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3部分第8单元第21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3部分第8单元第21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学案

第21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文艺复兴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背景 ‎(1)政治条件: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经济条件: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3)主观条件: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概况 代表 主张 意义 智者 学派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社会道德方面,不应该强求一律 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苏格 拉底 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柏拉图 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 多德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二、文艺复兴 ‎1.背景 ‎(1)经济: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阶级: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3)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也追求现世的享乐。‎ ‎(4)文化: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和文化典籍。‎ ‎2.概况 ‎(1)实质: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2)核心:人文主义,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文艺复兴的实质 ‎“文艺复兴”这一概念并不能揭示其本质,它并不是古希腊罗马文明在湮没千年后的复兴,而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旧瓶装新酒”,即在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旧瓶”中装上资产阶级的“新酒”。‎ ‎ (3)成就 领域 代表人物 作品及思想 文学 薄伽丘 ‎《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但丁 ‎《神曲》,表达了对教会丑恶现象的憎恶 彼特拉克 ‎《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美术 达·芬奇 等艺术大师 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 ‎3.意义 ‎(1)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挑战。‎ ‎(2)促进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用“三个一”记忆文艺复兴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1.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2.文艺复兴运动 ‎►探究 人文精神的滥觞——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 史料一 普罗泰格拉曾说:“雅典人所议之主题含有政治睿智,他们会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拥有这一美德;否则,便不会有城邦。”对此,后世的黑格尔指出:“希腊英雄们都是出现在法律尚未制定的时代,或者他们自己就是国家的创造者,所以正义和秩序,法律和道德,都是由他们制定出来的,作为和他们分不开的个人工作完成的。”‎ 史料二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的演讲  比较史料一、二,指出苏格拉底对古典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并说明其拓展的主要目的。‎  (1)史料一表明智者学派主张个人的感觉和利益,强调个人的主观意志和作用。普罗泰格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典型代表,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了人的地位和决定作用,他否认世间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忽视了道德的约束,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2)史料二说明苏格拉底强调“知德合一”,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和“认识你自己”,强调知识、美德作为个人存在价值的重要内涵。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内涵拓展:(从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到)关注人的美德,注重改善人的心灵;重视对人的教育。‎ 目的:培养公民的道德价值观,拯救城邦(克服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比较项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不同点 对道德的认识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各种知识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础 强调知识的作用,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民主政治 主张民主政治,有些激进学者还提出城邦公民应该人人平等 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政治表示强烈反对 历史地位 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相同点 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把研究的领域由神和自然转向了人和人类社会 以家国情怀感悟文艺复兴是文化的新生 ‎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 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王斯德《世界通史》‎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 ‎【提示】 思想主张:强调人性,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在现世中的幸福和自由。‎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征 ‎(1)人文主义主要集中于人文学科,人文主义者推崇古典文化并将其作为仿效的典范。‎ ‎(2)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3)人文主义的实质是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突出人的优越性。‎ ‎(4)人文主义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 ‎(5)对教会和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人性的冲突和人性的扭曲。‎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承德期末)在古希腊智者学派中,普罗狄柯否认神,认为神是想象出来的,并把对人有用的事物视为神。而克里底亚认为,神不关心人的命运。这些观点(  )‎ A.标志着民主政治的起源 ‎ B.摆脱了古希腊神话的影响 C.树立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D.使哲学成为研究宗教的学问 C [智者学派出现在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故A项错误;人文主义产生时,神的观念仍占统治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神应该服务于人,故C项正确;智者学派关注人及人类社会,非宗教问题,故D项错误。]‎ ‎2.(2019·德州期末)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神话中,众神和凡人有共同的母亲——地神该亚。神与人同形同性,个性鲜明。众神也会愤怒、怜悯和恐惧。这说明当时(  )‎ A.宗教信仰意识逐渐淡薄 B.古典文化孕育人文思想 C.理性精神主导文学创作 D.民主政治影响思想观念 B [根据材料“众神和凡人有共同的母亲——地神该亚。神与人同形同性,个性鲜明”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人神同源,是神的外在特征,不能反映信仰深浅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众神和凡人有共同的母亲——地神该亚。神与人同形同性……众神也会愤怒、怜悯和恐惧”,反映了人神同源、同形同性且还有相同的情感,具有浓厚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理性指人类能够运用理智的能力,材料并未涉及理性主义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讨论的是希腊神话,与民主政治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 ‎3.(2019·东北三省四市一模)苏格拉底提出:人们不可能认识外部世界也不应该认识外部世界,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人的理性根本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那么,作为人只要研究好人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这体现出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 A.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  B.属于自然哲学范畴 C.使哲学成为独立学科 D.强调神的伟大价值 A [通过题干中“作为人只要研究好人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作用,这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选A项;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作用,这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故排除B项;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亚里士多德,不是苏格拉底,故排除C项;苏格拉底强调的是人的作用,而不是神的作用,故排除D项。]‎ ‎4.(2019·深圳一模)文艺复兴时期,有些学者认为人类文化在古代世界已经达到顶点,而后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蛮族的入侵而衰亡,人类进入千年黑暗愚昧的时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种认识的价值在于(  )‎ A.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B.准确描述了文明演进的过程 C.掀起了文化复古浪潮 D.推动了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 D [从材料中“人类文化在古代世界已经达到顶点,‎ 而后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蛮族的入侵而衰亡,人类进入千年黑暗愚昧的时代”可以得出文艺复兴促使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即推动了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故选D项。]‎ ‎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宗教改革 ‎1.背景 ‎(1)经济条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思想条件: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3)主要原因:天主教会与德意志之间的矛盾加深。‎ ‎(4)导火线:1517年,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2.概况 ‎(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2)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 ‎3.主张 ‎(1)因信称义:只要虔诚地信仰灵魂便可获得拯救。因信称义的主张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是一种人文主义宗教观。‎ ‎(2)简化宗教仪式。每个人都可和上帝直接交流,无需神职人员干预和繁缛的礼拜仪式。(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3)《圣经》是人们的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人人在上帝和《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不用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4)罗马天主教会不应该干涉德意志内部事务。(“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 ‎(5)僧侣可婚配和还俗,铲除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 ‎4.影响 ‎(1)政治方面: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2)经济方面: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3)思想方面: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解放了思想,‎ 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4)总之,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区分“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1)“因行称义”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 ‎(2)“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 ‎(3)“信仰得救”是对“因信称义”的继承和发展。‎ 二、启蒙运动 ‎1.背景 ‎(1)经济基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的压迫。‎ ‎(3)政治基础: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思想基础:文艺复兴的推动,思想解放。‎ ‎(5)斗争武器: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挑战教会的权威。‎ ‎2.概况 ‎(1)核心:“理性”,即主张人自己去思考,否定一切外在权威。‎ 理性 理性即人自己进行思考并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启蒙思想家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其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构建一个更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社会。‎ ‎(2)内容 ‎①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②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3)代表 人物 代表作 观点 伏尔泰 ‎《哲学通信》‎ ‎《路易十四时代》‎ ‎①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②提倡“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 斯鸠 ‎《论法的精神》‎ ‎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②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卢梭 ‎《社会契约论》‎ ‎①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②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①认为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②人非工具 ‎③主权属于人民,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启蒙运动的内容 三、影响 ‎1.对欧洲 ‎(1)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2)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对世界 ‎(1)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2)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材拓展]__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然神论 自然神论是17-18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出现的一个哲学观点。自然神论者推崇理性原则,把上帝解释为非人格的始因的宗教哲学理论,又称理性神论。由17世纪英国思想家赫伯特始创,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也都是具有一定唯物主义倾向的自然神论者。自然神论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否定迷信和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奇迹”;认为上帝不过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它在创世之后就不再干预世界事务,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主张用“理性宗教”或“自然宗教”代替“天启宗教”。‎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1.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 ‎►探究 启蒙运动的特点及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史料一 人生来平等,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社会契约论》‎ 史料二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 史料三 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在启蒙时代,欧洲知识界对西方文明的传统信仰和价值观重新思考,强有力地扫荡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封建思想和宗教神学的迷雾。……崇尚科学和对人类理智的乐观主义态度则促进了现代科学的重大发现。‎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  (1)根据史料二,分析影响哲人们提出新思想的因素是什么?史料一、二中,哲学家“将理性应用”是从何处入手的?‎ ‎(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启蒙运动在哪些方面对西方文明的传统信仰和价值观进行了重新思考?‎  (1)史料一信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反映了天赋人权学说,“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反映了人民主权思想,“约定之上”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 ‎(2)史料二中“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用理性思考问题。‎ ‎(3)史料三高度评价“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表明启蒙运动为欧洲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做了理论准备;同时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1)因素: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哲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入手:从社会契约论和自然法则入手,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2)方面: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 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在批判对象上:文艺复兴运动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运动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 ‎(2)从涉及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 ‎(3)从批判形式看: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4)从思想特点看:启蒙运动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为解放全人类传播了理性思想。‎ 以家国情怀感悟宗教改革使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与传播 ‎ 材料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 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因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等信条,他又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教廷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而加尔文派则宣称:如果我们的统治者是暴君或压迫者,那“他们就不是上帝命定的”,因此“我们在拒绝服从并反抗这样的统治者时,并不是在反抗上帝的意志”。‎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思考:根据材料,谈谈如何理解“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政治意义。‎ ‎【提示】 理解:“因信称义”主张带有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强调民族自由。‎ 意义:逐渐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推动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 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 ‎(1)“因信称义”彻底否定了教皇和罗马天主教会的至上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 ‎(2)以《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定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 ‎(3)马丁·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实际上是把人文主义中关于民族自由的思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 ‎(4)宗教改革的最大影响在于,成功地运用了人文主义中的世俗精神创造出新教伦理,把人的心灵从罪的折磨、来世拯救和教会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世俗生活与世俗人生焕发出勃勃生机。‎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使得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可以用同一种声音与上帝交流。对德国来说,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下列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马丁·路德的译书行为推动了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B.马丁·路德的译书行为推动了德意志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萌发 D.宗教改革使德意志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 C [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有利于德意志国家的统一,但马丁·路德的译书行为不能直接推动德意志国家的统一,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虽属于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内容之一,但并非能推动德意志宗教改革,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使得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可以用同一种声音与上帝交流,因而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故C项正确;德意志实现民族国家的独立是在19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 ‎2.1536年,加尔文出版了《基督教原理》,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即成功失败,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这种宗教观(  )‎ A.在当时具有积极作用   B.成为宗教改革的先声 C.有利于树立教皇权威 D.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加尔文的先定论给予了资产阶级进行财富积累的合理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的先声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尔文宗教改革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尔文宗教改革促进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故D项错误。]‎ ‎3.“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  )‎ A.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 ‎ B.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 C.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 D.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C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理性”可知,这场运动指的是启蒙运动。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是文艺复兴,故A项错误;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的是宗教改革,故B项错误;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的是启蒙运动,故C项正确;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是文艺复兴,故D项错误。]‎ ‎4.下表为18世纪中叶到1770年间法国著名思想家的书籍出版次数情况(1 000-2 000册/版)。这表明法国(  )‎ 思想家 作品名称及出版数量(次数) ‎ 伏尔泰 ‎《老实人》43版 ‎ ‎《哲学通信》35版 ‎ 卢梭 ‎《新爱洛依斯》70版 ‎ ‎《卢梭全集》18版 ‎ 狄德罗 ‎《百科全书》24 000套 ‎ A.民众文化水平提髙 ‎ B.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地位较高 C.图书出版事业发达 D.启蒙思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D [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书籍的多次再版,不能推断民众文化水平的变化,故A项错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书籍的多次再版,不能推断启蒙思想家社会地位的变化,故B项错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书籍的多次再版,不能推断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书籍的多次再版,能够直接反映出当时启蒙思想社会影响力的扩大,故D项正确。‎ ‎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点 卷别 命题角度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全国卷Ⅰ ‎2018·古代雅典的梭伦对贫富道德的看法体现的人文精神;2017·古代雅典的人文思想 全国卷Ⅱ ‎2015·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法制观念)‎ 全国卷Ⅲ ‎201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全国卷Ⅰ ‎2016·卢梭《社会契约论》‎ 全国卷Ⅱ ‎—‎ 全国卷Ⅲ ‎2019·‎ 英国宗教改革的影响;2018·法国启蒙思想的流行;2017·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反映的启蒙运动的内容 ‎1.从考查内容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选择题较少考查。‎ ‎2.从考查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也有涉及。‎ ‎3.从命题特点看:高考命题侧重于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启蒙运动的考查。其最大的亮点是在试题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了良好的价值引领作用。‎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练点1:英国的宗教改革 ‎ (2019·全国卷Ⅲ)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 A.促进信仰自由    B.巩固君主立宪 C.强化专制统治 D.落实《权利法案》‎ C [英国通过宗教改革确立了国王在教会中的核心地位,强化了国王在宗教和现实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从而强化了国王的专制统治,故C项正确;英国的宗教改革是为了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并非为了促进信仰自由,故A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在当时尚未建立,故B项错误;《权利法案》提出于1689年,故D项错误。]‎ 练点2:古代雅典的人文思想 ‎ (2017·全国卷Ⅰ)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B [题干说明了古希腊神话蕴含着人文思想,不能说明古代雅典宗教信仰意识淡薄,故A项错误;古希腊的神话是一种传统文化,在古希腊的神话中,诸神具有人的一些特征,意味着蕴含人文思想,说明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中,故B项正确;这一时期的希腊神话只是体现了人文精神,而理性占据主导地位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故C项错误;题干信息没有体现出民主进程与神话的影响的关系,故D项错误。]‎ 练点3: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 ‎ (2016·全国卷Ⅲ)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是爱护人类、不屈服于暴力的英雄人物,他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宙斯进行顽强的抗争。题干信息反映了当时雅典人强调人的价值,故D项符合题意。]‎ ‎ ‎ 题号 命题特点 练点1‎ 透视现象 英国通过宗教改革确立了国王在教会中的核心地位 抓住本质 宗教改革强化了国王在英国现实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练点2‎ 特定现象 希腊神话中诸神的拟人化,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人的重视 发现问题 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神话是希腊人文思想的渊源和素材 练点3‎ ‎“剧说”历史 为人类盗取火种而受到严惩的普罗米修斯说:“我憎恨所有的神。”即反对神 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练点4:18世纪前半期,法国知识阶层思想活跃 ‎ (2018·全国卷Ⅲ)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A [材料的主旨是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思想的变化,不是宫廷文化,故B项错误;当时法国专制王权强大,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不代表平民,因此不能得出贵族与平民平等的结论,故D项错误;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思想极为活跃”,结合所学18世纪的法国可知,A项符合题意。]‎ 练点5: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 (2017·全国卷Ⅲ)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 C [法国的国民公会是普选产生的,是对君主专制的否定,是民主得到发展的体现。法国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体现了人民主权学说和社会契约思想,故C项正确。]‎ ‎ ‎ 题号 命题特点 练点4‎ 情境设置 沙龙聚会是一个信息交流、思想交锋、集体批判、讨论学术的场所。以此创设情境,更易让考生置身其中去思考问题 角度转换 题目考查的是思想传播的氛围,而非传统的“启蒙思想的内容、影响”等 练点5‎ 论从史出 对材料中国民公会的性质可从政治理念上进行阐释,即代表了革命中全体人民的利益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中国上古神话中的诸神在形象上“神兽合一”“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平凡人的情欲”;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形象则是神人同形,有人类的七情六欲。这样的差异源于(  )‎ A.主流价值观念不同  B.经济发展模式差异 C.文化艺术传统不一 D.政治运作模式相悖 A [中国上古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中诸神形象的差异源于主流价值观的主体差异性,故A项正确。]‎ ‎2.“古希腊七贤”是指古希腊人所说的七个最有智慧的人,生活在苏格拉底之前的那个时代,由于当时的哲学很少用文字记录,所以那个年代人们大都是讨论或口头上传播关于人的哲学思想,然后应用于各自的行为。由此可见,古希腊(  )‎ A.以学术缓和社会矛盾 B.奴隶主的利益扩大 C.哲学高于独裁者意志 D.人文主义源远流长 D [从材料可以看出,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七贤”都是哲学家,都是研究人与人类社会的,这就说明当时古希腊人文主义源远流长,故D项正确。]‎ ‎3.柏拉图说:“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这反映出雅典民主的突出问题是(  )‎ A.过度追求自由 B.公民素养亟待提高 C.法律意识淡薄 D.个体观念阻碍决策 A [不要约束、不要任何人管、不要法律,体现了对自由的过度追求,故选A项;雅典民主制,恰恰是雅典公民素养的体现,故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包括法律约束,故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有关决策的内容,故排除D项。]‎ ‎4.(2019·赣州摸底)15世纪,意大利的宗教纪念活动中,教士的游行队伍与俗人一样色彩绚丽,豪华的法衣和铮亮的银圣器与俗人的队伍争奇斗艳,明显地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认同感。这一现象说明(  )‎ A.新教在意大利取得主导地位 B.教士的生活观念受到文艺复兴影响 C.罗马天主教会生活奢侈腐化 D.宗教生活已被世俗生活完全取代 B [题干中提及15世纪的宗教纪念活动中,教士认同世俗生活,再结合所学文艺复兴的影响可知文艺复兴让社会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类世界,故选B项。]‎ ‎5.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来自城市贵族、商人和手工工匠家庭。据历史学家伯那特·弗格勒研究:16世纪斯特拉斯堡的第二代新教教士主要是牧师和手工工匠的儿子,贵族和商人退出了竞争教职的行列。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 A.新教教士必须服从世俗政府的管辖 B.新教教会和神职人员需要缴纳赋税 C.新教进一步简化了宗教仪式和教规 D.新教倡导最高权威是《圣经》而非教士 D [根据材料内容中新教牧师身份的变化可知新教对于从事宗教的人员没有严格的要求,人们只要通过《圣经》就可以和上帝沟通,故D项正确。]‎ ‎6.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欧洲著名的科学机构有巴黎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西芒托学院和德国柏林学院等。它们旨在“把先前分散孤立的科学家集合起来,以便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帮助,并且使不论是政治或者商业势力都感到科学的实际重要性”。由此可知,这些机构的成立(  )‎ A.配合了欧洲的政治革命 B.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C.推动了实验科学的产生 D.影响了工业革命的进展 B [材料反映了科学机构的成立推动了科学革命的出现,但不能推断它与政治革命的关系,故A项错误;科学革命的出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故B项正确;实验科学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出现,如伽利略所做的实验,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科学机构的成立推动了科学革命的出现,但不能推断它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故D项错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