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2分)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2.(2分)南朝后期梁、陈之际,南方大量士人河北方迁移。名士颜之推入北,深为北齐名流信重;文学家王褒、庾信与北周宇文宗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这一现象(  )‎ A.推动了北方的农业发展 ‎ B.阻碍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 ‎ C.有利于南北方重归一统 ‎ D.改变了人口的南北分布不均 ‎3.(2分)《宋刑统•盗律》中对于侵犯商人私人财产的处罚规定相当严重,如“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有敢于“烧人舍屋及积聚之物而盗者,计所烧减价,并赃以强盗论”;“恐吓取人财物者,准盗论,加一等”,材料体现(  )‎ A.宋代政府惠商的经济政策 ‎ B.宋代新的经济观念的确立 ‎ C.宋代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 D.宋代法律体系完善 ‎4.(2分)明朝中后期,在福建龙溪、南靖、长泰、云霄、漳浦、平和等县,佃户向地主交纳“粪土银若干,名曰‘佃头银’”,从而获得长期佃种的权力,使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这种现象(  )‎ A.标志着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 B.改变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C.体现了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 D.说明“重本”政策出现松动 ‎5.(2分)秦王朝经济生活的史料有限,后人回顾秦制,多持全面否定的态度。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简书10种,其中多有可以补充史料记载的珍贵资料,使史学界对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若干具体情形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材料说明(  )‎ A.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只能是相对的 ‎ B.历史实践是检验历史认识的途径 ‎ C.文字史料必须与实物史料相印证 ‎ D.多重史料印证可以还原真实 ‎6.(2分)如表是19世纪不同时期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  )‎ 年份(年)‎ 种茶面积(万亩)‎ 产量(万担)‎ 内销(万担)‎ 外销(万担)‎ ‎1837‎ ‎521‎ ‎260.5‎ ‎200‎ ‎60.5‎ ‎1861‎ ‎625‎ ‎35‎ ‎202.5‎ ‎207‎ ‎1886‎ ‎934.9‎ ‎567.46‎ ‎205‎ ‎362.46‎ A.传统手工业带来丰厚利润 ‎ B.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D.中国控制了世界茶叶的销售市场 ‎7.(2分)小赵查近代经济史资料时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雇用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以及日本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  )‎ A.外商企业 B.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 C.洋务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8.(2分)《清稗类钞•婚姻类》记述了人们称之为“文明结婚”的新风尚: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请愿于女子之父母,得其父母允准,再由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新风尚”体现在(  )‎ A.婚俗已不讲究父母之命 ‎ B.多数人崇尚西方新式婚姻 ‎ C.媒妁之言左右婚约缔定 ‎ D.婚姻男女当事人都有发言权 ‎9.(2分)周锡瑞教授曾经指出:“推翻满清,建立民主共和政府,这种信念曾创造了对于革命几乎是普遍的支持。……而在1912 年以后,那种魔术般灵验的信念,开始淡薄起来了。尤其对于农民,革命带给他们的是一无所有。”材料意在表明(  )‎ A.辛亥革命具有深厚群众基础 ‎ B.孙中山无意改变农民处境 ‎ C.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没有实现 ‎ D.革命在后期脱离群众的支持 ‎10.(2分)原国民政府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在回忆录中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依我看,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这一仗”(  )‎ A.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 B.推动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 C.取得了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 D.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11.(2分)1938‎ 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12.(2分)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这一政策的实行(  )‎ A.表明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 ‎ B.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 ‎ C.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 D.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 ‎13.(2分)1953年至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在进口中所占比重年均达到92.36%,高于经济恢复时期年均84.7%的水平;消费资料所占比重仅为7.64%,较经济恢复时期的15.3%有较大下降。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经济发展加大消费资料供给 ‎ B.经济建设深受外来模式影响 ‎ C.生产关系变革减少进口需求 ‎ D.西方国家经济封锁已经打破 ‎14.(2分)如图是1970﹣197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以对外关系的改善为基础 ‎ B.反映出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 C.说明了发展经济成为中心 ‎ D.反映出开放局面逐渐形成 ‎15.(2分)据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 ‎ 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 ‎ 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 ‎ 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16.(2分)海南成为经济特区后,省政府决定把洋浦30平方公里的土地租给外商投资开发,租期为70年。虽然邓小平曾经在1989年4月给予批示支持,但仍然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划一块地给外国人,被认为是姓“资”。在这种情况下,洋浦出租开发的方案搁浅,直到1992年后才得以落实。这得益于(  )‎ A.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南方谈话的发表 ‎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7.(2分)公元58‎ 年,驻守耶路撒冷的罗马军队指挥官下令对一名犹太人执行鞭刑。犹太人对指挥官说:“你难道可以合法地鞭打一位没有犯罪的罗马公民吗?”指挥官有些诧异:“我花了许多银子才获得了罗马公民身份。”对方说:“我生来就是。”这表明此时罗马公民(  )‎ A.身份的获得有不同途径 ‎ B.必须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 C.来自共和国内各个地区 ‎ D.拥有免受法律处罚的权利 ‎18.(2分)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可能正确的是(  )‎ A.m为700,n为300 B.m为600,n为400 ‎ C.m为500,n为500 D.m为800,n为200‎ ‎19.(2分)英国传统体育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大街小巷中斗牛、斗狗、斗鸡、足球、拳击等活动都是寻常之事。19世纪30年代起,英国议会开始颁布如《虐待动物法》、《城市警察法》等法律来禁止血腥暴力活动及街头巷尾聚众游戏。这一变化说明(  )‎ A.群众对政府政策的广泛认同 ‎ B.立法是社会进步的唯一途径 ‎ C.国家干预经济推动社会转型 ‎ D.经济发展推动城市文明建设 ‎20.(2分)在1895年,美国制糖公司控制了全国95%的砂糖生产,在1900年,美国烟草公司控制了除雪茄以外其他烟草产品的50%~90%,在1906年,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全国91%的石油精炼企业,摩根财团则左右了整个美国的金融市场。这一现象(  )‎ A.体现了国家意志的主观要求 ‎ B.会导致生产过剩与萧条的产生 ‎ C.说明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 D.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1.(2分)在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农村出现两极分化,富农阶层控制着剩余的粮食,拒绝购买高价的工业品,苏联出现粮食收购危机。一方面城市缺乏粮食,没有粮食出口换取工业设备,另一方面工业品卖不出去而 积压在仓库里。工业与农业两大部门之间产品交换出现断层。材料说明(  )‎ A.斯大林模式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 B.新经济政策的废除有其历史必然性 ‎ C.富农阶层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最大障碍 ‎ D.苏联计划经济失去了其历史优越性 ‎22.(2分)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学校中黑白种族隔离制度违反宪法。1957年,阿肯色州州长福布斯禁止黑人学生入学。对此,美国总统有权(  )‎ A.以违宪为由免除福布斯州长职务 ‎ B.提请国会参议院弹劾州长福布斯 ‎ C.下令联邦军队护送黑人学生入学 ‎ D.要求州议会罢免福布斯州长职务 ‎23.(2分)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这表明(  )‎ A.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代价沉重 ‎ B.石油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财政基础 ‎ C.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D.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 ‎24.(2分)1996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下降到2.1%,为30年来最低水平。1997年5月,美国失业率已降到4.8%,为1973年以来最低水平。199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3.2%,继续在西方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冷战结束,国防开支减少 ‎ B.政府压缩社会福利的开支 ‎ C.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 D.没有出现大规模经济危机 ‎25.(2分)美国总统特朗普极力推行逆全球化政策,先后退出一系列国际组织,对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2018年8月掀起对华贸易战。2020年2月1日英国正式退出欧洲联盟,逆全球化趋势逾发明显。这表明全球化进程中(  )‎ A.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 ‎ B.逆全球化成为国际主流现象 ‎ C.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 D.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二、非选捧颇(本大顾共3小题,第26题20,第27题16分,第28题14分,共50分)‎ ‎2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 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市上设立了不少的店铺,成为新的固定的贸易场所。宋代政府也同样承认这一事实,而不加以任何的干预。这样一来,汴京以外的许多城市,都由于近郊草市的发展而成为重要的商业都市。如南宋前期的鄂州(武昌),因是江防重地,故城市建筑规模不大,但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在城外发展起了南市。这个南市,“沿江数万家,廛闸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 ‎﹣﹣摘编自漆俟《宋代经济史》‎ 材料三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最后到达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中世纪以来的大国兴衰以及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基本都是由这种金融的潮涨潮落所决定的。‎ ‎﹣﹣《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 ‎(1)材料一中“中国儿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请写出秦朝、元朝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都市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材料三中提到的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英国金融”“美国金融”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7.(16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40年代,从1843年上海出现第一家现代企业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虽然经历了100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薄弱。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主要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榨取廉价劳动力。因此,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而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得不到发展。‎ ‎﹣﹣摘自陈向东《毛泽东五十年代在天津调查研究的实践与思想》‎ 材料二 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八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摘自石建国《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确立“以重工业为中心”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斯大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时,把新经济政策划分为两个时期,认为如果从1921年开始的第一个时期必须从农业开始来发展工业的话,那么,从1926年就进入了“直接工业化时期”。在这个时期,国民经济生活中的一切问题都必须从属于这个问题。‎ ‎﹣﹣摘编自陈榕《“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没有坚持下去》‎ 材料二:二战后的一个时期,英国奉行凯思斯主义,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加以干预。一方面它为英国创造了短暂的繁荣……此时撒切尔夫人站了出来,大声疾呼:英国应回归亚当•斯密的传统,还经济以充分的自由,切实保障人民工作的权利、花钱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总之,是要政府成为经济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摘编自《撒切尔夫人的“货币主义试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进人“直接工业化时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对英国经济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解。‎ ‎2019-2020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分析】本题考查古代赋税制度,解题的关键是“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 ‎【解答】“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反映出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故B正确;‎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故A错误;‎ C材料未体现,排除;‎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并不能说明富商大贾操纵税收,故D错误。‎ 故选:B。‎ ‎2.【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演变的相关知识。对图片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答】材料反映南朝后期南方士人向北方迁移,受到北方的欢迎,加强了南北方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南北方重归一统,故C正确。‎ 南朝后期,北方农业发展水平超过南方,并且材料反映的是大量士人向北方迁移,并非农民,A错误。‎ 南方大量士人向北方迁移与经济中心转移关系不大,排除B。‎ 南朝后期,北方人口超过南方,大量士人向北方迁移使北方人口进一步增多,人口的南北分布不均会更明显,故D错误。‎ 故选:C。‎ ‎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的经济政策,要求学生结合宋朝经济政策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A.材料表明宋朝对侵犯商人私人财产的处罚规定相当严重,说明宋代政府实行惠商的经济政策,故A正确;‎ B.宋代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没有确立新的经济观念,B错误;‎ C.宋代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无法体现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排除C;‎ D.材料只是反映了宋代部分惠商政策,不能体现宋代法律体系完善,排除D。‎ 故选:A。‎ ‎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要求学生结合明朝土地制度发展的过程特征来分析。‎ ‎【解答】A.材料体现不出,农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封建土地私有制没有改变。‎ C.从材料可以看出,佃户获得了长期使用土地的权利,说明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D.重视农业的政策并没有发生改变。‎ 故选:C。‎ ‎5.【分析】本题以湖北云梦秦墓简书的出土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对史料重要作用的掌握。‎ ‎【解答】A、简书的出土使得人们对秦朝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又有了新的认识,这说明了人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是相对的,故正确;‎ B、材料中只是简书的出土,没有涉及到历史实践的信息点,故错误;‎ C、材料中未涉及文字史料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的信息,故错误;‎ D、真切的历史真实是无法依靠史料来还原的,史料是还原历史的途径,但无法还原真实的历史,故错误;‎ 故选:A。‎ ‎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就和鸦片战争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A.茶叶生产属于农业,不是手工业,故A项错误;‎ B.表格显示从1861年到1886‎ 年,种茶面积、茶叶产量以及外销的数量逐渐增多,体现出中国的茶叶逐渐成为列强掠夺主要商品,说明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 C.清政府并没有放弃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 D.表格显示不出中国对于世界茶叶销售的控制,故D项错误。‎ 故选:B。‎ ‎7.【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解答】通过材料“公司是私家经营”“雇佣外国技师”“日本的竞争”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类企业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D正确;‎ 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其外商企业的性质,排除A;‎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不符合材料中“业务难以改进 濒于停业”表述,排除B;‎ 洋务企业不是私人创办的,排除C。‎ 故选:D。‎ ‎8.【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工业文明对我国全方位的冲击造成的,实质上体现了西方生活方式、民主自由精神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人自己追求自由、民主、富裕的结果,从而引起了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 ‎【解答】由“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得知材料反映了晚清婚俗的变化是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婚姻男女当事人都有发言权,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故ABC错误。‎ 故选:D。‎ ‎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的过程来进行分析。‎ ‎【解答】A ‎.从材料中尤其对于农民,革命带给他们的是一无所有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 B.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里面有民生主义,希望摆脱农民贫困落后的,选项不符合事实。‎ C.材料体现不出三民主义纲领是否实现。‎ D.从材料中而在1912 年以后,那种魔术般灵验的信念,开始淡薄起来了。尤其对于农民,革命带给他们的是一无所有可以体现出革命在后期脱离了群众的支持。‎ 故选:D。‎ ‎10.【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关键信息是“民国二十九年”,中共军队在抗战中的打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一仗。‎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在民国二十九年,即公历1940年由中共打了一场“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的一仗,联系所学,这是在抗战相持阶段组织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其意义是坚定了全民族的抗战信心,故D正确;‎ A项是1937年的淞沪会战,B是1937﹣﹣1938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C项是1938年太原会战中的台儿庄会战,时间都在1940年之前,故排除。‎ 故选:D。‎ ‎11.【分析】本题考查侵华日军的罪行。考查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津、鲁、豫等地相继被日军占领,“国统区”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实行的侵华政策是以战养战,故可知其发行“联银券”、“军用票”是为获得中国的物资维持战争,故B项正确。‎ 流通“联银券”、“军用票”的地区是敌占区,故C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流通的货币,没有体现对物资的管理,故D项错误。‎ 故选:B。‎ ‎12.【分析】‎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解题的关键是“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 ‎【解答】“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故B正确;‎ 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材料未体现,故A错误;‎ 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C错误;‎ D是在1952年,排除。‎ 故选:B。‎ ‎13.【分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解题的关键是“我国生产资料在进口中所占比重年均达到92.36%,高于经济恢复时期年均84.7%的水平;消费资料所占比重仅为7.64%,较经济恢复时期的15.3%有较大下降”。‎ ‎【解答】“我国生产资料在进口中所占比重年均达到92.36%,高于经济恢复时期年均84.7%的水平;消费资料所占比重仅为7.64%,较经济恢复时期的15.3%有较大下降”表明中国受斯大林模式影响,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14.【分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演变情况。对题干图片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答】1970年以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增长,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七十年代的外交关系出现突破性进展,所以此时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以对外关系的改善为基础的,故A正确。‎ 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并不能证明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更不能体现发展经济成为中心,排除BC。‎ 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无法体现开放局面的逐渐形成,排除D。‎ 故选:A。‎ ‎15.【分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图示的解读与分析,注意图示中的时间和变化状况。‎ ‎【解答】依据题干图示可知,从1987年﹣1994年北京市百货零售网店数量增长迅速,结合所学可知,1987年﹣1994年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故C项正确。‎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是1953﹣1956年,与题干图示不符,故A项错误。‎ 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加入世贸组织是200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C。‎ ‎16.【分析】本题考查南方谈话的影响。关键信息有:在这种情况下,洋浦出租开发的方案搁浅,直到1992年后才得以落实。‎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提出“三个有利于”,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洋浦出租开发”从整体上看是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故C正确。‎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出现在1978年,排除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在安徽、四川出现后逐渐在中国农村推行,排除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展开,排除D。‎ 故选:C。‎ ‎17.【分析】本题考查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解题的关键是“我花了许多银子才获得了罗马公民身份”“我生来就是”。‎ ‎【解答】“我花了许多银子才获得了罗马公民身份”“我生来就是”表明此时罗马公民身份的获得有不同途径,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1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封建地主阶级实力下降而新兴的工商业者实力上升,所以地主拥有的货币量会减少,而工商业者拥有的货币量会增加,选项中只有C选项符合这一特点。‎ ABD三项错误,排除。‎ 故选:C。‎ ‎19.【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世纪30年代起,英国议会开始颁布如《虐待动物法》、《城市警察法》等法律来禁止血腥暴力活动及街头巷尾聚众游戏”。‎ ‎【解答】材料反映的是英国议会颁布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没有涉及群众是否认可,故A错误;‎ B太过绝对,排除;‎ 材料未涉及社会转型,故C错误;‎ 根据材料“19世纪30年代起,英国议会开始颁布如《虐待动物法》、《城市警察法》等法律来禁止血腥暴力活动及街头巷尾聚众游戏”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英国刚刚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推动了城市文明建设,故D正确。‎ 故选:D。‎ ‎2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垄断组织,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美国制糖公司控制了全国95%的砂糖生产”“美国烟草公司控制了除雪茄以外其他烟草产品的50%~90%”“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全国91%的石油精炼企业,摩根财团则左右了整个美国的金融市场”的主旨,并正确掌握垄断组织的含义及历史背景。‎ ‎【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断组织的出现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是国家意志的主观要求。‎ B.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美国出现了垄断,社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生产的过度发展最终导致了生产过剩和萧条的产生。‎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美国经济发展增速的表现。‎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垄断组织并没有违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故选:B。‎ ‎21.【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是“在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农村出现两极分化,富农阶层控制着剩余的粮食,拒绝购买高价的工业品,苏联出现粮食收购危机。一方面城市缺乏粮食,没有粮食出口换取工业设备,另一方面工业品卖不出去而积压在仓库里。工业与农业两大部门之间产品交换出现断层”。‎ ‎【解答】材料反映新经济政策实施中的困境,故B正确;‎ AC项表述错误,排除;‎ D项当时苏联尚未形成计划经济,排除。‎ 故选:B。‎ ‎22.【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侧重于考查的是美国总统的权力。‎ ‎【解答】A.以违宪为由对政府官员的政令进行否决的应该是最高法院,故排除;‎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会参议院没有权利弹劾州长,州长的弹劾只能由州议会,故排除;‎ C.总统是军队最高统帅,可以下令联邦军队护送黑人学生入学,故正确;‎ D.总统没有权利要求州议会弹劾州长,故排除;‎ 故选:C。‎ ‎2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苏联经济的发展。苏联长期的斯大林模式下的弊端:‎ 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浪费了资源。从长远看,他严重的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上台进行改革,经济领域的改革走进死胡同。‎ ‎【解答】当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时,苏联却没有进行相应的经济结构调整,一味的发展石油出口,结果因油价下跌损失惨重,表明一国经济结构应合理,不能过度依赖与能源出口,故A项正确;B、C项夸大了石油的作用;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故选:A。‎ ‎24.【分析】本题以美国通货膨胀、失业率为考查背景,考查对信息技术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 ‎【解答】A、材料未涉及冷战结束,以及国防开支减少的有效信息,排除;‎ B、材料未涉及社会福利开支压缩的有效信息,排除;‎ C、1996年﹣1997年,美国经济发展呈现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和高经济增长率的局面,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正确;‎ D、材料中未涉及大规模经济危机的有效信息,排除;‎ 故选:C。‎ ‎25.【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解题的关键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极力推行逆全球化政策,先后退出一系列国际组织,对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2018年8月掀起对华贸易战。2020年2月1日英国正式退出欧洲联盟,逆全球化趋势逾发明显”。‎ ‎【解答】从材料可知,美英推行逆全球化政策,表明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冲击,故C正确;‎ 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是主要受益者,故A错误;‎ B错在“主流”,排除;‎ 新的国际政治格局至今,尚未形成,故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捧颇(本大顾共3小题,第26题20,第27题16分,第28题14分,共50分)‎ ‎26.【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商业,原因解答的关键是找出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影响结合所学进行思考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的开辟,解答的关键信息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从“英国金融”发展到“美国金融”,结合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思考即可。‎ ‎【解答】(1)联系所学可知,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郡县制;元朝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行省制。‎ ‎(2)依据信息“草市上设立了不少的店铺,成为新的固定的贸易场所”可知原因有草市的迅速崛起;依据信息“沿江数万家”可知原因有沿江沿海等优越的地理位置;依据信息“宋代政府也同样承认这一事实,而不加以任何的干预”可知原因有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市镇经济繁荣,有利于城市布局的调整;增加了宋代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 ‎(3)联系所学可知,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新航路的开辟后,荷兰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角,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从“英国金融”发展到“美国金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 故答案为:‎ ‎(1)制度:君主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郡县制;元朝:行省制。‎ ‎(2)原因:草市的迅速崛起;沿江沿海等优越的地理位置;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影响:市镇经济繁荣,有利于城市布局的调整;增加了宋代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 ‎(3‎ ‎)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新航路的开辟后,荷兰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角,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从“英国金融”发展到“美国金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 ‎27.【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历时长而成效低;受外国资本的控制;行业发展不平衡。‎ ‎(2)本题考查建国初期确立“以重工业为中心”工业化道路的原因,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严重薄弱;重工业是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基础;加强国际建设急需重工业的发展;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 ‎【解答】(1)据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40年代„„虽然经历了100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薄弱”、“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主要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榨取廉价劳动力”、“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而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得不到发展”等信息逐条分析即可。‎ ‎(2)近代以来中国近代工业发展长期受制于外国列强,工业基础极为薄弱;苏联奉行“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且取得巨大的经济建设成果,为中国工业化提供了宝贵的建设思路;新中国初期,周边国际环境不利于国民经济建设,需优先发展重工业以保卫国家安全。‎ 故答案为:‎ ‎(1)历时长而成效低;受外国资本的控制;行业发展不平衡。‎ ‎(2)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严重薄弱;重工业是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基础;加强国际建设急需重工业的发展;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 ‎28.【分析】(1)本题考查苏联进人“直接工业化时期”的原因。依据材料“把新经济政策划分为两个时期,认为如果从1921年开始的第一个时期必须从农业开始来发展工业的话,那么,从1926年就进入了‘直接工业化时期’”等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对英国经济的影响。依据材料“一方面它为英国创造了短暂的繁荣”等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 ‎(3)对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解。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1)依据材料“把新经济政策划分为两个时期,认为如果从1921年开始的第一个时期必须从农业开始来发展工业的话,那么,从1926年就进入了‘直接工业化时期’”等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原因归纳如下: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发展经济,提升国防力量的要求迫切;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依据材料“,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加以干预。一方面它为英国创造了短暂的繁荣……此时撒切尔夫人站了出来,大声疾呼:英国应回归亚当•斯密的传统,还经济以充分的自由,切实保障人民工作的权利、花钱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等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性与局限性两方面影响归纳如下:推动了英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英国“福利国家”的建立;但过度的干预也束缚了英国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如下:经济发展模式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应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 故答案为:‎ ‎(3)理解:经济发展模式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应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 ‎(1)原因: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发展经济,提升国防力量的要求迫切;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影响:推动了英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英国“福利国家”的建立;但过度的干预也束缚了英国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3)理解:经济发展模式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应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