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模块3专题15第30讲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学案
————————————[框图概览·线索归纳]———————————— 【认读导引】 两大主题:近、现代世界科技与文化发展历程;现代中国文化与科技的发展。 五个方面:近、现代科技发展历程;近、现代世界文学;近、现代世界美术;近代以来的影视音乐艺术;现代中国文化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现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第30讲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科学革命——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发展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1.经典力学——认识史上的飞跃 (1)创立标志: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主要内容 ①牛顿的运动三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②万有引力定律,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飞跃。 (3)意义: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2.量子论——驱走乌云的太阳 (1)创立: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概念,同年,发表《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 (2)应用 ①1905年,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1923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理论。 ③奥地利、德国物理学家建立了量子力学。 (3)意义:使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3.相对论——爱因斯坦的“时空” (1)创立: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诞生。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2)发展:1916年,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空间、时间不是独立的实在,而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3)意义 ①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②相对论同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近代科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近代科学产生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2)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为近代科学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较为自由的社会氛围。 (3)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发展,为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条件。 (4)科学家群体勇于探索、敢于追求真理和坚持不懈的可贵精神。 二、追寻生命的起源 1.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 (1)西方的上帝造人说:西方神学认为各种生物是按上帝的旨意和计划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后就永恒不变。 (2)古代中国:女娲抟土造人。古埃及:黑泥塑人。古芬兰:怪鸟蛋孵化成人。古希腊:鱼变人。 2.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 (1)林耐:将动物、植物分类的通用层次确定为纲、目、属、种四级。 (2)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理论。 (3)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 (4)巴斯德:微生物学研究取得巨大成果。 (5)拉马克:提出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 3.达尔文和进化论 (1)提出:1859年,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出版。论证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意义:证明了整个有机界——植物、动物,包括人在内,都是长期发展进化过程的产物。 4.造物主的落寞 (1)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的大辩论:焦点是《物种起源》一书。这场辩论以进化论者的胜利告终。 (2)进化论的进一步传播: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论证了“人的构造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了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对达尔文进化论的认识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生物学理论,它不是适用于一切现象的普遍规律,而且并不完全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它对人类社会具有警示作用。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史料 近代科学是启蒙思想家们彻底批判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武器,科学已不单纯是一种自然知识体系或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工具,而是代表了一种崭新的精神、一种独特的文化。科学文化与法国启蒙运动的互动,为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科学文化在经历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洗礼后,变得愈加丰富多彩,法国科学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出现空前繁荣。启蒙运动参与到民族主义话语对于历史和民族认同的建构之中,在理论层面上阐释民族情感与爱国主义。“哲学家们”还在公共领域中传播着这些观念,在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公共舆论中,民族主义已经获得了更为普遍的接受。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解读] 史料主要阐述了近代科学与欧洲启蒙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 [思考] 运用中外近现代史的史实,对史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进行论证。 试答: 【提示】 观点:启蒙运动和自然科学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论证: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成为启蒙思想家批判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武器;科学家探索自然的精神鼓舞了启蒙思想家探究社会问题,提出了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一系列理论。 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了人们探索自然科学的欲望,19世纪自然科学飞速发展,出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等一系列科学成就。 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关系 1.思想解放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了人和人性,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热情。文艺复兴运动直接为打破地心说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基础。 (2)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为人们思想的解放、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 (1)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支柱之一——地心说,给神学以极大冲击。 (2)牛顿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进化论的观点挑战了基督教神学所宣扬的神创论,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从家国情怀的角度, 感悟达尔文的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文艺复兴运动”起,欧洲开始独步世界文明的前列;“发现新大陆”后,更开始了世界性的扩张,到19世纪后半期,欧洲列强挟工业革命唤起的强大威力,基本上实现了对全球的统治。在那个时代,“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这样一些思想,很合乎欧洲人的胃口。于是,达尔文认为仅适用于生物界的“进化论”,被“误读”为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达尔文主义”变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19世纪后期,严复被派遣到英国留学。从一个“温良恭俭让”的政治文化氛围中,来到一个充满竞争精神的国度,加上欧洲社会的公共传媒与社会舆论弥漫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浸染,使严复对欧洲文明的认知和他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不能不受影响。他认为:中国应当向欧洲学习的东西,比“坚船利炮”和工业科技以及自然科学更重要也更为根本的是欧洲的“人文典章”。严复把《进化论与伦理学》译为《天演论》之后,“进化论”适合于“生物界”的思想与内容被完全略去。这样,“进化论”就成为专门适合于“人类社会”的理论了。 ——据纪坡民《“误译”和“误读”,把“伦理学” 丢了——从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 到严复的〈天演论〉》整理 材料二 在《天演论》中,严复接受了斯宾塞“适者生存”的口号,且加上了“物竞天择,优胜劣败”这八个字。《天演论》出版后,风靡中国思想界。梁启超因之宣讲进化者天地之公理也;五四时期,陈独秀做了进一步发挥,“进化论者之言曰:吾人之心,乃动物的感觉之继续。……强大之族,人性兽性同时发展”。 (1)根据材料一,分析欧洲和严复“误读”“误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解析] 第(1)问,欧洲“误读”的原因,根据材料一中“自‘文艺复兴运动’起,欧洲开始独步世界文明的前列”可得出领先世界的优越感;根据材料一中“到19世纪后半期,欧洲列强挟工业革命唤起的强大威力,基本上实现了对全球的统治”可得出为殖民侵略辩护;严复“误译”的原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当时严复的个人经历和中国的国情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梁启超、陈独秀对进化论的态度可知,进化论传入中国后,被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改造,成为反对封建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想武器。 [答案] (1)原因:欧洲——领先世界后的民族优越感;为殖民扩张作辩护。 严复——儒家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认知冲突;受西方“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2)影响:进化论传入中国后,被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改造,成为反对封建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想武器。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1.以《天演论》为代表的进化论思想,为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 2.孙中山以进化论为依据,宣传民权和民主共和的历史必然性,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3.进化论深深影响了普通民众,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转变。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老化,人类在逃离太阳系,去往新家园过程中遭遇木星引力吸引,险些与木星相撞的故事。这一情节涉及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 ) A.哥白尼的“日心说” B.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 [根据材料可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可解释材料中的现象,故选D项;哥白尼的“日心说”与逃离太阳系没有任何关系,故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对电磁感应理论的相关提及,故排除B项;材料中所提及的是人类的逃离而非进化,故排除C项。] 2.(2019·常州一模)17世纪,一位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方面的成就,使科学不再是一些杂乱孤立的事实和定律,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这位科学家( ) A.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B.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演变 C.构建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体系 D.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包括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故选D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故排除A项;普朗克的量子论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故排除B项;构建现代物理学理论体系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故排除C项。] 3.19世纪的物理学领域建立了“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殿堂”,但仍存在“乌云”,后来出现了“驱走乌云的太阳”。“太阳”指的是( ) A.牛顿经典力学 B.马克思主义学说 C.达尔文进化论 D.爱因斯坦相对论 D [牛顿经典力学产生于17世纪而不是“19世纪”,故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是物理学成就,故B项错误;达尔文进化论是生物学领域的理论,故C项错误;材料“存在‘乌云’”是指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物理学研究中的新问题,材料“驱走乌云的太阳”是指相对论发展了经典力学, 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故选D项。] 4.(2019·乌鲁木齐二模)从神学向科学的转变,以及由此引起的从精神因果论向物质因果论的转变,始于此前的科学革命,但是19世纪的一些理论学说极大地加快了这一转变步伐。其中最重要的是( )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 [由材料“19世纪的一些理论学说极大地加快了这一转变步伐”可知,1859年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推动了从精神因果论向物质因果论的转变,故选C项;17世纪,牛顿提出经典力学,故排除A项;量子理论诞生于1900年,故排除B项;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故排除D项。] 文明的原动力——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人类文明的引擎 1.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 (1)发明 ①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 ②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 (2)意义: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英国的棉纺织业已经在技术上完成了由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 2.“万能的原动机” (1)原因: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2)发明:1769—1782年瓦特完成了蒸汽机的改良。 (3)意义 ①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机”。 ②蒸汽机是人类继发明用火之后,在驯服自然力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果。工厂的大量出现,使历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4)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1803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5)机器制造业的诞生:1794年,英国人莫兹利发明移动刀架;19世纪初,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 3.“科”“技”结合的典范 (1)电力的发明和应用 ①发明 a.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b.1838年:俄国的雅可比制成实用的电动机。 c.1866年:德国的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d.1870年:比利时的格拉姆制成电动机。 e.1882年:美国的爱迪生创建第一个中心发电厂。 ②影响: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气设备工业的发展。 (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①发明:19世纪80年代前期,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各自独立地制成汽油内燃机;1887年,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 ②影响:推动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3)化学工业建立:1867年,瑞典人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工业革命的特点 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使生产力迅速提高。不过,起始之时主要依靠那些能工巧匠根据自己劳动的实践创造发明了一些机器,把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到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正式运用到生产中去,用来带动机器之时,工业革命才进入了科技阶段。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二、向“距离”挑战 1.立体交通的诞生 (1)交通工具的发明 ①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分别独立制成了最早的汽车。 ②1887年,人们把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 (2)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3)影响:推动了全世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 2.穿越大洋的电波 (1)电报 ①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机。 ②1851年:横跨英吉利海峡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③1866年: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2)电话: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机,电话在通信领域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3)无线电通信 ①1902年,意大利人马可尼横跨大西洋传送无线电信息。 ②1916年,马可尼完成了信息传播史上的重大突破——短波试验,从而奠定了几乎所有现代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技术基础。 3.改变世界的网络 (1)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①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②电子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第五代新型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 (2)互联网技术: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组成四通八达的网络,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 (3)影响:遍布世界的互联网,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一 事实上,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科技进步最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发明者中大部分是天才的修补工、自觉的机修工和工程师以及其他自学成才者。 ——R.卡梅伦《世界经济史》 史料二 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史料三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解读] (1)史料一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和创造多是靠技师和工匠的经验和技巧积累。 (2)史料二说明1870年以后,科学越来越成为大工业生产的推动力量。 (3)史料三反映了科技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思考] (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鲜明特点。 试答: (2)综合上述史料, 指出史料三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 试答: 【提示】 (1)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对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不大,科技发明多由技工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科学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2)促进作用: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加大科技投入的原因:科技成为引领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金融危机。 科技革命的双重影响 1.积极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3)政治上要求进一步民主化,使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普遍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 (4)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垄断组织,部分地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互联网的产生,更加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5)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并提高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2.消极影响 (1)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穷与落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2)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3)如果无限制地发展工业,必然会造成资源浪费和枯竭。 (4)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犯罪等,都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些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感悟科技革命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启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历史成果 1946年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式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1969年 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 1992年 美国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1994年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1996年 信息产业提供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大约三分之一 2016年 中国互联网用户突破7亿大关,稳居世界第一。在互联网产业占GDP比重方面,中国则以6.4%的比重高居世界第一 2018年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主题为“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据人教版教材和时政信息编辑 上表为部分信息技术发展历史成果。从表中提取与信息技术发展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解析] 图表提供的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部分历史成果。从提供的历史成果来看主要是美国和中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概况。在拟定论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历程和影响等方面考虑。如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影响信息技术发展的因素:美苏争霸催生了信息技术;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从影响方面可以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在论述过程中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 信息一: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 说明:(略) 信息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说明:(略) (答案亦可从如下信息入手:影响信息技术发展的因素;美苏争霸催生了信息技术;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中国21 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科技革命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启示 1.科技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英国工业革命中,以改良蒸汽机的出现和应用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步伐。 2.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真正强大起来的重要推动力。美国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一直保持着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的强盛势头,因而确保了其在世界上的经济、军事强国地位。因此我国只有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3.改革开放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正是我国闭关锁国、一步步走向落后的历史时期。今天,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洛阳一模)1784年瓦特(英国)改良的蒸汽机和1870年格拉姆(比利时)制造的发电机,分别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关于这两项科技成果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该技术的应用都引起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B.都因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发明 C.使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占据主导地位 D.都产生于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A [两项科技成果的应用都引起了生产关系的调整,故选A项;1784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不是因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发明的,故B项错误;重工业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故C项错误;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英国,而格拉姆是比利时人,故D项错误。] 2.(2019·昆明调研)1899年,英国著名博物学家华莱士认为,19世纪经历的科学进步较人类先前所有世纪经历的还要多。然而今天,我们又能夸口说,20世纪上半期所做的科学工作比以往全部历史中所做的还要多。据此可知( ) A.科学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 B.科学工作日益受到社会重视 C.科学进步取决于时代发展 D.科学工作随时代发展而加重 A [材料“19世纪经历的科学进步较人类先前所有世纪经历的还要多”“20世纪上半期所做的科学工作比以往全部历史中所做的还要多”,体现了科学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故选A项;B项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C、D两项都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故排除。] 3.(2019·大连一模)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参照“工业化”一词提出了“信息化”的概念。下图与“信息化”密切相关,该图主要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 A.推动着社会众多领域的发展 B.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结构 C.加速了世界生产的融合趋势 D.使人类社会的分工更加分散 A [该图反映了计算机诞生后,信息产业迅速发展,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推动着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经济模式等的发展,故选A项;图中信息无法反映信息技术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故B项错误;图中信息虽能体现信息技术对生产的影响,但无法体现是否出现融合趋势,故C项错误;现代信息技术促使人类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并不是分散,故D项错误。] 4.(2019·苏州一模)2018年4月,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表示,由于担心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分享的个人信息无法得到安全保障,他正退出Facebook。此前,花花公子网站也发布消息,宣布退出Facebook。这反映了互联网( ) A.对人们的生活没有积极意义 B.极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C.以经营社交软件为主要内容 D.产生的消极影响应引起重视 D [“对人们的生活没有积极意义”表述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互联网的负面作用,故B项错误;“以经营社交软件为主要内容” 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担心……个人信息无法得到安全保障”,说明互联网存在缺陷,这种消极的影响正引起人们的重视,故选D项。] 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 考纲 (1)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应用和现代信息技术 全国卷近五年一直未命题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2019·苏州一模)有学者说:“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伽利略的科学工作就是这一传统结合的典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伽利略非常注重实验测量 B.伽利略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 C.伽利略兼顾实验事实与逻辑 D.伽利略做出了众多科学发现 C [根据材料“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匠对应实验事实,学者对应逻辑,故选C项;伽利略注重实验测量体现了工匠传统,故排除A项;“逻辑推理”对应学者传统,故排除B项;“科学发现”体现不了工匠精神,故排除D项。] 2.在启蒙理性鼓舞下,工业革命所显示的巨大力量,将上帝从最后一块领地上(生物界和有机界)赶了出去。这一结果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牛顿物理学成功地解释了自然现象 B.达尔文确立了有机界的“发展”观 C.启蒙思想家揭露了宗教神学的虚假 D.浪漫主义思潮激发了对未来的想象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提出,否定了上帝创世说,从而将上帝从生物界和有机界驱逐出去,故选B项;牛顿物理学中三大定律能够解释自然界中无生命物体的运动现象,将神从无生命领域驱逐出去,故排 除A项;很多启蒙思想家依然坚持宗教信仰,更没有否定上帝创世说,故排除C项;D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3.(2019·乌鲁木齐一模)19世纪,铁路的问世打破了人们根据日出日落决定作息时间的习惯。1852年,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设立了统一的全国报时系统;1884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划分全球时区序列的基础。这说明( ) A.英国在确定国际标准时间上占主导地位 B.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世界地理学的发展 C.交通工具的革新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时间的标准化是工业化造成的趋同效应 D [由材料可知,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对时间有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故选D项;英国在工业革命中占主导地位,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而非世界地理学的发展,故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世界市场,故排除C项。] 4.(2019·兰州质检)1999年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京东、苏宁易购等自营式电商企业随后相继诞生;2012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网购市场;2018年的“双11”不仅是购物狂欢节,承载更多的是观念更新。这说明( ) A.中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受益者 B.互联网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C.电子商务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 D.网络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 B [材料体现的是网络购物在中国的发展,中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受益者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网购的快速发展,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经济观念的影响,反映出互联网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和观念,故选B项;材料体现不出电子商务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故C项错误;由材料“承载更多的是观念更新”可知,材料反映的不仅是网络技术推动经济增长,还有网购对人们观念的更新,故D项错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