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讲义-【新教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纲要上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讲义-【新教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纲要上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 标 解 读 时 空 坐 标 ‎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的示意图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从“时空观念”角度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历程,从“家国情怀”角度体会中华民族面临外来侵略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培养社会责任感。‎ ‎3.结合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概述晚清时期林则徐、魏源等人向西方学习的史实并分析其影响,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林则徐、魏源等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知识点一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世界 中国 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9‎ 政治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顽固的君主专制统治 经济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主导地位,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 军事 热兵器,战斗力强 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以冷兵器为主要武器 外交 主要殖民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英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霸权 闭关自守,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 社会矛盾 ‎—‎ 阶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知识点二 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 ‎(1)导火线——虎门销烟 ‎①原因: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政治腐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重了人民负担。‎ ‎②概况:道光皇帝命湖广总督林则徐到广州禁烟,林则徐将英美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 ‎③影响: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英国政府借此宣布对华发动战争。‎ ‎(2)经过: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虽然组织了抵抗,但仍以失败告终。‎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署中英《南京条约》等大量不平等条约,丧失众多权益。‎ 条约 时间 签约国家 内容 主要危害 ‎《南京条约》‎ ‎1842年 ‎8月 中英 割让香港岛、赔款2 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 英、美、法三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 9‎ 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虎门条约》‎ ‎1843年 中英 ‎—‎ ‎《望厦条约》‎ ‎1844年 中美 ‎—‎ ‎《黄埔条约》‎ ‎1844年 中法 ‎—‎ ‎(4)影响:《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英国等侵略者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③重要原因:未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 ‎④借口:“亚罗号”事件。‎ ‎(2)经过 ‎①1856年,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以调停人面目出现。‎ ‎②1859年,英法联军进攻大沽炮台。‎ ‎③1860年8月,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④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烧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条约 时间 影响 中英、中法、中俄、中美《天津条约》‎ ‎1858年 英、法获得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权益 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860年 中俄《瑷珲条约》‎ ‎1858年 俄国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 9‎ 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 中俄《北京条约》‎ ‎1860年 ‎(4)影响: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阅读教材P90“英国东印度公司设在印度的鸦片仓库”图,从图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提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是中国鸦片的主要来源地,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批注:                                    ‎ ‎                                   ‎ ‎                                   ‎ ‎                                   ‎ ‎2.阅读教材P90“引言”与P92“史料阅读”: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的原因是什么?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提示:原因: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出现贸易逆差,要借助鸦片走私寻求贸易平衡。影响:鸦片大量输入,不仅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和国家财政遭受重大的破坏和损失,也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 批注:                                    ‎ ‎                                   ‎ ‎3.阅读教材P91“思考点”:分析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中国在当时国际格局中的处境。‎ 提示: 19世纪中期,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纷纷进行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主要殖民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 批注:                                    ‎ ‎                                   ‎ ‎4.阅读教材P92“英军占领广州期间到乡下劫掠的情形”:该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这幅图有什么史学价值?‎ 提示:历史信息:1841年5月,英军占领广州。为补充军需,劫掠了广州城北一带的乡村,‎ 9‎ 引发了乡民极大的愤慨。史学价值:图片是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对中国侵略掠夺的真实写照。‎ 批注:                                    ‎ ‎                                   ‎ ‎5.阅读教材P92“历史纵横”: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何联系?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提示:联系:“亚罗号”事件是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真正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批注:                                    ‎ ‎                                   ‎ ‎6.阅读教材P93“学思之窗”:阅读以上材料,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 提示:英军在中国的残暴行径,说明两次鸦片战争均是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中国人民的抵抗是抵抗侵略的正义行为。‎ 批注:                                    ‎ ‎                                   ‎ 知识点三 开眼看世界 ‎1.背景:《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统治阶级高层仍然封闭、愚昧与腐朽。‎ ‎2.表现 ‎(1)林则徐:在广州开办译馆,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 ‎(2)魏源:编成了《海国图志》,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徐继畬:撰成《瀛寰志略》一书,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3.影响: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7.阅读教材P93“历史纵横”:结合材料,你如何看待与评价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提示: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体现了中国人民勇于反抗、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极大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9‎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中国人民的民族气节。‎ 批注:                                    ‎ ‎                                   ‎ ‎[思维导图]‎ ‎ “天朝上国”迷梦的惊醒 史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史料二 1846年,据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 史料三 这是近代中国最具远见卓识的救国思想之一,开创了近代倡导改革、引进西方器物和思想的新风尚,成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中的思想先导和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先声。‎ ‎——陈晓飞 ‎(1)结合史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界碑”的含义。‎ 提示:中国由主权完整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中国社会由封建落后开始走向近代化。‎ 9‎ ‎(2)史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 提示: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3)史料三中提到的“救国思想”指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该“救国思想”指的是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作用:推动了中国的民族觉醒。‎ 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社会剧变 ‎(1)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 司法、关税、贸易等大量主权丧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了相应变化。‎ ‎(2)经济上: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疯狂地向中国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并进行早期资本输出,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剧烈变动,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形态在中国产生并发展。‎ ‎(3)思想观念上:鸦片战争前,理学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对“夷夏”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关注世界,了解西方,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迈出了学习西方的脚步。‎ ‎(4)对外关系:清政府由闭关锁国转为被迫开放;由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由盲目自大转为对外妥协,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鸦片战争总体上促使中国被迫向近代社会转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 C.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C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 这是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的主要原因,A、B两项均是鸦片战争的影响;D项说法有误。]‎ ‎2.1854年6月,清政府与英、美、法等国达成协议,约定由三国各推一人帮办关税事务,从而确立了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的体制,这一体制(  )‎ A.表明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反映了清政府已经失去民心 C.阻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D.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 D [1842年《南京条约》协定关税的内容说明中国海关主权已经丧失,故A项错误;题干不能表明清政府是否失去民心,故B项错误;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进一步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加速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故C项错误;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便利了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故D项正确。]‎ ‎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军民的抗争 史料一 虎门销烟 史料二 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复行扰害。由是乡民共愤,鸣锣聚众,杀死逆夷六七人,余逆脱回。因率众而下,约数百人。乡民复鸣锣会集各乡,约数千人,与夷决战。……‎ ‎——摘编自《广东军务记》《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 史料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军所到之处,人民群众都进行了抵抗。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抗击侵略军。恩格斯当年指出:“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 9‎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虎门销烟是林则徐爱国思想最辉煌的体现,这一壮举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中华民族的尊严,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和弃绝毒品的道德心,是百年来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人民群众英勇抵抗侵略军,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情怀,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斗争精神。‎ ‎3.2019年,一部以打击跨国贩毒集团为主题的电视剧《破冰行动》热播,它体现了当今缉毒警察不畏艰难险阻,坚决打击毒贩的牺牲精神。早在180多年前,虎门也上演了一场“破冰行动”,这一行动的主角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陈化成 A [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打击了列强的鸦片走私行为,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也被称为“中国禁毒第一人”。]‎ ‎4.下图是位于平潭的江继芸纪念馆,平潭人江继芸在1841年8月担任金门镇总兵时,在厦门保卫战中率军抗击英国侵略者,英勇殉国。据此判断他参加的是哪一次战争(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根据题干信息“1841年”“抗击英国侵略者”判断,他参加的是鸦片战争。]‎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