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9第20讲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学案
第20讲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考点1|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1)主要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即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特点 (1)形成 ①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②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③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④1990年,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这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2)特点: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1.(2016·浙江选考)取消农业户口,目前已在多个省市展开,有学者誉称这是中国社会改革的里程碑。回顾建国后农村工作中的相关举措,依时序排列是( ) ①农业合作化 ②人民公社化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B [①农业合作化开始于1953年, ②人民公社化开始于1958年,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于改革开放,④八字方针是1960年提出,B项正确。] 2.(2015·浙江选考)下列漫画表现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D.改革开放的成效 D [“光有钱买不了东西”说明是计划经济时代;“握着钱不知买啥东西”说明商品丰富,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成效。故选D项。] 3.(2014·浙江学考)下图是某位同学的一份历史课堂笔记。图中空白框应填入的正确选项是( ) A.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B.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起步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D [本题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理解。题干图片内容显示了改革开放的过程。A、B两项显然不符合题意;C项只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某一个方面,也可排除。本题选D项。]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调整 主要原因 核心内容 结果 土地改革(1950-1952年)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 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 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1958年开始) 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做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安徽、四川最先试点“包产到户”。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了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政府就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多次探索,其中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两次较为突出的代表。对这两次探索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所有制性质完全相反 B.农民都优先享有产品分配权 C.后者是对前者的彻底否定 D.都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D [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的目标是要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1978 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权,依然是公有制,因此所有制性质是一样的,故A项错误;在1953年的时候农民并没有优先享有产品分配权,1978年也得先是交够国家和集体的之后才有产品的分配权,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农业合作化的完善和发展,并不是完全否定,故C项错误;1953年的合作化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D项正确。] 1.(2016·湖州期末)中共中央某文件指出:采取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份文件最有可能发布于( ) A.1953年 B.1958年 C.1975年 D.1983年 D [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以后,对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弊端进行变动,让农民有了更多的经营和分配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故D项正确。] 2.安徽凤阳是现代中国改革的先行者,从而实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跨越。改革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改革后: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 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开展了“大跃进”运动 C [注意题干的时间“1979年”和关键信息“安徽凤阳”“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与此相关的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故选C项。A项是在1953-1956年;B、D两项是在1958年。]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长江三角洲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D.经济技术开发区 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长江三角洲属于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沿海经济开放区。] 4.(2016·嘉兴期末)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进入又一个开放的新阶段。下列关于上海主动对外开放历程说法正确的是( ) A.1842年上海开辟成为通商口岸 B.1980年上海成为经济特区 C.1984年上海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D.2001年浦东实现开发开放 C [1842年上海开辟成为通商口岸是被动开放,不是主动开放,上海不是经济特区,浦东实现开发开放是在1990年,故A、B、D三项均错误;1984年上海成为沿海开放城市。故C项正确。] 5.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在探索中逐步形成的,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设立海南经济特区②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③设立厦门经济特区④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B [设立海南经济特区是在1988年;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是在1985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是在1990年,故选B。] 考点2|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意义 (1)过程 ①提出: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目标具体化: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意义: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1.(2016·浙江选考)漫画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右图所折射的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资源配置问题,在下列哪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解决的基本框架?(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C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C项正确。] 2.(2014·浙江学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上述言论发表于( ) A.中共八大召开期间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 C.南方谈话期间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期间 C [材料中的邓小平言论发表于南方谈话期间。选C项。] 3.(2015·浙江学考)由当代历史学者编著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三卷共有四编,每编由若干章节组成。下图所示是该书其中一编的部分目录,这些章节应属于( ) 第十八章 南方吹来春天的风 第一节 改革走到十字路口 第二节 又一篇解放思想的宣言 第三节 迈出改革新步伐 第十九章 市场经济终于植根中国 第一节 配套的改革规划 第二节 重大的改革措施 第三节 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A.第一编 改道与转型(1949—1956) B.第二编 受挫与调整(1957—1978) C.第三编 改革与发展(1978—1991) D.第四编 辉煌岁月(1992—2000) D [“南方吹来春天的风”“又一篇解放思想的宣言”分别是指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选D项。]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实质和意义 (1)必要性 ①原有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活力,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2)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实质: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意义 ①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武昌、珠海等地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个“体制”分别指( ) A.人民公社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计划经济体制 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 D.混合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即计划经济体制,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015·浙江学考)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明确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会议应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D [“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论断是在中共十五大上提出的,故D项正确。] 2.右图是在央视首播的历史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剧照,该剧播出后引起极大反响。剧中描述了1976-1984年的邓小平,下列语句不应在剧中出现的是( ) A.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B.让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C.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D.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注意题目的时间关键词:“1976-1984年”。A项是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排除;B项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在1979年,排除;C项是于1980年提出来的,排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来的,故本题选D项。] 3.(2014·温州十校联合体期末联考)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D.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B [材料关键信息是“中共十四大”“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故选B项。] 4.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 图一 粮票 图二 股票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C [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继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股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故选C项。] 5.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 )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A、D两项是1978年以来一直实行的政策,B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贯政策,只有C项符合题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