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上海市嘉定区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试题(解析版)
2019学年度等级考嘉定区第一次质量调研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以下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要获取西周时期贵族活动信息,下列材料中可信度较高的是 ①甲骨文 ②神话传说 ③青铜器铭文 ④《诗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第一手史料指亲历者直按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等原始资料,第二手史料指非当事人提供(包括后人整理)的资料,是间接史料。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属于第一手史料,比较可信,故①③符合题意;神话传说可能包含有一些历史的影子,而《诗经》作为文学作品,里面的信息也要仔细甄别,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 2.孟子提出“定于一”思想,针对的社会现实是 A. 百家争鸣,莫衷一是 B. 春秋战国,长期战乱 C. 各国变法,律令混乱 D. 经济发展,行业多元 【答案】B 【解析】 孟子提出“定于一”思想意思是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它是针对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分裂割据而言,故B符合题意;孟子的思想表达的是政治理想,而非针对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也不是针对律令混乱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西汉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202至公元9年,这一时间可以表述为 A. 公元前3世纪初至公元1世纪初 B. 公元前3世纪末到公元1世纪末 C. 公元前3世纪初至公元1世纪末 D. 公元前3世纪末到公元1世纪初 【答案】D 【解析】 公元前换成多少世纪的方法,就是百位数加一,如公元前202年就是公元前3世纪,然后十位数大意味着这个世纪的上半期,而十位数小意味这个世纪的后半期,故公元前202是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后换成多少世纪的方法,就是百位数加一,如公元9年就是公元1世纪,然后十位数大意味着这个世纪的下半期,而十位数小意味这个世纪的上半期,故公元9年属于公元1世纪初,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 4.“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历史上满朝贵族纷纷改姓,该历史时期是 A. 秦朝 B. 北魏 C. 唐朝 D. 元朝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如改汉姓,故B符合题意;秦朝、唐朝和元朝属于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没有大规模要求少数民族改汉姓的措施,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修身方式,何者为先?”最能体现两宋时期学者答案的是 A. 以仁为本,仁者爱人 B. 道法自然,清静无为 C. 以法为本,一断于法 D.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答案】D 【解析】 宋明理学把儒家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特别重视道德修养,主张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贯通明理,故D符合题意;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仁者爱人”,故A是早期儒学的观点,故A不符合题意;B是道家学派的观点,C是法家学派的观点,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6.“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最能体现下列哪一时期官员的出身结构 A. 西汉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答案】C 【解析】 唐朝实行科举制,但科举制不如宋代完善。宋代科举制程序比较规范,录取比重较大,从而出现比唐代更显著的学而优则仕状况,故排除B,C 符合题意;西汉时期实行察举制,以才德的标准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人才了,具有半封闭的特征,所以读书人难以真正脱颖而出,故A不符合题意;元朝文人地位低下,科举制几乎停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叙史见人”,如果要检索汉高祖刘邦的生平事迹,最省时的史籍是 A. 《史记》 B. 《资治通鉴》 C. 《史通》 D. 《文史通义》 【答案】A 【解析】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故A符合题意;《资治通鉴》是一部记录从战国至五代期间的编年体史书,不是以人物为中心,所以检索汉高祖刘邦的生平事迹不太方便,故B不符合题意;《史通》是唐代刘知几创作的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文史通义》是清代学者章学诚创作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该日志可以作为研究下列哪一地区国土、人民、风俗习惯的重要资料? A. 印度 B. 北非 C. 美洲 D. 澳大利亚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哥伦布笃信从西欧出发向西航行也能到达亚洲,但众所周知实际上到达的是美洲,故哥伦布的《航海日志》可以作为研究美洲的国土、人民、风俗习惯的重要资料,故C符合题意;哥伦布开辟的是由西欧到美洲的航线,没有到达印度、北非和澳大利亚,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启蒙思想家们认为“它是最坏的统治形式,它违背了理性和自然法,注定不会长久。”这里的“统治形式”是 A. 直接民主制 B. 君主专制 C. 开明君主制 D. 君主立宪制 【答案】B 【解析】 启蒙思想家们以理性主义为武器,猛烈批判天主教神权和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认为最坏的统治形式是君主专制,故B;直接民主制存在弊端,但毕竟是民主政治,故A 不符合题意;启蒙思想们认为开明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是相对合理的政体,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推动英国从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关税保护政策向自由贸易政策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 新航路开辟 B. 光荣革命 C. 工业革命 D. 经济危机 【答案】C 【解析】 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盛行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主张积极发展工商业,拓展海外贸易,以追求金银财富,它对资本主义早期的资本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工业革命时期兴起,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顺应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扩张的需要,主张经济活动应由市场主导,政府不应干预,强调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自由竞争,故C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和光荣革命在工业革命之前,主导的经济思想是重商主义,故AB不符合题意;受经济危机的打击,资本主义国家审视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不足,调整了经济政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国际格局变化的基础是经济实力变化。引发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国际格局变化的主要新兴力量是 A. 德日美 B. 英法美 C. 英苏美 D. 中美苏 【答案】A 【解析】 德国和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德国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广泛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迅速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故A符合题意;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有广阔的的殖民地,对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积极性不高,法国小农经济和小企业大量存在,国内市场狭小,限制了工业新装备和新技术的采用,加之普法战争战败后的割地赔款,在资金和资源上妨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故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故BC不符合题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有限,而苏俄或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某国的宣传画,该国家是 A. 德国 B. 英国 C. 美国 D. 苏联 【答案】D 【解析】 图中人物是斯大林,关键信息是“我们的国家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结合所学,苏联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从法律上巩固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成果,标志苏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故D符合题意;德国、英国和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3.咸丰同治年间诗作《夷场行》:“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青红黄绿辨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从材料看作者描写的地区是 A. 葡踞澳门 B. 英占香港 C. 上海租界 D. 天国南京 【答案】C 【解析】 材料“平填黄浦成夷场”意思是中国的黄浦成了外国的地盘。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英国曲解《南京条约》的附件,率先在上海建立租界,而材料中的“黄浦”地处上海,故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 14.他们越出康、雍、乾以来厉禁知识分子干预时事成规,创“清朝二百余年未有之大举”,被部分学者认为是民族觉醒的标志。此“大举”是 A. 虎门销烟 B. 洋务运动 C. “公车上书”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C 【解析】 材料“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意味知识分子开始积极从事政治活动。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深重,1895年的“公车上书”宣告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故C项符合题意;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中林则徐领导的抵制销毁鸦片的运动,是封建士大夫维护封建统治的行为,故A项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从器物方面学习西方的自救运动,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始于1915年,晚于“公车上书”,是要从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保罗•S•芮恩施在《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一书中评价中国近代某位历史人物“名义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该历史人物是 A. 梁启超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袁世凯 【答案】D 【解析】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撕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独裁专制统治,故D符合题意;梁启超和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故AB不符合题意;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上海近代竹枝词“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清末新政 D. 戊戌变法 【答案】B 【解析】 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组建了新式军队,创建了北洋舰队,故材料“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反映的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海面未收功一战”指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总归虚牝掷金黄”意思是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故B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到1842年,清末新政从1901年到1911年,戊戌变法是1898年,均不符合题意,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对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历史新变化的解释中不确切的一项是 A 走向共和政体 B. 思想解放潮流 C. 社会生活变迁 D. 国际地位提升 【答案】D 【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20世纪第二个十年即从1910到1919年。当时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低下,故D符合题意;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A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封建正统思想,起到思想解放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推动社会社会生活大变迁,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8.某同学课堂演讲提纲只写了几个地名,据此推测该同学演讲的主题可能是 A. 红军长征 B. 敌后抗日 C. 国共合作 D. 北伐战争 【答案】A 【解析】 红军长征作为伟大的战略转移,涉及到著名地点较多,故由材料“提纲只写了几个地名”,可推测该同学演讲的主题可能是红军长征,故A符合题意;敌后抗日涉及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对敌斗争,涉及面广,故敌后抗日不只是几个地名,故B不符合题意;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以推翻北洋军阀实现国家统一的军事行动,涉及面广,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9.“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该评价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答案】D 【解析】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铸就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精神,故D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富有宗教迷信色彩的农民革命战争,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不突出,故A不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主张“扶清灭洋”,仇视近代工业文明,科学精神不突出,故B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反帝不明确,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爱国主义精神不够张扬,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0.表格内容为大国领导人对某一历史事件发生后的第一反应,该事件是 丘吉尔 好了!我们总算赢了。 斯大林 真是好极了,日本人干得真不赖。 罗斯福 将尽全力把强加给国家头上的耻辱还给对方。上帝保佑美利坚! A. 九一八事变 B. 原子弹轰炸广岛 C. 珍珠港事件 D. 《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答案】C 【解析】 1941年日本制造珍珠港事件宣告太平洋战争爆发,刺激了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法西斯力量大大增强,故上述三国领导人有如上评述,故C符合题意;194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美英忙于应对经济危机,苏联忙于国内经济建设,并不真正关心日本侵华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1945年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此时日本穷途末路,斯大林该评论是美国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1940年9月,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签订《三国同盟条约》,确立了三国轴心同盟,此时苏德互不侵犯,美国尚处于中立状态,反法西斯国际形势堪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二、综合分析题 (一)政制之变 2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历史进程中因时而变,逐步完善,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篇章。请将下列材料所对应的古代政治制度与所出现的朝代相匹配。(填写字母,) A 故事,宰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及裴炎迁中书令,始迁政事堂于中书省。 B 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C 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闻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者,皆自托为心腹之臣矣。 D 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故合之而称皇帝。 E 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F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G 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若特颁诏旨,由南书房翰林院视草 H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①西周_______ ②秦朝______ ③西汉______ ④唐朝______ ⑤宋朝_______ ⑥元朝______ ⑦明朝______ ⑧清朝______ 【答案】 (1). H (2). D (3). C (4). A (5). E (6). F (7). B (8). G 【解析】 结合所学,西周实行分封制,而材料“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指西周分封主体以王族为主,故(1)处填 H。秦朝建立了一套以皇帝制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材料“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故合之而称皇帝。”反映秦朝创立皇帝制的来历,故(2)填 D。西汉为加强皇权,实行中外朝制度,中朝又叫内朝,而材料“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闻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者,皆自托为心腹之臣矣”正是反映中外朝制度,故(3)处填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分工明确,材料“宰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及裴炎迁中书令,始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故(4)处填 A。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二府”指中书省和枢密院,材料“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反映的是宋代二府三司制,故(5)处填E。元朝在中央实行一省制,中书省又叫都省,在地方管理上实行行省制,材料“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反映了元朝的行省制,故(6)处填F。明朝设立内阁制,材料“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故(7)处填 B。材料“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若特颁诏旨,由南书房翰林院视草”反映康熙帝时期出现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局面,故(8)处填G。 (二)一战中的坦克 22.为了探讨“一战中坦克的应用”,请根据提示完成以下学习活动。 (1)第一步:现搜集到下列两张图片,请选择最能够印证坦克应用对战争影响的图片,并结合图片信息说明理由。 图1:照片《1916年索姆河战场上的“马克Ⅰ型”英国坦克》 图2:漫画《最糟糕的就在我们身后》(1918年【英】阿瑟·摩尔兰德) (2)第二步:为了进一步佐证,检索到下列三份资料,请对其史料价值做出评估与说明。 (3)第三步:根据下列材料解释坦克的应用与一战进程的关系,并就战争与技术发明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战壕的不可移动性以及要把战争重新带入移动状态的愿望推动了武器的改进,从而为打破致命的僵局提供了必要的动力。1915年年末,英国最先使用坦克,协约国利用坦克来摧毁防御性的战壕,恢复交战。”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若无战车(坦克),则在8月8日的上午,德军就不会受到那样严重的奇袭而发生不可收拾的恐怖现象。步兵看到步枪和机关枪都不能阻止对方的战车,遂感觉到自己是无能为力了,于是,不是投降就是逃走。” ——【德】《1918年8月8日的悲剧》 【答案】(1)参考答案:图片2。图2是漫画,是当时的艺术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坦克应用于战争的认识,展现了坦克在战场上的巨大杀伤力和破坏力。图1尽管是照片,是一手材料,原始史料,但仅仅真实展现了一战中索姆河战役中所使用的坦克,而相对无法展现坦克在战争中的影响。 (2)①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亲历者的回忆,是一手史料,但有亲历者的主观情感和立场。②有一定史料价值;是电影/艺术作品,有虚构演绎成分。③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是后人的研究著作,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但受作者视角、立场、史料占有情况而有一定的局限。 (3)坦克巨大的威力推动了战争进程,对挫败德军的战斗士气,推动德国战败具有一定的作用。战争推动了科技。坦克的发明是由于一战进程的产物,英国为了打破战争僵局,发明了坦克并将其运用与战争。科技成果运用于战争,推动了战争进程。但进一步增强了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使战争更加残酷。因此,科技成果更应运用于和平发展,人类更应该爱好和平,避免战争。 【解析】 (1)首先表态是图片2。因为图1尽管是一手材料,但仅仅真实展现在一战中索姆河战役投入了坦克,但无法展现坦克在战争中的影响。图2虽然是漫画,但形象地展现了坦克在战场上的巨大杀伤力和破坏力。 (2))①是亲历者的回忆录,是一手史料,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有亲历者的主观情感和立场,需要冷静分析,去伪存真。②是艺术作品,有虚构演绎成分,有一定史料价值,但要特别谨慎。③是后人的研究著作,属于二手史料,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但受作者视角、立场、史料占有情况而有一定的局限,需要多方史料印证。 (3)关于“关系”,结合所学,坦克巨大的杀伤力推动了战争进程,对推动德国战败具有一定的作用。关于“认识”,科技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以坦克为例,一方面战争推动了科技发展,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运用于战争,使得战争更加残酷。 (三)效仿——中国人的选择 23.材料一 时间 名称 备注 1898.3-4 《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 康有为编译呈光绪帝御览 1901.5 《美国独立檄文》 《国民报》第1期 1903 《法兰西人权宣告书》 《政治思想之源》 1918.11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新青年》 1920.8 《共产党宣言》 陈望道译,陈独秀审定,上海出版 材料二:“惟前代革命如有明及太平天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纬经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自志士东游以来,译本书如风发云举,一切学科日见进步,政法诸书尤辟浑茫,欧西巨子之学说,滔滔焉飞渡重洋,竞灌输吾同胞之意识界矣。” ——夏清贻《金陵卖书记》 材料四:“这次胜利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像这般……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世界,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问题: (1)表格中名称栏所列内容在各国的实践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概述先进中国人效仿世界各国寻找国家出路经历的三个阶段。 (2)孙中山“国民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从材料二看,“国民革命”与以往的“英雄革命”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答案】(1)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彼得一世改革、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十月革命、中共成立开始领导中国革命。效仿日俄,进行变法;效仿法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效仿苏俄,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2)“民族、民权、民生”。不仅要推翻清政府,还要建立新的国体,改善民生,实现自由、平等、博爱。 (3)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解析】 (1)《日本变政考》与1868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有关,《俄彼得变政记》与17世纪的俄国彼得一世改革有关。《美国独立檄文》当指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与美国独立战争相关。《法兰西人权宣告书》指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与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有关。“《共产党宣言》”“1920.8”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中共成立并领导中国革命有关。材料表明,近代中国先后效仿日俄、法美,走资本主义道路,后来效仿苏俄,主张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 (2)关于“指导思想”,结合所学,孙中山“国民革命”指导思想指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关于“不同”,由材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纬经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可得出不仅要推翻清政府,还要建立新的国体,改善民生,实现自由、平等、博爱。 (3)根据所学,面对列强侵华,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先后探索不同的救国方案,但最终失败。十月革命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