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注意:答案全部答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即可。 一、单项选择题(48分):(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不于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中》)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 ) A. 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 B. 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 C. 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 D. 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答案】A 【解析】 本题题干材料信息反映殷人将鬼神作为万物的主宰的天命观,而周代则认为命运无常,只有品德高尚、按人民意愿办事,治国有方的人才是天命的延续。因此周逐渐消除了盲目信奉鬼神的非理性因素。故本题选A。B项与题干意思相反;C项说法错误;D项不是材料反映信息;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名师点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和王权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②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④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⑤血缘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紧密结合,具有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特点。 2.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 A. 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 B. 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C. 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 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中可知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本案中该子因“孝心”而被赦免无罪,结合所学可知“孝心”反映了儒家伦理观念,这反映了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故B选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司法审判依据汉律,但最终依据孝心判决,可知汉代审判有依据标准,不能说是混乱,故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唯一”说法错误,司法依据还有汉律,故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司法审判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并不能反映汉代以孝治天下儒家独尊,故D选项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 3.井田制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但董仲舒曾大加赞赏,以儒家自居的王莽改制也试图恢复井田制,直到朱熹在自己的著作中也对这种制度称慕不已,这种现象根本上反映了 A. 儒家学者的复古主义 B. 井田制是一种适合古代中国的制度 C. 井田制是仁政的标志 D. 封建经济的内在矛盾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不能买卖;而董仲舒、王莽、朱熹等在井田制被废除后仍对其表示认可,主要是因为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影响国家的财政税收以及百姓的生计,D项正确。儒学不断发展,儒家学者也在不断丰富其理论,而非一味复古,A项错误。井田制的实行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当历史背景发生变化,就会产生不适应的情况,B项错误。仁政要求以德治民,井田制只是土地制度的一种,是一种具体措施,并不能成为仁政的代表,C项错误。 4.在中国古代,每当王朝鼎革之时,皇帝对皇族成员的信任或依赖常常会超过其他任何人。因此,皇室成员往往被委以重任,在中央辅政或者镇守地方并掌握实权。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A. 贵族政治易形成对皇权的威胁 B. 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权的重要手段 C. 分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宗法制成为王朝延续的政策保障 【答案】B 【解析】 在古代中国,对皇权构成威胁的往往是相权,排除A。在王朝鼎革时,皇帝对皇族成员的信任或依赖常常会超过其他任何人,皇室成员往往被委以重任,其原因是皇帝企图通过血缘关系来维系政权,故选B。分封制在初期,能够加强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在后期容易形成分裂势力,分封制反而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宗法制成为王朝延续的政策保障说法错误,材料中也未反映,排除D。 5.秦、汉、唐、明都有过大规模强制迁徙富豪的事情,涉及数万人,他们的田产一律化为乌有。权势再大的官僚地主,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的土地就被全部没收。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 土地私有权实质上没有保障 B. 土地不允许买卖 C. 迁徙富豪是整顿吏治的主要手段 D. 土地经营权完全自主 【答案】A 【解析】 根据“权势再大的官僚地主,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的土地就被全部没收”可知,官僚地主土地私有权实质上没有保障,故A正确;秦、汉、唐、明是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B错误;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土地经营权是否完全自主,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权势再大的官僚地主,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的土地就被全部没收”,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6.中国古代政区划界存在着犬牙交错和山川形便(依据山川走势)两条相互对立的主要原则,往往同时并用。但越到后来,前一原则越占上风。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 A. 同级政区的数量明显减少 B. 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增多 C. 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D. 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犬牙交错的原则打破了地方整体的经济和政治形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山川形便则容易造成地方势力的做大。中国封建社会越到后来,犬牙交错的原则越占上风,说明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故D项正确;材料和同级政区的数量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这一原则和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也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和地方行政区划无关,故C项错误。 7.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材料表明科举制 A. 打破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 B. 有利于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C. 促进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 D. 影响了当时社会价值取向 【答案】D 【解析】 宗教信仰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人们将科举的人视为文曲星下凡,将考试的贡院称为选佛之场,将登记的名册称为千佛名经,可见人们把科举考试看得很神圣,表达了人们期望神佛保佑,科举及第的愿望,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科举及第崇拜的价值取向。故D项正确;A、B、C项,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打破了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了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都是科举制的作用,但材料主旨在于古代民间对科举及第的崇拜,没有涉及科举制的作用。故A、B、C项错误。 8.近代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衡恪先生在论及中国古代某一画派时,认为该画派的风格是“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A. 山水画 B. 花鸟画 C. 人物画 D. 文人画 【答案】D 【解析】 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强调的是绘画内容,与材料“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不符,故A项错误;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成为花鸟画,同样强调绘画的内容,故B项错误;人物画是绘画的一种,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亦在强调绘画内容,故C 项错误;文人画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与材料“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相符,故D项正确。 【点睛】解题的关键“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9.罗马共和国时期发动了多次扩张战争,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海。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者成为俘虏。”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 扩张战争激化了希腊与罗马矛盾 B. 罗马深受希腊文化艺术成就影响 C. 希腊城邦民主政治被罗马人继承 D. 万民法的制定兼顾被征服者利益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者成为俘虏。”可以看出,罗马文化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故B项正确;A项错误,当时希腊已经被罗马占领;C项错误,不是“被罗马人继承”;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万民法,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 10.古希腊集市广场布置着一些相关的设施:突出的柱廊长厅、存放国家圣火的议会大厦、体操竞技场以及各种神庙,它们共同构成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的中心,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存在明确的标志性建筑物。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 A. 宗教神话的传播 B. 人文精神的觉醒 C. 崇尚运动的风尚 D. 公民政治实行 【答案】D 【解析】 古希腊集市广场布置的设施不只是神庙和体操竞技场,排除AC;材料和人文精神的觉醒无关,排除B。古希腊集市广场的布置开放随意,主要是便利于公民政治的实行,排除D。故选D。 11.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论述道:“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作者的核心思想是 A. 法律至上 B. 人人平等 C. 主权在民 D. 自由也当自律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由法律确定权利是平等的…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罗马法中蕴涵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A正确;B项人人平等说法错误,罗马法保护的对象有条件限制,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主权在民、自由也当自律,排除CD。所以选A 12.公元前399年,由500名公民组成的陪审团对苏格拉底进行审判,初审投票以280票判处苏格拉底有罪。但在苏格拉底的脱罪辩护后,复审投票反而以360票判苏格拉底死罪。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民主环境下缺乏言论自由 B. 陪审团在司法审判中缺乏公正 C. 人文精神被民众广泛接受 D. 直接民主有“暴民政治”之嫌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在苏格拉底的脱罪辩护后,复审投票反而以360票判苏格拉底死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雅典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形成“暴民政治”,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雅典民主环境下缺乏言论自由,故A项错误;陪审团缺乏公正,也说明了直接民主容易形成“暴民政治”,故B项排除;人文精神与判苏格拉底死罪之间没有联系,故C项错误。故选D。 13.古希腊戏剧家阿里斯托芬在《骑士》一剧里,描绘了一个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克里昂的职位:“你已经具备一切应有的条件:卑贱的出身,受过在市场中买卖的锻炼,蛮横无理……”。材料反映出作者旨在 A. 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B. 批判公民参政冷漠 C. 抨击民主政治缺陷 D. 打破贵族专权局面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提到的是雅典民主制中,由能力、才学不高的人夺取行政职位,说明古希腊民主制度有一定的缺陷,故C项正确。 材料主要说的是雅典民主制的弊端的问题,并非鼓励公民参政,故A项错误。材料不是批判公民参政冷漠情绪,故B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早已打破贵族专权,故D项错误。 14.鸦片战争前,离福州很近的崇安武夷茶最受外商欢迎,广东的“土丝”和长江三角洲的“湖丝”是中国生丝出口大宗,印度棉花的使用者主要是江浙等地的织户。据此判断鸦片战争后英国迫使清政府开放五口通商的初衷是 A. 掠夺中国市场的原料 B. 为英国商品寻找市场 C.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适应英国工业革命需要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崇安武夷茶最受外商欢迎,广东的“土丝”和长江三角洲的“湖丝”是中国生丝出口大宗,印度棉花的使用者主要是江浙等地的织户”表明英国要求中国开放五口通商既是为了向中国输出棉花,又是为了便于进口中国的茶叶和丝织品,所以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故C项正确;AB项是C项的具体表现,排除;鸦片战争前,英国就已完成工业革命,故D项排除。 【点睛】“崇安武夷茶最受外商欢迎,广东的“土丝”和长江三角洲的“湖丝”是中国生丝出口大宗,印度棉花的使用者主要是江浙等地的织户”是解题的关键。 15.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 命调时间 调出省 兵数 调往方向 1841年1月6日 贵州 1000 广东 1842年3月24日 甘肃 1000 浙江 1842年6月1日 山西 1000 江苏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 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 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C. 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 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 【答案】A 【解析】 表格表明,从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到清政府从各省调兵增援东南沿海、各省执行,存在着时间长、兵力人员不足、距离偏远等体制僵化落后等问题,故选A项。清政府害怕人民群众力量的壮大,不可能采取全民动员抗敌的方式,故排除B项;C、D两项所述与材料信息无关,均排除。 16.天平天国捣毁庙宇神像及扰乱乡村生活的做法,得不到文人和农民的同情,太平军那种人人皆为兄弟姐妹的概念与儒家的礼仪和社会等级思想互相冲突。此外,太平基督教的非正统性也激起了洋人的反感。这表明( ) A. 天平天国的宗教观念既背弃了中国人,也背弃了西洋人 B. 意识形态的冲突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之一 C. 太平天国的反满口号因其基督教而受到损害 D. 太平天国将宗教考虑放在了民族革命之上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太平天国捣毁庙宇神像及扰乱乡村生活……人人皆为兄弟姐妹……太平基督教有非正统性”,可见太平天国的意识形态与传统社会生活观念、儒家等级制度和基督教传统均有冲突之处,这种冲突使得太平天国运动得不到足够支持,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故选B;A只简单体现了题目所述的表面现象,没有得出深层的材料主旨,排除;CD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17.有资料统计表明,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在前清光绪、宣统年间通常用五、六千人……这般工人的籍贯多半是广东、宁波、湖北、安徽、天津等处。”甲午战后的上海总局内,“劳工的出身地极不统一”,来自全国各地,致使“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出现这—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 近代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 D. 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上海地区工人的来源在甲午战后发生了变化,从以东部沿海为主到来自全国各地。这是因为甲午战后,列强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导致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产生了大量失地的农民,这些农民为了谋生,只能到大城市做工,因此导致了材料中反映的现象,A正确;BC仅仅是外部吸引力,并非农民大量前往城市做工的最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本身的差异并不足以逼迫农民出来做工,农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经济本身的解体才是主要原因,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工人的籍贯多半是广东、宁波、湖北、安徽、天津等处”“来自全国各地”,联系所学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史实分析解答。 18.从西方工业近代化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出,其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条:一是从银行融资,二是设立股份公司吸引民间资本。而洋务运动偏偏这两条路都行不通,从而决定了它最终崩溃的命运。这一现象说明 A. 洋务运动缺乏有力资金支持 B. 财政危机影响近代化发展 C. 中国工业化道路具有特殊性 D. 西方发展经验不具借鉴性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对洋务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工业化过程是与西方工业化有很大差别的,现实条件和历史背景都有很明显的差距,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B选项只是提到了原因中的一点;D选项说法错误,西方的经验有助于我们工业化的进程。 19.“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强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材料表明 A. 自然经济解体加快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 洋务运动成效明显 D.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巨大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给出的是清朝时期的成就,而且提到的是“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运动是洋务运动,所以选择C选项,排除B选项。材料没有表现出自然经济解体与经济结构转变的内容,故排除A、D选项。 20.“甲午一役的失利并非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并未打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材料旨在说明甲午战争的失败 A. 并未表明洋务运动的破产 B. 充分体现清政府腐朽落后 C. 促使现代化进程首次转移 D. 促进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是指甲午战争的失败促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为国人思考制度变革提供历史契机,C正确;甲午战争的失败表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挽救统治的愿望破产,排除A;B项清政府腐朽落后是甲午战争的失败的原因,但与材料无关,排除B;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所以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中日战争 【名师点睛】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中国主权,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中国救亡运动高涨。 (2)经济:宣告了洋务运动失败;使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思想: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蓬勃发展。 21.甲午战后,朝臣和士大夫纷纷上折条陈反对议和。奎华等一百五十五人联名上书认为“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奉天、吉林、黑龙江)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材料表明这些朝臣和士大夫们( ) A. 对当时中外时局的认识较清醒 B. 认为法英俄将继日后侵略中国 C. “天朝上国”观念受到严重冲击 D. 要求变法图强以挽救民族危机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朝臣和士大夫们对当时中国时局的认识比较清醒,充分认识到条约签订后的严重后果,故选A项;材料只是列举了几个代表性的国家,说明帝国主义会侵略中国,但不能看出谁是主要的敌人,B错误;C项是材料部分内容,不是本质内容,只是现象,排除;材料没有反映要求变法图强的信息,D错误。 22. 法国媒体曾刊登一位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记述:“仅在河北任丘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 A. 导致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B. 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C. 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 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法国回国士兵、美国基督教传教士、皇宫、抢了八天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没有对外割让土地,故可排除A;B项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故可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没有波及到广东省,故可排除C;根据《辛丑条约》的内容可知,这场战争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故选D。 23. 《海国图志》在国内没有引起太大反响,只印了千册左右,而就在佩理到日本的1853年,日本人开始翻印《海国图志》,一共印刷了15版之多,1854年日本翻印该书60卷,士人争相购读,以后多次再版。而该书在中国印量很小,影响有限。这说明中日两国 A. 社会危机的程度不同 B. 变法图强的方针不同 C. 变革的社会基础不同 D. 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不同 【答案】C 【解析】 《海国图志》在中日的不同待遇,体现了中日两国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不同反映,进而表明中日变革的社会基础不同,故选C。当时中日都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排除A;但是中日不存在变法图存的方针,排除B;当时中日对西方的认识都是肤浅的,排除D。 24.《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指出: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盘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有一定经济意义的学者都被扣上了“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的诞生。两段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对洋务运动进行了评价,它们分别体现了 A. 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B. 社会史观、近代化史观 C. 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 D. 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 【答案】D 【解析】 从“曾经提出洋务运动有一定经济意义的学者都被扣上了“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可以得知这是受到了阶级斗争史观,也就是革命史观的影响,对地主阶级倡导的洋务运动予以批判;从“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的诞生”,可知这是从近代化史观角度出发,肯定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故本题选D。本题不涉及全球史观、文明史观,排除其他三项。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理解选项中的四个史观的含义。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近代化史观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政治上民主化、经济上工业化、思想科学化、理性化;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二、非选择题(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历时20多年,在中国出现的近代商办企业,可说是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经济汪洋大海中若干小岛。当这些初生企业的产品出现于市场的时候,外国侵略势力不惜采取降价倾销的办法予以打击。中国企业所需的原料也受到外国洋行抢购的威胁。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取得清政府的正式承认,在设厂、经营和产品销售方面,没有任何的法律保障,完全听任地方官吏随意处置摆布。而许多地方官吏,还对商界企业横征暴敛、敲诈勒索,大大加重了这些企业的负担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20世纪初,张謇曾对实业作过这样的解释;“实业者,西人赅(包括)农工商之名。”并认为:“以棉铁为主要,以类于棉之稻麦,类于铁之煤为从要,其它如水利、如电、如铁路、如汽车为次要。”郑观应认为,中国商务之所以不能振兴,其原因“上在官而下在商。官不能护商,而仅能病商”,并提出了革除这一弊政的具体办法:一是设立商部,二是“重订税则,厘正捐章”;三是设商学;四是设立商务所;五是委任熟悉商务的大臣主持商政。 ——摘编自姚琦《清末民初实业救国思潮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有识之士振兴实业的主张并加以评价。 【答案】(1)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外国资本主义的挤压,政府的剥削和压榨。 影响:使中国长期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导致了一系列救亡运动的失败,未能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 (2)主张:张謇:农工商全面发展,重/点发展棉纺织业和钢铁业。 郑观应:改良政治和社会环境,发展实业。 总体评价:体现爱国情感,多角度提出振兴实业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张謇的主张较为全面和科学,有可取之处(提出发展实业的基本思路,符合工业/化发展方向),但由于时局动荡未能成功。郑观应的主张认识到了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对专制政府存有幻想。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说是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经济汪洋大海中若干小岛,外国侵略势力不惜采取降价倾销的办法予以打击。中国企业所需的原料也受到外国洋行抢购的威胁”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从民资产生以及依附关系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实业者,西人赅(包括)农工商之名。”并认为:“以棉铁为主要,以类于棉之稻麦,类于铁之煤为从要”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三中“棉铁政策和实业救国”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视角分析回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略 【解析】 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发现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还考查考生准确而有逻辑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也是近几年考纲特别关注的地方。首先,考生要阅读材料,根据对材料的自我解读,发现和提取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启示,注意启示应该表达成要怎样或者该怎样的形式,例如:现代化发展要适合国情,不可盲目照搬别国经验;现代化要注意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现代化发展要因地制宜;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科技创新;要充分认识到现代化发展会经历曲折;现代化是在曲折性中不断发展的;等等。然后再调动和运用所学过的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用具体的史实(可以是正反两方面的史实)来说明论证所提出的启示。 名师点睛:本题讲述了近代著名洋务企业汉阳铁厂的建立及投产经过,反映出近代中国人民在近代化道路上所遭遇的艰难困苦与曲折探索,凸显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不断摸索前行的伟大奋斗精神,也激励学生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求索,是一个对学生再教育的过程。考生面对材料,不难提取出有关现代化的启示,但是独立自主的提取出一个来,对考生来说就需要取舍,往往有考生感觉这也该写,那也该写,犹豫不决而浪费时间,所以迅速决断选出一个角度很重要。同时,在提取现代化的启示过程中,如何准确的表达出来是这一题的难点和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启示”是由以往历史上的史实得出的对今后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或者可吸收借鉴的东西。最后的说明就属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要求了,考生一般在这方面有一定的训练,应该能够较好的表达。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提摩太(1845~1919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卡马登郡。1869年底,25岁的李提摩太牧师如愿地登上了开往中国的轮船。1876年至1878年,历时三年华北大旱, 李提摩太来到山西立即高效率地投入赈灾工作,他把记录灾区景象的日记和呼吁救济的报告设法送回英国。英国人设立了一个救灾捐助基金会,短时间内共募集白银二十万两,约六万英镑。1891年后李提摩太投身到广学会(注:传教士创办的文化出版机构)的工作中,宣传中国需要的政治、经济、法律、工业、交通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首教官员,次教富绅,三教儒士,四教平民”“如是十数年后,(中国)内不惧民多不能养,外亦不畏各大国之强,势均力敌,内外两患自消”。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都是凭借广学会出版的书籍接受最初的启蒙教育。公车上书时,李提摩太正在北京,康有为慕名来访,把引起轰动的上皇帝请愿书拿给李提摩太看。李提摩太给远方妻子的信中提到:“我吃惊地发现,我曾提出的各项建议几乎都被揉进了请愿书中,并被浓缩在一个绝妙的小小的指南针中。无怪乎他来拜访我,因为我们有这么多共同点。”1902年李提摩太利用庚子赔款建立了山西大学堂。 晚年的李提摩太凭借在中国取得的成就,成为世界名人,在各大洲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的同时,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传教士身份,向各个国家的政要和社会贤达呼吁宗教宽容,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把几部重要的佛经翻译成英文。1913年,李提摩太辞去广学会总干事职务,光荣退休。 ——摘编自刘伟波《上帝的使者——李提摩太在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归纳李提摩太在华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评价李提摩太在华活动的历史影响。 【答案】(1)活动:①在华传教②参与地方赈灾③投身文化出版,宣传西学,进行思想启蒙④参与政治变革⑤发展地区教育。 (2)影响:①扩大了西方宗教在中国的影响;②投身广学会的工作,宣传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推动中国的思想启蒙;③积极参与中国的政治变革、发展新式高等教育,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文明转型。 【解析】 (1)据材料“山西立即高效率地投入赈灾工作……1891年后李提摩太投身到广学会(注:传教士创办的文化出版机构)的工作中,宣传中国需要的政治、经济、法律、工业、交通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1902年李提摩太利用庚子赔款建立了山西大学堂……没有忘记自己的传教士身份”进行概括总结回答即可。 (2)评价李提摩太通过其活动,进行各个阐述即可,主要可以从推动中国思想启蒙和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宣传了西方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角度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