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专题史第20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专题史第20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学案

第20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1.商朝产生了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2.春秋战国时期,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3.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往来密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4.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 ‎5.明清时期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历代城市发展特征 自周秦迄唐代 ‎①商业的发展: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市与民居隔开 ‎②城市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③城市布局:唐都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宋代 ‎①商业的发展: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形成街市,还出现了夜市、晓市和草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 ‎②城市职能: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新型城市崛起 ‎①唐宋时期,海上贸易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 ‎②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 明朝对外交流 明朝初期的皇帝并没有急于赶走在中国居住的大量外国人,而是允许外国商人在受到严密监管的港口城市泉州和广州从事贸易活动,在那里他们用珍珠、宝石、香料、棉织品以及玳瑁壳、兽皮之类的异国产品,交换中国的丝绸、瓷器和手工产品,明朝初期还展示了宋朝时期建立的强大的中国海军,允许中国的商人参与在日本和东南亚的海外贸易。‎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核心论点:明初实行开明的对外开放的政策,允许外国商人和中国商人在有限的范围内做生意。    ‎ ‎1.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 ‎2.表现 ‎(1)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出现。‎ ‎(2)西汉时期:全面控制工商业,私营工商业受到沉重打击。‎ ‎(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如鼓励海外贸易和实行官商分利政策。‎ ‎(4)明清时期:重征商税,并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 ‎3.影响: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 中国古代社会……从争夺资源这个静态角度讲,农业和商业是对立的。重农则商业受到抑制,抑商则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决定古代社会发展状况的两大条件就是人口和土地。‎ ‎——康晶晶、张增强《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再析——以西汉为例》‎ 核心论点:农业与商业争夺劳动力是“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重要因素。    ‎ ‎1.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大面积扩种,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广泛植棉。‎ ‎2.手工业:明中叶以来,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占据主导地位。‎ ‎3.商业 ‎(1)商品流通扩大,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 ‎(2)出现了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发展成工商业市镇。‎ ‎4.综合国力:明清国力强盛,突出表现为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 ‎1.产生:明中叶以后,以自由雇佣劳动力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出现。‎ ‎2.地位:只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存在,发育缓慢。‎ ‎3.迟滞因素: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仍居主导地位;官府的沉重剥削;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重本抑末”政策的打压,限制了新生产关系的辐射力,压制了工业化的变革。‎ ‎1.西方崛起: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2.中国落伍: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固守重本抑末,压制工商业,厉行文化专制。康乾之际,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已大体定局。‎ ‎【轻巧识记】 ‎ ‎1.古代商业发展的“三先”“三后”‎ 信息提取: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功能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 ‎2.古代“市”的基本形态 ‎(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名师指津】 明清商帮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重土亲乡观念的影响;商人借助群体的力量维护商业利益的自身安全。‎ ‎(2)影响:促进商业经济发展,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图解历史】 ‎ ‎“海禁”、闭关锁国与重农抑商政策间的关系 信息提取:重农抑商与“海禁”及闭关锁国政策是表里统一的关系。前者是后两者实施的根源,后者是前者的外在表现,三者都重视农业、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教材补遗】‎ ‎1.汉武帝盐铁官营 ‎(1)目的: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国家财政困难,决定将盐铁行业收归国家经营。‎ ‎(2)内容:将盐、铁之事收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用以补充国家赋税;官府招募盐户,提供煮盐的器具和一定的生活费用;严禁私自铸铁煮盐等。汉王朝在全国设立了数十处盐官和铁官,使盐铁经营真正纳入了国家工商管理体制。‎ ‎(3)作用:解决了国家的财政问题,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2.古代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由西汉汉武帝时的张骞首次开拓,被称为“凿空之旅”,但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的西域,并将这条线路首次延伸到了欧洲罗马帝国。是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2)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其航线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东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朝鲜、日本。南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3.朝贡贸易: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其特点是: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重要地位。政府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重点一 重农抑商下的商业 ‎【论点】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变化规律 ‎(1)商业活动场所、时间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是时间、地点固定,‎ 后时空限制被打破。‎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转向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 ‎(3)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接着出现一般等价物——贝壳货币,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还出现纸币。‎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商帮。‎ ‎(5)经营领域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相结合。‎ ‎(6)商人地位:由社会地位低下,到中唐以后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未改变。‎ ‎(7)交易范围:由地区性贸易向全国性贸易、国内贸易向对外贸易扩展。‎ 史料一 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史料二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到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东京梦华录》‎ 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梦粱录》‎ ‎【史料解读】‎ ‎(1)史料一表明唐代市坊分置,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空限制。‎ ‎(2)史料二反映了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市”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 ‎【问题思考】 ‎ 依据史料一、二,指出宋朝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的主要变化。‎ 试答:                                    ‎ ‎                                    ‎ ‎                                    ‎ ‎                                    ‎ ‎                                    ‎ ‎【提示】 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古代中国的两次“商业革命”及其作用 ‎1.封建社会前期的两次“商业革命”‎ ‎(1)第一次宋代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第二次明清(前期)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出现商帮。‎ ‎2.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作用 ‎(1)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 ‎(2)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3)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 重点二 重农抑商下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史料一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形成于周代初年,《周礼·考工记》记载了一种世界上最严整的体现“礼制”的城市规划制度。同时代的《管子》也提道:“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用水而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唐长安、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和众多南北、东西垂直街道,其测量误差极小,保证天子居于城市中轴。不少城门都有双重城墙形成瓮城,利于防卫,城市中规划一大批学宫、孔庙、魁星楼等设施,其中很多规模宏大,布局庄严。 ‎ ‎——摘编自汪德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 ‎ 史料二 ‎ 唐朝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都)。到北宋时期则以洛阳为西京,以都城汴梁为东京。宋周邦彦在《汴都赋》中说:“舳舻相衔,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闵讴楚语,风帆雨楫,联翩方载,钲鼓镗铃。”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说东京商业:“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东京人口“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其人矣”,是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 ‎——摘自2016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 标准·教学设计示例》 ‎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从多个方面说明了影响古代中国城市规划的主要因素。‎ ‎(2)史料二反映了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在城市布局、商业发展等方面的主要不同。‎ ‎【问题思考】 ‎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古代中国城市规划的主要因素。‎ 试答:                                    ‎ ‎                                    ‎ ‎                                    ‎ ‎                                    ‎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在城市发展上的主要不同,并由此概括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试答:                                    ‎ ‎                                    ‎ ‎                                    ‎ ‎                                    ‎ ‎【提示】 (1)因素:传统礼制;地理环境;“天人合一”观念;科学技术的发展;军事防卫;文化教育的需要。‎ ‎(2)不同:①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北宋东京打破了坊市界限。②唐代长安商业活动有时间限制;北宋东京打破了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夜市和早市进一步发展;③北宋东京服务业发达,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④北宋东京的人口大大超过了唐代长安。‎ 趋势: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②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③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世俗化;④政治中心逐渐东移。‎ ‎1.从周至唐:严格限制。‎ ‎(1)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2)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3)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 ‎2.宋元:逐步放松。‎ ‎(1)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发展。‎ ‎(2)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早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3)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3.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重点三 “以末敛财、以本守之”——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 ‎       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史料一 秦朝统治者实行“上本除末”的政策……秦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家为了加强对商人的监管,将城市商人户口进行专项登记,列入“市籍”,以区别一般编户齐民的“‎ 户籍”。秦朝多次将六国的大手工业主迁徙到边远地区。……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政策,目的在于彻底摧毁六国的经济势力,使反抗者失去经济基础。同时将许多私营工商业主迁徙到秦朝统治地区咸阳、巴蜀一带……也有加强秦朝统治的目的。……商人被抑制还表现在徭役征发上。……此目的也在于摧毁六国的经济势力。由于秦朝短祚,富商们只是受到暂时的压制,很快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迅速复兴。 ‎ ‎——摘编自王惠茗《论秦汉时期的 抑商政策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 史料二 1644~1683年,清朝执行了比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间商船出海贸易,显然是针对沿海抗清势力而采取的非常措施。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正式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南京)设置海关,允许外国商船前来贸易。在这些港口沿线及邻近地区,也都允许进行对外贸易……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清廷下令……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对中国商船的出口贸易规定了许多禁令。 ‎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分析了秦朝抑制商业发展的措施、目的及结果。‎ ‎(2)史料二说明清朝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问题思考】 ‎ ‎(1)根据史料一,指出秦朝抑商的手段及其目的、结果。‎ 试答:                                    ‎ ‎                                    ‎ ‎                                    ‎ ‎(2)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海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试答:                                    ‎ ‎                                    ‎ ‎                                    ‎ ‎【提示】 (1)手段: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加强监管、严刑重罚、人口迁徙、征发徭役等措施抑制商业,同时推行奖励农业的措施。‎ 目的:秦朝时为保证农业的发展,摧毁六国的经济基础,增强秦朝的经济实力,维护秦朝的统治。‎ 结果:富商们在秦朝受到暂时的压制后,随着秦朝的灭亡迅速复兴。‎ ‎(2)变化:由海禁政策到多口通商,再到闭关锁国(一口通商)。‎ 原因:平抚东南沿海地区的抗清力量;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国力强盛;以天朝上国自居,缺乏对世界大势的认识和小农经济的防范意识。‎ ‎“重农抑商”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 不 同 点 时 间 封建社会初期出现,并贯穿封建社会始终 明代中期出现,到清朝进一步加强 目 的 促进农业发展,稳固封建统治基础 抑制中外交往,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作 用 在封建社会前期和王朝初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末期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但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中国的落后 相同点 都是封建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都重视农业、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都促进了传统经济的发展;都导致了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下降 ‎1.概念:在一些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有自由身份的雇工,面向市场生产。这种现象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2.缓慢发展的原因 ‎3.历史地位 ‎(1)最早出现于明朝中后期,但发展十分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社会主导地位,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前夕。‎ ‎(2)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江南地区的个别部门,没有深入到农村,未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 ‎[研真题·引领航向]‎ ‎1.(2019·高考全国卷Ⅱ·T27 )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命题点:明清商业发展的特点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可知,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比明代增加了很多,这表明清代中期商业活动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故答案为C项。“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缺乏史实支撑,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D项错在“开始”,排除。‎ ‎2.(2018·高考全国卷Ⅰ· T27)右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命题点:明代朝贡贸易的特点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解析:选B。由题中所给的绘画看不出其与传统绘画的区别,故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是官方组织的朝贡贸易,海禁政策主要是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由材料无法得出海禁政策解除的信息,故排除C项;“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这属于中国传统观念,没有推动传统观念的更新,故排除D项;明朝君臣对朝贡贸易贡品的认识不是很清楚,遂用传统文化来对其加以解读,认为它就是传说中的“麒麟”,故B项正确。‎ ‎3.(2017·高考全国卷Ⅱ· T24 )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 ‎ 命题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范蠡和子贡的经商区域都涉及了曹,说明曹地商业地理位置优越,体现了区域位置对商贸发展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两人经商致富是由争霸战争推动的,排除B项;材料信息仅反映了两人经商致富,并没有体现地方经济状况,排除C项;材料信息未体现城市规模与商业繁荣的关系,D项不符合题意。‎ ‎4.(2017·高考全国卷Ⅰ·T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命题点: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解析:选B。材料中明后期低级官员和普通人家使用玉器的社会现象表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玉器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属,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与君主专制加强不存在对应关系,A项错误;早在唐宋时期市民阶层已经兴起,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并非材料强调的主要意思。‎ ‎5.(2015·高考全国卷Ⅱ·T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命题点:明代商业的发展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明成祖迁都北京,实现了政治中心的北移,客观上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故选B项。明成祖时期国家早已统一,故A项错误;迁都有利于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故C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这种经济格局一直到明清时也未改变,故D项错误。‎ ‎6.(2014·高考全国卷Ⅱ·T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命题点:北宋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中“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可知,交子可以作为民间交易的凭证,故A项正确。‎ ‎7.(2014·高考全国卷Ⅰ·T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命题点: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题干材料反映了清初实施海禁以前,中外贸易在民间表现突出,但外国货物在中国很少,外国银钱已在民间流行开来,这体现了中国货物出口增多,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故选A项。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外来货币是否干扰了中国市场,排除B项。材料也无法体现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或清廷统治出现问题,排除C、D两项。‎ ‎[练模拟·能力提升]‎ ‎1.(命题点: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 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C.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 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解析:选B。根据材料“……子贡……大商人……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得出诸侯看重子贡,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私商且社会地位提高,受到诸侯的重视和礼遇,据此进一步分析可得出政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故B项正确。‎ ‎2.(命题点:从三国至宋代城市的发展)三国时,孙权开始兴建城隍庙;南北朝时,城隍是城市居民守御城池、保障治安的守护神;隋唐时期,城隍职掌又增加了雨旱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冥籍诸事等;宋代,传统的城隍信仰已列入国家祀典。这说明(  )‎ A.官方正统思想压制民间文化发展 B.儒家思想开始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 C.城市发展拓展了城隍的信仰空间 D.城隍庙是宣传迷信的封建堡垒 解析:选C。题干论述了城隍职掌的变化,即由“守御城池、保障治安”到“增加了雨旱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冥籍诸事等”再到被“列入国家祀典”,说明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隍的信仰空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故C项正确。‎ ‎3.(命题点: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湖南、湖北一带,“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同营,辗转贩粜,以规厚利。父子相袭,习以为俗”。此材料表明当时两湖地区(  )‎ A.稻米的商品化明显    B.商人垄断粮食贸易 C.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选A。通过题干中“余米尽以贸易”“辗转贩粜,以规厚利”可知,在南宋时期的两湖地区,稻米的商品化现象非常明显,故选A项。‎ ‎4.(命题点:丝绸之路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有汗血马、毛皮、葡萄、核桃等传入中原。中原有丝绸、瓷器、茶叶、冶铁、凿井技术等传入西域。这说明(  )‎ A.外来物品传入改善人民生活 B.中原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丝路的繁荣 解析:选B。材料中“中原有丝绸、瓷器、茶叶、冶铁、凿井技术等传入西域”说明中原物品技术含量高,而传入中原的主要是特产和原料,故选B项。‎ ‎5.(命题点:明清商帮的地位)明清时期,出现了众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商人群体。正是这些商人群体,通过各自的经营,推动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促进社会风气的更新,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由此可见,明清商人群体是(  )‎ A.商品经济繁荣的推动者 B.社会经济转型的推动者 C.社会风气更新的促进者 D.特色商业文化的构建者 解析:选B。由材料“正是这些商人群体,通过各自的经营,推动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促进社会风气的更新,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可知,明清商帮促进商人地位的提高,促进重农抑商思想的裂变,推动社会经济转型,故选B项。‎ ‎6.(命题点:古代中国的“海禁”政策)1566年后,明穆宗、明神宗及其辅政大臣都主张实行比较灵活的政策,先后开放“海禁”。有学者认为由于“海禁”的开放,刺激了私人海上贸易的发展与繁荣,所谓“倭患”也就烟消云散了。这表明(  )‎ A.明王朝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B.明朝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C.“海禁”是倭寇猖獗的原因之一 D.倭患解除促使“海禁”政策瓦解 解析:选C。材料中学者认为由于“海禁”的开放刺激私人海上贸易的发展,从而有助于消除“倭患”,这说明“海禁”政策是导致倭患的原因之一,故选C项。‎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商朝王室设置“多贾”一职,为王室购买奇珍物品,管理王室商业,并允许多贾参与祭祀祖先的仪式;唐宋时期,设置市舶司,管理海上对外贸易。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  )‎ A.重视对商业的管理    B.工商皆本思想发展 C.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D.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商朝王室设置机构管理王室商业,唐宋时期,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均体现了中国古代政府对商业管理的重视,故选A项。‎ ‎2.(2020·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汉武帝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人其器物”。后世的历朝历代,也大都心照不宣地沿用了这一做法。这主要体现了(  )‎ A.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 B.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 C.富商大贾与小农之间的矛盾 D.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 解析:选D。材料强调的是后世对汉武帝专卖制度的沿用,说明历代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后世对汉武帝专卖制度的沿用,“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铸铁器、煮盐”的手工业者,没有涉及富商大贾与小农,故C项错误。‎ ‎3.(2020·亳州期末)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 A.经济结构发生转型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选A。明清江浙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发展和经济作物区域化生产说明经济结构发生转型,故A项正确。‎ ‎4.(2020·邯郸摸底考试)下面是公元997~1072年北宋两税(针对农民征收的税收,分夏秋两季征收)与政府的财政收入统计图(单位:万贯)。对图中数据变化解析符合史实的是(  )‎ A.北宋时期农业遭到严重破坏 B.商业税对国家财政的贡献上升 C.民族战争胜利补充大量岁币 D.政府“裁员节流”政策初显成效 解析:选B。材料中“两税”收入有波动,而“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说明北宋财政收入除两税之外另有来源,由北宋时期商业发达,可以推知商业税对国家财政的贡献上升,故B项正确。‎ ‎5.(2020·张家界一中月考)据考证,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从皇宫北面的宁和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御街,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御街中段新设立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生意兴隆。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都城设计不再体现皇权至上 B.“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C.“钞引”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解析:选D。通过题干可知,南宋都城临安的城市布局和过去单一的政治中心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选D项;皇权是古代建立都城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排除A项;题干没有述及“市”的时间限制,排除B项;题干中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并不是普遍现象,排除C项。‎ ‎6.(2020·潍坊期中)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繁荣。南翔镇是著名棉布贸易中心,“地不产米,仰食外郡”。盛泽镇“四乡农民,重织轻耕”,盛泽丝绸畅销海内外。这些现象表明该地区(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出现早期工业化特点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农民已率先成为市民 解析:选B。材料中这些现象说明江南地区手工业和商业较为发达,出现了专业化生产区域,表明江南地区出现了早期工业化特征,故B项正确。‎ ‎7.(2020·济宁期末)史载,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来,以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为中心的三角洲地区,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势。这一变化(  )‎ 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B.为该地区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 C.加速了江南自然经济的解体 D.促使白银逐渐成为该地区普遍流通的货币 解析:选B。材料讲述了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农家副业逐渐取代农家正业的趋势,原先从事稻作农业的农民基本的生活方式是自给自足,当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时,农民和市场的联系加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从而推动了该地区的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故B项正确。‎ ‎8.(2020·福州质检)清代民众所信奉的财神有五六种之多。其中“武财神”关羽信者众多,仅北京一地,关庙就有116座,不但数量远超文圣孔庙,‎ 而且有些关庙的建筑规模也远超孔庙。这反映了清代(  )‎ A.儒学信仰危机开始出现 B.文学形式出现大变革 C.经济变迁影响价值取向 D.城市功能呈现多样化 解析:选C。材料信息反映了清朝时期崇尚“武财神”远远超过孔子,说明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故选C项。‎ ‎9.(2020·云南师大附中月考)孟子以前的政治家,大多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重农抑商政策出的主要背景是(  )‎ A.私营工商业发展 B.秦朝统一全国 C.铁犁牛耕的普及 D.井田制的瓦解 解析:选A。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古代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始终是重农的,但战国时期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政府提出抑商政策,故A项正确。‎ ‎10.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C.不利于新的经济形态产生和发展 D.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解析:选C。“以末致富,以本守之”这种局面造成地价高昂,商人没有能力进一步扩大生产,对新经济形态的发展是有影响的,故C项正确。‎ ‎11.(2020·包头模拟)下图为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据此可知清朝中叶(  )‎ A.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 B.茶叶贸易带动外贸出现顺差 C.闭关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 D.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 解析:选D。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与材料中“18世纪国外金银比价”渐趋稳定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茶叶贸易,故B项错误;闭关会保持金银比价差距,而不会缩小,故C项错误;白银大量流入, 会改变金银比价,与材料中“中外金银比价”趋同相符,故D项正确。‎ ‎12.(2020·扬州期末)明朝正统九年二月,广东潮州府民滨海者,纠诱傍郡亡赖五十五人私下海,通货爪哇国。正统十年三月,福建缘海民有伪称行人正使官,潜通爪哇国者。由此可见明代(  )‎ A.开放对爪哇国贸易 B.民间贸易突破“海禁”政策 C.“海禁”政策走向瓦解 D.对外走私已成为普遍现象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正统年间,广东潮州府及福建缘海出现私人与爪哇国进行贸易的现象,反映了民间贸易突破“海禁”政策,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0·贵阳一中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宋朝期间,中国人在造船业和航海业上取得巨大的进步,12世纪末,开始取代穆斯林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优势。”宋朝中期之后宋朝廷出于贸易营收等原因开始支持鼓励,国家和商业力量的合力,使得中国海商成功地参与到以往几代穆斯林商人垄断的海洋贸易中,并超过他们,在此后几百多年的时间里,开创出一个由中国主导国际贸易的时代。‎ 材料三 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期间,“片板不得入海”的海禁仍在厉行,海禁导致民间海外贸易被迫转型为走私性质的私商贸易。民间海外贸易的需求张力和朝廷政策的矛盾冲突始终贯穿明清两朝。……掩盖在倭寇之乱中的真相是,倭寇有两种,一种是真的日本倭寇,但更多的一种倭寇是东南沿海商民。‎ 在外夷游弋海上,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中国却在厉行海禁。郑和船队消失后在亚洲海域留下的权力真空,使远道而来的葡萄牙扩张势力所向无敌地控制海洋主导权发展贸易,葡萄牙船队的到来是近代西方扩张的开始。西欧商人的海上扩张,改变了传统海上丝绸之路以和平贸易为基调的特性,商业活动常常伴随着战争硝烟和武装抢劫。‎ ‎——百度百科 ‎(1)比较材料一图一、图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丝绸之路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和后果。‎ 答案:(1)变化:交通路线——汉代的对外贸易以陆路为主,唐代海陆并重;到达的范围更广——陆上丝绸之路的终点由亚平宁半岛转移到伊比利亚半岛,海上丝绸之路的西方终点由印度半岛南端转移至波斯湾;交往的程度更深——沿路交往的国家、地区、民族增多,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经商、定居、任官,和中国人通婚;传播的文明更丰富,经济的频繁交流使物品种类增多,也推动了文化交流、政治交往,同时广泛地吸收了西方文明;丝绸之路由向西发展的单向线路转变成以唐帝国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盛况。‎ ‎(2)原因:中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统治者的鼓励政策;为增加财政税收;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的发展;由于西夏、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相继隔断了中国与欧洲交往的陆上通道,导致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影响:大大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巩固统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生活;前所未有的商品和技术交流;逐渐形成由中国主导的国际贸易时代。‎ ‎(3)原因:明朝实行“海禁”政策,致使中国在国际上失去制海权和海上贸易主动权,同时也影响到国内民间贸易需求;倭寇骚扰;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后果:看不到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发展变化的大势,致使中国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逐渐落后于世界。‎ ‎14.(2020·惠州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00~1800年间,“中国贸易”造成的经济和金融后果是,中国凭借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外国人,包括欧洲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人支付白银,这也确实表现为商业上的“纳贡”。1500年至1800年,“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换句话说,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前,世界的经济中心不在欧洲,而在亚洲,特别是中国。‎ ‎——据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 经济全球化的东方》‎ 围绕材料,结合中外历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解析:首先,根据题目要求,围绕材料,结合中外历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其次,根据题目要求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可以分别从中西发展状况加以论述。最后,就所论述的论题作简要的总结。‎ 答案:示例一 论题:重新审视全球视野下的明清。‎ 论述:15世纪至19世纪,明清时期农耕经济达到高度繁荣。明中叶以来,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制造的手工业品在全球市场具有极高的声誉度和竞争力。随着新航路开辟,中西方贸易量剧增,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顺差地位,同时伴随着白银大量涌入和高产作物引进,冲击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明清两朝虽然闭关锁国,但是依旧开通了指定的贸易口岸进行海外贸易,比如清朝的广州十三行,中国仍是世界最重要贸易中心地区之一。‎ 示例二 论题:1500年以来,世界经济中心由亚洲逐渐转向欧洲。‎ 论述: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商品种类逐渐增多、贸易额不断上升,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随着早期殖民扩张的进行,欧洲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吸收了优秀的文明成果和先进的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欧洲各国普遍开展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欧洲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工业技术中心;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欧洲不断对外扩张,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殖民体系,从而引领着世界经济向着广度和深度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