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www.ks5u.com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1.比较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的不同,认识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 ‎2.整理三省六部制形成的过程并掌握其运行机制,认识中枢机构的不断完善。‎ ‎3.了解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认识制度创新的社会效益,并体会以民为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 选官制度(先秦至隋唐)‎ ‎1.九品中正制 ‎(1)曹魏时,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2)内容 ‎①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②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3)结果 ‎①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②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2.科举制 ‎(1)形成 ‎①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完善 ‎①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作用 ‎①使出身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③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 三省六部制 ‎1.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为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执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隋朝:隋文帝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 ‎3.唐朝:三省六部制 ‎(1)运行程序: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事务。‎ ‎(2)特点:①三省分工明确,又彼此牵制;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共执宰相之职。‎ ‎(3)政事堂: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趋势。‎ ‎(4)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 赋税制度 ‎1.租调制 ‎(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2.租庸调制 ‎(1)内容:唐初,赋税征收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3.两税法 ‎(1)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2)目的:解决政府财政困难。‎ ‎(3)实行: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4)内容 ‎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②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5)影响 ‎①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判断正误] 科举制是唐太宗开创的。(×)‎ 隋文帝时就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官,隋炀帝时,科举制形成,唐朝时继承完善。‎ ‎[知识拓展] 唐朝限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 ‎(1)囚犯、僧人、道士、商人、犯讳的人、女人(武则天开女试属特例)。(2)“娼、优(古代从事‘艺术表演’方面工作的人)、隶(衙门里的轿夫、马夫、伙夫、更夫)、皂(衙役)”这四类人的后代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易混易错] 三省六部制并未取代三公九卿制 下面是隋朝中央机构图示,从中可以看出,三省六部制下,只是宰相的权力被分割,其他部门依然存在。‎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土地私有制下实行的税收制度,包括田租、赋役(人头税)、徭役(劳役)、兵役等税种。国家收取赋税,包括实物地租,如粟、稻、麦、蔬菜、布帛等,也有货币地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地租逐渐占主流。‎ ‎[思考探究1]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是什么?‎ 金版点拨:(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2)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 ‎(3)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思考探究2]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具有什么特点?‎ 金版点拨:(1)征税标准从人丁为主逐步向财产为主转变,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2)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可以纳绢代役。‎ ‎(3)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 ‎(5)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 ‎ 主题一 选官制度 一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摘自《通典》‎ 二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 根据史料一“曹魏”“九品官”“中正”“区别人物,第其高下”概括;史料二“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为主要信息。‎ ‎ (1)根据史料一,指出曹魏的选官制度及特征。‎ 金版参考: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特征:由地方推荐,中正官鉴定等级,中央根据等级任用。‎ ‎(2)根据史料二,指出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原因。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主要变化。‎ 金版参考:原因:士族制度衰落。‎ 主要变化:由推举制到考试选拔官员。‎ ‎(3)综合上述史料,谈谈对古代选官制度的看法。‎ 金版参考:根据时代变化,不断调整选官制度;选官制在继承中创新;日益注重公平。(言之有理即可)‎ ‎ 科举制的特点 ‎(1)标准的客观性: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作为标准选拔人才。‎ ‎(2)方式的公平性: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 ‎(3)范围的广泛性:不论贫富出身,皆可参加。‎ ‎(4)时间的延续性:从隋朝开始,到1905年正式被废除。‎ ‎ 主题二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一 初,唐因隋制,以①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②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新唐书·百官志》‎ 二 唐三省六部制工作流程图 三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③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④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钱穆《国史新论》‎ ‎ 史料一中,注意①和②。史料二中,注意不同部门的职能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史料三中,注意③④。‎ ‎ 上述史料反映出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 金版参考:由史料一可知,唐代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实质是分散相权;由史料二可知,相权一分为三,集权于皇帝,加强了君权,另一方面,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程序、体系严谨;由史料三可知,三省共同议政,集思广益,提高了行政效率,可减少决策失误。‎ ‎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订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可以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决策失误。‎ ‎(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不足的弊端。‎ ‎(4)加强专制:相权一分为三,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科举制的作用与影响 科举制最重要的功能,是促成一个不靠出身而以考试入流的官僚阶层取代世袭的封建贵族阶层。‎ ‎……‎ 官员考选制削弱了世袭性、割据性的封建贵族政治,形成世界上较早的完备的文官制度。‎ 参加科举考试的主要是学校生徒,因而此制带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唐时学校分京师学和州县学,各级学校主要研习儒家经典,此外还学习律令和书法、算学等专门技能。因此,科举制度既是一种选官制度又是一种教育制度,它自隋唐延及明清,发挥重要的社会功能。‎ 科举制度以封闭式考试录取官员,具有公正性和法定性。因不计生员出身,唯才是举,从而较广泛地从社会各阶层拔选人才,扩大政权的统治基础。官员和候补官员基本上都是知识阶层的精英,普遍提高了官僚队伍的人文素质。‎ ‎……‎ 自隋朝始兴(隋文帝开皇七年,即公元587年)至晚清诏废(清光绪三十一年,即公元1905年),科举制度实行1318年,其间不独汉族政权如此,辽、金、元、清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政权也实行此种制度选拔人才。以科举考试为核心,在学校教育、异地赴任、月给俸禄、致仕退休等方面都形成系统,构造了完备的文官制度,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与郡县制相匹配的,是从贵族世卿制向游仕制的转化,进而形成官僚制度。如果说,周代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分等级次第的世袭封建贵族当政,那么,秦汉以下则是由朝廷任命的非世袭的官僚用权。‎ ‎——冯天瑜《科举制度——中国“第五大发明”》,‎ 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 课堂跟踪训练 ‎1.(2020·辽宁盘锦期末)下列朝代中最有可能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情况的是(  )‎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 D.隋唐时期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门第出身”,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C项正确。‎ ‎2.(2020·山东泰安期末)学者徐中约认为:“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该“制度”指的是(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租庸调制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知,反映的是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为平民进入仕途提供了机会,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实行的制度,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C项错误;租庸调制是赋税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3.(2020·山东济宁期末)古代中国“中书取旨,门下复奏,尚书施行”的中央中枢机制完善于(  )‎ A.三国时期 B.东晋时期 C.隋朝 D.唐朝 答案 D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时期萌芽,隋朝形成,唐太宗时期完善,故D项正确。‎ ‎4.(2019·辽宁阜新月考)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制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  )‎ A.基本特点是以人丁计税 B.实行以田亩为主的征收标准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国家对人身控制加强 答案 A 解析 租庸调制下的田是按人口来分的,而征收租、庸、调的依据就是人丁,这就说明租庸调制主要是“以人丁计税”,故A项正确,B项错误。“租”和“调”是实物地租,“庸”是指可以纳绢和布代替徭,这种地租形态是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表现,C项错误;纳庸代役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农民的控制,故D项错误。‎ ‎5.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于是又实行两税法。这种变化表明(  )‎ A.赋税制度随着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B.中国封建土地制度逐渐趋向衰落 C.社会生产力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D.中国土地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实行的起因是均田制的破坏,故选A项。其他三项叙述均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课时作业 ‎1.(2020·辽宁盘锦期末)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此处评价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选官制度(  )‎ A.宗法制 B.军功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 C 解析 根据“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选官的依据是门第,故选C项。宗法制一直是按血缘,不存在“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A项错误;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与材料不符,B项错误;隋唐实行科举制,按考试成绩选官,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2.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的人才选拔制度(  )‎ A.选拔标准不断变化 B.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为世家大族所操控 D.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可知,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没有体现,均排除。‎ ‎3.(2020·山东济宁期末)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反映科举制特点是(  )‎ A.重视门第 B.唯才是举 C.差额录取 D.自由报名 答案 D 解析 材料“投牒自进”“不必非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说明科举制不受达官贵人的引荐,可以自由报考,D项正确。A项“重视门第”是九品中正制的特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录取标准和录取程序问题,故B、C两项错误。‎ ‎4.下表为唐代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  )‎ 名称 士族子弟 寒素子弟 小姓子弟 比例 ‎71%‎ ‎16%‎ ‎13%‎ A.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B.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C.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D.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寒素子弟”和“小姓子弟”在进士中也占据一定比例来看,唐代科举制兼顾到了多个阶层,但由于“寒素子弟”和“小姓子弟”比例很小,也反映了科举制不完善,故C项正确。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与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不同,排除A项;科举制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排除B项;科举制打破了特权垄断,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5.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理念应为公平竞争,故选A项。‎ ‎6.(2020·辽宁盘锦期末)《资治通鉴》记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说明唐代门下省的职能是(  )‎ A.监督国家行政 B.审核国家政令 C.草拟国家政令 D.执行国家政令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可知,唐代门下省的职能是审核国家政令,故B项正确。门下省也是行政机构,不能起到监督国家行政的作用,A项错误;中书省草拟国家政令,C项错误;尚书省执行国家政令,D项错误。‎ ‎7.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积极意义在于(  )‎ A.分清了中央和地方的不同职权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 C.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答案 D 解析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各部门职责明确,各负其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选D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划分,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不是选官制度,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只是削弱相权,加强君权,并未有效解决二者的矛盾,排除C项。‎ ‎8.隋朝规定“(丁)民满五十,纳庸代役”;公元624年,唐高祖颁布“……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下列关于“庸”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输庸代役有利于保障农时 ②唐与隋相比放宽纳庸年限 ③‎ 相对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 ④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均田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农忙时节用庸代替服劳役,可以保障农业生产,故①正确;隋朝规定,满五十才可以纳庸代役,而唐代“凡丁……若不役,则收其庸”说明唐代放宽了纳庸年龄限制,故②正确;纳庸代役,成年男子可以不去服劳役,相对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故③正确;租庸调制需要农民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否则就无法缴纳租税,它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故④正确。故选A项。‎ ‎9.史书记载:“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这一税法实施的直接原因是(  )‎ A.土地兼并之风盛行 B.均田制被破坏 C.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D.封建经济发展 答案 C 解析 材料“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说明是两税法,两税法的直接原因是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导致政府税收减少,因此调整税收政策,故C项正确。A、B两项是原因,但不是直接原因,D项与两税法调整无关,均排除。‎ ‎10.(2020·山东枣庄期末)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转变是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一转变发生在(  )‎ A.西周时期 B.北魏时期 C.隋朝初期 D.唐朝中期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可知,赋税制度改变了以人丁为主,而向财产为主转变;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两税法就是转变的标志,D项正确。西周时期诸侯对周天子缴纳贡赋,而不是赋税,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北魏时期、隋唐时期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是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B、C两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11.钱穆说:“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制(  )‎ 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 D.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可知,科举制选拔标准的公平公正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门阀势力,故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对君主专制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故B项错误;德行和学识只是官员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故C项错误。‎ ‎12.(2019·山东宁阳期中)从整个科举考试史的角度看,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早期和探索阶段。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度(  )‎ A.考生的名望决定结果 B.继承了前代的遗风 C.主要受制于士族门阀 D.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答案 B 解析 材料“还要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等”说明唐代科举制受到了前代九品中正制的影响,故选B项。材料“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等”说明名望只是参考之一,排除A项;材料“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说明门阀士族的控制被打破,排除C项;唐代科举制的依据不是平民的看法,排除D项。‎ ‎13.假设在唐太宗时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请问它的修建需要中央政府如何运转(  )‎ A.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B.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答案 C 解析 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起草诏令)、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中工部主要负责各项工程建设等,C项正确。‎ ‎14.唐玄宗天宝年间,租庸调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2/3多。代宗大历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的重点则开始转向田亩税。赋税征收重点转移是由于当时(  )‎ A.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 B.国家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 D.国家无法直接控制土地和人民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租庸调规定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后来转向“田亩税”,说明政府对“人丁”的控制削弱,故D项正确。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征税从人丁转向土地无关,故排除A、C两项;“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是宋朝政策,故排除B项。‎ ‎15.唐代赋役制度中,具有减轻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性质的是(  )‎ ‎①庸 ②调 ③徭役 ④两税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庸代役,保证农民充分的劳动时间,①正确;调、徭役并不能减轻人身依附关系,②③错误;两税法按土地资产为主纳税,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④正确。故选D项。‎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每丁每年纳租粟二石,调随乡土所出,每丁纳绢二丈、绵二两,或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如遭灾害减免租调。以庸代役,不再有年龄限制。‎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两税法实行后不久,唐德宗一行在郊外打猎,问一户农民生活快乐吗。农民说:“不快乐”。因为“诏令没有信用,先前宣布两税以外没有其他赋役,现在额外的征发比正税还多。后来又说按价收购粮食,实际上一钱不给。起初说收购的粮食就近交纳,现在要百姓送到京西行营,唉,就是倾家荡产也交不完皇粮国税啊!”‎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初期的赋税制度。‎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两税”的内涵。‎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两税法没能减轻农民负担的原因。‎ 答案 (1)租庸调制。‎ ‎(2)内涵:改变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而以土地资产为主按夏、秋两次征税。‎ ‎(3)原因:封建政权制定经济政策的出发点总是以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为目的,而不以重视民生为目的。(或古代中央政权的性质是封建地主阶级政权)‎ 解析 第(1)(2)(3)问都是比较基础的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即可。‎ ‎1.(2019·山东临沂月考)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提案,因而士人特别关心国事,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据时事做了数十篇的策论,而后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这说明唐代的科举制(  )‎ A.引领考生匡时济世 B.体现近代民主制特点 C.意在加强君主专制 D.推动注重教育的风气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讲述科举制出题的方向集中在时政以及如何治理国家,体现考试服务于政治以及匡时济世,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是材料中体现的科举制特点,故排除。‎ ‎2.(2020·山东聊城期末)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中书省起草的关于征点十八岁以下男丁为兵的敕文,并下发到门下省。当时担任给事中(门下省主要职官之一)的魏征,坚持不肯署敕,这道命令最终无效。魏征此举(  )‎ A.削弱了中书省的权限 B.说明决策权发生异变 C.符合工作程序与职权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但当政令不当,门下省可以驳回,故对于材料唐太宗签署的敕文,魏征不肯署敕,符合工作程序与职权,C项正确。A、B两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提高行政效率”的问题,只是强调中书省、门下省的职责,D项错误。‎ ‎3.欧阳修评论唐朝赋税制度时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该评论(  )‎ A.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B.肯定了租庸调推行的积极作用 C.认为两税法造成严重流民问题 D.指出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 可以得出,其认为租庸调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出现了两税法,由此可知,其反映的是两税法出现的原因,D项正确。A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租庸调制的积极作用,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两税法的影响,C项错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