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清朝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钱大家分,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与主人公如此感慨产生关联的是( )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科举制 D. 郡县制 2.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的政治特点“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其中“封建政治”是( ) A. 分封制度B. 宗法世袭制度 C. 郡县制度 D. 封建社会制度 3. 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应是( ) A.太尉 B.廷尉 C 丞相 D. 御史大夫 4..北宋基本上解决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其主要措施有( ) ①颁布推恩令 ②文官任州郡长官 ③参知政事的设立 ④大部分赋税收入由中央掌控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5.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 唐朝的门下省 B. 宋朝的枢密院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6.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这样辛苦主要是因为他( ) A. 废除了丞相制度 B. 设置了军机处 C. 扩大了六部权限 D. 推行了行省制 7.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说:“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声名……而且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 A.人民主权 B.法律至上C.轮番而治 D.间接民主 8.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体现了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B.是人类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C.标志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9.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它“在保留传统的表象下,国王和议会交换了位置,一个人的专制让位于一批人的共同执政。”材料中所指的事件是( ) A.光荣革命 B.查理一世上断头台 C.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D.建立共和国 10..钱满素在《美国掀翻: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中说:“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这一观点在1787年宪法中的表现不包括( ) A. 国会对总统的行政有监督权 B. 总统内政外交必须对国会负责 C. 总统任命大法官需国会同意 D. 大法官可以裁判总统行政违宪 11.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最大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政治家和议员地位低下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12美国独立战争后,最初实行“邦联制”,这种制度被被形象地比喻为“头脑听从四 肢的怪物”。为了改变这种松散的状况,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 ) A.两党制 B.君主专制 C.联制邦 D.君主立宪制 13.有人抱怨说,法国1875年宪法只有两条,第一条:总统具有一切权力;第二条:总统不经内阁批准不能行使任何权力。该观点认为法国( ) A.共和制确立历经曲折 B.内阁凌驾于总统之上 C.议会制约总统的权力 D.内阁独掌国家行政权 14.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15.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B.中国没能给予最惠国待遇 C. 中国人消费能力较低 D.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太少 16.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A. 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 B. 英国实现了对中国的占领 C.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17.“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 A. 赔款2100万银元 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 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18.有人评论义和团:“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 ) A. 行动具有爱国和盲目双重性 B. 革命任务始终是反侵略反封建 C. 参与者具有广泛性和全民族性 D. 失败是中外势力联合剿杀所致 19.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等四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 A. 鸦片战争B. 天国兴衰C. 曾国藩D. 《天朝田亩制度》 20.“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面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材料中的“是役”指( ) A.甲午中日战争 B.抗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1下列口号中,全面反映了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罢课、罢工、罢市” 22.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 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23.下列哪一条约突出地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4.张謇在《张季子九录·文录》中说:“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辛亥革命( ) A.结束了封建制度 B.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C.完成了中国的近代化 D.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2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自由;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和被选举等项权利”。这些规定( ) A.使人民真正获得了自由民主 B.实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D.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 第Ⅱ卷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26题38分,27题12分) 26.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材料一所说的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什么? (6分)清政府分别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6分)这三次战争分别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材料二 列强的步步紧逼使曾经统一富强的中国山河破碎,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的英勇、血性,然而反动卖国的清政府却签订了这样的条约内容“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斗争……拆除北京至大沽口沿线炮台……” (2) 材料二中条约内容出自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简述其恶劣影响。(4分) 材料三 这中国大片江山是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 ----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与停滞对立”。 ——马克思《中国纪事》 1862年 材料四 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怎样的斗争?(4分) 根据材料三说明胡绳和马克思对该农民运动不同评价的依据是什么?(6分) (4)指出材料四反映的农民运动的特点。(2分)这两次农民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 27.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思想基础。阅读下列 材料: 材料一 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辛亥革命之前,中国一直是处于家天下的格局中……每个王朝的合法性都建立在“天意”之上,国家的基础建立在民众对于最高统治者的威权崇拜……在这种逻辑下,民众没有一种国家的认同归属感。 ——金渡江《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观念形成》 材料二 历史上,中国人的民族观念一直以汉族为中心,华夏蛮夷间基本处于对峙状态。即便暂时由少数民族所统治也是希望“驱除鞑虏”。……辛亥革命以后,这种狭隘的民族观念被“五族共和”所取代……或者说,此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 ——金渡江《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观念形成》 材料三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普通民众面对英国侵略的态度(不得摘抄原句)及原因。(4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辛亥革命在“五族共和”方面的政治实践。(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及其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斗争成果。(4分) 临河三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答案 1-5 B A D B A 6-10 A A A A B 11-15 A C C D D 16-20 C B A B A 21-25 C C C D C 26.(1)答案: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6分)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或《北京条约》、《马关条约》(6分)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6分) (2)答案:《辛丑条约》;(2分)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均可)。(2分) (3)答案: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4分) 胡绳: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3 分) 马克思:利用宗教发动起义,没有先进理论作指导;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领导集团发生严重内讧;农民起义只是改朝换代的工具。(3分) (4)特点:反帝爱国性和盲目排外性。(2 分) 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或农民阶级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4 分) 27.(1)态度:旁观者(或看客)。原因:民众缺乏国家的认同归属感。(4分) (2)政治实践: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4分) (3)名称:五四运动。斗争成果: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