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逐渐传入中国,并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2)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人民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 ‎(3)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的衣食住行有了根本改观,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给精神生活带来了新的内涵,社会风尚与民俗风情都在发生着变化。‎ ‎(4)中国近代交通工具受两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而发生变迁,由于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制,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5)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通讯网络。‎ ‎(6)近代报刊以丰富的内容,及时传递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知能强化课Ⅰ 时髦的转身—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近现代中国 ‎——西方文明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表现 ‎(1)近代: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女性,改良后的旗袍。‎ ‎(2)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3)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民众服饰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 ‎(4)改革开放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二)饮食文化变化——“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1)历史悠久: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家。‎ ‎(2)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在我国影响最大,被统称为四大菜系。‎ ‎(3)特色鲜明: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风俗习惯等的影响。到了清朝末年,四大菜系的特色愈加鲜明。‎ ‎2.西餐的传入 ‎(1)传入:从19世纪40年代起,西方人大批来华,西餐也随之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2)与中餐的区别:在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和礼节要求等方面,两者有着明显区别。‎ ‎(3)对中国饮食的影响:‎ ‎①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中国百姓的饭桌。‎ ‎②一批专门生产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始出现。‎ ‎③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居室建筑变化——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建筑 ‎(1)概况: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它们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2)代表: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普通居民的住房都是以四合独院为主。‎ ‎2.西式住房的传入 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中国的居室建筑融入了西式建筑的特点,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3.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开始改用“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西式的家具陈设,如沙发、茶几、座钟、挂表等也受到人们的欢迎。‎ ‎(四)社会习俗变化——习俗风尚的变革 ‎1.影响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2.婚俗变革 ‎(1)清末民初,新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 ‎(2)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 ‎3.丧礼变革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西式丧礼。‎ ‎②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由土葬向火葬改革。‎ ‎4.社交礼仪变革:民国初,采用西方的握手和鞠躬等,取代跪拜礼;在称呼上,用先生和同志,取代老爷和大人。‎ ‎5.其他变革:剪辫易服,迫令放足;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并步入社会。‎ ‎[史学者说]‎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 二、古代中国——农耕时代的社会生活 ‎1.先秦至唐的社会生活 ‎(1)先秦时,各诸侯国出于强国、争战和称霸的需要,纷纷推出积极的人口政策,鼓励生育。如秦孝公继位后重用商鞅,实施变法,对内奖励农耕,改善老百姓生活,提高生育能力;对外“利其田宅而复之三世”,欢迎三晋百姓移民秦国,为秦国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人口基础。‎ ‎(2)汉代经济发达,且少战乱之忧,因而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这在汉乐府和汉代画像石中均有反映。从乐府诗中可以看出人民主食以谷物为主,如小麦青青大麦枯(《小麦谣》)、舂谷持做饭(《十五从军行》)、禾黍不获君何食(《战城南》)等;汉代画像石中也有众多表现当时社会生活的画面,诸如浩浩荡荡的车骑出行图、聚会拜谒图、祭祀吊唁图,也有辛勤劳作的农耕场面、锤声铿锵的冶铁场面。‎ ‎(3)隋唐时期的社会生活色彩纷呈,别具特色。唐代饮食深受胡人饮食影响;饮茶品茗蔚然成风;唐代妇女地位较高,服饰亦绚烂多彩;打马球成为时髦游戏。‎ ‎2.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 ‎(1)北宋时商业活动已不受地点和营业时间限制;市内还有娱乐场所“瓦子”;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棉纺织业兴起,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南宋政府在一些大港口设有供外商居住的蕃坊;词曲、话本的兴起,都是在适应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2)宋代以后,服饰变得简约、严谨、含蓄。对女子的束缚愈加严重,妇女缠足的陋习开始传开。‎ ‎3.明清社会生活的异化 拜金逐利奢侈之风盛行 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刺激了人们追求消费享乐,拜金逐利一时成为社会风尚;晚明时期奢侈之风虽有腐朽没落消极的一面,但也透露出突破传统礼制观念,为商品经济发展进一步开路的时代新气息 个性解放的呼声 明清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要求冲破“天理(三纲五常)”教条束缚,遵从人性情欲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李贽的“异端”思想、汤显祖的《牡丹亭》、曹雪芹的《红楼梦》都是对封建礼教的猛烈抨击 社会伦理的背离倾向 明清时期,妇女再嫁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社会舆论方面,不仅下层社会对妇女改嫁持认可态度,士绅之中也有逐步宽容的趋势。一些女子走向社会从师求学,社会舆论推崇和赞美才子佳人,实际反映了对女性教育的重视和妇女地位的提高 三、近现代世界 ‎——机器工业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1.精神生活的变化 ‎(1)报纸杂志:近代报刊以丰富的内容,及时传播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发挥了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如19世纪30年代以《贫民卫报》为代表的工人报纸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文化特权、宣传工人阶级的政治理想、启发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英国工人阶级打造阶级文化、唤醒阶级意识的重要阵地。‎ ‎(2)影视艺术: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电视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两性关系与女权运动 工业革命推动了传统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变革,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随着妇女家庭经济地位的提高和社会联系的扩大,男女社会权利趋向平等。20世纪初,女权运动在欧美各国广泛展开,西方发达国家的妇女相继获得了普选权。‎ ‎3.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问题 ‎(1)三农问题:英国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变成了一无所有的游民;苏联的“农业集体化”,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违背了农民意愿,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2)工业化早期的社会问题:出现了许多“血汗工厂”,人文主义缺失,工作环境恶劣,大量雇用童工,缺乏必要的职业教育,生产事故频发;城市贫困化问题严重,贫富差距拉大;等级差异明显,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因素积聚;城市化过快,城市规模过大,城市发展不协调。‎ ‎4.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立法 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劳资矛盾尖锐,资本主义国家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要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必须通过社会立法保障民众的基本权利。社会立法首先从工厂法开始,然后扩展到劳动、报酬、教育、卫生、社会保险等其他社会领域。这些立法从法律上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发挥了缓和阶级矛盾、化解社会冲突的作用;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也没有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1.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原因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奠定了经济基础。‎ ‎(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4)历届政府的重视与提倡。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2.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从地域看 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从过程看 从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相互渗透 从水平看 断发运动迅速,且彻底。不缠足运动虽然起步早,可是进展缓慢,并且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从动力看 每一次服饰、习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 ‎(2)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政治上 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经济上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思想文化上 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聚焦主题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1.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社会习俗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太平天国是一个由农民阶级建立的政权,提倡“剪辫蓄发”主要是出于反清的需要,而不是与西方文明相对接,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仍然是一个封建性质的政权,故C项“提倡民主自由思想”错误;辛亥革命期间的“剪辫易服”与“宗教信仰”无关,故D项错误。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与革命党人的“剪辫易服”均带有反清的政治革命色彩,故选B项。‎ ‎2.传统社会男性主导的婚姻制度在近代发生变化。根据上海社会局统计,1934年离婚案为502件,离婚由女方提出的较多,主要原因是“不合”。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 A.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 B.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 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加快 解析:选A 材料信息“离婚由女方提出的较多”反映的是近代女性在婚姻生活中地位的提高,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西方男女平等思想的传入,故A项正确。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变化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 ‎3.1913年,广东教育部门发出布告指出:“‎ 近来有一种女子佻挞长袜猩红,裤不掩胫,此在无知识者为之尚不足责,不谓人格尊贵之女学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殊非自重之道。”该布告表明(  )‎ A.政府公开反对西方文化 B.新文化运动促进女性解放 C.男尊女卑观念逐步消除 D.自由开放风气已渐入社会 解析:选D 材料中教育部门发布告纠正女学生穿着,这是履行教育管理的职责,另外教育部门并不责备“无知识者”,故不能扩大为政府公开反对西方文化,排除A项。1913年新文化运动尚未爆发,故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男尊女卑观念逐步消除,故排除C项。从女学生效仿新潮女性服饰穿着可以看出,部分女学生追求个性解放,这说明民国成立后,自由开放风气已渐入社会,D项符合题意。‎ ‎[思维升华] 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表现 在复习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时,要重点关注剪辫子、女子放足、婚姻自由、时装样式的更新、社交礼仪的变革、新节日的出现等现象。‎ ‎(1)辫落欢呼齐拍手。留长辫子是满洲人的习俗,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首次提出“断发”的主张,认为长辫子与近代机器化生产不相适应。剪发辫在当时的中国被视为反封建。‎ ‎(2)天足跚跚海样妆。这是近代女子解放的一个重要行动,也是近代中国女权运动的结果。中华民国政府明令禁止女子缠足。‎ ‎(3)时样新装称柳腰,中西合璧市招摇。受西方服饰的影响,近代中国出现了传统服饰与西方服饰相融合的服装,如满洲女子穿的宽大型旗袍受西方曲线美的影响,改成瘦小型近代旗袍;受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山装出现。‎ ‎(4)记得改元初变故,革鞋毡帽遍华街。中华民国改皇帝年号纪年为民国纪年,出现了元旦等新节日。‎ 二、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4.下表是据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整理的1935年上海公共租界华人职业构成统计数据。下列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 职业 所占比重 职业 所占比重 农业及园艺 ‎0.1%‎ 运输及交通事业 ‎1.21%‎ 工业 ‎18.28%‎ 政府及市政机关 ‎0.72%‎ 商业 ‎16.36%‎ 艺术界、技艺界、运动员 ‎0.33%‎ 专门事业 ‎1.31%‎ 杂类 ‎55.3%‎ 注释:专门事业包括 医师、律师、会计师、新闻界等职业;杂类包括传统服务行业,如小商贩、帮佣等职业以及少量游民及帮会成员等。‎ A.上海地区的农业经济走向衰退 B.租界内华人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 C.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 D.上海教育发展推动华人素质提高 解析:选C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出现从事专门事业的人,体现了华人从事职业的知识含量增加,出现运动员等新生职业,从事工商业的华人占比较大,还有华人进入租界政府供职。这反映了职业结构的多元化,而职业结构的多元化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C项说法正确。租界内从事农业的人口占比较小,与经济结构变化有关,不一定就是农业经济走向衰退,A项错误;在租界政府供职的华人是为殖民当局服务的,不能说明华人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B项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杂类所占比重最大,而杂类中的大部分职业对文化素质要求较低,D项排除。‎ ‎5.下面是1929~1933年中国国民消费需求抽样调查表(单位:元)。该表反映出当时(  )‎ 年份 食品 衣服 房子 燃料灯火 杂项 总额 ‎1929‎ ‎144.2‎ ‎14.3‎ ‎19.4‎ ‎12.6‎ ‎47.6‎ ‎238.1‎ ‎1930‎ ‎127.1‎ ‎15.2‎ ‎20.3‎ ‎15.2‎ ‎40.3‎ ‎218.1‎ ‎1931‎ ‎169.2‎ ‎22.1‎ ‎13.5‎ ‎21.2‎ ‎39.9‎ ‎265.9‎ ‎1932‎ ‎176.8‎ ‎21.0‎ ‎13.6‎ ‎21.4‎ ‎41.0‎ ‎273.8‎ ‎1933‎ ‎175.2‎ ‎21.7‎ ‎13.7‎ ‎21.6‎ ‎41.0‎ ‎273.2‎ A.中国经济受到经济危机影响 B.国民开支主要用于生存消费 C.国民生活结构有了重大变化 D.民族工业集中在轻工业领域 解析:选B 从表格中看不出中国经济受到经济危机影响,排除A项;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国民开支主要集中在食品、衣服、房子、燃料灯火等生存消费领域,故B项正确;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国民生活结构变化不大,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民族工业的发展方向,排除D项。‎ ‎[思维升华] 以唯物史观指导社会生活类题目的解答 全国卷高考中社会生活类题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考查的侧重点不是社会生活本身,而是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所以在解答社会生活类题目时,要注意综合运用唯物史观。‎ ‎(1)对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分析:社会生活的演变是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的产物(如第4题 ‎),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变革的表现。社会生活的演变反过来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又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助于各个领域的改革更加深入进行。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直接影响到政治改革进程,使政治环境趋于宽松,政治生活走向民主化,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增强;生活方式的变革,在思想领域里引起连锁反应,使人们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思维更加活跃;同时带动了生产的发展、商品的流通、土地的开发、资源的利用(如第5题),以及外贸的增长,使经济领域充满活力,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 ‎(2)运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认识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历史规律的掌握和学习是历史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也要重视历史事件的个性。比如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新闻传播和政治功能是共性,而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是中国报刊业发展的特点。‎ 三、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思考] 据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提示] 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史料二]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长袍马褂 中山装、西装等 中餐 西餐 马车、轿子 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由恋爱、新式婚礼 ‎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提示] 变化:服饰、饮食、交通、婚礼。‎ 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存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 知能强化课Ⅱ 雨后的春笋—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后附“高考研究课”]‎ 一、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的更新 ‎(1)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2)自行车:在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 ‎(3)公共交通:‎ ‎①电车:1906年,天津建成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②公共汽车: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③地铁: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 ‎(4)轮船:1865年,中国建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中国近代造船业得以发端。‎ ‎(5)火车:‎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铁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②2003年,上海磁悬浮列车投入运营。‎ ‎③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 ‎(6)飞机:‎ ‎①20世纪20年代初,民航事业起步,30年代中期已形成航空网。‎ ‎②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的运营。‎ ‎2.邮电通信设施的完善 ‎(1)邮政:‎ ‎①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②1896年,“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邮传脱离海关。‎ ‎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得到进一步扩展。‎ ‎(2)电报:‎ ‎①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是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②1906年,创设了无线电报;1932年,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3)电话:‎ ‎①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②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③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发展迅速。‎ ‎3.交通通信工具进步的影响 ‎(1)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与信息传递,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 [史学者说]‎ 近代交通业的发展 若和世界先进各国相比,中国距现代式的模式之形成,尚相去甚远。……中国政府之力尚不能完全控制国境内的一切交通事业,中国自办的交通机关尚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因循浮惰营私的情形尚不能真正铲除;中国尚无能力在交通事业的建设上,作全部分的甚至一极小部分之材料上及机械上的自给,一根电线或一条枕木有时也要向洋人购得。领域太狭,普及的范围太小。这方面的人才还不太够用,专门研究的独立机构也甚为稀少。‎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1937年)‎ 二、大众传媒的更新 ‎1.大众报业的发展 ‎(1)西人办报(序幕):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2)国人办报:‎ ‎①1873年,《昭文新报》的出版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②维新运动中,《中外纪闻》《强学报》等影响较大。‎ ‎③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实现了专门分工。‎ ‎2.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 ‎①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 ‎②‎1926年6月1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③1928年,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④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 ‎⑤改革开放以来,广播事业有了新发展。‎ ‎(2)电影:‎ ‎①1896年8月,在上海,中国首次放映电影。‎ ‎②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片断。‎ ‎③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 ‎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3)电视:‎ ‎①‎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试播,中国电视事业诞生。‎ ‎②‎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天上卫星转发,地上有线网络传输”的广电覆盖新格局逐渐形成。‎ ‎④2008年“中星9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直接服务于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卫星直播领域。‎ ‎3.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互联网的兴建:‎ ‎①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②截至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农村网民规模增速远远超过城镇。‎ ‎(2)影响:‎ ‎①积极: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民众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②消极:信任度与安全感较低、网络沉迷情况等。‎ ‎1.近代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的特点 ‎(1)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2)发展缓慢,受到封建顽固势力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 ‎(3)先个别试办,然后政府推广。‎ ‎(4)分布不均衡,沿海、沿江尤其是通商口岸地区发达。‎ ‎2.对大众传媒的认识 ‎(1)报纸、影视与互联网影响的侧重点不同:报刊主要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与思想观念;影视主要影响人们的文化生活;互联网则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 ‎(2)各种传播媒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相互不能完全取代。但传统的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得读者和观众,凸现了互联网这一媒介的独特优势。‎ ‎3.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新闻事业功能 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它满足了知识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愿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 强烈的政治性 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机关报是新闻传媒的主体,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 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 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出现高潮 ‎(2)影响: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解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聚焦主题 近现代交通通讯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一、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1.从1874年至1877年,《申报》连续刊载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进展的相关消息,这是中国新闻史上力度最大、时间最长的冤案报道,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促成了该案的平反。这反映了(  )‎ A.大众传媒开始关注民众生活 B.《申报》的主要功能是时政评论 C.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D.《申报》促进晚清司法制度改革 解析:选C 《申报》连续刊载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促成了该案的平反,说明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故C项正确;《申报》连续刊载有关进展消息,既不能说明大众传媒开始关注民众生活,也无法体现司法制度改革,故A、D两项表述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2.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腾讯CEO马化腾说:“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这揭示了(  )‎ A.互联网基本取代了传统的人际关系网 B.互联网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 C.互联网满足了人们的个性需求 D.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较强 解析:选D 互联网代替不了传统的人际关系,排除A项;材料显示不出人们价值观念受互联网的影响,排除B项;互联网不可能满足人们全部的个性需求,排除C项;根据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占比的提升以及马化腾所说的“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可以得出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较强,故D项正确。‎ ‎[思维升华] 大众传媒的影响 以上两题从正反两个方面考查大众传媒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思潮的影响是复杂而矛盾的,我们应立足唯物史观,辩证看待:一方面,由于大众传媒不可避免地具有新闻导向的作用,深入人心,使受众产生相同或相似的价值取向(如第1题);另一方面,由于媒体的信息量庞大,对同一事件报道的角度不同,评价各异,使社会思潮呈现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这有时也会让人无所适从。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选择有用信息,鉴别正确信息,摒弃垃圾信息,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依据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 ‎210‎ ‎105‎ ‎93‎ ‎8‎ ‎2‎ ‎2‎ ‎1880‎ ‎372‎ ‎169‎ ‎175‎ ‎16‎ ‎5‎ ‎8‎ ‎1890‎ ‎617‎ ‎224‎ ‎331‎ ‎34‎ ‎9‎ ‎19‎ ‎1900‎ ‎760‎ ‎284‎ ‎402‎ ‎60‎ ‎20‎ ‎24‎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思考] 史料一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世界铁路的发展概况。依据史料一,概括19世纪后半期世界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为表格类材料,解读时注意从纵向分析铁路建设发展速度,从横向对比分析铁路发展的不平衡性。‎ ‎[提示] 特点:就全世界来看,铁路交通发展迅速,铁路已延伸到世界各地;就各地区来看,铁路交通的发展极不平衡。‎ 成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带动了铁路交通向全球的延伸;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各地铁路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史料二] 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铁路交通从无到有。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甲午战争后,列强纷纷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到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的铁路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 ‎——摘编自《中国铁路史》‎ 高铁肇始于日本、发展于欧洲、格局大变于中国,中国的高铁产业和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国际场合推销中国高铁,“高铁外交”席卷全球。‎ ‎——摘编自“凤凰读书”‎ ‎[思考] 史料二论述了中国近现代铁路的发展历程。依据史料二,比较说明中国铁路与高铁发展背景的异同。‎ ‎[教你读史]‎ ‎ 史料二第一段材料共五句话,分别阐释了五个不同时期我国铁路发展状况,从中概括中国铁路发展历程;从第二段材料中分析高铁发展背景的异同。‎ ‎[提示] 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铁路发展是列强侵华与清廷自救的产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综合国力提升,高铁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同:先进的中国人,创新技术,爱国奉献。‎ 高考研究课  本讲命题点分析与前瞻预测 ‎[考过什么]‎ ‎2010~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考点 卷别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大众传媒的发展 全国卷Ⅰ ‎2014·电影发展与流通税费 全国卷Ⅱ ‎2017·广告与近代思想解放;‎ ‎2015·改革开放以来节假日的变化 全国卷Ⅲ ‎2017·中西习俗融合 全国卷 ‎[考情分析]‎ 本讲内容在全国卷中考查相对较少,但近代社会生活的嬗变是近代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是近代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今后的命题仍可以从社会史观立意,综合考查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 从知识点方面来看,试题侧重考查社会生活史、家庭婚姻史和社会热点问题;而关于社会史观的史料类型也是来源多样化、形式多样化。‎ ‎[怎样考的]‎ ‎1.(2017·全国卷Ⅱ)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解析:选B 由材料信息“先得谋补脑”“产品……十分畅销”,说明广告内容得到国民认可,反映了追求新思想成为一种时尚,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材料没有体现“改良社会风俗”,C项错误;材料仅提及广告对产品销售的影响,但不能说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D项错误。‎ ‎2.(2017·全国卷Ⅲ)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解析:选B 由材料可知,婚礼仪式上既有传统的“喜字纱灯”,又有“钢琴曲”“白纱”,这体现了中西习俗的融合,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婚礼仪式,并未涉及婚姻自主和新郎新娘的出身信息,排除A、C两项;近代社会习俗的演变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并非政府主导,D项错误。‎ ‎3.(2014·全国卷Ⅰ)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不涉及中外电影制作水平,排除A项;仅从外国片与国产片的放映比例,无法判断出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的态度和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排除B、D两项。‎ ‎[规律总结]‎ ‎  社会生活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考题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对主干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如第1题,以“广告词”为切入点,考查经济生活与思想解放的关系;第2题,以“婚礼仪式”为切入点,考查在西方文明冲击下礼仪习俗的变迁;第3题,则从反猜题的角度创设情境,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    ‎ ‎[还可能怎样考]‎ 近年来社会史研究日渐兴盛,成为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社会生活史”‎ 也已经逐渐融入高中历史新教程,而新课改下的高考也将社会生活史作为一个新的命题方向。唯物史观坚持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分析历史、观察历史,注重社会问题,并强调社会问题应该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问题一样,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小人物”,转向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它主要包括社会生活史、婚姻史、习俗史、城市史、社会保障史等。这些问题从微观角度真实反映着政治、经济、文化问题,而且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热点预测]‎ ‎1.以妇女放足为例,早在1897年,上海便设立了全国性的不缠足总会,入会者多达三十万人,天足成风;而作为首都北京直至庚子年以后,放足之风“仍未大开”。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 C.百日维新法令的推动 D.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解析:选A 上海“天足成风”,北京直到庚子年以后,放足之风“仍未大开”,体现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造成思想意识的差异,故A项正确;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在上海和北京都存在,故B项错误;百日维新法令的推动对两地影响是一致的,是共同点,故C项错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也是上海和北京相同的原因,不是两地的差异,故D项错误。‎ ‎2.下表为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人次)。该表数据的变化说明(  )‎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马 脚踏车 机器 脚踏车 汽车 公共 汽车 有轨 电车 ‎1889‎ ‎6 894 ‎ ‎544 ‎ ‎9 ‎ ‎11 ‎ ‎0 ‎ ‎0 ‎ ‎0 ‎ ‎0 ‎ ‎0 ‎ ‎1926 ‎ ‎14 600 ‎ ‎0 ‎ ‎0 ‎ ‎0 ‎ ‎3 459 ‎ ‎194 ‎ ‎3 764 ‎ ‎172 ‎ ‎922 ‎ A.等级观念的根本变化 B.生活方式普遍西化 C.交通工具的进步显著 D.民众消费水平悬殊 解析:选C “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统计表”没有涉及社会等级关系,故A项错误;“人力车”的普遍存在说明生活方式并未“普遍西化”,故B项错误;从“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体现了交通工具的近代化,故C项正确;表格中各种交通工具不能说明消费水平,故D项错误。‎ ‎3.1914年4月,民国政府公布的《报纸条例》,要求各报刊“每发行日送报警署存查”,而且不得登载“淆乱政体者”“妨碍治安者”等8条之多,对违反者轻则罚款,重则收监。这说明当时政府(  )‎ A.极力维护辛亥革命的既得成果 B.限制和扼杀进步报刊以厉行专制 C.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的治安 D.加强政治审核以对媒体进行规范 解析:选B 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当时政府限制和扼杀进步报刊以厉行专制,故B项正确;《报纸条例》颁布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和扼杀进步报刊以厉行专制,不是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的治安,更不是为了加强政治审核以对媒体进行规范,故C、D两项错误;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4.1918年夏,上海市议员江确生致函江苏省公署:“妇女现流行一种淫妖之衣服,实为不成体统,不堪寓口者。女衫手臂则露出一尺左右,女裤则吊高至一尺有余,及至暑天,内则穿红洋纱背心,而外罩以有眼纱之纱衫,几至肌肉尽露。”该言论表明(  )‎ A.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 B.五四运动促进国人思想解放 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逐步消除 D.政府公开反对西方生活方式 解析:选A 据材料“妇女现流行一种淫妖之衣服,实为不成体统”可知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故A项正确;1918年夏,五四运动还未爆发,故B项错误;材料与男尊女卑观念无关,故C项错误;此言论与政府对西方生活方式的态度无关,故D项错误。‎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武汉调研)20世纪初,上海《良友》画报中女性读书成为重要题材,其中《女子读天演论》是典型的代表作,画报中女子气质娴静,手握书卷,这幅作品呈现了书的名字——《天演论》,却不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这种情况最能说明(  )‎ A.新式学堂教育发展迅速  B.上海成为女性解放的中心 C.维新思潮成为时代主流 D.民族危机冲击着传统观念 解析:选D 题干中“女性读书成为重要题材”“《天演论》,却不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等信息,体现了女性社会地位的上升及学习内容的变化,但没有体现出这些变化是新式学堂教育影响的结果,故A项错误;上海女性社会地位发生变化,但材料没有反映出上海在全国女性解放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维新思想对女性地位的影响,故C项错误;《天演论》介绍西方“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反映出20世纪初民族危机冲击着传统理学观念,故D项正确。‎ ‎2.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民国史》中写道:“‎ 任何人把1912~1949年的中华民国与在它之前的晚清时期及在它之后的人民共和国作比较,都将被外国人这些年里影响中国人生活甚至参与中国人生活的程度所打动。”下列史实能为费正清提供论证的是(  )‎ A.时逢满岁戏抓周,罗列书玩并砚筹 B.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 C.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 D.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 解析:选D 材料中“都将被外国人这些年里影响中国人生活甚至参与中国人生活的程度所打动”强调西方对中国的影响。A项中“书玩”“砚筹”,B项中“张灯作戏”,C项中“寒食祭扫”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故A、B、C三项错误;D项中留声机属于西方事物,故D项正确。‎ ‎3.同治年间,美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一里多长的铁路,希望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但没有几天就被步军统领衙门拆掉了;英国工程师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议兴修汉口至上海等六条干线铁路,遭到拒绝。这些现象说明当时清政府(  )‎ A.注重维护国家主权    B.在被动地向西方学习 C.仍缺乏近代化意识 D.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解析:选C 材料中“英国工程师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议兴修汉口至上海等六条干线铁路”不属于侵略行为,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向西方学习,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清政府的行为可知清政府对近代事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对外政策的变化,故D项错误。‎ ‎4.鸦片战争后,经过中西风俗习惯的对比,人们认识到蓄辫习惯不适应近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但发辫作为一种政治统治的象征,勿论国内人士,即使是定居海外的侨民,也少有贸然敢将发辫剪除者。甲午惨败后,海外华侨为与当地社会同风俗,开始有剪辫行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认识不断提高 B.清政府威信的降低 C.崇洋媚外之风盛行 D.革命派的大力宣传 解析:选B 材料“甲午惨败后,海外华侨为与当地社会同风俗”可知,剪辫行动的主要原因是受甲午战败的影响,甲午战败使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清政府威信降低,故B项正确。‎ ‎5.‎1896年6月30日,上海《申报》上的《徐同告白》登出告示:本园于廿日起,每夜开放至十二点钟止,内设西洋影戏。……同时穿插唱戏、“杂耍”和“戏法”。这反映了(  )‎ A.徐同成为中国最早的电影院 B.西方电影成为主要的娱乐方式 C.西洋电影与传统戏曲互为促进 D.娱乐方式日趋多样化 解析:选D 仅根据个例不能断定最早,故A项错误;根据一个影院的情况,不能得出电影成为主要娱乐方式,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二者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内设西洋影戏……穿插唱戏、‘杂耍’和‘戏法’”,表明人们娱乐方式存在多样化,故D项正确。‎ ‎6.戊戌时期,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与“万国同风”,民间应者寥寥。辛亥革命后仅武昌一地,因改穿西式冠履输出白银便达2 000多万两;天津在1912年初,一个季度进口洋服洋帽耗资达125万两白银。这反映了(  )‎ A.戊戌变法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B.政治时局对生活习俗的影响 C.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D.国人对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 解析:选B 材料反映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对服饰、风俗的影响,故B项正确。‎ ‎7.(2018·沧州质检)民国成立之前,没有离婚的概念,只有男子可以休妻,甚至到20世纪上半期,很多妇女参加革命是因为家庭原因。如《红色娘子军》里的女战士不完全是被南霸天逼出来的,她们出走往往是受不了丈夫、公婆的压迫。材料反映的史实表明(  )‎ A.理学世俗化的影响深远 B.辛亥革命使女性摆脱对家庭的依附 C.影视剧固化大众的文化认知 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解析:选A 材料“没有离婚的概念,只有男子可以休妻”、“很多妇女参加革命是因为家庭原因”等信息说明在男女地位上,深受中国传统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故A项正确。‎ ‎8.(2018·邯郸摸底)民国时期,巴黎的时装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一首流行俚语说道:“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不像样,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又变新花样。”这主要反映出当时上海(  )‎ A.已成为全国服饰制作中心  B.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 C.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D.习俗与世界关系紧密 解析:选D 上海服饰的变化速度之快说明当时上海的社会习俗与世界的关系紧密,故D项正确。‎ ‎9.1920年全国报界联合会通过《劝告勿登有恶影响于社会之广告与新闻案》指出:“如奖券为变相之彩票,究其弊端可以凋敝民力而促其生计,且引起社会投机之危险思想。又如春药及诲淫之书,皆足以伤风败俗,惑乱青年。此种广告,皆与社会发生极大之恶影响,而报纸登载,恬不为怪。”这反映出当时(  )‎ A.政府立法整顿,规范广告业秩序 B.民族危机加深,报业界抵制外货 C.报刊业发展迅速,广告比重加大 D.缺乏有效管束,广告业乱象丛生 解析:选D 报纸广告中“奖券为变相之彩票”,缺乏有效管束,“引起社会投机之危险思想”“伤风败俗,惑乱青年”,可见广告业乱象丛生,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10.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在报纸上打出这样的营业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这则广告(  )‎ A.旨在引导民众正确看待西方文明 B.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 C.说明新式交通已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D.体现出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 解析:选B 该广告赞扬了西方交通工具的作用,可知该广告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并非引导民众正确看待西方文明,故B项正确,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可知新式交通尚未被广大人民接受,因而打出营业广告,故C项错误;由交通广告得出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是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 ‎11.(2018·河南八市联考)针对《上海新报》没有社会新闻的缺陷,《申报》注重社会新闻报道,并不惜代价对重大的社会新闻进行连续报道,以此扩大报纸销路。这表明《申报》(  )‎ A.适应社会市场需求 B.适应政治斗争需要 C.旨在引领社会潮流 D.干预司法案例审判 解析:选A 材料中体现的是《申报》为弥补《上海新报》没有社会新闻的缺陷以此扩大销路,是为了适应社会市场需求,没有涉及《申报》适应政治斗争需要,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申报》加大社会新闻报道的力度,不能体现出其旨在引领社会潮流,故C项错误;加强对社会新闻的报道,不会干预司法案例审判,故D项错误。‎ ‎12.抗战时期,汪伪政府禁止在报刊杂志上发行不利于“中日亲善、中日提携”和“诽谤南京政府”的内容。这是因为(  )‎ A.抗日救亡成为时代主题 B.众多大众传媒服务于抗战 C.大众传媒引领社会思潮 D.报刊杂志可引导社会舆论 解析:选D 如果任由不利于“中日亲善、中日提携”和“诽谤南京政府”的内容随意刊登,这将对日占区和汪伪政权带来巨大的统治危机和安全隐患,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民报之产生……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料二 日本东京,我国留学生最盛之地也,辛丑之交,言革命者始作《国民报》,发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学界视如瑰宝,争趋响之。继之者有《浙江潮》、《江苏》、《湖北学生界》等杂志,皆与《国民报》言论相上下……至于乙未之岁,东京革命党创办《民报》,树六大主义,而发挥民族革命、民权革命、民生革命之理,其思想之伟大,议论之精密,不第同志之士所推,即反对者亦为之倾服。自客观言,可号为中国文从来未有之杂志;自主观言,亦可谓革命党发表最高意思之机关。‎ ‎——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报刊业的变化及其原因。(8分)‎ ‎(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中国报刊业的变化。结合史实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影响。(17分)‎ 解析:第(1)问,从办报执笔者和办报环境两方面分析“变化”,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后的时代背景,比如民族危机、维新运动和西方思想的传播上分析“原因”。第(2)问,由办报人、办报地点以及报刊内容上分析中国报刊业的变化;从当时的时代背景结合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的变化分析原因;从报刊的舆论宣传作用上分析其影响。‎ 答案:(1)变化:办报执笔者由熟悉外国情况的人变为学者大儒;办报环境由缺乏读报的社会风气变为人人以报纸了解、评论时政。‎ 原因: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西方思想的进一步传播;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报刊的盛行。‎ ‎(2)变化:由国人办报变为留学生在国外兴办报刊;报刊内容由宣传维新变法变为以革命思想为主要内容和目标。‎ 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统治更加腐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形势蓬勃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推动;留学之风的盛行和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报刊业的发展;成为国外宣传革命的主要阵地和武器;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进一步发展。‎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公益广告的主题 ‎1987~1995 年 ‎《公共走廊呼吁公共道德》《还是排队上车好》《喝酒四部曲》《敬老爱幼家庭和谐》《交通安全系列》《儿童礼貌教育》《希望工程》《戒烟有三关》等 ‎1996~1998年 ‎《下岗再就业》《抗洪救灾》等 ‎1999~2002 年 ‎《知识改变命运》《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将爱心传递下去(洗脚篇)》《爱我中华再创辉煌》‎ ‎2003~2009年 ‎《弘扬民族精神共同抗击“非典”》《新北京新奥运》《爱心传递篇》《抗震篇》等 ‎2010~2015年 ‎《孝道文化篇》《环境保护篇》《核心价值观》等 结合表格信息与所学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公益广告与社会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解析:该论述题难度较低,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能动的反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整个社会的物质水平出现了质的提升,在社会整体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不断上升的趋势下,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也在随之潜滋暗长;为了整个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不良现象必须得到及时的纠正。而公益广告针对这些社会问题,与时俱进,在规范道德、人文关怀、传统文化回归、弘扬社会正能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答案:示例:‎ 论题:公益广告的发展体现了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 阐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的道德水平滑坡,出现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同时,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积中,也产生了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如下岗职工、弱势群体等,并且出现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倾向,针对这些社会问题,党和政府在大力治理之余,公益广告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积极引导,使人们在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公德、国家命运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程度。‎ 总之,公益广告针对社会问题,与时俱进,在规范道德、人文关怀、传统文化回归、弘扬社会正能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