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第7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后达标检测人民版1
【优化方案】2017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祖国统一与外交 第 7 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后达标检测 人民版 (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6·广东汕头高三模拟)1946—1948 年间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美国所占份额平均 分别为 27%和 51%;1950—1951 年期间,中美贸易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停止,中国与其他西 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也处于瘫痪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因素是( ) A.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 B.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C.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D.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解析:选 B。材料中状况与“一边倒”政策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直接因素”,故 A 项错误;据材料“1946—1948 年间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美国所占份额平均分别为 27%和 51%”和“1950—1951 年期间,中美贸易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停止,中国与其他西方发达国 家的经济往来也处于瘫痪状态”可知受冷战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经济封锁,故 B 项正确; 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与中国 无关,故 C 项错误;中国一直以来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材料信息无关,故 D 项错 误。 2.(2016·河北唐山模拟)1949 年毛泽东指出:“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 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 建立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只把他们当作外国侨民待遇,但应予以切实保护。” 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原则是( )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不结盟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解析:选 A。材料强调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 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符合“另起炉灶”的内容,故 A 项正确;“一边倒” 处理的是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故 B 项错误;不结盟政策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不 符合题干时间限制,故 C 项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强调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 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与题意无关,故 D 项错误。 3.(2016·太原模拟)历史学者沈志华对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每年数百个讨论的问 题及做出的决议进行粗略统计发现,其中直接涉及中国或中共的议题,1945—1948 年每年 只有 4—5 个,最多时也没超过 7 个,而 1949 年便陡然增加到 70 个。这说明( ) A.亚洲太平洋地区已经成为冷战的焦点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已开始生效 C.中国在苏联国际战略中地位不断提升 D.美苏争霸呈现出美攻苏守的基本态势 解析:选 C。材料表明了苏联对中国的重视,体现了中国在苏联国际战略中的地位不断 提升,故 C 项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的焦点主要是在欧洲,故 A 项错误;《中苏友好 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于 1950 年 2 月,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与美攻苏守无关,故 D 项错误。 4.(2016·河北省百校联盟高三新课标大联考)周恩来在 1953 年对回国述职的驻缅甸首 任大使姚仲明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 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 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选 D。1953 年 12 月,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材料意思相符,故 D 项正确。 5.(2016·山东济宁模拟)某国际会议以“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 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主要议题,可以说是第一次提出了南南合作的思想,为发展中国家 的互助合作开辟了道路。这次会议最有可能是( ) A.1954 年日内瓦会议 B.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C.1955 年亚非会议 D.1971 年第 26 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解析:选 C。1955 年亚非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 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故 C 项正确;日内瓦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 度支那和平问题,故 A 项错误;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主要讨论的是不结盟问题, 故 B 项错误;第 26 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主要讨论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的问题,故 D 项错误。 6.(2016·福建泉州高三质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非洲国家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 作。非洲国家( ) A.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B.是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成员国 C.是 50 年代初中国的主要建交对象 D.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解析:选 D。不结盟运动没有中国的参与,故 A 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成员国是 中俄和中亚四国,没有非洲国家,故 B 项错误;50 年代初中国的主要建交对象是社会主义 阵营的国家,故 C 项错误;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故 D 项正确。 7.1969 年 7 月,美国取消美国人前往中国旅行的限制,取消对中国非战略物资贸易的 限制;随后,尼克松通过罗马尼亚总统向中国领导人传话,称将从台湾海峡撤出两艘驱逐舰。 这些举动表明美国( ) A.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B.试图谋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C.准备断绝与台湾当局的外交关系 D.积极回应中国的“乒乓外交” 解析:选 B。美国采取这些举动,旨在缓和同中国的紧张敌对状态,谋求改善与中国的 关系,故 B 项正确。 8.(2016·福建厦门模拟)下图所示为某时期部分国际知名报刊集中报道的头条新闻(封 面故事),该事件如此受关注主要是因为( ) A.中美两国领导人实现首次历史性会晤 B.美国支持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建交使紧张的国际局势得以缓解 D.冷战格局下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解析:选 D。图片信息反映了 1972 年 2 月 21 日至 28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期 间,部分国际知名报刊集中报道的头条新闻。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发表了上海联合公 报,标志着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了缓和,故 D 项正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总统对中国进 行的首次访问,中美两国领导人实现首次历史性会晤说法过于绝对,故 A 项错误;1971 年 10 月 25 日,联合国第 26 届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此时中美关系仍处于 敌对状态,故 B 项错误;图片无法体现中美建交对国际局势的影响,故 C 项错误。 9.(2016·南昌高三模拟)从 1972 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 200 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 26 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 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 A.毛泽东执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 B.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C.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 D.中国开始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解析:选 B。毛泽东执政时,中国仍然坚持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启动对外开放,故 A 项 错误;1972 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推动中国从西方和日本引 进技术,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故 B 项正确;此时中国与西方的经济交流有限,1978 年改 革开放后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才真正拉开,故 C 项错误;从材料无法确定中国是否为首次 引进外资发展生产,故 D 项错误。 10.(2016·郑州质检)对下列三幅图片展现的共同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B.中国奉行友好结盟和平外交政策 C.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D.中国倡导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解析:选 A。题干强调展现三幅图片共同信息,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即中国积 极参与不同层面的合作活动,和三幅图片内容相符,故 A 项正确;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奉行 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故 B 项错误;第一幅图片没有反映 C 项、D 项内容,故 C、D 项错误。 11.(2016·湖北天门模拟)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 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则有学者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 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B.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 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D.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 解析:选 D。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主要是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共同打击 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推动建立民 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所以说上海合作组织不是军事结盟性质的组织,题 干中的两种观点却没有认清这一点,故 D 项正确。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不符合 题意,故 A 项错误;1991 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故 B 项错误;当今世 界的政治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故 C 项错误。 12.(2016·湖北高考仿真供卷)2014 年 11 月 29 日,长春人李海东以 6.2 万元拍下《琉 球国全图》。该图是 1785 年日本著名政治学者林子平所著的《三国通览图说》(日本东京出 版)一书中的附图。图中琉球三省和附属的 36 个岛屿都是黄色的标识,而当时的钓鱼岛、黄 尾山、赤尾屿等和广东、福建、浙江、南京,一律都是使用粉色标识的。这( ) A.说明日本已承认钓鱼岛为中国领土 B.可以作为钓鱼岛归属问题的历史实证 C.说明该学者的制图技术与现代无异 D.证实了中国历代政府对钓鱼岛的管理 解析:选 B。该附图提供的钓鱼岛与中国大陆的地区采用相同颜色的标识,可以作为钓 鱼岛归属问题的历史实证,故 B 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日本政府对钓鱼岛的态度,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该学者的制图技术与现代的对比,故 C 项错误;该附图只能证实某一 时期中国政府对钓鱼岛的管理,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2 分,第 14 题 30 分,共 52 分) 13.(2016·河北保定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前夕,毛泽东就指出:“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 急于去解决,而且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必急于去解决。”后来,在 1958 年 9 月谈到国际形势时,毛泽东还认为“帝国主义国际不承认我们比较承认我们是要 有利一些”。对待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周边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则把它们作为统一战 线的对象。 1978 年起中共改变了只同共产党联系的传统做法,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主政党、西 欧的社会党和工党开始建立联系。80 年代中期以后,同西方发达国家各种类型的资产阶级 政党进行交流与合作。 ——《试论新中国外交政策演变的特点》 材料二 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周恩来开宗明义地讲:“今天开辟外交战线,首先要认清 敌友。”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为了扩展国际空间,对亚非国家长期提供大量无私援助, 仅 60 年代中国向越南提供的援助就达 200 亿美元之巨。 材料三 邓小平指出,现代化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各种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我们在国 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的成就的大小。1982 年,邓小平在党的 十二大开幕词中讲到:在党的各项任务中“核心是经济建设,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 础”。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哪些基本的外交政策和原 则。(6 分)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分析新中国在外交政策方面实现了哪些重大转变。(6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别概括影响我国外交政策“不变”与“变”的因素。(10 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三信息及 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3)问,首先明确影响一国外交政策的因素主要有国家性质、国家利 益、国际环境、国家综合国力等,然后区分“变”与“不变”的因素,最后整理作答。 答案:(1)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伸张正义、反 对霸权主义以维护世界和平。 (2)转变:以意识形态为主到以国家利益为主;由单纯注重政治利益到开始关注经济利 益。 (3)“不变”: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努力争取良好的 国际环境。 “变”: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或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工作 重心);综合国力的增强。(两点即可) 14.(2016·江苏镇江高三调研)中国对外交往经历了古代的朝贡外交和近代的屈辱外 交,现代中国的外交观念和政策均发生了重大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1972 年与中国新增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 1971 1972 建交 国家 8 9 1 0 0 1 3 …… 14 17 材料二 对于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华帝国的不平等条约,如果要了解其单方面的和不平等 的性质,我们就必须回顾一下中国首先强加于西方来客的古老朝贡制度。这个古老的中国制 度,也同取代它的条约体系一样,是不平等的。不言而喻,二者不平等的性质各有不同。值 得回味的是,清廷对今日司空见惯的外交礼仪极力拒斥,对今日看来严重损害国家主权和领 土完整的割地赔款、治外法权等最不平等的条约款项,却相对容易接受;而西方列强则将清 廷习以为常的朝觐礼仪,视为最不堪忍受的不平等待遇。 ——王培培《“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 材料三 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政府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尊重领土主 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 1952—1953、1954—1955、1971—1972 这三个阶 段,影响中国外交发展状况的直接原因是什么?(6 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现代中国外交的平等性”。(24 分)(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 字左右) 解析:(1)结合这三个阶段,中国的相关外交政策和成就来作答。(2)从古代“朝贡”外 交与近代“屈辱”外交的比较,理解“现代中国外交的平等性”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与材 料,分析“现代中国外交的平等性”的产生原因、表现及影响;从“现代中国外交的平等性” 的启发等方面进行论述。 答案:(1)原因:1952—1953:“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制约了其他意识形态国家与中国 建交;1954—195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与中国的建 交;1971—197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关系的缓和,西方国家掀起了与中国 建交的高潮。 (2)略。(答案要包含“现代中国外交的平等性”的内涵、产生原因、表现、影响及启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