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9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
第 19 讲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建立 [考纲要求] 1.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1.标志: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 (4)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3.意义 (1)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改革 (1)开端:1978 年 12 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2)推广:1980 年 9 月,中共中央发出文件,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推广。 (3)意义: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城市改革 (1)依据: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 革的决定》。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4)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5)措施: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过程 (1)设立经济特区 ①1980 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 经济特区。 ②意义: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①1984 年 5 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意义:增强了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3)设立经济开放区:从 1985 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 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4)开发浦东:1990 年 4 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 开放的重要标志。 2.开放格局:20 世纪 90 年代初,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 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3.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4.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图示要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图解历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漫画解史] “大包干” [概念阐释] 经济体制改革 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 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基本目标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轻巧识记] “一、二、三、四”归纳对外开放 一个特征:渐进性。 二个趋势:从封闭到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三个特点(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四个步骤:“打开窗口”(建立经济特区)→“连点成线”(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建立外向型开发区)→“全面开放”(开放内地城市)→“融入世界”(加入 WTO)。 主题 向世界讲述“春天的故事”——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史料一 1980 年,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 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1984 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从 1985 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90 年,决定开发与 开放上海浦东新区。随着贯穿欧亚的第二座大陆桥在阿拉山口接轨,当年的丝绸 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 ——《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 史料二 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 ——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 1.史料一以时间为线索,分析开放的地点和范围,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从 沿海到内地,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开放的特点。 2.史料二阅读应注重时间历程和贸易数字变化的解读信息,史料中数据的 变化,体现了对外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 1.根据史料二,说明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 试答: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计划经 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近代有何不同。 试答:新时期外贸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具 有主动性;近代外贸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中扭曲发展,具有被动性。 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因 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 界发展的大势。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加 快我国的发展。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 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3.从改革目标看:对外开放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考点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 1.内容:关于党的基本路线、关于改革开放的步伐、关于判断实践的标准、 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关于发展问题。 2.意义: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中共十四大 1.内容: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 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三、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主要内容 (1)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 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2)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3)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2.意义: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四、中共十五大 1.内容:大会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指出我国现阶段 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起 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 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意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入新世纪。 [概念阐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为实现这个目 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 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 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易错易误] 计划、市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不等 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体现了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图解历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主题 “小岗模式”开启的变奏曲——从农村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史料一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完成国家的,交足集体的, 剩多剩少全都是自己的”;这种办法“责任明确,利益直接,方法简单,群众放 心”。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史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 点的第一阶段,80 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 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 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促进生产力发展,从而使得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在农村,首先在安徽、四川试行,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农村。在城市也是逐步扩 大企业自主权,由点到面,先试点后推广。改革旧的经济体制,探索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宁可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史》 史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 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史料一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没有变,农民 获得了经营自主权,产品分配形式发生了变化。 2.史料二共两段:第一段讲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第二段讲经济体制改革 的具体实施。 3.史料三说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不矛盾,也不是社会性质的本质区别。 1.根据史料二并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 主要特点。 试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全面 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由点到面);突破旧体制,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2.如何认识史料三的观点? 试答: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 产力。他的这些言论在当时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 项目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落后、工 业化程度低、国防力量薄弱 (2)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 验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 建设 (2)国内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社 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 (3)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 探索 特点 (1)单一公有制 (2)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 础性作用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2)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 置起基础性作用 影响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积极 作用,但后期计划经济逐步僵化, 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影响了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 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人民生 活水平获得极大提高 答题 术语 改革开 放以来 的经济 建设 1.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从 “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折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 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 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3.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 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考纲 卷别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 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格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 全国卷Ⅰ —— 20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2013·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全国卷Ⅱ 2016·改革开放对海外 移民的影响 2016·改革开放的影响 2014·思想的拨乱反正对史学研究的 2014·思想拨乱反正对 史学研究的影响 影响 全国卷Ⅲ 2016·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的影响 —— 新课标全国卷在本讲中的命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 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知识点,注重从改革开放角度考查对经 济、社会生活、人口迁移及史学研究等方面的影响,试题呈现出基础性、综合 性、时代性的特点。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问题的能力 考向一 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角度考查经济体制变革的特点、影响 1.(2016·高考全国卷Ⅲ)1980 年与 1975 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6 884 万亩,总产量却增加 674 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 53 万亩,总产量增加 652 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 3 626 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 70%和 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解析:选 A。1980 年比 1975 年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扩大,其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农民生产自主 权、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选 A 项。B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1980 年农村经 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故 C 项错误;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不是农 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 D 项。 2.(2013·高考全国卷Ⅰ)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属 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选 B。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 1921 年 3 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经济政策。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且恢复商品货币 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据此判断,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被认为是新版 的新经济政策,其依据在于二者同样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故选 B 项。 考向二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评价 3.(2017·高考全国卷Ⅰ)1990 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 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 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 的主旨是 (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解析:选 C。依据材料“实际上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计划与 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趋势”可知,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国家希望改变固 有的计划经济模式,在经济行为中加入市场的有效调节,从而与国际经济发展接 轨,这是变革以前固有模式的一种尝试,选 C 项。据题干材料可知,罗斯福新 政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是普遍趋势,报告本身并未体现态度倾向,A 项错误; 中国正式提出关于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申请是在 1986 年 7 月,说明中 央领导层完全明确其必要性,B 项错误;题干材料明确了计划与市场是“手段”, 而不是“实质”,D 项错误。 4.(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据统计,1992 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 12 万 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 1000 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 潮”。这反映了( )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解析:选 A。解答此题从时间信息入手,联系南方谈话重要史实来分析,南 方谈话带来了一场思想解放,认识到计划与市场仅是一种手段,故选 A 项。B、 C 项与题干所处的历史阶段不符;D 项说法是错误的。 1.1980 年 9 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 几个问题》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搞好集体经济,同时也指出“对于包产到户应当 区别不同地区、不同社队采取不同的方针”。这一通知( ) A.确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 B.结束了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 C.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 D.实际上肯定包产到户的做法 解析:选 D。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故 A 项错 误;结束了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是在 1983 年,故 B 项错误;通知里没有任何经 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的信息,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对于包产到户应当区别 不同地区、不同社队采取不同的方针”,可以得出通知实际上肯定包产到户的做 法,故 D 项正确。 2.“此后 20 年,中国经济奇迹般地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 基础,均由邓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是基于“南方讲 话”( ) A.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指导了怎样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D.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解析:选 D。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 是在党的“十四”大而非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确定的目标,故 A 项错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于党的“十三”大,故 B 项错误;“指导了怎样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这是毛泽东思想而非邓小平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故 C 项错误;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第一次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故 D 项正 确。 3.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某一时期的活动日程安排。这一系列活动 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影响是( ) 时间 主要活动 1992 年 1 月 17 日 乘专列从北京赴武昌 1992 年 1 月 19 日 视察深圳皇岗口岸并参观市容 1992 年 1 月 24 日 视察珠海生物化学制药厂 1992 年 1 月 30 日 抵达上海进行视察 A.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B.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D.运用“一国两制”解决了香港问题 解析: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于 1982 年中共“十二”大,故 A 项错误;海南经济特区建立于 1988 年,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1992 年邓小平 南行讲话,论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同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故 C 项正确;解决香港问题于 1997 年,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4.邓小平曾说:“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外资进入,这是作为社会 主义经济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比如外资到上海去,当然不是 整个上海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下列直接得益于该讲话精神的举措是( ) A.闽、粤等省创设经济特区 B.国企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C.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选 A。“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外资进入”的政策只有特区才 能实现,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企业的改革问题,故 B 项错误;城市经济 技术开发区也是引进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形式,但出现较晚,比特区的时间 晚,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 D 项错误。 课下达标练 (时间:45 分钟 满分:85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安徽芜湖一个体户因雇工经营“傻子瓜子”而 致富,名噪一时,当时很多人主张“动他”(对这个个体户进行处罚)。对此,邓 小平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人心不安,得不偿失。”邓小平 这样说是基于( ) A.改革的基本政策是人心所向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已明确 C.雇工经营属于社会主义经济 D.经济体制改革允许私营经济存在 解析:选 D。材料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改革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 段,故 A 项错误;1987 年,中共“十三”大召开,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理论,与材料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不符,故 B 项错误;改革是为了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与材料中“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不符,故 C 项错 误;经济体制改革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上,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与材料 中“一个体户因雇工经营”相符,故 D 项正确。 2.1988 年 8 月 19 日《人民日报》报道了价格改革的基本内容,也就是“五 年内理顺价格”,前三年走大步,后两年微调,计划五年物价总计上涨 70%到 90%, 工资上升 90%到 100%,政策一出台便在全国引起震动。“物价闯关”很快就呈 现出全面失控的趋势,出现了罕见的全国性抢购和挤兑存款的风潮。这主要是由 于当时( ) A.价格改革过于急切 B.物价存在“双轨”制度 C.市场物资过于匮乏 D.经济秩序严重混乱 解析:选 A。过于急切,与材料中“物价闯关很快就呈现出全面失控的趋势” 相符,故 A 项正确;材料中“五年内理顺价格”,没有涉及“双轨”制度,故 B 项错误;全国性抢购与材料中“计划五年物价总计上涨 70%到 90%”直接相关, 并非由于物资过于匮乏,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价格改革”不等于经济秩序严 重混乱,故 D 项错误。 3.1979 年到 1984 年,政府规定的粮食的收购价格有三种:统购牌价、超 购加价、市场价格。这一规定( ) A.适应了农村改革的现实需要 B.确立了市场体制的发展方向 C.强化了统购统销的粮食政策 D.解决了粮食流通的区域障碍 解析:选 A。这一时期政府对粮食收购价格的调整,显然与我国农村正在进 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密切相联的,它必然适应了农村改革的现实需要, 故 A 项正确;“确立了市场体制的发展方向”,这一目标正式确立是在 1992 年 党的“十四”大上,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政府在这一时期所采取的粮食收 购政策,显然是在打破而非强化统购统销的粮食政策,故 C 项错误;“解决了 粮食流通的区域障碍”,这些粮食收购政策的调整显然与粮食的区域流通并没有 直接的关系,故 D 项错误。 4.《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 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 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 则”分别指( ) A.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B.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解析:选 A。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的评价。“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指的是家庭经营,个体经营;“又符 合社会主义的原则”指土地仍实行公有制,仍是集体经济。故本题选 A 项 5.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中央对经济进行整顿,造成经济增长率在 4%-6%的低点徘徊。在民间,有人说:“中央要取消个体户了”、“改革开放 该收一收了,该转一转阶级斗争了”。面对这一局面( ) A.我国全面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 C.国家开始改变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D.国家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 解析:选 B。“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 故 A 项错误;面对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的困境,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解释 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解放了思想,故 B 项正确;从改革开放时期 就已经开始改革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故 C 项错误;有人说:“中央要取消 个体户了”“改革开放该收一收了,该转一转阶级斗争了”,这些思想与开放浦 东没有直接联系,故 D 项错误。 6.改革 20 年后的小岗村可以形容为“江山依旧,旧貌依存”。沈浩(小岗村 前任书记)认为小岗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明星村的原因正是当年的分田到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联产责任制改革未给小岗村带来任何变化 B.小岗村的落后在于比其他明星村改革的要晚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利于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 D.沈浩反对分田到户,要求恢复农业集体化的模式 解析:选 C。 A 项“未给小岗村带来任何变化”说法过于绝对,故 A 项错 误;改革开放以后,小岗村最早进行农村改革的尝试,B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故 B 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利于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故 C 项正确; 沈浩认为分田到户导致小岗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明星村,但不能说明沈浩反 对分田到户,要求恢复农业集体化的模式,故 D 项错误。 7.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有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 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 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解析:选 C。80 年代国有企业改革没有融入大量外资,故 A 项错误;1985 年-1992 年两权分离,与材料 80 年代初不符,故 B 项错误;1978 年-1984 年 国有企业改革处于放权让利阶段,故 C 项正确;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确立,故 D 项错误。 8.农村经济改革取得重大成果,连续几年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但也出现 了卖粮难以及收购粮食“打白条”问题,被认为是“超常规发展”带来“低水平 过剩”。这反映了当时(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失去活力 B.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深化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滞后 解析:选 C。材料反映的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因此并未失 去活力,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发展乡镇企业的信息,故 B 项错误;根据 材料中“也出现了卖粮难以及收购粮食‘打白条’问题”说明当时农村的经济体 制改革之初仍存在计划体制的影子,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故 C 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并未涉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 D 项错误。 9.学术界认为: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城市化路径可以概括为“双轨城市 化”,即“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自发性城市化)和“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国家主 导的城市化)。其中,与“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是( ) A.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B.中国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解析:选 C。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是国家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较为重要的环 节,属于“自上而下的城市化”,故 A 项错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同样是政府主 导的对外开放政策中的关键环节,亦属于“自上而下的城市化”,故 B 项错误;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尤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是中国农民阶级的伟大创 举,属于“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故 C 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 立是在党的领导下完成,属于“自上而下的城市化”,故 D 项错误。 10.1983 年 4 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 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 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 ) A.标志着城市经济改革的开始 B.有利于实现城乡人员的交流 C.解放了个体劳动者活跃了市场 D.建立了市场经济新格局 解析:选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 1984 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故 A 项错误;城镇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的是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和交流而非人员交 流,故 B 项错误;允许个体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这就冲破了单一公有制的经济 体制,必然有利于市场的活跃,故 C 项正确;市场经济的新格局出现在 1992 年 上海浦东新区开放之后,故 D 项错误。 11.2015 年 6 月 27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的批复》, 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自此,南京江北新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 为中国第 13 个、江苏省首个国家级新区。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服务于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B.是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合门户 C.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 D.为了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 解析:选 D。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设立是在 2013 年 9 月,故 A 项错误;题 目问的是设立南京江北新区的目的,南京江北新区是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 合门户说的是南京江北新区的地位,故 B 项错误;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 品或出口产品不是主要目的,故 C 项错误,设立南京江北新区主要目的是为了 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故 D 项正确。 12.2010 年,浦东新区迎来了浦东开发与开放 20 周年纪念。从阡陌农田到 林立楼宇,从冷僻土地到繁荣都市,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瞩目,浦东实现了跨越式 发展。浦东开发标志着中国( ) A.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式形成 B.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C.对外开放的中心发生转移 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解析:选 B。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式形成于 1992 年,故 A 项错误;浦东开发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故 B 项正确;浦东开发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 开放的重要标志,而不是转移对外开放的中心,故 C 项错误;浦东开发与市场 经济体制初步形成无直接关系,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13 题 25 分,14 题 12 分,共 37 分) 13.(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 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原 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分化了,产生了诸如经理阶层、私管企 业主阶层和农民工群体等新的社会阶层,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也 发生了并且还在继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农业劳动者不断地向其他社会 阶层流动,农业劳动者阶层正在逐渐缩小。 材料二 这座城市曾创下“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但如今,这座城 市却开始一心一意地追求“慢”。2008 年 12 月 7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这 座城市“设计之都”的称号,这是全世界第六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也是中国首个 获得这一荣誉的城市。这个演绎了无数速度神话的城市,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沉淀 下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在深圳蛇口矗立了三十年。过去, 深圳人在它的激励下,创造了“深圳速度”,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现在,深 圳人经过反思,开始了由“速度深圳”向“创意深圳”转型。未来,深圳人将赋 予时间和效率全新的意义,让深圳再次先行。 ——腾讯网《今天的“深圳速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78 年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变动的原因。 谈谈你对社会阶层流动的认识。(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深圳特区由“速度深圳”向“创意深 圳”转型的历史背景和影响。(13 分)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1978 年以来,随着改革开始实施,经济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得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农民获 得生产自主权;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多种所有制 经济的发展;高考制度恢复,高等教育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完善、健全。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社会阶层流 动是社会变迁的反映;公正合理的社会流动,会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2)第一小 问背景,材料二反映的是今天深圳的发展由“速度深圳”向“创意深圳”转变, 联系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可得出相应背景。国际上: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内: 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并加入世贸组织; 深圳特区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了发展的新要求;党和国家对深圳特区大 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一如既往的政策支持;深圳特区人民解放思想和实 事求是的统一。第二小问影响,联系时代背景与“创意深圳”的内容可知,深圳 向“创意深圳”转变可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 建立“创新国家”等。 答案:(1)原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农民获得 生产自主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高考制 度恢复,高等教育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 制的完善、健全。认识:社会阶层流动。 (2)背景:国际上: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国内: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并加 入世贸组织;深圳特区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了发展的新要求;党和国家 对深圳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一如既往的政策支持;深圳特区人民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影响: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建立“创新 国家”等。 14.(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研究证明,一个国家的改革和发展模式必须依据本国的国情自主地探 索和选择,任何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和书本上的教条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强 调发展的包容性、兼容性,把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有效地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据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发展模式与自主选择”自行拟定 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 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材料的主题是“发展模式与自主选择”,可以选取中国改革开放的发 展道路,进行论证。由材料“一个国家的改革和发展模式必须依据本国的国情自 主地探索和选择,任何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和书本上的教条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 的”得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自主选择的发展模式,是对历史上社会主 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借鉴和扬弃;“把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与政府的宏 观调控结合起来”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除了生产资料 公有制占主导地位以外,就是比资本主义有更强的宏观调控能力,建立健全民主 法制,从而能保证效率与公平的一致,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材料“有效地 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出 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手段,更强的宏观调控能力、保证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是目 的,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并非在量的比重上占主导,而是国家掌握国民经 济的命脉,从而能反对各种民间垄断、保护和促进充分自由、完全公平的竞争, 使效率与公平相互促进。 答案:示例:“中国模式”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自主选择的发展模式,是对历史上社会主义与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借鉴和扬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除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以外,就是比资本主义有更强的宏观调控能力, 建立健全民主法制,从而能保证效率与公平的一致,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 于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手段,更强的宏观调控能力、保证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是目的, 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并非在量的比重上占主导,而是国家掌握国民经济的 命脉,从而能反对各种民间垄断、保护和促进充分自由、完全公平的竞争,使效 率与公平相互促进。 评分说明: 等次 阐述 一等 (12-9 分) ①观点明确,准确、充分运用现代史的史实 ②对“发展模式与自主选择”阐述明确,逻辑严密 二等 (8-5 分) ①观点表述不很清晰,能够运用现代史的史实 ②对“发展模式与自主选择”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 (4-0 分) ①没有观点,运用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 ②对“发展模式与自主选择”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 不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