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1课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学案 人民版必修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1课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学案 人民版必修2

第1课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1.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经济结构,中国社会经济中开始出现新的成分。‎ ‎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此后民族工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出现了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民国初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等几次发展的高潮。‎ ‎ [学习目标]‎ 学考内容 考试要求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 b ‎2.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 b ‎3.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 c 14‎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背景 ‎(1)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3)从19世纪60年代起,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2.标志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表现 ‎(1)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 ‎(2)农村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城市手工业也受到沉重打击。‎ ‎(3)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 ‎(4)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4.影响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图解识记]‎ 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 ‎[易混易错]‎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入侵而不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发展的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而不是完全解体。从整体而言,自然经济的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原因 ‎(1)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尤其是自然经济的破坏。‎ ‎(2)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的促进。‎ 14‎ ‎2.时间 ‎19世纪70年代前后。‎ ‎3.地点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4.途径 ‎(1)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2)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3)洋务派创办的官办企业。‎ ‎5.主要企业 ‎(1)1866年,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 ‎(2)1873年,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概念阐释]‎ 正确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 ‎“近代”主要从生产力角度理解,主要指使用“机器”进行生产;“民族工业”强调“民族性”,主要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工厂制工业。因此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是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并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工业。‎ 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时间 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原因 ‎(1)甲午战争后,列强大量输出资本和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2)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 ‎(3)在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3.表现 ‎(1)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擘。‎ ‎(2)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4.意义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思维点拨]‎ 14‎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但客观上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主题一 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史料 “往者匹夫匹妇,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自洋布盛行,土布日减,计其新赢,仅得往日之半。”——《嘉定县志》‎ ‎[史料解读]‎ 划线信息“洋布盛行”指的是西方经济侵略;“土布日减……仅得往日之半”说明家庭手工业的衰落。‎ ‎[问题思考]‎ 据史料,近代家庭手工业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遭受大量外国商品的冲击。‎ ‎2.自然经济解体的标志 史料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造成“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近代经济研究》‎ ‎[史料解读]‎ 划线部分“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说明西方侵略冲击自然经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表明手工棉纺织业衰落,反映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问题思考]‎ 史料反映了近代经济出现的哪一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标志是什么?‎ 提示 现象:近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标志: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破产,耕、织分离。‎ 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①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14‎ ‎③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改变,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城乡经济联系加强等,也是促使自然经济解体的因素。‎ ‎④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小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终究抵挡不住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强有力的冲击。这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内部根源。‎ ‎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历史原因。‎ ‎(2)影响 ‎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奠定基础。‎ ‎②提高了中国社会经济商品化程度,中国经济开始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③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根本基础,所以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 主题二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1.民族工业的产生 史料 ‎ ‎[史料解读]‎ 注意地图中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天津、上海、南海”,说明集中在沿海地区。‎ ‎[问题思考]‎ ‎(1)依据上图,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有什么地域特点?简要分析其原因。‎ ‎(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1)集中在沿海地区。原因:这一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向西方购买设备和引进机器;自然经济瓦解较早。‎ ‎(2)①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有一定抵制作用。②由此而产生的近代资产阶级不断发动改革和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2.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4‎ 史料 1872~1900年官办和商办工矿企业变化情况。‎ ‎ 图一           图二 ‎[史料解读]‎ 从图一到图二注意图示史料1895年后商办企业资本总额显著增多,这与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有关。‎ ‎[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甲午战后,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早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企业产生 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自然经济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 工业结构 比例失调,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几乎空白 工业分布 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社会环境 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同二者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 ‎1.(2016·10月浙江学考)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此现象反映了(  )‎ 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 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 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 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14‎ 答案 B 解析 “洋布质优价廉,使中国手工棉布市场大大缩小,危害甚大”是材料大意,反映的是手工棉纺织业日渐衰败,属自然经济日渐解体的表现,故B项符合题意。A项错在“彻底衰败”,C项错在“全面转型”,D项“农产品”与材料手工业主题不符。‎ ‎2.(2015·10月浙江学考)1872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该厂的创办反映出(  )‎ A.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 B.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到来 D.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 答案 D 解析 陈启源是民族资本家,而不是洋务派的代表,故A项错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属于产生阶段,而不是初步发展阶段,故B项错误;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在1912~1919年,故C项错误。‎ ‎3.(2018·镇海学考仿真测评)《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入田赋25 088 000库平银,关税21 989 000库平银,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工业文明已成主流 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C.告别小农经济时代 D.贸易逆差得以扭转 答案 B 解析 “19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国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说明晚清时期中国市场被外国控制,逐渐卷入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 ‎4.(2017·慈溪学考仿真测评)导致下表中工厂数和资本数呈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时期 工厂数 资本(千元)‎ ‎1870~1894年 ‎16‎ ‎4 829‎ ‎1894~1913年 ‎136‎ ‎103 153‎ 14‎ A.中国通商口岸的大幅增加 B.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推动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答案 D 解析 19世纪末,清政府为支付《马关条约》的赔款,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故D项正确。‎ ‎5.(2017·11月浙江学考)据统计,从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这一时期集中在上海的缫丝工业显著发展。这说明(  )‎ A.资本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贸易中心开始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D.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描述的是1894~1913年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阶段,初步发展阶段是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解体、贸易中心转移材料中均未体现,故答案为D。‎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洋商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材料二 ‎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自然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的企业是何种性质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4‎ ‎(3)材料一反映的现象与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有何联系?‎ 答案 (1)外国商品涌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西方列强大量购买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 ‎(2)性质: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原因: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3)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使农民纷纷破产,被迫以出卖劳动力为生,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商品市场等。‎ ‎ [对点练]‎ 考点1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答案 D 解析 自然经济的特点是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即男耕女织,所生产的产品基本不投放市场,所以“解体”的含义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该现象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 A.崇拜洋货风气盛行 B.织工、铁匠被迫改行经营农业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洋货盛行,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答案 C 解析 面对西方的经济侵略,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选C。A项错误,材料的主要信息并不是说明人们崇拜洋货,而是说洋货充斥中国市场;B、D项材料并未体现。‎ ‎3.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最早出现在(  )‎ 14‎ A.东南沿海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答案 A 解析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东南沿海地区,中国自给自足的传统经济结构在这里开始解体,选择A项符合题意。‎ ‎4.鸦片战争后,地处长江口岸的南通上海地区,面对洋纱涌入,手工棉纺织业由依赖土纺棉纱转而采用大量廉价的机制棉纱。这一现象(  )‎ A.推动洋务运动兴起 B.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C.促使传统经济解体 D.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目中“手工棉纺织业由依赖土纺棉纱转而采用大量廉价的机制棉纱”,得出造成中国的“纺与织”分离,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故C项正确。‎ ‎5.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农村商品开始流通到城市市场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④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的附庸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我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其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出现了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而农村商品进入城市市场在鸦片战争之前已经出现。‎ 考点2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6.(2018·安吉上墅高中学测)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主要是因为(  )‎ A.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 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较早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康有为维新派宣传推动 答案 B 14‎ 解析 这些地区是较早的开放的通商口岸,外国列强侵略较早,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这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提供了市场、劳动力等。‎ ‎7.(2018·安吉上墅高中学测)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近代”的含义,最重要的一点是(  )‎ A.产生于中国近代 B.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采用机器从事生产 D.由私人投资兴建 答案 C 解析 本题所考查“近代”的含义,不单是政治上的含义,要从经济范畴(主要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考虑,选C。‎ ‎8.下列企业与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性质不同的是(  )‎ A.上海发昌机器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开平煤矿 答案 A 解析 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是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开平煤矿均属于洋务企业,而上海发昌机器厂属于民族工业,选择A符合题意。‎ ‎9.‎1878年12月14日《申报》记载: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此材料可印证(  )‎ A.近代国人办报的先例 B.近代民族企业的兴起 C.中国洋务运动的发展 D.中国传统经济的强盛 答案 B 解析 《申报》是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纸,不能印证近代国人办报的先例,故A项错误;从材料“又有宁人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可知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的表现,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与材料中“又有宁人购来磨面机器一座”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企业使用机器生产,与中国传统经济生产方式不符,故D项错误。‎ ‎10.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一组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 14‎ ‎ 古代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  1863年俄在华顺丰砖茶厂 ‎  上海机器织布局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A.经济结构的变迁 B.列强的经济侵略 C.民族工业的兴起 D.自强求富的探索 答案 A 解析 从古代中国家庭纺织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这体现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B、C、D分别对应后三张图片,而不能说明总体,故A正确,B、C、D错误。‎ ‎11.(2018·余姚中学学测)阅读下表,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19世纪40~90年代中国工业投资变化 年代 工业部门 投资中心 ‎19世纪40~60年代 船舶修造业 广州、香港、上海 ‎19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期 出口加工业(包括丝、蔗糖、牛皮、棉花等)‎ 汉口、九江、福州 ‎19世纪80~90年代中期 丝出口加工业、军事工业、制糖工业、公用事业(煤气、供水等)‎ 上海、天津、香港、南京、福州、武汉 A.投资中心仍限于东部沿海地区 B.投资主体是民族资本家 C.投资布局根植于近代社会环境 D.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答案 C 解析 中国工业投资布局主要在沿江沿海、通商口岸,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即材料强调了投资布局根植于中国近代的社会环境,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投资中心不限于东部沿海地区,在长江流域的汉口、九江也成为了投资中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没有显示出投资主体,所以选项B无法直接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选项D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考点3 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4‎ ‎12.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清朝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模仿西方国家成为工业强国 B.解决财政危机和扩大税源 C.彻底放弃“重农抑商”思想 D.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目中“济急要图”可以看出其直接目的是挽救财政危机,故B项正确。‎ ‎13.1908年,芜湖商办明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吴兴周出任总经理,经清政府农工商部批准,注册了“黑白月亮”商标。据此可知,明远电力创立的有利条件是(  )‎ A.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 B.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的诱导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1908年”和“清政府农工商部批准”可知,明远电力创办于甲午战争失败后,当时的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是明远电力创办的有利的国内条件,C项正确;A项出现于一战期间;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出现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14.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这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  )‎ A.教育兴国 B.实业救国 C.军事强国 D.农业立国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关键信息“救国为目前之急”及“根本则在实业”可知,张謇强调实业救国的重要性,故选B。‎ ‎15.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新创办的商办厂矿企业有50余家,资本总额达1 200万元。商办企业的投资额几乎相当于官办、官商合办企业投资额的3倍。此时商办企业获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14‎ B.清朝政府扩大税源的需要 C.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影响 答案 B 解析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出现了初步发展机会,故B项正确;A项是民族工业产生阶段原因;C项和D项分别是民国初年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综合练]‎ ‎16.张謇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他创办的大生企业是近代中国纺织业的活标本,它的历程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一个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年,张謇在《条陈立国自强疏》中提出“富国强民之本在于工”,并提醒清政府:“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 材料二 张謇拥有科举功名和官场背景,属于地方头面士绅,人脉资源非常丰富,这使得他……能在必要的时候争取官府的支持和帮助。……最后(大生纱厂)采用了绅领商办的形式,官、商各出25万两。——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 那时候,南通是产棉区……民间向来有“种棉卖钱,胜过种稻贩盐”的说法。当地……寻常农家的女孩十一二岁就会纺纱。南通产的土布在国内许多地方,如东北、闽粤已形成销售市场,并出口东南亚。——尤世玮《南通特色文化》‎ ‎(1)根据材料一说明张謇是如何丰富、发展“实业救国”思想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有利条件。‎ 答案 (1)“实业教育救国”或将实业和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2)张謇的头衔和人脉资源丰富;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支持办厂;南通当地有利的环境因素(原料、必要的技术和劳动力、广阔的市场)。‎ 1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