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明光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开学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据《礼记》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 A. 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B. 使政治权力和土地层层分割 C. 反映出大宗小宗之别 D. 封邦建国扩大了国家疆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等,结合所学知识,材料的核心意思,天子、诸侯、卿大夫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孙,该制度是分封制,分封制使政治权力和土地层层分割,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之别,排除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扩大了国家疆域,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等,联系所学分封制的内容分析解答。‎ ‎2.我国历代朝廷常常分割地方事权,将军事、民政、财政、司法诸权分授不同的官员并使之互不统属,各自平行隶属于中央的相应上级,以使其相互牵制。这一做法 A. 有助于统治者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通过削弱相权保障了皇权独尊 C. 完善分权体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D. 消除了地方势力膨胀割据的隐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历代对地方事权进行分离制约并实行中央垂直管理,有利于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B项,题干与相权的分散无关,排除。C项,地方权力过于分离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D项,消除说法过于绝对,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并未彻底解决,排除。‎ ‎3.某论文参考资料如下:《中国宰相制度变迁》、《宋代转运使补论》、《元代行省制度研究》、《朱元璋杀胡惟庸废承相考辨》,该论文的主题应是 A. 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演化 B.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C. 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消长 D.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君主专制制度,二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宰相制度变迁》、《朱元璋杀胡惟庸废承相考辨》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演变;《宋代转运使补论》、《元代行省制度研究》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综合这两个方面,此题应选择D项;A选项只符合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监察制度的演变,故B排除;C选项只符合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中国宰相制度变迁》、《朱元璋杀胡惟庸废承相考辨》……《宋代转运使补论》、《元代行省制度研究》”,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方面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4.“由于原先的血缘家族被打破,农民不能像以前那样通过家族在城邦的代言人来维护其利益,这样一来就迫使他们不得不亲自去到雅典城出席公民大会,否则,就意味着他们常常处于一种有权力但又无法行使的尴尬境地。”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改革措施是 A. 公民大会向雅典民众开放 B. 全面实行职务津贴制 C. 以行政选区取代血缘部落 D. 按财产等级分配权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原先的血缘家族被打破”及所学知识可知,克里斯提尼改革以行政选区取代血缘部落,这导致了血缘贵族的瓦解,才导致“农民不能像以前那样通过家族在城邦的代言人来维护其利益”“他们常常处于一种有权力但又无法行使的尴尬境地”,故C选项正确;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不向雅典民众开放,故A选项说法无误;实行职务津贴制是伯里克利改革内容,故B选项错误;财产等级制是梭伦改革内容,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5.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从窗缝潜人的共和国”。这个国家 A. 最早进行并完成了工业革命 B. 明确了三权分立的体制 C. 以“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 D. 最终确立了共和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各种政体的试验场”、“从窗缝潜人的共和国”可知,这个国家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在共和制与君主制斗争七十多年后,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故答案为D项。英国最早进行并完成了工业革命,排除A项;美国1787年宪法明确了三权分立体制,排除B项;德意志帝国以“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排除C项。‎ ‎6.从1927年8月到12月,中共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它们都 ‎①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②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端 ‎③都遵循执行了八七会议的指示精神 ‎④蕴含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红色基因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从1927年8月到12月,中共先后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都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行动,蕴含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红色基因,因此①④项符合题意,C选项正确。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端是南昌起义,与其他战役无关,②项不符合题意,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发生于八七会议召开之前,③项不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7.抗战期间,许多外国人纷纷涌进中国西北,来到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的抗日大本营延安,特别是美国人是这一时期最多的,有数十人。这一现象说明 A. 中共领袖人物独具个人魅力 B. 中共抗日主张得到普遍认可 C. 中共坚持抗战赢得国际友人同情 D. 中共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外国人涌入延安,更多表达的是对中共抗战的一种同情、敬意、支持,说明中共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益重要,D项正确;中共领袖人物独具个人魅力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普遍”一词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国际友人同情不是材料现象主要原因,C错误。‎ ‎8.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我深信所有国家都会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得到好处。”此后,他的北京之行 A. 推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B. 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 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政治分歧 D. 实现了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 ‎【答案】B ‎【解析】‎ 尼克松访华是1972年,新中国1971年重返联合国,A项说法不符历史事实,排除;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B项正确;C项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C;尼克松访华是1972年,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是1979年,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北京之行”指的是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本题容易错选D,把1972年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1979年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混为一谈。‎ ‎9.1956年,在江苏铜山洪楼出土的西汉画像石上面刻有几个人物在织布、纺纱和调丝操作的图像。这说明西汉 A. 纺织业种类繁多 B. 纺织技术的成熟 C. 生产分工协作 D. 注重机械的革新 ‎【答案】C ‎【解析】‎ ‎“织布、纺纱和调丝”属于纺织的流程,说明西汉时期纺织业中手工业出现分工协作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织布的流程,不能说明纺织业种类繁多,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分工协作,不能说明纺织技术的成熟,故B项错误;材料中属于手工操作,不是利用机械操作,故D项错误。‎ ‎10.图1和图2为我国不同时期的工具成就示意图。这些工具的出现 A. 是我国耕作技术进步的表现 B. 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C. 有助于我国水利工程的兴建 D. 说明了精耕细作农业的成就 ‎【答案】B ‎【解析】‎ 翻车和筒车都是灌溉工具,都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故B项正确;二者不属于耕地工具,属于灌溉工具,故A项错误;图中灌溉工具分别依靠人力和水力,水利工程是自然开凿是工程,故C项错误;精耕细作包含耕种、施肥等农业技术,图片中工具只是能说明促进精耕细作技术发展,故D项错误。‎ 点睛: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它指的是古代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11.秦朝《盗律》中明确规定: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在《法律答问》中亦明确规定:私自移动田界(“盗徙封”)’要判处“耐”刑(一说剃去鬓发;一说为二年刑)。由此可知,秦朝的这些律令 A. 使土地私有开始合法化 B. 反映秦朝奉行严刑峻法 C. 意在维护土地私有制度 D. 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盗律》、《法律答问》均在土地私有权属上有明确规定,并设立处罚措施进行约束侵占私有土地行为,故C项符合题意。A项,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开始出现合法化,排除。B项,题干反映秦朝法律对侵占私有土地的处罚,不能说明秦朝厉得严刑峻法,排除。D项,题干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 ‎12.明代有学者认为:“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这反映其 A. 对土地兼并持放纵态度 B. 认土地兼并难以根治 C. 主张以教化缓解土地兼并 D. 主张复兴古代土地国有制 ‎【答案】B ‎【解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井田既废之后……是以贫富不均”可知该学者认为井田制废除后,土地兼并导致贫富不均,故A项的表述错误;由题目中的信息“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可知该学者认为土地兼并现象虽可以缓和,但不能根治,故B项正确;题目中未涉及教化的作用,故排除C项;由题目中的信息“听民自便为之德”可知该学者并不主张恢复井田制,故排除D项。‎ 点睛:“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是解题关键信息。‎ ‎13.1890年与1872年相比,中国棉纱进口量增长20多倍,而棉布进口量仅增长27%左右。以下最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 通商口岸数量增多 B. 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C. 政府颁行经济法律 D. 民众实业救国热潮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轻工业艰难起步,小农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根据材料可知面纱进口量增长速度远快于棉布的,说明中国轻工业的发展,体现经济结构的变动,故选择B选项;棉纱和棉布都需要进口,并不能体现通商口岸的增多,故排除A选项;材料无法看出政府颁布经济法律,故排除C选项;民众实业救国热潮主要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排除D选项。‎ ‎14.英国东印度公司作为英国在东方进行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的组织,见证了17世纪至19世纪中期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下列关于英国东印度公司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英国为控制国内外贸易建立的特权贸易公司 B. 从事对殖民地的掠夺和不平等贸易 C. 推动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D. 体现了“自由贸易”原则 ‎【答案】D ‎【解析】‎ 根据“英国东印度公司作为英国在东方进行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的组织”,可知体现了“自由贸易”原则错误,故D符合题意,故选D;ABC复合材料和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763年以前)在西非,土著酋长们基本上把欧洲商人限制在沿海贸易站。在中东、印度和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心,各土著民族如人们可能预料的那样,对欧洲入侵者的文化根本没有印象。穆斯林土耳其人虽与基督教欧洲人关系最密切,但极其看不起他们。”由此可以看出 A. 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影响较小 B. 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没有影响 C. 18世纪以前世界其他地区无视欧洲文化存在 D. 18世纪以前欧洲文化已经融入亚非各国文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东、印度和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心……对欧洲入侵者的文化根本没有印象”说明欧洲对亚非文化影响较小,故A项符合题意;土著酋长们基本上把欧洲商人限制在沿海贸易站,不是没有影响,故B项不符合题意; 穆斯林土耳其人虽与基督教欧洲人关系最密切,但极其看不起他们,并不是世界其他地区无视欧洲文化存在,故C项说法错误;在中东、印度和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心,欧洲文化影响较小,不可能出现融入亚非文化,故D项说法错误。‎ ‎16.19世纪,英国工厂制度盛行。工人进厂、出厂、饮食甚至大小便都有具体的规定;聊天、吹口哨、唱歌也是禁止的。工人必须紧跟机器的运转速度进行操作,脑、眼、手、脚都要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不可有片刻松懈。工厂的制度规定 A. 体现人力与科技的密切结合 B. 有利于提高社会就业水平 C. 符合工业革命时期的生产要求 D. 加快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对工厂工人进、出厂及工作状态的具体规定体现了工厂管理制度的严格、苛刻。根据所学可知,工厂使用机器进行生产,效率高、节奏快,不容工人们在工作中马虎、大意,否则会带来一些安全问题,这是符合工业革命时期的生产要求的。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反映的是工厂管理制度的严格,不是人力与科技的密切结合,排除;BD项,材料是对工厂中的工人进行严格的规定,与提高就业水平、英国城市化进程无关,排除。‎ ‎17.1961年国家征购粮食的数量是4050万吨,与1959的6740万吨义务交纳粮食相比,这个数字大大下降了,农村保留的产量份额上升到82.5%。由此可见 A. “大跃进”客观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B. “二五计划”实施加剧了农业的劣势 C. 农村的消费不足的态势得以缓解 D. 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以发展农业为重心 ‎【答案】C ‎【解析】‎ 农村保留的产量份额上升说明国家在调整经济策略,体现出农村的消费不足的态势得以缓解,C正确;大跃进阻碍农业发展,A错误;“二五计划”并不是加剧农业劣势,B错误;国民经济调整并不是以农业为重心,D错误。‎ ‎18.1935年5月,新政的核心——《全国工业复兴法》被最高法院判定违宪以终止;1936年1月,《农业调整法》也被判定违宪予以终止,这说明 A. 三权分立存在制度性矛盾 B. 罗斯福新政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C. 政府干预经济以失败告终 D. 新政是解决经济危机的应急措施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题干可以看出在罗斯福新政时期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在实施了一段时期以后就被法院判决违宪,可以看出当时新政采取了很多措施是为了应急,并不是长期推行的措施,危机有所缓解,以后就会被终止。故答案为D项。A项,题干反映的是法院对总统有制约的作用,说明实行分权制衡原则,“三权分立存在制度性矛盾”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题干体现不出罗斯福新政是否取得预期效果,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干预经济政策并没有失败,排除。‎ ‎19.以下是苏联时期出现的一则小幽默,其内容意在讽喻,当时的苏联 A. 言论自由基本缺失 B. 特权之风普遍盛行 C.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D. 经济体制高度集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这是谁的工厂?”“工人阶级的”,体现出苏联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谁的汽车?”“斯大林的”体现出苏联政治权力高度集中,材料意在讽刺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言论自由基本缺失”,排除A;“这是谁的汽车?”“斯大林的”体现出苏联政治权力高度集中,无法体现特权之风普遍盛行,排除B;材料反映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材料信息不能得出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结论,排除C。‎ ‎20. 下图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年均增产率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 世界经济朝制度化和体系化发展 B. 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贸易壁垒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 D.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故A项正确。B项错误,说法绝对化,消除贸易壁垒是一个过程;C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是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国际贸易额增长与之无关;D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全球贸易的增长,不是区域集团化内部贸易。故选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名师点睛】此题实际上借助美国战后经济的发展考查的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问题,即三大支柱的影响。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大支柱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出资额的多少决定在组织中的地位,虽然发达国家掌握了支配权,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21.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欧洲漫长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拥有超国家权限的机构,其成员国的政府第一次放弃了各自的部分主权,并将这些主权的行使交给一个独立于成员国的高级机构。这一举措 A.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结束 B. 推动了马歇尔计划在欧洲进一步扩大 C. 使西欧各国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 D. 是西欧联合之路上的一次创造性实践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成员国政府第一次放弃各自的部分主权,欧洲煤钢共同体行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欧洲走向联合的一次创造性实践,故D项符合题意;欧洲煤钢共同体在1951年成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结束是1945年,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是冷战的表现,而材料反映的是西欧联合,排除B项;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表明西欧各国走向经济联合,但此时西欧各国尚未走向政治联合,排除C项。‎ ‎22.下图所示的漫画作品反映了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金融稳定 B. 国际货币体系发展趋向合理 C. 欧洲和日本崛起冲击美元霸权 D. 战后世界经济秩序需要重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漫画信息可知,新兴经济体指责美国以美元随意操控市场,转嫁危机,要求以新储备货币取代美元,这体现了美元霸权和新兴经济体的矛盾,反映了新兴经济体重新构建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与材料主旨不符;B选项与漫画中“随意操纵,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信息不符;C选项错误,新兴经济体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发展比较快的经济体,日本和欧洲不是新兴经济体,与漫画信息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3.关于当今世界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世界经济力量结构趋于多极化 ‎②世界政治格局趋于多极化 ‎③世界经济出现全球一体化趋势 ‎④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说法相矛盾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当前世界经济存在诸多个力量中心,如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即多极化趋势,故①正确。题干的要求是世界经济的表述,而②是政治方面的表述,故②错误。③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空前密切,全球几乎处于一个统一的市场当中,人员、物资、技术的交流十分频繁,即经济全球化,故③正确。④当今世界经济的总体态势是,在全球化当中的多极化趋势,同时多个巨大经济体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向,因此,两种趋向是并存的,并不矛盾,故④错误。所以答案为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经济多极化,当今,国际上存在多个能够影响世界经济的力量中心,日美欧任何一方都不占据经济上的霸权地位,包括日本、中国和其他地区在内的整个亚洲,在经济规模上已接近美欧,这种多个巨大经济体并存的现象,叫做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向。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 ‎24.孔子教导弟子:礼不只是行为方式,还必须包含对君主的尊敬、对朋友的信义、对死者的追慕等真情;读书识字,更要从中学到政治的理想、胜利者的圣德、失败者的愚蠢行为,并应用于实践。由此看来,孔子教学 A. 实用才能与德育相结合 B. 注重礼、文字与实践结合 C. 坚持古代优秀文化教育 D. 适应当时的社会功利现实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必须包含对君主的尊敬、对朋友的信义、对死者的追慕等真情”信息可知,孔子教学注重德育。依据材料中“从中学到政治的理想、胜利者的圣德、失败者的愚蠢行为,并应用于实践。”信息可知,孔子教学注重行为实践和实用才能,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主旨并非是强调文字教育,而是通过文字教育学到理想、圣德,以用于实践;C选项错误,孔子教学并不限于文化教育,还包括行为实践;D选项错误,孔子的思想注重德育,旨在要用道德约束人们,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功利现实。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5.明中后期人们对理学出现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从封建社会的母体中产生了一股在批判宋明理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提留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这股“思潮”‎ A. 取代理学成为主流 B. 反映资产阶级诉求 C. 使得儒学焕发生机 D. 触发思想解放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继承,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理学,使儒学焕发了生机,故选C项;这股“思潮”最终并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故排除A项;该“思潮”是对传统理学的批判继承,不是资产阶级的诉求,更没有触发思想解放,故排除BD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材料二 ‎ ‎ 对于实力的强弱,也需要做具体分析。事实上,还在战争进行过程中,不少朝野人士就纷纷指出,就军力和经济力量而言,日本并没有绝对必胜的优势……即拿两国的海军实力来说,日本虽在速射炮和舰速上强于中国,拥有优势,但在川坚炮重上则有所逊色,而且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还拥有四艘日本所没有的鱼雷艇。即便是北洋陆军,虽在装备上总体说来落后于日本,但也并非一无长物。如日本就有学者认为,北洋陆军装备就有德制的毛瑟枪和克虏伯野炮,就“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炮的日军优越”。‎ 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受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远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 ‎(2)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3)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影响。‎ ‎【答案】(1)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 ‎(2)日本在战争期间能一致对外;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抗击日本侵略。‎ ‎(3)甲午战败使中国损失巨大,民族危机加深,引发维新运动。‎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进行正确认知和解读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从而本问在总体上具有较大难度。在审题和作答时候,根据材料一信息,主要围绕中日两国在甲午中日战争前两国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近代工业)、军事(近代化军队)等角度展开比较和认识,表述时候,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观点进行认知说明的能力。仔细审题,不难发现,本问实际上考查对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两国政府态度问题”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甲午战争期间朝野上下能一致对外;而清政府却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共同抗击日本的侵略,体现题干“日本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因此,可知,题干观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具有一定道理。‎ ‎(3)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进行正确认知和解读,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问考查对“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影响”的认识。在总体上比较简单,在审题和作答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住“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特别是“消极影响”,容易忽略,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重点注意把握住“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国人进一步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二 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 ‎(1)材料一中为什么阿登纳说“欧洲联合是绝对必要的”,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相关国家经济变化的概况。‎ ‎(3)目前,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已取得很大成效,正朝着“努力使欧洲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一种经济、社会、文化力量”的方向发展。欧洲联合给当今世界带来什么启迪?‎ ‎【答案】(1)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或欧洲传统优势地位的丧失);两极格局形成(或美苏冷战局面的出现)。‎ ‎(2)战后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恢复并迅速发展,德国经济位居前列;20世纪70年代加入欧共体后,英国经济发展迅速。‎ ‎(3)从对抗走向联合,开辟了区域和平发展的模式;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典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促进了欧洲文化认同。‎ ‎【解析】‎ ‎【详解】(1)结合所学,从欧洲角度而言,经过二战打击,欧洲普遍衰落,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所以欧洲有必要联合;就当时国际环境而言,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形成,欧洲只有联合才能应对美苏的威胁,实现欧洲的独立自主。‎ ‎(2)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来看,战后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恢复并迅速发展,其中德国经济位居前列。而自从英国加入欧共体后,英国经济发展迅速。‎ ‎(3)关于欧洲联合给当今世界带来的启迪,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角度分析,如: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促进了欧洲文化认同。‎ ‎28.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曾经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37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撰写的《西方问答》中有一段对话,涉及到当时世界白银的流动状况。中国人问:“敝邦所用银钱,皆来自贵邦,不识何若是之多也?”艾儒略答:“西来诸商,与贵国(中国)交易,每岁金银不下百万,其所从来,有出于敝地之矿也,亦有海外亚墨利加(即美洲)所处而进者。盖其地之矿,广而且腴,计十分之土,金银且六七分也。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 ‎——摘编自火颖<中国近代史两次白银大量外流的比照》‎ 材料二 明初,流通中铜钱与“宝钞”并行,禁金银交易……嘉靖初(1522年),“钞久不行,钱已大”,朝廷遂“弛用银之禁”。到万历九年(1581年),“一条鞭法”把丁役、土贡等项归于田赋之内,“计亩征银”,白银发展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等 材料三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四 1933年到1934年,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大量收购白银。引起中国白银不断外流。加上币制的紊乱,中国屡现金融恐慌。……1935年,国民政府公布“币制改革”方案,规定: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所有税收和公私款项均用法币支付,禁止白银在国内流通。‎ ‎——摘编自吴申元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世界白银的流向。如何理解“敝地(西欧)实受多银之害?‎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指出国民政府时期流通货币的突出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变化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答案】(1)流向:白银通过殖民掠夺由美洲流向欧洲,再通过商业贸易由欧洲流向亚洲 理解:金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或价格革命);加速了两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原因:政府政策的推动;赋役征银的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 ‎(3)变化:流通中的主要货币从白银变为纸币(法币)。积极: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和物价有一定作用;刺激了经济复苏;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有利于政府在战时调整经济,保障抗战胜利。‎ ‎【解析】‎ ‎【详解】(1)流向:根据材料“西来诸商,与贵国(中国)交易,每岁金银不下百万,其所从来,有出于敝地之矿也,亦有海外亚墨利加(即美洲)所处而进者”可知世界白银的流向是白银通过殖民掠夺由美洲流向欧洲,再通过商业贸易由欧洲流向亚洲。‎ 理解:结合价格革命的表现进行分析即可。‎ ‎(2)原因:结合材料“朝廷遂“弛用银之禁””、““计亩征银””、“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叶后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因需要从政府政策、赋役征银、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3)变化:根据材料“所有税收和公私款项均用法币支付,禁止白银在国内流通”可知变化是流通中的主要货币从白银变为纸币。‎ 意义:结合币制改革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