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

‎2019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1. 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是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答案】A ‎【解析】材料涉及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只有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处于主流地位,从西汉到五四前,儒家思想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发展为汉代经学、宋明理学等一系列思想体系,故本题选择A选项。B、C、D选项不能称之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故排除。‎ ‎2. 汉武帝时期,京城及周边地区多次出现旱灾,皇帝为此曾令群臣斋戒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统治者作出这一行为最可能依据的观念是 A. 天人感应 B. 格物致知 C. 心外无物 D. 经世致用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即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故本题选A。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主张,心外无物是王阳明的思想,经世致用是顾炎武的思想,均与题干思想不符,BCD排除。‎ 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的时间“汉武帝时期”。A项时间为汉朝,BCD项的时间分别是宋、明、明末清初,排除错误选项。‎ ‎3. 南宋思想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其中的“天理”主要是指 A. 天人感应理论 B. 自然界的运行规律 - 9 -‎ C.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答案】D ‎【解析】朱熹认为三纲五常也是“天理”,“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主要是通过强调道德说教,让民众遵从统治者提倡的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故答案为D项。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理论,朱熹的“天理”与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无关,排除ABC项。‎ 点睛:程朱理学宣扬天理,并将天理推崇到宇宙万物本源的高度,而三纲五常均是天理,从哲学层面寻求封建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但其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即通过对世间万事万物以“格物致知”的方式体会、感受“理”的存在,从而形成遵守封建伦理道德的自觉性。以上主张表明宋明理学在引入佛、道哲思的同时,从万物本源的高度来确立穷理灭欲、重建礼制的道德理想,儒学因此进入哲学化、思辨化阶段。‎ ‎4. 下列关于儒学发展演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战国时,荀子吸收了法家的一些思想 B. 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取代 C. 宋朝时,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来文化的成分 D. 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荀子主张礼法并存,故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理学是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形成的新的儒学体系,故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董仲舒使儒学官方化,朱熹使儒学思辨化,故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明清之际,儒学思想受到冲击,但没有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故B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点睛:否定式选择题考查考生逆向思维,解题的技巧是结合所学知识或材料信息排除正确的选项即可。本题ACD均符合史实,故答案为B项。‎ ‎5. 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是 A. “自由是天赐的”‎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D.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 9 -‎ ‎【答案】B ‎...............‎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各个思想家的主要主张和观点的认识和掌握,需要学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 ‎6. 14~17世纪,欧洲发生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从17世纪开始,又发生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开始于 A. 意大利、英国 B. 意大利、法国 C. 英国、意大利 D. 法国、意大利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启蒙运动兴起于17世纪的英国,所以本题选A。‎ ‎7. “他的思想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上文的“他”是指 A. 孟德斯鸠 B. 伏尔泰 C. 卢梭 D. 康德 ‎【答案】A ‎【解析】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主张民主共和,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主张创立民主共和国,是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故答案为C项。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主张君主立宪制,康德在政治制度方面没有提出具体的主张,排除ABD项。‎ - 9 -‎ ‎8. 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汉代“蔡侯纸”的出现,标志着造纸术的发明 B. 唐朝时期将活字印刷术传到了阿拉伯和欧洲 C. 明清时期欧洲人借助罗盘针和火药打开了世界市场 D. 元朝时期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发明了管状火器“突火枪”‎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现存最早的纸是西汉的纸,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故A项错误;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故B项错误;指南针和火药的外传,为西方的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故D项错误。‎ ‎9. 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A. 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 李白出生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生于农民家庭 C.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而杜甫则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 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答案】B 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唐诗 ‎10. 从元杂剧、昆曲、京剧的兴衰中我们可以得出的认识不包括 A. 艺术不能脱离群众 B. 艺术应随时代的变化推陈出新 C. 艺术门类之间应该相互学习兼收并畜 D. 艺术形式应保持原有的风貌,不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D - 9 -‎ ‎【解析】从元杂剧、昆曲、京剧的兴衰中我们可以得出的认识是,艺术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D项认识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艺术不能脱离群众、应随时代发展变化而推陈出新、不同门类之间应相互学习兼收并蓄,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不包括”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 ‎11.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正是站在那些巨人的肩膀上,牛顿才建立起宏伟的经典力学大厦,这座大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 《基督教原理》发表 B. 《物种起源》发表 C.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 D. 《纯粹理性批判》发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是伽利略的作品,进一步论证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物种起源》的作者是达尔文,涉及到的是生物学的领域;《纯粹理性批判》的作者是康德,涉及到的是哲学领域。故C项正确。‎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成就·物理学成就·经典力学 ‎12.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 工业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B. 人口爆炸性增长 C.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 各国间交往密切 ‎【答案】A - 9 -‎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符合材料“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总共52分 ‎13.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被赋予新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惠则足以使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材料二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 ‎——《吕氏春秋》‎ 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中国古代思想界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推动这一趋势的历史因素有哪些?‎ ‎(3)据材料四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答案】(1)核心:“仁”“礼”。‎ ‎(2)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历史因素: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 9 -‎ 因素:汉武帝为强化中央集权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态度:李贽反对迷信孔子,认为不应以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时代特征: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商品经济发展,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解析】第(1)问,由材料信息“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得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第(2)问,“趋势”由材料二信息“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和材料三信息“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以得出,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第(3)问,由材料三信息“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可以得出李贽对儒学的态度是反对以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商品经济发展,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等。‎ ‎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这种对赎罪券的荒谬宣传,使得那些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困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又难以解答。‎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请回答:‎ ‎(1)普罗泰格拉属于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2)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由谁引发?该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 9 -‎ ‎【答案】(1)智者运动或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2)宗教改革。马丁·路德。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或创立了路德教,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3)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天赋人权(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以及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第一问根据所学不难作答,普罗塔戈拉属于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根据“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材料一体现了他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以及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第二问根据所学不难作答,‎ 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宗教改革,这场运动由马丁•路德引发,该运动的历史影响是开始打破人们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第三问根据材料给出的信息作答,根据材料中“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可知社会契约。根据“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可知自由平等。 ‎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以及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第四问根据所学不难作答,上述一组材料涉及到智者运动、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西方几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可知,整理出一条线索就是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过程以及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材料二欣赏下列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 - 9 -‎ ‎(1)材料一中诗句的作者分别是谁?分属哪个流派?唐诗繁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的中国书法的字体类型分别是什么?中国书法的另外两种字体类型是什么?‎ ‎【答案】(1)李白,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现实主义诗人。‎ 原因: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对外开放,兼收并蓄;民族融合,文化多元;科举取士,注重诗文等。‎ ‎(2)①楷书、行书和草书。②篆书、隶书。‎ ‎【解析】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是李白的作品,反映出浪漫主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作品,反映出现实主义。“唐诗繁荣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对外政策、民族关系等及角度回答。‎ 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是楷书、王羲之的《兰亭序》是行书、怀素的《自叙帖》是草书。中国古代另外两种字体分别是篆书和隶书。‎ ‎ ‎ ‎ ‎ - 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