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岳麓版必修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岳麓版必修2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2.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解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内容、结果及失败的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的形势以及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2.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点。‎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2)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开始调整内外政策。‎ ‎2.内容 农业 工业 ‎(1)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牲畜 ‎(2)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3)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4)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1)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2)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3)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12‎ ‎3.评价 ‎(1)意义: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2)局限 ‎①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②提出的“20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 ‎③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易混易错]‎ 赫鲁晓夫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只是局部调整。‎ ‎[思维点拨]‎ 赫鲁晓夫改革是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斯大林模式发起的一次冲击,但从总体上说,只是在斯大林模式的基础上,对斯大林经济模式中明显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进行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目的: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2.内容 工业 农业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采取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3.评价 ‎(1)意义:收到了一定效果。‎ ‎(2)局限 ‎①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 ‎②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③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4.结果:到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图解识记]‎ 图示法理解“勃列日涅夫改革”‎ 12‎ ‎[易混易错]‎ 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但最终使苏联陷入危机边缘。‎ 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背景: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 ‎2.措施 ‎(1)从根本上触动经济体制。‎ ‎(2)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3)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3.弊端 ‎(1)提出了“加速发展战略”,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2)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给予企业自主权无法真正实行。‎ ‎4.结果:改革失败,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 ‎[思维点拨]‎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易混易错]‎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主题 “二战”后的苏联改革 ‎1.赫鲁晓夫的改革 材料 《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 ‎ ——[俄]格·阿·阿尔巴托夫 ‎[史料解读]‎ 划线句子说明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问题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提示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脱离实际,盲目决策。农业经营管理落后,耕作方式简单粗放。‎ 12‎ ‎2.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材料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史料解读]‎ 材料中三个阶段的增长率为“8.4%”“7.1%”“2.8%”。从横向看呈增长趋势,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纵向看,数据递减,说明苏联经济出现停滞。从侧面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面临困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问题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提示 趋势:经济发展迟缓,进入停滞时期。‎ 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 ‎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材料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 ——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史料解读]‎ 材料中划线句子形象地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问题思考]‎ 据材料归纳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提示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史论总结]‎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异 侧重点 农业 工业 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 结果 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 失败 失败 原因 未改变原有经济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 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同 ‎①目的: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②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12‎ ‎③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一、“二战”后苏联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1.不足之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的斯大林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转向政治体制的改革进展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 ‎2.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二、多角度理解苏联的经济改革 ‎1.知识角度: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二战”后苏联多次改革的根源。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 ‎2.史观角度: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考虑,在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半球化”的发展模式,即世界上主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二者互相斗争、此消彼长可以带来很多值得深思的经验和教训。‎ ‎3.热点角度: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活力。从这一现实热点出发,对苏联改革留下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深思是非常有必要的。‎ ‎1.(2017·苏州检测)‎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此举(  )‎ A.强调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一定程度上冲击斯大林模式 D.大大增强苏联军事实力 12‎ 答案 C 解析 通过“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可知,此举实际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故C项正确。‎ ‎2.(2017·盐城期末)俄罗斯《20世纪祖国史》中曾这样评价赫鲁晓夫:“他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这里的“两面性”在其改革上表现为(  )‎ A.改革取得了成效,但未从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 B.改革废弃了计划经济体制,放手发展市场经济 C.经济改革卓有成效,政治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D.涉及经济、政治两个方面,但是重心在政治领域 答案 A 解析 赫鲁晓夫改革的两面性表现在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只是对原有模式的小修小补,没有真正的突破,所以最终失败,故A项正确。‎ ‎3.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这一做法旨在(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恢复国家资本主义 C.下放企业管理权 D.利用市场货币关系 答案 C 解析 “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体现了下放企业管理权,故C项正确。‎ ‎4.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 年份 ‎1976~1980‎ ‎1981~1985‎ ‎1986~1990‎ ‎1990‎ 社会总产值 ‎4.2‎ ‎3.3‎ ‎1.8‎ ‎-2‎ 国民收入 ‎4.3‎ ‎3.2‎ ‎1.0‎ ‎-4‎ 劳动生产率 ‎3.3‎ ‎3.1‎ ‎-‎ ‎-3‎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答案 D 12‎ 解析 A项题干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发生在1953~1964年,C项发生在1991年,时间不符;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并进行改革,但是改革不见成效,故选D项。‎ ‎5.韩西林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 A.适应了时代需要,获得成功 B.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 答案 C 解析 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经济发展到了计划经济体制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进行了经济改革,调整了苏联经济结构,但其改革没有正确的思路,并未取得成功,也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故选C项。‎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有许多学者以从列宁晚期著作中描绘出来的轮廓,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 ‎——苏联1989年《有关社会主义的现代概念》‎ 专题讨论会纪要 材料二 关于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只有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恢复社会公正”。1987年通过的、次年生效的《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是改革时期主要的经济法。《国营企业法》的目的,就是使苏联企业成为自治的、民主的和财政上独立的生产者。——摘编自肖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本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进行评价。‎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戈尔巴乔夫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答案 (1)特征:一定程度上恢复国家资本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和自由贸易政策;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形式,充分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 ‎(2)评价:打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垄断”,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国营企业成为独立的生产者,把企业推向市场,这都是必要的。但实行完全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破坏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3)原因:列宁改革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改革措施配套,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戈尔巴乔夫改革不顾苏联实际情况,改革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且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12‎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等信息,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2)问,据材料二“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实行私有化”“《国营企业法》的目的,就是使苏联企业成为自治的、民主的和财政上独立的生产者”“只有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恢复社会公正’”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3)问,结合所学,从改革的方向、措施等几个角度回答。‎ ‎[基础达标]‎ ‎1.(2016·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二战”结束之后,首先在苏联进行改革的领导人是(  )‎ A.列宁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 B 解析 赫鲁晓夫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改革,是“二战”后首先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故B项正确。‎ ‎2.下图中场景是在哪位领导人改革时出现的(  )‎ 欢送出发垦荒的苏联青年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 B 解析 图中场景反映的是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大规模垦荒。‎ ‎3.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脱鞋敲桌子被罚而成为笑谈,他鲁莽的改革举措是(  )‎ A.恢复工业部门管理体制 B.创办与国外合资的企业和家庭农场 C.20世纪50年代苏联推广玉米种植 D.扩大了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答案 C 解析 20世纪50年代苏联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忽略了自然环境的限制,故C项正确。‎ ‎4.1958年,苏共中央通过决议要求对拖拉机站进行改组,把其拥有的农业机械转卖给集体农庄。至1959年底,在苏联全国原有的近8 000个拖拉机站中只剩下了34个,同时,从‎7月1日起又取消了集体农庄的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代之以统一采购的办法。这一措施(  )‎ A.彻底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12‎ B.实现了农业集体化改革目标 C.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的盲目性 D.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发展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的这一措施有利于扩大集体农庄的经营自主权,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发展,故D项正确。‎ ‎5.赫鲁晓夫改革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不顾自然条件限制,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B.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揭露斯大林错误引起了国内的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 D.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的束缚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的束缚是赫鲁晓夫改革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 ‎6.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  )‎ A.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 D.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 答案 D 解析 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体制的原则和框架,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C两项错误;B项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规律,相对赫鲁晓夫改革是一种进步。‎ ‎7.某书在评价一位苏联领导人时提到:“在他的统治时期却算是整个苏联70多年历史中最清明承平的时光:没有大规模的屠杀和清洗,国民的生活显著提高,国力强盛堪与美国相提并论,太空竞赛令社会主义扬眉吐气。”材料中的“他”是指(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勃列日涅夫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目中“太空竞赛令社会主义扬眉吐气”,可知是勃列日涅夫时期,改革前期实行稳健的经济政策,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故D项正确。‎ ‎8.下列历史人物与苏联解体直接关联最大的是(  )‎ A.叶利钦 B.亚纳耶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 D 12‎ 解析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故D项正确。‎ ‎9.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的路子,其实质是(  )‎ A.放弃了苏联的传统做法 B.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尝试 C.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答案 C 解析 戈尔巴乔夫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实质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故C项正确。‎ ‎10.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C.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D.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答案 D 解析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是赫鲁晓夫的做法,故A项错误;进行军备竞赛是勃列日涅夫的做法,故B项错误;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是戈尔巴乔夫的做法,故C项错误;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故D项正确。‎ ‎[能力提升]‎ ‎11.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这里“斯大林的守墓人”的主要含义是(  )‎ 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答案 B 解析 赫鲁晓夫改革是在当时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情况下进行的,虽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冲击了斯大林体制,起到了“掘墓人”的作用,但其在经济改革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 ‎12.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民主与法制 12‎ 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答案 C 解析 僵化的斯大林体制造成了苏联社会缺乏活力,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都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13.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辞职下台后曾自豪地说:“也许我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这一件——那就是,他们只需要投票就能让我下台,而斯大林则会把他们全部抓起来。”但舆论却认为其在位期间并未真正解决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这实际上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 A.并未冲破原有模式 B.无从改善政治环境 C.疏于解除思想禁锢 D.鲜有触及经济领域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信息“并未真正解决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冲破原有斯大林模式,故A项正确。‎ ‎14.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C.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D.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中“1971年”可知此时苏联正处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其中“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体现了触及原有体制,“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是对原有体制坚守的体现,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材料明显不符。‎ ‎15.戈尔巴乔夫在其著作《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赫鲁晓夫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因此,我承认,改革是同赫鲁晓夫所做的事有一定联系的。”这说明(  )‎ A.二者的改革意图有相似之处 B.二者改革都突破了苏联的关键问题 C.后者改革是深化前者的改革 D.后者对前者的改革措施加以模仿 答案 A 12‎ 解析 材料中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有“一定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二者改革意图的相似性,即“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也就是力图冲破斯大林模式的羁绊。只有A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可排除。‎ ‎16.20世纪50~8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材料二 “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苏联《文学报》评论 材料三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历史风云网 ‎(1)从材料一看,两位人物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经济状况如何?‎ ‎(2)结合史实说明,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评价?‎ ‎(3)材料三1986年苏联“无法继续前进”的根本原因何在?戈尔巴乔夫是如何解决“铁轨”问题的?结果如何?‎ 答案 (1)作用:在一段时期内有一定效果,但长期而言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失败的境地,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状况:实际GDP平均为负增长,横向比较低于世界水平,纵向比较也是苏联经济史上的“低谷”,苏联经济已陷入危机边缘。‎ ‎(2)赫鲁晓夫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说“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但赫鲁晓夫改革又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所以说“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时代的局限和个人品质的缺陷使他只能“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 ‎(3)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严重阻碍。解决: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结果: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政治体制改革使国内局势失控,导致苏联解体。‎ 1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