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中期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中期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中期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题,共60分)‎ ‎1.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由材料“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可知,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所以答案选B。材料并没有涉及分封制历史作用问题,所以排除A;材料讲的是分封制的有关问题,并没有涉及到宗法制,所以排除C;材料也没有涉及到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问题,所以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紧密结合,在家庭范围内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内为分封制。但是分封制后来随着血缘的疏远,逐渐成为了国家分裂的因素。‎ ‎2.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 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材料文字清代“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清代内阁与明代相比地位大大降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康熙帝设立南书房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这些新的权力机构的出现使内阁的地位不断降低。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B项表述在明朝已经出现,不符合题意,C项表述与内阁地位变化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符合题意。故选D项。‎ ‎3. 贞观元年,唐太宗曾对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比来(近来)护己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唐太宗认为 A. 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B. 中书省门下省不该互相牵制 C. 制度实行的效果与初衷不符 D. 三省六部制能抑制宰相权力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的信息可以看出,唐太宗希望门下省从万民和国家利益出发,不要避私怨,顺一人之颜情,这说明了制度实行的效果与初衷不符,故C项正确,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4. 和约批准后,清帝下罪己诏曰:“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 A. 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B. 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以到长江口岸航行 C. 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 D.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题干中“去岁仓促开衅”“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的信息可知这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可知A项正确;B的是《天津条约》,C指的是《南京条约》,D项指的是《辛丑条约》,故排除BCD三项。‎ ‎5. 1911年10月某报刊登文章写道:“辛亥之秋,八月既望,武昌起义,各省回应。……预料中国此次革命,大功必可告成。”材料中“大功”后来主要表现为 A. 以共和制取代封建帝制 B.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C. 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 D. 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说的是辛亥革命的功绩。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推翻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明确的反帝,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并未深入广大的民众中,故C项错误;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不是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故D项错误。‎ ‎6. 中共三大决议:我们希望社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 得以迅速实现;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以树立国民革命之真正领袖地位。此后国共两党 A. 建立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日战争 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国民革命 C. 进行重庆谈判,实现国内和平建国 D.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建立联合政府 ‎【答案】B ‎【解析】由中共三大决议可知,此时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三大以后国共两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故B项正确;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故A项错误;重庆谈判和建立联合政府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故C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中共三大决议”,据此判定这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7. 学者王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是指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村民自治制度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故选A项。BC是中央的民主制度建设,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是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这反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A. “一边倒“‎ B. “一边倒”‎ C. “另起炉灶”‎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边倒”指的是在国际关系中中国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A项错误;“求同存异”指的是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故B项错误;“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重新订立外交关系,故C项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故D项错误。‎ ‎9. 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一书中说:“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据此可知罗马法的发展是因为 A. 罗马的扩张与各民族的融合 B. 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得到认同 D. 奴隶制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结合所学知识这句话体现了罗马的扩张和多民族的融合,A项正确;B C D三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故选A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名师点睛】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和万民法。万民法是随着罗马不断对外扩张,原有的公民法不太适应新的形势,于是在不触动原有公民法体系的前提下,对公民法某些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它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因而能够适应帝国时期新的社会发展要求。2015年高考江苏试卷考查了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关系,2015年课标卷Ⅰ、2015年四川卷、2015年重庆卷都涉及了罗马法的内容。复习时注意准确理解公民法和万民法的适用范围、特点、两者的关系,还有《十二铜表法》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 ‎10.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材料中的“特殊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 A. 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B. 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激烈 C. 普法战争法国战胜 D. 无产阶级革命的迅猛发展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政治体制的演变是一波三折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则是一票共和的产物,则是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所以答案选B。A选项不是材料强调的;C选项是客观因素;D选项与此无关。‎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1. 下表据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编制。据该表分析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时间结果 ‎1832年以前 ‎5%成年人有选举权,绝大多数是贵族 ‎1832年 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 ‎1867年 城市工人有了选举权 ‎1872年 施行秘密投票 ‎1884年 农村工人有了选举权 ‎1918年 男子21岁,女子30岁获得选举权 ‎1928年 ‎21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均获得选举权 ‎(除精神病人、国王、正在服刑的犯人)‎ A. 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B. 民主进程呈现渐进性 C. 实现了选举权利平等 D. 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832年到1928年,选举权逐渐扩大范围,这说明民主进程呈现渐进性,故B正确。工人、农民在此之前就有,材料无法体现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故A排除。近代英国的选举权利不可能平等,故C排除。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属于原因,不是特点,故D排除。‎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议会制度改革 ‎12. 1786年,麦迪逊给华盛顿的信件中说:“当前宪政的弊端实在是太严重了,以致不少人对共和政体感到失望,希望转而建立“不损害根本原则的稳定政府”,也就是君主制。”此观点实际上反映了 A. 共和政体不适用于独立后的美国 B. 美国人民希望建立君主制政体 C. 美国需要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D. 联邦制削弱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独立后的美国实行邦联制,邦联仅仅是各州之间的联合体,只是各州之间的松散联盟,邦联政府难以应付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和外部威胁等一列问题使资产阶级有了 “危机意识”。 而题干材料表明邦联体制下中央政府的软弱无力,因此,其这样说的意图是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故答案选择C项。ABD无从体现。‎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联邦制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美国联邦制的背景。关于美国与中央集权:从美国民主共和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看,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是不断加强的,但是,美国不是中央集权制国家,美国各邦依然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州政府依法行政,不接受联邦政府的直接领导,这就是美国联邦制的特点: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13. 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A. 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B. 继续战争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C. 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 D. 通过了《和平法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表明,“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继续参加一战,故B项正确。推翻罗曼诺夫王朝与题干中“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不符,故A项错误。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属于“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结果,故C项与题意不符。《和平法令》属于十月革命胜利的成果,故D项错误。‎ 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经过 ‎14. 1964年,法国在西方阵营中率先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66年3月,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并要求美军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撤离法国;1966年6月,戴高乐访苏时提出“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大欧洲”设想。这表明 A. 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守势 B. 法国力图突破两极格局 C. 中苏关系日益恶化 D. 欧共体力量的壮大 ‎【答案】B ‎15.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 联合国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华沙条约组织 D. 欧洲共同体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指的是军事组织,依据所学知识可知,B项正确;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马歇尔计划是在1947年,联合国也不是军事组织,故A项错误;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针对北约建立的军事组织,故C项错误;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也不是军事组织,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保卫性措施”,据此判定和排除。‎ ‎16.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统治者据此采用 A. 民贵君轻 B. 重农抑商 C. 施行仁政 D. 闭关锁国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主张要将农民约束在土地之上,这样社会才会安定。这是重农抑商的理论依据。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民贵君轻的信息,排除A;施行仁政和题意无关,排除C;闭关锁国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D。‎ 是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17.‎ ‎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阐明,西欧生产技术的突破来自生产中精细的分工,分工来自生产规模扩大,而生产规模扩大则是人们利用市场兴起所造成的盈利机会的结果。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古代中国科技长期未获得突破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古代市场长期发展缓慢 B.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 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D. 专制制度的阻碍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生产规模扩大则是人们利用市场兴起所造成的盈利机会的结果”说明西方科技的发展得益于市场长期发展的结果。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市场一直没有发展到带动生产规模扩大的程度,生产技术就陷于停滞状态。B C D三项材料中未体现。故选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古代中国科技长期未获得突破的主要原因 ‎18. “人类历史中间其实只发生了一件事,即1800年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人类其他的历史细节有意思,但不关键。”按照这一西方学者的史学理论,中国历史如果也分成两部分,那么具有分水岭作用的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注意题干要求“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可知题干划分历史的角度是站在经济工业化的角度,而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洋务运动,故B项正确;ACD项与题干意思不符,故排除。所以答案选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19. 当甲午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是指 A. 将发生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 B. 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民族工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D. 列强侵略会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指的是经济近代化。AB反映的是甲午战后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的重大事件,与“经济基础”不符,故错误;甲午战后外国的入侵客观上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经济近代化的进程加快,故D项正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故C项错误。‎ ‎20. 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幅墨汁对联依稀可见:“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 20世纪50年代初 B. 20世纪50年代末 C. 20世纪70年代末 D. 20世纪90年代初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多快好省”可知,这是1958年“鼓足干净,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故B项正确,AC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多快好省”,据此判定这是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在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中国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 开发浦东成为对外开放的新标志 D. 中国实现了所有城市的开放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上是恢复小农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故A项错误;中国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在一五计划,故B 项错误;浦东开发开放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从区域性试验转入了全面展开和深化的阶段,故C项正确;D项说法错误。‎ ‎22. 假如你是17世纪时,荷属东印度公司雇用的著名的印刷业家族的一员,为该公司绘制航海地图。受雇后,你必须在阿姆斯特丹市长的面前起誓,答应要保守秘密,不让航海图上的信息外流。荷属东印度公司此做法最主要的考虑是 A. 战争因素 B. 商业因素 C. 文化因素 D. 外交因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而同期的英国与荷兰的海上贸易竞争激烈,所以荷属东印度公司会要求其雇员保守秘密,尤其是航海图上的信息,以防英国人获取信息而与它进行海上贸易竞争,即商业上竞争。因此B项正确。ACD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23. 19世纪下半叶,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地方的原料。它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应世界各地消费。上述状况反应了 A. 环球航行的探索 B. 世界市场的形成 C. 殖民扩张的开始 D. 资产阶级的形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所述的19世纪下半叶的产品销路不断扩大,产品的原料产地也在不断扩大,这种现象出现即是世界市场形成的表现。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它的主要表现就是产品原料产地、产品销售地的世界化,以及分工的日益细化等。故本题选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形成的表现 ‎24.‎ ‎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科学时代”指的是 A.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 B.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说明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这是19世纪末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D项正确;文艺复兴是在14—17世纪,故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六十年代到19世纪中期,故B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指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C项错误。‎ ‎25.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这主要说明 A. 罗斯福准备实行专制独裁 B. 罗斯福崇尚计划经济 C. 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严重 D. 罗斯福要加强政府干预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说明罗斯福想要加强政府的行政职能,即加强政府的干预,故D项正确;AB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严重是罗斯福加强行政权的原因,故C项错误。‎ ‎26. 在资本主义经济史上,1950-1973年是第二个“黄金时代”。下列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这一阶段的是 A. 日本政府实行计划经济 B. 英国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 美国将汽车工业完全收归国有 D. 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后日本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 不是计划经济,故A项错误;英国的自由放任政策是在工业革命后,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1950-1973年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得意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故D项正确。‎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时间信息“1950-1973年”,由此判定正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27. 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 彻底冲破了斯大林的束缚 B. 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模式 C. 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D.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说明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但是没有彻底突破,故C项正确,A项错误;赫鲁晓夫没有彻底突破斯大林模式,也就不可能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模式,更不可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BD错误。‎ ‎28. 1948年以来的40多年里,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6%减到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多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这主要是由于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各国关税彻底的取消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D. 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答案】D ‎【解析】材料数据说明的是世界贸易总额的增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国际贸易体系建立的结果,即关贸总协定的影响,故D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金融体系,故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成部分,故C项错误。‎ ‎29. 20世纪70年代,欧洲国家与美国之间的关系由合作到分裂倾向日益明显,其最主要原因是 A. 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B. 西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实力最强的区域 C. 欧洲国家在许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 D.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答案】C ‎....................................‎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最主要原因”限制,然后据此排除即可。‎ ‎30.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正愈演愈烈,各国政府、央行纷纷紧急出台救市措施,联手应对危机。对这一现象最确切的理解是 A. 只有美国会导致经济危机 B. 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C. 市场经济的弊端日益暴露 D. 金融行业不利于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各国政府联手应对危机。这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经济危机早已有之,材料信息是全球化加大了经济危机的危害,故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 ‎31.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 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B. 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 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 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朱熹反复强调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可以看出,朱熹的贡献是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故选C。‎ ‎【名师点睛】朱熹的思想主张:①“理气论”。认为理和气浑然一体,不可分离,主张先理后气,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也是天理的反应,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存天理,去人欲。②修养论。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日积月累;“仁”是爱心和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应强烈的有社会责任感。③政治理论:儒家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干预政治的关键在于“正君心”。④为“四书”做注解。《四书章句集解》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成为理学的经典。‎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32. 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视。作者评价的是 A.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 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C.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D. 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指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A项错误;材料中“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反映了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的批判思想,B项正确;C项“中体西用”在坚持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和传统的伦理道德、纲常名教的基础上,引进、学习和使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题意不符;D项是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与题意不符。故选B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思想的活跃局面·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名师点睛】明末清初出现的启蒙思想家都参加过抗清斗争。他们对儒家思想批判继承和发展,并非否定儒家思想,他们的理想都未跳出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范围。2015年高考福建试卷选择题考查了顾炎武的主张,2015年高考天津试卷非选择题也考到了顾炎武的主张及意义。预计在2016年高考命题中,仍有可能从明末清初思想的活跃局面这一节中命题,主要掌握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对后世的影响,题型选择和非选择题都有可能。‎ ‎33. 《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A. 依据正确,结论正确 B. 依据错误,结论正确 C. 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D. 依据错误,结论错误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药用于军事在唐末,因此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依据错误,结论错误。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火药 ‎34.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 风俗画和文人画 B. 话本和小说 C. 汉赋和唐诗 D. 元曲和傩戏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风俗画是随着宋代商业发展兴盛起来的描绘社会风俗习气的画作,反映了文化世俗化的倾向;文人画则为文人高雅艺术,反映了高雅文化倾向,A项正确。话本和小说都是市民文学的代表,反映的是文化世俗化倾向,不能体现高雅文化的倾向,排除B。汉赋和唐诗都出现在宋元之前,与题意不符,排除C。元曲是元代市民文学的代表,傩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二者都反映的是文化世俗化倾向,不能体现高雅文化的倾向,排除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二元性”,紧扣世俗化和高雅文化,结合中国古代艺术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35.‎ ‎ 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主张尊孔是为了复辟帝制。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传统伦理道德对人们的毒害,比皇帝的权威加于人们身体上的淫威更加严重。这说明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A. 儒家伦理道德不被重视 B. 孔孟儒学等同于国学 C. 批判儒学成为运动重心 D. 封建礼教依旧束缚人们的思想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传统伦理道德对人们的毒害”中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期间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故D项正确,A项错误;B项错误,儒学是思想领域;C项错误,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所以答案选D。‎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李大钊 ‎【名师点睛】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面的贡献 ‎①开始传入: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②系统介绍: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6. 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称延安是“思想工厂”。这里的“思想”主要指 A.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 C. 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反映延安时期的“思想”的著作有《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其中《新民主主义论》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故D项正确;井冈山时期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和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故AC错误;解放战争后期的《论人民民主专政》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故B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空间信息“延安”,由此判定这是延安时期。‎ ‎37. 薄伽丘《十日谈》中有篇《裁判官的故事》,故事中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A. 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 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C. 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D. 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和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A项与材料无关。B项倡导理性是启蒙运动。D项“灵魂获救”没有体现。材料中财主因酒后亵渎耶稣获刑,却因贿赂获释,说明教会的禁欲与腐败,因此,正确答案是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神权下的自我·文艺复兴 ‎38.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里恩格斯评论的是 A. 智者学派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文字“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的含义可以判断出恩格斯是在高度评价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和人权主张,所以依据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美好的蓝图,D项正确;A B C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制下的启蒙·启蒙运动 ‎【名师点睛】启蒙运动“启蒙”的真谛是运用自己的理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启蒙运动崇尚科学和理性,把矛头主要对准封建专制制度,同时进一步反对封建神学,猛烈抨击天主教的权威和迷信,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2015年高考山东试卷选择题考查了启蒙运动的含义,2015年高考浙江试卷考查了洛克的主张及意义。预计在2016年高考命题中,仍有可能考查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掌握启蒙运动的含义,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意义,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等,题型选择和非选择题都有可能。‎ ‎39.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而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二者的学说都 ‎①成为了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②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③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④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和达尔文均从不同领域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也均从不同领域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二者的学说都不是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二者的学说反映了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而非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凡是含①、④均是错误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含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进化论•牛顿和达尔文 ‎【名师点睛】需要每一位考生特别注意的是高考解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排除法,因为高考题基本都是新材料、新情景,材料陌生,选项陌生,正选方法一般很难一时选出正确答案。运用排除法需要把握三个原则:一看选项是否和史实相符;二看选项是否符合材料信息;三看选项是否能够全面反映材料主旨信息,不可否认有不少选择题的选择肢连材料的主旨都揭示不了。‎ ‎40.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 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 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 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战争不断,政治黑暗不平等,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开始寻求新精神寄托,于是浪漫主义文学兴起,故答案选C。AD是现代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B是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 考点: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浪漫主义文学 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其中41题12分,42题14分,43题14分)‎ ‎41.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特无其虚仪及媚骨尔。‎ ‎——汪士铎《乙丙日记》(1853—1856)(注:汪士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 材料二伦敦《泰晤士报》:“利用交战某一方……巧取豪夺,以获得什么东西,将不会有长久的利益。而以武力干涉战争,无论偏向哪一方,将必处于无政府状态”(1850年10月1日)‎ ‎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据材料概括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英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答案】(1)基本态度:敌视(或否定)。因素:人口过度增长加剧人地矛盾,人民无以谋生;国家选拔人才的途径(科举制)过窄;太平军将领具有才干。‎ ‎(2)变化:从“中立”到“助剿”;变化原因:太平天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国干涉中国内政;清政府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出卖民族利益,满足了侵略者的要求。‎ ‎【解析】(1)基本态度:根据“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可知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是敌视(或否定)。‎ 因素:根据“地不能增而人加众”“取才之涂(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特无其虚仪及媚骨尔”概括得出:人口过度增长加剧人地矛盾,人民无以谋生;国家选拔人才的途径(科举制)过窄;太平军将领具有才干。(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变化:根据“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得出从“中立”到“助剿”。‎ 变化原因:根据太平天国和清政府对待外国的态度分析回答。‎ ‎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明代是景德镇的鼎盛阶段的开始,洪武二年,朝廷在景德镇设“御窑厂”,镇内官窑有58座,民窑达数百座,“昼间白烟掩盖天空,夜则红焰烧天”。……在拉坯时,需留二三寸长的泥把,以便于把握以画坯、吹釉。……如清新优雅,气韵生动,足与水墨画并驾齐驱的永乐、宣德青花;鲜红莹亮,色若朝霞,灿如霁日宣德霁红;釉下、釉上,互相掩映,柔和精巧的成化斗彩;薄如纸、莹如玉、吹之欲飞的永乐薄胎甜白;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嘉靖、万历五彩。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藉此食者甚众。”‎ ‎——摘编自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四大商业名镇繁荣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制瓷业的特点 ‎【答案】(1)原因: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地处交通要冲。‎ ‎(2)特点:规模大;分工细;品种多;技术高;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第(1)问,“原因”,由材料一信息“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概括得出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地处交通要冲。‎ 第(2)问,“特点”,依据材料二信息“镇内官窑有58座,民窑达数百座”得出规模大;“在拉坯时,需留二三寸长的泥把,以便于把握以画坯、吹釉”得出分工细;“‎ 如清新优雅,气韵生动,足与水墨画并驾齐驱的永乐、宣德青花;鲜红莹亮,色若朝霞,灿如霁日宣德霁红;釉下、釉上,互相掩映,柔和精巧的成化斗彩;薄如纸、莹如玉、吹之欲飞的永乐薄胎甜白;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嘉靖、万历五彩”得出品种多、技术高;“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藉此食者甚众”得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以乡村为中心的传统农业社会逐渐解体,传统价值观也开始被打破,悠闲和“社会照顾个人”的传统观念不复存在。17、18世纪之交,享乐主义使无论国教或者清教都无法维持社会伦理秩序,甚至宗教信仰本身也被怀疑。早在1730年,孟德斯鸠就发现“英国如果谁提信仰,人们会大笑起来。”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新兴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快快发财,有了钱就在自卑的驱使下拼命讲排场。1720年爆发的“南海泡沫事件”和“杜松子酒事件”,股票每股从1050磅跌倒140磅,使无数大小股东破产。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纺织厂女工每天工作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棉麻毛丝四大纺织业均大量采用童工,其中女童高达一半以上。1805~1846年,英国地方法院审理的犯罪从4605人增加到30349人,多为城市居民。1832年和1838年,两次爆发席卷全国的霍乱。工人在贫困和缺乏教育的背景下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妓女5万,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抢劫。有人描写当时的情景:“半个伦敦的人蜂拥而至观赏男人女人和孩子上绞架。”‎ ‎——据钱乘旦《英国通史》等 材料二一批知识分子面对文明的危机,开始重新思考人的价值。1729年,牛津大学任教的约翰·卫斯理和他的弟弟及一些学生组成“牛津圣社(theHolyClub)”,后来他们被成为卫斯理宗。他们从加尔文教转向路德教以获得“宁静的自信”(取代加尔文教阴沉的忧虑),站在大街上为成千上万衣衫褴褛的矿工布道。卫斯理宗提倡唤醒良知,主张立法严禁奢侈,对富人课以重税,强调教育的重要性。18世纪60年代以后,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逐渐开始接受它。18~19世纪之交,英国经历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道德革命。1787年,国王发布鼓励虔诚和美德的宣言,在此前后,100多名下议院议员接受福音主义,在议会中形成群体。从1774年到182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劳工协议法令,要求工厂对雇主承担一定责任。1796年的“斯品汉姆兰法”规定对低收入家庭给予补助。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雇佣童工的法令,1844年将保护范围扩大到妇女。1855年颁布了第一个安全准则。此外,1848年的卫生法颁布以后,1860、1872和1875年,又连续制定了惩治制造和防止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法令。‎ 请回答:‎ ‎——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根椐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2)根据材料二,总结英国近代社会道德重建的特征。‎ ‎【答案】(1)传统价值观念逐渐消亡;信仰缺失;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拜金潮流及享乐主义大行其道;政治腐败严重;经济投机活动猖獗;环境污染;社会动荡。‎ ‎(2)特征:由知识分子首先发起,并逐渐波及全国;宗教力量发挥重要作用;以立法形式推动社会道德重建。‎ ‎【解析】第(1)问,“社会问题”,由材料一信息“传统价值观也开始被打破,悠闲和‘社会照顾个人’的传统观念不复存在” 得出传统价值观念逐渐消亡; “17、18世纪之交,享乐主义使无论国教或者清教都无法维持社会伦理秩序,甚至宗教信仰本身也被怀疑”得出信仰缺失;“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新兴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快快发财,有了钱就在自卑的驱使下拼命讲排场”得出拜金潮流及享乐主义大行其道;“1720年爆发的“南海泡沫事件”和“杜松子酒事件”,股票每股从1050磅跌倒140磅,使无数大小股东破产”得出经济投机活动猖獗;“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得出环境污染; “1805~1846年,英国地方法院审理的犯罪从4605人增加到30349人,多为城市居民。……工人在贫困和缺乏教育的背景下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妓女5万,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抢劫”得出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 第(2)问,“特征”,由材料二信息“一批知识分子面对文明的危机,开始重新思考人的价值。1729年,牛津大学任教的约翰•卫斯理和他的弟弟及一些学生组成“牛津圣社(theHolyClub)”,后来他们被成为卫斯理宗……18世纪60年代以后,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逐渐开始接受它。18~19世纪之交,英国经历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道德革命”得出由知识分子首先发起,并逐渐波及全国;“1787年,国王发布鼓励虔诚和美德的宣言,在此前后,100多名下议院议员接受福音主义,在议会中形成群体”得出宗教力量发挥重要作用;“从1774年到182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劳工协议法令,……1796年的“斯品汉姆兰法”规定对低收入家庭给予补助。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雇佣童工的法令,1844年将保护范围扩大到妇女。1855年颁布了第一个安全准则。此外,1848年的卫生法颁布以后,1860、1872和1875年,又连续制定了惩治制造和防止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法令”得出以立法形式推动社会道德重建。‎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