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13讲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学案
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考点一 两次世界大战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 ①20世纪初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 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③20世纪初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④欧洲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盛行,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 (2)过程 阶段 时间 主要战役(事件) 影响 爆发 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法、英相继投入战争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一阶段 1914年 马恩河战役 “施里芬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 1915—1916年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战争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美对德宣战,中国对同盟国宣战 同盟国相继投降,一战结束 (3)后果和影响 ①后果: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削弱了英法,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体系 构成 由对德《凡尔赛和约》及对奥、保、匈、土等国的和约共同构成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 实质 列强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列强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格局 影响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但由此建立起的和平并不长久 (2)《非战公约》 ①签订时间:1928年。 ②内容: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③影响:为和平 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3)国际联盟 ①成立:1919年4月,通过《国际联盟盟约》。 ②主要活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加强国际合作。 ③历史地位:促进了各国的交往和联系,但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 3.第二次世界大战 (1)背景 ①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②英法绥靖政策和美苏的中立自保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③20世纪30年代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失利,未能遏制大战的爆发。 (2)过程 项目 扩大 转折 反攻 西欧 荷兰、比利时、法国先后投降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北非 英军与德、意军队展开拉锯战 阿拉曼战役 美、英联军在西北非登陆 苏德 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袭苏联 斯大林格勒战役 库尔斯克战役 太平洋 战场 日军突袭珍珠港 中途岛海战 瓜岛争夺战 (3)影响 ①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战争。 ②深刻影响了战后的世界局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演变为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 ③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超出一国范围,新生的民族国家出现。 ④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1.1914年,德军实施“施里芬计划”,企图速战速决,但这一计划未能得逞,1914年年底,西线战争进入对峙相持阶段。下图四条线中最能反映1914年底之后相持形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马恩河战役德军受挫,被迫撤退,西线进入相持阶段,故选B项;1914年协约国军队并未攻入德国,排除A项;③为马恩河战役前德军前进最远线,排除C项;一战中德军始终未能突破巴黎,排除D项。 答案 B 2.德国人海洛回忆其父亲库克:“我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是在1942年5月他回家休假的时候,第二年2月他就在‘伏尔加格勒’失踪了。”如今她只能在“伏尔加格勒”附近的德军士兵公墓悼念父亲,这里埋藏着21 003具德军士兵的遗骸。库克最有可能死于( )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库尔斯克会战 D.柏林战役 解析 根据“1942年”“第二年2月”可知库克死于1943年以“伏尔加格勒”为中心的战役,即斯大林格勒战役,故选B项;莫斯科战役发生于1941年,与材料时间、地点均不符,排除A项;库尔斯克会战开始于1943年7月,与材料时间、地点均不符,排除C项;柏林战役发生于1945年,与材料时间、地点均不符,排除D项。 答案 B 考点二 现代化经济模式的创新和调整 1.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形成 (1)俄国十月革命 ①背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无产阶级有革命政党的领导、有成熟的领袖;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 ②进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四月提纲”指明正确方向;七月流血事件使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幻想;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③影响: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的探索 ①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②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社会劳动:强制劳动。 ③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 ④评价: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 (3)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的探索 ①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政治和经济危机。小农经济占主导,生产力水平落后。 ②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 ③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发展生产力,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 ④意义:表明苏俄(联)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4)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①背景: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成立;1924年初,列宁逝世,斯大林逐步确立领导地位。 ②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确立了斯大林经济体制。 ③主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④评价:积极: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国资源,建立、健全工业体系,迅速实现工业化;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成为后来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2.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资本主义政策的失败 ①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过剩”(主要原因);自由放任政策、股票投机过度、盲目生产、无序竞争等因素共同导致(具体原因)。 ②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③影响: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2)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开始 ①背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引发了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失败。 ②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③措施:整顿财政和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实行以工代赈;加强国家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④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整。 ⑤影响:使美国暂时缓解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1927年底,联共(布)十五大通过决议,明确规定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并指出这一过渡是逐步的,因为“个体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整个农业的基础”。这一决定( ) A.意图解决工业化进程中的难题 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一脉相承 D.在实践中得到完整地贯彻执行 解析 由材料可知,联共(布)十五大决定实行的是农业集体化,这是为了解决工业化进程中的资金和粮食供应困难问题,故A项正确;农业集体化牺牲农民利益,为工业筹集资金和粮食,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生产和经营的存在,而农业集体化则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在推行过程中存在过快、过粗的问题,与决议中的逐步过渡思想相悖,故D项错误。 答案 A 2.美国学者艾伦·布林克利在《美国史》一书中说道:“在一个万物奇缺,许多家庭遭受营养不良和无食果腹的社会,政府很难解释为什么要消除产品剩余,毁掉牲畜和庄稼的做法在许多年都无法让人理解。”对于农业调整的做法,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 A.稳定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B.稳定市场,刺激产品出口 C.减耕减产,降低产品价格 D.防止投机,保障农民权益 解析 在危机时刻,政府还要销毁产品,而很多人都饿肚子,这主要是为了减少供应,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故选A。 答案 A 考点三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1.科技 (1)相对论: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受到挑战,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2)量子论:1900年,德国的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后来,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丹麦的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3)相对论和量子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为现代科技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2.现代主义文艺 (1)背景 ①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了人们的精神危机。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2)特点:反传统、反理性、迷惘、夸张、变形,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3)成就 ①文学: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②美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③音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 3.影视 (1)电影: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 (2)电视: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1.爱因斯坦曾言:“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剩不下。”这说明爱因斯坦的理论( ) A.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否定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 C.为工业革命迅速开展提供理论基础 D.证实了时空可以单独变化 解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如果把所有的东西从宇宙中拿走,那……什么都不剩下”可知这是指时间、空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相对论,它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故A正确。 答案 A 2.“ 运用不断翻新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从各个角度和各个侧面,表现出一种更高意义的真实,内心的真实,从而反映出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文学作品( ) A.表达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B.通过发掘人类感情世界来反对封建制度 C.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并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 D.表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以来的精神危机 解析 依据材料“表现出一种更高意义的真实,内心的真实,从而反映出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现代文学荒诞派的特点,主要反映了战争和经济危机给人们造成的精神创伤,故D正确。 答案 D 考向一 人类历史的浩劫——两次世界大战 (1)引用文献材料,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必然性。 (2)结合历史地图,考查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 (3)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事件。 (4)从历史反思角度,考查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及教训。 [考题例证1] (2018·浙江选考,21)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我们在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们更甚……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其演讲针对的事件是( ) A.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B.慕尼黑协定签订 C.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 D.美国出台中立法案 关联主干 走向世界大战——绥靖政策及主要表现 寻找题眼 材料“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反映出英法奉行绥靖政策,不断满足德国法西斯的侵略野心 错点诊断 德国法西斯的上台,标志着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德国全面进攻法国是法西斯侵略扩张的表现,与绥 靖政策无关;美国中立法案出台于1935年8月,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时 答案 B 拓展 教材 宽度 “一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1)经济: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2)政治: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 ①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 ②动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改变了世界格局。 ③美日等国乘机迅速崛起。 ④被压迫民族觉醒,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 (3)科技:“一战”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及生产流程和管理的不断改进。 (4)思想:引起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情绪的高涨,同时也使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挖掘 认知 深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示 (1)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 (2)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 (3)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4)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进行合作。 (5)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是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 考向二 市场调节与高度集中——苏联经济体制的演变 (1)从历史演变角度考查十月革命的历程。 (2)以土地政策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农民对十月革命的支持。 (3)以国内战争时期经济发展状况为切入点,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以俄共(布)的政治报告为切入点,考查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 (5)以苏联工业化成就为切入点,考查“斯大林模式”的积极影响。 [考题例证2] (2018·海南单科,20)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 )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 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关联主干 俄国十月革命 寻找题眼 据材料“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通过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错点诊断 俄国二月革命期间,起义群众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而不是十月革命期间才建立;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与布尔什维克党争取农民阶级支持无关 答案 B 拓展 教材 宽度 十月革命与俄国现代化 (1)政治上: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俄国初步确立。 (2)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辟了苏维埃政权通向现代化的道路。 (3)文化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和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 挖掘 认知 深度 多角度看待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1)从阶级关系看:实质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农联盟奠定新的经济基础。 (2)从管理体制看:意味着一种主要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和经济核算制作为经济杠杆的新管理体制。 (3)从运行机制看:意味着摒弃了由国家直接组织生产和分配产品的经济形态,走上了由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的商品经济形态。 (4)从发展道路看: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感悟 核心 素养 家国情怀——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与灵魂 苏(俄)联在20世纪20—30年代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的探索。尤其是斯大林模式在短期内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严重缺陷,且日益僵化。表明任何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创新是保持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和灵魂。 考向三 “走出梦魇”——罗斯福新政 (1)以经济危机期间工人的工资降低为切入点,考查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2)以经济危机期间世界经济会议为切入点,考查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3)以社会保障为切入点,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4)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 [考题例证3] (2019·海南单科,19)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举行,旨在解决经济危机问题。在会议中,英国强调稳定国际金融,力图以此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美国则认为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恢复国内的繁荣,主张降低关税。会议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是因为( ) A.国家干预尚未成为西方经济政策的主流 B.与会国没有合作意愿 C.各国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同 D.经济利己主义的盛行 关联主干 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寻找题眼 据材料“英国强调稳定国际金融,力图以此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美国则认为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恢复国内的繁荣,主张降低关税”说明经济利己主义的盛行 错点诊断 国家干预主要是对国内,不会影响国际合作;材料“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举行,旨在解决经济危机问题”说明与会国希望合作解决经济危机;据所学,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案 D 拓展 教材 宽度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新政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2)新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新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4)新起点: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挖掘 认知 深度 多元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1)近代化史观:采取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感悟 核心 素养 唯物史观——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这种调整适应了当时美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经济逐渐走出危机的阴影,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题型13 迁移、说明类设问 [典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直接点明考查主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合作 图1为,图2为 说明国共合作的实现 1945年11月,它们体现 苏联为中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合作。 ,说明合作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10分) 指明答案来源 答案 说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衰弱到复兴的历史性转折。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对中国抗战的支援,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作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解题技法| 迁移、说明类设问 1.增分策略 (1)明确考查主题,做好时空和历史事件定位。 (2)结合史料实证,运用知识迁移,根据设问明确解答方式和方向。 (3)语言简洁明了,紧扣主题,紧抓命题导向。 2.清障点拨:切忌时空定位不准,分析论证偏离主题,知识迁移不能有效结合。更不能凭个人主观臆断进行评价。 [题型对接题] 1.(题型1:结果类)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 题干反映了临时政府对内对外的软弱无力,使其陷入困境,B项正确;A项在二月革命时就已产生;1917年7月未进行十月革命,C项与题干无关;D项应是四月提纲的提出,排除D项。 答案 B 2.(题型2:组合类)下图所示为二战时期《苏军攻克柏林》海报。图中远处是柏林标志性建筑——凯旋门(勃兰登堡门)。历史不会忘记这场神圣的反法西斯战争,其中苏联军民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项中对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表述准确的是( ) ①莫斯科战役使德军闪电战破产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 ③“霸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④光复巴黎,强渡莱茵河,会师易北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莫斯科战役重挫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是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故①正确;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加速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是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故②正确;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盟军军事行动,故③错误;光复巴黎是盟军军事行动,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3.(题型3:反映类)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 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 解析 题干材料中“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 说明工人从经济发展成果中获取很少,故A项正确;依据题干中“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说明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1929年以前,供给与需求已经出现了矛盾,故C项错误;“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是在罗斯福新政才开始实施,故D项错误。 答案 A 4.(题型4:表明类)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解析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理解教材,十月革命后颁布土地法令,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这则材料是1922年颁布的,是粮食税之后的进一步对农业的改革。故选C。 答案 C 5.(题型5:目的类)罗斯福指出:1936年全国47%的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 1 000美元,而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47%的家庭的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这表明“新政”的目的在于( ) A.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B.防止贫富差距过大 C.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D.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 解析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手段,并非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贫富差距扩大可能危害民主制度的后果,防止贫富差距过大本身不是目的,故B项错误;根据“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可知“新政”的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以工代赈是手段而非目的,故D项错误。 答案 C [素养提升题] 6.(素养1:唯物史观)在1921年至1927年间,苏联农业总产值每年以16.9%的速度递增,到1926—1927年,已经恢复或超过了战前水平,根本缓解了国家一度面临的粮食困难。苏联农业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政府( ) A.推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B.普遍建立集体农庄 C.全面推行余粮征集制 D.在农村实行粮食税 解析 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1928—1932年,故A项错误;为适应苏联工业化战略要求,到1937年苏联普遍推行农业集体化,但挫伤了农民积极性,故B项错误;余粮征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之一,严重损害了农民积极性,故C项错误;1921年3月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是其内容之一,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故D项正确。 答案 D 7.(素养2:时空观念)1930年,美国政府成立紧急就业委员会负责指导社会经济;1931年,成立失业救济局。此外,胡佛还提出工作制度,即公务员无薪休假一个月,以此减缓就业压力。这些措施( ) A.体现胡佛政府对经济进行有限干预 B.表明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C.说明《全国工业复兴法》得到落实 D.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理念全面贯彻 解析 “1930年,美国政府成立紧急就业委员会负责指导社会经济;1931年,成立失业救济局。此外,胡佛还提出工作制度,即公务员无薪休假一个月,以此减缓就业压力”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有限干预,故A项正确。 答案 A 8.(素养3:历史解释)罗斯福新政首先从整顿银行着手,考虑的不仅是因为危机由此发端,更重视银行作为经济“神经中枢”的作用。可见,“首先从整顿银行着手”的用意在于( ) A.紧缩银根,平抑市场 B.调整机构,打击投机 C.稳定金融,增强信心 D.创新制度,活跃经济 解析 经济大危机首先爆发于金融领域,整顿银行是让银行停业整顿而非紧缩银根,故A项错误;首先整顿银行不能够打击投机,故B项错误;整顿银行是为稳定金融秩序,故C项正确;整顿银行并非新制度,故D项错误。 答案 C 9.(素养4:史料实证)十月革命过了11年后,苏联农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由73.7%下降到46%,在农产品出口减少的同时,城市和工业中心地区粮食供应不足的现象日趋严重。据此可知苏联( ) A.自然灾害严重,粮食产量下降 B.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C.加快推进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D.实行粮食税并加大进口 解析 题干中未提及自然灾害原因,故A项错误;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是新中国建国后实行的,故B项错误;题干中“十月革命过了11年后”即1928年后,面对粮食减产,斯大林实行农业集体化以解决粮食供应困难问题,故C项正确;实行粮食税是在新经济政策时,此时该政策已经停止,故D项错误。 答案 C 10.(素养5:家国情怀)《大西洋宪章》向世界表达了“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的决心。这反映了( ) A.英美苏开始联合对德意作战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C.英美对法西斯国家正式宣战 D.英美联合反对法西斯暴政 解析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标志着英美苏开始联合对德意作战,故A项错误;《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故B项错误;英美对法西斯国家正式宣战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故C项错误;《大西洋宪章》的发表标志着英美联合反对法西斯暴政,故D项正确。 答案 D 课时跟踪练 1.(2018年11月浙江慈溪六校联考期中)一战时期某一战役的过程如下:“7月15日,德军集中优势兵力越过马恩河,楔入法军阵地3~10公里。7月18日,协约国联军转入反攻,夺取德军占领的马恩河突出部、亚眠突出地带和圣米耶尔突出部。德军遭受重大损失,退守兴登堡防线。”对这一战役分析正确的是( ) A.是一战中双方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B.德国视此役为“碾碎法军的磨盘” C.巨大消耗战之后双方未能分出胜负 D.美军大规模加入让协约国实力大增 解析 材料“协约国联军转入反攻,夺取德军占领的马恩河突出部”反映的是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当时,美军已经到达法德前线,美军大规模加入让协约国实力大增,故选D项;A项是第一次马恩河战役,排除A项;B项是凡尔登战役,排除B项;C项是索姆河战役,排除C项。 答案 D 2.(2019·浙江“9+1”高中联盟高二期中)以下摘录的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部分内容,这在本质上反映了美国( ) ① 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 ② 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③ ……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 ④ 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A.取消英、法等大国战前分赃密约,要求公开平等 B.争夺世界市场,重新分割殖民地,夺取世界霸权 C.打破英国海上垄断,同英国共同控制海洋霸权 D.打破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传统势力范围和关税壁垒 解析 美国提出航行自由、消除贸易壁垒,本质上是想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争夺世界市场,进而称霸世界,故选B项;美国要求公开公平,实际上是为了与英法等国争夺霸权,排除A项;美国提出航行自由,是为了扩大经济优势,争夺世界霸权,而非控制海洋,排除C项;美国提出消除贸易壁垒、保持航行自由、成立国际联盟等,意在打破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传统势力范围和关税壁垒,本质上是为美国称霸世界服务,排除D项。 答案 B 3.(2019·山东济南模拟)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根据题干“革命”的信息,首先排除B、D。A革命后建立的政府不是由被压迫的群众建立的苏维埃组织。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彼得格勒起义,即十月革命。因此正确答案选C。 答案 C 4.(2019·山东德州模拟)《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 )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慕尼黑协定的达成 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解析 德国吞并奥地利是武装占领,不是大国出卖小国主权,故A项错误;慕尼黑协定是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是绥靖政策的表现,故B项正确;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是慕尼黑协定的结果,不是事件本身,故C项错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德之间签订的,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5年10月浙江选考,23)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三个主要国家签署了《开罗宣言》,向世人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这三个国家是( ) A.美国、苏联、中国 B.苏联、美国、英国 C.中国、苏联、英国 D.美国、英国、中国 解析 1943年参加开罗会议,共同发表《开罗宣言》的国家是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中国蒋介石,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6.(2019·山东青岛二中模拟)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 ) 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 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 解析 美国国民收入是越来越高,但贫富分化差距大,大部分收入为少数富人据有,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造成消费严重不足,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引发1929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答案 A 7.(2019·北京朝阳区高三期末)罗斯福上任后,立即施用新政“药方”,“医治”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他的“药方”是( ) ①提高关税,货币贬值,拓展对外贸易 ②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恢复金融秩序 ③调整工业,公平竞争,缓和劳资矛盾 ④实施救济,以工代赈,扩大社会就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罗斯福新政降低关税,刺激出口,故①错误;罗斯福新政在金融业的举措是整顿银行,恢复金融秩序,故②正确;罗斯福新政在工业领域采取调整工业,缓和劳资矛盾的措施,故③正确;罗斯福新政在社会福利上的举措为实施救济,以工代赈,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8.“背口袋活动”是指人们背着口袋往城市运粮,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或工业品短缺问题的活动。1919—1920年,背口袋的人背进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等城市的粮食不少于3 000万普特,约占运进这些城市的粮食总量的64.4%,城市居民实际所需粮食的2/3左右实际上是由背口袋的人解决的。这说明( ) A.“背口袋”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B.苏俄政府支持这种交换活动 C.“背口袋”暂时填补了市场的缺失 D.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弊端显露 解析 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不存在“正常的市场秩序”,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核心是余粮收集制,“背口袋活动”显然与此不符,故B项错误;因为战时需要而取消自由贸易,可是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必要的补充,该活动满足了人民的需要,暂时填补了市场的缺失,故C项正确;工农业发展失衡是斯大林时期的现象,故D项错误。 答案 C 9.(2019·山东聊城一中模拟)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解析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2月,列宁决定调整政策。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要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恢复商品贸易,发展商品经济。 答案 D 10.(2016·江苏单科,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解析 随着苏联“一五” 计划的深入,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这反映了斯大林模式下,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 答案 C 11.(2019·山东菏泽一中模拟)“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解析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据题干材料信息首先判断出理论是相对论,由此根据所学可以直接选C。A是伽利略的成就;B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D是量子论。 答案 C 12.(2019·全国Ⅰ卷,3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 ) A.抒发了浪漫情怀 B.遵循了写实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 D.表达了幻灭反叛 解析 由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可知,“达达派”的作品反传统反理性,是战后虚无主义在文学上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一些青年的苦闷心理和空虚的精神状态。故选D项。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2019·浙江“9+1”高中联盟期中)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威尔逊总统向与会议员宣读了他的《战争咨文》:“我们很高兴为世界的最终和平和各民族的解放而战。……我们必须使世界对民主无害。…… 我们不希望征服,不希望支配。……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卫士。……”4月4日和6日,参、众两院通过一项联合决议,宣布美国与德国之间存在战争状态。随后总统发表公告。美国开始进入战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战争刚开始时,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决心保持中立。但是,希特勒出人意料的胜利,尤其是法国的沦陷,迫使美国的决策人开始提出疑问:中立态度能否自动提供保护,免受卷入战争之害。如果希特勒征服英国,然后控制大西洋,征服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美洲大陆?这些因素使华盛顿断定,避免卷入战争的最好办法是向那些仍在与德国作战的国家提供除战争外的一切援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出席会议的各大国同意如下:(四)注意到“霸王战役”应于1944年5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此项战役应在登陆器材的数量允许的比例范围内着手准备。 (五)三国军事参谋官员鉴于欧洲的战役一触即发,同意从此须继续密切联系。…… ——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1943年12月1日) (1)材料一所述美国参加一战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真实意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为“避免卷入战争”所提供援助的相关史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德黑兰会议后美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采取的军事行动。 答案 (1)捍卫人类权利;称霸世界。 (2)史实:①1939年11月的《中立法》,允许其他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这实际上是为掌握制海权的英国购买军火打开方便之门;②1941年3月的《租借法》,授权总统可以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出售、转让、交换、出借军事设备和其他物品;③1941年9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必须写出《中立法》《租借法》具体内容) (3)军事行动:1944年诺曼底半岛登陆或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1944年初,美军收复菲律宾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基本消灭太平洋上日本海空军主力;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14.(2019·山东济宁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料揭示,1928年苏联国家谷物生产总量为733.2百万公担,到1934年则降至676百万公担。与仍未实现全盘集体化的1928年相比,1934年谷物总产量比1928年净减57.2百万公担。针对集体化这种有助于工业化的发展,却有损于农业本身的发展的事实,亚·鲍文符合事实地指出,“与其说集体化变成了农村社会主义的改造手段,不如说变成了一种资源从农村输往城市的办法(类似一种贡赋)”。 ——摘编自《斯大林模式的是与非》 材料二 富兰克林·罗斯福执政后开始实行他竞选时许诺的“新政”。在农业众多立法中主要的是1933年《农业调整法》。“在1933年的7月18日小麦急剧地减产了,其他作物也同它一样地减产”,“1935年,美国农民的农业净收入已较1932年增加了1.6倍,相当于危机前1929年的85.8%;同期,农民的实际购买力水平已经由1932年的高点低至3.3%”。总的农场收入上升了50%,农作物的价格升高了并且农村的债务也迅猛减少了。 ——摘编自《试论1933年罗斯福新政中 〈农业调整法案〉的不利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与罗斯福的农业政策的共性及不同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斯大林与罗斯福农业政策对本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就此谈谈你对农业政策的认识。 答案 (1)共性:都采取国家干预的手段。不同目的: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服务的;罗斯福的农业调整方案是为摆脱农业危机,缓和社会矛盾。 (2)影响:斯大林,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的发展, 最终也阻碍了苏联工业化的发展。罗斯福,稳定了农产品价格,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但加剧了种植面积减少和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之间的矛盾。认识:农业政策的调整应根据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重视民生,注意协调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等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