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1讲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学案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和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阶段。 阶段一 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法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 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阶段二 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秦汉至明清时期 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明朝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不断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第1讲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1.主要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2.王权特点: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王位世袭制的产生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礼记》 核心论点: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标志着社会财富和社会权力的集中,即“家”的私有观念深化,表明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具有神权色彩。 1.目的: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2.内容 (1)分封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和先代附属国。 (2)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3)诸侯权力:再次分封、设置官员等。 (4)分封国家:鲁、齐、燕、卫、宋、晋等。 3.作用 (1)积极 ①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②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 ③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是一种制度创新。 (2)消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干涉和控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增强,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 4.发展演变 (1)溯源:分封制正式起源于何时,近代学者说法不一。分封制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间已经难以考证。史料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描述的便是早期的分封制。 (2)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诸侯国争霸;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不断发动兼并战争。 (3)废除:秦朝建立后废分封,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4)遗存:汉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仅为皇权体现,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 分封制下的文化扩展 把周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它本质上是以国家这种特定形态为单位,对以周王朝为代表的中原文化的一次广泛的一再复制。 ——曹兵武《分封制度与华夏传统的普世化》 核心论点:分封制把周王朝的文化带到被分封之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1.概念: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中国古代按照父系血统远近,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区别亲疏,分配政治权力,规定等级秩序,维护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制度。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即天下归宗。 3.性质: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4.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5.内容 (1)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2)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3)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6.作用 (1)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 (3)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礼乐制度即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家国同构”的特点 (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2)“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这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 【图解历史】 分封制下的等级结构 信息提取:分封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层级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等级制度,加强了周天子对国家的统治。 【漫画解史】 宗法观念的现代价值 信息提取:宗法观念已经渗透到当今中国社会的基层管理和家庭生活,对我国社会和谐和家庭结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构图解史】 西周政治制度及其联系 核心观点:西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外在的体现,而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教材补遗】 1.贵族政治:“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贵族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也就是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的贵族分封制度。 2.西周“同姓不婚”:同姓不婚,中国传统的婚姻禁忌。指同一姓氏的男女不得通婚。同姓不婚始于中国西周初期,是周人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的规定。此后历朝历代也都禁止同姓婚嫁。这是宗法制在文化上的反映。其目的是防止同姓内部争斗及扩充势力范围。同姓不婚在客观上会促进与异姓之邦的联姻,以此扩大和加强与异姓集团的政治合作及军事联盟,向一统天下迈进。 3.雅言: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普通话“雅言”是以周朝地方语言为基础,周朝的国都镐(今西安西北)地区的语言为当时的全国雅言。孔子在鲁国讲学,他的三千弟子来自四面八方,孔子正是用雅言来讲学的。《论语·述而》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尔雅》,是中国古代的词典。《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其中“尔”是近正的意思;“雅”是“雅言”,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 重点一 权力分配制度——分封制 【论点】 分封制萌芽于商朝,确立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战国,正式消亡于秦朝。西汉初、西晋、明朝等封建王朝实施过,都对中央集权造成了一定威胁并很快消亡。 史料一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余各以次受封。”《荀子》记载周初:“(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史料二 西周王朝建立后,历经周公、成王、康王三世的经略,国体一改商王朝时异姓国族林立而臣服于商的运作模式,逐渐建立起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华夏国家……是中国古代国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主要是在上层统治者的宏观政治决策下……建立起一个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进而演变成一种……带有“华夏”性质的地域性社会政治实体……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特点。解读史料一应该注意西周的分封制在分封对象、诸侯的分布区域等方面的特点。 (2)史料二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形成及影响。解读史料应注意提取史料信息,从政治统治、民族融合、文化拓展及诸侯王相对独立性等方面分析积极和消极影响。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指出同姓封国与异姓封国相比在数量与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什么明显特点,分析这些特点体现出西周统治者怎样的统治策略。 试答: (2)据史料二,分析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试答: 【提示】 (1)特点: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居于战略要地。统治策略:以亲制疏,将血缘内聚力转化为政治向心力。 (2)积极作用:形成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加强;推动民族融合。 消极作用:诸侯国有一定的独立性,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导致西周后期诸侯割据。 【历史追问】 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分封制最终走向瓦解的原因。 试答: 【提示】 原因:①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②西周后期,周王的直辖地范围越来越小,王权衰弱,诸侯国的势力却日益壮大,维持分封制的宗法血缘关系松弛。③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促使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 1.辩证地看待分封制对西周政治统治的影响 (1)在西周初期的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较高的权威,周天子对诸侯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向心力。分封制起到了拱卫周王室、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 (2)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导致了诸侯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 (3)推动了各地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2.客观地认识分封制的历史遗存 (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3)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重点二 权力继承制度——宗法制 【解读】 图片分别从国家等级和家族宗族来说明大宗小宗的关系。 【结论】 宗法制的特点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 (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3)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家国一体。 史料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石培华《中国历史纵与横》 【史料解读】 史料反映了宗法制对封建社会中的皇权、等级秩序、官僚政治等产生的影响。 【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法制对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试答: 【提示】 西周宗法制观念和传统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极大,导致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宗法制对封建社会政治影响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宗法制影响封建社会政治的另一大表现就是亲贵合一、裙带作风及封建统治者的反智倾向和守旧思想。 宗法观念对当今社会的现实影响 宗法观念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影响很大,当今社会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 1.弘扬宗法文化中的亲亲友爱、团结互助的思想,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团结。 2.宗法文化强调爱国、忠孝,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传统的宗族思想与家乡观念,有利于促进海外华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回乡建设家乡经济,促进家乡的繁荣富足。 4.修祠堂、宗谱有助于对家乡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自己对家乡的热情,对延续和发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三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宗法制在国家与社会治理中的影响 史料一 在“家政统于家长”的中国封建宗法制度下,不忠不孝是十恶之首。家长对子女不仅有主婚权,而且《大清律例》……把处死权赋予封建家长了。……家庭又把向国家交纳田税赋税以及服差役当作重要的责任。宗法制家庭成为维护封建国家的有利因素。随着一体化结构的强化,封建统治者也有意识地加强宗法制度。宋明以后,宗法制度的家族组织同构作用强化到这种地步,以至于在结构形态上也和国家社会组织一样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 ——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史料二 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 ——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 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 【史料解读】 (1)两则史料均选自后人对宗法制和宗法观念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史学评论。解读应紧扣史料关键信息,分别解读,史料一据史料出处及信息可判断主要是阐述了宗法制及观念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统治的积极影响;史料二据史料出处及信息可判断主要阐述了宗法制观念对现代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消极影响。 (2)史料一认为宗法制家庭成为维护封建国家稳固统治的有利因素,并引起了封建历代王朝的重视;史料二认为现代农村中的宗族制群体对社会基层管理造成了破坏性作用。 【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信息,围绕“宗法制度与社会”选择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试答: 【提示】 观点一:视宗族为现实社会对立物,以负面评价为主;宗族本位主义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背道而驰;易破坏乡村社会的正常秩序,从而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观点二:视宗族为中性社会组织,对其功能做正负双重性质评价。浓浓的亲情既可能是一种很好的润滑剂,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促成家庭和睦、亲族团结,又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正确引导,任其无序发展,也会成为建立民主和法制社会的一种障碍。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尚未建立起对地方的绝对集权,地方实行相对分权的贵族政治。 4.迷信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辩证地认识宗法制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 1.积极影响 (1)影响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体现为“家天下”的延续、封国制度不断、家族制度延续和“家国同构”。 (2)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生活的传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3)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与这一制度密不可分。 2.消极影响 (1)从政治上讲,导致了专制社会和专制思想的形成,人们的民主观念和民主精神普遍缺乏。 (2)从经济上讲,导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扼杀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建设。 (3)从文化角度讲,导致了中华民族重传统轻变革、重伦理轻科学,缺乏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精神,思想上表现为守旧、保守。 [研真题·引领航向] 1.(2019·高考全国卷Ⅰ·T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命题点:商周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解析:选B。根据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并结合所学西周宗法制相关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正确。西周时实行的是王位世袭制,故A项错误。君主寿命长短,与王位继承方式没有必然关系,故C项错误。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强调的是血缘关系而非弱化血缘纽带关系,故D项错误。 2.(2018·高考全国卷Ⅱ·T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命题点:商汤灭夏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解析:选A。由材料“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乃去其三面’”“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可知,这种网开一面的仁爱之心赢得诸侯拥护,最终灭夏建商,故A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夏商更替的主因在于社会矛盾的激化而非资源争夺,故D项错误。 3.(2019·高考全国卷Ⅲ·T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命题点:宗法制的影响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解析:选A。宗法制强调的是血缘关系,根据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可知,突出的是血缘关系,A项符合题意。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项排除。郡县制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并不强调血缘关系,C项排除。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项排除。 4.(2017·高考全国卷Ⅰ·T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命题点:分封制的影响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选A。根据材料“河南”“山东”“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王族成员,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形成,故A项正确。周朝不存在君主专制,B项错误,排除;C项错在“直接控制”,排除;材料并未体现“世袭特权”,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5.(2014·高考全国卷Ⅱ·T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命题点:周代“雅言”与分封制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解析:选C。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6.(2016·高考全国卷Ⅱ·T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命题点:宗法制的文化影响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解析:选B。族谱编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而非乾隆年间的特殊现象,A项排除。B项正确,当时大量的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因此他们纷纷将祖先的牌位请回台湾,以便于拜祭;C项材料无从体现且说法过于绝对;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7.(2016·高考全国卷Ⅲ·T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命题点:青铜文化与宗法制度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解析:选B。由铭文的内容“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材料体现的是重视家族传统的继承,C项错误,B项正确。商周时期的铭文并不属于新的文字体系,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青铜器功用的信息,D项错误。 [练模拟·能力提升] 1.(命题点: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 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 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 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解析:选C。由材料“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 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可知,夏、商、周三族都认为本族是黄帝族后裔,具有民族认同意识,故选C项。 2.(命题点:分封制的特点)西周时,周王通过婚姻关系与异姓诸侯建立血缘联系。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这反映了( ) A.中央与地方政治联系的加强 B.忠孝一致的伦理道德观念 C.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的结合 D.王权与神权形成紧密联系 解析:选C。据材料“通过婚姻关系……建立血缘联系”“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可知,分封制与宗法制实现了结合,故选C项。 3.(命题点:分封制的影响)西周的诸侯不仅要保持自身群体内部的团结,还要深入土著居民之中,更须与周王室保持密切的关系,以为藩屏。这说明分封制( ) A.有利于周朝统治的巩固 B.实现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 C.避免了宗族内部的冲突 D.弥合族群之间的巨大差异 解析:选A。西周诸侯对内保持团结,对下控制,对上承担各种义务,这有利于周朝统治的巩固,故选A项;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分封制下是诸侯、卿大夫等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排除B项;“避免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西周诸侯保持自身群体内部的团结不能说明分封制弥合了族群之间的巨大差异,排除D项。 4.(命题点:分封制的瓦解)西周时分封设爵位五等,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等级依次递减。战国时秦国则设爵位二十等,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有爵位者按等级享受不同待遇。这一变化说明秦国( ) A.分封制进一步发展和细化 B.平民可因军功而成为世袭贵族 C.封爵制有助于分封制瓦解 D.社会等级日益固化且层次复杂 解析:选C。战国时期的秦国,“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有爵位者按等级享受不同待遇”,这说明分封制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已经趋于瓦解,故C项正确。 5.(命题点:商朝政治的特点)据《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据此可知( ) A.商朝初期“家天下”制度开始形成 B.商朝末期“分封制”已经走向成熟 C.商朝初期“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D.商朝末期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 解析:选D。“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反映了辛母为正后,辛被立为继承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末期已经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故选D项。 6.(命题点:宗法制的影响)西周时期中国人形成了亲戚观念。父母,祖父母,叔伯、婶婶,姑姑是血缘关系中最近的亲人;外祖父母,舅舅、舅妈,姨妈是血缘关系第二重要的亲人。材料反映了( ) A.宗法制影响了亲戚观念 B.西周亲戚体系较为庞大 C.男尊女卑观念开始形成 D.宗族凝聚力在逐渐加强 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宗法制影响了对血缘关系的判定和划分,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西周亲戚体系庞大,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男尊女卑,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宗族凝聚力,故D项错误。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绵阳三模)尚鬼,认为鬼神主宰万事万物,唯有商王能受其感应;周人则认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一解释意在说明( ) A.新政权统治的合法性 B.商人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祀 C.商人从未实行过德治 D.宗教迷信是商灭亡的根源 解析:选A。周人认为天命无常,只选有德,顺应民意,民意即天命,其目的在于说明武王伐纣是顺天应民的,强调新政权的合法性,故选A项。 2.(2020·泸州一模)在考古发掘中,商代晚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构成了中原早期王都“大都无城墙”的鲜明特色。对此解释最有可能的是( ) A.皇权至上的强大吸引力 B.经济能力不足无力修建城墙 C.尚未掌握城墙修建技术 D.王都的强大实力和文化自信 解析:选D。中原早期王都自身的强大(经济、政治、文化等)才是不修建城墙的原因,故选D项;“皇权至上”是秦朝建立以后才出现的,排除A项;据题干信息可推断出,中原早期王朝已具备修建城墙的经济能力和修建技术,排除B、C两项。 3.(2020·桂林、贺州二模)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民”仪式, 即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授民”仪式后,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这一“授民”制度( ) A.标志西周大一统政权的建立 B.体现西周政权的宗法制特征 C.清除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 D.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 解析:选D。由材料“‘授民’仪式后,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可知,这种制度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文化心理,故选D项。 4.(2020·绵阳一模)《礼记·王制》规定:大诸侯国设三卿,都由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也设三卿,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 A.保证了周天子的专制统治 B.蕴含着中央集权的因素 C.有效限制了地方诸侯权力 D.宗法血缘色彩极其淡薄 解析:选B。材料“大诸侯国设三卿,都由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也设三卿,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 5.(2020·青岛高三调研)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是故天子、诸侯虽无大宗之名,而有大宗之实。”这说明( ) A.天子是天下之大宗 B.诸侯在本诸侯国是大宗 C.天子诸侯均行宗法 D.诸侯冲击天子地位 解析:选C。由“天子、诸侯虽无大宗之名,而有大宗之实”可见天子诸侯均为大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天子、诸侯均实行宗法制,故C项正确。 6.(2020·江门高三调研)周朝时,士以下的胥吏阶层靠“稍食”(官府发放的口粮及衣装)为生,它的多少要依职事与考课而定,按等级发放。该制度( ) A.说明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服务于分封制和宗法制 D.说明等级制度逐渐加强 解析:选C。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了从上而下的等级制,故C项正确;官僚政治形成于秦朝,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涉及等级制度的加强,故D项错误。 7.(2020·皖南八校联考)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之子于殷。秦王嬴政灭东周国,又封一地给东周君,让他们“祭祀先祖”。材料反映出秦王嬴政( ) A.受宗法传统影响 B.极力推广分封制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扩展王朝的疆域 解析:选A。秦王嬴政让东周君“祭祀先祖”,这反映出嬴政深受传统宗法制度的影响,故A项正确;秦王嬴政给东周君一封地的目的在于让其“祭祀先祖”,而非大力推广分封制,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秦王嬴政加强中央集权的任何措施,故C项错误;秦王嬴政给东周君一封地与扩展王朝疆域无关,故D项错误。 8.(2020·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押题)梁启超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梁启超认为( ) A.宗法制度最早起源于周代 B.宗法制度影响至今 C.家族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 D.家族比国家更重要 解析:选B。材料“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说明梁启超认为宗法制度影响至今,故选B项。 9.(2020·安徽示范性高中模拟)《荀子·王霸》曰:“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商鞅之法推行“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官”。这表明战国时期( ) A.社会流动性加快 B.实用人才得到重用 C.官僚政治已出现 D.兼并战争作用明显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选官标准发生变化,不是再按照血缘关系,而是按照才能和军功,这是官僚政治的体现,故选C项。 10.(2020·德阳一模)晋国大夫叔向曾对齐国大臣晏婴哀叹说,晋国的公室现在已经到了末世,百姓听到国君的命令,好像躲避仇敌一样,政事在于私家而公室卑微。这反映出当时( ) A.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B.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发生转移 C.晋国与齐国争夺霸主地位失败 D.社会上出现大量的农民起义 解析:选B。题干中“晋国的公室现在已经到了末世,百姓听到国君的命令,好像躲避仇敌一样,政事在于私家而公室卑微”,体现了晋国国君命令失效,而私家权力大,权力中心由国君转到私家,故选B项。 11.(2020·沧州模拟)《礼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表明礼乐制度( ) A.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 B.利于分封制的确立和完善 C.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 D.导致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 解析:选A。根据材料“相亲……相敬……无怨……不争”可知,礼乐制度具有调息争怨、相亲相敬的作用,故A项正确。 12.(2020·天津部分地区二模)《尚书》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此处“百姓”是指以封地为族姓的百官。但在战国典籍中,却常用“百姓”称呼普通民众。上述称呼的变化反映出( ) A.宗族观念形成 B.平民获得政治特权 C.官僚政治确立 D.礼乐秩序渐趋崩溃 解析:选D。材料“以封地为族姓的百官”反映了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礼乐秩序也随之渐趋崩溃,“百姓”称呼的变化反映了这个过程,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诗经·周颂·我将》所蕴含的主要意义。综合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1)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积极作用: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 (2)主要意义: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14.(2020·兖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与商王朝相比,西周的统治有其鲜明的特点:其一,重视国家的制度建设,包括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官制在内的“周礼”体系得以确立。古人喜欢用“周公制礼作乐”来表述……其三,政治疆域和文化影响区域大大拓展,这与“分封制” 的大规模推行密切相关。可以说,这是一个神权下降、王权强化、人文精神崛起的时代。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从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解析:注意所拟题目要紧紧围绕材料,例如“西周的制度创新促使西周崛起”“西周的宗法制强化了王权”“西周的分封制巩固了统治”等等。阐述要紧紧围绕所拟题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题目: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阐述:分封制明确了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分封制有利于周政治疆域的扩展和周文化的传播,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文化心理认同逐渐形成。 总之,分封制使西周的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严密,巩固了统治,扩大了影响,是一种制度创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