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模块1专题1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模块1专题1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案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 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1.法令出一 ‎(1)创立: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 ‎(2)特点: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3)弊端:皇权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影响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 ‎2.君权和相权 ‎(1)调整原因 ‎①防范宰相擅权。‎ ‎②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 ‎③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2)调整措施 ‎①西汉: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打击相权;组成“中朝”参与决策,削减“外朝”权力。‎ ‎②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唐初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的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有所分散。‎ ‎③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散宰相权力。‎ 中枢机构的演变 隋文帝即位后,建立起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新的中央官制体系。唐袭隋制,又有所变革。唐高祖以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并为宰相。中书取旨决策,门下审议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三省共同负责中枢政务的制度日臻完备。宋朝统治者设枢密院分掌军权,与中书对称“二府”,又设三司分掌财政,号为“计省”,从而将相权一分为三。此外,设参知政事、枢密副使、三司副使等官职为副,以牵制长官权力。自隋朝开始,六部顺序屡经变更,最后定为吏、户、礼、兵、刑、工,一直沿用到清朝。‎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二、古代的监察体制和选官制度 ‎1.监察体制 ‎(1)秦代: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2)汉代: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 ‎(3)发展:汉代以后各朝均有设置,如唐代有御史台、宋代有提点刑狱司、元代有御史台等。‎ ‎(4)作用 ‎2.选官制度 ‎(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察举制:汉武帝时创立,自下而上推举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做官。魏晋南北朝时演化为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 ‎(3)科举制 ‎①实施:隋代创立以考试选官的制度,明清时期演化为八股取士。‎ ‎②评价: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明清八股取士,阻碍着人们的思想和文化的进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1.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但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从先秦官位世袭制到汉代“任人唯亲”,隋唐及以后“选贤任能”的历程;选官标准经历了从血缘世袭到门第高低,然后到以才能学识的变化。‎ 三、行省制度 ‎1.历代行政区划演变 ‎(1)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制,后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 ‎(2)唐代:州、郡、县三级制。‎ ‎(3)宋代:路、州、县。‎ ‎(4)元代:省、路、府、州、县。‎ ‎2.行省的设置 ‎(1)概况:元代确立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以及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2)特点: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中央还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以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3)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行省制度的创行是我国地方行政体制的重大变革,省的名称一直沿用到当代。元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无论是两级制还是三级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而元代行省既是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本身又具有中央派出机构的特点,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统一。‎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一 皇权与相权之争下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史料一 按自后汉,时虽置三公,而事归台阁,尚书始为机衡之任,然当时尚书,不过预闻国政,未尝尽夺三公之权也。至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 史料二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 史料三 (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 ‎——[元]脱脱等《宋史》‎ ‎[解读]‎ ‎(1)史料一反映了“自后汉,时虽置三公”,但权力越来越小,后来三公被尚书取代。隐性信息:“尚书始为机衡之任”“魏晋……真为宰相”,到唐代发展为三省六部制。‎ ‎(2)史料二分为两个层次,唐朝之前宰相的地位和唐朝时期宰相的地位,反映了宰相地位的变化;“唐世宰相,名尤不正”,表明唐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共议国事,分散了宰相权力,与实际宰相地位不相符。‎ ‎(3)史料三分为三个层次,政事堂、枢密院、三司各分了宰相的权力,宋代“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反映相权被削弱。‎ ‎[思考]‎ ‎(1)根据史料一,指出汉代“三公”与尚书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对后世的影响。‎ 试答:                                    ‎ ‎                                   ‎ ‎(2)史料二反映了古代宰相的地位如何?史料三反映了宋代是怎样分割相权的?‎ 试答:                                    ‎ ‎                                   ‎ ‎【提示】 (1)趋势:三公的实权越来越小,尚书的权力越来越大,并最后取代三公成为宰相。中书省长官常参加决策活动,也握有宰相的权力。‎ 影响:发展到唐朝,便形成尚书、中书、门下并立的三省六部制。‎ ‎(2)史料二:反映了古代丞相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统领百官的重要助手,位高权重,唐朝分散了相权。‎ 史料三:反映了宋代设置中书禁中、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政权力,相权被进一步分割。‎ ‎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落、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探究二 宋代和元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史料一 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 通判……建隆四年(公元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倅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元]脱脱等《宋史》‎ 史料二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解读]‎ ‎(1)史料一中第一段话表明知府等权力较大;第二段话表明知府权力受通判制约。‎ ‎(2)史料二关键信息:“流动的中央政府”说明当初设置行省的目的并不是使地方行政方便,而是便于中央控制地方。‎ ‎[思考]‎ ‎(1)史料一中反映宋代知府与通判的地位和关系如何?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 试答:                                    ‎ ‎                                   ‎ ‎(2)史料二反映元代行省与中央政府是什么关系?有何意义?‎ 试答:                                    ‎ ‎                                   ‎ ‎【提示】 (1)地位和关系: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联署才有效。通判虽是知府的副手,但是可以监督知府,并且可以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 特点:通判监督知府,知府与通判互相牵制,反映宋代通过地方分权而强化中央集权。‎ ‎(2)关系: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意义:便于中央集权。‎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 ‎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 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 ‎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 ‎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 ‎►探究三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史料一 公元前134年,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此建立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光武帝时期,增加举茂才(秀才),孝廉郡举,茂才州举,并将每年一度的选举固定成为制度。‎ 史料二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 ‎——沈约《宋书》卷九十四 史料三 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解读]‎ ‎(1)史料一信息“郡国岁举孝廉”“举茂才”说明了汉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孝廉郡举,茂才州举”说明通过自下而上的地方推举的方式选拔人才。‎ ‎(2)史料二反映了魏晋时期的选官依据,隐性信息是这种选官依据后来发生了变化,暴露了九品中正制选官依据的弊端。‎ ‎(3)史料三说明唐代实行科举制,以学识、考试成绩为标准选拔人才,具有公平、公正的一面。‎ ‎[思考]‎ ‎(1)根据史料一说明察举制选官的主要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试答:                                    ‎ ‎                                   ‎ ‎(2)根据史料二,说明九品中正制设立初期的选官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之处。‎ 试答:                                    ‎ ‎                                   ‎ ‎(3)根据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拔标准和方式的角度说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试答:                                    ‎ ‎                                   ‎ ‎【提示】 (1)主要依据:德行、才能。‎ 积极影响:冲破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拓宽了选官渠道,为西汉提供了大量人才,推动西汉武帝时期强盛局面的出现。‎ ‎(2)依据:唯才是举方针,不看门第,对人物的评品随其言行道义而升降。‎ 变化:大小中正多为士族所把持,变成不论贤愚,专凭门第。‎ ‎(3)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 ‎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2.影响 ‎(1)积极 ‎①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为官,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政局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制度化的选官标准,为实现长治久安的政治理想,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③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2)消极:科举制发展到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科技思想文化的发展,不利于统治者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古代监察制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朝的监察制度,经过众多思想家的引导,并在总结汉以来监察制度的经验基础上,建立了比较成熟和定型的“一台三院”的监察体制。在地方监察体制上,唐初分全国为十道监察区,由监察御史十人分巡州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改全国为十五道,监察御史亦增至十五人。御史不仅是察吏之官,也是“掌律令”之官,无论治吏与明法都与御史密切相关。唐朝的监察法以《监察六法》为代表,是“道察”体制的产物。首先,“察官人善恶”,使监察的覆盖面扩展到所有的官僚;其次,将户口、赋役、农桑、库存等经济指标列为监察的内容,显示对经济监察的重视;最后,司法监察已成为监察的重点,皇帝派出巡按地方的监察御史多奉命察大案、要案、冤案。除《监察六法》外,皇帝对御史每次巡行的监察重点都做出明确的指示。‎ ‎——张晋藩《察吏是治国之本——‎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镜鉴》‎ ‎(2018年3月5日《北京日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代监察制度改革的意义。‎ ‎[解析] 根据材料“唐朝的监察制度,经过众多思想家的引导,并在总结汉以来监察制度的经验基础上,建立了比较成熟和定型的‘一台三院’的监察体制”可知,唐代的监察制度充分继承了秦汉以来政治经验的成果;而唐代监察制度的日臻完善,不但有利于封建政府整顿吏治和防治腐败现象,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维护社会稳定;此外,唐代监察制度的改革也为后世监察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答案] 意义: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监察制度的经验;整顿吏治,防治腐败,保障了国家机构正常运转;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社会稳定;为后世监察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辩证分析古代监察制度 ‎1.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2.君主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监察制度是皇权的附属品,能否发挥正常作用,与皇帝的明昏有密切关系;随着监察制度日益腐朽,监察官本身贪赃枉法者也不乏其人,更不能杜绝官僚的腐败和低效。‎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昆明调研)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  )‎ A.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 B.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 C.成功防止地方侯国割据 D.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 [本题考查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根据“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 每两年轮换一次”可知,监御史的主要职责是对地方进行监察,故A、B两项错误;C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根据“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可知中央通过监御史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 ‎2.(2019·苏州一模)唐太宗贞观三年“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  )‎ A.削弱了门下省审议权 B.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 C.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权 D.削弱了尚书省执行权 B [材料体现了唐朝三省六部制的集体决策,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故选B项;门下省的审议权并没有削弱,故排除A项;三省分工体现了相权一分为三,强化了皇权,故排除C项;尚书省执行权没有削弱,依然是统领六部,故排除D 项。]‎ ‎3.(2019·绵阳一模)宋代选官入仕的途径相当多元,通过恩荫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无出身”,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跻身高层者更是寥寥无几。这种现象说明宋代(  )‎ A.世家大族左右国家政权 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C.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D.党派纷争破坏官僚体制 C [根据材料“选官入仕的途径相当多元,通过恩荫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无出身’,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科举制更加完善,故C项正确。]‎ ‎4.元代行省区划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局面。这一局面(  )‎ A.继承了秦汉以来的地方行政区划原则 B.强化了地方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 C.促进了各族人民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交流 D.定型了现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划版图 C [秦汉以来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地理建置,元代行政区划与此明显不符,故A项错误;“地方经济文化一体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元代将属于不同地理、不同民族的人民纳入同一行省,这有利于促进各族人民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故C项正确;D项说法错误。]‎ ‎ 古代政治制度的衰落——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 内阁制度的形成 ‎1.废丞相 ‎(1)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 ‎(2)措施:罢除丞相职位,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2.设内阁 ‎(1)原因:朱元璋废丞相职位,政务集中于皇帝一身。‎ ‎(2)设立: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3)特点: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明朝政治制度的创新 废丞相、罢中书省,是明初政治体制的一个重大变革,也是朱元璋立法创制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以上创制,明朝的国家体制形成了以下格局:“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这里的朝廷就是皇帝,而已不同于“宋朝皇帝加宰执等于朝廷”的政治概念。‎ ‎——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二、军机处 ‎1.军机处 ‎(1)目的: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2)设立:清朝雍正年间,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后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 ‎(3)特点 ‎(4)影响: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建立密折制: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教材拓展] ‎ ‎1.宦官专权:明代皇帝厌政,将批红之事交给司礼监秉笔太监代办,这为宦官专权提供了方便。宦官有了参与政事的机会,进而造成宦官专权局面。宦官擅权乱政是皇帝授权的结果,也是利用宦官牵制内阁的产物。‎ ‎2.特务统治:明代为了确保臣下绝对忠心,利用特务手段侦察臣僚私下言行,设立厂卫机构,监视侦察官民行为,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 ‎3.八股取士:明清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故名八股取士。明清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考中做官的,‎ 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目的: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基本原则 ‎(1)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3.措施 ‎(1)设理藩院主管边疆和民族事务。‎ ‎(2)重视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 ‎(3)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4.作用: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一 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史料一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史料二 军机处撰拟的谕旨诏令,不经过内阁,而直接由军机处密封,经驿马递送给各地方督抚,称为“廷寄”,直接交给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各地方的奏折也不经内阁而直接交军机处。‎ ‎——白寿彝《中国通史》‎ ‎[解读]‎ ‎(1)史料一从“私人办公厅”“真正领袖”等信息理解内阁的性质和作用。‎ ‎(2)史料二从“谕旨诏令”“由军机处密封”等关键信息理解军机处的职能。‎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内阁的性质及作用。‎ 试答:                                    ‎ ‎                                   ‎ ‎(2)根据史料二概括军机处的职权。其本质上说明了什么?‎ 试答:                                    ‎ ‎                                   ‎ ‎【提示】 (1)性质: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作用:加强了皇权。‎ ‎(2)职权:负责撰拟皇帝的谕旨诏令;将皇帝的诏令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负责保管地方奏折。‎ 说明: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 内阁与军机处的比较 比较项 内阁 军机处 不同点 朝代 明朝 清朝 设置原因 皇帝政务负担沉重 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皇权;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 权限 明成祖时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明宣宗时拥有了票拟权 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特点 皇帝的最高幕僚、内侍机构 人员简单(简);行事快捷(速);外界干涉少(密)‎ 相同点 由皇帝较亲近的人员组成;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都无决策权 ‎►探究二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特点及影响 史料一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 ‎。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史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摘编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解读]‎ ‎(1)史料一从时空观念角度描述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阶段特征及特点。‎ ‎(2)从史料二关键信息解读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特点及影响。‎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 试答:                                    ‎ ‎                                   ‎ ‎(2)根据史料二概括明清中国君主专制运作的特点。‎ 试答:                                    ‎ ‎                                   ‎ ‎【提示】 (1)废丞相、设内阁;设置军机处。‎ ‎(2)明清君主专制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决策失误,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主要表现及其本质特征 ‎1.主要表现: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内阁,并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雍正帝设军机处,实行密折奏事。如图所示:‎ ‎2.本质特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全国后,正式确立了宰相制度,丞相即宰相是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内与皇帝参决军国大事,外则总领朝政百官,综理朝政。汉武帝时期,在宫廷内任用尚书、侍中等官员作为自己的助手,组成内朝,发布一切政令。隋朝采用了“三省”制度,三省长官为尚书令(正一品)、左右仆射(从二品)、纳言(正三品)、内史令(正三品),均是宰相职务。唐代大力推行人才选拔上的变革,使宰相的人数突破三省长官的范围,大量增加。北宋前期,“中书令,侍中,及丞郎以上至三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为正宰相”,并将门下、尚书两省置于外朝,尚书令、侍中没有特招不干预政事。‎ ‎——摘编自《浅析中国宰相制度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据《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在《问文学》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 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大臣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政,与丞相职务不同的是,此为没有任何品阶的非定制职衔,也无俸禄。‎ ‎——摘编自《中国历史词典》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相权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中国古代相权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双向作用。‎ ‎[答案] (1)趋势:相权不断被分割和削弱;相权由实到虚,宰相地位下降;相权由合法独立权力变为皇权附庸。‎ 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2)作用: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和完善,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完善具有重大意义;一定程度上牵制皇权,平衡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有利于国家政局稳定,政治清明;辅佐皇帝决策机要,对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具有重大作用。位高权重,威胁皇权;加剧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造成政治动荡,一定程度上削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 ‎(2)能有效组织人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有利于各地区文化发展。‎ ‎2.消极影响 ‎(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受到压制和打击。‎ ‎(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进步。‎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内阁是明朝初年设立的皇帝咨政机构,后来权力逐渐增大,最终实际上成为明朝行政中枢机构。据此对明朝内阁理解正确的是(  )‎ A.协助丞相为皇帝提供顾问 B.实为解决中央集权弊端而设 C.批答奏章代皇帝决策政务 D.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权 D [本题考查明代内阁制度。明代内阁的设立是在废除丞相制度后,故A项错误;设立内阁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内阁不能代皇帝决策政务,故C项错误;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权与“‎ 最终实际上成为明朝行政中枢机构”相符,故D项正确。]‎ ‎2.明代六部不必听命于内阁,而内阁非六部不能行事,于是内阁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内阁与六部之间经常互争雄长。这反映出,在明代(  )‎ A.中央行政关系紊乱 B.皇帝制度已成为摆设 C.君主专制统治加强 D.地方高度集权于中央 C [本题考查明代内阁制度等内容。材料表明,明代内阁与六部出现权力互争,这与丞相的废除有关,实质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故C项正确;中枢决策权最终都归于皇帝,没有体现出中央行政关系紊乱,故排除A项;明朝时期的决策权属于皇帝,故排除B项;题干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排除D项。]‎ ‎3.明成祖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随着内阁地位的上升,阁臣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宣德时期,经过内书堂训练,代替皇帝“批红”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也应运而生,从而形成了内阁与司礼监共理朝政的格局。这表明(  )‎ A.君主权力日渐衰落 B.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变化 C.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D.内阁完全丧失议政功能 B [明朝的内阁和司礼监秉笔太监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故A项错误;从内阁获得票拟权到“形成了内阁与司礼监共理朝政的格局”表明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决策权力一直由皇帝掌握,故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 ‎4.(2019·保定二模)密折制度在清朝不断发展。雍正时期,只有皇帝允许的官员才能上密折;后又特许下级官员可直接向皇帝弹劾上级长官。清朝的密折奏事(  )‎ A.降低了行政决策的效率 B.反映君权与相权矛盾突出 C.影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D.有助于政令体现皇帝意志 D [本题考查清朝密折制度。根据“雍正时期,只有皇帝允许的官员才能上密折;后又特许下级官员可直接向皇帝弹劾上级长官”可知,密折制度有利于皇帝政令的畅通,能有效提高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决策效率,故D项正确,A项错误;明代废除丞相制度,清承明制,故排除B项;这一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排除C项。]‎ ‎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全国卷Ⅰ ‎2019·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2018·唐朝藩镇割据 ‎2017·汉代中央集权的影响 ‎2016·宋代重史传统 ‎2016·明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 全国卷Ⅱ ‎2018·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2016·科举制 ‎2015·汉代地方吏治 ‎2017·明朝中后期中枢决策过程的演变 全国卷Ⅲ ‎2019·宋代募兵制 ‎2018·宋代选官制度的完善 ‎2016·汉承秦制 ‎—‎ ‎1.从考查趋向看,本讲内容在全国卷中年年必考,命题方式主要以文字史料为载体,选择微观场景考查政治制度的传承及发展,明确其消长的发展趋势。‎ ‎2.从社会热点看,科举制度的公正公平性,在促进社会流动、推动中国教育发展、文化传承和构建民族价值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能否顺应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国运兴衰。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给当前我国的民主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从预测角度看,本讲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命题将会集中在汉唐和两宋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选官制度的演变上,注重发掘其对当今社会的借鉴作用。创设新的材料情境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挖掘历史现象的深层内涵。‎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 (2016·全国卷Ⅱ)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明立意:本题从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切入,凸显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抓关键: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理思路: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出身卑微的读书人为了入仕,刻苦读书,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故选D项;官员的文化素养和能力是两个概念,故排除A项;题干信息与选官制度沿革下的官员道德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B项;自由投考与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矛盾,故排除C项。‎ 练点:宋代募兵制 ‎1.(2019·全国卷Ⅲ)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A [材料“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反映出军队规模庞大,庞大的军队开支必然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故A项正确;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政策,军队战斗力较弱,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军队兵员数量多,与弱化对地方控制、加剧社会贫富分化无关,故C、D两项错误。]‎ 练点:汉代中央集权的影响 ‎2.(2017·全国卷Ⅰ)‎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C [题干材料反映了从汉高祖十二年到汉武帝元封五年,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增多,而且从只有郡到郡、国都有,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逐渐增多,甚至包括了一些封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的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缩小,故A、D两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故B项错误。]‎ 练点:汉代地方吏治 ‎3.(2015·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材料体现了汉宣帝高度重视郡太守的作用,而郡太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汉宣帝的观念而非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故排除C项;D 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提及,故排除。]‎ 练点:明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 ‎4.(2016·全国卷Ⅰ)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B [题干反映的是明朝初期,地方由三司分别掌管“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到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地方行政权力出现了由明初的多人掌握到明中叶以后一人掌握的变化,这样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各部门工作,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尤其是到明清时期,地方权力不断缩小,故排除A项;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六部权限是否受到削弱,故排除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此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故排除D项。]‎ 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 (2019·全国卷Ⅰ)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明立意:以汉代“皮币”的价格和使用为背景,考查的主要有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抓关键:汉武帝将“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而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因而诸侯王置办一张“皮币”就得花费较多的收入,这从经济上削弱了诸侯的实力。‎ 理思路:通过分析汉武帝时期“皮币”及诸侯王参加献礼的规定,考查汉武帝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皮币”不是货币,因而制作“‎ 皮币”不是对货币进行管理,故A项错误;制作“皮币”是经济手段,非文化教育措施,无法确立思想上的统一,故B项错误;制作“皮币”并规定诸侯王参加献礼必须购买“皮币”,不能实现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错误。故选C项。‎ 练点:宋代选官制度的完善 ‎5.(2018·全国卷Ⅲ)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B [由表中信息可知,宋代宰相祖辈、父辈任官中低级官员和无官职记录者所占比重较大,这说明越来越多平民出身的官员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反映出两宋时期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宰相权力的变化情况,故排除C项;祖辈、父辈无官职记录的宰相正是通过科举制度才成功走向仕途的,故排除D项。]‎ 练点: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6.(2018·全国卷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C [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并且宰相数量增加、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强化皇权,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故C项正确。]‎ 练点: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影响 ‎7.(2018·全国卷Ⅰ)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D [从表中后三种藩镇类型来看,大多数藩镇官员由朝廷任命,且不同程度地上供赋税,藩镇的功能多为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这些都有利于唐朝统治的维持,故D项正确。]‎ 练点:明朝中后期中枢决策过程的演变 ‎8.(2017·全国卷Ⅱ)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后内阁地位上升,阁臣权力增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明朝中后期,司礼监太监获得了代皇帝“批红”的权力,这样司礼监太监利用这一机会,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干预明朝的中枢决策,因此出现题干所述现象,故A项正确;明中后期,内阁、司礼监虽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但其都依附于皇权,最后集权于皇帝,君主专制强化,故B项错误;内阁与司礼监相互制约,其议政功能并没有丧失,故C项错误;宦官虽然权力增强,但是最后的决策权仍在皇帝手中,故D项错误。]‎ 练点:汉代对秦代政治制度的继承 ‎9.(2016·全国卷Ⅲ)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B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汉代对秦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关系。材料中的“文书”泛指古代的国家档案文献,文书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材料表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重视秦朝的文书,意味着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即汉承秦制,故B项符合题意;汉初推行的是被称为“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故排除A项;汉初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以便继承前代的政治制度,故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官吏是否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故排除D项。]‎ 练点:宋代重史传统对君主专制的影响 ‎10.(2016·全国卷Ⅰ)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A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因为史官对帝王“误失”“必书之”而不乐,这就反映了重史传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君主个人行为,故选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史官秉笔直书,故排除C项;D项是现象而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2019·唐山二模)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这一措施(  )‎ A.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 B.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 C.是“无为而治”的具体体现 D.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 A [本题考查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根据材料“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可知,西汉初年对封国权力进行制约以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封国权力的制约,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制约封国权力,而非“无为而治”,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错误。]‎ ‎2.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长官的指令。御史之外,皇帝还常派使臣临时巡察地方。这表明(  )‎ A.皇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B.御史的权力超越了宰相 C.地方官吏腐败日益严重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御史监察机构……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长官的指令。御史之外,皇帝还常派使臣临时巡察地方”可知,御史代表皇帝监察地方,有助于加强皇权,故A项正确;御史主要负责监察,权力未超越宰相,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加强皇权,而非强调地方官吏的腐败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围绕着皇权来说,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D项错误。]‎ ‎3.(2019·济南一模)宋神宗元丰改制时,有臣僚建议废除枢密院,仿唐制将军事事务归兵部。宋神宗以“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为由未予允准。这反映了宋朝(  )‎ A.谏议制度的完善 B.部院间矛盾尖锐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重视权力的制衡 D [根据材料“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可知宋代枢密院与兵部都拥有军权,二者相互牵制,说明宋代重视权力的制衡,故选D项;谏议制度是对皇帝的决定提出意见,题干未涉及谏议制度的完善,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军事的改革而不是部院间的矛盾,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主要是中央官制,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 ‎4.(2019·达州一模)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十人为进士;复于百数十人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由此可知科举制(  )‎ A.能够选拔优秀人才 B.逐级考试逐层选才 C.选才任用比例很高 D.官员选任公平公正 B [根据材料“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此其选之精也”可知,科举制具有层层遴选人才的特点,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我们不难得知,科举制较为严密的选拔流程尽管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但并不能确保优秀人才的选拔,故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及科举制选拔人才的具体人事安排,故排除C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及科举制人才选拔的公平性,故排除D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