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1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学案
【构建知识体系】 【细化考纲预测】 考纲 细化 高考命题预测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着重考查智者学派、斯多亚学派、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及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的理解。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重点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实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的主要主张。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突出考查英国启蒙思想霍布斯、洛克的思想,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以狄德罗为首的百科全书派的主张,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主张,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及影响。 本专题涉及的考题切入点多集中于人文主义在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期间、启蒙运动的表现,能力方面多侧重于识记及东西方文化思想的对比,这也是备考2015年高考的复习方向。 【剖析高考真题】——熟悉高考命题方向特点 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智者运动、苏格拉底) 01.(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答案】B 【解析】结合题干信息与所学知识,显然这不是反映宗教信仰意识淡薄,排除A;题干突出的是诸神的人性而非理性,,排除C;题干涉及的是经济体制的问题,没有反映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排除;公元前9至前8世纪,雅典民主还没有确立,排除D;根据“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可见神话文化中凸显的是诸神的人性而非神性,具有早期的人文思想,故B项正确。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希腊神话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古希腊人文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前几年全国卷1的32小题基本上是考察古代雅典民主或罗马法,2017年的32小题却是考察古希腊人文思想,这似乎也说明命题者在命题方向上力图有所创新突破。本题难度不大,事实上类似的架构在2016年全国卷1 中也出现过,如2016年全国卷1 的24小题就考察了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显然与本题都是考察思想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角度。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分析和理解如人文主义等概念的内涵,也要注意对近几年高考题的回顾或训练。 02.(安徽省安庆一中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普罗泰格拉认为,道德并不神秘,正如技艺一样,它是人在从事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中的智慧的表现,它能调解家庭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参与城邦国家的事务。他指出,公正、智慧、节制等是人们必备的品质,人和人之间应以尊敬和正义为原则。普罗泰戈拉的伦理思想 A. 有力支持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B. 为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们继承发展 C. 支持了苏格拉底的“先天道德论” D. 有破除传统神学观念的启蒙作用 【答案】A 03.(宁夏银川一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公焚。公元前399年,检察官阿尼图斯、悲剧诗人美勒托和修辞学者吕孔控诉苏格拉底不敬城邦认可的神、另立新神和腐蚀青年而判处死刑。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A. 城邦精神排斥多神崇拜 B. 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C. 城邦政治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D. 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结果其著作被公焚”“控诉苏格拉底不敬城邦认可的神、另立新神和腐蚀青年而判处死刑”,说明雅典的主流思想是信仰神的存在,人文精神还没有占据主流。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并非“多神崇拜”,排除A项;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考点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01.(2017年天津卷文综历史3)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答案】D 【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运动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文字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本题西方宗教改革运动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的能力,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02.(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可以看出市民阶层的意志对教会的影响,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的成长壮大。故答案为A项。13世纪后半期,文艺复兴运动尚未开展,人文主义不可能得到广泛传播,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尊重市民意志不能反映教会权威的提高;新教理论的形成是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排除D项。 【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背景 【名师点睛】文艺复兴是反映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些新兴资产阶级包括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他们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幸福;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幸福,胜过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教;追求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材料所述,教会注意到尊重市民的意志,说明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 03. (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5)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 A.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 B.刻意表现奔放情感 C.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 D.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 【答案】C 【考点定位】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艺复兴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历史题目中的时间信息有时是人物或事件,比如本题中的时间信息是“达芬奇”,由此判定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然后逐项排除即可。这就要求考生对历史的时间信息要高度关注。 考点三:启蒙运动 01.(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列举被告的种种权利,卢梭为儿童的权利辩护,伏尔泰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康德分析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 捍卫人道精神 B. 倡导人性解放 C. 批判专制统治 D. 迫求民主法治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的主张,孟德斯鸠强调被告者的权利,卢梭强调儿童的权利,伏尔泰强调受害者的权利,康德强调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即反对暴力革命,他们的共性是人道精神,A项正确。伏尔泰和康德的言论无法体现人性的解放,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反专制方面,C项排除;材料言论没有涉及迫求民主法治,D项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02.(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17届高考模拟试卷(二)文综历史试题) 卢梭认为“道德是灵魂的力量与生气”,外在的优雅得体虽使人们不再有不体面的罪恶,但“另外的罪恶却以德行的名义被装饰起来”。科学进步可能加剧不平等,“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科学理性和艺术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他的这一观点 A. 符合当时学术界的普遍认知 B. 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 C. 背叛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 D. 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 【答案】B 03.(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23)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 【答案】 (1)差异:文艺复兴:强调人性;未摆脱神学观。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 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 (2)内容: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法则(反对享乐主义和过分强调人的作用);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提倡科学的人性化。 (3)评析:消除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防止滥用科学;赋予科学主义以人文精神(情愫)。 【解析】 (2)问依据材料二中“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等信息归纳回答。 (3)问依据材料二中“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以及材料一中关于“科学人文主义”的内涵的信息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对待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情愫”等角度分析回答。 【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比较 【名师点睛】比较型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1.比较需明确宗旨。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决不是随意的为比较而比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过比较异 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一规律。 2.比较需求同存异。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绝对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因此,比较时应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即要适当放宽比较的要求与条件。 3.比较需分开层次。要全面回忆要求比较的内容,从基本内容入手找异同。 【突破核心考点】——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归纳总结】 1、智者学派 (1)产生背景: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2)主张:关注社会,美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 (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名言。 (4 )地位和评价:智者学派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具有高度的自信,树立了人的尊严。 2、苏格拉底 (1)基本思想: ①强调人的价值,重视人的伦理首先,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名言; ②强调知识的作用,提出“知识即美德”的名言 (2)意义: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的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方法技巧】 (一)易混易错 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是同时代的,且都强调人的价值,所以二者观点是一致的。 错误。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忽视道德。苏格拉底强调道德,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强调人的理性和教育,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差异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局限 哲学思想 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 柏拉图属唯心主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接近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政治思想 理想国是哲人统治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 法治优于人治,由安分守己又听从理性的“中产阶级”执政最适合。 认为奴隶主统治奴隶是合乎自然、合法的。 (三)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 孔子 苏格拉底 相同点 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都主张追求个人的善,追求个人品性的修养 不 目的 为奴隶制度服务,恢复周礼 挽救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 同 点 主张 (1)思想核心——“仁”; (2)主张为政以德,体现了民本思想; (3)主张“克己复礼”; (4)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扩大教育的社会基础 (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美德即知识”; (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影响 开创了儒家学说,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比较认识古希腊人文主义与中国先秦儒家思想 古希腊人文主义 中国先秦儒家思想 背景 信奉多神教,相信神;奴隶制民主政治繁荣,人的地位的提高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重大改革 条件 工商业经济发达,有利于产生自由、平等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希腊的辩论则促进了人对知识的崇尚和人的才智的发挥 农业经济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管理,强调统治者实施“仁政”;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巨变中,不同阶级、阶层从不同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观点 内 容 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 孔子 “仁”“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苏格拉底 重视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舍生取义 柏拉图 鄙视奴隶制;提出“理想国” 荀子 “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 评价 树立了人的尊严,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滥觞 经过改造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五)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异 对知识 的看法 认为知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进行演说的基础,因此人们需要学习知识,但并未与人的道德相联。 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的认识。 哲学 观点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提出一系列哲学命题。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同 都重视对人的研究,都否定神的意志,强调人的价值。 (六)诸子百家与智者学派思想的比较 诸子百家思想 智者学派思想 社会环境 生活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兼并战争频繁 生活在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的顶峰时期 产生原因 社会变革,统治阶级需要人才 工商业发展,公民的社会地位提高 思想特点 百家争鸣,强调为统治阶级服务 充分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 地位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法家和儒家先后独尊,成为封建统治思想 经过千年后复苏,成为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典题探究】 01.古希腊的先哲很注重数学,柏拉图从几何学得到启示,提出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则广泛采用同时代的数学成就进行哲学反思。这反映了古代希腊( ) A.数学研究和哲学思想相互推动 B.数学成果有助于人文精神发展 C.数学成果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 D.先哲们开始探讨世界本原问题 【答案】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02. “古代世界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这段话旨在强调中国与希腊( ) A.哲学水平有高有低 B.各自在孤立地发展 C.发展道路存在差异 D.历史发展的相似性 【答案】D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先秦 考点二、文艺复兴 【归纳总结】 1、原因: (1)根本: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摧毁欧洲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打破天主教会的思想垄断。 (2)意大利保留了古罗马希腊的古典文化。 2、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3、时间:14—16世纪 4、地点:开始于意大利——后拓展至西欧 5、领域:文学、艺术领域 6、范围:意大利——西欧 7、矛头:天主教会的神学观念 8、指导思想(核心):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思想要求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其内涵包括: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 9、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1)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 薄伽丘——代表作是《十日谈》。全书贯穿了人文主义思想,矛头指向天主教会,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人生面平等,反封建等级观念,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 (2)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10、影响: (1)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在文学、艺术、思想等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3)促使宗教改革的出现 (4)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条件 (5)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方法技巧】 (一)易混易错 (1)文艺复兴就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错误。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文化运动。 (2)文艺复兴时期并不反对宗教信仰。 正确。文艺复兴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反对教会扼杀人性,主张将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 (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点 (1)重视现世生活,追求幸福和物质享受,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2)肯定人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 (3)在文学艺术上提倡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反对虚伪造作。 (4)重视科学实验,反对经验论。 (5)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天主教禁锢人性。 (6)以人为中心,强调个人的才能和自我奋斗,赞扬英雄史观,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 (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1)基本含义: 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崇尚科学,追求知识。 主张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精神追求,反对禁欲主义。 (2)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的区别: 宗教神学 以神为中心 禁欲主义 等级观念 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 现世的享受 自由平等 理性和科学 (四)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形式表达反封建思想的原因 (1)当时封建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强大,压制其他思想。 (2)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以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成果为依据。 (3)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无力与神学正面冲突。 (五)新史观解读文艺复兴 史观 结论 文明史观 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的进军,是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探索,在文学、艺术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 唯物史观 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是资产阶级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 【典题探究】 01. “文艺复兴不是民众性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受到一些慷慨的文艺奖励,特别受到美第奇家族和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该观点( ) A.全面分析了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 B.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的运动性质 C.认为文艺复兴的成就具有偶然性 D.没有看到群众性运动的真正力量 【答案】C 【考点】文艺复兴 02.阿尔贝蒂(1404—1472)写道:“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他本人的成就充分证实了这一格言。这位佛罗伦萨的贵族不仅是剧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风琴演奏家、歌唱家,而且是建筑师、数学家、考古学家,并且年轻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跑步、摔跤和登山运动员。他的言行( ) A.体现了高超的文学成就 B.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潮 C.说明当时的人无所不能 D.首次将人置于世界中心 【答案】B 【考点】文艺复兴 考点三、宗教改革 1、原因: (1)根本原因:天主都会的腐败和专横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文艺复兴的影响:人文主义思想起了推动作用 (3)导火线: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2、时间:16世纪 3、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4、概况 (1)德意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①序幕——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②主张:因信称义; 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 简化宗教仪式,神甫可以娶妻。 (2)加尔文宗教改革 ①核心:主张先定论,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②《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③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④主张简化宗教仪式,神职人员选举产生。 5、范围:德国——西欧 6、意义 (1)性质: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支的反封建的思想和社会运动。 (2)作用: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天文主义,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新兴的民族国家的发展。 【方法技巧】 (一)为什么宗教改革首发德国? 1、 政治:16世纪,德国正处于封建割据四分五裂的状态 2、 经济: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教会在德意志的势力很大,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而且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 (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从自由。 (三)“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的理解: 这三种主张是基督教不同教派的主张,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 “因行称义”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 “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 “信仰得救”是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是对“因信称义”的继承和发展。 (四)理解宗教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体现 (1)从其原因看,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 (2)其斗争对象看,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会。 (3)从其内容看,简化宗教仪式,迎合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4)从其结果看,它从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沉重打击了天主教,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五)易混易错 (1)宗教改革运动就是要清除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 错误。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当时欧洲的天主教会的统治,并不反对宗教。 (2)宗教改革是在宗教外衣下开展的反封建的斗争。 正确。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而进行的反封建斗争。其原因是,当时天主教会在西欧垄断一切,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反封建的思想理论不够成熟。 (六)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相 同 兴起背景 两者都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两者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矛头指向 两者都将矛头指向封建教会 性质 两者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结果 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 范围 都波及了西欧的广大地区 不 同 形式 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了资产阶级世界观 是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兴起和发展范围 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 从德意志开始,在宗教领域开展 作用 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教思想还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七)图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典题探究】 01.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还宣扬禁欲主义,主张节俭。这些新教思想( ) A.打破了教会的精神垄断 B.继承了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 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新教“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与打破教会的精神垄断无关,故A项错误;新教思想倡导因信称义,反对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故B项错误;材料中新教“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与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新教强调“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考点】宗教改革 02.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这一现象( ) A.弱化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 B.打破了神学对科学技术的束缚 C.直接推动了德意志地区的统一 D.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兴起与发展 【答案】D 【考点】宗教改革 考点四、启蒙运动 【归纳总结】 1、背景: (1)根本: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封建专制统治成为其发展的障碍; (2)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2、时间:17——18世纪 3、范围:起源:英国——成熟:法国——西欧——世界 4、领域:思想,政治,文艺等。 5、矛头:封建专制制度,教会制度。 6、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 人物 思想主张 霍布斯 天赋人权;按契约建立国家 洛克 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提出早期分权学说 伏尔泰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说,但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反对君主专利,却又赞成“开明专制” 孟德斯鸠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论法的精神》 卢梭 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著作:《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狄德罗 宣扬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宣扬科学和理性 7、影响 (1)启蒙思想家们宣扬自由、平等、博爱,抨击专制度制度和天主教会,破除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2)启蒙思想家不仅对封建制度进行更猛烈的批判,其主张还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3)启蒙运动不仅对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也失去了北美大陆争取独立的斗争,同时还激励着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人民为发行旧社会而斗争。 【方法技巧】 (一)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理性主义”,即人的思考,运用自己的能力理解去认识,批判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反对君主专制,否定教会制度,实行法治,提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构想。 (二)启蒙思想的主要特征 (1)批判对象: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自然权利;孟德斯鸠更明确地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的共同本质,就是反对专制主义。 (2)批判领域:集中于政治、思想领域。即使是百科全书派,宣扬科学和理性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反对专制、教权和迷信。 (3)批判方式 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诉诸理性。启蒙思想家宣传理性,实际上正是为了剥去封建制度的神圣外衣,对封建制度进行理性的批判,是科学进步与资产阶级力量强大的反映。 (4)历史作用 主要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统治作了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批判,说明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和三权分立不仅提供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 (三)不同时期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 (1)古希腊时期 智者学派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他们反对迷信,提倡怀疑,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成为人文主义的源头。 苏格拉底更加注重人的伦理道德和知识,主张“认识你自己”,把哲学发展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主要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崇尚理性和科学,反对封建宗教禁锢。 (3)启蒙运动时期: 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启蒙思想家将人文主义发展为理性主义:反对迷信,反对权威,尊重科学;猛烈批判封建的神权、王权和特权;提倡资本主义民主、平等、自由、博爱。 提出资本主义新的国家构想:伏尔泰崇尚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卢梭主张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等。 (四)易混易错 (1)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改革时期、启蒙运动时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正确。人文主义一脉相承,基本内涵是一致的。但在古希腊时侧重于哲学领域,文艺复兴时侧重于文艺领域,宗教改革时侧重于宗教领域,启蒙运动时侧重于政治领域。 (2)启蒙运动兴起于法国。 错误。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高潮出现在法国。 (3)启蒙思想家中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是孟德斯鸠。 错误。卢梭在启蒙运动时期提出人民主权的学说,是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4)启蒙运动进一步反封建神学。 正确。启蒙运动把矛头主要对准封建专制制度,同时进一步反封建神学,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宗教迷信,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5)孟德斯鸠的思想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正确。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6)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作了思想准备。 正确。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要求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更为彻底,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作了思想准备。 (五)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从批判对象上看,文艺复兴运动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运动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 (2)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 (3)从批判形式上看,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4)从思想特点上看,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宣扬理性真理是为了解放全人类。 (六)比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领域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背景 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 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 时间 14-17世纪 16世纪 17-18世纪 进程 都影响到欧洲广大国家和地区 开始、高潮于意大利 开始于德国,高潮在瑞士 始于英国,高潮在法国 斗争形式 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文学艺术) 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斗争(借助宗教异端的形式) 公开的、更直接、更全面、更激进、更彻底地反封建思想 斗争矛头 反封建、反天主教 天主教及其神学 天主教及其神学 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指导思想 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宗教观 理性主义 内容 宣传了人文主义精神; 在文学、艺术、戏剧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继承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提出因信称义学说;信仰得救学说;先定论等人文主义宗教观; 启蒙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宣扬理性主义;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天主教的思想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天主教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的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革命运动。 影响 都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都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向近代社会转型;都促进近代自然科学、文化的发展; 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①改革后创立的新教登上历史舞台,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②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比文艺复兴更为彻底,更具有政治革命性质。对未来社会提供了政治设想,对后来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直接推动了法国大革命),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七)比较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与启蒙运动: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 启蒙运动 背景 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 实质 都进步思潮和民主思想范围 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阶级 市民工商阶层 资产阶级 内容 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带有鲜明的民主色彩, 倡导经世致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经济上工商皆本,学术上学以致用,思想上反对程朱理学 把人文主义发展为理性主义;宣扬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三权分立等思想;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 矛头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矛头直指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理学,但并不反对封建制度,也不主张废除君主统治 封建专制制度、天主教会及其宗教体系 影响 都起了思想启蒙作用,都推动了民主革命; 给君主专制统治造成强烈的冲击,在其后数百家间仍具有振龙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影响着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但没有推动社会转型; 对未来社会提供了政治设想,对后来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八)从新史观角度看西方人文精神发展: (1)唯物史观:西方人文精神发展与同期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变革结合起来,明确精神层面与经济、政治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 (2)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关注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政治变革之间的比较、联系,形成对欧洲文化、世界文化的整体性认识,如: ①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如严复翻译了许多西方名著,学习西方的“民权”思想,对维新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②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翻译了卢梭、孟德斯鸠的作品。 ③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如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等以民主与科学为指导思想。 点评:欧洲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①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如:严复翻译了许多西方名著,学习西方的“民权”思想,对维新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② 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如: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翻译了卢梭、孟德斯鸠的作品; ③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如: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等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 【典题探究】 01.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 ) A.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 B.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C.实现了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 D.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答案】B 【考点】启蒙运动 02.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的“加速度定律”,美国的《独立宣言》等,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思想成就,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此信念是指相信( ) A.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通则 C.科学能够带给人类幸福 D.知识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主要工具 【答案】B 【解析】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根源是一种错误的说法,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思想成就,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通则就是他们的理论肯定了人类以理性面对世界的态度,故B项正确;科学能够带给人类幸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故C项错误;知识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主要工具,这种说法不太确切,故D项错误。 【考点】启蒙运动 【巩固微练习】——查漏补缺、检验复习效果 01.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许多相通的地方”应包括( ) A.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 B.宣扬理性主义 C.代表新兴工商业者的利益 D.强调个人自由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孔子主张“德治”,二者的共同点是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者是人文主义的代表,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代表希腊新兴工商业者的利益,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强调人的自由,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礼”,压制人的自由,故D项错误。 【考点】孔子和老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苏格拉底;先秦 02.中国上古神话中的诸神在形象上“神兽合一”“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平凡人的情欲”;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形象则是神人同形,有人类的七情六欲。这样的差异源于( ) A.主流价值观念不同 B.经济发展模式差异 C.文化艺术传统不一 D.政治运作模式相悖 【答案】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中古跨朝代选择题 03.古希腊一些学者认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他们还认为,法律不是自然存在的,是人为产生的,是由僭主制定的,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这些学者( ) A.肯定了人的重要性 B.重在论述法律制定应符合人的天性 C.阐述了社会契约论 D.正确分析了城邦制起源的历史原因 【答案】A 【解析】“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强调对人的核心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提到法律对人的作用,同时也提高法律的违背人性的层面,故B项错误;社会契约是理性思想的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着重强调对人的重要性的共识,没有论述城邦的起源问题,故D项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04. 16世纪以后,经济关系的巨大变化已经使这类说教显得极为虚伪。这种变化的压力开始慢慢地修改着 “商人从来得不到神的欢心”这一古老的断语,并创造出“全世界只靠金钱和尘土来维持”这一缄言。这说明( ) A.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更多政治权利 B.商业与宗教的关系开始淡薄 C.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宗教禁欲观 D.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宗教改革 【答案】C 【考点】文艺复兴 05.但丁在谈到公民与国王的关系时指出,公民不为他们的代表而存在,百姓也不为他们的国王而存在;相反代表倒是为公民而存在。材料反映出但丁( ) A.鼓励公民追求生存自由 B.重视公民的政治权利 C.引用了“民贵君轻”思想 D.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权利 【答案】B 【解析】但丁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早期杰出思想家,其主张不可能只局限于生存方面且材料根本没有体现“生存”自由,故A项错误;“公民”这个词汇,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政治范畴的概念,也体现了正在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对政治权利的争取与追求,故B项正确;君臣双方都不为对方而存在,这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民贵君轻”思想,故C项错误;“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权利”,这属于一种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D项错误。 【考点】文艺复兴 06.史学家黄邦和说:“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就不可能出现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这表明“地理大革命”( ) A.直接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实现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C.促进了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D.奠定了欧洲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基础 【答案】C 【考点】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 07.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神学观点,恢复了信徒对上帝的虔诚信仰,开创了一种德意志式的宗教理念,这表明马丁·路德( ) A.重现了古典文化的辉煌 B.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D.打破了宗教文化的垄断 【答案】D 【解析】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主,重现了古典文化的辉煌,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改革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故C项错误;“因信称义”强调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否定了罗马教皇和教会的作用,有利于打破宗教文化的垄断,故D项正确。 【考点】宗教改革 08.启蒙运动不仅倡导一些核心价值理念,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不仅讲自由、平等、博爱,还要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这体现出启蒙运动的特征是( ) A.迫求个人独立自由 B.注重国家管理民主化 C.倡导依法治国理念 D.主张核心理念制度化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启蒙运动的整体特征,根据材料中“不仅讲自由、平等、博爱”得出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独立自由,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国家管理,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启蒙运动不仅倡导一些核心价值理念”,所以并不是仅仅是倡导依法治国的理念,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和“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说明启蒙运动的特征是注重将核心的思想和理念进行制度化实现,故D项正确。 【考点】启蒙运动 09.法国史学家普罗夏松说:在19世纪,大家可以不去伦敦、维也纳、柏林、圣彼得堡、罗马,但无论是谁,不管他什么出身,什么国籍,他却不能不去巴黎,“ 巴黎是世界的神经中枢,正如雅典原先是希腊的思想灵魂一样。”欧洲人对巴黎的向往表明( ) A.启蒙思想在欧洲产生巨大影响 B.法国大革命促进了欧洲的觉醒 C.巴黎公社成为工人运动的榜样 D.法国工业化模式成为欧洲蓝本 【答案】A 【考点】启蒙运动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尚书·五子之歌》中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粱惠王上》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周易·乾》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论话·为政》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孟子·公孙丑上》中讲:“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宋乃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材料二 西方的文化也经历漫长的发展历程: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马丁路德“信仰即可得救”;康德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精神的现实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侧重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原因。 【答案】(1)精神:“民本”,“和谐”,“自强”,“爱国”,“诚信”,“友善” 意义:有助于整合社会思想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经济增长;影响我国的内政外交;塑造公民现代人格的精神资源;引导现代生活价值观念;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2)侧重:古希腊——崇尚自由,追求真理与个性。 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生活,强调入的解放。 宗教改革一一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简约的生活,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启蒙运动——理性(人的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3)原因:从经济形态,政治制度,地理环境等角度分析都可。 【解析】(1)第一小问精神,根据“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出民本,根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得出和谐,根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得出自强,根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得出爱国,根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得出诚信,根据“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得出友善;第二小问意义,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等方面来分析,政治上,“民本”、“和谐”等精神影响我国的内政外交,经济上,“诚信”等精神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文化上,“自强”、“和谐”、“诚信”、“友善”等精神有助于塑造公民现代人格的精神资源、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社会上,“和谐”、“爱国”、“诚信”、“友善”等精神有助于整合社会思想价值取向、引导现代生活价值观念。 (3)结合所学知识从东西方的地理环境、经济形态、政治制度等方面分析即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古跨朝代非选择题;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传统文化主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