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同步练习: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同步练习: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1

第 4 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学习目标] 1.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2.理解 “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3.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① 1.概况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土地国有。 (3)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公元前 594 年,鲁国进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 地私有的合法性。 (4)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 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 2.抑制土地兼并┄┄┄┄┄┄┄┄② (1)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大量兼并农民土地,造成社会两极分化。 (2)措施:北魏到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 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税。 二、“重农抑商”┄┄┄┄┄┄┄┄③ 1.含义: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税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4.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时首倡。 5.发展 (1)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 者加重征税等经济政策。 (2)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 加征商税。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④ 1.明朝“海禁” (1)原因:明太祖担心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2)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朝“闭关锁国” (1)原因: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2)表现: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3)危害: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 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①[点拨] 封建土地所有制有三种类型: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 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存在的基石。 ②[点拨] 土地兼并是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国家只能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 前提下去限制和缓和土地兼并,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 [阐释] 均田制是北魏至唐中叶的土地制度。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 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服徭役、兵役。 ③[思考] 战国时期,法家认为,商人倚仗其雄厚的财力,生活上“田池射猎之乐,拟 于人君”,政治上“交通王侯,力过吏势”,因而被韩非子视为“邦之蠹也”。 通过上述材料分析,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提示:社会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 权统治等问题。 [点拨] 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线索 萌芽于战国时商鞅的奖励耕战和禁止弃农经商→西汉高祖、武帝的重农政策→中唐以来 有了某种松动→明清仍然坚持。 ④[辨析] “闭关锁国”从总体上说就是闭关自守,但并不是禁绝中国对外贸易,排斥 一切西方事物,而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如清政府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 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主题一 “重农抑商”政策的措施及影响 [核心必记] 1.措施 (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强化本末意识。 (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大量农民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如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利用税收制度抑制商人; 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乘车等 都有严格规定。 2.影响 (1)积极:在封建社会初期,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小农经济,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巩固了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促进了农业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 (2)消极: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严重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维护了农业和家庭 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国内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积 累。 [史料印证] 材料一 天下已平,高祖乃命贾人不得衣丝 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亦不 得仕宦为吏。 材料一表明西汉初年政府采取抑制商人的政 策,对其生活方式进行限制,提高其所交税 额,限制其政治地位,不许其子孙为官等。 材料二 清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 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 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 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 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 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思考: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雍正帝的经济 主张是什么?根本目的何在?这种经济思想 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严重后果? 提示:经济主张:重农抑商。根本目的:维 护封建统治。严重后果: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对点巩固] 1.《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 入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解析:选 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诏令的大意是禁止商人及其家属以个 人名义占有土地,违令者,没收其土地和财物。由此可知,其目的是保护封建小农经济,故 答案为 D 项。 主题二 “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核心必记] 1.原因 (1)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 (2)明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明清统治者实行“闭 关锁国”政策的客观原因。 (3)清朝统治者具有民族狭隘性。满清统治者企图通过“海禁”“闭关”,将人民与外 界完全隔绝,以防他们内外联结,形成反清力量。 2.影响 (1)积极:这种消极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殖民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 初期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2)消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 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 济长期延续,使封建统治者日益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史料印证] 材料一 1793 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 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 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 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 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 并沾余润。” 材料一中乾隆帝认为中国物产丰富,不需要 进行对外贸易,中国进行对外贸易是对外国 的恩惠。说明: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 自居,固步自封,盲目自大。 材料二 著名爱国诗人黄遵宪在《番客篇》 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 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思考: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在材料二中黄遵 宪为什么说“此事实大错”?此“大错”对 我们有何启示? 提示:原因:自我封闭阻碍了中国先进生产 方式的成长,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 了中国近代的落伍。启示:“闭关锁国”妨 碍了自身的发展。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 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发展进步。 [对点巩固] 2.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 地”。其影响是( ) A.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 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C.加快了统一台湾的进程 D.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解析:选 D 材料反映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故选 D。A 项是目的,不是影响;将边 海居民移入内地,实际上使当地农业生产受到破坏,B 项排除;材料中的措施是为了孤立反 清势力,但不能因此使其投降,最终还要靠武力解决,C 项排除。 题组一 土地制度的演变 1.《诗经》中描述的“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现象直接表现了西周时期( ) A.宗法制崩溃 B.井田制盛行 C.礼乐制遭到破坏 D.分封制瓦解 解析:选 B 材料中没有涉及宗法制崩溃,故 A 错误;材料的意思是天上下雨,先下 到公田里,然后再往私田里下,涉及公田和私田,又是西周时期,故 B 正确;材料中不能 反映礼乐制遭到破坏,故 C 错误;材料中也没提到分封制,故 D 错误。 2.下列对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B.战国时期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农民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 解析:选 B 经过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建立起来,故选 B 项。 井田制下土地不属于全体国民所有,而属于国家,排除 A 项;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 私有制的主要形式,排除 C 项;均田制开始于北魏,排除 D 项。 3.明朝中期,山西大同等处,“膏腴土田……悉为豪强占种”。这反映了当时( ) A.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自然经济解体 D.土地兼并严重 解析:选 D 材料反映了豪强占有肥沃土地的史实,这是土地兼并的结果,故选 D。 题组二 “重农抑商” 4.《秦律·田律》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买卖)酒,田啬夫(官职)、部佐(官职)谨 禁御之,有不从令者有罪。”该法令出台的主要动机是( ) A.抑制商贾发展 B.提倡节约粮食 C.严禁商品流通 D.稳定酒类物价 解析:选 A 由题干可知,秦代禁止百姓买卖酒,官员应该禁止百姓买卖酒,从而联系 秦代是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即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 A 正确,B、C、D 错误。 5.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而加以重视是正确的 B.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压制工商业,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C.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始终起积极作用 D.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 C 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 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题组三 “海禁”与“闭关锁国” 6.“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 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的抗 倭。”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 ) A.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 C.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解析:选 C 本题考查了“海禁”政策。由朝贡贸易与抗倭斗争的联系可排除 A、B 两 项,C 项正确;“海禁”政策推行于明初,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尚未出现,故排除 D 项。 7.清朝的一项政策“不仅妨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这一政策是( ) A.奖励耕织 B.重农抑商 C.自由放任 D.“闭关锁国” 解析:选 D “妨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 与世界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这一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故选 D 项。 8.明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最重要的影响是( )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 B.增强了明清的国力 C.丧失了发展经济的最好机遇 D.导致科学技术落后 解析:选 C 明清时期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 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C 项符合题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