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11月)历史试题
鹤壁高中2022届高一年级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一. 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5题,70分) 1.按西周宫廷礼制,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而季氏只能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诸侯违反礼制 B. 诸侯势力强大 C. 季氏越级夺权 D. 分封制趋于崩溃 2.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此材料表明( ) A. 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 B. 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 C. 权力分工结构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 D. 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 3.“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据统计,下罪己诏的皇帝数量,唐朝八位、宋代七位、元朝四位、明朝三位、清朝八位。罪己诏颁布的真实意图是( ) A.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 神话皇帝的权威 C. 暴露皇帝的过失 D. 挽回不良的影响 4.某班学生看到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介绍“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于是就此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下列说法的对错( ) 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丙对,丁错 5. 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 —— —— —— 36 不详 西汉平帝(1—5年) —— ——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 —— —— 13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609年) —— —— ——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 15道 ——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 —— 26路 288 —— 1234 元朝 12省 183路 —— 97 1425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 ) A.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 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 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 6.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者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 ) A.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 B.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 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 7.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8. 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 A. 门第等级依然森严 B. 士族退出历史舞台 C. 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D. 人才选拔资格放宽 9.《中兴论》载:“(宋)仁宗朝,有劝仁宗以收揽权柄,凡事皆从中出,勿令人臣弄威福。仁宗言:‘ 卿言故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从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则易。’”这体现出( ) A.行政权转移到宰相手中 B.政治理性化色彩凸显 C.君主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10.有学者在评论中国某一制度时说,它“导致……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并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这一制度是指( ) A.郡县制 B. 科举制 C.察举制 D.行省制 11.总督始设于明朝,明初常遣尚书、侍郎、都御史至地方解决紧急问题或安抚军民,这些总督因事而设,事毕即撤;明朝中叶,总督近于定制,管辖范围在一省之上,多至五省,其作用主要是协调各省关系,防止各地方之间因互不相属而互相推诿。总督职位的设置( ) A.约束了官员权力滥用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了地方三司分权 D.有效防止官员的腐败 12.《清会典》记载:“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内外陈奏事件有折奏,有题本,折奏或奉朱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折奏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这说明( ) A.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 B.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 C.军机处、内阁的分权制衡 D.内阁变为传递文件的机关 13.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 ) 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B.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 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 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 14.秦朝建立了完备的监察机构,官员称御史大夫……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明朝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这从实质上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 A. 内容、范围不断扩大 B. 以强化皇权作为出发点 C. 对象包括官员与平民 D. 首要任务是加强管理官吏 15.在评述某史事的历史影响时,有人说“这是天朝体系崩溃的开始”,有人说“这是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开始”。该史事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封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东王,称九千岁;《资政新篇》中强调,“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 ) A. 落后性与先进性并存 B. 革命性与民主性并存 C. 空想性与先进性并存 D. 愚昧性与落后性并存 17.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际体系塑造出‘中国’这一现代概念,她需要以一国的身份参与世界各国事务,而不再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领导无边无际的‘天下’。由此,中国在外来军事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下列能够体现晚清逐渐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的是( ) A.承认租界管理本国侨民 B.允许西方来华传教游历 C.互派公使进驻对方国都 D.甲午战后放弃宗藩朝鲜 1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淸政府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他们希望以全免关税为条件,让西方列强放弃公使常驻北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并且交还广州城,并认为如此可以一劳永逸。这反映出当时淸政府部分官员( ) A.近代主权意识的缺失 B.仍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C.希望保全中国国家利益 D.事实上主导了中外谈判 19.学者陈晓楠曾说:“这部充满时代气息的著作,既没有能够在太平天国内部化作征伐江山的动力,也没能对后世思想家产生任何的影响,……但依然给这个腐朽的农民起义运动,带来了一抹亮丽的新鲜的时代色彩。”材料所评论的著作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临时约法》 D.《共同纲领》 20.1860年,《北京条约》签字后英国驻华公使布鲁斯说:“我们永久性的利益在于贸易,而贸易的繁荣全赖于秩序和安定”, “中国政府的垮台只会对英国的非领土权益造成严重损失……英国的利益依靠一个中央政府的存在”。为此,英国( ) A.放弃了割占中国领土的要求 B.要求中国开放全部沿海港口 C.提出外国公使必须进驻北京 D.积极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 21.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变化,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说明了( ) A. 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 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C. 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D. 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23.1896年,英商在杭州合法设厂的依据有 ( )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 ②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 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4.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 A.《辛丑条约》签订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 C.《北京条约》签订后 D.《南京条约》签订后 25.《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B.《南京条约》和义和团运动 C.《北京条约》和洋务运动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26.王尔敏在《拳变时期的南省自保》中写道:“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立约互保指南省与列强立约和平相处)这说明( ) A.清中央政府对东南互保运动的认可 B.东南督抚认清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C.中央集权在晚清时期遭到严重削弱 D.东南互保运动得到后世历史学家的基本肯定 27.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 ①同盟会政治纲领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8. “19世纪末,洋教势力扩大,吸收了不少中国人加入;与此同时,人民的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并最终形成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该材料反映了( ) ①列强利用传教特权,强迫中国人入教 ②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③群众中爱国行为与卖国活动斗争激烈 ④东西方文化既相互融合又激烈冲突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29.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于1915年称帝、张勋于1917年拥清废帝溥仪复辟等事件,反映了“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在当时并未成为人们内心的坚定信念。这些留给后世的借鉴意义是( ) A.军阀割据是中国进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B.政治民主化的基础是经济的现代化 C.民众的皇权思想导致民主共和制度全面失败 D.民众启蒙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 31.“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五四传单。下列各项不是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是( ) A.表达了当时爱国青年的强烈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性质 C.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D.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2.北京学生发生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的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入运动。吴佩孚5月9日通电说,“莘宰学子……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这反映出( ) A.五四运动是全国性革命运动 B.经济诉求是运动的重要目标 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军队支持是胜利的重要原因 33.1927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之革命民权的同盟,是中国国民革命将来的发展和最后的成功的唯一保证”。中共中央提出此主张的意图是( ) A.与蒋介石争夺革命领导权 B.避免统一战线彻底破裂 C.抵制“城市中心论”的主张 D.加快国民党改组的步伐 34.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35.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认为:“广东国民政府的北伐,便成了第一等重要的问题……不仅是广东作军事的准备,更要在广东以外北伐路线必经之湖南、湖北、河南、直隶等省预备民众奋起的接应,特别是农民的组织……中国的潮流已渐由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而近于开始准备武装群众的时期。”根据上述材料,对北伐战争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广东国民政府的军事行动 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 D.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二.材料阅读题(共两大题30分。其中36题16分,37题14分。) 3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律家群体的构成既有政治家、司法官员、在法律研究领域著书立说的律学家,还有经学家。两汉律家辈出,研究律学之风盛行。西汉开国元勋之一的萧何,出身于“刀笔吏”(法律官吏),爱好法律并具有极高的法律素养。魏晋时期,律学地位和经学同等重要,成为并立的学府,官府设立“律博士” ,开创了律学专门学府的先例。经过之前近七百多年的学术积累,律学发展到唐代已经完全成熟,《唐律疏议》就是由唐代一批对法律有研究的社会精英,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编纂。隋唐时期,中国律学著作为日本学者所广泛引用,在日本保留至今的法律文献中,可以看到一些唐代民间律家的活动印记。宋朝时,不仅各代皇帝精通法律、重视法律,士大夫阶层也都是具有极高法律素养之人。明清时期,统治者不仅要求对国家法典《大明律》和《大清律例》进行全民讲读,也对私家注律更加重视,律学著作的种类达到了中国历史之最,律家的人数与创造力也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摘编自何勤华《以古代中国与日本为中心的中华法系之律家考》 材料二 西方法律文化的传入肇始于鸦片战争之后。以留学归国的法政留学生为主体,以本土法律教育培养的法政人才为补充,形成了我国第一代职业法学家群体。他们以兼通中西法律的学术背景为出发点,从世界法律发展的最新趋势着眼,以现实批判的精神,反思当时的法律教学和学术研究,提出了一些思想观点和实际的改进方案。 近代职业法学家群体,以在朝官员或在野学者等不同身份,穷毕生所学投身到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洪流之中。在历届国家政权的主持下,构建起一套近代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相比具有一定超前性的法律制度,现代的法律理念也随之传播衍生。 ——摘编自刘宝东《职业法学家群体与近代中国法制转型》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律家群体的特点并分析其社会作用。(8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职业法学家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并简述其贡献。(8分) 37.(14分)国名对于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具有强烈的凝聚意义和符号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人所最惭愧者,莫如我国无国名一事。寻常通称,或曰诸夏,或曰汉人,或曰唐人,皆朝代名也;外人所称,或曰震旦,或曰支那,皆非我所自命名也……以一姓之朝代而诬我国民,不可也;以外人之假定而诬我国民,犹之不可也。于三者俱失,万无得以,仍用吾人口头所习惯者,称之曰‘中国史’。虽嫌骄泰,然民族之各尊其国,今世界之通义耳。我同胞苟深察名实,亦未始非唤起精神之一法门也。”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1901年) 材料二 革命党人于1911年11月11日晚组织了谋略处,做出了下面这样一些重要决定:“一、以咨议局为军政府及都督;二、称中国为中华民国;……”“称中国为中华民国” 的含义深远:其一,它说明在此之前,“中国”己经是这个地方的国家和民族的称号,“中华民国”只是将其具体化。其二,它说明自此后,“中国”概念由文化、地域和模糊的指称正式被赋予了明确的政治含义。中国不再是文化共同体,而是现代政治共同体的指称了。在这里,“中国”不是“中华民国”的简称,中国人通过“中华民国”自上而下地完成了身份的现代认同。 ——李扬帆《未完成的国家:“中国”国名的形成与近代民族主义的构建》 (1)阅读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观点。结合所学,分析梁启超提出这一观点的原因。 (6分) (2)阅读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意义。结合所学,论述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8分) 鹤壁高中2022届高一年级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1-----5 DCABC 6---10 BCDBB 11---15 BDBBA 16---20 ACABD 21—25 BDBBD 26—30 CDCDD 31—35 DCBCB 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季氏作为卿大夫按照礼制是不能享用八佾的。季氏用八佾说明礼制的破坏,本质上来看就是分封制的崩溃。因此D项正确;诸侯违反礼制是现象,不是本质,因此A项错误;诸侯势力强大也不是本质,因此B项错误;季氏越级夺权也是当时的事实,并不是本质,因此C项错误。 2.【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家国一体”的特点,所以本题选C。AD两的说法在材料厂均无法体现;依据材料中的“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这一信息可看出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并不是分开的,所以B项的说法与材料相冲突。 3.【答案】A【解析】从罪己诏的目的来看,实际上是君主对自己统治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解决方式,实质上是皇帝为自身集权的一种手段,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没有说到本质;C选项错误,罪己诏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暴露皇帝的过失;D选项是直接目的,不是真实意图。 4.【答案】B 【解析】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并非秦朝始创,故乙同学观点错;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丁同学观点错。正确答案为B项。 5.【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A项表述中的“减轻中央负担”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题目中并非牵涉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省、道、州的增加,以及县的数量增加体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D项表述不全面,故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三省逐渐从内侍机构逐渐成为正式机构,体现出皇权增强削弱相权的需要,故选B项;三省在隋朝时成为定制,排除A项;材料展示三省的来历不能体现其工作效率,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中央官制的演进而非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关系,排除D项。 7.【答案】C 【解析】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可知这一做法削弱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故A项错误;由材料“武则天时期”、“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这一做法是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而非为了官员的晋升,由材料 “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可知官员的品级并未改变,故B项错误;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通过增加宰相数量,分割宰相权力以达到削弱宰相加强皇权的目的,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C项正确;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宰相职权被削弱而非强化,故D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材料中汉唐两个朝代选拔人才方式的对比可以看出,唐代对人才的选拔资格是比汉代要宽松的,这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与材料反映的内容相违背;B选项说法错误,与史实不符;C选项说法错误,官僚政治形成于秦朝。 9.【答案】B 【解析】行政权没有转移到宰相手中,在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宋代也不可能转移到宰相手中,只是借宰相之手而已,故A项错误;天下事付之公议,如有行之不便,就会有台谏公言其失,而非一人可定,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故B项正确;君主没有退出权力中心,是最高权力的实际拥有者,史实错误,故C项错误;贵族政治早在秦朝就被官僚政治所取代,且材料未涉及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 10.【答案】B 材料是说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就可以获取官职,反映的是一种选官制度,A、D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察举制以“孝廉”而不是以“学养”为主要选官标准,排除D。答案为B。 11.【答案】B 【解析】材料总督职位的设置“主要是协调各省关系,防止各地方之间因互不相属而互相推诿”,与约束了官员权力滥用无关,故A项错误;总督职位的设置“主要是协调各省关系,防止各地方之间因互不相属而互相推诿”,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总督职位的设置是对地方三司分权导致行政效率降低的弥补,并没有削弱地方三司分权,故C项错误;总督职位设置是为了提高地方行政效率,与防止官员的腐败无关,故D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军机大臣参与决策,但没有决策权,决策权属于皇帝,故A项错误;材料中内阁和军机处各司其责,内阁没有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故B项错误;材料中内阁和军机处各司其责,没有体现出军机处、内阁的分权制衡,故C项错误;材料“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内阁变为传递文件的机关,故D项正确。 13.【答案】B 【解析】明代是皇权不断强化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皇帝提高内阁和司礼监宦官的地位,目的是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故B项正确;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只是表面现象,目的是为了制衡司礼监宦官,故C项错误;宦官权力来源于皇权,并没有失控,故D项错误。 14.【答案】B【解析】监察的内容、范围不断扩大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排除A;材料反映了皇帝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察、监督,限制各级官员的权力,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故B正确;监察对象、任务不能反映监察制度的实质,排除CD。 15.【答案】A 【解析】题干中“有人说‘这是天朝体系崩溃的开始’,有人说‘这是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开始’” 并结合所学推知应该是鸦片战争,故A项正确;洋务运动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是开始了,故B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向西方学习已经深入到政治层面,故C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故D项错误。 16.【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的是一种矛盾的现象:“左辅正军师”东王体现的是封建君主专制特点;“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先进法治思想。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在“革命性”不是前者所体现的内容;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空想性;D选项没有反应出后半部分的先进性。 17.【答案】C 【解析】租界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不能体现中国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故A项错误;允许西方来华传教游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属于中国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故B项错误;互派公使是近现代正常的国际外交行为,故C项正确;中国放弃宗藩朝鲜是中国实力衰落的表现,不能体现出晚清政府实行了近现代外交体系,故D项错误。 18.【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部分官员希望以全免关税为条件,让西方列强放弃公使常驻北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并且交还广州城,这说明他们没有认识到关税自主是国家主权,近代主权意识缺失,故A项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已经打破了闭关锁国政策,题目时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清政府部分官员希望牺牲关税主权换取西方列强放弃公使常驻北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并且交还广州城,没有保全中国国家利益,故C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此时是列强主导中外谈判,不是清政府,故D项错误。 1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充满时代气息”、“一抹亮丽的新鲜的时代色彩”,可知是中国第一个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资政新篇》,故选B项;《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施政纲领,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目标,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排除A项;《临时约法》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排除C项;《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一部较完备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临时宪法,排除D项。 20.【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英国期望在保留中国主权完整的情况下维持并扩大在华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英国对中国通商口岸开放数量的要求,故B项错误;1860《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的出现可能威胁英国在华既得利益,故D项正确。 21.【答案】B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材料中“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不符,故A项错误;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由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逐步兴起,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维新派发起政治运动,与材料中“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相符,故B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晚于甲午中日战争,与材料中“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是战胜国与材料中“战争大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不符,故D项错误。 22.【答案】D【解析】依据题意结合所学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华民族面对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等外来侵略,不断反思前进,从保守闭关锁国,不断斗争,积极挽救民族危亡,终于建立新中国,故D项正确。A项对西方侵略的认识错误,它给中国带来的是屈辱和灾难,并非为了建立新中国;B项片面,没有认识到中华民族面对外来侵略进行的不屈斗争;C项错误,战争并非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是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 23.【答案】B 24.【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列强对华侵略方式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起了这样的作用,故A.C.D项错误,故B项正确。 25.【答案】D 【解析】《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戊戌变法时间为1898年,与题目“反映20世纪中国”,不一致,故A项错误;《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义和团运动开始于19世纪末期,与题目“反映20世纪中国”,不一致,故B项错误;《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洋务运动时间为19世纪60—90年代,与题目“反映20世纪中国”,不一致,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与题目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相对应,故D项正确。 26.【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东南互保运动的免于义和团的进攻,并未涉及清政府对东南互保运动的态度,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东南督抚为维护自身统治而立约互保,并没有认清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仇洋杀教”东南各省纷纷立约自保,体现出中央政府对其统治的削弱,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后世史学家对东南互保运动的态度,故D项错误。 27.【答案】D 【解析】本题综合性较强,既考查了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也综合性地考查了辛亥革命实现中国社会巨变的多方面原因。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它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推翻了清朝及君主专制 制度。另一方面,孙中山本人面对中华民族的危机,能够投身于革命事业,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也反映了他不愧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8.【答案】C 【点拨】人民的反洋教斗争说明②正确。洋教属于外来文化,人民的反洋教说明东西方文化既相互融合又激烈冲突。 2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成果,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盟会在辛亥革命之前,不算其成功,三民主义也不算辛亥革命的成果,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0.【答案】D 【解析】材料说的是辛亥革命后“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在国人中的影响力及对政治民主化的影响,没有涉及军阀割据,故A项错误;也没有涉及政治民主化和经济的现代化的关系,故B项错误;民主共和制度全面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单纯说民众的皇权思想导致民主共和制度全面失败,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于1915年称帝、张勋于1917年拥清废帝溥仪复辟等事件,反映了“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在当时并未成为人们内心的坚定信念”得出民众启蒙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故D项正确。 31.【答案】D 【解析】正确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关键,其中A、B、C三项是对材料的正确理解,D项符合史实,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 表现之一,不符合题意。 32.【答案】C 【解析】五四运动是爱国运动而非革命起义,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很显然其运动诉求是政治而非经济,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北京学生发生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的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入运动。吴佩孚5月9日通电说,‘莘宰学子……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可知,五四运动广泛的群众基础迫使军阀集团不得不暂时的予以退让,故C项正确;军阀集团并没有对五四运动有着实质上的支持,故D项错误。 33.【答案】B 【解析】材料中“1927年5月18日”国民党的最高领导是汪精卫,故A项错误; 1927年4月发生四一二政变,大革命局部失败,材料中“1927年5月18日”强调“工农小资产阶级之革命民权的同盟”表明努力挽救统一战线,故B项正确;材料中“1927年5月18日”还未提出农村革命道路,更谈不到抵制“城市中心论”,故C项错误;1924年国民党一大时完成国民党改组,与材料中“1927年5月18日”不符,故D项错误。 34.【答案】C 【解析】1927年正处在北伐战争时期,工农运动支援北伐战争,影响但不能决定战争走向,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国共合作关系的破裂,因此不能推断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故B项错误;材料中这位国民党领导人认为共产党领导工农运动会导致其“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认为这是“一种危险” ,国民党对共产党领导工农运动的误解敌视,反映出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故C项正确;材料中这位国民党领导人表达了对工农运动重视,但不能据此推断是“开始”,故D项错误。 3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不仅是广东作军事的准备,更要在广东以外北伐路线必经之湖南、湖北、河南、直隶等省预备民众奋起的接应,特别是农民的组织” 可知北伐战争不仅仅是军事行动,故A项错误;据材料“不仅是广东作军事的准备,更要在广东以外北伐路线必经之湖南、湖北、河南、直隶等省预备民众奋起的接应,特别是农民的组织……中国的潮流已渐由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而近于开始准备武装群众的时期”可知北伐战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项正确;“工农武装割据”开始于大革命失败后,故 C项错误;北伐战争是由国共合作领导的,而不是北伐战争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故D项错误。 36.【参考答案】(1)特点:成份多元化;法律素养高;受统治者重视,社会地位显著。(4分,任意两点即可)作用:研究律文,修订法律,推动古代律学的发展;传授律学,培养法律人才。(4分) (2)历史背景:西方法制文化的传播;近代教育的变革;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分,任意两点即可)贡献:促进了法制近代化;构建起近代法律制度;有利于近代法律观念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法律教育的发展。(4分,任意两点即可) 37.【参考答案】(1)观点:以“国名”之说激发民族精神”。(或主张确定“中国”为国名)(2分) 原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传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传统思想的影响。(答出两点即可,4分) (1) 意义:使中国作为国名确定下来。(2分) 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经济上: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 社会生活上:推动了社会风俗的变迁。(6分,任意三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