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下自测考试(三)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下自测考试(三)试题(解析版)

六安一中 2020 届高三年级历史自测试卷(三)‎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共 24 题,计 48分)‎ ‎1.如图为冯天瑜编著的《中国文化史》所载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图,该图主要反映 A. 诸侯国致力于文化发展 B. 各地区文化渐趋大一统 C. 各地区文化有一定程度交流整合 D. 中国境内存在多个经济文化中心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示内容可知多个文化圈存在重合的情况,说明各地区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交流整合,故选C项;当时诸侯国主要致力于争霸战争,并非是文化发展,排除A;“文化渐趋大一统”的说法图示无从体现,排除B;“存在多个经济文化中心”的说法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D。故选C。‎ ‎2.在周以前,人们认为天命是统治者权力的来源。周公旦总结商代灭亡的历史教训时提出天命不常的观念,并把人事作为天命的补充。孟子继承了周公的思路,其引用《尚书·泰誓》的话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由此可知孟子 A. 认为君主运用权力要符合民意 B. 开启了后世民本思想的先河 C. 以广大民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D. 思想符合专制集权统治需要 ‎【答案】A ‎【解析】‎ 材料强调孟子继承周公思想,指出统治者应该重视民意,实际上就是指出君主运用权力要符合民意,故选A项。依据材料“在周以前……周公旦总结……把人事作为天命的补充”可以判断西周就有了民本思想,因此B项“孟子开启后世民本思想的先河”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孟子民本思想的目的在于让统治者善待百姓,其出发点是为统治阶层服务的,而不是以广大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排除C项;孟子生活于战国时代,专制集权统治并未建立,故D项结论无从谈起,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孟子的民本思想,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严格依托材料对选项逐个作出排除。‎ ‎3. “春秋决狱”是指西汉在审理案件时不适用已有的法律条文,而是用儒家经义(即儒家所宣扬的伦理通德),特别是孔子修订的《春秋》一书中的“微言大义”,附会汉朝法律,作为审判的依据,据此可知 A. 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统一 B. 司法判决遭到了严重破坏 C. 伦理纲常成为立法基本原则 D. 基本上维护了法律的权威性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用儒家经义(即儒家所宣扬的伦理通德),附会汉朝法谭,作为审判的依据”可以得出,汉代审理案件的时候将儒家经义和法律融合,体现了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统一,故A正确;材料只是涉及审判依据的变化,没有体现司法被破坏,故B不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儒家思想对法制的影响,没有涉及汉代立法以儒家为依据,故C不正确;由材料“西汉在审理案件时不适用已有的法律条文”可以得出D不正确。‎ ‎4.陆九渊指出:“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张官置吏,所以为民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邦本,得乎丘民为天子,此大义正理也。”这些思想主张 A. 是“心即理”主张的具体体现 B. 是孟子“民贵君轻”的继承发展 C. 使儒学开始适应政治统治需要 D. 已有初步反封建民主思想取向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陆九渊的思想,概括其大意是,君和吏都是为“民”服务的,民贵君轻,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戴,才能成为君主,因此,这些是孟子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故B项正确;“心即理”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儒学自产生之初,即为政治统治服务,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政治需要,排除C项;从材料看,陆九渊并不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排除D项 ‎5.清朝前期,政府征集名儒编纂巨籍三十多种,一以整理文化遗产,消磨学者精力;一以销毁禁书,·康熙时敕修、雍正初完成的《古今图书集成》,凡一万卷;乾隆时的《四库全书》。凡三千四百五十七部,七万九千七十卷,更是巨籍。清朝统治者大修典籍的根本动机是 A. 传承中华文化 B. 加强思想控制 ‎ C. 促进文化认同 D. 加强满汉文化交流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一以整理文化遗产,消磨学者精力;一以销毁禁书”可以得出清朝整理典籍的目的在于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故B正确;一些书籍的销毁,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故A不正确;巨著的编撰与文化认同感的增加无关,故C不正确;加强文化交流,与材料主旨无关,故D不正确。‎ ‎6.有史料记载,751年唐朝与阿拉伯帝国间的怛罗斯之战中,唐朝战俘将造纸术传到非洲和欧洲。但据杜环(735—812年)《经行记》记载,此战唐朝战俘中没有造纸工匠。近年有中亚学者指出,此战前造纸术既以和平方式传入中亚,10世纪时传入叙利亚、埃及和摩洛哥。由此可知 A. 《经行记》作为第一手史料更为真实可信 B. 中亚学者研究结论形成较晚因而更加可靠 C. 文献记载和历史研究必须经考古发现证实 D. 西亚人在造纸术西传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的“史料记载”和“中亚学者”都提到造纸术曾传到中亚地区,再由中亚传入非洲和欧洲,而西亚是连接中亚和欧洲的桥梁,因此可以推知西亚人在造纸术西传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故答案为D项;《经行记》是唐朝杜环所作的游记,并不是第一手史料,排除A项;历史研究的可靠性与研究者所用的史料等有关,与研究结论形成时间无关,排除B项;文献记载如若为第一手史料,也具有可信性,不一定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考古发现只是证实历史真相的手段之一但并不是唯一手段,排除C项。‎ ‎7.董仲舒的某篇文章里有如下内容:“末俗以辩诈而期通兮,贞士以耿介而自束;虽日三省吾身兮,繇怀进退之维谷。”“观上世之清晖兮,廉士焭焭(通“穷”)而靡归。殷汤有卞随与务光兮,周武有伯夷与叔齐(伯夷、叔齐为殷朝遗民,武王伐纣推翻殷商后,他们“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对上述引文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属于汉赋风格 B. 宣扬君权神授 ‎ C. 发展儒学思想 D. 洋溢踌躇满志 ‎【答案】A ‎【解析】‎ 材料引文的辞藻华丽、引经据典,其风格属于汉赋这种文学形式,故选 A 项;董仲舒抱怨自己“三省吾身”却仍然“进退维谷”,与宣扬君权神授无关,排除 B 项;董仲舒抱怨自己“三省吾身”却仍然“进退维谷”,与发展儒家思想无关,排除 C 项;董仲舒抱怨自己“三省吾身”却仍然“进退维谷”,反映出自己的不得志,排除 D 项。故选A。‎ ‎8.(唐太宗)“昭陵六骏”的六匹骏马神情俊爽刚毅,姿态神武有力;(唐高宗)乾陵石刻的天马体态浑朴劲健,呈凌空翱翔之势;(唐高祖)献陵的石虎、(唐德宗)崇陵的石人石马,也都形体高大,雄健有力。这类作品 A. 展现出统一国家繁荣富强 B. 说明了宗教雕刻艺术的高超 C. 反映了帝陵礼制色彩的淡化 D. 体现了大唐气象的豪迈阂放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昭陵六骏”等唐代皇帝陵前石刻的艺术特色体现了大唐豪迈阂放的气象,D项正确;四座陵墓石刻特色各异,重点不在统一上,石刻突出的是气势不是艺术性,AB两项不符合题意;只展示墓葬前的石刻,不能体现礼制的强弱,C项不符合题意。‎ ‎9.伯里克利时期,自然科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提出“太阳是一团炽热的物质”等观点被以“不敬神”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哲学家普罗塔戈拉也因其言论被控“不敬神灵”其著作《论神》被焚,本人被驱逐出雅典。”这些事例说明当时的雅典 A. 公民普遍没有言论自由 B. 个人自由须服从城邦意志 C. 城邦无法接纳进步思想 D. 人文精神已成为主流思潮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中信息可以得出,二者被驱逐均因为其不敬雅典神,由此可以得出,当时的雅典个人自由还是受限制的,必须服从城邦的意志,故B正确;A与史实不符,排除;二者被驱逐是因为其言论体现了对雅典所敬奉的神的不敬,不是城邦不能接受进步思想,故C不正确;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0.意大利思想家弗吉里奥(1349—1420)在其著作《论绅士的风度与自由研究》中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即博雅教育,它包括德育、体育、智育和军事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他认为体育与知识学习同等重要,体育就是要对身体进行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服从理性。弗吉里奥的教育观 A. 体现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 B. 受到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 C. 摆脱了神学教育思想的束缚 D. 成为全面教育思想的源头 ‎【答案】A ‎【解析】‎ 弗吉里奥认为体育与知识学习同等重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选A;17、18世纪兴起启蒙运动,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并且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源头”,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体育与知识学习同等重要”,联系所学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分析解答。‎ ‎11.下表为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其中从英国向法国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世界科学中心 依据 汤浅光朝(日):平凡社年表 赵红州: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意大利 ‎1540〜1610 年 ‎1540〜1620 年 英国 ‎1660〜1730 年 ‎1660〜1750 年 法国 ‎1770〜1830 年 ‎1760〜1840 年 德国 ‎1810〜1920 年 ‎1840〜1910 年 美国 ‎1920年至今 ‎1910年至今 A. 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B. 启蒙运动推动思想解放 C. 法国经济发展超越英国 D. 英国科技投入不断下降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18‎ 世纪西方产生资产阶级性质的启蒙运动,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等国家,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因此这时期世界科学中心从英国向法国转移的主要原因是启蒙运动的影响,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期世界科学中心由英国转移到法国的主要原因是启蒙运动的影响,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推动其思想解放,而不是法兰西共和国政体的确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政体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建立,与科学中心由英国转移到法国无关,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英国确立了“日不落帝国”的地位,这时期法国经济发展没有超过英国,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期世界科学中心由英国转移到法国的主要原因是启蒙运动的影响,与英国科技投入是否下降无关,故D选项错误。‎ ‎12.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自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A. 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 B. 促使了民主思想的形成 C. 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D. 掩盖了殖民扩张的罪恶 ‎【答案】C ‎【解析】‎ 题干中可以看出,一项重大的自然科学理论的提出,都影响了另一项重要的社会科学理论的提出,说明自然科学的发展能够影响社会科学,故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学发展对社会科学的影响,社会科学的发展不能揭示物质世界的秘密,故A不正确;题干中所提及的都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性的理论,并没有涉及民主政治,更没有民主政治形成的相关因素,故B不正确;题干所述都是限于学术理论领域,并非是在掩盖殖民扩展的罪恶,故D不正确。‎ ‎13.下表为1500—1960年不同交通工具运输速度的变化。据此推知 时间 ‎1500—1840年 ‎1850—1930年 ‎1950年 ‎1960年 交通工具 马车、帆船 汽船、火车 螺旋桨飞机 喷气式飞机 速度 ‎16公里/小时 ‎56—104公里/小时 ‎480—640公里小时 ‎800—1120公里/小时 A. 科技革命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 B. 科技发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革 C. 科技逐步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D. 科学技术与生产逐渐实现了结合 ‎【答案】A ‎【解析】‎ 根据表格可知,近代以来世界交通工具不断更新,运输速度加快,有利于缩短人们交流的空间距离,推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故A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科技发展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排除B项;题干信息仅反映运输速度对距离的影响,并未体现人们的物质需求,排除C项;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产逐渐结合是科技革命发展的趋势之一,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 ‎14.据《科学简史》记载,“1859年11月24日清晨,雾霭中,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书中的观点震撼了世界。”该书的发表 A. 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B. 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C. 打破了牛顿力学绝对化思维模式 D. 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中“1859年11月24日”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59年,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发表,这本书动摇了禁锢人们思想许多世纪的神创论,对西方社会和思想界产生了深刻地影响,沉重打击了神学统治,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牛顿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C选项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牛顿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D选项错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5.该文学流派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运用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异域情调,将自己的心灵置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对该文学流派叙述正确的是 A. 以浪漫主义风格寻求理想世界 B. 以现实主义真实反映社会丑恶 C. 以印象主义技巧再现宁静自然 D. 以现代主义手法表达复杂情感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浪漫主义文学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运用夸张手法,情节跌宕起伏,追求理想世界,故选A;现实主义主张真实描绘社会现实,现代主义反传统,反理性,故事情节不明,因果关系不清,BD不符合题意,排除;印象主义是绘画流派,重视光色变化,不符合“文学流派”,排除C。‎ ‎16.某学者这样评论一种文艺流派:“他们厌弃物质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他们一般对工业化持反对态度,向往自然,把自然看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东西。”该文艺流派( )‎ A. 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追求 B. 引领了19世纪前期的文艺潮流 C. 体现了启蒙运动的理性精神 D. 表达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对工业化持反对态度,向往自然,把自然看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东西”,可知浪漫主义反对工业化,提倡回归自然,故选 B 项;材料强调的是 19 世纪前期兴起的浪漫主义, 而非 14—16 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 19 世纪前期兴起的浪漫主义,而非17—18 世纪兴起的启蒙运动,排除 C 项;材料强调的是反对工业化,而非强调对资本主义制度不满,排除 D 项。故选B。‎ ‎17.1905年,邓实、黄节等人在上海成立国学保存会,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提出“国粹成则其国存,国粹亡则其国亡”,由此掀起了国粹运动。据此可知,晚清的国粹运动旨在 A. 实现儒家文化的复兴 B. 推动民主革命的转型 C. 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D. 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答案】D ‎【解析】‎ 根据“国粹成则其国存,国粹亡则其国亡”可知晚清的国粹运动旨在通过保存国粹来挽救民族危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故选D项;其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而非实现儒家文化复兴、推动民主革命转型和提高国民文化素养,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8.张之洞兴实业、办学堂、练新军,以“中体西用”口号使西学进入清朝官方的意识形态体系。孙中山评价其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更有学者认为张之洞是清王朝的掘墓人。这反映了张之洞 A. 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的背离 B. 转变为资产阶级的代表 C. 推动了中国社会制度的转型 D. 促进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答案】A ‎【解析】‎ 张之洞兴实业、伴学堂和练新军的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但他却成为了“清王朝的掘墓人”,说明他的主观动机和客观后果相背离,故选A项;张之洞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而非资产阶级代表,排除B;张之洞不主张进行制度变革,排除C;材料主旨并非是反映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排除D。故选A。‎ ‎19.《新青年》创刊之初,宣扬科学与民主,介绍西方思想,却没有受到关注,不得不休刊。复刊后,对孔教展开猛攻,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新青年》影响力增强主要得益于 A. 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B. 顺应社会时局变化 C. 儒家思想地位动摇 D. 巴黎和会引发关注 ‎【答案】B ‎【解析】‎ ‎《新青年》创刊之初,宣扬科学与民主,介绍西方思想,却没有受到关注,《新青年》猛攻孔教,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说明《新青年》影响力增强主要得益于顺应社会时局变化,故选B;A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是《新青年》影响力增强的原因,排除。‎ ‎20.1914年至1919年,孙中山总结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言论中多有封建军阀的窃夺与背叛,而到1920年至1925年期间,孙中山在反思时,则更多的将之归结为对封建势力、帝国主义的妥协,以及缺真正的革命理论和目标,孙中山之所以做出这的改变是由于 A. 继承了他一贯的思想原则,对革命的认识更加深刻 B. 国内安稳的环境有利于他进行理论的、系统的总结 C. 他的革命思想受到了冲击,促使他发生了关键转变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极大影响了他的思想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在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后,在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思想发生了伟大的转变,提出了新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明确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故选C;孙中山在此前对封建势力、帝国主义的妥协,1924年提出新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明确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排除A;1920年至1925年中国国内军阀混战,局势动荡,排除B;1917年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在中国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排除D。‎ ‎21.1923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在上海收到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指出国民党过去在反封建斗争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必要性。由此可推知 A. 国共合作中出现右倾现象 B. 党中央迷信盲从共产国际 C. 建立新三民主义的必要性 D. 批评了三大政策的方向性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1923年12月”“指出国民党过去在反封建斗争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必要性”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发生在国共两党正式合作之前,并且指出国民党在反封建斗争中应该依靠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并在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国共两党正式合作,把旧三民主义解释为新三民主义,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在反封建斗争中依靠工人和人民群众是正确的路线,而不是右倾现象,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国民党在反封建斗争中应该结合广大人民群众和提出新三民主义的必要性,没有体现当时党中央迷信盲从共产国际的现象,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政策是指“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三大政策的内容,故D选项错误。‎ ‎22.1920 年 12 月,毛泽东信中说:“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俄国就是个明证……”。此时的毛泽东( )‎ A. 反对温和渐进式的变革 B. 发展了孙中山三民主义 C. 从西方寻求救国的真理 D. 主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毛泽东认为罗素反对劳农专政的主张,“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说明他坚持暴力革命的主张,反对温和渐进式的变革,故选 A 项;毛泽东坚持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与孙中山三民主义有着本质区别,不是其发展,排除 B 项;材料反映出毛泽东从俄国寻求救国的真理,排除 C 项;1928 年后毛泽东才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排除 D 项。故选A。‎ ‎23.钱学森撰文回忆说:“中国过去没有搞过大规模科学技术研究,‘两弹’才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中国过去没有过。组织是十分庞大的,形象地说,那时候我们每次搞试验,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据此可知,推动建国初期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是 A. 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B. 计划经济的资源整合能力 C. 工业化建设的成果显著 D. “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组织是十分庞大的”、“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可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能将有限的资源向战略目标领域集中,有利于重大科研课题的顺利进行,推动了新中国科技进步,故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故A不符合题意;工业化建设的显著成果也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材料内容主要强调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时间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4.观察如图(1952年8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5周年全军运动会上,运动员进行识字赛跑比赛。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写出规定的几个字后,才可以起跑)图片说明新中国 A. 义务教育已得到落实 B. 提升了军队文化素养 C. 创新文化普及的方式 D. 扫盲教育得以普遍落实 ‎【答案】C ‎【解析】‎ 运动赛场上,运动员要写出规定的字才能起跑,这种独特的比赛方式说明新中国创新文化普及的方式,故答案为C项;义务教育的普及是在20世纪8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图片中的做法有利于军队文化素养的提升,但“提升了”一词并没有体现,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图片只体现了军队中扫盲教育的落实,但并没有提到其他民众的情况,无法得出扫盲教育得以普遍落实的结论,排除D项。‎ 二、材料阅读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孟子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我反对这一说法。孟子根本没有仔细观察也不知道人性的真实情况,没有发现人的本性恶,以及善的虚伪性。人性(恶)是先天决定的,不可能通过学习来改变;礼义是由圣人树立的,可以通过学习来达到,可以模仿实施来取得成就。不可能通过学习来改变的,是人的本性(恶);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善,恰恰是隐藏了人性之恶的伪善。被伪善掩盖的恶,一旦有了时机,就会充分暴露出来。‎ ‎——根据《荀子·性恶篇》整理 材料二 正如马基雅维利所言:“无论谁要想建立一个国家并制定相应的法律,都必须从所有人都是恶的,并且只要有机会,他们总是准备表现自己邪恶的本性这一假设出发。”因为人性是恶的,所以需要法律来约束人,连最高的君主也不例外。霍布斯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趋利避害即自我保存是支配人类行为的基本准则。善恶并无固定标准,全以是否符合人的自我保存为转移。为了和平和自身安全,每个人应该放弃自己的权力和力量,订立契 约……‎ ‎——摘编自陈金颖:《中西方性恶论及其政治影响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中西方性恶论的异同。‎ ‎(2)运用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性恶论积极意义。‎ ‎【答案】(1)同:都认为人性之恶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改变;人性之恶会隐藏起来,一定条件下可能恶性膨胀。异:中国思想家将人性之善一概斥之为掩盖人性恶的“伪善”,但是又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来遏止恶的人性。西方思想家的性恶论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目的是要求以法律(契约)来杜绝所有人作恶,尤其是限制统治者邪恶欲望的膨胀。‎ ‎(2)西方主要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霍布斯等人主张性恶论,是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中提出的;他们驳斥了天主教会、封建君主标榜自己“善良”的谎言,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思想解放,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基于人性恶的认识,西方人进一步进行制度设计,主张以法律(契约)来遏制人性之恶的膨胀;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法治思想,建立起了法治社会,推动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 ‎【解析】‎ ‎(1)根据“人性(恶)是先天决定的……被伪善掩盖的恶,一旦有了时机,就会充分暴露出来”、“所有人都是恶的,并且只要有机会,他们总是准备表现自己邪恶的本性”等内容可知中西方都主张人性本恶,不可改变,并且是会将这种恶隐藏起来。根据“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善,恰恰是隐藏了人性之恶的伪善。被伪善掩盖的恶,一旦有了时机,就会充分暴露出来”可知中国思想家将人性之善斥为“伪善”,但没有提出解决的有效方法。根据“这一假设出发”、“需要法律来约束人,……每个人应该放弃自己的权力和力量,订立契约”可知西方思想家的性恶论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主张通过法律或契约约束人作恶,特别是限制统治者邪恶欲望的膨胀。‎ ‎(2)根据材料二内容可知,西方思想家的性恶论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承认人的欲望,主张通过法律和契约对其进行限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理论有助于驳斥天主教会或封建君主标榜自己“善良”的谎言,促进思想的启蒙和解放;通过制度设计来遏制人性之恶的膨胀,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法治思想,最终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人笔下的拿破仑(节选)‎ 魏源《海国图志》(1842 年)‎ 认为拿破仑是拯救国家于危难的英雄人物,但最终 亡于过度征伐。‎ 郑观应《盛世危言》(1893 年)‎ 强调国际公法只能约束实力相当的国家。因而无法 制止拿破仑发动的战争。‎ 梁启超《变法通议》(1896 年)‎ 认为拿破仑发动的战争,促使“欧洲忽生动力,因 以革新”。‎ 邹容《革命军》(1903 年)‎ 称华盛顿和拿破仑“为吾同胞革命独立之表木”。‎ 黄兴《致赵凤昌等书》(1915 年)‎ ‎“虽以拿破仑之雄才大略,自窃帝位,力削民权,然不 久即归于共和,身流孤岛。”‎ 茅盾《希特勒怎及拿破仑》(1941 年)‎ 认为希特勒代表反动力量,而拿破仑代表正义力量。‎ ‎——据刘宝吉《拿破仑近世中国之旅》等 根据上表内容,提出一个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 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1‎ 看法:时代主题影响拿破仑在近代中国的形象建构。(“时代主题”答为“时代特征”“时代问题”“时代发展特点”“意识形态”等皆可相应给分。)‎ 论述:魏源描述拯救国家危难的英雄拿破仑形象,和郑观应强调的国际法不能制止拿破仑战争, 都体现了当时中国人对富国强兵和摆脱民族危机的迫切要求。梁启超、邹容和黄兴等笔下的拿破仑形象则体现了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知识分子积极主张进行制度变革以挽救民族危亡的时代主题。茅盾比较了拿破仑和希特勒,强调了拿破仑战争因具有反侵略色彩而代表正义力量,反映了抗击法西斯、争取民族独立的时代背景。综上,拿破仑形象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最为迫切关注的时代问题。‎ 说明:任答一个对拿破仑的形象描述(或认识或评价)对应一个时代主题(或时代特征)。(形象与时代主题能够形成合理的逻辑联系、表述清晰。)答出 3 个“形象”与“时代主题”即分。其它符合“形象”与“时代主题”的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相应给分。‎ 示例 2‎ 看法:拿破仑形象建构受到不同政治立场的影响。(“政治立场”答为“政治主张”“政治观点”“阶级立场”“价值观念”等皆可相应给分。)‎ 论述:梁启超着重于强调拿破仑战争促使欧洲国家变法图强,其意图在于强调中国也应通过变法 图强来应对甲午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邹容强调拿破仑对法国革命的贡献,并将其与华盛顿并列,意在宣传革命思想,号召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黄兴强调拿破仑以帝制替代共和,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最终“身流孤岛”,则是出于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捍卫民主共和政分体的政治立场。可见,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影响了近代中国人对拿破仑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书写和形象建构。‎ 说明:答其它人物的主张与相应的政治立场,持论有据、表述清晰,亦可相应给分。 ‎ 示例 3‎ 看法:拿破仑形象具有多样化特征。‎ 论述:拿破仑本身是一个人生经历丰富、评价多元、争议较大的历史人物。近代中国人对拿破仑形象的构建受到时代主题影响,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最为关注的现实问题。出于不同政治立场所塑造的拿破仑形象也不一致,书写者往往通过拿破仑某一方面的政治活动来反映自己的政治观点。拿破仑形象的多样化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人认识的多种视角和对救亡图存的积极探索。‎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表格内罗列了近代中国人对拿破仑的不同描述,由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到对拿破仑的评价和看法是不同的,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种情况展开论述,如时代主题影响了拿破仑在中国的形象建构,可结合中国近代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特征对该论点展开论述;又如拿破仑的形象具有多样化特征,可结合书写者个人的主观情感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对该论点展开论述。引用史实准确,言之有理即可。‎ ‎27.我们的“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其范围大于学术文化,包括了一切的传统文化与形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国学热的发生和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晚清到辛亥革命,以章太炎为代表,提出了“用国粹激励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的著名口号,倡导保存捍卫国学,第二阶段是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国学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特别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关注的是批判原有文化,引进西方文化价值来发展现代中国的文化。第三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北大、燕京等大学纷纷设立国学研究院,王国维和清华国学院的学者是这一阶段的代表,国学研究不是关起门来研究,始终与世界的中国研究、汉学研究东方学研究连接在一起。‎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材料二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迎来了第一波“国学热”,社会转型需要一种与革命时代不同的意识形态,由此促进的文化转型,构成了现代文化景观的大背景,踏入21世纪以来,全方位的国学热四面兴起并持续升温,其中媒体的参与然起了很大作用,而来自民间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扮演了主要的推动力量,目前的国学热兴起的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和成功的发展,及其所引致的国民文化心理的改变。‎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国学热发展变化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阶段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从兴起原因和推动力量的角度概括近代、现代国学热兴起的不同之处。并谈谈你对现代国学热兴起的认识。‎ ‎【答案】(1)变化历程:第一阶段:保存和捍卫国学;第二阶段:批判和发展国学;第三阶段:利用国际视野,重新重视国学。‎ 主要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西方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2)不同:兴起原因:近代主要是民族灾难中救国方案的探索;现代在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与转型的需求。‎ 推动力量:近代主要体现在精英学者和高等院校的倡导;现代主要体现在大众媒体和民间力量的追求。‎ 认识: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分辨精华与糟粕,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解析】‎ ‎(1)第一小问,变化历程可以在材料中直接找到答案,例如,第一阶段是晚清到辛亥革命,特征是倡导保存、捍卫国学,其他两个阶段以此类推就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第二小问,结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个大的历史环境,政治方面袁世凯复辟、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方面西方文化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等多角度综合分析。‎ ‎(2)结合材料的具体内容来看近代国学和现代国学热的不同之处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要突出兴起的原因不同,二是要突出推动兴起的力量不同。对现代国学热的认识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可以进行开放性回答,例如,一定文化是一定经济的反映,国学热其实体现了经济热,体现的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等也是可以作为答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