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卷·2019届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文)卷·2019届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

高二历史(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命题人:林腾希 审核人:高二历史备课组 ‎1.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读图1,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  )‎ 图8‎ A.《春秋》 B.《孟子》 C.《荀子》 D.《离骚》‎ ‎3.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 ‎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 ‎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5.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 ‎ ‎①儒家学派 ②墨家学派 ③斯多亚学派 ④智者学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7.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 )‎ A.进步史观 B.天命史观 C.循环史观 D.英雄史观 ‎8.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9.《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10.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1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12.‎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13.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14.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 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15.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16.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 ‎17.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 A.孔孟思想 B.黄老学说 C.两汉经学 D.宋明理学 ‎18.宋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新意,有很大胆的见解,虽经典本身,也有人怀疑。这一现象表明(  ) ‎ A.商品经济勃兴带动文化繁荣 B.私学教育发展培养思辨精神 C.民族矛盾尖锐影响学术风气 D.程朱理学推动儒学实现复兴 ‎19. 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 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 ‎ 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 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20.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才,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骇,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 ‎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21.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22.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23. 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2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 C.民贵君轻 D.天下为公 ‎25.(2016年天津卷文综历史4‎ ‎)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A.中国商人 B.阿拉伯人 C.马可·波罗等欧洲人 D.奥斯曼土耳其人 ‎26. 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 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27. 在一张地图上,出现了“欧逻巴”、“亚细亚”、“地中海”、“大西洋”、“尼罗河”等汉字地名,“大地是球形的”这一观念被引入了中国。这张地图的绘制者是(  )‎ A.沈括 B.马可·波罗 C.利玛窦 D.徐光启 ‎28.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29.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30.(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24)图3‎ 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 图3‎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31. 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 A B C D ‎32.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 C.王祯《农书》 D.李贽《焚书》‎ ‎33.(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2)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图8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 )‎ ‎ 图8‎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 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34. 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35. “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 ‎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6. 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曲中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  )‎ 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 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 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 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 ‎37.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下列选项中,与司马迁观点相符的是 A.历史可以重演,应当以史为鉴 B.历史不会重演,不能以史为鉴 C.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须学习古人 D.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 ‎38. 我国有许多对联表达了人们对历史名人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以下对联与相关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 A.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诸葛亮 B.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屈原 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欧阳修 D.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杜甫 ‎39. 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 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40.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二、非选择题 ‎41.(16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 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 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 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 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 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6分)‎ ‎4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6分)‎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 ‎43.(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8分)‎ 高二历史(文)月考参考答案:‎ ‎1-5ADCCA 6-10AACCA 11-15CBDBA 16-20 CDBBC 21-25 CCCDB 26-30ACCBB 31-35DCACC 36-40CDAAA ‎41.【解析】(1)结合教材内容回答,思想上,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孔子强调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教育上,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老子主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希望回到小围寡民的理想社会,还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的。苏格拉底提出“认识自我”,注重道德。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2)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王夫之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3)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说孔子假托古圣先王尧、舜、禹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增强了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 ‎【答案】(1)孔子:仁、礼、中庸;(3分)‎ 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3分)‎ 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2分)‎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2分)‎ ‎(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2分)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2分)‎ 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2分)‎ ‎42.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材料可知分别是儒家的“仁政”、道家的“无为”、法家的“法治”。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历史背景;第(2)题董仲舒强调“大一统”,发展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第(3)题从材料可看出唐代由于实行开放政策,对外交往频繁,因而思想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 ‎ ‎【答案】(1)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 ‎ 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 ‎(2)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多元性(兼收并蓄)。‎ 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等。‎ ‎43.【解析】材料一中民本思想翻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大意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大意是:借人民能够得利的事情而使他们得利(这不就是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吗?)。“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大意是:国君选拔人才时,要广泛听取意见。周围的人都说某人是贤才,还不能用他;卿大夫们都说某人是贤才,也还不能用他;举国上下的人都说某人是贤才,然后才可以考察他;考察到他真是一贤良之才,然后才可以提拔他。“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大意是:做君王的人相当于船,庶民百姓相当于河水。因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所以做皇帝的要明白百姓的重要性。第1问根据材料一的分析理解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材料中可理解到民本思想强调君民和谐关系,君主应重视人民。政治理想指君主应用贤人,施行仁政。‎ ‎【答案】(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理想的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