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3

‎【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3‎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世家》记载,公元前784年,晋穆侯晋卒,其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殇叔在位第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晋国的国君更替说明 A. 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得以恢复 B. 宗法分封制在晋国受到冲击 C. 晋国大夫集团地位日益突出 D. 政权更迭削弱了晋国的实力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晋穆侯死后,“殇叔自立”,太子经过一番波折才取得了本该继承的君位,说明宗法分封制在晋国收到冲击,故选B。晋穆侯的弟弟殇叔最终丢失了已经到手的君位,说明兄终弟及的继承制没有得到恢复,不选A。材料没有体现晋国大夫集团,不选C。材料没有反映晋国实力的削弱,不选D。‎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夏商周时期政治•分封制 ‎2.‎ - 28 - / 28‎ ‎ 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 A. 强化宗族认同 B. 维护尊卑关系 C. 凸显贵族地位 D. 继承华夏传统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第一个表示长幼行辈”,体现的不是宗族血缘关系,而是长幼尊卑,故A项错误;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体现了贵族与平民的等级尊卑,氏则是区分宗族内部的贵贱尊卑,字是区分同一姓氏内的兄弟间长幼尊卑,故B项正确;同是贵族,通过姓、氏和字,体现内部的等级尊卑,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华夏文化的传承,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全面把握材料信息,把选项和材料一一对应来排除。‎ ‎3. 考古发现东周时期的墓葬中,诸如安徽××县的蔡侯墓、河南新郑的郑侯墓、河南辉县的卫国卿大夫墓都用了九鼎殉葬;山西侯马的一些士的墓葬,则用了五鼎。这表明 A. 上下尊卑失范,等级观念趋淡化 B. 僭越风气滋长,传统礼制遭破坏 C. 异姓诸侯崛起,宗法秩序已瓦解 - 28 - / 28‎ D. 地方势力坐大,分封制荡然无存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得知有“九鼎殉葬”和“五鼎殉葬”,说明有上下尊卑,分封制并非荡然无存,故AD项错误;异姓诸侯从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周王可用九鼎,但是作为候和卿大夫使用九鼎,表明僭越风气滋长,传统礼制遭破坏,故B项正确。‎ ‎4.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这主要反映出 A. 传统统治秩序遭到破坏 B. 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需求增多 C. 青铜铸造技术有根本性突破 D. 青铜艺术的平民化 ‎【答案】A ‎【解析】作为礼器的青铜器多转为实用,这说明礼制的破坏,即传统统治秩序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此时的生产力发展指的是铁器的使用,这和青铜器无关,故B项错误;青铜铸造技术的突破和青铜器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此时的青铜器主要是贵族使用,故D项错误。‎ ‎5.‎ - 28 - / 28‎ ‎ 学者钱穆在其书中写到:“唐中宗,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中宗自己觉得难为情,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此即表示此项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而要请下行机关马虎承认之意。”材料主要说明 A. 皇帝受到中书门下两省的制约,已经不具备专制的特征 B.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民主的意识深入到各层级政府 C. 中国的皇权专制直到清朝才真正实现 D. 唐朝的皇帝专制,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唐朝仍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故“已经不具备专制的特征”与史实不符,A项错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以皇权至上为中心,不具备民主意识,B项错误;中国皇权专制建立于秦朝,C项错误;从“唐中宗,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中宗自己觉得难为情”、“此即表示此项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而要请下行机关马虎承认之意”,可知唐朝皇帝行使权力相对开明一些,D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名师点睛】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认识,主要把握到以下方面:(1)特点:①分工明确,行政效率高;②互相牵制;③分散相权,集中皇权。(2)作用: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第二,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 28 - / 28‎ ‎6. 隋朝杨尚希上奏曰:“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据此,杨尚希最有可能提出的建议是 A. 扩大郡县面积 B. 整顿冗官 C. 裁减郡县数量 D. 减免赋税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从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后,郡县成为加强中央集权的一般方法,根据题干“当今郡县,倍多于古”、“资费日多”、“吏卒人倍”,可见强调的是郡县数量多而造成的问题,与郡县面积没有关系,排除A;题干“当今郡县,倍多于古”、“资费日多”、“吏卒人倍”强调因为郡县多而带来的问题,冗官问题也是郡县数量多造成的问题之一,B项错误;题干主旨强调的是郡县多造成的诸多方面的问题,暗示应该裁减,C项符合题,正确;题干中“租调岁减”是指国家因郡县数量多,官僚队伍庞大从而导致赋税收入减少,D项错误。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7.‎ - 28 - / 28‎ ‎ 隋唐初创时,以儒经作为考试内容,“儒学多门,章句繁杂”,李世民令颜师古订五经文,撰成《五经定本》,又令孔颖达等作《五经正义》,作为儒学经典的正统解释。从此以后,经有定本,疏有正义。其主要目的在于 A. 减轻考生的课业负担 B. 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 C. 提高儒家的社会地位 D. 规范儒学的学术研究 ‎【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科举制 ‎8.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施德惠”,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列侯归郡管辖。这一政令的实施 A. 实现了西汉政制的一大变革 B. 扩展了大汉帝国的疆域版图 C. 延续了汉初“无为”的理念 D. 扫除了盐铁官营的政治障碍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政令是“推恩令”,该政令解决了郡国并行制带来的“王国问题”,从而实现了西汉政治制度的一大变革,故A项正确;这些王国本来就是西汉国土,故B项错误;这一政策体现的是“有为”理念,故C项错误;推恩令和盐铁官营无关,故D项错误。‎ ‎9. 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28 - / 28‎ A.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 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 C. 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 D. 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答案】D ‎【解析】材料中“亩产5石”、“亩产高达10石”、 “一亩二十斛”等数据说明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故D项正确;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两宋之际,故A项错误;B项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C项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原因,故错误。‎ ‎10. 孙健在《中国经济通史》提到,“西汉时期,冶铁业非常发达。据考古发掘,在北京清河镇、山东××县、河南鲁山、南阳、巩县、方城和江苏的利国驿等地,都发现过汉代冶铁遗址。其中以南阳、巩县两处冶铁遗址规模最大。”这本质上反映了 A. 中原地区农业发达 B. 河南冶铁业发达 C. 政府重视手工业 D.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答案】A - 28 - / 28‎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汉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状况,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在北京清河镇、山东××县、河南鲁山、南阳、巩县、方城和江苏的利国驿等地”,可知中原地区的冶铁业比较发达,进一步可知,手工业发达,本质上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是现象,不是本质,排除;题干中不能体现政府的态度,排除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唐后期(唐朝“安史之乱”之后),不是西汉,排除D。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西汉时期的状况 ‎【名师点睛】关于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重点要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4.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5.小农经济的脆弱性;6.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等。‎ ‎11. 《管子·小匡》认为商人“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是以羽旄不求而至,竹箭有余于国;奇怪时来,珍异物聚”。材料旨在说明 A. 商业发展成为国家重要财源 B. 商人以贱买贵卖提升经济实力 C. 商业活动加强了各地的经济联系 D.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迅速 ‎【答案】C ‎..............................‎ ‎12. 《论语·公冶长》中记载:“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庄子·天地》也谈到:“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28 - / 28‎ A. 都主张将“道”与治世相结合 B. 都认为“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最基本范畴 C. 都表现出了对国事国运的关注 D. 都体现对士人独立人格意识的规范与追求 ‎【答案】D ‎【解析】材料“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说明读书人如果国家有道,则出任官职,如果无道,则不就任官职,这体现了士人的独立人格意识的规范与追求,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道”与治世的关系,故A项错误;B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故错误;“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体现不出对国事国运的关注,故C项错误。‎ ‎13. 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的“春夏毋敢伐材木山林……燔草为灰”的规定,是《礼记》孟春“禁止伐木”、仲春“安萌芽,毋焚山林”的内容。《唐律》“非时烧田野”条规定,是《礼记·月令》的“时禁”之属。材料反映了 A. 古代已制定专门的环境保护法 B. 古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C. 儒家生态意识影响了古代立法 D. 古代法律严禁焚烧山林和草木 ‎【答案】C - 28 - / 28‎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列出的汉墓竹简《二年律令》、《唐律》有关生态保护的规定都出自儒家经典《礼记》,可见儒家生态意识影响了古代立法,故选C。ABD项或者是涉及题干的部分意思,或者是没有涉及题干的主旨,故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名师点睛】传统中国虽然没有今天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法,但古代以立法的形式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生态保护法律产生、发展过程中,儒学对之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儒家生态保护主张被直接写入有关生态保护法律中,成为法律条文的一部分。其中最典型者,就是把《礼记》中的“时禁”等内容,形成律典文字。如秦律《田律》“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和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的“春夏毋敢伐材木山林……燔草为灰”的规定,就是《礼记》孟春“禁止伐木”、仲春“安萌芽,毋焚山林”、仲夏“令民毋烧灰”的内容;唐、明时期,不仅把儒家有关生态保护的主张写进律典,而且还进一步细化。如《唐律》“非时烧田野”条规定:“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长孙无忌等疏:“‘失火’,谓失火有所烧,及不依令文节制而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注云‘非时,谓二月一日以后、十月三十日以前。若乡土异宜者,依乡法’,谓北地霜早,南土晚寒……各须收获总了,放火时节不可一准令文,故云各‘依乡法’。”据此而知,其中“非时烧田野”就是《礼记·月令》的“时禁”之属;同时,律条中还有“非时……依乡法”注文,是对《月令》规定的进一步发展。‎ ‎14.‎ - 28 - / 28‎ ‎ 先秦政论文《五蠹》将当时社会上儒家、纵横家、游侠、贵族门人和工商之民称之为“五蠹”。据此推理该书作者最可能是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题干中的说法,儒家和纵横家那个被列为了“五蠢”之中,所以排除了A选项。再根据题干中的国家来判断,先秦最崇尚的是法家,因此排除B、D选项,选择C选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法家的思想 ‎15.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段言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A. 反对君主专制 B. 提倡君臣平等 C. 主张克己复礼 D. 批判无道君主 ‎【答案】D - 28 - / 28‎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君对臣真心相待,臣对君才能尽心竭志。这表达了孟子批判无道的君主,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反对君主专制和提倡君臣平等,故AB项错误;克己复礼是孔子的思想,故C项错误。‎ ‎16. 荀子曰:“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这说明荀子主张 A. 爱护山林,保护环境 B. 以刑辅德,人定胜天 C. 礼法并施,政治清明 D. 天人和谐,共同发展 ‎【答案】C ‎【解析】材料“刑政平而百姓归”“礼义备而君子归”体现了荀子主张礼法并施的态度,故C项正确。A项是庄子的主张;“以刑辅德”是董仲舒的思想,故B项错误;D项错误,荀子主张人定胜天的思想。‎ 点睛:对“刑政平而百姓归”“礼义备而君子归”是解题的关键。‎ ‎17.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中说:“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作者主要强调传统制度 A. 为专制统治服务 B. 与当时人事相配合 C. 传承的必要性 D. 存在的合理性 ‎【答案】D - 28 - / 28‎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根据材料“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 可排除A、C, 而B是对材料解读,属于重复提取信息,可排除。D是B的本质。 因此D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8. 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面有两种说法。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证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则材料的说明最合理的是 A. 两则材料完全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 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根本没有出现过“夜市”‎ C. 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不同,这说明唐朝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 D. 反映了当时“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答案】D ‎【解析】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是唐初政府的法令,而材料二来自中晚唐诗人的诗作,两则材料各自的时间不同,反映出初唐的法令不适应中晚唐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AB解释不合理;C项错在是时间不同而不是地区不同。‎ - 28 - / 28‎ 点睛: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和分析作为载体和桥梁的题干知识的来龙去脉;运用相关技术手段,如识图读图、材料处理、计量、阅读和换算年代的技巧等;从分利用试题本身提供的信息,发散思维。‎ ‎19. 唐代张九龄担任宰相时有条用人原则“不历州县不拟(拟定为)台省(中央部门官员)”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这一原则 A. 杜绝了以门第选官的现象 B. 符合唐朝中央制定政策的流程 C. 体现了科举制选官的特性 D. 有利于提高唐朝官员的素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知,官员若不在地方任职,将不可能晋升到中央任职。这一举措有利于提高官员的实践经验和能力,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唐代的政治制度 ‎20.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答案】A ‎【解析】一只汉代漆杯,竟然“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说明官营手工业 - 28 - / 28‎ 生产专业细化,并由官府掌控,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效率低下,故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不面向市场,故C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生产不计成本,故D项错误。‎ ‎21. 唐朝时“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不可参加科举考试,这一现象说明唐朝科举制 A. 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 成为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C. 士族势力已经走向衰亡 D. 严格控制参加考试的人数 ‎【答案】B ‎【解析】“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不可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唐代不允许罪犯家庭、手工业和商人等参加科举考试,从而是科举制成为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故A项错误;唐代士族势力依然很强大,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控制参加考试的人数,故D项错误。‎ ‎22.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首诗突出反映了当时扬州的繁荣,扬州的繁荣直接受益于 A. 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B. 位于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 C. 隋炀帝曾多次巡游扬州(江都)‎ D. 扬州经济富有特色,旅游资源丰富 ‎【答案】B - 28 - / 28‎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扬州繁荣的直接原因是其地理位置的优越,地处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故B项正确;A项是根本原因,故错误;C项不能构成原因;D项只是一个条件,不是原因。‎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直接受益于”,解题时要注意选项和题干的逻辑关系。‎ ‎23. 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 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 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 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监察区演变的准确理解,据所学可知监察区本是为了加强中央对东方的控制而设置,后来“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说明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推动了地方制度的演变,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阐释,故B项排除;材料中监察区的权力在不断加强,故C项排除;监察区不属于疆域领土问题,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地方行政区划 ‎24.‎ - 28 - / 28‎ ‎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 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 分割相权,JJi强君主专制 C. 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 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行宰相权,参预朝政”,说明唐高宗继续沿用分割宰相权力的办法来达到进一步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目的,所以答案选B。A项科举制与材料无关,CD项与唐高宗的政治意图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25. 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时期(‎ A. 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 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 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 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B - 28 - / 28‎ ‎【解析】从题干中看不到安徽农业发展在全国中的地位方面的信息,因此A项错误。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是在南宋以后,因此C项错误;我国经济重心完全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因此D项错误;从两汉的1处,到三国两晋时期是3处,到唐时是12处,虽有隋朝低潮。但是从整体来看是呈发展态势的,故B正确。‎ 点睛: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 A、两头看,项间比:‎ ‎①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 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B、察变化、译文字:‎ 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26. 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 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 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 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答案】C - 28 - / 28‎ ‎【解析】从题中材料可以看出,“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故A项正确,排除;“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故B项正确,排除;草市是南北朝以来,在乡村、城外交通便利处自发形成的商品交易场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在樊氏的庄园里,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活动广泛,故D项正确,排除。‎ 点睛:本题是是个逆向思维的题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是庄园经济的发展状况,这与商品经济是相对,而草市的发展是商品经济的表现,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27. 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作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A. 春秋战国时期 B. 两汉时期 C. 魏晋南北朝时期 D. 隋唐时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及准确记忆的能力,材料中“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所指的冶炼方法为灌钢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冶炼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故选C。春秋战国时期没有灌钢法,故排除A项;两汉也没有出现这种冶炼技术,故排除B项;隋唐时期也没有灌钢法,故排除D项。‎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冶铁技术 ‎28.‎ - 28 - / 28‎ ‎ 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A. 工作器具 B. 工作内容 C. 工作职责 D. 工作性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政府工作人员之所以被称为“刀笔吏”是因为秦汉时期纸并未普遍使用,官府文书主要是通过低级官吏用刀在竹木简上刻制而成。故A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刀笔吏”‎ ‎29. 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A. ‎ B. ‎ C. ‎ D. ‎ ‎【答案】C - 28 - / 28‎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隶书, A项是篆书,B项是楷书,C项是隶书,D项是草书,故答案为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的起源演变 ‎30.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 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 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 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理论,旨在考查对史料价值的正确认识能力。考古发现属于第一手史料,能佐证相关文献史料的真伪,故本题应选D项;A项中“更真实”、B项中“不存在”、C项中“必须经过”的表述均过于绝对化,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28 - / 28‎ 材料一“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这个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它不是泛泛的所谓社会问题,也不是笼统的民生疾苦问题……他们是针对‘周文疲弊’而发。从这个地方讲诸子的起源才是中肯的。”‎ ‎_______牟宗三 材料二学者姜义华在其论著《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中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古代中华文明是一种以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为主轴……文化上高度认同而予以强化的政治大一统文明。结论二:近代史上,中华文明转型的成功路径,属于“外铄”催化“内生”,“内生”与“外铄”互动型。‎ ‎(1)根据材料一,“周文疲弊”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到春秋的时候会出现“周文疲弊”的问题?儒家和法家提出了哪些解决“周文疲弊”的主张? ‎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建立的“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有何特点。汉朝统治者是如何通过“文化上高度认同”而强化“政治大一统文明”的? ‎ ‎【答案】(1)含义: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崩溃。‎ 原因:诸侯争霸战争;铁制农具的改进,生产力进步;变革和变法;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 主张:儒家主张礼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和战争。法家强调法治,维护君主权威,加强中央集权。‎ ‎(2)特点:专制主义(或皇权至上、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中央集权(或地方实行郡县制)。‎ 措施: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 - 28 - / 28‎ ‎【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看涵义应该指:“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则是指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以及相应的礼乐制度。第二小问,应该结合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变动考虑,经济领域的变动会引发政治制度的变化。第三小问,考查百家争鸣中儒家和法家对统治秩序变动的不同态度,儒家对变动持反对态度,而法家则欢迎这种变化,具体回答所学儒家、法家与此有关的主张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为了巩固统治,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因此秦朝建立的“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的特点是专制主义(或答中央皇权至上、实行三公九卿制)、中央集权(或答地方实行郡县制)。“汉朝统治者是如何通过‘文化上高度认同’而强化‘政治大一统文明’的”这一问实际上考查的汉朝在文化上采取了什么政策。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 ‎3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28 - / 28‎ 材料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至公元1851年,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包含了许多关于气候、星象及物候方面的叙述,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古代的历法,现在名为“农历”或“阴历",仍决定人们欢度“春节"以及“中秋”、“端午”等节日的具体日期。‎ 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El食便很少发生。‎ ‎_______摘编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性的因素。‎ ‎【答案】(1)多种天文观测仪器制造与改进;丰富的天象观测记录;不断完善的历法;中央政府支持、组织,设置专门机构。‎ ‎(2)将天象变化与现实政治相联系,天人感应思想;注重实用性,理沦探讨不足。‎ - 28 - / 28‎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中国的天文历法成就。古代中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农耕文明比较发达,因此,那一时期的绝大多数的历法或者天文成就,都是为了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注重实用性,以总结性经验为主,而不是真正为了探寻科技本身的发展和进步。第(1)问表现的回答,需要依据材料中的第一段,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提炼,考生可从天文仪器的改进、天象观测的记录、历法的完善和专门机构的设置等角度来思考。第(2)问因素的回答,依据材料中“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有所增减”这句话,得出现实政治因素的影响。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理论探讨的不足。‎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选做题(33.34题任选一题13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元元年 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 材料二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 - 28 - / 28‎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 ‎【答案】(1)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强行加价。刘晏: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设常平盐。‎ ‎(2)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于社会稳定。‎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从材料“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和材料“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中可以分析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可以概括出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 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唐代的改革 ‎34.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据《论孔子思想》‎ - 28 - / 28‎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答案】(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推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 ‎(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中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 ‎【解析】(1)关于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根据材料二、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开创私学、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内容思考作答。‎ ‎(2)第一小问,两个材料中都出现了“阶级”等关键词,说明是阶级分析法;且都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可知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根据材料二可知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 - 28 - / 28‎ ‎(3)评价历史人物应该熟悉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不能简单贴标签;阶级是现代的概念,机械的将历史人物划分阶级来评价并不妥当,应该历史地看问题。‎ - 28 - / 2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