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年级历史试题卷 答卷时间: 满分: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2.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 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3.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A.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 B.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 C.“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 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 4.历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帆樯北持湖湘蜀,楼橹南通岭海航”,是对下列我国古代哪一项工程的赞颂 A.灵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五尺道 5.“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符合材料所述特点的是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三司制 6.“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7.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巨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租界和使馆区既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表现形式,也是传播西方文明的窗口。与图中历史 现象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10.巴黎和会前,中国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以及加入世界新秩序的前景充满厚望,现在这种希望的破灭,直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由此促使中国人寻求第三条道路,这是一条介于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道路。这表明 A.五四运动是中国背叛自身传统文化和被西方背叛的产物 B.巴黎和会标志中国加入世界新秩序和维护主权愿望彻底失败 C.巴黎和会使全体中国人最终“彻底认清了西方上帝的虚伪性” D.五四运动使“走俄国的路”成为当时中国民众的共同愿望 11.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归来,被南方“独立”各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从本质上体现了 A.革命党对袁世凯争夺总统权力的退让 B.革命党民主共和的精神 C.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高尚品质 D.中华民国政权的不稳定 12.下列口号与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北上抗日” 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13.下表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从成立到取消的重大史实。这一过程 时间 1931年11月 1934年10月 1935年10月 1937年9月 主要史实 成立于江西瑞金 撤离江西苏区 转移至陕甘苏区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临时中央政府取消 A.名称的变化伴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演变 B.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对峙——合作的过程 C.充分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曲折性 D.反映了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不成熟 14.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份文告称:“苏联……五年计划立刻就要完成,这对于帝国主义非常不利……工农红军与苏维埃区域又英勇的冲破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第三次的围剿,……外国帝国主义看着……他在中国的走狗军阀国民党等已经不能随心所欲的替它保护并扩张对华掠夺的利益,因此便直接 。”文中划线处应填入的是 A.占领满洲中国领土 B.炮击宛平县城 C.挑起太平洋战争 D.制造华北事变 15.《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并公开发行的周刊。据此可以判断,该杂志最有可能报道了 ①西安事变 ②徐州会战 ③中共“七大” ④一二·九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右图是一次战役的形势图,下列对其所 反映的历史事件描述正确的是 A.国民革命军直捣南京北伐成功 B.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C.人民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 D.放军战争的战略决战正在展开 17.1953年,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这说明 A.全国人大成立的组织基础正逐步奠定 B.人民代表大会制在全国范围建立起来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D.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宣告结束 18.观察下列《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 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 辉煌成就 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 一主体 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 初期外交发展 D.是中国坚持“一边倒”外交战略 完全反映 19.1889年,粱启超对比古代中国与欧洲的国体,认为中国周代和古希腊的国体相同点最多。中国周代和古希腊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A.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20.雅典领袖伯里克利在纪念为抵抗斯巴达人而殉国的战士的葬礼上发表演讲说:“……一个公民只要有长处,就能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种提拔是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伯里克利时期,公民能担任的公职有 ①四百人会议成员 ②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 ③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④十将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罗马人完全尊重习惯法 B.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 C.将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D.实现了人人平等法律至上 22.《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是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作品,书中写到“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织进三层诅咒 ------我们织,我们织!”作品中反映的欧洲早期工人运动发生在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23.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堀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24.下表是1935年英国一次群众性的和平投票结果。表格所示社会现象 投票项目 投赞成票人数 占总投票人数 赞成全面裁军 1050万 91.3% 赞成准备在必要时采取经济的非军事制裁 约1096万 95.3% 赞成准备在必要时甚至采用军事制裁 约683万 59.3% A.反映了当时欧洲已陷入全面战争 B.表明了英国民众排斥一切战争的和平信念 C.体现了英国主导国际联盟的事务 D.说明了英国实行妥协外交有一定社会基础 25.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以下是各新兴力量崛起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应为①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②中国“一五”计划完成 ③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④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A.②④①③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26.【加试题】关于孔子身高问题,《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而近年挖掘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屏风载:孔子身高“七尺九”。这表明 A.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有可信度 B.人物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模糊 C.应据新资料重新审视已有的结论 D.结论应源自发现早的文献或文物 27.【加试题】清朝中后期对新疆的再一次掌控,形成了再一次打通丝绸之路的可能性。清朝下列“掌控”新疆举措的先后顺序是 ①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 ②左宗棠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策略打败阿古柏 ③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④中俄就伊犁问题进行谈判,签订中俄《改订条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28.【加试题】有学者评论说: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下列说法能够佐证该观点的是 ①古罗马的自然法精神吸收了斯多亚学派的主张 ②欧洲的浪漫主义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 ③《德意志帝国宪法》学习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④冷战时期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 称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时间 1787年颁布 1875年颁布 1954年颁布 制定机构 制宪会议制定 议会制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特 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体现直接民主原则 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评 价 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标志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 开创人民民主新阶段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30.【加试题】十月革命建立的苏俄(联)是人类20世纪有着极其重要影响的政治实体,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人类政治发展的新方向。下列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 ②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成立 ③开始实施计划经济模式 ④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非选择题部分(共40分)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10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 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下列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没有开化得中国佬” “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 “中国就要崩溃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4分) 3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明治政府觊觎朝鲜的“连环谋划”》载:1870年,日本外务省递交了试图置朝鲜于其势力范围的“对朝外交三案”, ……其中一种设想就是先拆解中国和朝鲜的宗藩关系,进而逐渐吞并朝鲜。 《马关条约》第一款:中国确认朝鲜国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故凡与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 材料二 “满洲事变、日中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不是零散、孤立的战争,而是彼此有内在联系的一连串战争。……在这十五年中,日本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持续未断,走上了扩大侵略的道路。”“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 ——根据江口圭一《日本十五年侵略战争史》等整理 请回答: (1)有学者认为《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了“北上”和“南进”的根基,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日本是如何获得这两个根基的,并用一句话概括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轨迹产生的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1年 9月 18日”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开端 的理由,并概述从“满洲事变”开始的“一连串战争”中,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在发展过程上呈现出的显著特点。(5分) 33.(10分)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9世纪后期欧美两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 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材料二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和二来自的文献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者关于国家政治体制的相同之处(4分) (2)结合所学概述材料一、材料二的政治文献分别对其本国社会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6分) 34.(10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走向多极的演变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秩序安排的设想。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尼克松在任美国总统期间制订了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被称为尼克松主义。主要内容有:①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并口防务责任。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③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④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当时影响这一战略意图实现的不利因素。(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在外交上实行尼克松主义的具体表现。(3分) (3)对两极格局解体后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上述观点?说明你的理由。(4分)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1—10 ADCAC CCCCA 11-20 BBAAC DACDB 21-30 CBBDD CBBDA 31.【参考答案】 (1)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2分) 顾炎武: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 积极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1分) 为后世历朝所沿用。(1分) (2)看法: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1分) 成因: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1分)晚清政府腐朽没落。(1分) 外部原因: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分) 32.【参考答案】 (1)日本通过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解除中国和朝鲜的宗藩关系,为侵略朝鲜半岛和中国创造了条件;(2分)割占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便利了对东南亚的侵略。(2分)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分) (2)“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地区,世界最早的法西斯军事侵略和反法西斯战争由此开始。(1分) 中国人民抗战从“满洲事变”后开始的局部抗战,到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再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际战争;中国的抗日战场由一个国家的地区性战场逐渐演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或东方主战场)。(4分) 33.【参考答案】 (1)材料一出自美国1787年宪法;(1分) 材料二出自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分) 相同之处:都规定国家为联邦制体制(2分) (2)材料一对美国积极作用: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总统共和制度;(1分)一定程度上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了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1分)三权分立的制约与平衡原则,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材料二对德国积极作用:确立了德国的联邦体制、君主立宪政治体制;(1分)标志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代;(1分)有利于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1分) 34.【参考答案】 (1)意图:攫取世界霸权。(1分) 不利因素:苏联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发展。(2分) (2)表现:从越南撤兵;承认与欧洲的伙伴关系;实现中美邦交正常化。(3分) (3)认同: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主要表现为若干大国实力和影响的增强,并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发挥重要作用。(2分)如美、俄、日、中等大国都有可能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极。(2分) 不认同:当今世界区域集团组织在推动和平衡多极化格局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分)如欧盟的崛起并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