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冲刺提分训练: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1949—1978)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历史冲刺提分训练: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1949—1978)

2020 高考历史冲刺提分训练: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1949—1978)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建国初,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 1954 年 9 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 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 A.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B.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 念 C.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D.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特 点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体现了人民性、 民主性特点,D 正确;A 项只符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 错误;依法 治国的执政理念是 1997 年提出的,B 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C 错误。 2.近代以来美国为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采用三权分立,而新中国成立创 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却规定实行议行合一。这主要由于 A.人民在国体中的地位不尽相同 B.国情及文化和价值理念的不同 C.不同阶级革命的结果必然不同 D.经济基础要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可知,中美两国实行不同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这是因为 两国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性质不同,实现民主共和的道路也不同,即两国的具体国情及文化和价 值理念的不同,因此 B 选项正确。A 项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C 项两国阶级革命的结果不 同及 D 选项经济基础不同皆为 B 选项两国国情不同的具体阐述,因此 B 选项可以概括 A、C、 D 三个选项,更符合题意,故正确选项为 B 选项。 3.新中国成立后,针对与周边国家之间遗留的边界问题,确立了以“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 势的和缓”为目的,以“平等、互利、友好的基础上加以解决”为原则,依据历史和照顾现状, “在解决之前,维持现状”的基本政策。与缅甸、尼泊尔、阿富汗、蒙古、朝鲜等国解决了遗 留的边界问题。新中国外交上的这些做法 A.推动了亚非各国的反帝反殖斗争 B.成为新中国顺利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 C.体现出“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方针 D.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浓厚的意识形态特点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本着“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和缓”的目的,依 据历史和照顾现状,较快地与周边国家解决了遗留的边界问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国 内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故 B 项正确;材料不是以反帝反殖为目的, 排除 A 项;“一边倒”针对的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强烈的革 命性和浓厚的意识形态,故 D 项错误。 4.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 60 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万物并 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要是因为该原则 A.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这反映了该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故 D 项正确;国际社会的广泛 认可,是由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主张和平共处,故 A 项 排除;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也来自该原则的提出的影响,故 B 项排除;该原则不仅仅发 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故 C 项排除。 5.1955 年,中国政府和印尼政府签订条约,宣布取消华侨的“双重国籍”,让他们在两国国 籍中选择一个。条约签订后,中国政府还主动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国国籍。这一举措 A.导致了同印尼关系的恶化 B.反映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增强了华侨对祖国的认同 D.旨在发展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答案】D 【解析】据材料“1955 年,中国政府和印尼政府签订条约……条约签订后,中国政府还主动 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国国籍”并结合所学可知 1955 年印尼万隆会议上,周总理提出“求同存 异”方针,中国与亚非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材料中中国政府还主动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 国国籍加入印尼国籍,目的就是发展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D 正确;据材料“1955 年,中国 政府和印尼政府签订条约……条约签订后,中国政府还主动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国国籍”可知, 这是两国政府的约定,不会导致与印尼关系的恶化,A 错误;据所学可知“一边倒”的外交方 针是倒向社会主义苏联,B 错误;据材料“中国政府还主动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国国籍”信息 可知,不能增强华侨对祖国的认同,C 错误。 6.1955 年《人民日报》报道:湖北部分县袜子、肥皂、食盐、热水瓶脱销;有的地区为完 成销售任务而限制购买,如买一斤糖搭一瓶白兰地酒,买一斤肉搭半斤干鱼;部分民众见商品 供需紧张,干脆一次性买足了七年的火柴、两年的盐。出现这些现象的背景是 A.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人民生活 B.西方经济封锁造成物资紧缺 C.计划经济形成过程存在矛盾 D.国营经济尚未掌握经济命脉 【答案】C 【解析】我国“一五”计划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出现了供应不足 为完成任务而搭车销售、抢购囤货等现象,这些现象体现了计划经济形成过程中的供销矛盾, 故 C 项符合题意;严重自然灾害在材料中未体现,故 A 项不符合题意;当时西方国家对新中 国的确是进行了经济封锁,也加剧了新中国的物资供应匮乏,但 1955 年是“一五”计划时期, 此时的物资紧缺并非西方经济封锁造成的,故 B 项不符合题意;1949 年新中国成立,没收帝 国主义在华企业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故 D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7.如图时事漫画中有中高低三株竹笋,生动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漫画作者丰子 恺以“一夜风吹一尺长”的雨后春笋寓意 A.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贪快 B.国民经济比例呈现严重失调 C.社会主义事业将会蓬勃发展 D.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答案】C 【解析】漫画生动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一夜风吹一尺长”寓意社会主义事业将 会蓬勃发展,故选 C;漫画寓意并非过急贪快,排除 A;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没有出现国民经济 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排除 B;1952 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 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生动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联系所学我国社会 主义改造时期的史实分析解答。 8.1962 年 1 月,中共中央通过了“三自一包”的经济建设方针。“三自”即允许农民耕种自 留地,自办私人小作坊,在自由市场上出售产品;“一包”即农民承包政府规定的农业生产指 标,要求保证完成。中央通过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旨在 A.改变人民公社体制 B.促成经济体制改革 C.全面纠正右倾错误 D.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允许私有制、自由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等 信息来看,中央通过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是为解决经济困难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故答案 为 D 项;人民公社体制的撤销是在 1983 年,排除 A 项;经济体制改革是在 1978 年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排除 B 项;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是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所犯的“左”倾错 误,排除 C 项; 9.下为 1950 年 10 月 1 日《人民日报》广告截图,仔细阅读相关信息,结合所学分析判断 ①自 50 年代开始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 ②“大批供应市场”和“大众化”说明中国开始成为“自行车王国” ③“抗衡舶来”表明自行车系中国制造 ④自行车从此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由 1950 年 10 月 1 日《人民日报》广告截图可知,上海制车厂已经制造出“永久牌” 自行车,这说明自 50 年代开始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故①正确;中国开始成为“自 行车王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故②错误;“抗衡舶来”表明国产自行车质量好,故③正确; 自行车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也是在改革开放后,故④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 A,B、C、D 错 误。 10.新中国成立之初,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风气治理运动,将“除旧与布新”作为社 会风气治理的方向与目标,扫除旧社会的一切污泥浊水,在全国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新社会风 气。其主要目的在于 A.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B.适应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 C.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D.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过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掀起社会风气治理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 了适应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B 选项正确;移风易俗的主要目的不只是为了完成民主革命, A 选项错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社会风气的“除旧与布新”不符,C 选项错误;树立积 极向上社会风气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完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改造,D 选项错误。 11.1949 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认为,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国家, 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一认识 A.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B.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C.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根据材料“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国家,只能是工 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可知,毛泽东的著作是关于国家政 权建设方面的表现,这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故 A 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毛 泽东关于国家政权建设的认识,没有指明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故 B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 可知,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三大改造后,故 C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毛泽东 关于国家政权建设的认识,没有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故 D 选项错误。 12.1956 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风趣地用手比划着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个东西, 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 A.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 B.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美苏等国核垄断的威胁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56 年”“直接的国际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50 年代中 期,中国为了打破美苏等国的核垄断、核威胁,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故 D 项正确; A 项是 20 世纪初,排除;核武器的研制主要为了巩固国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 20 世纪 40 年 代中期开始的,故 B 项排除;C 项是国内因素,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 13-14 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15-16 题为选考 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37 分。 13.(25 分)武汉作为中国的中部重镇,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 1904 年商部开始劝办商会至 1910 年辛亥前夕,湖北省共设立商会 24 个。工商 业者在拥护政府“振兴工商”政策的同时,强烈反对政府的害商行为,要求“速开国会”、分 享政权。商会参与了收回利权抵制美货、地方自治、国会请愿等维护自身利益的民主运动,还 出面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教育变革。 ——摘编自王春雷《辛亥革命前夕武汉工商业的早期现代化》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的大变局中,武汉成为世界聚焦的大都市。1926 年底,革命浪潮从珠江 席卷到长江中游。轰动世界的大革命在这里进入高潮,继而大革命在这里彻底失败,继而土地 革命又从这里开始。 ——摘编自田子渝《武汉曾是赤都》 材料三 1957 年 10 月 15 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开辟了我国南北交通和桥梁建设的新 历史。中国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三年来,在人力、物力、 财力上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工程技术人员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 桥式。全部工程用自己的材料 由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 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摘自《人民日报》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1954 年 2 月 6 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湖北商会建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轰动世界的大革命”能够在武汉进入“高潮” 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有利因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答案】(1)历史背景: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清末新政鼓励工商业发展(或:设立商埠,奖 励工商);收回利权运动;实业救国思潮影响。 (2)历史条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为充分提供了物质条件;民族资产阶级注重反帝和民主 斗争提供了政治基础;作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武昌起义发生地)革命基础较好;北伐胜利 进军。 (3)有利因素:“一五”计划的实施(或国家的大力支持);苏联的援助;技术人员因地制宜 勘测设计。 历史意义:促进南北交通,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增强民族自信心, 振奋民族精神。 【解析】(1)由材料“1904 年”,结合所学,当时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由材料“1904 年商 部开始劝办商会”,可得出清末新政鼓励工商业发展;由材料“商会参与了收回利权”,可得出 收回利权运动;由材料“振兴工商”,可得出实业救国思潮影响。 (2)由材料“1926 年底”,结合所学,可得出北伐胜利进军;从武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斗争、基础革命基础较好等方面归纳。 (3)关于“有利因素”,由材料“1957 年 10 月 15 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结合所学, 当时处于“一五”计划时期;由材料“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可得出苏联的援助;由材料“工 程技术人员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可得出技术人员因地制宜勘测设计。关于“历史意 义”,可从促进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和提振民族精神等方面作答。 14.(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美关系对两国来说深具战略利害,而这种战略利害性从表面上看,似乎呈现出一种悖 论:一方面,双方要实现自己的国家战略大目标,离不开对方的配合和协调;另一方面,在实 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又需时时防范对方的潜在破坏或挑战,或者更进一步说,一方国家 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很可能是以牺牲另一方的国家根本利益为代价的。……这一悖论实际上 涉及贯穿近现代世界历史、从来没有很好解决的两个重大课题。一是守成的大国与崛起的大国 如何相处;二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两个大国如何避免冲突。 ——摘编自袁鹏《当前中美关系性质刍议》 根据所学知识,围绕二战以来的中美关系,对材料中的“悖论”进行合理的说明。(要求: 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答案】①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中美时时防范对方的潜在破坏或挑战。二战以来, 美国扶蒋反共,使中国陷入内战;对新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发动侵朝战争,对中国 进行军事威胁,阻止中国解放台湾;长期把新中国排除在联合国之外;在东海、南海、台湾、 西藏、人权、贸易、网络安全等问题上,多次向中国发难。而新中国对美国严加防范,并采取 针锋相对的措施,多次挫败美国的阴谋。 ②中美双方要实现自己的国家战略目标,离不开对方的配合和协调。二战以来,中美在彻底摧 毁法西斯主义方面开展合作;20 世纪 70 年代,为了对付共同的强敌苏联,中美关系开始走向 正常化,此后中美在各领域开展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③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虽然在固有文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但 只要双方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求同存异,双方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愿景是可期的。 【解析】本题以中美关系为切入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需围绕主题“悖论”,自拟论题。 考生可以针对材料中“一方面,双方要实现自己的国家战略大目标,离不开对方的配合和协调; 另一方面,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又需时时防范对方的潜在破坏或挑战”的悖论进行 合理解读,可从三方面确定解题思路“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中美时时防范对方的潜 在破坏或挑战”“中美双方要实现自己的国家战略目标,离不开对方的配合和协调”“中美合则 两利,斗则俱伤”等,解读时注意联系二战以来中美合作与冲突的史实,予以阐述,表述成文 即可。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下面任选一题作答。 15.(15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48 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吸取苏联的经验,颁布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 条例》,该条例对企业职工的医疗、养老、生育保险方面都做了细致的安排,有统一的待遇标 准并进行统一管理。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为 1951 年颁布实施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全国统一的保险条例颁布之前,东 北共有 79.6 万名职工参加了该保险。1982 年,东北部分城市开始试行合同制工人社会养老保 险制度。1986 年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借鉴了东北地区的改革成 果,决定实行劳动合同制,合同工的养老保险实行社会化统筹,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 承担,同时探索替代公费医疗的改革办法,这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重大变化。 ——摘编自邵汉明等《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建设》 (1)根据材料,概括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的影响。 【答案】(1)政府颁布相关政策,统一管理;覆盖面较广;影响较大;探索走在全国前列;社 会保障建设制度与时俱进;前期借鉴了苏联经验。 (2)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 为全国性改革积累经验。 【解析】(1)依据材料“1948 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吸取苏联的经验,颁布了《东北公营企业 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可知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前期借鉴了苏联经验;依据材料“《东 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对企业职工的医疗、养老、生育保险方面都做了 细致的安排,有统一的待遇标准并进行统一管理。”可知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由政府颁布相 关政策,统一管理,并且覆盖面较广;依据材料“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的社会保 险制度,为 1951 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可知 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影响较大,走在了全国前列,并为国家企业社会保障建设提供了借 鉴;依据材料“1982 年,东北部分城市开始试行合同制工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知东北地 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根据现实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2)依据材料“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为 1951 年颁布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1986 年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行 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借鉴了东北地区的改革成果”可知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为全国 性改革积累经验;结合社会保障政治建立的意义相关所学可知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社会保 障制度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也为全 国性改革积累经验,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16.(15 分)【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 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 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 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 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 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 年春,陈云指出:“六十 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 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 市场调节部分。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 【答案】(1)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贡献:为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 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 分和市场调节部分”来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材料“1979 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 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及中苏两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教训进行分析。 第(2)问,由材料“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 “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来分析。 点睛:本题通过人物评说的方式考查了经济史的重点内容,涉及了苏联与中国经济体制的发展 过程,要求的能力水平比较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阅读能力与归纳材料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 时一定要看清材料内容时间的阶段性,运用时间来正确对应史实,整合教材观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