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2020高考历史复习课时规范练 (17)
课时规范练17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一、选择题 1.(2018北京朝阳一模,23)1969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的国家需要同西方保持合作和协议的关系,需要同东方实现某种谅解,在这种背景下,我要着重强调……需要同苏联以及东欧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勃兰特政府宣示这一政策意在( ) A.缓和东西关系,谋求自主发展 B.承认民主德国,实现两德统一 C.稳定欧洲局势,脱离美国阵营 D.主张和平共处,加入欧洲联盟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同西方保持合作和协议的关系,需要同东方实现某种谅解”可知是缓和东西关系,德国在两极对立的情况下跟东西方建立和谐关系的目的是谋求独立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论及德国与东西方的关系,不仅仅是民主德国,故B项错误;据材料“同西方保持合作和协议的关系”可知没有摆脱美国阵营,故C项错误;欧洲联盟成立于1993年,与材料时间“1969年”不符,故D项错误。 2.(2018河南濮阳一模,34)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苏美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这一主张( ) A.体现了欧洲外交独立自主的愿望 B.是西欧各国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 C.反映了法国战后一贯的外交政策 D.宣告了欧、美、日鼎立局面的形成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苏美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得出法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主张与社会主义苏联接触并谋求合作,试图缓和和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体现了欧洲主张独立自主的外交,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主张,并不能说明该主张是西欧国家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故B项错误;材料中戴高乐的主张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无法得知这是法国战后一贯的外交主张,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日本崛起的情况,故D项错误。 3.(2018山东济南二模,35)1970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先后进行了13轮外长谈判,就互不使用武力问题达成共识。同年8月,勃兰特总理实现访苏。这反映了( ) A.两极格局出现缓和 B.苏联在军事上超越美国 C.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德国外交实现独立自主 答案A 解析属于资本主义阵营的联邦德国与社会主义苏联达成共识,说明两极格局出现缓和,故A项正确;联邦德国访苏与苏联军事实力是否超越美国无关,故B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C项错误;联邦德国此时仍受到美国的巨大影响,外交上并未实现独立自主,故D项错误。 4.(2018河南洛阳期中,29)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议会分为众议院和贵族院,贵族院的权力大于众议院,议会不对选民负责,而对天皇负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议会取消了贵族院,设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均由20岁以上男女公民直接选举产生。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 ) A.受到美苏冷战的影响 B.试图效仿美国政体 C.清除了国内封建势力 D.积极推进民主改革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日本的民主改革,并未涉及与美苏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中“设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均由20岁以上男女公民直接选举产生”说明并未效仿美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是取消了贵族院,并未说明清除了国内封建势力,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日本议会取消了贵族院,设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均由20岁以上男女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体现了民主化改革,故D项正确。 5.(2018山西晋中适应性调研测试,35)下面漫画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表明( ) A.经济发展增强外交独立性 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促成美日欧平等伙伴关系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美日欧实力对比变化,美国实力相对下降而欧盟、日本实力增强,在外交上欧盟、日本谋求摆脱美国控制,有更多的外交独立诉求,故A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并未形成,只是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美日欧并没有实现平等伙伴关系,故D项错误。 6.下图为冷战时期古巴发行的纪念邮票。仔细观察邮票信息,该邮票纪念的应是( ) A.万隆会议 B.越南战争 C.不结盟运动 D.古巴导弹危机 答案C 解析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故A项错误;越南战争爆发于1955年,且与古巴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成立于1961年,符合邮票左上角“1981”和图中的“20”周年,故C项正确;古巴导弹危机爆发于1962年,且对古巴安全造成威胁,故D项错误。 7.(2018山西大同二模,35)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这反映了( )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解体 D.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答案D 解析据材料“1964年6月”结合所学可知美国仍旧是世界霸主,故A项错误;据材料“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可知法国没有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故B项错误;“北约”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机构,据材料“从北约到联合国”可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并未解体,故C项错误;据材料“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结合所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在政治经济方面依赖美国的事实,得出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故D项正确。 8.(2018山东淄博部分学校二模,35)198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个决议,美国只有24次是居于得胜的一方。有19个决议案,唯有美国投了反对票。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欧盟与日本挑战美国霸主地位 B.苏联在综合国力上赶上美国 C.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作用增强 D.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答案C 解析欧盟成立于1993年,故A项错误;此时苏联综合国力没有赶上美国,故B项错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力量日益增强,冲击了两极格局,故C项正确;1982年还是两极格局,故D项错误。 9.(2018四川雅安三模,3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定都波恩和柏林。1990年,两德签署统一条约,民主德国作为5个州加入联邦德国。1991年,德国决定将联邦议院和政府所在地从波恩迁往柏林。德国定都柏林旨在( ) A.消除德国东西部的差异 B.缓解美苏在欧洲的对抗 C.加速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增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 答案D 解析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后定都柏林,且消除德国东西部的差异表述过于绝对化,故A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瓦解,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定都柏林而非欧洲一体化,故C项错误;由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定都波恩和柏林”“1991年,德国决定将联邦议院和政府所在地从波恩迁往柏林”,结合所学可知定都柏林有利于增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故D项正确。 10.(2018安徽“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35)右图是有关美国“9·11”恐袭事件的政治漫画。该漫画的主题是( ) A.恐怖事件给地球环境带来灾难 B.基地组织造成了世界局势紧张 C.恐袭使美国战略重心发生转移 D.美国借反恐大力推行霸权主义 答案D 解析环境灾难并不是该政治漫画所要表述的主旨意图,故A项错误;基地组织并不能直接造成世界局势的紧张,故B项错误;维持世界霸权地位是苏东剧变以后美国一贯的战略重心,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漫画推断,尽管世贸大厦还在冒着黑烟,但是地下星条旗的全球扩展才是该漫画所要强调的重点,这是美国在“反恐”名义下新一轮的全球扩张,故D项正确。 11.(2018湖北百所重点学校联考,23)有人指出,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不是一枝独秀,而是多点开花、群芳争艳。从崛起进程和发展潜力来看,分成3个梯队。这说明发展中国家( ) A.可以为多极化提供持续推动力 B.将决定世界政治格局 C.因发展不平衡而使世界动荡不安 D.将垄断世界市场贸易 答案A 解析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不是一枝独秀,而是多点开花、群芳争艳,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能为多极化提供持续推动力,故A项正确;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是发达国家,不是发展中国家,故B项错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使世界更稳定,发达国家的发展不平衡使世界动荡,故C项错误;发达国家垄断了世界市场贸易,不是发展中国家,故D项错误。 12.(2018天津河北二模,10)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这重在说明美国( ) A.不再谋求单边霸权主义 B.一定程度上认可多极化趋势 C.积极寻求大国之间合作 D.单方面制裁带来了深刻教训 答案B 解析冷战结束后,美国积极谋求建立单极世界,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推知美国在一定程度上认可多极化的趋势,故B项正确;材料“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与C项中的“积极”一词不符,故错误;材料“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是一种可能性,非结果,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8河南洛阳期末,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3月,美国副国务卿克莱顿提出,“如果没有美国紧急大量的援助,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崩溃将席卷整个欧洲。除了对世界未来的和平与安全有破坏外,这对我们国内经济也是巨大的打击”。欧洲复兴与美国的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的,美国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必须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帮助欧洲。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吸取了克莱顿备忘录的建议,正式提出马歇尔计划。 ——摘编自赵平安、张仲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摘编自王绳祖、何春超《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为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量和地区性的力量亦趁势蜂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无论在世界事务层面还是在地区事务层面,各种国际关系都在调整,处于各层次的国家都在审时度势,重新定位。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计划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开始。 目的:帮助欧洲恢复、发展经济,稳定资本主义阵营;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对抗苏联。 (2)原因:西欧、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美国实力的削弱。 影响: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使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3)积极影响:新兴民族国家和地区力量的兴起,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14.(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考试一,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和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线。因为,世界史视野下的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这些事件论其影响虽然不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事件大,但是它们作为阶段性的事件对于世界历史发展同样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起到了一个标志性的作用,能够使我们较为清楚地看到世界现代史的发展线索。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世界历史进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两例变化或事件作为论据,并结合材料所述观点进行论述。(要求: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示例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这些事件可以表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分界线。 比如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大增强了国际上争取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力量,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再比如1967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共同体,随着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深入,欧共体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资本主义阵营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些都大大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和走向。因此,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线。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和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线”“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可知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分界线。结合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对中国或世界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如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改革开放、欧洲一体化进程、日本的崛起、中美外交关系的改善、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等方面进行阐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