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辽源市田家炳高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6月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60分)‎ ‎1. 《北京晨报》:中国传统思维中,一向有一个祖先、一个政权、一个核心的习惯。五千年文明需有一个源头,从制度方面寻找是 A. 井田制影响 B. 禅让制影响 C. 八股取士影响 D. 宗法制、分封制影响 ‎【答案】D ‎【解析】“一个祖先、一个政权、一个核心”指的是天下一家的文化观念。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宗法分封制的影响,故D项正确;井田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故A项错误;禅让制和“一个祖先”无关,故B项错误;八股取士和材料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 ‎2. 《金乡县志》记录了明代地方官的一次祝酒词:“敦崇礼教,举行宴饮,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内睦宗族,外和乡党”。此中包含的中国传统观念不包括 A. 宗法观念 B. 崇信佛道观念 C. 遵守秩序观念 D. 忠孝观念 ‎【答案】B ‎..............................‎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选项和材料一一对应,找出依据,在此基础上排除。‎ ‎3.‎ ‎ 北京晨报一文认为:“西周封建制是传统中国中契约社会的代表,天子将土地分给诸侯,而诸侯则向天子效忠,从而以最简单的人际关系组织了复杂的社会治理体系”。关于这段史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封建制即分封制 B. 天子与诸侯间契约强调相互的权利与义务 C. “契约社会”有当代主权在民的内涵 D. 分封制与宗法制共存于治理体系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又称为“封邦建国”,简称封建,故A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链接纽带是权利和义务,故B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古代的契约社会和主权在民无关,故C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共同存在于这一治理体系之下,故D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 点睛: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首先判定正确的选项,然后排除即可。‎ ‎4. 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如姬姓的随、唐等国到达了汉水以东地区;建都于蓟(今北京)的燕国更延伸到了东北遥远的地方;改封到今江苏丹徒一带的宜侯更是延伸到了东南遥远的地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安抚有功的贵族功臣 B. 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区域 C. 确保贵族的政治垄断 D.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B ‎【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分封的诸侯国,有的已经到了当时距离西周中心区域很远的地方,可以得出这样做的目的是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区域,B正确。题干中的“姬姓的随、唐等国”不是功臣,A错误。此题涉及的是分封的方位,不涉及贵族的政治垄断特权,C错误。题目中没有说明中央控制地方的措施,D错误。‎ ‎5.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选自《旧唐书》)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 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从材料中的“《旧唐书》、藩臣”可看出明显是指唐代在地方上设藩镇,置节度使,带来藩镇割据的问题。联系史实可知,唐代节度使掌握地方军政财大权,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应属于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之间的矛盾,故排除A.C.D.,选B.。‎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唐代的藩镇割据 ‎6. 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B. 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C. 通判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型选择题,D不符合史实,参知政事是宋朝的中央官职,相当于副宰相,实际上分化宰相的行政权,行使地方监察权的是通判。ABC都符合北宋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故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参知政事、通判 ‎7. 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明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A.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 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 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使人民有了生产的安定环境,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得免于战国”“人人自以为更生”,说明秦国实现统一,战乱结束,使人民从事生产有了安定的环境。故答案为D项。A项对材料理解错误,排除;BC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8. 大明永乐帝虽有洪武帝一样独揽大权的雄才伟略,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驾亲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就应运而生。对明朝内阁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它不是权力分化的结果 B. 内阁不过是皇帝旨意的拟稿人,执行皇帝命令 C. 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 D. 已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皇帝的权力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明朝内阁是皇帝设置的咨询和內侍机构,不涉及权力分化,排除A。内阁大臣辅佐皇帝,最后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排除B。内阁是皇帝私人设置的,没有通过制度、法律赋予权力,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排除C。内阁的设置,本身就是皇帝权力加强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故本题选D。‎ ‎9. 下列四则史料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②文章之士不根教化、进士以诗赋取人 ‎③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①②‎ D. ③②①‎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指的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文章之士不根教化、进士以诗赋取人”指的是隋唐时期开始的科举制,“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指的是汉代的察举制。由此可知,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③①②,故C项正确,ABD错误。‎ ‎10.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 设“三衙”,收精兵 B.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C. 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 D. 派文臣做知州 ‎【答案】D ‎【解析】“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指的是宋太祖选拔读书人治理地方,即派文臣做知州,故D 项正确;设“三衙”,收精兵和“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是军事措施,故AB错误;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是集中地方财政于中央,和“分治大藩”无关,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分治大藩”,这应该是地方官,由此排除即可。‎ ‎11. 雅典民主政治存在明显的缺陷表现在 ‎①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②妇女和奴隶无民主权利 ‎③居住在雅典的外邦人无公民权 ‎④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是直接民主,其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广大妇女和奴隶无民主权利、居住在雅典的外邦人也无公民权,故①②③④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 ‎12. 《法学总论》第二篇第一条指出:“罗马人所适用的,一部分是自已特有的法律,另一部分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对材料中前后两个法律解释正确的是 A. 前者指成文法,后者指习惯法 B. 前者指公民法,后者指万民法 C. 前者指习惯法,后者指成文法 D. 前者指万民法,后者指公民法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部分是自已特有的法律”指的是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公民法,“另一部分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指的是适用于罗马帝国时期的万民法,故B项正确,D项错误;罗马人特有的法律和全人类共同的法律都是成文法,故AC错误。‎ ‎13. 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 A. 自由原则 B. 平等原则 C. 民主原则 D. 制衡原则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出美国总统和参议院之间相互制约的原则,即制衡原则,故D项正确;1787年宪法保留了黑人奴隶制,没有体现出自由原则和平等原则,故AB错误;美国总统和参众两院议员均有选举产生体现的是民主原则,故C项不符合题意。‎ ‎14. 《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A. 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 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 C. 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D. 是一部成文法典 ‎【答案】B ‎【解析】“利息不得超过一分” “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这都是为了保护处于弱势群体的平民的利益,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限制了高利贷的利息,说明罗马法是允许高利贷存在的,故C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但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故D项错误。‎ ‎15.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 强调人人平等 B. 保留习惯旧俗 C. 强调法官至上 D. 重视法津程序 ‎【答案】D ‎【解析】公民如果要求法官受理,就必须向法官申明,法官确认后才可受理,这说明罗马法高度重视法律程序,故D项正确;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不会是人人平等,故A项错误;“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说明的是成文法,故B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法官至上,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公民如果要求法官受理,就必须向法官申明,法官确认后才可受理。由此进行判断和排除即可。‎ ‎16. 有位教师在讲解《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时把“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梳理成以下四点,评委教师一致认为有一点归纳是不妥当的,另外三点总结得很好,你认为评委教师肯定的是。‎ ‎①英国模式:渐进改革 ‎②法国模式:人民革命 ‎③德国模式:专制独裁 ‎④美国模式:至善至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完善是逐步的,是渐进和平的发展,①恰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开始于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人民自下而上推翻封建专制,②恰当。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皇帝掌握行政大权,宰相对皇帝负责,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需要皇帝批准,带有浓厚的专制独裁色彩,③恰当。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但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不是至善至美的,④不恰当。故本题选A。‎ 点睛:解决本题时,学生要抓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实质,即为资产阶级服务,再联系近代西方各国民主政治的内容和特点,即可得出答案。‎ ‎17.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这说明了 A. 以法律手段限制王权,是这些国家革命的共同举措 B. 以立法形式巩固革命成果是这些国家的相同手段 C.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得以普遍确立 D.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独掌政权的法律地位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法国通过了1875年宪法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用立法的形式来巩固革命的成果,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美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没有国王,排除;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在欧美得以普遍的确立是在19世纪中后期,这与《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通过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源于工业革命的开展,而英国的《权利法案》通过之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D项错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人权宣言》‎ ‎【名师点睛】对于题干中的这些法律文献,不仅要掌握其基本内容,而且一方面要理解其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作用,有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理论旗帜,有的对资产阶级革命起了直接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还要理解其对未来新国家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结构的构建作用,开启了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 ‎18. 制约平衡原则是英美法德等国建立近代政治制度过程中的核心原则之一,下列现象中未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A. 德国宰相与联邦议会关系 B. 法国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C. 美国国会的议员名额分配 D. 英国首相与议会下院关系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宰相对联邦议会具有控制权,故A项不能体现制约平衡原则,但是符合题意;法国1875年宪法中规定了总统和国会的制约平衡,故B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美国国会议员的名额分配体现了大小州的制约平衡,故C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英国首相与议会下院体现了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制约平衡,故D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 ‎19. 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他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A. 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 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 C. 应采取独裁措施 D.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答案】D ‎【解析】 麦迪逊的意思是:既然不是天使统治人,就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其意图是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故D项正确,BC项错误;麦迪逊主张建立统一的政府,故A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20.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她能做的事情有 ‎①代表国家出访他国 ‎②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组阁 ‎③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 ‎④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是“虚君”,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是作为国家元首,仍然可以代表国家出访他国,仍然保留形式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组阁的权力,故①②正确;英国国王不能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不可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故③④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BD错误。‎ ‎21.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 共和制 B. 总统制 C. 分权制 D. 联邦制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联邦政府权力增强,地方州权力减少,这体现了联邦制原则,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但材料不涉及共和制原则、总统制原则以及分权制原则,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2. 法国大革命开始以来,法国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复辟的波旁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的发展历程,这说明 ‎①由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历史总是在曲折发展中前进 ‎③当时法国的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④法国人民反对共和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法国政体变化频繁说明法国的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但最终选择了共和制,说明由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说明历史总是在曲折发展中前进;是法国的保皇派反对共和政体,不是法国人民,故选A 试题分析:‎ 考点:法国政体变化的启示 ‎ 点评:关于法国的政体,还可以考查最终确立共和制的1875年宪法,宪法的背景是频繁更换的政体,主要内容是关于总统、议会方面的规定,影响是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下来。‎ ‎23. 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民主性,在其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 三权分立 B. 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 C. 允许奴隶存在 D. 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三权分立体现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故A错误。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体现了美国政治的民主性,故B正确。允许奴隶制存在是反民主的做法,不能体现民主性,故C 错误。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的自由体现美国政治的自由性,并非民主性,故D错误。‎ 点睛: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三大原则: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和民主原则。具体判断选和何种原则,要结合每种原则的具体含义来判断。‎ ‎24. 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 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B. 确立责任内阁制 C. 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 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都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而德国不是,故B项错误;英国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而德国是对皇帝负责,故C项错误;德国确立了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英国国王逐渐“统而不治”,故D项错误。‎ ‎25. 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出自德意志国歌的应该是 A. 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B. 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C. 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D. 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答案】D ‎26. 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作者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策划者、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当他把这幅上联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李鸿章,要求李鸿章对出下联时,这位清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终于勉强想出下联:“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下列对李鸿章的下联理解正确的是 A. 清王朝整体的软弱导致被迫签约 B. 李鸿章本可以不理伊藤博文 C. 玉帛是精品,李鸿章愿意做“玉帛相将”‎ D. 李鸿章无视皇权,说自己有帝王度量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表达了李鸿章对皇权至高无上和圣意难测的感叹,甲午战争的失败是清王朝整体腐败的结果不能将罪责归结到李鸿章身上,所以答案选A。BCD三项题干无法体现。‎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名师点睛】《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远远超出了《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危害,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极大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②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③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财政的负担,使之不得不转借外债,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④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⑤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7. 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 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C. 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 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判断革命的性质主要看革命的任务,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项体现了辛亥革命反封建任务的成果,故选A项;BCD都不是判断民主革命性质的依据。‎ ‎28.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A. 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 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 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国民革命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把握“1925年”这一关键词。1924年国共合作实现,国民大革命迅速发展,导致中共人数的大量增加,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共产国际的支持是外因,排除A项;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7月,排除B项;土地革命开始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排除C项。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国民革命运动·概况 ‎29.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 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 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三座大山,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故A正确,排除。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故B正确,排除。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故C正确,排除。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故D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中共二大 ‎30. “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A. 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 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 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 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解读题干材料中“北方山岭”“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等信息,说明是全民族抗战局面出现,故选C项。“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属于国共第一次合作,与题干中“北方山岭”信息不符, A项错误;“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民族武装起来”信息不符, B项错误; “各解放区连成一片”不符合“民族武装起来”信息,D项错误。‎ 二、材料分析题 ‎31.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答案】(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 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两者的法制观可从材料出发寻找答案。从材料一的“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可知孟子强调法制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但又根据“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可知孟子也强调人伦道德高于法律。从材料二中苏格拉底拒绝逃跑这一现象可看出他认为正义服从于法制,法律之上。‎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孟子法制观形成的原因,要从他法制观内容入手,一方面回答出他强调法制重要性的原因,另一方面回答出他认为人伦道德高于法律的原因。具体可从法家思想的影响、宗法制、儒家伦理观的影响、小农经济的发达等方面回答。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可从古希腊经济发展、民主制度发达等相关方面来回答。而关于共同价值,主要是回答它们的共同作用,学生可从它们对后世的影响来回答。‎ 整体分析:本题以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为切入点,考查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西方政治制度、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等相关内容,问题相对简单,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古代东西世界的两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共性;但基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他们的思想也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 ‎32. 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 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 ‎【考查能力】分析提炼信息能力,深刻理解与综合运用新史观的能力,综合辨析与表述能力,以及综合历史研究方法与素养。‎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要求,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正确认知,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兼顾考查学生历史素养相关内容——“一分材料,一分结论”、“论从史出”。从而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本题实际上属于观点评述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以下步骤:第一,要对材料所表述的史实进行准确归纳、概括,提出修改建议,观点要言简意赅;第二,提出修改建议(观点),要结合所学相关史实(抗日战争)进行论证说明,可以从观点提出的背景、观点所起的作用进行论证说明,做到有理有据,论证说明要充分;第三,论证说明的过程,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 评分标准:‎ 第一等:观点正确,理由充分,史实准确。(12~9分)‎ 第二等:观点正确,理由欠充分,史实基本准确。(5~8分)‎ 第三等:观点基本正确,理由不充分,史实不清。(0~4分)‎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史学理论与研究·历史研究和认识的方法·“一分材料,一分结论”、“论从史出”‎ ‎33.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 ‎【答案】(1)原因: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 ‎(2)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 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 ‎【解析】(1)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等信息归纳得出,并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如受西方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2)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对此改革,‘官吏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来分析说明。给我们的启示可以根据这场改革的结果以及联系材料二对于改革的认识来说明。‎ ‎【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中国的社会改革·晚清北京的街道改革 ‎【名师点睛】对历史事件的启示类试题,往往是通过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进行概括论证,从而“以史为鉴”、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本题关于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启示,就是借助对清末街道管理改革的反思,加深考生对改革复杂性的全面理解,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突出“以史为鉴”的学科特点。从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遭遇的困难,可以得出对于改革困难性和复杂性的多方面的认识,从而对于认识评价当前中国的改革以及改革实践措施均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