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社会热点1 立国之基——民主法制与公平正义(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社会热点1 立国之基——民主法制与公平正义(作业)

社会热点1 立国之基——民主法制与公平正义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从古代人们追求公平与正义,到近现代政治体制的变革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以“从专制、人治到民主、法治的演进”为主线,纵横古今中外的立法治国和法制建设,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及相互包容性。实现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北宋大中祥符四年殿试进士新定条制:“举人纳试卷,内臣收之;先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始付考官,定等讫。”“条制”说明宋代科举考试(  )‎ A.首创殿试制度 B.规定答题方式 C.力求公平公正 D.盛行徇私舞弊 答案:C 解析:根据“去其卷首乡贯状”“付封弥官誊写校勘”“始付考官,定等讫”等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北宋科举制实行的糊名法和誊录法等方法,这说明当时统治者在科举考试中追求选拔公平,故C项正确。‎ ‎2.“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这种现象是指(  )‎ A.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 B.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 C.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D.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看,这是科举制的作用。故选C项。‎ ‎3.在伯利克里时期,审理私法案件时每个陪审团最低不少于201人,遇有重要案件,则由两个或三个陪审团合庭审理。某一案件归哪个陪审团审理,是在庭审的早晨抽签决定的。这一措施旨在(  )‎ A.扩大公民参政的机会 B.力保司法的公平公正 C.弥补法律条文的漏洞 D.维护陪审法庭的地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措施旨在保证司法审判的公平公正,故B项正确。‎ ‎4.在古罗马人的意识中,总有法与法律之分。法指向公正、自然和神意,法律则包括“限制和禁令”。西塞罗说:“如果某个规则不应当被确定为法,确认该规则的法律则是无效的。”根据西塞罗的观点,罗马的法律 (  )‎ A.是平民与贵族斗争妥协的产物 B.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基本原则 C.是社会道德与法律规则的综合 D.具体内容包括自然法与人定法两部分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法和法律的概念,“法指向公正、自然和神意”,法律包括“限制和禁令”,而西塞罗的观点体现出法比法律更重要,因此本题选择B项。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C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到社会道德部分;D项材料没有体现。‎ ‎5.人类的共同理性使得古罗马人在创制法律时能够把握一种永恒的价值尺度。罗马法律之所以能够被后人大为称道,其奥秘大致在于此。据此可知,罗马法能够恒久不衰的原因是它 (  )‎ A.保护平民利益 B.能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 C.保护个人财产 D.蕴含着丰富的理性精神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人类的共同理性”“罗马法律之所以能够被后人大为称道,其奥秘大致在于此”说明,罗马法被后人大为称道的原因是它蕴含着丰富的理性精神,D项正确。其他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 ‎6.[2019·洛阳市高三联考]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 A.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 B.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C.实现了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 D.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答案:B 解析:“从人的权威下解放”是一个最高的阶段,指的是启蒙运动,文艺复兴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故B项正确;宗教改革实现了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故C项错误;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揭示了宇宙运行的规律,故D项错误。‎ ‎7.梁启超先生曾说:“吾以为国体与政体本绝不相蒙,能行宪政,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可也。不能行宪政,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不可也,两者既无所择,则毋宁因仍现在之基础,而徐图建设理想政体于其上,此吾十年来持论之一贯精神也。”材料表明梁启超旨在(  )‎ A.实现宪政体制 B.维护君主立宪制 C.建立民主共和制 D.渐进式变革制度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能行宪政……皆可也”“不能行宪政……皆不可也”“设理想政体于其上”,梁启超反复强调宪政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能行宪政……皆可也”“现在之基础,而徐图建设理想政体于其上”,梁启超强调宪政对现有君主制改造,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现在之基础……建设理想政体于其上”,梁启超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故C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宪政问题,故D项错误。‎ ‎8.英国在政治上一方面“乐于遵循、服从某些古板陈旧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和规定”;另一方面“注重保持自身特色,善辟蹊径,自成体系,在政治制度的建设中造就自己的风格特点”。这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民主制与君主制相结合 B.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C.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D.传统向现代渐进发展 答案:B 解析:材料“乐于遵循、服从……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和规定”强调的是英国政治制度延续传统;材料“善辟蹊径……造就自己的风格特点”则强调英国政治制度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B项正确,D项错误。民主制和君主制材料均未涉及,A项排除;C项表述片面,排除。‎ ‎9.[2019·邯郸一模]美国建国初期,各州政府为复苏经济建立了由少数精英掌握并具有公共机构性质的特权商业公司。从18世纪90年代开始,相当多的人主张政府应该使普通人有同等的机会参与商业公司的经营与管理,推动了商业公司逐渐向私有化转变。这一转变反映出美国(  )‎ A.社会精英与民众的矛盾尖锐激化 B.民主政治受到极大的冲击 C.联邦政府忽视了民众的利益诉求 D.社会平等化进程逐步推进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相当多的人主张政府应该使普通人有同等的机会参与商业公司的经营与管理”得出更多的人想争取经营管理商业公司的权力,社会平等化进程逐步推进,故D项正确。‎ ‎10.[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20世纪30年代,美国有一种很有影响的论调,认为美国的经济困难是由缺乏计划造成的,经济没有统一的规划以保证企业生产正常的数量,以正常的价格出售,因此出现了经济的不平衡、失业增加。持此论调的人(  )‎ A.主张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 B.倡导生产决定需求 C.要求实施公平竞争法规 ‎ D.强调加强产业竞争 答案:C 解析:持此论调的人强调,“保证企业生产正常的数量,以正常的价格出售”,即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干预。实施公平竞争法规,是使企业生产有序的有效措施,故C项正确。‎ ‎11.下表为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基本历程,其反映出(  )‎ 时间 ‎ ‎ 内容 ‎1979年 ‎ ‎ 第三次起草民法典 ‎1987年 ‎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95年 ‎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担保法》‎ ‎1999年 ‎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合同法》‎ ‎2017年 ‎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A.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B.改革开放后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C.民法典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制定、不断完善 D.单行法的颁行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民法典发展历程,尤其是担保法和合同法的颁行,反映出民法典的完善过程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故C项正确。‎ ‎12.在各级人大召开的基础上,1953年1月组成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草案公布后,全国有1.5亿人参加了讨论。材料表明(  )‎ A.新政权建立充分体现民意 B.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为法治国家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宪程序的民主性 D.人民普遍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在各级人大召开的基础上”“全国有1.5亿人参加了讨论”可知,宪法制定的过程体现了民主性,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此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尚处于宪政建设的起步阶段,B项说法错误。D项是C项的表现之一,排除。‎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桂林、百色、梧州、崇左、北海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03年,清政府特设修订法律馆,力图“参酌各国法律”,订立“务期中外通行”之法律。此时的民法学以翻译外国民商法及论著为主,少有中国学者独立研究的论著。民国时期,中国学者民法学研究论著日渐增多,成为这一时期民法学的主体。同时,由于借鉴了德、日、瑞士等国立法,此时颁行的民法典是当时世界较为先进的民商法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对源于西方的法学理论尤其是私法理论采取了排斥和否定的态度,全盘接受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民法学理论,使清末以来的民法学理念中止。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政治运动不断,社会法制惨遭破坏。改革开放后,中国法学界对源自西方的公私法理论的态度逐渐变得理性起来,人们开始有意识地介绍西方国家公法和私法划分的理论。1992年以来,民法是私法的观念渐渐得到法学界的认可,身份平等、权利神圣等私法理念备受推崇。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法学在重新构建私法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顺应了现代民法及民法学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 ——摘编自柳经纬《回归传统》、‎ ‎《改革开放以来民法学的理论转型》‎ 材料二'法国民法典对罗马法物权制度的继受内容很多。在对罗马法的学习、借鉴和取舍中,法国民法典接受了很多罗马法的法律概念,有了自己的高度,同时又进行了丰富与发展。比如在加工物的归属上,法国民法典就没有机械地照抄罗马法的规定,而是创造出有特色的处理方式,更加重视工人的劳动,也兼顾到原材料所有人的利益,比罗马法要进步。在使用权上,罗马法将奴隶与兽一起作为役使的客体,奴隶只是物而不是人,法国民法典没有将罗马法中的对奴隶的使用权继承下来,而是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的指导下将罗马法这种落后的规定弃之不用,彰显了人权精神。‎ ‎ ——摘自包娟《法国民法典对罗马法物权制度的继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民法建设演变的特点,并分析改革开放后重构民法学体系的意义。(1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民法典发展完善的原因。结合所学,谈谈你从中、法民法发展历程中得到的历史启示。(12分)‎ 答案:(1)特点:全盘移植减少,独立研究增多;逐渐完善,形成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受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影响大;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阶段性明显。意义:逐渐摆脱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的理论桎梏;形成了理性的法学研究态度;使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促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进一步保障了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基本准则;推动社会发展。(13分)‎ ‎(2)原因:对罗马法的吸收与继承;法国大革命后,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影响。‎ 启示:民法对国家、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国应重视对其发展完善;各国民法的发展不是孤立的,需要借鉴他国传统的资源,但吸收必须有批判精神;民法的发展须与国情、‎ 社会经济和时代发展相适应。(1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应根据材料一从近代中国“特设修订法律馆”“借鉴德、日、瑞士等国立法”等方面指出近代中国民法建设演变的特点。第二小问应根据材料一围绕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法制的恢复、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力得到保护等方面指出民法学体系的意义。第(2)问应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理性思考的影响等方面指出法国民法典发展完善的原因及得到的历史启示。‎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1903~1911年中国制定的部分律法一览表 时间 律法 备注 ‎1903年 ‎《重订铁路简明章程》‎ 规范铁路修建管理,对外资筑路提出某些限制 ‎1904年 ‎《劝办商会简明章程》‎ 大力劝办商会 ‎《奏定学堂章程》‎ 规定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学制、任务和管理细则 ‎1906年 ‎《破产律》‎ 规范企业破产行为,加强管理和保护 ‎《奖给商勋章程》‎ 奖励工商业发展 ‎1908年 ‎《钦定宪法大纲》‎ 参照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制定,删去了其中限制君权的条款。主要内容包括“君上大权”“臣民权利义务”等 ‎1909年 ‎《法院编制法》‎ 规定了法院司法审判权的独立 ‎1910年 ‎《大清新刑律草案》‎ 废除凌迟、枭首等苛刑 ‎《大清矿务章程》‎ 参照外国法律制定的较为完整的矿业法规 ‎《大清著作权律》‎ 近代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 ‎1911年 ‎《大清民律草案》‎ 民法与刑法分离并独立出来,近代中国第一部民法典草案 ‎——据张德美《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等整理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12分)‎ 答案:示例一 20世纪初中国法律近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2分)20世纪初,在世界近代化潮流影响下,晚清政府制定了多部法律,其中有些法律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制定;形成了包括民法、刑法在内的初步的近代法律体系;开始重视经济立法;立法逐渐和国际接轨。(10分)‎ 示例二 中国近代的特殊国情推动了中国法律的近代化。(2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过程中西学的传播为中国法律近代化提供了一些参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政府日益重视经济方面的立法;不断高涨的革命运动也迫使晚清政府改革法制以挽救统治危机。(10分)‎ 示例三 法律近代化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2分)经济领域的一系列立法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法与刑法分离有利于中国政治进步;仿效西方立法推动了西学进一步传播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吸纳和参照国际惯例制定法律也有利于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接轨。(10分)‎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表中提炼出一个与中国法律近代化相关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和论证这一观点。提炼观点时,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指出中国法律近代化建设取得的成果,也可以从微观的角度入手,通过律法的名称、内容等找出与之相关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线索,再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言之成理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