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29讲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学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29讲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第29讲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2)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适当减小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也不可能消除当代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反而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最终妨碍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 ‎2.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 ‎(3)历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20世纪70年代后受挫,但是继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4)评价 ‎①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助长了部分人的惰性,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社会福利政策 福利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的民主与公正,保证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它力图拉起一张社会保障的大网,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即使是最底层的人也可以生活下去,同时又搭起一架社会进步的阶梯,为人们提供向上进阶的可能。从本质上说,福利国家政策是由国家主持地实现社会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方式,它主要通过抽肥补瘦的方式来实现。‎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核心论点:福利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的民主与公正,保证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本质是由国家主持地实现社会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方式。    ‎ 25‎ 高考总复习 ‎3.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兴起 ‎①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②表现: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 ‎③作用 ‎(2)“新经济”的出现 ‎①背景:二战后,美国发展新兴产业;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②形成: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出现了10年的持续增长,“新经济”问世。‎ ‎③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形态。‎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完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②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2)措施 ‎①农业 ‎②工业:废弃部门管理体制,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3)结果: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此模式。‎ 赫鲁晓夫改革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因此可以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改革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进行局部调整,因此说赫鲁晓夫最终还是扮演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的角色。    ‎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25‎ 高考总复习 ‎(2)措施 ‎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②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3)结果:军事实力与美国相匹敌,但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增加。1975年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社会动荡、经济增速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危机局面。‎ ‎(2)措施 ‎①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②调整所有制结构,实行租赁制,开始出现与国外合资的企业和家庭农场。‎ ‎(3)结果:经济改革未取得预期成果,开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失控和苏联解体。‎ 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苏联领导人先后进行了一些局部改革,但总体上收效甚微。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力图通过更为彻底的改革来振兴苏联,但由于后期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解体。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 苏联解体的原因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没有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的特殊性,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进入最后灭亡的总危机阶段,改变了列宁时期极其有益的探索,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最终导致苏联的剧变。——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核心论点:苏联解体的根源在于斯大林模式的僵化,改变了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   ‎ ‎【易混易错】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能等同于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其特点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其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5‎ 高考总复习 ‎【构图解史】‎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信息提取: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罗斯福新政的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因“滞胀”而生的社会矛盾激化都促使二战后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政策,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图解历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易错提醒】 正确认识“福利国家”的利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刺激国内消费,但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构图解史】 美国的“新经济”‎ ‎【漫画说史】 种植玉米运动 信息提取:赫鲁晓夫改革提倡垦荒,盲目开展种植玉米运动,体现了改革必须有科学理论指导的重要性。‎ ‎【构图解史】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25‎ 高考总复习 信息提取: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改革,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彻底否定,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漫画说史】 “掰菜叶”的戈尔巴乔夫 信息提取:戈尔巴乔夫改革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 ‎【特别提醒】 ‎ 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导致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加速了苏联解体。‎ 重点一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调整与创新 ‎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1.经济“滞胀”‎ 指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以概括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现象时的专门术语。经济“滞胀”的新特点则是经济衰退与物价上涨现象同时出现和存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进入了“滞胀”阶段,重创了各国的经济。‎ ‎[对点训练] 1.(2020·江苏南京、盐城一模)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后,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具体包括:掀起私有化浪潮、控制货币供给、削减福利开支等。这些政策(  )‎ A.维护了凯恩斯主义 B.缓和了经济“滞胀”‎ C.加强了“福利制度” D.壮大了“知识经济”‎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1979年,撒切尔夫人”“削减福利开支等”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选B项。‎ ‎2.“新经济”‎ 25‎ 高考总复习 该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IT)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新经济”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 ‎[对点训练] 2.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业增长率。这一状况表明(  )‎ A.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变化 B.传统工业技术严重落后 C.国民经济比例出现失衡 D.高新技术产业已占主导 解析:选A。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经济,从图中可以看出信息产业从1994年到1998年的就业增长率是其他所有产业的两倍多,说明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这表明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变化,故A项正确。‎ ‎3.“福利国家”‎ 二战后,西方欧美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而采取的部分社会保障措施。“福利国家”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 ‎[对点训练] 3.(2020·江苏南通二模)1988年,英国政府实行养老金改革。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政府还规定任何职工按期缴付一定费用,到退休时,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这一改革旨在(  )‎ A.减少国家干预,缩减福利规模 B.加强社会保障,缓解失业压力 C.节省政府开支,放弃社保责任 D.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 解析:选A。题干材料“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后政府减少福利支出,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减少福利支出,不是加强社会保障,排除B项;“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体现政府的责任,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减少国家干预,不是扩大政府职能,排除D项。‎ ‎ “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 实证1 二战后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料 以政府开支或公共服务部门雇员人数来衡量,大多数西欧国家的公共部门发展得很迅速。但只有在法国,国家计划的理论热情才真正转化为实际事物。像英国一样,‎ 25‎ 高考总复习 战后法国政府推行国有化,如航空运输、银行、保险公司、公用事业、矿产、军火工业、飞机制造业等领域。法国总体生产能力的1/5在1946年属国家所有。……法国的计划从未超出“指标式”:它向来只设定目标,却不制定生产配额。在这一方面,它同苏联的计划大不一样,后者的本质特点(也是主要缺陷)是坚持按部门、按商品来武断地、严格地规定产品数字。‎ ‎——(美)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 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 ‎【解读】 史料阐述了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及特点。‎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法国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与苏联“计划”的不同。‎ 试答:                                    ‎ ‎                                    ‎ ‎【提示】 措施:大力发展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制定国家的计划,推行部分经济领域国有化。不同:法国的计划以指导性计划为主,政府计划与市场结合;而苏联的计划是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 实证2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和实质 史料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下图是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图(20世纪50年代)。‎ ‎【解读】 统计图反映出英国的社会福利保障投入占比最大的是政府财政补贴。‎ ‎【思考】 从史料信息分析社会保障的实质是什么?‎ 试答:                                    ‎ ‎                                    ‎ ‎【提示】 社会保障实质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 “历史解释”下的“认知深化”‎ ‎1.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的表现 ‎(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形态。‎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分配领域,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 ‎(3)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进步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同时还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航空以及激光等。‎ ‎(4)经济全球化:由于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25‎ 高考总复习 ‎2.认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变化 ‎(1)自19世纪初工业革命时代自由主义兴起至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前,推行“自由放任”模式,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生产、自由竞争”。‎ ‎(2)罗斯福新政到20世纪70年代初,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3)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暴露了国家过分干预经济的弊端。为了克服经济危机,西方国家普遍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缩减财政支出,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繁荣的局面。‎ ‎(4)2008年从美国开始,蔓延全球的金融次贷危机爆发,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市场调节失灵、国家经济衰退的局面。各国纷纷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加大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 “唯物史观”下的“历史解释”‎ ‎1.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1)原因 ‎①根本原因: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③经济危机和战争的影响、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 ‎④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 ‎⑤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新要求。‎ ‎(2)实质 ‎①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经济“滞胀”、财政危机等新问题。‎ ‎②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不断调整政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也是与社会主义制度接触中的借鉴。‎ ‎2.“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及其评价 ‎(1)发展历程 ‎①起源:罗斯福新政中开始实施社会救济。‎ ‎②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福利措施从零星的、局部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单个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了一种公民的“权利”。‎ ‎③完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完备,范围涉及生、老、病、死、教育等方面,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及其在政府总开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④缩小: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滞胀”危机,动摇了福利国家的基础。英、美等国家的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调整或改革,竭力控制和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25‎ 高考总复习 ‎(2)评价 ‎①积极作用 福利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扩大社会消费,推动经济的发展。“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使居民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福利,使他们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从而可以促进社会消费,推动经济发展。‎ ‎②消极影响 政府开支迅速增加,使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国债急剧膨胀,导致税收负担过重。‎ 福利制度是一种奖懒罚勤的不合理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风气和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竞争精神。‎ ‎“家国情怀”下的“历史担当”‎ 福利制度是公平、正义的体现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 型期,社会福利制度对保障人民基本需求、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西方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进行比较借鉴,可以为我国福利制度改革提供经验教训。‎ 重点二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苏共“二十大”‎ 在1956年2月举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作的中央工作报告提出了关于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些新观点。国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了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国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恢复和加强法制;党的建设方面,赫鲁晓夫要求批判“个人崇拜”,恢复“集体领导原则”。苏共“二十大”表明,赫鲁晓夫试图通过批判斯大林,为推行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开辟道路。‎ ‎[对点训练] 1931年,苏联集体农庄开始实行按劳动日计酬制,庄员报酬到年度结束时才能得到。1956年改行预付款制,年初以卢布对劳动日单价进行估算,按月预支报酬,年终结算。这一改变(  )‎ A.推动了农业改革的完成 B.调动了庄员劳动的积极性 C.增强了政治改革的信心 D.解决了庄员报酬的不稳定 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1931年苏联集体农庄的政策是庄员辛苦一年,‎ 25‎ 高考总复习 到年度结算时才能得到报酬,而1956年改为预付款制,按月预支报酬,年终结算,这样庄员每月都可以领到预支报酬,从而调动庄员劳动的积极性,故选B项。‎ ‎ “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 实证1 对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认识 史料 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进行的调整与改革,改变了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苏联农业落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这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是靠垦荒等粗放经营的方式扩大生产,劳动生产率仍很低,而且受气候影响,产量波动很大……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还缺乏科学性、一贯性,使其改革效果在前期比较明显,而后期大为减弱。‎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解读】 史料阐述了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措施及评价。‎ ‎【思考】 据史料评价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试答:                                    ‎ ‎                                    ‎ ‎【提示】 赫鲁晓夫改革在农业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推动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问题仍然严重,农业仍然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农业政策不科学、不稳定,效果逐渐减弱。‎ 实证2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新思维”‎ 史料 关于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只有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恢复社会公正”。1987年通过的、次年生效的《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是改革时期主要的经济法。《国营企业法》的目的,就是使苏联企业成为自治的、民主的和财政上独立的生产者。‎ ‎——摘编自肖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本质》‎ ‎【解读】 史料叙述了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思考】 据史料分析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试答:                                    ‎ ‎                                    ‎ ‎【提示】 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行完全私有化,破坏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 “历史解释”下的“认知深化”‎ 战后苏联针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 项目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 25‎ 高考总复习 体制 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 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改革 劳动者 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 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唯物史观”下的“历史解释”‎ 认识二战后苏联改革的缺陷和经验教训 ‎(1)缺陷 ‎①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加了改革的阻力。‎ ‎②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③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直接原因:经济改革缺少宏观决策和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 ‎(2)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25‎ 高考总复习 ‎ [研真题·引领航向]‎ 1.(2019·高考全国卷Ⅲ·T35)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 命题点:20世纪70年代法国的国有化措施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 解析:选A。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法国经济陷入“滞胀”,但密特朗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这只会加剧经济的恶化,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2.(2018·高考江苏卷·T18)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 命题点: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25‎ 高考总复习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解析:选C。结合材料信息可知,1957年苏联的工业体制改革并不是简单撤销一些工业部门,而是在地方设立经济行政区进行管理,这一做法体现了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政府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的意图,C项正确。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这一举措只是在工业领域里进行,而不是整体的变革,A项错误,排除;材料强调苏联调整工业部门的经营管理权,而不是摒弃其原有的经济政策,B项错误,排除;无论是中央政府领导还是地方领导,这些工业部门的性质都是公有制,D项错误,排除。‎ ‎3.(2017·高考全国卷Ⅲ·T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命题点: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解析:选A。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是分配制度不是管理制度的改革,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城乡的社会状况,排除C;D是在斯大林时期;苏联农业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就是要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正确。‎ ‎4.(2016·高考海南卷·T23)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1950年 ‎1970年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美国 ‎7.2‎ ‎36.9‎ ‎55.1‎ ‎2.9‎ ‎31.7‎ ‎64.7‎ 日本 ‎26.0‎ ‎31.7‎ ‎42.3‎ ‎3.6‎ ‎43.0‎ ‎48.4‎ 联邦德国 ‎10.7‎ ‎49.7‎ ‎39.6‎ ‎3.3‎ ‎51.7‎ ‎45.0‎ 上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 命题点: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 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25‎ 高考总复习 D.工业发展滞后 解析:选A。据题干表格中美国的服务业占比由55.1到64.7,日本由42.3到48.4,德国由39.6到45.0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均对各国经济发展有贡献,故A项正确;农业占比美国由7.2到2.9,日本由26.0到3.6,德国由10.7 到3.3,说明各国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但这不能说明农业衰退,故B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兴起并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不符,故C项错误;德国工业占比由49.7到51.7,比第三产业45.0 要高,与工业发展滞后不符,故D项错误。‎ ‎5.(2019·高考全国卷Ⅱ·T35) ‎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吨)‎ 类别 ‎1961年对1970年的 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年实际产量 钢 ‎1.45亿 ‎1.15亿 煤 ‎3.9亿 ‎3.35亿 肉 ‎2 500万 ‎1 230万 蔬菜与瓜类 ‎4 700万 ‎1 300万 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命题点: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特点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解析:选A。材料表明,苏联1970年多项经济计划均未完成,这是由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致,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故A项正确。苏联的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但材料不能体现B项,排除。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出现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而材料涉及的史实主要发生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C项错误。材料中心阐述的是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与既定目标相差甚远,D项“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的观点缺乏材料依据。‎ ‎6.(2018·高考全国卷Ⅲ·T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命题点: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25‎ 高考总复习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解析:选A。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排除B;新经济政策强调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材料反映的是政府计划,C错误;1959年的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改革是要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减少了国家的过度干预,D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材料的“计划”突出钢铁等重工业,与斯大林模式一致,故A正确。‎ ‎7.(2017·高考江苏卷·T1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 ‎ ‎ 产业 时间 国家地区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90‎ 年 ‎2003‎ 年 ‎1990‎ 年 ‎2003‎ 年 ‎1990‎ 年 ‎2003‎ 年 低收入 ‎32‎ ‎24‎ ‎28‎ ‎27‎ ‎40‎ ‎49‎ 中等收入 ‎14‎ ‎9‎ ‎39‎ ‎36‎ ‎47‎ ‎55‎ 高收入 ‎3‎ ‎2‎ ‎33‎ ‎27‎ ‎64‎ ‎71‎ 表中数据表明(  )‎ 命题点: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 解析:选D。分析表格可知,1990~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的农业和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整体上都呈下降趋势,服务业则呈上升趋势,表明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故D项正确。高收入国家并没有忽视农业生产,故A项错误;中低收入国家服务业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工业和农业,故B项错误;三大产业明显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态势,故C项错误。‎ ‎8.(2017·高考全国卷Ⅲ·T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命题点: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25‎ 高考总复习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解析:选A。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滞胀”,不得不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干预,A与此相符;B是经济调整方式之一,不是目的;此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缩减福利,C错误;此举意在更多利用市场发展经济,而非恢复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D错误。‎ ‎9.(2015·高考海南卷·T20)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这反映出(  )‎ 命题点:二战后世界各国经济的特点A.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 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 D.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中工业设备的使用年限及“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可知,当时美国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法国,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差距比较明显,故选C项。法国和美国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充分的国家,因此两国的经济结构无根本差异,故A项错误;欧洲因为二战,经济残破,故B项错误;经济一体化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练模拟·能力提升]‎ ‎1.供给学派主张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里根政府上台后就实行了供给学派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  )‎ A.使美国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B.直接推动了“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C.促进了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 D.基本杜绝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解析:选C。根据材料“供给学派主张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可知,供给学派主张发展生产力,促进了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故选C项。‎ ‎2.二战结束后,欧美国家脑力劳动者人数迅速增加,他们被称为“白领工人”。20世纪40~70年代,美国“白领工人”的总数从1 508万人增加到5 105万人。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产业结构升级 B.中产阶级出现 25‎ 高考总复习 C.大众教育普及 D.科学技术进步 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科技进步,致使欧美国家脑力劳动者人数迅速增加,故选D项;二战后第三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脑力劳动者增加无关,排除A项;“中产阶级出现”为材料的现象而非原因,排除B项;大众教育普及是直接原因而非主要原因,排除C项。‎ ‎3.下图是一幅名为《欧盟福利》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 A.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B.“福利国家”使欧盟每况愈下 C.发挥福利制度的正面效用 D.“福利国家”使欧盟不堪重负 解析:选D。从漫画中可以看出欧洲早在1945~1975年就进入了福利国家的黄金时代,接着出现了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说明欧盟“福利国家”在不断走下坡路,“福利国家”使欧盟不堪重负,故D项正确。‎ ‎4.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杂志经常刊登各种或美观或美味的食品广告。这些广告代表了当时最高级别的摄影和印刷水平,一度成为苏联那个年代的标志之一。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 A.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显现,居民消费乏力 B.苏联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C.新经济政策得以恢复,经济充满活力 D.赫鲁晓夫改革初现成效,农业生产局部改善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这些广告代表了当时最高级别的摄影和印刷水平,一度成为苏联那个年代的标志之一”可见广告目的是刺激消费,侧面反映居民消费能力下降,故选A项。‎ ‎5.1961~1975年苏联农业投入情况表 ‎1961~‎ ‎1965 ‎ ‎1966~‎ ‎1970 ‎ ‎1971~‎ ‎1975 ‎ 国家及集体农庄为发展农业投入资金(10亿卢布) ‎ ‎6.3 ‎ ‎11.7 ‎ ‎19.5 ‎ 25‎ 高考总复习 拖拉机(千辆) ‎ ‎170 ‎ ‎235 ‎ ‎287 ‎ 收割机(千辆) ‎ ‎57 ‎ ‎59 ‎ ‎70 ‎ 载重汽车(千辆) ‎ ‎52 ‎ ‎102 ‎ ‎187 ‎ 无机肥料(百万吨) ‎ ‎16 ‎ ‎40 ‎ ‎65 ‎ 上表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希望改变农业落后的面貌 B.解决重工业产品过剩问题 C.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 D.优化工业化中的资源配置 解析:选A。题干中对农业的投入增多体现了苏联改变农业落后面貌的意图,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牵涉重工业的问题,故B项错误;C项表述仅仅是描述表格的现象,并未进行原因分析,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工业的资源配置,故D项错误。‎ ‎6.美国人的研究认为,勃列日涅夫后,苏联在第三世界政策上出现新动向,降低了对第三世界的义务、减少对东欧盟国的承诺,要盟国提高自力更生程度等。这种动向的出现(  )‎ A.源于苏联实力的相对下降 B.体现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C.表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D.彰显了苏联的大国战略 解析:选A。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时期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资源,苏联实力相对下降,承担不起更多的义务与承诺,故选A项。‎ ‎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法国在二战后的三十多年里,先后制定并实施了9个经济计划;英国在1962年制定了第一个经济五年计划,后又制定了经济发展国家计划;联邦德国在1968年制定了第一个全国经济计划;意大利则制定了1955~1964年的十年经济计划。这反映出(  )‎ A.欧洲一体化程度的加深 B.计划经济体制在西欧的确立 C.美国加紧对西欧的控制 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得到认同 解析:选D。依据材料,二战后西欧国家纷纷制定经济计划,这反映了二战后这些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计划指导,故选D项。‎ ‎2.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 25‎ 高考总复习 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表明美国(  )‎ A.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出现动摇 B.试图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分权制衡原则发生巨大变化 D.国家政策受到冷战格局影响 解析:选D。据材料肯尼迪关于福利国家的立法方案被否决,加强国防的方案获得支持可知,美国的政策受到与苏联争霸的影响,故选D项。‎ ‎3.(2020·山东青岛一模)下表是1960~1980年世界范围产业结构发展概况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产业结构 ‎ 国家类别 农业(%) ‎ 工业(%) ‎ 第三产业(%)‎ ‎1960年 ‎ ‎1980年 ‎ ‎1960年 ‎ ‎1980年 ‎ ‎1960年 ‎ ‎1980年 ‎ ‎33个低 收入国家 ‎ ‎50 ‎ ‎56 ‎ ‎18 ‎ ‎25 ‎ ‎32 ‎ ‎19‎ ‎63个中等 收入国家 ‎ ‎24 ‎ ‎15 ‎ ‎30 ‎ ‎40 ‎ ‎46 ‎ ‎45‎ ‎19个发 达国家 ‎ ‎6 ‎ ‎4 ‎ ‎40 ‎ ‎34 ‎ ‎54 ‎ ‎62 ‎ A.第三产业的兴旺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 B.战后世界的工业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C.世界各国农业生产普遍呈现出衰退趋势 D.发达国家经济出现第二个“黄金时期”‎ 解析:选A。据表格内容19个发达国家中,在1980年第三产业占到了62%,而在33个低收入国家中,第三产业只占到19%可知,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故选A项。‎ ‎4.对下面图表中虚线框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1973年美国经济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滞胀”‎ 资料来源: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5‎ 高考总复习 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 B.凯恩斯主义已失灵 C.美国恢复自由放任传统 D.“新经济”时代已来临 解析:选B。由材料“1973年美国经济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滞胀’”可知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美国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 ‎5.当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企业家、政治家意识到,两极分化严重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还是经济问题。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了获利的机会。为此,这些国家(  )‎ A.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 B.开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D.发展知识经济增加社会财富 解析:选A。材料强调“两极分化严重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因此要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缩小贫富差距,故A项正确;B项是罗斯福新政,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缩小贫富差距无关,故C项错误;发展知识经济与缩小贫富差距无关,故D项错误。‎ ‎6.(2020·广东揭阳一模)当代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巴尔指出,福利国家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是反对市场价值的一种手段,因为它能阻止过分不平等造成的社会风险与政治风险。而早在1943年,丘吉尔就宣布“对于任何一个社群来说,没有比让婴儿喝上牛奶更好的投资了”。据此可知(  )‎ A.完善的福利制度是英国赢得二战的重要举措 B.市场经济在二战后遭到西方国家的抛弃 C.福利制度推动英国政府加大经济上的投资 D.福利国家制度兼具人本价值和政治意义 解析:选D。据题干中“福利国家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是反对市场价值的一种手段,因为它能阻止过分不平等造成的社会风险与政治风险”可知,福利国家制度有政治意义,题干中“对于任何一个社群来说,没有比让婴儿喝上牛奶更好的投资了”说明福利国家制度有人本价值,故选D项。‎ ‎7.1980年,法国密特朗执政时,密特朗所代表的法国社会党是欧洲社会主义流派之一,以国有化、权力下放和自治管理作为三大理论支柱。这从侧面反映了法国(  )‎ A.实行混合经济体制 B.中央集权制度松动 C.国家干预经济增强 D.福利国家道路受挫 解析:选A。据材料“以国有化、权力下放和自治管理作为三大理论支柱”可知,法国实行混合经济体制,故选A项;材料论述的是经济体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 25‎ 高考总复习 排除B项;由“权力下放”可知,国家干预减少,排除C项;材料论述的是经济体制,未涉及社会保障,排除D项。‎ ‎8.1956年春,苏共中央决定对《农业劳动组合章程》的部分条款进行修改和补充,在集体农庄改行按月预付一部分现金报酬,并按不同标准付给超额完成计划附加报酬的制度。上述措施旨在(  )‎ A.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B.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C.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D.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解析:选D。“在集体农庄改行按月预付一部分现金报酬”使收入分配方式更加灵活,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选D项。‎ ‎9.1953~1964年,苏联农业生产增长了70%,工业生产增长了1.8倍,工人平均工资增长了约40%。这说明当时苏联(  )‎ A.斯大林模式尚有影响 B.工业化推动了农业集体化 C.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D.摒弃了重工业优先的政策 解析:选A。材料信息表明,1953~1964年,苏联的工业生产增长远大于农业生产增长,说明这一时期苏联的发展重点仍然在工业领域,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故选A项。‎ ‎10.(2020·河北保定二模)赫鲁晓夫上台之初对农业问题的基本评价是:“我国的粮食基本上是有保证的”,但农业的一系列重要部门还处于落后状态,这种落后阻碍着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影响集体农庄庄员收入增长的障碍。赫鲁晓夫这一认识(  )‎ A.是对斯大林体制的维护 B.正确指出苏联农业存在的问题 C.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D.开创了苏联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先河 解析:选B。赫鲁晓夫认为农业的一些重要部门的落后影响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以及集体农庄庄员收入的增长,符合当时实际,故选B项;赫鲁晓夫指出了苏联农业的问题,并非维护斯大林体制,排除A项;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是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排除C项;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从列宁时代就开始了,排除D项。‎ ‎11.(2020·山东潍坊二模)1962年苏联学者利别尔曼建议,用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在赫鲁晓夫的倡导下,围绕此建议展开了学术讨论。 这一讨论(  )‎ A.主张恢复新经济政策 B.使苏联经济进入市场轨道 C.动摇了公有制的地位 25‎ 高考总复习 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用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可知,利别尔曼建议实质就是要给企业部分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有利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故选D项。‎ ‎12.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俄罗斯有人认为“勃列日涅夫时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停滞时期”,有人认为是“黄金时代”,有人认为是“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有人认为是“隐含新危机的时代”。由此可见,关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认识(  )‎ A.代表了俄罗斯社会共同的认知 B.随着认识角度的拓展日趋全面 C.有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倾向 D.缺少对俄罗斯历史的整体认识 解析:选B。据材料“苏联历史上的‘停滞时期’……有人认为是‘隐含新危机的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经济滑坡,因此是“经济停滞”时期,但在与美国争霸中处于攻势地位,因此为“黄金时代”,由此可见,对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认识更加全面,故选B项。‎ ‎13.(2020·湖北武汉调研)1976~1980年间,苏联的谷物年均产量较1961~1965年增加57%,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4.4%;1981年,苏联的小麦、甜菜、土豆、牛奶等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这一时期,苏联的改革(  )‎ A.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激活了集体农庄 C.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 D.调整了所有制结构 解析:选C。据材料“苏联的谷物年均产量……增加57%”“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4.4%”“1981年,苏联的小麦、甜菜、土豆、牛奶等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可知,勃列日涅夫改革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故选C项。‎ ‎14.(2020·广东茂名二模)20世纪80年代,在大城市研究所工作的苏联科研人员因为工作出色享有盛誉,但对为地方消费品工业应用研究提供支持则很少感兴趣,后来有学者说,他们只不过是“把他们发表的文章从窗户扔出去”。该学者意在批评苏联(  )‎ A.政治体制制约了科技进步 B.科研人员日益增长的功利化倾向 C.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脱节 D.经济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选C。题干材料“对为地方消费品工业应用研究提供支持则很少感兴趣……‘把他们发表的文章从窗户扔出去’”说明研究没有深入一线,没有与工业生产联系,故选C项。‎ 25‎ 高考总复习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西方资本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大变动,鉴于严重危机、冷战和殖民体系瓦解,西方国家普遍进行经济大调整,包括对生产关系进行一定的自我调整,力求经济运行的有序化。通过马歇尔计划等一系列调整安排……确立较为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制。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国家科技政策,推出众多的科技项目,并通过市场经济体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过一系列调整,西方经济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1950~1973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4.5%。西方经济格局也发生变化,出现了新的力量对比局面。‎ ‎——摘编自吴必康《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调控经济,经济增长仍然有所波动,但即使在经济周期的谷底,仍保持一定的速度在增长。‎ ‎——摘编自《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等》‎ ‎(1)材料一中“西方资本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是什么?并简析二战后西方国家进行经济大调整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的原因。‎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作答;第二小问,这里的“主要影响”指的是西方国家进行经济大调整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要结合政策调整、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等因素综合分析。‎ 答案:(1)变动: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确立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主要影响: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2)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经济发展的环境大为改善;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相继展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基本确立,经济稳定提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1820~1998年)‎ 25‎ 高考总复习 年度 业种 荷兰(%)‎ 英国(%)‎ 美国(%)‎ ‎1820年 农业 ‎43‎ ‎37‎ ‎70‎ 工业 ‎26‎ ‎33‎ ‎15‎ 服务业 ‎31‎ ‎30‎ ‎15‎ ‎1890年 农业 ‎36‎ ‎16‎ ‎38‎ 工业 ‎32‎ ‎43‎ ‎24‎ 服务业 ‎32‎ ‎41‎ ‎38‎ ‎1998年 农业 ‎3‎ ‎2‎ ‎3‎ 工业 ‎22‎ ‎26‎ ‎23‎ 服务业 ‎75‎ ‎72‎ ‎74‎ ‎——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上表涵盖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解析:本题为说明题,计量史学主要是“看数值,重变化”,可以纵向分析,也可以横向分析,角度一,纵向分析,如选择英国,结合材料数据可知英国农业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工业、服务业就业呈上升趋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瓦特改进“万能蒸汽机”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使机器生产替代手工生产,英国工业获得飞速发展;工业革命使城市化进程加快,服务业进一步发展,19世纪70年代,英国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工业和服务业再次得到发展,20世纪中期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英国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角度二,横向分析,如选择英国和美国,由材料数据比较可知在1820年和1890年两个时段,英国的工业、服务业就业比例高于美国,1998 年,英美两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相当,服务业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英美两国的两次工业革命进程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两国的推动等方面作答分析。‎ 答案:示例一:(以一国为例,三个时段纵向数据分析)‎ 信息:英国农业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工业、服务业就业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服务业。‎ 说明: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使工厂突破了动力的限制在城市集中建立;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机器生产替代手工生产,英国工业飞速发展;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英国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工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 ‎20世纪中期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英国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 示例二:(以两国为例,三个时段横向数据比较分析)‎ 信息:在1820年和1890年两个时段,英国的工业、服务业就业比例高于美国,1998 ‎ 25‎ 高考总复习 年,英美两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相当,服务业发展迅速。‎ 说明:19世纪上半叶,英国即将完成工业革命,逐渐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美国刚独立不久,工业化进程缓慢。‎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英美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英美两国的工业、服务业都有所发展,但是英国凭借殖民优势仍保持了工业和服务业的高比例。‎ 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和科技优势,确立了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工业、服务业就业比例大大提高。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英美两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三产业就业比例急剧增加。‎ 2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