营权以田面权形式转让与佃农”得出:租佃契约关系发展;依据材料中“永佃制”得出:法律保障规范化。‎ ‎(3)根据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积极作用主要从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适应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减弱人身依附关系、社会阶层流动、缓和了社会矛盾的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汉武帝即位十余年间,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成累万金”,“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背本趋末者甚众”,为此,汉武帝调整了经济政策,包括统一货币、盐铁官营(由政府组织生产、销售、严禁私自铸铁、煮盐)均输(国家统一征收、转销、调运货物)平准(国家平抑物价)算缗(对商人、工商业兼营者和高利贷者加征财产税)告缗(对匿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没收全部财产)等。‎ ‎——摘编自冷鹏飞《中国秦汉经济史》‎ 材料二 宋代的盐、茶、铜、酒等商品,由政府专卖,成为禁榷,与前代禁榷商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全由官方经营不同,宋代把一些不适合官府经营的环节,转让给民间工商业者或普通百姓经营,即所谓“官商分利”……宋高宗要求户部向他报告市舶贸易的收支情况。宋代政府还经常根据实际收入调整各地商税定额和税率,调整税卡布局,惩治那些刁难商人、苛征商税的官吏。‎ ‎——摘编自汪圣铎《两宋货币史》‎ 材料三 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管理。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 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济政策调整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 ‎【答案】(1)目的:解决财政困难;打击豪强富商,加强中央集权;缓解土地兼并,稳定农业生产。‎ ‎(2)变化:官商分利;重视商业发展,注意商税的合理征收。‎ 影响:促进了宋代商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 ‎(3)变迁:两宋路线比汉朝更发达(航行更远,线路更多);政府重视海外贸易,管理越来越规范;手工业产品出口种类增多;民间外贸日益发达。‎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中“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得出:解决财政困难;依据材料中“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得出:打击豪强富商,加强中央集权;依据材料中“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得出:缓解土地兼并,稳定农业生产。‎ ‎(2)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中“宋代的盐、茶、铜、酒等商品,由政府专卖,成为禁榷”“宋代把一些不适合官府经营的环节,转让给民间工商业者或普通百姓经营,即所谓‘官商分利’”得出:官商分利;根据材料中“宋高宗要求户部向他报告市舶贸易的收支情况”得出:政府重视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中“宋代政府还经常根据实际收入调整各地商税定额和税率,调整税卡布局,惩治那些刁难商人、苛征商税的官吏”得出:宋代政府注意合理征收商税。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促进商业的发展,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3)注意审题“历史变迁”一词,强调从汉到宋的变化。由材料中“汉代”“可达东南亚和南亚”“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得出:两宋比汉朝航行更远,线路更多;由材料中“汉代”“置左右侯官管理”“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得出:政府对海外贸易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对比汉宋对外贸易的货物,由材料中“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得出:手工业产品出口种类增多;对比汉、宋官办贸易和民间贸易的地位汉代只提到官办的朝贡贸易,由材料中“宋代”“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得出:民间外贸日益发达,超过官办贸易。‎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