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单元学习总结学案 岳麓版必修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单元学习总结学案 岳麓版必修2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单元学习总结 一、全面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形成原因 6‎ ‎(1)资本主义扩张的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 ‎(2)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3)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助推剂。‎ ‎(4)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2.形成途径 国际贸易、资本输出、武力逼迫。‎ ‎3.形成过程 ‎4.评价 ‎(1)积极影响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和瓦解着各国传统的旧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人类近代化的进程。‎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④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今天世界经济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 ‎(2)消极影响 ‎①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充满着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残酷的殖民掠夺和奴役,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的剥削与压迫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很不公正、很不公平的经济现象,也是当今世界不合理经济秩序的根源。‎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 项目 表现 原因 影响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出现一批采用机器生产的民族企业 ‎①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自然经济开始瓦解;②外商企业刺激;③洋务运动诱导 ‎①经济结构变化;②阶级结构变化;③早期维新思想形成;④社会生活近代化 6‎ 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②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①资本主义经济、阶级、思想的发展;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兴起;③社会生活变化;④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短暂 ‎“春天”‎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空前发展,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①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清朝灭亡,民国政府实行鼓励政策,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提高;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 ‎①资本主义经济、阶级、思想因素的进一步发展;②新文化运动、维护共和的斗争;③无产阶级壮大,为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 快速发展 ‎1927~1937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①国民政府统一全国;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③国民政府采取了有效政策 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萎缩 ‎1937~1949年民族工业在困境中破产、衰败 ‎①日本的侵略和破坏;②美国在“二战”后垄断了中国市场;③官僚资本的侵蚀和打击;④内战的破坏 ‎①民族资本主义不能独立发展;②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 经济 形态 特征 产生、发展 地位 结局 自然 经济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古代形成,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渐解体 在近代一直占统治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外国 资本 列强在中国的企业,带有掠夺性 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兴起,甲午战争后日益增多 近代长期占优势,垄断了重工业部门 新中国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6‎ 官僚 资本 依靠国家政权形成对经济的垄断 洋务运动时兴起,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膨胀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新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民族 资本 近代中国人投资的民办企业是在封建经济解体过程中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发展较快,后来日益萎缩 是近代新经济因素,瓦解了自然经济,有利于社会进步。在三座大山的压制下艰难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6‎ 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1.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 ‎(1)条件:①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为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②随着新航路开辟,主要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荷兰和英国积极对外扩张。‎ ‎(2)表现:①荷兰击败葡萄牙,垄断东方香料贸易,在亚洲、北美洲建立殖民地。②英国进行海盗式掠夺,通过商业战争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影响:殖民掠夺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加剧了殖民地的落后。‎ ‎2.工业时代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 ‎(1)条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征服世界提供了物质条件,加紧在全球扩张。‎ ‎(2)表现: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武力战争等手段使亚、非、拉美地区成为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3)特征:①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及武力手段进行扩张。②扩张目标不再以掠夺贵重金属为主,而是抢占商品、资本市场和掠夺原料。③殖民扩张遍及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4)影响:①为工业资产阶级攫取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极大地促进了殖民国家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②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③给当地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当地的近代化。‎ 典例分析 (2016·课标全国丙,33)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一明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二抓关键:“19世纪60年代”、各地铁轨有很大差异 6‎ 第二步:逐项分析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项 根据“铁路有多种轨距”可以看出各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存在不便,这必然会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成熟,故A项正确 正确 B项 材料反映铁路有多种轨距,未涉及经济增长,故B项错误 排除 C项 多种轨距的出现与科技水平无关,更无法体现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 排除 D项 多种轨距的出现与战争无关,而是由于美国国内铁路建设不平衡和国内市场没有统一,故D项错误 排除 答案 A 题型解读 ‎“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但是“反映”多用于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体现”多用于结论型选择题,考查学生获取历史结论或寻找支撑题干结论史实的能力。‎ 解题技巧 解答此类选择题不能用简单的直观方法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概括历史事件的本质的一般方法是先确立所要表述的历史事件的主体,再确立其本质属性。‎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