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2课 鸦片战争学案 岳麓版必修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2课 鸦片战争学案 岳麓版必修1

第12课 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注意将中国史内容融入世界史的背景下分析理解。‎ ‎2.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方法,分析《南京条约》及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3.运用多元史观分析中国被迫开辟通商口岸的影响。‎ 知识点一 虎门销烟 ‎1.背景 ‎(1)国际: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2)国内:清王朝闭关自守,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4)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驰赴广州禁烟。‎ ‎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烟。‎ ‎3.影响: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知识点二 《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1.鸦片战争 ‎(1)导火线:虎门销烟。‎ ‎(2)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2.《南京条约》‎ ‎(1)时间:1842年8月。‎ ‎(2)内容 ‎①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割地: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③协定关税: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 - 14 -‎ ‎3.其他特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4.影响 ‎(1)政治 ‎①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②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知识点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列强为了进一步扩大在华利益。‎ ‎(2)直接原因:清政府断然拒绝其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 ‎2.经过 ‎(1)1856年10月,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战败求和。‎ ‎3.结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时间:1858年6月和1860年10月。‎ ‎(2)内容 ‎①增开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 ‎②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③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④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 ‎4.影响 ‎(1)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大破坏。‎ ‎(2)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洋务运动。‎ ‎(3)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误区警示] 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根本原因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而不是英国一再宣扬的保护鸦片贸易。‎ ‎[轻巧识记] 两次鸦片战争 - 14 -‎ ‎[概念阐释]‎ ‎1.片面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口岸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权等待遇。片面最惠国待遇,就是外国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但它们并不以最惠国待遇给予中国,因此是“片面”的,单方面的。‎ ‎2.领事裁判权 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是帝国主义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所享有的一种非法特权。‎ ‎[谐音巧记] 巧记《南京条约》的内容 ‎“五亿(议)港元”:“五”指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中英两国议定关税;“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 主题 鸦片战争的爆发和影响 ‎[史料探究]‎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史料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①……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注:①说明英国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 思考 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它说明了禁烟运动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而打开中国的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才是其真实目的,英国发动战争具有必然性。‎ ‎2.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史料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 - 14 -‎ 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对古老东方(封建制度)的胜利①。‎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注:①表明了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思考 依据史料,概括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政治原因;并从近代化角度说明为何“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答案 原因:落后的中国封建制度难以对抗先进的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说明: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迫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或者“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等言之有理即可)‎ ‎3.对鸦片战争的评价 史料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①。”‎ 注:①揭露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为打开中国的市场。‎ 思考 应该如何看待格雷斯顿对鸦片战争的评价?‎ 答案 格雷斯顿认为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可耻的交易”,虽然认识到英国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但是未认清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是为打开中国大门。‎ ‎[史论形成]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不能抵抗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 ‎(2)具体原因 ‎①清政府统治腐败,综合国力衰落,经济落后,军事力量和装备落后。‎ ‎②掌握清朝战争大权的清政府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2.影响 ‎(1)社会性质的变化 ‎①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战后,中国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②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 - 14 -‎ 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人民由反本国封建统治变为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开始萌发,开始了西学东渐的趋势。‎ ‎(5)阶级关系的变化 ‎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激化了国内早已尖锐的阶级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②产生了新的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买办。‎ 主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影响 ‎[史料探究]‎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史料 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①……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注:①表明侵华势力由一国变为多国。‎ 思考 史料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根据史料,你认为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2)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加强经济侵略。‎ ‎2.两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史料 ‎ 思考 根据图片,分析说明两次鸦片战争的特点及其成因。‎ - 14 -‎ 答案 就地理位置而言,主要进攻沿海沿江地区。因为英法远道而来,作战主要依靠海军,沿海沿江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从政治和经济角度看:重点进攻江南地区(我国的经济中心)和京津地区(政治中心)。因为经济和政治中心被攻占,更能够迅速迫使清政府屈服,实现其侵华目的。‎ ‎[史论形成]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继续 ‎(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3)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2.扩大 ‎(1)从战争进程来看 ‎①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中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则是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 ‎②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两年多,第二次延续达四年之久。‎ ‎③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直接侵入北京。‎ ‎④订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与英、法、美、俄共签订了七个条约。‎ ‎(2)从危害和影响来看: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更多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市场被彻底打开,中国逐渐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课堂小结 知识网络 答题术语 ‎1.鸦片战争是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 ‎2.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 - 14 -‎ ‎1.(2016·江苏扬州期末)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解析 分析题干材料可知,这里所说的“大势”即鸦片战争时期的西方发展趋势,也就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崛起,故B项正确。‎ 答案 B ‎2.(2016·广东学业水平考试)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爆发于(  )‎ A.1840年 B.1900年 C.1911年 D.1919年 解析 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故A项正确。‎ 答案 A ‎3.(2017·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 A.外国商品开始流入中国 B.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君主专制受到严重冲击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解析 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大量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变化。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4.(2017·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 A.赔款2100万银元 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 14 -‎ 解析 《南京条约》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直接导致上海的进出口贸易额显著增加,故C项正确。‎ 答案 C ‎5.(2017·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使上海“海禁大开”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 近代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故A项正确;《北京条约》是开放天津,不是上海,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是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与上海无关,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开放上海,故D项错误。‎ 答案 A ‎6.(2017·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2013年6月,法国皮诺家族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近代焚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 ‎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国军队 D.八国联军 解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答案为B项。‎ 答案 B ‎7.(2016·上海闸北区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记者看鸦片战争 ‎“说到鸦片贸易,应该注意,无论人们如何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对它加以反对,但把它视为引起这场战争的原因,并对它进行各种各样的辱骂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战争的真正原因可以轻而易举地追溯到在东印度公司特许贸易期间英国长期受到的侮辱,……。多亏了林则徐大人给了我们一个洗清耻辱的机会。他之所以会毫无顾忌地肆意妄为,是因为当他回顾历史时,看到的只是英国的旗帜长期匍匐在地球上一个最虚弱和最傲慢的政府面前,以表示臣服……。英国贸易的一个巨大市场即将被打开,而由此获得的好处绝不能因为一个错误的政策而让其丧失。”‎ ‎——《中国的道光皇帝》英国·伦敦(1842.6.4)‎ ‎(1)根据材料,英国记者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2)近代英国如何改变历史上“英国的旗帜长期匍匐”的局面?‎ ‎(3)你如何看待英国记者对鸦片战争的解读?‎ - 14 -‎ 答案 (1)英国在对华贸易中遭遇长期侮辱;林则徐的“肆意妄为”。‎ ‎(2)资产阶级革命建立民主政体;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启蒙运动引领工业时代的到来。商品、资本输出、殖民扩张……。(任两点即可)‎ ‎(3)英国记者基于英方的立场,意识到鸦片战争实质上是英国为获得市场和原料产地而战。忽略了战争的侵略性,将责任推至中国对英国的不平等待遇,为英国发动战争进行辩护。‎ - 14 -‎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河南洛阳模拟)鸦片战争之后,面对潮水般涌入的“洋药”(鸦片),清政府不得已准许本国栽种土烟,企图通过“内地之种日多”,使“夷人之利日减”,“迨至无利可牟,外洋之来者不自禁而绝”。这本质上揭示了(  )‎ A.清政府对鸦片走私缺乏清醒的认识 B.为改善民生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 C.鸦片走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D.清政府开始与西方列强进行商战 解析 清政府企图通过允许本国栽种土烟来达到禁绝鸦片的目的,没有看到鸦片走私是为了扭转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大门,故A项正确。‎ 答案 A ‎2.(2016·山东文登期末)下图为19世纪中叶英国报纸上刊登的一幅有关中英战争的漫画。该漫画揭示了(  )‎ A.妥协投降的恶果 B.农业文明的弱势 C.势均力敌的较量 D.东方帝国的崛起 解析 从题目中的时间信息可知该战争是鸦片战争。从图片看,拥有洋枪洋炮的英国把使用大刀长矛的大清帝国打倒在地,这反映了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强大优势,故选B。A漫画信息无法体现,C、D与鸦片战争不符。‎ 答案 B ‎3.(2017·山西太原高一期中)“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最根本的“失败理由”是(  )‎ A.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和无能 - 14 -‎ B.军事技术的落后 C.英国的坚船利炮 D.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解析 根据材料“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表明没有革新才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革新什么?结合所学,鸦片战争是先进的工业文明对传统的农耕文明的一次胜利,经济是根本原因,故D项正确。‎ 答案 D ‎4.(2018·豫西南高中联考)《南京条约》规定:“凡中国人‘与英人有来往者,大皇帝恩准全然免罪’;为英国事被监禁受难者,亦加恩释放。”这反映了(  )‎ A.中英两国人民地位平等 B.中国的内政和司法遭到干涉 C.清政府完全屈服于英国 D.英国积极缓和与中国的关系 解析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故A项错误;题干提及与英人有来往的中国人与为英国事被监禁者,清朝皇帝都要免罪,中国方面无法自主处置,故B项正确;《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还对英国有相当的抗拒心理,完全屈服于英国等列强,是在《辛丑条约》后,故C项错误;《南京条约》是英国侵略中国的产物,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6·山东枣庄八中月考)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历程,最主要体现在中国(  )‎ A.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B.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开始向西方学习 D.反侵略斗争此起彼伏 解析 本题为最佳选择题,考查历史事件的最主要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发展的历程,集中体现在中国国情上,即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A、C、D项都是现象,都是由B项导致的。‎ 答案 B ‎6.(2017·河南焦作高一期末)中英《南京条约》第十一款规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中国大臣,无论京内京城外者,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这说明(  )‎ A.英国开始干涉中国的内政 - 14 -‎ B.中国的行政主权遭到破坏 C.清政府失去了外交自主权 D.清朝天朝上国观念被打破 解析 据材料,规定突出的是中英来往间人员的平等,打破了清朝的朝贡体系和天朝上国观念,故D项正确。‎ 答案 D ‎7.(2016·山东枣庄八中月考)“衰弱不堪的‘天朝上国’最终还是进入了被剥削被奴役的境遇之中,野牛闯进了瓷器店,万园之园毁于战火。”之后“野牛”与“天朝上国”签订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解析 万园之园指的是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后逼迫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答案 D ‎8.(2016·湖北黄冈模拟)下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主要战役中外兵力对比情况(单位:人)。由此可知(  )‎ 战役 时间 英 法 英法联军 中国军队 第一次广州战役 ‎1856.10‎ ‎439‎ ‎15 000‎ 虎门之战 ‎1856.11‎ ‎1 380‎ ‎1 700‎ 第一次大沽之战 ‎1858.5‎ ‎660‎ ‎518‎ ‎1 178‎ ‎10 000‎ 八里桥之战 ‎1860.9‎ ‎3 500‎ ‎1 500‎ ‎5 000‎ ‎34 000‎ 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B.英法蓄谋侵略战争 C.中方极力抵抗外侮 D.清朝军队纪律涣散 解析 题干的表格信息中不能看出战争的结果,只能看出外来侵略者与清政府军队数量的对比,不能反映清政府的无能和腐败,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只能反映列强侵华的过程,不能看出列强侵华的原因,故B项错误;从题干的表格信息中可以看出,在每次抵抗列强侵略的过程中都出动了远远多于敌人的力量,可以看出是在极力抵抗外来侵略,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不能看出清朝军队纪律如何,故D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 14 -‎ ‎9.(2016·江苏射阳二中月考)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偶然与必然 工业革命 英国 明清时期的中国 禁烟运动 材料二 商务与碰撞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今天有的历史者又提出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的新认识。‎ 材料三 破坏与建设 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料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50字左右。‎ ‎(2)材料二中“决定东西方商务关系”的观点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鸦片战争的?其本质意图在于什么?材料二中“两种文明碰撞”的新认识的立场又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写作思路示例: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使英国迫切需要尽可能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因此英国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明清时期的中国已经处于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对外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因此必然会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对象。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输出鸦片,清政府的禁烟运动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2)“决定东西方商务关系”的观点是站在殖民主义者的立场上的。其观点否认鸦片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掠夺性的本质。“两种文明碰撞”的观点是站在文明史观的角度。‎ ‎(3)观点一:破坏性。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也可)‎ 观点二:建设性。鸦片战争在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技,促使新思潮的萌发,从而使中国开始了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也可)‎ - 14 -‎ 观点三:二者兼而有之。破坏性:理由参考观点一;建设性:理由参考观点二。(可任选一种观点,但必须有理有据)‎ - 14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