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新高考一轮人民版专题一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新高考一轮人民版专题一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单科命题 备考导航 素养解读 ‎  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代中朝制度、郡国并行制、察举制、刺史;(2)唐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3)宋代二府三司制、通判;(4)元代中书省和行省制。‎ ‎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2)清朝设立军机处。‎ ‎  1.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从汉至清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 ‎2.从“史料实证”角度,运用史料记载论证汉至清中央集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 ‎3.从“唯物史观”角度辩证客观地评价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4.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考点一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化 朝代 君主专制的演化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化 汉 设立由亲信近臣组成的①“ 内朝 ”,拥有决策权,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外朝”权力受到削弱 ‎ 西汉初年实行② 郡国并行制 ,后引发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③ 推恩令 ,最终消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 唐 完善④ 三省六部制 ,中书、门下、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 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唐中期以后,在边境重镇设⑤ 节度使 ,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平叛后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 宋 实行⑥“ 二府三司制 ”,二府即中书 实行路、州、县三级制;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 门下和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负责财政。另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 负责监督,又设⑦ 转运使 管理地方财政,同时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地方权力大大削弱 ‎ 元 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 创立⑧ 行省 制度,全国设十个行省,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腹里”和宣政院辖区。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四级 ‎ ‎  教材补遗 外戚干政 外戚亦称外家、戚畹,指封建社会中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皇帝年幼时,外戚往往干政擅权,中国尤以汉朝为烈。汉武帝晚年立小儿子刘弗陵做太子,命其母钩弋夫人自尽,就是为防外戚干政。西汉末年,外戚王氏把持朝政,酿成王莽代汉的结局。‎ ‎  中国历代朝政不乏外戚参与的情况,外戚干政常因皇权、宦官、士人之间争权而导致政权不稳,危害社稷安定而为后世所批判。有些后宫干政亦会伴随外戚干政的情况。明朝虽严令限制外戚干政,但仍难以有效遏止宦官擅政。清朝前期则是严格限制外戚与宦官擅政。‎ 图解历史 西汉中外朝制度 轻巧识记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二、选官制度的演化 ‎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察举制 ‎(1)含义:由地方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举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2)实施:汉武帝曾下诏策试贤良。‎ ‎(3)评价:察举制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民意无从体现。‎ ‎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⑨ 九品官人法 ,与士族制度相伴生。 ‎ 由中央委任中正官将地方人才分为九个等次向中央推荐,由中央任用的选官制度,使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场。‎ ‎4.科举制:从隋朝创立科举制开始,科举制成为历朝主要的选官制度。‎ ‎(1)积极意义: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有益于社会尚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  (2)消极影响: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家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⑩ 八股取士 ,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 ‎ 图解历史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迁 教材补遗 征辟制 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有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演进 秦代 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的行政机关内,分别设御史大夫和监御史负责监察 汉代 地方: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 中央: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 汉代以后 汉代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御史台、都察院等 ‎  2.作用 ‎(1)积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2)消极方面: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 思维启迪 《晋书·段灼传》记载:(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据此分析九品中正选官制的选拔标准,并指出其弊端。‎ 提示:两晋以门第出身为九品中正选官制的标准。下层出身的人才没有出头机会,社会矛盾易激化。‎ 探究点一 从汉到元君主专制的演化 ‎◆史料实证 ‎ ‎  史料1 (汉代)汉哀帝语:“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宗庙,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  史料2 《朱子语类》云:“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史料解释 史料1‎ 历史人物言论。出自汉代皇帝言论,其中“朕之不逮”指皇帝所不及之处,揭示出汉代丞相的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这有利于避免皇帝决策失误,也说明秦汉时期,君主的权力受到相权一定程度的制约。‎ 史料2‎ 文献史料。主要反映出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 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史料运用 ‎1.依据史料1、2,分析从汉至元,君主专制演变的趋势是怎样的。‎ 提示 从汉代开始,皇帝通过削弱、限制、分割宰相的权力,不断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2.依据史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三省六部制的积极作用。‎ 提示 减少行政决策的失误;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史论归纳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制、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相权逐步削弱,君权逐渐强化。‎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探究点二 从汉到元中央集权的演化 ‎◆史料实证 ‎ ‎  史料1 (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辄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  史料2 宋代地方行政机构示意图 ‎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  史料3 《元史》载:“(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史料解释 ‎1.史料1主要介绍了汉武帝时期为解决王国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其中信息“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是指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解除了诸侯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 ‎2.史料2中的文字信息“路”“通判”说明北宋王朝对地方行政进一步细化。综合表明,宋朝将地方的军、政、财、刑罚、仓储、运输设置官员,直属中央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地方割据的威胁。‎ ‎3.史料3中信息“凡钱粮、兵甲……无不领之”反映出行省具有地方上的财政、军事、行政、司法等事权;“与都省为表里”表明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元朝通过创设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史料运用 ‎1.依据史料1、2,分析封建国家地方管理体制演变的特点。‎ 提示 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中央集权逐步强化。‎ ‎2.元代行省制的创立,是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体制走向完善的标志。综合以上三则史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体制演变的认识。‎ 提示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巩固,但如果地方完全失去独立性,绝对服从中央,不利于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史论归纳 一、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与影响 ‎1.特点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行省制)。 ‎ ‎2.影响 ‎(1)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2)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3)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 二、唯物史观:看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明性 从中国古代政府的组织结构、职权分配制度、选官制度等的设置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在君主专制下具有明显的开明性,即君主也要按照一定的法理、传统政治理念实行统治,而不能完全凭借自己的意志去行事。除去制度设置的保障,儒家思想对君主的道德修养要求也一定 程度上制约着君主,使其不能实行绝对的独裁专制,而要在统治中注重民意,在专制下实行一定程度的开明统治。‎ ‎1.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和选官制度具有开明性 选官任官的权力并不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都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完成的。例如,汉代察举制以孝廉为标准,通过乡举里选、中央政府策问考核等程序选拔官员。无论是汉代的察举制,还是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其标准都是依据地方舆论和公共意见,而不是皇帝个人的意志,这就体现出一种开明性。‎ ‎2.某些决策方式也具有一定开明性 体现最明显的是在唐朝,唐朝皇帝所发命令叫作“敕”,但是起草敕令的是中书省的中书舍人,皇帝在敕令发布前“画敕”即同意,此后敕令还需经过门下省给事中审核,如果门下省不同意此敕令可将其批注送回,这称为“封驳”。由此可见,唐朝皇帝下发一道命令的审核程序如此严密和复杂,也体现了唐朝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开明。中国古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实质上是通过分散宰相的权力来加强君主专制,可以说是“皇权之下的民主”。‎ 探究点三 选官制度的演化 ‎◆史料实证 ‎ ‎  史料1 (先秦)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  史料2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引《汉官仪》‎ 史料3 科举制一方面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 ‎——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史料解释 史料1‎ 文献史料。引自《礼记》,其中关键信息“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说明先秦推行的是世袭选官制,其并不能选拔出真正为国所用的人才。‎ 史料2‎ 文献史料。主要介绍了汉代察举制的选官标准,其中信息“德行”“学通”反映出察举制下选拔官吏把道德、品行、才学作为举荐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选拔出一批有才能的官员,但由于教育的不公平,真正的寒门子弟几乎没有被选中的机会。‎ 史料3‎ 文献史料。该史料为后世学者对科举制的评价,其中信息“扩大了”“冲破了”指出了科举选官的范围、标准的变化。“开放性”指的是科举选官原则的变化,也反映了官吏的来源的基础扩大了。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体现了“公开竞争,公平考试”的原则。‎ ‎◆史料运用 ‎1.依据史料1、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官制、察举制选拔人才的弊端。‎ 提示 世官制与察举制都是以官举士,难以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2.伏尔泰认为:科举制“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据此并综合以上三则史料,分析科举选官的积极作用。‎ 提示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史论归纳 ‎ 一、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发展的影响 ‎1.选官标准从注重家世门第到注重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的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官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二、唯物史观:辩证评价科举制的影响 整合社 会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 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巩固国 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 界文明 唐朝时,科举制度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重才 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 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 思想 强化了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传播和发展; 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考点二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1.废丞相:明太祖废除① 丞相 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② 皇帝 ,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 ‎ ‎2.设内阁 ‎(1)设立:明成祖设立③ 内阁 ,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 ‎(2)地位:虽然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但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且职责不明,还受到司礼监的太监的牵制。‎ 概念辨析 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 前者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没有实际权力,一切听命于皇帝,是皇权加强的产物;后者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尤其是实行责任内阁制的国家),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或向议会负责,或向君主负责。‎ ‎  教材补遗 内阁首辅 首辅是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设置于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八月。明中期后,又称大学士为“辅臣”,称首席大学士为“首辅”,或称“首揆”“元辅”。嘉靖、隆庆和万历初期,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权力最大,内阁中亦争夺剧烈,次辅不敢与之相较。清代,领班军机大臣之权极重,亦被称为首辅。清代的内阁首辅是指首席内阁大学士,名义上相当于宰相之职。‎ 二、清朝设立军机处 ‎1.设立:清朝④ 雍正 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而设。 ‎ ‎2.演变:由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 ‎3.特点 ‎(1)军机大臣均由皇帝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2)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 ‎(3)政治决策具有⑤ 封闭 性。 ‎ ‎4.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  思维启迪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中写道:“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即承旨诸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据此指出军机大臣的地位和职能。‎ 提示:军机大臣无决策权,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传达皇帝的政令。‎ 图解历史 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 教材补遗 密折制度 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时期。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制度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得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二是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比如一省之内,督抚、布政使、按察使、道台都可以独自上折密奏,那么谁还有胆量背着皇帝做不臣之事?密折制度使得同僚变成了“特务”,谁都有打小报告的可能,自然是防不胜防,于是只好各自安分守己。‎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基本原则 ‎(1)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2.主要措施 ‎(1)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⑥ 理藩院 ,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事务。 ‎ ‎(2)对于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给予特殊重视。‎ ‎(3)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⑦“ 改土归流 ”。 ‎ ‎3.历史功绩: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探究点一 明朝内阁的性质、权限和作用 ‎◆史料实证 ‎ ‎  史料1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 ‎  史料2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明神宗实录》‎ ‎  史料3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史料解释 史料1‎ 文献史料。史料中“彼此颉颃,不敢相压”指六部相互牵制,这有利于提高办公效率,也揭示出明朝废除宰相,权分六部,加强了皇权。‎ 史料2‎ 文献史料。主要介绍了明朝内阁的职权范围,其中信息“论思顾问”“终以贾祸”反映出阁臣仅限顾问,不具有宰相之权,一旦威胁到君权,还会招来灾祸,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君主专制的强化。‎ 史料3‎ 文献史料。该史料引自中国史学家的著作,其中关键信息“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表明明朝阁臣只是皇帝的顾问,不具备宰相的权力和地位。‎ ‎◆史料运用 ‎1.“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结合史料1分析,明太祖为防止丞相擅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 罢除丞相职位,权力分给六部,并直接隶属皇帝。‎ ‎  2.依据史料2、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内阁与宰相在与皇帝的关系上有何根本不同。‎ 提示 对皇权的制约方面,后者可制约皇权,而前者不能。‎ ‎◆史论归纳 宰相与内阁的比较 宰相 内阁 相同(相似)点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不同点 地位 百官之首 仅备顾问,不能统领六部 职权 参与决策 有票拟权,无决策权 影响 制约皇权 是皇权加强的产物 探究点二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史料实证 ‎ ‎  史料1 明太祖有次召见各郡富民时说:“汝等居田里、安享富税者,汝知之乎?……今朕为尔主,立法定制,使富者得以保其富。”‎ ‎  史料2 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  史料3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史料解释 ‎1.史料1中信息“今朕为尔主,立法定制,使富者得以保其富”说明封建王朝对农民实行严酷的强制措施,以便保证地主对农民劳动成果的榨取。‎ ‎2.史料2中“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 ‎3.史料3是梁启超对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趋势的论述。‎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1,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 提示 统治阶级通过强化君主专制以保证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维护其政治统治。‎ ‎2.根据史料2、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提示 (1)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用高压恐怖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2)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史论归纳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 ‎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 ‎3.以强化君权为核心,程度空前。主要体现在丞相被废除、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 ‎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本讲小结 记知识纲要 背史论术语 ‎1.从汉至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2.历朝皇帝通过变更中央官制,使相权不断削弱,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3.从世官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4.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至此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以君权的绝对胜利而告终。‎ ‎5.明成祖设内阁,作为顾问内侍机构,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6.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统一多民族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素养引领·情境命题 考点一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2019课标Ⅰ)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1.答案 C 从材料信息可知,汉武帝时期,朝廷规定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买由朝廷制作的“皮币”来置放礼物,而一张“皮币”的价格约相当于当时一个“千户侯”两年的租税收入,极其昂贵。朝廷这种做法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选C项。“皮币”本身不是货币,该做法并不会加强货币管理,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思想上的统一,故B项错误;此做法有利于削弱地方诸侯的经济实力,但材料无法说明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错误。‎ ‎2.(2020山东烟台、菏泽1月期末联考)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表明(  )‎ A.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 B.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 C.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 D.科举制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 ‎2.答案 C 本题考查唐宋治国理念。从材料可知,唐朝认为做武将胜于做书生;宋代则认为从文比参军荣耀。联系所学唐代中央政权强盛、宋代因藩镇割据的教训实行“文治”可知,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故C项符合题意。由材料不能得知官员来源,A项错误;B项所述与材料内容不符,错误;D项是唐宋皆有的现象,与题意不符,可排除。‎ ‎3.(2018课标Ⅰ)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3.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对唐代后期中央集权统治特点和影响的理解。观察表格,从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类型、数量、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等基本情况看,除河朔型藩镇公开与唐中央对抗外,其他几类藩镇至少在表面上仍服从唐中央的政令,说明唐朝“安史之乱”后,虽然藩镇林立,但各种势力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平衡的关系,延续了唐朝的政治统治,故选D项。从材料看,不上供或少上供的藩镇占大多数,但并不能据此得出这一时期的藩镇控制朝廷财政收入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藩镇之间的争战,B项错误;藩镇割据削弱了唐朝中央集权统治,C项错误。‎ ‎4.(2018课标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4.答案 C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以大大降低宰相专权乱政的风险,有利于皇帝更全面地控制朝政,故C项正确。武则天改变了中书、门下二省的名称,并未扩大其职权,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枢机构名称的变化,与为官员晋升提供机会无关,B项错误;D项中“强化”表述有误。‎ 考点二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5.(2019北京文综)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 ‎                     ‎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5.答案 D 根据材料可知,内阁首辅迫于皇帝的压力不得不遵旨重新拟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故D项正确。当时内阁拥有票拟权,在一定程度上参决政事,故A项错误。明成祖时内阁大学士就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决策,故B项错误。明代内阁大学士仅有票拟权而无批红权,故C项错误。‎ ‎6.万历初,张居正为首辅,人称“张相公”,他认为自己“所理者,皇上之事也,所代者,皇上之言也”,“居正请广纳阁员,诏即令居正推。居正因推礼部尚书马自强、吏部右侍郎申时行入阁”。由此可以推知明朝(  )‎ ‎                     ‎ A.皇权高度集中 ‎ B.内阁首辅大权独揽 C.形成君臣共主的理政格局 ‎ D.内阁拥有国家政治的决策权 ‎6.答案 A 万历年间首辅权力膨胀,但其权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这反映了皇权的高度集中,故A项正确;内阁首辅的权力来自皇帝,不能独揽大权,故B项错误;首辅听命于皇帝,故C项错误;首辅具备一定的参政权,而不具有决策权,故D项错误。‎ ‎7.明太祖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由此可知,明初(  )‎ 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 ‎ B.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制约 C.内阁参与决策合法化 ‎ 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 ‎7.答案 A 材料中“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是指废除丞相导致之前的中枢机构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是皇权加强而非受到了制度化制约,故B项错误;明太祖设置内阁大学士作为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故C项错误;材料中“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是指内阁,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D项错误。‎ 一、选择题 ‎1.(2020河北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调研)汉武帝时,拜卫青为大将军,“位在公上”;封公孙弘为丞相,“无爵”;授儒者孔安国为侍中,“朝廷荣之”。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 ‎                     ‎ A.权力重心由外朝转向内朝 B.意识形态由法家变为儒家 C.中枢机构从独相变为多相 D.中央行政机构的职能巨变 ‎1.答案 A 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提拔布衣亲信卫青、孔安国等近臣构成中朝,“中朝”拥有决策权,“外朝”变为执行机构,故A项正确;汉初的治国思想主要是黄老之学,汉武帝时儒家思想逐步成为正统思想,表现为外儒内法,故B项错误;汉承秦制,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中枢机构仍是独相,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中央权力重心的转移,不能说明行政机构的职能巨变,故D项错误。‎ ‎2.(2019课标Ⅲ)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2.答案 B 材料“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反映军队规模庞大,庞大的军队开支必然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A项正确;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政策,军队战斗力较弱,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军队兵员数量多,与弱化对地方控制、加剧社会贫富分化无关,C、D两项错误。‎ ‎3.(2019黑龙江哈三中高三三模)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十六日,嘉庆帝下令:“满汉(军机)章京,由内阁、六部、理藩院堂官于司员、中书、笔帖式等官内,择其人品端方、年富力强、字画端楷者交军机大臣带领引见,候朕简用。”该指令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军机大臣的地位 ‎ B.获取更高效的执行力 C.维护决策体系的稳定 ‎ D.树立皇帝的勤政形象 ‎3.答案 B 材料中内容显示,皇帝直接插手“(军机)章京”的选任,且被选用之人具有地位不高、“人品端方”等特点,可见,如此选才能够保证皇帝的意志的执行,从而提高办事效率,保障皇权的高效行使。故答案为B项。A项,“人品端方、年富力强、字画端楷”这一选拔标准和“军机大臣带领引荐”制度,与军机大臣的地位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终决策权在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皇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置的,不存在决策体系是否稳定的问题,排除;D项,皇帝是否勤政与军机章京的选任无关,排除。‎ ‎4.(2020湖北黄冈新起点)1751年,乾隆皇帝指示军机处组织绘编《皇清职贡图》,并说:“我朝统一区宇,内外苗、夷输诚向化,其衣冠状貌,各有不同。著沿边各督抚于所属苗、瑶、黎、僮(侗)以及外夷番众,仿其服饰,绘图送军机处汇齐呈览,以昭王会之盛。”由此可知,《皇清职贡图》绘编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中枢权力机构 B.强化对地方抚督的控制 C.传播宫廷书画技法 D.宣扬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4.答案 D 从“我朝统一区宇......送军机处汇齐呈览,以昭王会之盛”可知,《皇清职贡图》绘编的目的是通过对边疆各少数民族习俗服饰的采集,展示清代疆域扩展后政治大一统的成果,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完善中枢权力机构和强化对地方抚督的控制的信息,故A、B两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传播宫廷书画技法,故C项不符合题意。‎ ‎5.(2019湖南长郡中学实验班模拟)西汉至魏晋时期,门下省内多杂用阉人,负责“执虎子(尿壶)、唾壶”等,做的事情非常不堪,但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民间讽刺侍从出身的人。往往称之为“持虎子者”。这种现象反映了(  )‎ A.中央集权扭曲了官场风气 ‎ B.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 C.士人道德沦丧的时代风气 ‎ D.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 ‎5.答案 B 中央集权是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与官场风气无关,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门下省官员主要是皇帝的近臣,做的事情非常不堪,但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说明皇帝重用近臣以削弱大臣的权力,这是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出门下省官员的事务及政治地位,与士人道德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忠君爱国思想,故D项错误。‎ ‎6.(2019四川宜宾诊断)秦汉时期的“九卿”,其职务既包括了国家事务,也包括了皇家事务。唐代完成了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的分离,行政和事务的处理也进入了一个更加有序的时代。这反映了(  )‎ A.官僚政治逐渐发展完善 ‎ B.“家国同构”形态的终结 C.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式化 ‎ D.君主权力不断得以强化 ‎6.答案 A 据“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的分离,行政和事务的处理也进入了一个更加有序的时代”说明官僚政治逐渐发展完善,故A项正确;“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依据材料无法说明“家国同构”形态的终结,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完成了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的分离”可知只是强调九卿不再具备皇家事务的职能,而不是强调行政的程序,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的分离”可知九卿从皇帝的家臣变成国家官僚,不能说明君主权力得以强化,故D项错误。‎ ‎7.(2019山东济南调研)唐代官吏选定后,要呈报门下省审议,称为“过官”。如门下省认为选用不当,则驳回重选,即使是皇帝的旨意,也不能通过。唐代的“过官”制度(  )‎ A.削弱了皇帝权力 B.利于防范官员权力滥用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降低了决策机制的效率 ‎7.答案 B “过官”制度有利于纠正选官弊端,并未削弱皇帝权力,故A项错误;根据“如门下省认为选用不当,则驳回重选,即使是皇帝的旨意,也不能通过”可知“过官”制度有利于防范官员权力滥用,故B项正确;“过官”制度旨在防范官员滥用权力,与中央集权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过官”制度利于防范官员权力滥用,门下省负责审议而不是决策,故D项错误。‎ ‎8.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转运使 ‎ B.兵部员外郎 C.知府 ‎ D.枢密副使 ‎8.‎ 答案 D 本题考查宋代的集权措施。转运使和知府都属于地方官员,排除A、C两项。兵部是尚书省的下属机构,兵部员外郎属于六部官员,是宰相的下属,由此排除B项。宋代为了加强皇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因此,宋代的枢密副使“位同宰相”。本题选D项。‎ ‎9.(2019云南昆明二模)宋代为防止“有理者不获申,无辜者反受害”,规定司法判决生效后,犯人及其家属可以依法逐级申诉,从所属县,经州、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御史台、登闻鼓院,甚至可以通过专门机构直诉至皇帝。这反映出(  )‎ A.官僚机构日益臃肿 ‎ B.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C.司法实践严谨慎刑 ‎ D.专制主义不断强化 ‎9.答案 C 通过题干中“司法判决生效后,犯人及其家属可以依法逐级申诉”可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防止出现“有理者不获申,无辜者反受害”的现象,说明宋代的司法实践“严谨慎刑”,故选C项;题干虽然提及了宋代诸多的官僚机构,但这些机构的设置主要服务于司法实践,不能说明官僚机构日益臃肿,排除A项;题干主要述及宋代司法实践“严谨慎刑”,这一现象并不能说明社会矛盾异常尖锐,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体现宋代专制主义不断强化,排除D项。‎ ‎10.(2019四川蓉城名校联盟联考二)纵观中国秦以后2 000多年的历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县以上地方行政层级往往处于震荡变动之中。这主要是(  )‎ A.历朝军阀混战的结果 B.皇帝专制与宰相分权博弈结果 C.地方各层级博弈结果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博弈结果 ‎10.答案 D 根据所学可知,东汉、唐、宋、元等中央政府为加强集权往往不断调整地方,尤其是县级以上地方行政层级,故选D项;并非历朝都出现军阀混战,即使出现军阀混战,也没有导致地方行政发生较大变化,反而东汉、唐等时期地方制度调整带来军阀混战,排除A项;皇权和相权博弈主要涉及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排除B项;地方各层级博弈的说法明显错误,排除C项。‎ ‎11.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  )‎ A.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 C.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 ‎11.答案 C 明朝内阁的设立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故A项错误;明代内阁没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材料“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反映出明代中枢权力的运行较为有序,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明太祖时已经废除丞相,故D项错误。‎ ‎12.清代内务府是独立于政府行政机构之外,自成体系,管理皇室、皇族一应事务的机构。内务府官员属流官,定期更换。另外,内务府财政收入不仅来自皇帝私产,也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内务府的财政支出,不仅用于宫廷,也用于军费、赈济等。材料表明(  )‎ A.清政府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 B.皇室特权是清政府腐败的根源 C.清朝中央权力处于分散状态 D.内务府是对国家行政机构的补充 ‎12.答案 A 内务府是管理皇室事务的自成体系的机构,但是它的收入与支出却是既与皇帝、宫廷有关,也涉及国家财政收入,体现出家国一体的特征,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内务府的职能与收支情况,不能反映出皇室特权是清政府腐败的根源,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内务府的特殊性,没有涉及其他中央机构,故C项错误;D项内务府是对国家行政机构的补充,与材料“清代内务府是独立于政府行政机构之外,自成体系,管理皇室、皇族一应事务的机构”不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20山东等级考试模拟)图1、图2、图3分别是西汉不同时期侯国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图1‎ 图2‎ 图3‎ ‎——据林小标等《两汉侯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指出图1的侯国类型特征及其形成的政治因素。(4分)‎ ‎(2)比较图1和图2,说明图2反映出西汉政治统治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3)根据图3并结合所学,说明西汉政治统治出现了什么问题。(4分)‎ ‎13.答案 (1)特征:以功臣侯国为主。(2分)‎ 政治因素:刘邦为建立和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大封功臣。(2分)‎ ‎(2)侯国数量特别是功臣侯国数量大幅减少,归义侯国数量增加;(2分)西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国家统一得到进一步巩固。(2分)‎ ‎(3)恩泽侯国、外戚侯国增多,(2分)汉代政治趋于腐败,统治逐渐衰落。(2分)‎ ‎14.(2019贵州凯里高三4月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中国 西方 ‎17世纪 ‎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77年南书房设立。1683年清廷设立台湾府,次年开放海禁。1686年设立广州十三行 ‎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1689年洛克发表《政府论》,反驳“君权神授”观点 ‎18世纪 ‎1723年雍正帝下令禁止传教。1727年军机处设立,1771年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1742年,首相罗伯特·沃波尔失去下院多数的信任,被迫率内阁全体辞职;1763年英国自称“日不落帝国”。176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1789年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19世纪 ‎1839年禁烟运动。1842年《南京条约》。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设立江南制造总局等企业 ‎1840年英国号称“世界工厂”。1866年西门子制成第一部发电机。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 上表为17—19世纪中西方部分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西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中西关联,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 ‎14.答案 示例一:‎ 论题:17—18世纪的中英政治走向日益明显。‎ 阐述:17世纪清朝建立后,继承了内阁制度。康熙帝设立南书房重用亲信,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加强了皇权。清朝当时形成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内阁三足鼎立的局面。雍正时,设军机处,使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同时期的英国,1640年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逐步推翻封建专制制度。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资产阶级议会逐渐掌控国家大权,国王逐渐失去权力,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18世纪中叶建立了责任内阁制,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中英之间的政治走向明显不同,中国变得越来越专制,而英国变得越来越民主,中国在政治上越来越落后于英国。‎ 示例二:‎ 论题:17—19世纪中西之间的落差进一步拉大。‎ 阐述:17—19世纪的中国,正好处于明清时期。政治上,废丞相、设内阁和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思想上,通过八股取士和“文字狱”钳制人们的思想;科技上,多是对过去农耕技术的总结,缺乏创新;外交上,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崇尚朝贡外交。这一时期的西方世界正处于崛起时期。政治上,随着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一系列民主法制成果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巨大发展;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繁荣了文化;科技上,自然科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革命时期科技成果辈出;外交上,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拓展世界市场。总之,这一时期中西之间的差距拉大,造成了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