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周天子分封时,既规定了受封诸侯“以供王职”法则周公”等,同时又要给于受封者颁次赐礼器,并载之文告,公布于世、周王室这些规定 A. 旨在传播周王朝先进的文化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C. 凸显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 D. 规范了诸侯的日常生活行为 ‎【答案】C ‎【解析】‎ 材料“受封诸侯以供王职、法则周公……给于受封者颁次赐礼器”反映了分封制下诸侯服从周王,尽其职能,体现了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周王朝先进的文化的传播,而是反映诸侯与周王的关系,故A错误;分封制下诸侯有一定自治权,并不是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周王与诸侯的政治方面的关系,不是日常生活行为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以供王职、法则周公”,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度下诸侯与周王的关系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 孔子“删诗书”,把周以前的很多礼法典籍等都烧了。而秦始皇“焚书”,六经皆毁,两者都 A. 是传播思想的手段 B. 是破旧立新追求社会进步 C. 是专政的一种手段 D. 代表不同阶层的意识形态 ‎【答案】A ‎【解析】‎ 孔子“删诗书”是为了宣传儒家思想,秦始皇“焚书”是为了厉行法家思想,因此两者都是传播思想的手段,故A正确;“删诗书”“焚书”并不意味着社会进步,故B错误;孔子时期还没有专制制度,其“删诗书”并不是专政的一种手段,故C错误;两者都代表统治阶层的利益,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删诗书 ……焚书”,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删诗书”意在宣传儒家思想,“焚书”意在推行法家思想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或不符合史实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3.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州为监察机构,而到了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州由监察机构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唐朝初年,道仅是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道发展成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州、道这一变化 A. 反映出监察力度的减弱 B. 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C. 说明地方行政权力扩大 D. 其主因是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 汉唐的州、道由监察机构转变为行政区实体,这反映了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目的,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故B正确;监察机构转变为行政区实体,说明机构性质和地位发生了变化,但并不能说明监察力度的减弱,故A错误;监察机构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并不代表地方行政权力扩大,故C错误;汉唐的州、道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而不是社会经济发展,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监察机构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中央集权加强”的结论。‎ ‎4. 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尚书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尚书 记述 出处 ‎“秦少府谴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尚,主也”‎ ‎【唐朝】杜佑:《通典》‎ ‎“案汉式时,左右曹诸吏分平尚书奏事,知枢要者始领尚书事”‎ ‎【唐朝】房玄龄等《晋书》‎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 ‎【南朝】范晔:《后汉书》‎ A. 地位尊崇 B. 职责明确 C. 总揽政务 D. 日渐显要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尚书一职从唐朝时“主发书,谓之尚书”到“ 知枢要者始领尚书事”,再到南朝时“事归台阁(尚书台)”。可以看出尚书地位及职权越来越重要,故D项正确。A项“地位尊崇”并没有体现,职权大并不意味着地位尊崇,故排除。尚书的职责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的很明确,没有指明尚书的职责到底是什么,故排除B项。尚书是否总揽政务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说明,故排除C项。‎ ‎5. 《论语·微子》记载“丈人止于路宿,杀鸡为黍食”;唐诗记载“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由此可以推知“黍”‎ A. 在生活中有重要地位 B. 已经成为高产农作物 C. 在古代已被广泛种植 D. 改变了人们饮食习惯 ‎【答案】A ‎【解析】‎ ‎“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唐诗借《论语》的这个典故写出了主人款待客人之情,说明从春秋战国到唐代,“黍”在人们生活中有重要地位,故A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黍”的高产,故B错误;仅仅凭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黍”被广泛种植,故C错误;“鸡黍”招待客人,这也不能反映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故D错误。故选A。‎ ‎6. 宋人王柏称:“今之农与古之农异。秋成之时,百逋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这说明宋代 A. 阶级结构发生重大改革 B. 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较显著 C. 朝廷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 农民收入构成出现新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材料“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反映了宋代农民除了务农之外还有贩卖和当佣工的途径获取收入,说明农民收入构成出现新的变化,故D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农民阶级的性质改变,并不能体现阶级结构发生重大改革,故A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而是说明农民收入构成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朝廷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农民收入途径的变化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7.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应予以改革,强调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广大百姓的快乐与否。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A. 儒学统治地位已动摇 B. 儒学出现了趋时更新 C. 正在酝酿着社会转型 D. 君主专制逐渐被削弱 ‎【答案】B ‎【解析】‎ 儒学统治地位动摇于新文化运动时,故A与史实不符,故排除;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应该予以改革,应以百姓的快乐与否作为成功治理天下的标准,这是对儒家传统民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故选B;黄宗羲的观点在当时君主专制强化的背景下属于非主流思想,不能仅凭他的一个主张就推论出中国当时正酝酿着社会转型,故排除C;D不符合史实,因为当时君主专制是被强化的状态,故排除D。‎ ‎8. 下表反映了清代前期部分年份主要财政岁入情况。据表中信息判断,清代前期 年份 地丁根 盐课 关税 岁入(万两)‎ 比重(%)‎ 岁入(万两)‎ 比重(%)‎ 岁入(万两)‎ 比重(%)‎ 顺治九年(1652年)‎ ‎2,126‎ ‎87‎ ‎212‎ ‎9‎ ‎100‎ ‎4‎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2,727‎ ‎87‎ ‎276‎ ‎9‎ ‎120‎ ‎4‎ 雍正三年(1725年)‎ ‎3,007‎ ‎86‎ ‎443‎ ‎13‎ ‎135‎ ‎4‎ 乾降十八年(1753年)‎ ‎2.938‎ ‎72‎ ‎701‎ ‎17‎ ‎430‎ ‎11‎ 乾降三十一年(1766年)‎ ‎2.991‎ ‎61‎ ‎574‎ ‎12‎ ‎540‎ ‎11‎ 嘉庆十七年(1812年)‎ ‎2,953‎ ‎74‎ ‎579‎ ‎14‎ ‎481‎ ‎12‎ 道光二十一年(1841)‎ ‎2.943‎ ‎71‎ ‎747‎ ‎18‎ ‎435‎ ‎11‎ A. 对外贸易额增速较明显 B. 农民负担不断加重 C. 政府收入结构相对稳定 D. 私盐走私现象严重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的数据可以看出,清代前期部分年份主要财政岁入结构有一定的变化,盐税、关税有一定的增加,但仍以“地丁银”为主,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对外贸易,故A项排除。从材料看,税收总体增加不大,无法体现农民的负担问题,故B项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9. 1887年,清政府颁布的《出洋游历章程)规定:(官员)出洋游历时,应将各处地形之要隘、防守之大势以及远近里数、水师炮台、水雷炮弹,详细记载,以备考查。材料表明清政府 A. 有限制出洋考察之意图 B. 向西方学习出现新变化 C. 出国考察经费较为紧张 D. 重视学习西方国防科技 ‎【答案】D ‎【解析】‎ ‎1887年处于清政府洋务运动时期,材料“将各处地形之要隘、防守之大势以及远近里数、水师、炮台、水雷炮弹,详细记载”反映了对西方军事国防科技的重视,故D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清政府限制出洋考察,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仍然是军事、科技方面,没有出现新变化,故B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出国考察经费问题,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将各处地形之要隘、防守之大势以及远近里数、水师、炮台、水雷炮弹,详细记载”,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军事科技的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0. 据史料记载,1883年和1893年我国出口税率分别为10.8%和7.3%,而同期进口税率则为4.8%和3.4%。据此可知 A. 清政府注重维护国内产业发展 B. 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C. 洋务运动有助于抵御外来侵略 D. 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答案】B ‎【解析】‎ 材料数据反映了进口税率很低,而出口税率较高,这不利于国内产业发展,故A错误;进口税率很低,使外国商品冲击国内市场,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B正确;材料并不能反映洋务运动的作用,故C错误;进口税率很低有利于列强商品输出,而不是资本输出,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同期进口税率则为4.8%和3.4%”,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进口税率与外国商品输出的关系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1. 下图是八国联军发行的宣传进攻中国的政治明信片,据图可知 ‎..................‎ A. 列强侵华出现暂时同盟 B. 中国已出现被瓜分局面 C. 中国抵抗意识逐渐丧失 D. 列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 ‎【答案】A ‎【解析】‎ 材料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共同侵华的现象,说明列强侵华出现暂时同盟,故A正确;甲午战争后中国已出现被瓜分局面,故B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中国人民并未放弃抵抗,故C错误;图片并不能体现列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故D错误。故选A。‎ ‎12. 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三个多月时间里,临时政府颁布了39条除旧布新的法令。孙中山对此颇为乐观,确信“帝王思想”将会“不谋而绝迹于天下”了。这反映出孙中山 A. 认为民族主义目标已经完成 B. 未能看清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图谋 C. 对中国的国情认识尚不充分 D. 认为三民主义理论指导革命成功 ‎【答案】C ‎【解析】‎ 材料“三个多月时间里,临时政府颁布了39条除旧布新的法令……对此颇为乐观”反映了孙中山政府对清除封建专制思想操之过急,过于乐观,说明孙中山对中国的国情认识尚不充分,故C正确;民族主义目标指推翻清朝统治,而材料主旨反映的是清除“帝王思想”,故A错误;材料内容与袁世凯复辟帝制无关,故B错误;三民主义指民族、民权、民生,材料并未涉及,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颁布了39条除旧布新的法令……对此颇为乐观”,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出发,结合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13. 1937年12月,国民政府致电各战区:“我为长期抗战,应一面于交通要线上,纵深配备有力部队,增加抵抗力,一面于广大地域行游击战。各战区于指定根据地,应先派遣干部视察地形,构筑工事,集积粮弹,设备连络方法,以期能随时独立作战。“这表明 A. 中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 国民政府注意到敌后游击战的作用 C. 国民政府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D. 国民政府重视对抗战的后勤保障 ‎【答案】B ‎【解析】‎ ‎1937年12月处于抗日战争防御阶段,故A错误;材料“于广大地域行游击战……以期能随时独立作战”反映了国民政府注意到敌后游击战的作用,故B正确;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对抗战的后勤保障问题,而是反映敌后游击战的作用问题,故D错误。故选B。‎ ‎14. ‎1945年11月2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决议,要求全部敌伪纺织厂由国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经营。据此可知当时 A. 官僚资本主义迅速膨胀 B. 民族工业得到政府的支持 C. 国民政府以抗战大局为重 D. 官僚资本垄断了全国工业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的“国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这反映了抗战结束后官僚资本主义迅速膨胀,故A正确;“国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并不是民族工业,故B错误;当时抗战已经结束,故C错误;“官僚资本垄断了全国工业”说法过于绝对,故D错误。故选A。‎ ‎15. 1950年,政务院在制定国家税收标准中贯彻两个原则:工业轻于商业的税收原则和生产资料轻于消费资料,日用品轻于奢侈品的税收原则。这一做法 A. 培养了国民勤俭朴素生活作风 B. 旨在建立以重工业为主的模式 C. 有利于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D. 充分地利用了原有的工业基础 ‎【答案】C ‎【解析】‎ ‎“工业轻于商业的税收原则和生产资料轻于消费资料,日用品轻于奢侈品的税收原则”说明当时工业和商业结构、重工业和轻工业结构、日用品和奢侈品行业结构都不合理,故政府以税收政策进行调整,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结构和税收的问题,不是勤俭朴素生活作风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不仅仅反映了重工业和轻工业结构问题,还有其它行业的结构问题,故B错误;仅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原有的工业基础被充分利用,故D错误。故选C。‎ ‎16. 20世纪80年代,日本社会党前委员长石桥政嗣曾评价道:它所勾画的伟大实验,不仅对台湾回归中国和南北朝鲜实现统一产生良好影响,而且作为和平共处原则的新发展,会受到世界爱好和平的一切人的高度评价。由此可知,“它”是指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告台湾同胞书》‎ C.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D. “中英联合声明”‎ ‎【答案】D ‎【解析】‎ 材料“20世纪80年代……对台湾回归中国和南北朝鲜实现统一产生良好影响,而且作为和平共处原则的新发展”反映了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1984年中、英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确保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英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把香港地区交还中国政府,故D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3年提出,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告台湾同胞书》在1979年提出,并未涉及“一国两制”,故B错误;20世纪80年代香港澳门尚未回归祖国,故C错误。故选D。‎ ‎17. 古希腊具有突出的表演文化,其行为以多种具体形式广泛存在于城邦生活之中。凡举公开场合的诗歌朗诵表演、体育竞技、宗教祭祀以及诉讼演说,无一不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现。这一现象有利于 A. 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础 B. 激发公民参政热情 C. 推动公民个性的发展 D. 彰显以人为本理念 ‎【答案】B ‎【解析】‎ ‎“公开场合的诗歌朗诵表演、体育竞技、宗教祭祀以及诉讼演说,无一不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现”反映了古希腊以表演文化带动公民关心城邦事务,这有利于激发公民参政热情,故B正确;梭伦改革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础,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公民个性的发展的问题,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以人为本理念,而是强调城邦公共生活,故D错误。故选B。‎ ‎18. 《十二铜表法》第三表第三条规定,若(债务人)仍未(自动)执行法庭判决,且在受讯时无人代他解脱责任,则(原告人)得把他带到私宅,给他带上足枷或手铐,其重量不轻于‎15磅,而且假如愿意的话,还可以加重。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缓解社会矛盾 B. 限制贵族专横 C. 保障平民利益 D. 保护私人债权 ‎【答案】D ‎【解析】‎ 材料“把他带到私宅,给他带上足枷或手铐,其重量不轻于‎15磅”反映了对拒不偿还债务的债务人可以实行人身限制,这是出于保护私人债权的需要,故D正确;“缓解社会矛盾”说法过于抽象,没有突出债权问题,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限制贵族专横”,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保障平民利益,而是说明债权保护问题,故C错误。故选D。‎ ‎19. 马丁·路德指出,教士们和其他基督徒之间“并无不同之处,并非自成团体,或是高于其他教徒之上的”。这一观点 A. 强调世俗权力应高于教权 B. 有利于冲击教会权威 C. 确立上帝的最高权威地位 D. 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 ‎【答案】B ‎【解析】‎ 材料“教士们和其他基督徒之间并无不同之处,并非自成团体,或是高于其他教徒之上的”反映了教士和普通基督徒都是平等的,这否定了教会教士的权威地位,故B正确;世俗权力指王权,材料未涉及世俗权力高于教权,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上帝的最高权威,故C错误;材料内容并不能体现民族意识,故D错误。故选B。‎ ‎20. 下表反映了英国历史上几位内阁首相的辞职缘由。据表中现象判断,这一阶段的英国 首相 辞职缘由 沃波尔 ‎1742年,因受下院多次反对而被迫辞职 佩勒姆 ‎1746年,对国王施加压力,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诺斯 ‎1782年,因英国在北美失败而率内阔成员集体辞职 小皮特 ‎1801年,因提出《解禁法案》引起英王乔治三世的不满,面对国王的压力,依旧得到议会多数支持的小皮特被迫辞职 A. 责任内阁制尚未完全成熟 B. 首相选举实际由国王操纵 C. 权力重心从国王转到议会 D. 阁员只需对国王负责即可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信息得出,内阁首相的辞职缘由有要是因为与国王之间的权力争斗,说明这一时期王国仍掌握有一定的政治权力,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首相选举的问题,故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内阁应该对议会负责,故D项错误。‎ 点睛: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于18世纪中期,但势力强大的国王及贵族仍然会借助议会的势力与首相对抗,责任内阁制仍然需要不断完善。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议会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提高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进一步削弱了贵族在议会中的势力。‎ ‎21. 下表反映了1770年和1821年英国主要部门占国民经济比重的情况。据表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项目 ‎1770年 ‎1821年 农、林、渔业 ‎>42%‎ ‎26.1%‎ 工业(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 ‎24%‎ ‎31.9%‎ A. 农业革命的进程缓慢 B. 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 C. 工业化程度并不很高 D. 国民经济比例较协调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数据可得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部门所占比重只有31.9%,并未占据主导地位,可见当时英国国内工业化程度不是很高,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农业革命,A项排除。从材料中数据的比重来看,并没有体现发展重工业为主。材料只涉及农业、林、渔、工业等,其它行业没有体现,故无法全面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故D项排除。‎ ‎22. 1965~1991年,法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39%提高到68%,实现了经济重心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又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促使法国产业结构发生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B. 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 C. 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 D. 国家经济政策的指导 ‎【答案】C ‎【解析】‎ 法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39%提高到68%,其根本原因在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新的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重向第三产业的转移,故C正确;消费水平的提高,可以刺激生产,但不属于主要原因,故A错误;国际分工格局虽然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但这属于外因,不属于主要原因,故B错误;国家经济政策,也推动了产业结构变化,但与科技生产力相比,仍然不属于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C。‎ ‎23. 不结盟运动各成员国充分平等,成员国无须承担义务,会议决议和宣言经过讨论协商以一致同意形式通过,1973年成立的协调局只是协商机构,不具领导和指挥效能。可见,不结盟运动有利于 A. 促进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B. 提升第三世界的国际地位 C. 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D. 推动国际关系走向民主化 ‎【答案】D ‎【解析】‎ 材料只反映了不结盟运动内部的成员国关系,不能说明不结盟运动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形成,而且世界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故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不结盟运动国家与其它国家的关系,也不能体现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故C错误;“各成员国充分平等……会议决议和宣言经过讨论协商以一致同意形式通过”反映了不结盟运动的民主化特征,这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走向民主化,故D正确。故选D。‎ ‎24. 2016年10月,美国歌手、作家鲍勃·迪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荒凉的街道》散发着低迷荒诞的气息,与传统文学格格不入。据此推知,鲍勃·迪伦在文学创作上的风格是 A. 古典主义 B. 现代主义 C. 现实主义 D. 浪漫主义 ‎【答案】B ‎【解析】‎ 材料“鲍勃•迪伦……其作品《荒凉的街道》散发着低迷荒诞的气息,与传统文学格格不入”反映了现代主义文学反传统的特点,故B正确;古典主义并不具有反传统的特征,故A错误;现实主义的特点是如实地描写实现社会,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强烈情感,也不具有反传统的特点,故D错误。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考生必须作答。第27~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在皇权体制管辖下进行国家活动组织管理的多无统一体的组合。自战国秦汉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俸禄、监察、考课、回避、退休等一套严密的文官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国家管理体制的一大创造,对中国社会改治体制的构建,有着不可低估的历史与现实意义。随着隋唐时期国家大一统的恢复,特别是唐初国运昌盛、百废待兴,国家意识到笼络人才的必要性,文官制度日臻完善并走向成熟。隋唐时期的统治者有鉴于长期政治动乱的教训和传统的选官制度积弊丛生,创设分科考试制度,随着大唐六典的出现以及其他形式的文官立法,又把此时的文官制度推向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刘修明、夏禹龙《中国古代文官体制的现代启示》等 材料二兴盛于隋唐时期的中国古代考选文官制否定门阀官制强调“非科举者,毋得为官”。学予在科举中试被授官的同时,还被授予相应的品级。严密的考绩体系使政绩佳者得到褒奖、升官或加俸。英国在19世纪中叶将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杂糅进资本主义制度中,形成了英国进代文官制度,后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普遍采用。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英国成立文官委员会,负责考选事宜,考选科目包括三门必修和七门选修,以期得到第一流的人才,组建有效能的文官班子。不同级别的文官,教育程度与文官级别、待遇相关联。低级文官由其直接主管填表,就其工作态度、人际关系、素质、领导等方而能力进行考评。由于两种制度根植于不同的社会土壤,差异是明显的。中国古代文官制虽历史悠久,技术上臻于完善,但并没有在近代的社会发展中获得新生。‎ ‎——摘编自李柏槐《(中国古代文官制与英国近代文官制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唐时期文官选拔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文官制与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相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近化文官制形成的影响。‎ ‎【答案】(1)特点:公开考试原则;平等择优原则;文官选拔法制化。‎ 原因:传统的选官制度积弊丛生;国家大一统的恢复,统治者注意吸取历史教训;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发展的需要;儒家思想的推动;科举制的实施与发展。‎ ‎(2)相同之处:都重视选拔人才;都坚持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文官;都实行分级制,以调动官员的积极性;都采用考绩晋升体系。‎ 影响:巩固和加强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改善文官索质;保证国家政局的稳定性和政策的连续性,有利于社会正常运转,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对西方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推动了资本主义政治的发展,有利于世界民主化进程。‎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随着唐时期国家大一统的恢复,特别是唐初国运昌盛、百废待兴,国家意识到笼络人才的必要性,文官制度日臻完善并走向成热。隋唐时期的统治者有鉴于长期政治动乱的教训和传统的选官制度积弊丛生,创设分科考试制度,随着大唐六典的出现以及其他形式的文官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公开考试、平等录取、制度化等方面指出隋唐时期文官选拨制度的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从传统制度弊端、国家局面、历史教训、中央集权、儒家思想、科举制等方面概括其形成原因。‎ ‎(2)本题根据材料二“学子在科举中试被授官的同时,还被予相应的品级。严密的考绩体系使政绩佳者得到奖、升官或加体……英国成立文官委员会,负责考选事宜,考选科目包括三门必修和七门选修……不同级别的文官,教育程度与文官级别、待遇相关联”,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从选拔人才、公开考试、分级制、晋升体系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文官制与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相同之处。再结合所学知识从行政效率、文官素质、政策稳定、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化进程等方面说明英国近代文官制形成的影响。‎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就仿效西方,试图走上工业化道路,但几次努力都告失败。1949年一年,中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不及印度。中国经济社会体制中似乎存在着排斥工业化的因素。例如“体”与“用”一直是个纠缠不清的问题,对“体”的强调总是压抑了“用”的发展。政府以发动工业化为已任,始终视民营工业为异己力量;市场一直未获得真正的发育和发展。中国的工业化在1949年重新开始,但是具有真正意义的工业化是在1979年之后。‎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论题:近代中国的工业化不可能实现。‎ 阐述:在中国近代社会,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工业化发展缺乏自由劳动力和市场:列强不断加强对华侵略,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和技术条件;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腐朽统治和专制独裁,致使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作为近代工业化主要载体的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始终未能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近代中国缺乏实现工业化的条件。‎ 示例二:‎ 论题: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 阐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指明方向;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和充足的原材料及市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家逐步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传统经济体制,重视提高国有企业活力激发职工积极性,促进我国工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和全面繁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有助于引进西方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为中国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1978年以来,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高新技术的长足进步,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技术支撑。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式论题,首先需要根据材料“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就仿效西方,试图走上工业化道路,但几次努力都告失败。”确定出论题,近代中国的工业化不可能实现。也可以依据材料“中国的工业化在1949 年重新开始,但是具有真正意义的工业化是在1979 年之后。”确定出论题,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然后根据近代、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论证。从答题规范性上来说,小论文题观点要开门见山地明确提出,论证过程要史论结合,史实与观点要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切忌简单罗列史实。‎ 请考生从3道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7.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春秋时期处于一种兵荒马乱、百废待兴的状态之中。晋国初建之时,其国家体制多仿周制。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周代的井田制与宗法制被逐步瓦解,晋国的经济基础“并田制”被破坏了、经济基础的动摇就意味着晋国上层建筑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了。晋国在韩原之战战败后,通过大量征收军赋来弥补耗费的军力,导致晋国赋税十分沉重。“晋国当时高利贷盘剥十分盛行”,很多人民被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非常尖锐,晋国迫切需要减轻奴隶债务和赋税来缓解社会矛盾。‎ 晋文公时期,晋文公吸取普惠公、晋怀公不得民心的教训,为了称霸中原,锐意改革,起用旧族势力、选贤任能、谋无帅,推行“裂地分民”的土地制度,制定征收旧田一半税收和不征收新田税收的赋税制度,以及轻徭薄赋的经济政策,先后建立三军、三行、五军,制定“被庐之法”,使晋国“政本民阜,财用不匮”,取得城濮之战的胜利,在诸侯中树立威信,称霸中原。‎ ‎——摘编自王海桃《晋国改革与社会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晋文公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晋文公改革的内容,并简析其作用。‎ ‎【答案】(1)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晋国经济发展使“井田制”破坏;对外战争失败后,赋税的加重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前代国君不得人心。‎ ‎(2)内容:政治上:改革选举制度,选拔贤能者为官。经济上:推行新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军事上:任用有才能者为帅,建立新式军队。‎ 作用: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提高了军队战斗力,赢得兼并战争的军事胜利。‎ ‎【解析】‎ ‎(1)背景:根据“春秋时期处于一种兵荒马乱、百废待兴的状态之中”得出春秋时期社会动荡;根据“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周代的井田制与宗法制被逐步瓦解”得出晋国经济发展使“井田制”破坏;根据“晋国在韩原之战战败后,通过大量征收军赋来弥补耗费的军力,导致晋国赋税十分沉重”得出对外战争失败后,赋税的加重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根据“晋文公吸取晋惠公、晋怀公不得民心的教训”得出前代国君不得人心。‎ ‎(2)内容: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作用等方面分析解答。政治上:根据“选贤任能,谋元帅”得出改革选举制度,选拔贤能者为官。经济上:根据“推行‘裂地分民’的土地制度,制定征收旧田一半税收和不征收新田税收的赋税制度,以及轻摇薄赋的经济政策”推行新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军事上:根据“谋元帅”“先后建立三军、三行、五军”任用有才能者为帅,建立新式军队。作用:根据“政平民享,财用不医”“取得城璞之战的胜利,在诸侯中树立威信,称霸中原”得出: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加了政府财政收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赢得兼并战争的军事胜利。‎ ‎28.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14年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4日,英国派兵进入法国,对德宣战,但主力仍集中在英伦各隅。英国的意图是扶持法国打败德国,但须防止法国实力增强,由于英法军队间协调不力,致使1915年多次战役失败。1917年,法国军队出现普遍的厌战情绪,法国的联合内阁内部要求与网盟国缔结和平条约以走出战争困境的呼声高涨,这使英国担心法国政府会时刻准备直接与德国达成和平协议,损害英国参战初衷,英国政府遂加紧了对法的援助。是年底,英国在西线投入的兵力达到200万人。‎ 在英国强有力的军事援助下,法国政府加强同协约国的合作。1918年,英法军队在第二次马思河战役中重创德国,取得战略主动权,最终贏得一战胜利。英法在一战的合作并未改变两国传统外交政策。英国寻求战后欧陆均势和法国谋求欧陆霸权的冲突在战后愈演愈烈。英国采取包容德国的政策,试图使英国以最小的代价操控欧洲版图。这一策略20世纪是30年代英国绥靖政策的首要根源,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壮大与扩张,并最终导致二战的爆发。‎ ‎——摘编自刘作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对法政策》‎ ‎(1)根据材料,指出一战期间英国对法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一战后对德法的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1)变化:由有限援助到全力合作。‎ 原因:英法联军协调不力致使战争初期的多次失利;法国军队厌战,国内政局不稳;英国担心欧洲均势被破坏,会损及自身利益。‎ ‎(2)影响:战后英法矛盾加剧,加剧了欧洲内部的动荡;英国外交的保守性导致绥靖政策的产生,推动欧洲法西斯势力的崛起;加速欧洲的衰落,为美国介入欧洲事务创造条件。‎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扶持致法国打败德国,但须防止法国实力增强……战役失败……厌战情绪,法国的联合内阁内部要求与同盟国缔结和平条约以走出战争困境的呼声高涨……损害英国参战初衷”,即可从援助的力度指出一战期间英国对法政策的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战役失利、军队庆战、政局问题、英国自身利益等方面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本题根据材料“英国寻求战后欧陆均势和法国谋求欧陆霸权的冲突在战后愈演愈烈。英国采取包容德国的政策的首要根源,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壮大与扩张,并最终导致二战的爆发”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英法矛盾、绥靖政策、‎ 法西斯势力等方面分析英国在一战后对德法的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29.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甲午战后,张謇(1853~1926年)与陈炽(1855~1900年)在总结经验和思考国家出路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农业发展观。张謇认为“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农为尤要”,农工商为一个整体。鉴于中国地城广大,自然条件各异,他提倡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并着手兴办较为完备的农业教育体系,以便在作物品种的引进、改良、农业病虫害的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张謇弃官回乡后大力倡导大农业生产方式,将公司制引入农业生产领域,集中土地、人力、财力、科技等资源,重点发展规模化农业生产。陈炽认为“经制国用,举出于农,农政之所关,又在各务中为至重”,农、工、矿、商之间缺一不可,农业多元化经营是富民强国的主要途径之一。他在调查后,发现中国农业技术落后在于农学之不兴,所以有必要择国外农学之精要,开阔农民眼界,用西方机器改良农业。在此进程中,“小民可与乐成,难与图始,非官为经理,绝不能相与有成”。他强调英国大农制和法国小农制各有优点。”“中国于此,诚宜兼收并采,择善而从”。总之,两人关于农业发展既有共识,又各有所长。‎ ‎——摘编自羌建《张謇与陈炽农业观之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张謇与陈炽农业观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与陈炽农业观的形成背景,并对他们的农业观进行简要评价。‎ ‎【答案】(1)不同:张謇注重个人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陈炽强调政府应在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张謇主张建设大农场,进行规模化经营,陈炽主张规模化衣业与小农业生产相结合。‎ ‎(2)背景:甲午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小农经济逐步瓦解,农业发展遭到严重破坏;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评价: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发展经济的要求与愿望;对后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解析】‎ ‎(1)张謇“将公司制引入农业生产领域”表明他注重个人办公司,注重个人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陈炽认为“经制国用,举出于农,农政之所关,又在各务中为至重”表明他强调政府应在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依据材料“‎ 张謇弃官回乡后大力倡导大农业生产方式,将公司制引入农业生产领域,集中土地、人力、财力、科技等资源,重点发展规模化农业生产”可知张謇主张建设大农场,进行规模化经营。依据材料“英国大农制和法国小农制各有优点,中国于此,诚宜兼收并采,择善而从’”可知陈炽主张规模化农业与小农业生产相结合。‎ ‎(2)背景:由材料“甲午战后,张謇(1853~1926年)与陈炽(1855~1900年)在总结经验和思考国家出路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农业发展观”,可知二者农业观形成的背景为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小农经济逐步瓦解,农业发展遭到严重破坏;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评价:二者的农业观要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积极方面,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发展经济的要求与愿望,对后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消极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