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历史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测试:20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a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历史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测试:20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a

[学业达标] 1.著名学者、作家宋云彬先生在日记中写道:“各单位代表发言 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 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 通过……”这段日记记载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周恩来做主 席”可以看出是第一届政协会议,故选 C 项。 2.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 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 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 应该是( ) A.中共“一大”纲领 B.中共“三大”纲领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 工业国”可知该文献颁布于新中国成立前后。此时,我国存在着多种 所有制经济,党和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实现由农业国 向工业国的转变,A、B 两项都没有涉及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可排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D 项与题目中的“新 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不符,可排除;《共同纲领》颁布于新中国成立 前夕,为新中国建设制订了纲领。故 C 项符合题意。 3.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叙述 中,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 B.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政治任务宣告 结束 C.1956 年中共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 针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根本政 治制度 答案 C 解析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就已与民主党派合作,A 项错 误;一届人大后,政协代行人大的职能结束,但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 形式仍存在,其职能为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B 项错误;D 项错在“根 本政治制度”;根据所学,C 项正确。 4.1953 年全国各地开展的人民代表选举和召开的地方各级人民代 表大会( ) A.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B.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C.为国家政治建设的开展奠定了牢固基石 D.开创了人民民主制度 答案 A 解析 1953 年全国各地开展人民代表选举和召开地方各级人民代 表大会,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A 项符合题意。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 国范围内建立起来,排除 B 项;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 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排除 C 项;D 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5.为了制定 1954 年宪法,党和政府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 论近三个月,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 138 万条。材料说 明 1954 年宪法( )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落实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 年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 主两大原则,题干中的“广泛征求意见”“全民讨论近三个月”等关 键信息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而社会主义原则无法体现,故排除 A 项, C 项正确。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是 1956 年底社会主义三 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 项排除;题干未涉及政治协商制度,排除 D 项。 6.195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 国家。”由此可知新中国成立( ) A.使农民阶级上升为领导阶级 B.使工人阶级的地位大为提高 C.使工农的地位保持不变 D.使工人不再需要参加体力劳动 答案 B 解析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确保了人民当家 作主的地位,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提 高了工人阶级的地位。故选 B 项。 7.《人民日报》评论员曾经发文指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 大创造,向世界贡献了具有‘中国智慧’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答 卷。”这份“成功答卷”( ) A.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B.消除了各民族间的差别 C.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D.加强了民主党派的团结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答卷”可知,材料评论的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 护民族团结,故 A 项正确。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数百亿元;1954 年以来, 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大量工程;自西藏自 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这表明 我国政府在西藏真正贯彻落实的政策和原则是( ) 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 D.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 答案 B 解析 “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体现了民 族区域自治政策,向西藏的投入和援助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故选 B 项。 9.某导演欲筹拍一部电视政论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 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 ( ) ①中国历史新纪元——开国大典 ②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发展的新阶段 ④1954 年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 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是新中国政治建设的起点,① 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②③④的 表述符合史实。故选 A 项。 [等级提升] 10.1949 年 8 月,北平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时,有人评论说 “过去被人瞧不起的穿着‘短衫’和‘工装’的工人、农民,现在能 够同穿着‘西服’和‘长袍’的人坐在一起,平等地共商大事,是过 去根本无法想象的”。这表明此次“代表会议”( ) A.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平等 B.以广大工农阶级力量为主体 C.体现了无产阶级领导地位 D.完全仿效了苏联苏维埃体制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此次“代表会议”实现了社会各阶层身份、 地位的平等,故 A 项正确;广大工农阶级力量的主体地位在材料中未 体现,故 B 项错误;无产阶级领导地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C 项错 误;完全仿效了苏联苏维埃体制的说法错误,故 D 项排除。 11.下面是 1954 年上海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的构成情况表。这组数 据( ) ①可以用来研究人大代表的广泛性 ②反映出人大代表构成的地域性 ③是研究当时中国阶级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④是研究当时民主政治特征的重要资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从表格可以看出,代表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具有广泛性, ①正确;表格中没有人大代表的地域来源,②错误;从表格中无法直 接判定社会人士的阶级属性,③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 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现,④正确。故选 C 项。 12.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 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 )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答案 D 解析 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两部法律文件中都有 规定,排除 A、C 两项;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1956 年底三 大改造基本完成,排除 B 项;1954 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 的宪法,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故 D 项符合题意。 13.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的《共同纲领》,10 月成立中央人民临时政府;1954 年,我国第一部 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随后成立正式的 中央人民政府,并选出第一届国家领导人。从宪政实践的角度,这体 现了( ) A.新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 B.新政权的建立体现了民意 C.实践过程的程序正义 D.建立过程的完善合法 答案 C 解析 法治国家是法制健全,并且依法治国的国家,新中国成立 初期还称不上法治国家,排除 A 项;材料的角度是宪政而非新政权的 建立,排除 B 项;材料表明,中央机构都是在法律文件颁布后成立, 可见我国宪政体现了程序正义,故选 C 项;材料体现的是新中国民主 政治建设的一个方面,不能说完善,排除 D 项。 14.费孝通说:“它(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 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 形成一个你来我往、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 的多元统一体。”材料从什么方面说明了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 要性( ) A.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传统 B.汉族的经济发展优势 C.长期形成的居住和生活特点 D.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的经历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形成一个你来我往、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 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等信息可知,实施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的必要性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居住和生活特点,故选 C 项。 其他三项材料没有涉及。 15.有观点认为:随着民族自治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 程的加快,一些自治县相继达到了国务院设定的设市标准;国家应该 通过设置“民族自治市”来鼓励少数民族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以此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这一观点( ) A.表明新中国民主政治已臻完善 B.使“民族自治市”成为新中国民主制度的组成部分 C.对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启迪作用 D.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已臻完善,故 A 项错误; 材料中的观点只是建议,“民族自治市”不是新中国民主制度的组成 部分,故 B 项错误;材料中设置“民族自治市”的建议对完善、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益,故 C 项正确;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 行已经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故 D 项错误。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国家是属于四个民主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 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动的封建阶级、官僚 资产阶级的分子不能列入人民的范围。等到他们彻底悔悟和改造后才 能取得人民的资格。中国的少数民族也应该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 内,承认他们的自治权。因此,我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 名是很恰当的。 ——《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下图是新中国第二套人民币,1953 年开始印制,1955 年 3 月发行。伍圆正面图案为身着不同民族服装的群众,拾圆正面图案为 工农像。背面均以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民族文字的银行名和面 值为主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的社会性质及在民族地区采取的政治 制度。 (2)材料二中的货币图案反映了什么思想?并结合材料一进行阐 释。 答案 (1)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民族地区政治 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思想:人民当家作主;民族团结。阐释:新中国成立后,确立 了人民民主专政,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 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一,提取信息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 注意图片和文字所提供的历史信息;第二小问进行历史阐释:注意结 合时代背景,在材料二所反映的信息和材料一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 合理解释。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