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种变化表明 A. 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 B. 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C. 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 D. 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干体现“夷夏之辨”由利器逐渐被遗弃,表明不同民族间的界限越来越小,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2.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 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 B. 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C. 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 D. 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九品中正制。根据题意可知,钱穆认为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主要是由于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而不是经济原因,故排除A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一般是秉承中央意志,并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博弈,故排除B项;题意主要体现了九品中正制实行的背景和原因,没有体现其影响,故排除D项。根据题意内容可知,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故采用分区域选拔的制度,体现了魏晋时期的时代特征,故选C。‎ ‎3.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A. 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 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 20 -‎ C. 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D. 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反映了北魏以华夏正统地位自居,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措施和促进洛阳经济发展以及缓和南北政权矛盾无关,排除AD;该措施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不是民族政策开明的表现,排除B。故选C。‎ ‎4.“唐代台谏分职:谏官之职在谏皇帝,不谏宰相,也不得弹劾百官。弹劾朝廷百官是御史台的职分。谏官之任命在宰相,照唐人习惯,宰相见皇帝讨论政事,常随带谏官同去。遇有皇帝有不是处,谏官即可直言规正”。关于唐代台谏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 台谏的设置分割了皇权 B. 台谏分职不利于加强皇权 C. 台谏分离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D. 台谏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答案】D ‎【解析】‎ 遇有皇帝有不是处,“谏官”即可直言规正足以证明台谏制度是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的,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台谏的设置分割不了皇权,台谏分职也是加强皇权的需要,所以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台谏分离各司其职,是利于行政效率提高的,所以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5.元代行省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圆署会议即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会议,圆议结果要以与议者押署的形式成为某种定议。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随意干预。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A. 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B. 中央加强对地方的军事统治 C. 行省所握权柄颇重 D.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答案】A ‎【解析】‎ - 20 -‎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元代的行省所掌握的权力比较大,如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各种庶政,但是其军事权却为“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所掌管,其财政权也为“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所掌管,并且“其他官员一般不得随意干预”,由此可知元代行省的权力大但是并不专,受到节制,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行省权力虽大但受到节制,“大而不专”,这涉及到军事、财赋等诸多方面,并非仅强调中央加强对地方的军事统治;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元代行省权力虽大但并不集中,不能得出其“权柄颇重”的结论;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6.据记载,康熙帝时期“御门听政”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据此可知,“御门听政”‎ A. 剥夺了内阁的决策权 B. 提高了皇权统治效能 C. 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 D. 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可知,“御门听政”减少了处理政务的环节,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B正确;内阁没有决策权,A错误;“御门听政”和减轻君主政务负担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D表述太绝对,“御门听政”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7.在古代雅典,官员只有通过任职资格审查等程序才能正式就职。官员在接受资格审查时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包括:直系亲属的姓名以及其中男性亲属所在的村社名称;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这一做法 A. 扩大了公民参政权 B. 保护了平民利益 C. 防止了官员的腐败 D. 维护了城邦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古代雅典对官员进行任职资格审查是保证官员的公民身份,从而维护城邦体制,故选D;对官员进行资格审查并不能扩大公民参政权,也不一定能够保护平民利益和防止官员腐败,排除ABC。故选D。‎ - 20 -‎ ‎8.梭伦改革期间制定的法律规定:任何人都可以对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提出控告。如果被告被判有罪,受到罚款或财产充公的处罚,原告可获得罚款的一部分作为奖励;如果起诉者在庭审所获得的陪审团支持票数不足1/5,其本人则要被罚款。这一规定表明,在雅典 A. 全体居民被授予法律规定的公民权 B. 受害者才可依法向法庭控告施害者 C. 公民发起控告不得损害城邦的利益 D. 法庭对被告实行“有罪推定”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任何人都可以对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提出控告”,但控告失败控告人则面临罚款,可知这一规定意在防止公民发起损害城邦利益的控告,故选C;“全体居民”说法有误,排除A;“受害者”与“任何人”不符,排除B;D项无法体现,排除。故选C。‎ ‎9.《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同样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并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在很多情形中用罚金和赔偿替换同态复仇。这说明 A. 《十二铜表法》体现了理性精神 B.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C.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D. 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同样的保护”“ 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在很多情形中用罚金和赔偿替换同态复仇”可知,所有受害人受到法律的保护,禁止报复行为,说明《十二铜表法》对侵权行为制裁的规定越来越完善,体现了理性精神,故A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制定法律主体的变化,无法得出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主导地位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也没有体现平民和贵族的政治诉求,并且并非日趋一致,故C项错误;D项中“决定作用”表述绝对,故D项错误。‎ ‎10. 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鉴于英国法律保护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 国王立法权被大大削弱 B. 君主立宪体制有待于完善 - 20 -‎ C. 权利制衡机制卓有成效 D. 《权利法案》未真正发挥作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凡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这说明按照当时规定英国国王还拥有行政权,而最终的君主立宪制是国王没有实权,“统而不治”,故选B;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就失去了立法权,立法权由国会掌握,故排除A;题干的材料没有体现C;D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王位继承法》‎ ‎【名师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 ‎11.历史学家钱乘旦说: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这套政治制度成为“陈旧的制度”的原因是 A. 君主立宪制不利于英国的工业化 B.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加深 C. 议会改革整合了社会的政治力量 D. 繁琐的议会程序降低了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 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要求获得更多的权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加深,原来的制度成为“陈旧的制度”。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君主立宪制有利于英国工业化,排除A项;C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成为“陈旧的制度”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与议会程序繁琐无关,排除D项。‎ ‎12.美国最高法院在裁决是否允许公开所谓的“五角大楼文件”的案子时,站在报纸而不是政府一边。美国最高法院还裁决说,新闻媒体应该受到“第一修正案”的某些保护使之不受诽谤罪威胁,从而避免媒体业主因害怕受到诉讼和财产损失而不愿意对公共事务做充分报导。材料反映了 - 20 -‎ A. 最高法院拥有媒体审核权 B. 最高法院拥有较高独立性 C. 媒体影响最高法院的审判 D. 新闻自由在美同存在争议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美国最高法院在审理新闻媒体案件时强调保护媒体以充分保障对公共事务的监督,实质上体现了联邦法院和美国政府之间的权力制衡,体现了最高法院拥有较高的独立性,故B选项正确;最高法院拥有的是司法审核权,排除A项;题干中并未体现媒体影响司法审判,排除C项;题干并非以美国新闻自由与否为议题,排除D项。故选B。‎ ‎13.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有一条极富争议的规定:“总统的每一命令须给部长副署方能有效”。有学者据此判断,总统的职权徒有虚名;但也有学者反对称,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反对者的合理依据应是 A. 部长地位过低导致无法与总统抗衡 B. 第三共和国宪法依然保留封建残余 C. 宪法规定总统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 D. 君主派的实力在当时的政坛占上风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掌握行政权,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因此“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故C正确;AB均与史实不符;1875年宪法能够通过,说明共和派稍微占优势,故D错误。‎ ‎14. 《德意志帝国宪法》对帝国元首(皇帝)有如下规定:“德意志帝国的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之一”;“帝国元首任期终身”;“帝国元首不得兼任政府官吏,亦不得担任帝国国会议员”;“帝国元首不得从事其他任何有薪职务、经营商业、执行业务、亦不得担任任何盈利事业之董监事”。由此判断,《德意志帝国宪法》( )‎ A. 规定了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B. 规定了帝国元首的虚君地位 C. 对元首权力的限制有名无实 D. 赋予帝国元首以广泛的权力 ‎【答案】A ‎【解析】‎ - 20 -‎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1871年宪法的内容。材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对帝国元首权力从法律上加以限制,说明德意志实行君主立宪制,故A项正确;《德意志帝国宪法》赋予皇帝很大权力,故B项错误;帝国元首权力受到法律限制,故C项错误;“帝国元首不得兼任政府官吏,亦不得担任帝国国会议员”“帝国元首不得从事其他任何有薪职务、经营商业、执行业务,亦不得担任任何盈利事业之董监事”说明帝国元首没有广泛的权力,故D项错误。‎ ‎15.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下列事件与“妥协”相距甚远的是 A.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 1945年国共《双十协定》 D. 1787年美国宪法 ‎【答案】C ‎【解析】‎ ‎“妥协”是双方的,但1945年国共《双十协定》的谈判中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是中共一方单方面妥协的结果,所以与“妥协”相距甚远,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A、B、D三项均是妥协的产物,特别是1787年美国宪法被称为伟大的妥协,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6.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在巴黎公社选出的89名委员中,工人30多人、知识分子30多人、职员约10人。材料表明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上的划时代意义是 A. 消除了选民在职业、性别上的限制 B. 建立起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 C. 探索了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 D. 公社委员会实行了权力集中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人阶级属于劳动者,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材料反映了巴黎公社力图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故C项正确;“消除了选民在职业、性别上的限制”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公社委员会实行了权力集中,故D项错误。故选C。‎ - 20 -‎ ‎17.英国政治学家海伍德认为“‘革命’是一个破坏与取代旧秩序的戏剧性与深远性的变化过程。”政治革命是“包含超出法律范围的大众行为的群众起义,它们通常(并不必然地)带有暴力的色彩。”社会革命是“所有制和经济制度的变革。”按照海伍德的观点准确描述20世纪上半期发生在苏俄的革命应该是 A. 社会革命源于政治革命的完成 B. 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完成 C. 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并不同步 D. 十月革命比二月革命彻底 ‎【答案】C ‎【解析】‎ 由“‘政治革命’是大众行为的群众起义,它们通常‘带有暴力的色彩’”“‘社会革命’是‘所有制和经济制度的变革’”等信息可知按照海伍德的观点,俄国的“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都属于政治革命,也不存在谁更“彻底”的问题。而从十月革命没收资产阶级、地主财产归国家所有开始,经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到1936年苏联宪法宣布建成社会主义,这个过程属于社会革命,由此分析可知俄国的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并不同步,故C项正确,D项排除;但社会革命也并非源于政治革命的完成,两者时间有交错,不是同时开始,也不是同时结束,故AB项排除。‎ ‎18.“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被冠以赞美之词。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遣责。”上述材料体现的史观有 A. 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B. 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C. 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 D. 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秀容易被冠以赞美之词。”这体现的是革命史观;“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遣责。”这体现的是近代化史观。故选C。‎ 考点:史学理论和方法•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 - 20 -‎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般人心目中,提倡无君无父的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能否实施民主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这反映出 A. 民主政治在中国得到基本确立 B. 共和政体成为世界政治的主流 C. 专制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D. 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腐朽的君主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民主体制更利于推动中国解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说明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故D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并未确立起来,排除A;材料信息未涉及世界潮流趋势,排除B;“彻底退出”不符合史实,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20.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如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A. 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B. 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 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 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和解放战争的革命任务一致,都是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答案为D项;只有解放战争胜利后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排除A项;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排除B项;辛亥革命爆发前没有建立起统一战线,排除C项。‎ - 20 -‎ ‎【点睛】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双重社会矛盾,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本国封建势力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从而中国人民在反抗本国封建势力追求民主进步的同时,还要进行反抗外来侵略追求民族独立的斗争,即反侵略(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 ‎21.李泽厚先生对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如下评述:“启蒙性的文化运动”与“救亡性的政治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一拍即合”、“彼此支援”、“相碰撞而又同步”。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并没有延续多久,严峻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迫使政治救亡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据此判断作者评述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中国人民掀起了政治救亡运动,举国一致为维护国家主权而进行斗争,D选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不属于政治救亡运动,A选项排除。维新变法虽然属于救亡性政治运动,但是未受到启蒙性文化运动的影响,B选项排除。辛亥革命也未受到启蒙性的文化运动影响,C选项排除。‎ ‎【点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2.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民众运动,国民党参加的少,共产党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 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 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 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 20 -‎ D. 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国民党专做上层工作,共产党参加下层民众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畸形的发展”导致了国共合作的分裂,故C正确;当时的工农运动是配合北伐战争的,因此工农运动不可能会决定战争的走向,故A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故D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国民革命运动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结论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到了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把握材料的主旨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本题材料主旨可简化为“国民党专做上层工作,共产党专做下层工作,由此形成了一种畸形发展”,然后进行排除得出答案。‎ ‎23.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主要领导人认为,中国革命如今的失败不过就是类似于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7月所遭受的失败,很快就要迎来一个同样伟大的十月革命。至多经过比俄国当年七月到十月更长一点的时间,革命就可以重新走到大街上来。这种认识 A. 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B. 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 催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D. 埋下了中共“左”倾错误的隐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认知,并作出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27年,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主要领导人”、“很快就要迎来一个同样伟大的十月革命”、“革命就可以重新走到大街上来”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正确”,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第一次国共合作已经破裂;C项属于无关项。进一步可知,D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及其影响 - 20 -‎ ‎24.某同学在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道,“我的爷爷出生于1920年,①18岁参加了工农红军闹革命,②之后跟随八路军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③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大别山脚下并扎根下来,率领当地农民进行土改运动,④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我爷爷担任人民公社书记,带领社员开荒修渠……”与史实相符的有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同学的爷爷出生于1920年,18岁时是1938年,处于抗日战争期间,此时工农红军已经接受国民政府改编,改称八路军和新四军,①说法错误;百团大战发生于抗战期间,②的说法是正确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在解放战争期间,③符合史实;人民公社的设立不是在过渡时期,④说法错误。所以与史实相符的有2处,故选B,排除ACD。‎ ‎25.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曾表明抗战不是一年半载可以了结之事,必须“抱定三年五年如一日的精神……铲除短期得失之念,不致因小胜而浮,因小败而丧气……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 全面抗战路线成为国共的共识 C. 国民党放弃了片面抗战路线 D. 国共抗战策略有一定的一致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国民党认识到抗战的持久性,认识到抗战的胜利需要农村和人民的力量,这与共产党的抗战策略有一定的一致性,故D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1937年9月,不符合材料的主旨,A错误;国民党依然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故B和C项错误。‎ ‎26.1936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的《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规定:“一切汉奸卖国贼的土地财产全部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粮食、房屋、财产一律没收,没收之后仍分给耕种份地及必须的生活生产资料”;“生活情况很坏的小地主的土地不没收”。其旨在 A. 维护土地革命成果 B. 建立新型农村生产关系 C.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D ‎【解析】‎ - 20 -‎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做法是为了抗日,是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旨在抗日而非维护土地革命成果,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旨在抗日而非建立新型农村生产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并非所有地主的土地都没收,所以并未消灭封建剥削制度,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7.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应战’二字可以尽之,敌军来攻,我们应战;敌军不攻,我们转战;敌军此处攻,我们他处不战,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北线之战”指的是( )‎ A. 太原会战 B. 百团大战 C. 徐州会战 D. 平型关大捷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三年多的抗战军事”,由此可判断相关战役发生在1940年。结合所学,太原会战发生在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排除A;徐州会战发生在1937年12月到1938年6月,排除C;平型关大捷在1937年9月,排除D。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秋,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 抗日战争·百团大战 ‎【名师点睛】历史本质是时间和空间。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即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答案立得。‎ ‎28.“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迁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迁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在两个跃迁的过程中,“第一次跃迁起点”、“为现代民主奠基”、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什么事件 A. 辛亥革命、五四宪法制定、改革开放 B. 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共同纲领》、“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宪法》的制定、改革开放 ‎【答案】D ‎【解析】‎ - 20 -‎ ‎【详解】据“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可知“第一次跃迁起点”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为现代民主奠基”指的是1954年宪法的颁布;据“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可知“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综上所述可知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9.学者时殷弘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学者王玮认为,冷战源于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与苏联从沙皇时代继承来的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对材料中有关冷战原因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A. 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的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B. 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推动了冷战时代的到来 C. 冷战源于意识形态对立与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利益之争 D. 美苏冷战孕育于二战前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学者时殷弘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这是因为十月革命后,苏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产生冲突,这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而学者王玮提及的门户开放原则与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对立属于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利益之争。故C项正确;A项只体现了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利益之争,未解读学者时殷弘的看法。故A项错误;B项未提及苏联的影响,故排除B项;D项的表述只是对学者时殷弘看法的简单概括,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30.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说:“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利益。”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这一变化 A. 说明美国放弃了“领导世界”的意图 B. 反映了美国经济衰退、霸主地位丧失 C. 反映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较大改变 D. 源于石油危机引起的美国经济“滞胀”‎ ‎【答案】C ‎【解析】‎ - 20 -‎ 材料“1947年……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到“1970年……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反映了美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全球扩张战略发生转变,反映出20世纪七十年代世界政治力量发生了较大变化,美国势力衰落,故C项正确,B项错误;A项错误,美国不可能放弃“领导世界”的意图;“滞胀”是1973年开始出现的,故D项错误。‎ ‎31.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上午10时,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中午11时40分,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下午1时起,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下午4时50分,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这次会议 A.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 反映中美关系的缓和 C. 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英国”“苏联”“法国、柬埔寨”可知是指1954年日内瓦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内瓦会议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故C项正确;A项是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该会议中没有殖民国家参加,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美国,故B项排除;周恩来没有参加26届联合国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代表团团长是当时的外交部长乔冠华,故D项错误。‎ ‎32.1973年,毛泽东会见美国基辛格博士时说:“我们两家处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HAND-IN-HAND”,“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基辛格表示赞同。由此可知,此次会谈中美两国 A. 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促使世界政治格局改变 C. 结成牢固的政治联盟 D. 达成了遏制苏联的共识 ‎【答案】D ‎【解析】‎ - 20 -‎ 据材料“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条横线”是指抗衡苏联的阵线,故D项正确;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期,故A项错误;当时世界政治格局仍然是两极格局,没有改变,故B项错误;“一条横线”也不是牢固的政治联盟,故C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时间:1973年。再结合关键信息“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学生据此可以联系中美关系缓和、遏制苏联的历史知识,即可正确判断。‎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93年,英国派出使团到中国,希望与中国建立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乾隆皇帝拒绝其派遣使节常驻北京的要求,英国只能向中国派出专注于贸易事务的商务监督。鸦片战争后,为了阻止外国使节进京觐见皇帝,由兼任五口通商大臣的两广总督来接受外国使节的国书,但外国使节获得了平等地和中国官员联系的权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最终同意外国公使驻京,而外国使节觐见清朝皇帝得以实现则是在1873年。至此外国驻华使节制度在中国完全建立。‎ ‎——摘编自李潜虞《试论外国驻华使节制度的建立——兼论华夷体系思想的衰落》‎ 材料二. 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外关系是建立在朝贡体系基础上的,与其他国家的来往主要由礼部负责。1861年,恭亲王奕奏请而获准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成立,凡与洋务有关者均属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但是随着外国各种侵略势力的逐渐深入,他们对总理衙门越来越不满意。1901年,清政府下令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在处理对外交涉方面,基本顺应了时代潮流。‎ ‎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强急于在中国建立驻华使节制度却困难重重的背景,概述该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基本过程。‎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外交走向近代化的原因,并简要评价。‎ ‎【答案】(1)背景:西方列强急欲打开中国市场;建立外交使节制度成为近代西方各国交往的惯例;传统“华夷之辨”观念的影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过程:鸦片战争前设商务监督;鸦片战争后开始派驻使节,但局限于与五口通商大臣的官方往来;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获取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权利,并在此后进一步得以觐见皇帝。‎ ‎(2)原因:西方列强的外力强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主观适应;华夷体系思想的衰落与部分先进中国人的积极探索。‎ - 20 -‎ ‎ 评价:近代中国的外交是在与列强的冲突与交往中,被迫变革外交制度以逐步实现近代化转型的;外交的近代化转型也表明中国社会是在屈辱中走向世界的;中国外交制度的变革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解析】‎ ‎(1)结合明清时期和近代中西方发展的差距,从西方建立外交关系的目的、近代外交在近代国家交往中的地位、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国家政策等方面,总结列强急于在中国建立驻华使节制度却困难重重的背景;结合材料一,按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三个阶段概述该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基本过程。‎ ‎(2)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所带来的影响以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的影响,分析晚清外交走向近代化的外部因素;结合当时的国内局势,从先进中国人的积极探索、适应时局等知识分析内部因素。结合近代中国外交制度建立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可对晚清外交走向近代化进行评价。‎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 ‎《黑奴吁天录》(1901年译)‎ 译者称“非代黑奴吁也”,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 话剧《黑奴吁天录》(中国留日学生改编,1907年)‎ 黑人奴隶奋起反抗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为了独立和自由,手持长枪与奴隶主殊死搏斗,最后胜利出逃。‎ 话剧《黑奴恨》(1961年上演)‎ 突出汤姆的阶级觉悟,最后一幕安排他因反抗而遭受火刑,临死前发表痛斥殖民者罪行和鼓舞被压迫者抛弃幻想、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演说。‎ - 20 -‎ ‎——据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所给时间及相关内容的描述可提炼出论点是时代背景对文学的影响,阐释需要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反抗清政府的革命斗争及60年代的阶级斗争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3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9世纪后期,现代意义上的卫生医疗观念从西方传入中国。清代传统卫生医疗由中央的太医院及地方的药学、惠民药局承担,但这些机构更多只是为官府服务,基本与民间社会无关。近代天津疫病频发,卫生问题严峻。清末新政期间,天津的改革运动颇为活跃。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原都统衙门卫生局的基础上,创立了近代第一个官办卫生机构一天津卫生局,专门负责“城厢内外医疗卫生、船舶、火车的检疫和妇婴医院、育黎堂的管理”。卫生总局针对和服务的对象是面向社会,其下又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卫生分局。总局虽设在天津,“而办事范围实赅北洋全局”。‎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天津卫生总局创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天津卫生总局相对于以前的医疗卫生机构有何不同。‎ ‎【答案】(1)原因:西方近代医疗卫生观念传人;传统卫生医疗服务范围小;清末新政的推动;地方官员支持;近代天津卫生问题严峻。‎ ‎(2)不同:受西方影响;面向社会大众;作为专门卫生医疗机构,管理规范化。‎ ‎【解析】‎ - 20 -‎ ‎【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现代意义上的卫生医疗观念从西方传入中国”可知西方近代医疗卫生观念传人;依据材料“这些机构更多只是为官府服务,基本与民间社会无关”可知传统卫生医疗服务范围小;依据材料“清末新政期间,天津的改革运动颇为活跃”的信息可知清末新政的推动;依据材料“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原都统衙门卫生局的基础上,创立了近代第一个官办卫生机构一天津卫生局”可知是地方官员支持;依据材料“近代天津疫病频发,卫生问题严峻”可知近代天津卫生问题严峻。‎ ‎(2)不同:依据材料“现代意义上的卫生医疗观念从西方传入中国”可知天津卫生总局的创立受西方影响;依据材料“卫生总局针对和服务的对象是面向社会”可知面向社会大众;依据材料“专门负责“城厢内外医疗卫生、船舶、火车的检疫和妇婴医院、育黎堂的管理””“其下又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卫生分局”等可知作为专门卫生医疗机构以及管理规范化。‎ ‎【点睛】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的改革题一般都由两问组成。第(1)问基本上都是归纳改革的措施,第(2)问大都是分析改革的作用、影响。归纳措施时主要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作答,分析影响时一定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 ‎ - 20 -‎ - 20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