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戽车寻丈旧知名,谁料飞空效建瓴。一索缴轮升碧涧,众筒兜水上青冥。溉田农父无虞旱,负汲山人赖永宁。颠倒救时霖雨手,却从平地起清泠。”诗中所述工具 A. 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B. 促使汉代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 C. 表明水力鼓风冶铁技术成熟 D. 属于古代农业耕犁技术的进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溉田农父无虞旱”可知,题干阐述的是一种水利灌溉工具,结合其描述应为唐代的筒车,所以排除BCD,所以选A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农业·灌溉工具 2.“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A. 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 B. 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 C. 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D. 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甲骨文中记载了春夏秋冬四季农作物生长的情况可知,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故B项正确。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农业活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故A 项错误。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原始社会,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能证明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的根源。 3.春秋时期随着农户分散经营的生产关系慢慢固定下来,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这一进步使得“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促使这一时期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 维持国家财政 B. 小农经济出现 C. 私田大量开垦 D. 耕作技术提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可知描述的是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的出现。根据所学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应用,生产力的发展,故本题选D项。A、B、C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土地私有制度。 4.某一时期,一座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来骧往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菸草等货品的街铺。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上述情景最可能出现于何时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白银在我国作为大规模流通的货币和新航路的开辟有关,明代,西班牙大帆船从美洲源源不断运来白银购买中国商品,才使得中国有足够银子作为普通的货币大量流通。故选D。 考点:中国古代商业经济·中国古代货币·明代白银 5.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 A. 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B. 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 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 D. 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竹枝词》描写了妇女装满蚕丝让丈夫出去卖,而购买蚕丝的是“洋船”。乾隆、嘉庆年间清政府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只留广州一地对外通商。材料反映了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 6.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反映出此时江南地区的农业 A. 经营更趋市场化 B. 注重精耕细作 C. 生产日趋专业化 D. 减少犁耕依赖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所给图示看,江南的农业在肥料、播种等方面所占支出很大,从而说明注重精耕细作,故B正确。所给材料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的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的生产几乎不涉及市场,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生产专业化信息,故C错误。所给材料没有比较,看不出有减少犁耕依赖的现象,故D错误。 【点睛】我国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规模很小、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简单落后、生产收益低的经济形态,它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它的特点主要有:其一,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其二,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其三,生产出来的产品用来自己消费或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四,稳定性和脆弱性。其五,封闭性和落后性。其六,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是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内容、过程。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D 【解析】 从表格看出,甲的结论是依据文献资料《《战国策》》得出的,文献资料具有主观色彩,不如实物史料,故A项错误。乙的依据是了解制船工艺,不能说明宋朝时中国海外贸易臻于鼎盛,故B项错误。丙的是以黄道婆革新、推广织造工艺的史书,只能说明黄道婆织造技术的好坏,不能说明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故C项错误。丁的结论得出是依靠原始的实物史料,最具有说服力,故D项正确。 点睛: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以及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8.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里面认为:“在16世纪及17世纪间,美洲的大量贵金属流入西欧与东亚。……在中国历史上,(这推动了)明代万历至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相当长时期的经济持续增长。”据此分析推动当时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贸易 B. 明清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空前兴盛 C. 西欧列强对亚洲的殖民侵略 D. 海禁政策导致欧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导致在16世纪及17世纪间,美洲的大量贵金属流入西欧与东亚的事件为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由此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故选A项。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开辟文明交往的新航线·文明的链接 9.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英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B. 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提高 C. 英国工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D. 两次工业革命是英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根据关键信息“1500-1900年”、“1800年以后,增长指数的剧增”等,本题实际上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巨大发展。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不符合统计图总体信息特征;BC两项,统计图中,无从直接体现,具有片面性。D项表述客观,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巨大发展 10.1870年以后,欧美国家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生产流程日趋复杂,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技术的复杂性与19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因此,垄断组织在重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发展很快。这说明 A. 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催化剂 B. 资本主义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 C. 垄断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D. 垄断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1870年以后”可知,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流程日趋复杂,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技术的复杂性与19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因此,垄断组织在重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发展很快”可知,生产技术的复杂化导致垄断组织的出现,而垄断组织的出现也属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因此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催化剂,故A项正确。B与材料所述不一致,应排除。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垄断产生的主要动力,C项因果关系与材料相反,排除。垄断只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催化剂。本题只要学生能准确理解材料,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即可得出答案。 11.1899至1911年,新增私人资本总额9350万银元,厂矿企业410家。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 洋务运动的刺激与诱导 B.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 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兴起 【答案】B 【解析】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促使民族工业较快发展,1899至1911年正是该时期经济发展表现,故B项正确;A是民族工业兴起原因;C是一战期间;D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12.晚清时,大同还保留着一种叫“亮脚会”的习俗,妇女坐在自家的门口,伸出双脚让过路人观赏品评。民国初年,女子的脚再次被展示在稽查员和大众面前,不过这次不再具有文化上的“荣光”,而是作为铭刻于女性身体上的耻辱。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传统思想的崩溃 B. 革命运动的开展 C. 进步人士的推动 D. 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根据题意可知,由晚清到民国,女子的脚由被观赏品评到成为耻辱,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和风俗的变化。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扬了民主共和观念,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变化。传统思想在民国初年并没有崩溃,进步人士的推动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这一变化的发生,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A、C、D项。故选B。 13.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美国国内成立了法西斯协会、黑衣社、银衣社、美国民族主义党等法西斯组织。面对着整个社会不满情绪和法西斯主义思潮的兴盛,下列罗斯福政府的措施中最有利于缓和社会不满情绪,打击法西斯苗头,维护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是 A. 放弃金本位制 B. 成立农业调整署 C. 加强社会福利救济 D.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由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美国爆发社会危机,导致“社会不满情绪和法西斯主义思潮的兴盛”。为此,罗斯福实行新政,实施了一些缓和社会危机的政策。放弃金本位制是罗斯福的经济政策,不是社会救济政策。故A项错误。该项是为了调节农业市场而设立的机构,也属于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1933年,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帮助各州直接进行救济和以工代赈。增加社会救济措施,维护工人权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稳定,缓解社会危机,打击了法西斯的苗头,故C项正确。该项是针对工业方面的措施,并不是最有利的缓解社会不满情绪的措施。故D项错误。 14.有人认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以下对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美国“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政策表述错误的是 A. 30年代——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B. 50年代——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 70年代——交替紧缩财政和赤字财政 D. 90年代——宏观调控和微观自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指出的是美国在每个历史阶段针对不同的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措施。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生“滞胀”,尼克松、福特、卡特总统交替使用紧缩财政和赤字仅能一时见效,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发展缓慢,凯恩斯主义失灵,故表述错误为C选项。30年代美国罗斯福总统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A表述正确。50年代一直采用凯恩斯主义,通过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来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表述准确。90年代克林顿上台实施“宏观调控和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走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使得美国经济再度走向繁荣,D表述准确。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15.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经济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农产品价格回升,农业收入明显增加,农民的破产情况得到遏制。如将此立法置于新政内容示意图中,准确无误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依据所学可知,缩减A项应为农业;突破口B项应为金融业;增加就业C项应为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劳资关系D应为调节劳资关系和供求关系的。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农业经济调整法》 16.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成就。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美国通过兴修水电工程,促进国家就业 B. 都达到了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效果 C. 都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范畴 D. 苏联通过兴办公共工程,增强重工业实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1927—1939年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而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罗斯福新政知识加强了对国家的干预,并不是计划经济,故C理解不正确,答案为C。A符合美国以工代赈的变法内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两项水利工程的修建都促进了两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苏联通过兴办公共工程,增强重工业实力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D。 17.列宁说:“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下列引言与“尝试”相符的是 A. “应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B. “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 C. “不关心个人利益,是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 D.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讲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是新经济政策;B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实行的义务劳动制,所以答案选B;C主张私有,关心个人利益;D是农业全盘集体化时的口号。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8.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摘自周尚文等著《苏联兴亡史》) A. 两个相对高点的出现表明斯大林模式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 50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对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变 C. 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在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粮食的歉收 D. 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在政治领域 【答案】B 【解析】 【详解】50年代中期的高点是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进行改革,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故B正确。图中两个高点并不是斯大林模式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反映,而是后任领导者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成果,排除A。60年代初期的低点的原因除了恶劣的气候,还有具体的气候、土壤条件、管理不善等,排除C。1985年,戈尔巴乔夫为了缓解经济困难,首先进行的是经济改革,后因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才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排除D。 【点睛】本题要求掌握斯大林模式的影响,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9.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比5年前增长19%;棉花总产量达到3280万担,比5年前增长26%。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贯彻落实了中共八大的路线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变革了生产关系,是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法正确;B.贯彻落实了中共八大的路线,说法错误,因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召开的,时间不符;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和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时间上来说均不符合。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50-70年代的社会主义探索·三大改造 【名师点睛】此题为因果型选择题。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目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首先要正确理解常用概念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从性质、作用、方向层次等方面来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题干与备选项之间谁是因,谁是果,并与教材知识进行联系。 20.土地问题是中国几千年农耕经济的核心问题。下列各项中,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是 A. 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 B. 新中国的土地改革 C.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前是人民公社,所有制前后都是公有制;A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是由地主土地私有变为农民私有;B也同A;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是由农民私有变为国家共有,所以D正确.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走过相似的道路,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C=G,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 A=E B. B=F C. B=H D. D=H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考查通过数据图考查比较分析归纳及知识的运用能力,题干中已经明确C=G,由图数据及所学史实可推断出C和G在经济所有制形式方面是一样的,即单一的公有制形式;所以,结合数据图可知B阶段是新经济政策,H阶段是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因此C项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 22.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会。对八大召开的背景和相关内容的理解准确的是 A. 纠正“大跃进”的“左”倾错误 B. 确立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C. 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D. 实现党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明确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人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C正确。“大跃进运动”出现在八大召开后,故排除A。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与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有关,故排除B 。D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故排除。 23.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1952年至1956年4年间,北京大学的科研项目有100项,1956年到1957年有400项。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科研成果就达到了3406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119项,属于国内首创的有981项。这表明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 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C. “双百”方针推动了科技发展 D. 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凡创造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时间“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分析,此时正处于“大跃进”时期。题干现象是“大跃进”在科技领域的表现,故B项正确。A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D不是题干的主旨,应排除。 24.1962年7月,邓小平在接见出席共青团七届三中全体与会者时说,现在出现了一种新情况,如实行“包产到户”、“责任田”、“五统一”等等;又说,“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段话表明邓小平倾向于 A. 赞扬农业生产合作化 B. 打破单一的人民公社体制 C. 肯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 纠正党内“左”的错误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1953-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1962年农村还在进行人民公社化运动,但有些地方出现了“包产到户”“责任田”现象,说明人民群众认识到人民公社化的弊端,希望以个体经营来取代集体经营,邓小平支持群众的做法,故B正确;1962年农村没有开始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错误;材料只谈到农村经营形势问题,并没有涉及纠正党内“左”错误的信息,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62年”“包产到户”“责任田”,联系所学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民经济政策的调整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25.1948年以来的40多年里,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6%减到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多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这主要是由于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D. 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48年以来的40多年里”、“关税,世界贸易总额”等,本题的核心,即世界贸易问题。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两项属于货币(金融)领域,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C;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才组建起来的,无从体现题干“1948年以来的40多年里”,排除B。进一步分析,可知,D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26.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的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对“相对大国时代”的解读错误的是 A. 质疑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 B. 当今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C. 欧洲是最具活力的经济主体 D. 出现一批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欧洲是最具活力的经济主体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且说法过于绝对,C错误,符合题意,答案为C。萨科齐“相对大国时代”的观念直接挑战美国的单极世界地位,“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表明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和新兴经济发展国家的兴起,故ABD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以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的“相对大国时代”的观念为内容考查多极化趋势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解決问题的能力。 27.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属于自发阶段。“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A. 经济合作的体系化建设出现了突破 B.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密切 C. 大国之间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 D.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答案】A 【解析】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故选A;出来没有体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关系,故B错误;C属于冷战的影响;D中最终形成说法绝对。 28.1973年1月,英国成为欧共体第七个成员国。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把我的钱还给我!”,要求欧共体减少英国需给付的预算份额。上述现象反映了 A.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 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 C. 英国希望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英国从加入欧共体到脱欧的历程反映了欧洲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都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29.美国某知名生物科技公司推出一项的“宏伟计划”:收购全球种子公司——利用转基因技术加以“改良”——用申请了专利的转基因种子替代天然种子——控制全球食品供应。该公司目前已收购全球21%的种子公司,控制93%的转基因食品市场。该材料主要说明 A. 全球化形势下,发展中国家要趋利避害,积极应对 B. 跨国公司控制了国际技术贸易 C. 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D. 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中国家不能逃避,而是趋利避害,积极应对,答案为A。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材料说明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而不是国家安全,排除D。 30.国际著名的投资家和金融学教授吉姆·罗杰斯说:“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像资本主义,而美国反而变得越来越社会主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90年代后两国关系显著改善 B. 全球化背景下利益休戚相关 C. 不同经济模式相互借鉴和影响 D. 两国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指的是中国借鉴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美国借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涉及两国关系的信息点,A错误。材料未有涉及全球化的信息点,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两国之间的联系,D错误。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三小题,第31题17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3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 材料一 (1)观察图片所描绘的情景,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有哪些特点?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主要表现。应怎样理解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材料三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唯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 【答案】(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政府的监控;农村集镇兴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理解:没有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 (3)现象:土地为财富的象征(工商业者获得利润后往往用来买田置地)。 影响:土地私有制、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土地兼并加剧;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潮流,导致近代中国落后。 【解析】 【详解】(1)图一画像砖第一块上半部分一群人在放养家畜,下半部分是一些人收割庄稼,第二块是二牛抬杠式犁耕法;图二是男子耕地,女子织布。从画像砖内容再联系所学知识加以总结,从而得出农业经济的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商业革命”的表现,属于基础知识,要联系所学的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回答即可,可从商业发展“市”的特点、对外贸易、纸币的出现等方面来回答。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政府的监控;农村集镇兴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影响:从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当时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来回答。没有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 (3 )现象:从材料“唯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可以看出重视土地,获得利益后,买田置地,可以得出土地是财富的象征。 影响:由于土地是财富的象征,在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加大对土地的兼并,即使工商业者也把获得利润用来买田置地,从而影响扩大再生产等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得出答案:土地私有制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土地兼并加剧;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潮流,导致近代中国落后。 32.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不断调整经济政策。 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的重要措施。并分析实施这一政策的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 【答案】(1)措施:新经济政策。作用: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2)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 【解析】 【详解】(1)措施:从材料“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来分析,这个材料,内容表明这个措施就是新经济政策。作用:根据所学内容来分析归纳: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2 )模式:根据所学内容得出美国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中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联系所学妮儿可知,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规定国家线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民利益,对农业复苏期积极作用。中国从家庭联产责任制方面来分析。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 33.历史上的货币流通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 材料一 沃德·巴特雷在《1450~1800年世界银块流动》中说“整个殖民地时期(1492年到1820年),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即14万多吨”。而据厄尔·汉米尔顿的研究,就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材料三 希腊债务危机刚刚步入尾声,爱尔兰债务问题再度拉响“警报”。彭博社(2010年)11月13日报道,欧盟目前正游说爱尔兰政府接受来自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联合援助……《中国新闻周刊·欧洲到了抉择时刻》报道:2010年12月7日,欧盟同意为爱尔兰提供850亿欧元贷款。 材料四 《中国财经报》曾报道:“欧债危机令欧元命悬一线。”而何伟文则持相反的观点,他在《欧元不可能崩溃》一文中阐述:“由于欧盟对世界经济和货币体系的极端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得不竭尽全力。加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出手,至少目前为止,仍然基本上可以稳住欧元……欧元的最终前景,则是确信无疑的。”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中“流入西欧诸国的36亿比索的白银‘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从材料中三个时代背景分析美元发生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所述欧洲债务问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些现象?材料四给出了哪些“欧元不可能崩溃”的理由? 【答案】(1)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交通和商路的发展;白银流入西欧,促使金银贬值,消费能力提高,对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的需求扩大;而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对外国产品需求量不大。 (2)原因:30年代: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调整财政金融政策,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答到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两个要点即可) 40年代:美国大发战争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经济霸主地位。 70年代:美国出现经济“滞胀”现象,黄金和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度下降;贸易出现逆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欧共体、日本的冲击等。 (3)现象:凸显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作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理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援助。 【解析】 【详解】(1)原因:可以通过当时中国的物产是西方追求的奢侈品,新航路的白银虽然流入西欧,但是西欧又用来购买中国商品,根据这个思路回答即可。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交通和商路的发展;白银流入西欧,促使金银贬值,消费能力提高,对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的需求扩大;而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对外国产品需求量不大。 (2)原因:30年代:结合所学答到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两个要点即可 40年代:与二战爆发,美国大发战争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国确立了经济霸主地位有关。 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美国出现经济“滞胀”现象,黄金和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度下降;贸易出现逆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随着美国经济的衰落,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欧共体、日本的冲击等。 (3)现象:强调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作用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理由:结合所学可知主要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援助有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